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布鲁姆的教育⽬标分类学说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布卢姆的教学⽬标分类理论对教育⽬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顿召开的美国⼼理学年会的⼀些考试专家在⼀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
其主要代表⼈物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
布卢姆等⼈把教育⽬标分为三⼤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他们的教育⽬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评价,其实是⼀种教学⽬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标分类布卢姆等⼈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标分类学,第⼀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1.知识知识⽬标要求学⽣在学习情境中把某种信息储存在⼤脑中,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
知识这⼀类别所涉及的主要⼼理过程是记忆。
在知识的测验情境中,提问的形式与最初的学习情境中的形式有所不同,这要求学⽣在回答问题时有⼀定程度上的联想和判断过程,但这仅仅是⼀⼩部分;在其他类别的学习和测验中也有记忆,同样这也只是⼀⼩部分。
知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式⽅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三⼤类,每⼀类型⼜包括若⼲个⼩类型。
(1)具体的知识是指对具体的、孤⽴的⽚断信息的回忆。
它包括:①术语的知识,即具体符号的指称事物的知识,如熟悉的⼤量词汇的⼀般意义;②具体事实的知识,指⽇期、事件、⼈物、地点等⽅⾯的知识,如对某些特定⽂化中的主要事实的回忆。
(2)处理事物的⽅式⽅法的知识,是指有关组织、研究、判断和批评的⽅式⽅法的知识。
它包括:①惯例的知识,即有关对待和表达各种现象和观念的独特⽅式的知识,如了解演讲与写作中的正确形式和习惯⽤法;②趋势和顺序的知识,即时间⽅⾯各种现象所发⽣的过程、⽅向和运动的知识,如最近50年美国政府的发展趋势;③分类和类别的知识,即有关类别、组织、部类及排列的知识,如各类⽂献的范围;④准则的知识,即有关检验和判断各种事实、原理、观点和⾏为所依据的准则的知识,如对某种作品及其阅读⽬的作出适当判断的准则;⑤⽅法论的知识,即有关在某⼀特定学科领域使⽤的以及在调查特定的问题和现象时所⽤的探究⽅法、技巧和步骤的知识,如有关⽤科学⽅法评价健全概念的知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教 学评估中的应用
• 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 确定评估标准: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 指标体系 • 收集评估数据:采用教育测量学的方法和技术,收集评估数据 和信息 • 分析评估结果: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 成果,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 明确性:教育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便于观察和评估 • 可测性:教育目标应该具有可测性,便于进行量化评估 • 可操作性:教育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和达成
03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教育目标分类学在课程设计中 的应用
• 教育目标分类学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 明确课程目标: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和整合,有助于明确课 程目标和内容 •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和 教学活动 • 评估课程效果:采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评估方法,对课程效果 进行量化和质化评估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体系与标准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
• 知识领域: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等不同类型 的知识 • 技能领域:包括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和情感技能等不同类型的技能 • 情感领域:包括态度、价值观和兴趣等不同类型的态度和情感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方法论
•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 • 对教育目标进行分类: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分析和比较,将教育 目标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 • 对教育目标进行量化:采用教育测量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 目标进行量化评估 • 对教育目标进行整合: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教育目标整合在一 起,形成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
02 教育目标分类学强调教育目标的量化和质化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体系的划分,经教育活动而希望引起和实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类别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领域。
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布鲁姆将心智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
①知识: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知识是这个领域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②领会:指把握住科学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利用切换、表述、推测三种形式去说明对科学知识材料的领会。
领会打破了纯粹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认知,③应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识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所指把繁杂的科学知识整体材料水解为组成部分并认知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它包含部分的辨别,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重新认识其中的非政府原理。
分析代表了像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有材料(例如论文、小说、诗歌、研报等)并作价值判断能力。
它包含按材料内在标准(例如非政府)或外在的标准(例如与目的的联系)展开价值推论。
这就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克拉斯伍等制订的情意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于年刊登,其分类依据就是价值内化的程度。
该领域的目标共分五级。
①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
例如静听讲解、参加班级活动、意识到某问题的重要性等。
学习结果包括从意识某事物存在的简单注意到选择性注意,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②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予,积极主动反应,则表示较低的兴趣。
比如,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明确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席小组讨论,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等。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方法。
该方法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心理动作目标三个层次,旨在帮助教育者有系统地理解和设计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认知目标是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目标。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这六个层次依次递进,学生需要先获得基础的知识,然后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进而分析问题、综合信息和评价结果。
教育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认知目标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
其次,情感目标是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布卢姆将情感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内化。
这五个层次描述了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最基本的接受外部信息到最高级的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教育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评价能力。
最后,心理动作目标是学生在技能和动作方面的目标。
布卢姆将心理动作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内化。
这五个层次描述了学生在技能和动作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最基本的接受和模仿到最高级的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教育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总体而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通过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心理动作目标三个层次,帮助教育者有系统地理解和设计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目标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动作水平。
这种分类方法为教育目标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效率。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评价
总结词
依据标准或准则对事物进行评价或判断
详细描述
评价维度要求学生能够对事物进行评价或判断,依据一定的 标准或准则进行评估。学生需要能够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评估其优劣和重要性。
03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知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知觉是动作技能领域的起始阶段,主要涉 及对动作的观察、理解和感知。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讲解 等手段,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和要点,形 成对动作的基本认知和感知。
分析
总结词
分析、评价和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详细描述
分析维度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分 析、评价和判断,识别信息的来源、 内在逻辑和可靠性。学生需要能够对 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评估其准确性 和可信度。
综合
总结词
创造新的思想和观点
详细描述
综合维度强调学生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整合,创造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学生需要能够进 行创新思维,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04 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注意
要点一
引起注意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关注特定的主题或活动。
要点二
维持注意
保持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使他们能够持续参与并完成任 务。
反应
行为反应
通过积极的身体或口头行为,如鼓掌、 微笑或口头应答,来表达对刺激物的肯 定反应。
VS
情感反应
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悲伤、愤 怒等,并对这些情感进行适当的表达。
学习者需要认真观察示 范动作,模仿其基本要 求和要点,不断尝试执 行动作并逐步掌握要领 。同时,学习者也需要 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 动作表现,找出不足之 处并加以改进。
熟练操作
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
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
读书报告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于1956年出版的一本著作,它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这个受到广泛欢迎的理论仍然是许多学校的教育体系的基础。
本书重点探讨如何有效地衡量学习结果,以支持教育目标的实现。
Bloom将学习结果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认知,技能和情感。
认知过程涉及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过程涉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推理;而情感过程则涉及处理信息、关心他人和接受处理结果。
这三个过程形成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也就是所谓的“Bloom's Taxonomy”,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能够帮助老师更清晰地表达教学目标,并有效地衡量学习结果。
此外,参考本书,Bloom还提出了一种评估系统,即心理测验,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心理测验是一种以问题形式和答案选择形式测试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此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
总之,《教育目标分类学》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衡量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也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手册
教学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类手册导言教学目标分类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了教育的目标分类和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分类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相关知识,本手册将对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分类方法以及教育目标分类手册的编写步骤等内容进行介绍。
一、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概念1. 教育目标的概念教育目标是指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期望结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是指导教学实践的根本。
2. 教育目标分类的概念教育目标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教育目标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育目标分类的意义在于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规范化。
二、教育目标分类的原则1. 明确性原则教育目标分类应该以学科知识、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为基础,确立教育目标的明确性,使其具有可实现性和可检验性。
2. 层次性原则教育目标分类应该具有明确的层次结构,包括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使得教育目标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3. 系统性原则教育目标分类应该具有系统性,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和技能目标等,使得教育目标的分类综合、全面。
三、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1. 按学科分类按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明历史、地理科学、物理、生物等学科。
2. 按学段分类按学生芳龄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
3. 按认知层次分类按照认知过程的发展阶段进行分类,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认知层次。
4. 按情感态度分类按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进行分类,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等态度目标。
四、教育目标分类手册的编写步骤1. 调研分析调查学生学习特点和教育需求,分析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分类手册的范围和重点。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拉尔夫·布卢姆(Ralph W. Bloom)是一位美国教育家,他曾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教育目标分类学,也称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受到了广大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评价。
根据这一理论,目标通常可分为三类:知识类(Knowledge)、技能类(Skills)和情感类(Attitudes)。
知识类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如基础理论、知识点及历史等。
此外,知识性目标也是实践性活动的前提,比如实验课程中学生需要先了解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
技能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能力,他们能够根据情况使用道德、逻辑、解决问题和解决矛盾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和练习来加强这些技能。
最后,情感类目标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这些态度集中在学习态度、守纪律的重要性、坚定的信仰及自我控制等方面。
布卢姆指出,可以通过感染力强的教学方式去影响学生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勇气和相信自己的能力。
简而言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体现了教师应教授知识、技能、情感三者构成的教学目标。
要实施这一教学理论,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以使学习达致最佳效果。
教育目标分类学及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育目标的相关概念1.教育目的:指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
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意图,而作为政策和法令,是指政府或国家要在教育对象身上实现的意图或设想。
2.教育目标:亦称教育目的,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3.教学目标: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它可以从总目标依次划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等不同的系列。
二、经典教育目标分类学(一)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布卢姆布卢姆:美国芝加哥大学着名的教育家、心理学教授。
1.知识:对思想或现象的回忆知识的子类别1.30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指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观念、体系及模式的知识1.31原理和概括的知识:对各种现象的观察结果进行概括的特定抽象概念方面的知识,如中学化学的主要原理。
1.32理论和结构的知识:为某种复杂的现象、问题或领域提供一种清晰的、完整的、系统的观点的重要原理概括,以及他们相互关系的知识,入了接当地政府的基本组织结构2.领会:最低层次的理解3.应用:解决实际问题4.分析:注重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的方式5.综合: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6、评价:为了某种目的而对价值作出判断(二)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克拉沃尔、布卢姆***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通过制定一个情感目标就能实现的,也不可能简单地、短时间内就能通过学生的行为外显出来,这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分册:动作技能领域》哈罗(略)(四)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当代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教学设计专家。
代表作:《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的原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学习者用语言来表述信息的能力,又称陈述性知识(knowing what)。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标分类学理论布鲁姆教育⽬标分类学理论布鲁姆(B〃Bloom)美国教育⼼理学家,⾸创“教育⽬标分类学”。
布鲁姆将教育⽬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标体系。
⼀、认知领域的教育⽬标认知领域的教育⽬标能够分为从低到⾼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理解并记忆。
这个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种⾮常接近于学⽣当初遇到的某种观点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点或现象。
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法等;⼀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个层次⽬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表现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包括(1)转换:⽤⾃⼰的话或⽤与原先的表达⽅式不同的⽅式表达⾃⼰的思想;(2)解释:对⼀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较等。
3.应⽤(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使⽤。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准确地把抽象概念使⽤于适当的情况。
这⾥所说的应⽤是初步的直接应⽤,⽽不是全⾯地、通过度析、综合地使⽤知识。
与此⽬标相关的概念如:应⽤,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与此⽬标相关的概念如: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加⼯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F.S.Bloom)为首的一个委员会,从50年代起用分类学分析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各种学习,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这里他所说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学习的结果。
1.认知领域的目标布卢姆(1956)将认知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六级:(1)知识: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领会:指能把握材料的意义。
可借助于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运用: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代表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
代表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不仅要理解材料的内容,还要理解其结构、分析又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要素分析,如区分事实与假说,结论与证据等;二是关系分析,如确定事实与假说之间的关系,结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三是组织原理的分析,如识别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模式等。
(5)综合:指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
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和结构。
(6)评价:指对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评价不仅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的最高层次,而且它也是联系情感领域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价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内在证据来评价,如根据陈述、文献资料、证据的确切性,评估研究报告的真实性;二是依据外部准则来评价,如历史作品要用历史标准来判断而不能用文学标准来衡量。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础,是确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指导方向。
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可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分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实践目标。
1. 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学习者在认识、思维、记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
例如,数学课程的认知目标可以包括学会计算、理解数学原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
2.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习者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主要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情感能力的培养。
例如,语文课程的情感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对美的欣赏能力等。
3. 实践目标:
实践目标是指培养学习者实际操作、应用和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主要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例如,科学实验课程的实践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等。
这三个分类的教育目标相辅相成,相互关联。
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地安排这三方面的目标。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之能够适
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明确、科学地设定教育目标,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4个目标单元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4个目标单元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针对教育目标分类的一种理论体系。
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的目标对教学进行系统规划。
目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种广泛使用的理论体系。
一、认知层次。
1. 记忆(Remembering):指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资料,并将其存储起来,以便日后回忆和使用。
因此,记忆是认知过程的基础。
2. 理解(Understanding):指对已知信息加以分析,从中概括出主要的思想或概念,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应用(Applying):指能够将已知的信息或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4. 分析(Analyzing):指通过各种途径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5. 综合(Synthesizing):指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组合,以创造新的知识或处理问题。
6. 评价(Evaluating):指通过各种统计和评估方法,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评价和优化。
二、情感层次。
1. 接受(Receiving):指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
2. 回应(Responding):指往往对所学知识有正面的回应和情感反应。
3. 敬意(Valuing):指视所学知识为其自身价值之一,并努力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信任(Organizing):指将所学知识与个人价值观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理性信仰体系。
5. 情感参与(Internalizing values):指将已接受、回应的、敬重的和信任的情感状态,转化为个人行为所需的情感参与。
三、技能层次。
1. 意愿和能力(Volition and capability):指能够控制行为,使其符合个人价值观,以及具备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技能。
2. 意向(Intending):指具有意识地去做某件事情的决心和决定。
3. 物态行动(Performance):指执行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行为表现。
(整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对教育领域中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以及分类体系,形成了关于课程目标的若干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设计、实施和进一步研究课程与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其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每一领域内,又细分为若干层次,这些层次具有阶梯关系,即较高层次目标包含且源自较低层次目标。
每一层次又规定了一般(具体)目标。
(一)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参见图5-1和表5-1)。
表5-1认知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二)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布鲁姆的合作者克拉斯沃尔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并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品格形成五级(参见图5-2和表5-2)。
表5-2情感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品格化经由内化过程,各种价值在个人价值层次体系上有所属位置,组成某种内部相互一致的体系,来支配行为表现的方式。
除非个人行为受到威胁或挑衅,否则不再兴起情绪或情愿,最高层次是形成哲学观或世界观显示独立工作时的自我信赖在团体活动中的合作态度使用客观方法解决问题显示勤勉、谨慎与自我训练精神保持良好健康习惯听、修改、表现、实践、提议、提高品质、重改、服务、解决、验证共同性最少图5-2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及其层次结构示意(三)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布卢姆本人并没有编写出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这个领域出现了好几类分类法,目前尚无公认的最好的分类,这里介绍的是辛普森的分类。
他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七级(参见图5-3)。
动作技能的各个层次,也均有各自的一般目标,这些目标可以用一些特殊学习结果和行动的动词加以表示(参见表5-3)。
教育目标分类学pdf
教育目标的分类
教育目标的分类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视角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目标分类方法:
1.认知目标分类:根据布卢姆的理论,认知目标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2.情感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
价值观的组织和性格化等五个层次。
3.动作技能目标分类: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觉、准备、
有指导的反应、机械练习、复杂的外显反应和适应和创新等六个层次。
4.教育目标分类的二维框架:由布卢姆等人提出,将教育目标分为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又有不同的层次。
5.三维目标分类:我国教育界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6.五维目标分类: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实践和贡献五个方面。
以上分类方法并不是互斥的,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境进行组合,以更全面地描述和指导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来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分类方法。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马扎诺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模型。
这一模型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并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和解析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一、简介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马扎诺所提出的。
他认为,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
通过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将教育目标进行分类,有助于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模型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
这些目标通常与学科内容相关,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和评估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在数学课上,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解题方法。
2.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些目标通常涉及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和情绪管理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可以提高其道德素养和人际关系,促进整体发展。
例如,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
3. 心理目标心理目标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
这些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策略的运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目标,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成熟。
例如,在学术辩论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证据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习惯的培养。
这些目标通常涉及学生的纪律、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目标,可以提高其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应该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
三、应用与启示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模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学生需求的框架。
通过运用这一模型,教师可以更准确地制定教育目标,并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也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这玩意儿可太有意思啦,就像是给咱教育这片大花园提供了一份超详细的地图!你看哈,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了好几个层次呢。
这就好比是爬楼梯,一层一层地往上走。
最下面那层呢,就是知识的记忆,就像咱记住自己家的地址一样简单。
但这只是第一步哦,可不能就停在这儿啦!再往上呢,是理解。
这可不是死记硬背能做到的,得真正明白那些知识是咋回事儿。
比如说,为啥天会下雨呀,为啥太阳会发光呀。
这就像是解开一个个小谜团,多好玩呀!然后呢,是应用。
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才叫厉害呢!就好比你学会了数学,能去菜市场算清楚账,不被人坑,哈哈!再接着是分析。
这可有点难度咯,得像个小侦探一样,把复杂的东西一点点拆开来看清楚。
就像拼图一样,把各个部分都搞明白。
综合呢,就是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东西。
哇,这多有成就感呀,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发明家!最高那层是评价。
这可得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啦,能分辨好坏对错,就像个小法官一样。
咱想想啊,如果教育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多没意思呀!就像只给了他们一堆石头,却不知道怎么用。
但有了布卢姆的这个分类学,咱就知道该怎么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爬啦。
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光自己讲个不停呀,得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他们去理解、去应用、去分析、去综合、去评价。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
咱再打个比方,学习就像一场冒险。
布卢姆的分类学就是那张地图,告诉我们哪里有宝藏,哪里有陷阱。
我们跟着地图走,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啦!总之呢,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真的是个超级有用的东西呀!咱可得好好利用起来,让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们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找到自己的方向,收获满满的成长和快乐!这不是很棒吗?难道不是吗?。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特征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特征一、目标类型的分类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大类。
认知目标指学生在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认知层次上的发展目标;情感目标指学生在道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情感层次上的发展目标;行为目标指学生在技能、能力和行为习惯等行为层次上的发展目标。
二、目标在层次上的分类教育目标可以按照它们的层次和结构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通常,目标会按照低层次思维到高层次思维的发展顺序进行分类。
这些层次可以从低到高分为:知识层次、理解层次、应用层次、分析层次、综合层次和评价层次。
三、目标在范围上的分类教育目标可以按照它们在范围上的广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范围可以从狭窄到广泛分为:个别目标和整体目标。
个别目标是指针对其中一具体学科或具体内容的目标,而整体目标则是指适用于整个教育过程或多个学科的目标。
四、目标在时间上的分类教育目标还可以按照它们在时间上的时限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时限可以分为:即时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即时目标是指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中期目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而远期目标是指长期甚至是终身发展的目标。
五、目标在重要性上的分类教育目标还可以根据它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类。
根据重要性,可以分为:核心目标和附属目标。
核心目标是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标,附属目标则是次要的、补充性的目标。
六、目标在性质上的分类教育目标还可以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类。
根据性质,可以分为:终极目标和临时目标。
终极目标是教育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临时目标是为了实现终极目标而设定的中间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研究教育目标的分类、层次结构和内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目标的不同维度和特征,通过对目标的分类和分析,帮助教育者明确教育目标、制定教育策略和评估教育成果。
1. 目标的层次性:教育目标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形成多级的目标体系。
常见的层次有国家层面的教育目标、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以及个体学生的教育目标等。
2. 目标的维度:教育目标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如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技能维度等。
认知维度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情感维度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技能维度包括基础技能、学科技能、社交技能等方面。
3. 目标的性质:教育目标可以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如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
认知目标是指学习者在认识和思维方面的发展,如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感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技能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技能方面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目标的关联性:教育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依赖性。
不同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认知目标的达成可能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培养,而情感目标的达成又可能促进技能目标的提高。
5. 目标的可操作性:教育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明确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目标的制定应具备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和可评价性,以便教育者能够根据目标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以上是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通过对目标的分类和分析,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目标的性质和关联性,从而指导教育实践和评估教育成果。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方法,由法国教育家马扎诺在20世纪初提出。
他认为教育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
马扎诺将教育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性格目标三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类目标。
能力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马扎诺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样,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运用理性思考进行分析和解决。
知识目标是指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量和质量。
马扎诺认为,知识对于人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他提倡开展综合性的学科教育,使学生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此外,马扎诺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性格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发展。
马扎诺认为,教育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和品德培养。
他提倡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他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它要求教育者要明确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道德和品德发展。
通过这样的教育目标,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目标分类学
摘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
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
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发展的。
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
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
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
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
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评价阶段提供更加真实和客观的依据。
二是目标有层次梯度。
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二、教育目标的具体分类(Bloom’s Taxonomy)
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主要领域,它们是:知识及知识运用的认知领域,对学习的情绪反应和价值倾向的情感领域,由心智活动控制肌体活动的心智肌体活动领域。
1956年,布鲁姆等人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对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理智能力或理智技能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
他们按照复杂程度来排列认知行为,并确定了由六个大类组成的主要类别,在每个大类中又分若千亚类和次亚类。
如图1
图1 1956年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示意图
1964年,克拉斯沃尔、布鲁姆等人又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对有关
兴趣、愿望、鉴赏和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进行了分类。
他们把情感领域共分成五大类,每类里又分若干亚类〔亚类里还有若干例证性目标〕。
如图2
图2 1963年情感领域目标分类示意图
2001年修订版安德森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一是知识维度,按从具体到抽象顺序依次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二是认知过程维度,按复杂程度不断加强顺序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经过细化后,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精确地选择行为动词,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进而开展有效教学,如表1。
表1 2001年(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过程维度
知识维度
记忆
(识
别、
回忆)
理解
(解释、举例、
分类、总结、推
断、比较、说明)
应用
(执
行、实
施)
分析
(区别、
组织、归
因)
评价
(检
查、评
论)
创造
(产生、
计划、生
成)事实性知识
(1、术语知识
(2、具体细节知
识
(3、要素知识)
三、具体学科中的应用
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将布鲁姆请来中国进行讲座,此后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将教育目标与中国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提出了“目标教学法”,广泛用于中小学各个学科中,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教育的成绩的评价标准。
正如分类学的作者所说“(分类学)可推广到其他领域,但也提出警告:必须慎重,不能作出错误的扩展。
”
(一)、教育目标分类与团队学习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最优搭配一直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主动者。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拉瑞•迈克尔森(Larry Michaelsen)提出,为应对大班教学对传统小班化学课的冲击和挑战,迈克尔森结合布鲁姆分类学的高层教学目标,不断思考、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提出了包含四大核心要素的“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简称为TBL)教学模式。
与相比其他小组学习模式,TBL 更强调团队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
库柏(Cooper)的研究表明,团队学习相比传统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尊心的确立、种族和民族间关系,以及积极的社会行为方面都更为有效。
约翰逊和约翰逊(Johnson &Johnson)调查了193个有关团队/小组学习、竞争和个体学习效度的研究,其中超过50%的研究表明团队/小组学习有更积极的影响力,60%的研究证实团队/小组学习有效增进了人际间关系,而只有3%的研究证实竞争具有同样的效果。
另一项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黑人学生在参与代数学课后团队讨论学习后,本来徘徊在及格边缘的学生分数相比那些没有参加团队讨论的黑人学生平均上升了一个字母等级(该校实施的是字母A到F的评分标准)。
团队/小组学习不仅带给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这一积极影响还会持续到学生步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