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易错题精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易错题精选

针对性训练题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将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1cm,则底边的高为__________cm.2.如图,已知△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__________3.如图,在△ABC中,∠A=30°,∠ACB=90°,BC=4,以点C为圆心,CB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则AD的长为_____.4.如图,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AB于E,DF⊥BC于F,AB=6,BC=8,若S△ABC=28,求DE的长。

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

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6.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_____∘.7.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ABE≌△CBF;(2)若∠CAE=30∘,求∠ACF的度数。

19.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李家村村长提出了两种购买垃圾桶方案;方案1:买分类垃圾桶,需要费用3000元,以后每月的垃圾处理费用250元;方案2:买不分类垃圾桶,需要费用1000元,以后每月的垃圾处理费用500元;设方案1的购买费和每月垃圾处理费共为y1元,方案2的购买费和每月垃圾处理费共为y2元,交费时间为x个月。

(1)直接写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3)在垃圾桶使用寿命相同的情况下,哪种方案省钱?20.如图,△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ABC′=___.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1B1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作△B2A2B1与△OA1B1关于点B1成中心对称,再作△B2A3B3与△B2A2B1关于点B2成中心对称,如此作下去,则△B2n A2n+1B2n+1(n是正整数)的顶点A2n+1的坐标是___.22.在△ABC中,∠B+∠ACB=30°,AB=4,△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且点C恰好成为AD中点,如图(1)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1.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导出下面这个等式:()()()12222222a b c ab bc ac a b b c c a ⎡⎤++---=-+-+-⎣⎦. 该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不仅保持了结构的对称性,还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简洁美. (1)请你展开右边检验这个等式的正确性;(2)利用上面的式子计算:222201820192020201820192019202020182020++-⨯-⨯-⨯.【答案】(1)见解析;(2)3.【解析】【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将等式右边的式子进行化简,从而可以得出结论;(2)根据题目中的等式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1)12[(a-b )2+(b-c )2+(c-a )2] =12(a 2-2ab+b 2+b 2-2bc+c 2+a 2-2ac+c 2) =12×(2a 2+2b 2+2c 2-2ab-2bc-2ac ) =a 2+b 2+c 2-ab-bc-ac ,故a 2+b 2+c 2-ab-bc-ac=12[(a-b )2+(b-c )2+(c-a )2]正确; (2)20182+20192+20202-2018×2019-2019×2020-2018×2020 =12×[(2018-2019)2+(2019-2020)2+(2020-2018)2] =12×(1+1+4) =12×6 =3.【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灵活运用.2.阅读材料:若m 2﹣2mn+2n 2﹣8n+16=0,求m 、n 的值.解:∵m 2﹣2mn+2n 2﹣8n+16=0,∴(m 2﹣2mn+n 2)+(n 2﹣8n+16)=0∴(m﹣n)2+(n﹣4)2=0,∴(m﹣n)2=0,(n﹣4)2=0,∴n=4,m=4.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1)已知x2﹣2xy+2y2+6y+9=0,求xy的值;(2)已知△ABC的三边长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2+b2﹣10a﹣12b+61=0,求△ABC 的最大边c的值;(3)已知a﹣b=8,ab+c2﹣16c+80=0,求a+b+c的值.【答案】(1)9;(2)△ABC的最大边c的值可能是6、7、8、9、10;(3)8.【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利用配方法得出关于x,y的值即可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配方法得出关于a,b的值即可求出答案;(3)利用已知将原式变形,进而配方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x2﹣2xy+2y2+6y+9=0,∴(x2﹣2xy+y2)+(y2+6y+9)=0,∴(x﹣y)2+(y+3)2=0,∴x﹣y=0,y+3=0,∴x=﹣3,y=﹣3,∴xy=(﹣3)×(﹣3)=9,即xy的值是9.(2)∵a2+b2﹣10a﹣12b+61=0,∴(a2﹣10a+25)+(b2﹣12b+36)=0,∴(a﹣5)2+(b﹣6)2=0,∴a﹣5=0,b﹣6=0,∴a=5,b=6,∵6﹣5<c<6+5,c≥6,∴6≤c<11,∴△ABC的最大边c的值可能是6、7、8、9、10.(3)∵a﹣b=8,ab+c2﹣16c+80=0,∴a(a﹣8)+16+(c﹣8)2=0,∴(a﹣4)2+(c﹣8)2=0,∴a﹣4=0,c﹣8=0,∴a=4,c=8,b=a﹣8=4﹣8=﹣4,∴a+b+c=4﹣4+8=8,即a+b+c的值是8.3.观察下列各式:()()2-+=-111,x x x()()23x x x x-++=-111,()()324-+++=-x x x x x111,()()4325 1 11,x x x x x x -++++=-······()1根据规律()()122 1 ...1n n x x x x x ---+++++=(其中n 为正整数) ;()()3029282(51)5555251-+++++()3计算:201920182017321(2)(2)(2)(2)(2)(2)1-+-+-++-+--++ 【答案】(1)1n x -;(2)311-5;(3)2020213-- 【解析】【分析】(1)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一般性结果,将n=31,x=5代入(1)中即可;(3)将代数式适当变形为(1)的形式,根据前面总结的规律即可计算出结果.【详解】(1)根据上述规律可得()()122 1 ...1n n x x x x x ---+++++=1n x -,故填:1n x -;(2)由(1)可知()3029282(51)555551-+++++=311-5()3 201920182017321(2)(2)(2)(2)(2)(2)1-+-+-+⋅+-+-+-+ =201920182011732[(2)1](2)(2)(2)(2)(2)(2)13⎡⎤---+-+-+⋯+-+--+⎣⎦-+ =2020(2)13--- =2020213--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乘法,能根据题例归纳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是解题关键,(3)中能对整式适当变形是解题关键,但需注意变形时要为等量变形.4.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式,也可以求出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如,由图1,可得等式:(a+2b )(a+b )=a 2+3ab+2b 2(1)如图2,将几个面积不等的小正方形与小长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a+b+c 的正方形,试用不同的形式表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请用等式表示出来.(2)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a+b+c=11,ab+bc+ac=38,求a2+b2+c2的值.(3)如图3,将两个边长分别为a和b的正方形拼在一起,B,C,G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和BF.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满足a+b=10,ab=20,请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a+b+c)2=a2+b2+c2+2ab+2bc+2ac;(2)45;(3)20.【解析】【分析】(1)此题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可得到不同的表示方法.一种可以是3个正方形的面积和6个矩形的面积,种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可得等式(a+b+c)2=a2+b2+c2+2ab+2bc+2ac;(2)利用(1)中的等式直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3)利用S阴影=正方形ABCD的面积+正方形ECGF的面积-三角形BGF的面积-三角形ABD 的面积求解.【详解】(1)(a+b+c)2=a2+b2+c2+2ab+2bc+2ac;(2)∵a+b+c=11,ab+bc+ac=38,∴a2+b2+c2 =(a+b+c)2﹣2(ab+ac+bc)=121﹣76=45;(3)∵a+b=10,ab=20,∴S阴影=a2+b2﹣12(a+b)•b﹣12a2=12a2+12b2﹣12ab=12(a+b)2﹣32ab=12×102﹣32×20=50﹣30=20.【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几何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图形的分割与拼合,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5.若一个正整数x 能表示成22a b -(,a b 是正整数,且a b >)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明礼崇德数”,a 与b 是x 的一个平方差分解. 例如:因为22532=-,所以5是“明礼崇德数”,3与2是5的平方差分解;再如:22222222()M x xy x xy y y x y y =+=++-=+-(,x y 是正整数),所以M 也是“明礼崇德数”,()x y +与y 是M 的一个平方差分解.(1)判断:9_______“明礼崇德数”(填“是”或“不是”);(2)已知2246N x y x y k =-+-+(,x y 是正整数,k 是常数,且1x y >+),要使N 是“明礼崇德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 值,并说明理由;(3)对于一个三位数,如果满足十位数字是7,且个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7,称这个三位数为“七喜数”.若m 既是“七喜数”,又是“明礼崇德数”,请求出m 的所有平方差分解.【答案】(1)是;(2)k=-5;(3)m=279,222794845=-,222792011=-.【解析】【分析】(1)根据9=52-42,确定9是“明礼崇德数”;(2)根据题意分析N 应是两个完全平方式的差,得到k=-5,将k=-5代入计算即可将N 平方差分解,得到答案;(3)确定“七喜数”m 的值,分别将其平方差分解即可.【详解】(1)∵9=52-42,∴9是“明礼崇德数”,故答案为:是;(2)当k=-5时,N 是“明礼崇德数”,∵当k=-5时,22465N x y x y =-+--,=224649x y x y -+-+-,=22(44)(69)x x y y ++-++,=22(2)(3)x y +-+,=(23)(23)x y x y ++++--=(5)(1)x y x y ++--.∵,x y 是正整数,且1x y >+,∴N 是正整数,符合题意,∴当k=-5时,N 是“明礼崇德数”;(3)由题意得:“七喜数”m=178或279,设m=22a b -=(a+b )(a-b ),当m=178时,∵178=2⨯89,∴892a b a b +=⎧⎨-=⎩,得45.543.5a b =⎧⎨=⎩(不合题意,舍去); 当m=279时,∵279=3⨯93=9⨯31,∴①933a b a b +=⎧⎨-=⎩,得4845a b =⎧⎨=⎩,∴222794845=-, ②319a b a b +=⎧⎨-=⎩,得2011a b =⎧⎨=⎩,∴222792011=-, ∴既是“七喜数”又是“明礼崇德数”的m 是279,222794845=-,222792011=-.【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此题的前提,(3)是此题的难点,解题时需根据百位与个位数字的关系确定具体的数据,再根据“明礼崇德数”的要求进行平方差分解.6.若一个整数能表示成22a b +(a ,b 是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5是“完美数”,因为22521=+.再如,()222222M x xy y x y y =++=++(x ,y 是整数),所以M 也是“完美数”. (1)请你再写一个小于10的“完美数”,并判断29是否为“完美数”;(2)已知224412S x y x y k =++-+(x ,y 是整数,是常数),要使S 为“完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2200-0=值,并说明理由.(3)如果数m ,n 都是“完美数”,试说明mn 也是“完美数”..【答案】(1)8、29是完美数(2)S 是完美数(3)mn 是完美数【解析】【分析】(1)利用“完美数”的定义可得;(2)利用配方法,将S 配成完美数,可求k 的值(3)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证明mn 是“完美数”;【详解】(1) 22228,8+=∴是完美数;222925,29=+∴是完美数 (2) ()222)2313S x y k =++-+-( 13.k S ∴=当时,是完美数(3) 2222,m a b n c d 设=+=+,则()()()()222222mn a bc d ac bd ad bc =++=++- 即mn 也是完美数.【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阅读理解题目表述的意思是本题的关键.7.图①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1:方法2:(2)观察图②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m+n)2,(m﹣n)2,mn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已知:a﹣b=5,ab=﹣6,求:(a+b)2的值;【答案】(1)(m-n)2;(m+n)2-4mn;(2)(m-n)2=(m+n)2-4mn;(3)1.【解析】【分析】(1)方法1:表示出阴影部分的边长,然后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方法2: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四个矩形的面积列式;(2)根据不同方法表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同解答;(3)根据(2)的结论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方法1:∵阴影部分的四条边长都是m-n,是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m-n)2方法2:∵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四个矩形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m+n)2-4mn;(2)根据(1)中两种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可知(m-n)2=(m+n)2-4mn;(3)由(2)可知(a+b)2=(a-b)2+4ab,∵a-b=5,ab=-6,∴(a+b)2=(a-b)2+4ab=52+4×(-6)=25-24=1.【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图形与完全平方公式,应从整体和部分两方面来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主要围绕图形面积展开分析.8.阅读理解题: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那么形如a+bi (a,b为实数)的数就叫做复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例如计算:(2+i)+(3﹣4i)=5﹣3i.(1)填空:i3=,2i4=;(2)计算:①(2+i)(2﹣i);②(2+i )2;(3)若两个复数相等,则它们的实部和虚部必须分别相等,完成下列问题:已知:(x+3y )+3i=(1﹣x )﹣yi ,(x ,y 为实数),求x ,y 的值.(4)试一试:请你参照i 2=﹣1这一知识点,将m 2+25(m 为实数)因式分解成两个复数的积.【答案】(1)i ;2(2)①5②3+4i (3)x=5,y=﹣3(4)m 2+25=(m+5i )(m ﹣5i )【解析】【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2i 的概念直接运算;(2)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展开,根据21i =-计算即可;(3)根据虚数定义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4)根据21i =- 将25转化为2(-5)i ,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分式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分式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分式解答题压轴题(难)1.已知:方程﹣=﹣的解是x=,方程﹣=﹣的解是x=,试猜想:(1)方程+=+的解;(2)方程﹣=﹣的解(a、b、c、d表示不同的数).【答案】(1)x=4;(2)x=.【解析】通过解题目中已知的两个方程的过程可以归纳出方程的解与方程中的常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得出两个方程的解.解:解方程﹣=﹣,先左右两边分别通分可得:,化简可得:,整理可得:2x=15﹣8,解得:x=,这里的7即为(﹣3)×(﹣5)﹣(﹣2)×(﹣4),这里的2即为[﹣2+(﹣4)]﹣[﹣3+(﹣5)];解方程﹣=﹣,先左右两边分别为通分可得:,化简可得:,解得:x=,这里的11即为(﹣7)×(﹣5)﹣(﹣4)×(﹣6),这里的2即为[﹣4+(﹣6)]﹣[﹣7+(﹣5)];所以可总结出规律:方程解的分子为右边两个分中的常数项的积减去左边两个分母中的常数项的积,解的分母为左边两个分母中的常数项的差减去右边两个分母中常数项的差.(1)先把方程分为两边差的形式:方程﹣=﹣,由所总结的规律可知方程解的分子为:(﹣1)×(﹣6)﹣(﹣7)×(﹣2)=﹣8,分母为[﹣7+(﹣2)]﹣[﹣6+(﹣1)]=﹣2,所以方程的解为x ==4;(2)由所总结的规律可知方程解的分子为:cd ﹣ab ,分母为(a +b )﹣(c +d ), 所以方程的解为x =.2.某市为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工作,计划对市区S 米长的道路进行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施工.(1)已知甲工程队改造360米的道路与乙工程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改造30米,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改造道路的长度各是多少米.(2)若甲工程队每天可以改造a 米道路,乙工程队每天可以改造b 米道路,(其中a b ).现在有两种施工改造方案: 方案一:前12S 米的道路由甲工程队改造,后12S 米的道路由乙工程队改造; 方案二:完成整个道路改造前一半时间由甲工程队改造,后一半时间由乙工程队改造. 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判断哪种改造方案所用时间少?并说明理由.【答案】(1)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80米,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50米;(2)方案二所用的时间少【解析】【分析】(1)设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x 米,根据“甲工程队改造360米的道路与乙工程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列出分式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两种方案所用的时间,再作差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设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x 米,则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30x +米, 根据题意,得:36030030x x=+, 解得:150x =,检验,当150x =时,()300x x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150x =,30180x +=,答: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80米,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50米; (2)设方案一所用时间为:111()222s s a b s t a b ab+=+=, 方案二所用时间为2t ,则221122t a t b s +=,22s t a b =+, ∴22()22()a b a b S S S ab a b ab a b +--=++,∵a b ,00a b >>,,∴()20a b ->, ∴202a b S S ab a b+->+,即:12t t >, ∴方案二所用的时间少.【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以及分式的减法法则,找出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掌握分式的通分,是解题的关键.3.小明和小强两名运动爱好者周末相约到滨江大道进行跑步锻炼.(1)周六早上6点,小明和小强同时从家出发,分别骑自行车和步行到离家距离分别为4500米和1200米的滨江大道入口汇合,结果同时到达.若小明每分钟比小强多行220米,求小明和小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米/分?(2)两人到达滨江大道后约定先跑1000米再休息.小强的跑步速度是小明跑步速度的m 倍,两人在同起点,同时出发,结果小强先到目的地n 分钟.①当3m =,6n =时,求小强跑了多少分钟?②小明的跑步速度为_______米/分(直接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答案】(1)小强的速度为80米/分,小明的速度为300米/分;(2)①小强跑的时间为3分;②1000(1)m mn-. 【解析】【分析】 (1)设小强的速度为x 米/分,则小明的速度为(x+220)米/分,根据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得到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①设小明的速度为y 米/分,由m =3,n =6,根据小明的时间-小强的时间=6列方程解答;②根据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求小强的时间进而求出小明的时间,再根据速度=路程除以时间得到答案.【详解】(1)设小强的速度为x 米/分,则小明的速度为(x+220)米/分, 根据题意得:1200x =4500220x +. 解得:x =80.经检验,x =8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x+220=300.答:小强的速度为80米/分,小明的速度为300米/分.(2)①设小明的速度为y 米/分,∵m =3,n =6,∴1000100063y y -=,解之得10009y =. 经检验,10009y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小强跑的时间为:10001000(3)39÷⨯=(分) ②小强跑的时间:1n m -分钟,小明跑的时间:11n mn n m m +=--分钟, 小明的跑步速度为: 1000(1)10001mn m m mn -÷=-分. 故答案为:1000(1)m mn-.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列方程解答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11x a b c ⎛⎫=+ ⎪⎝⎭,11y b a c ⎛⎫=+ ⎪⎝⎭,11z c a b ⎛⎫=+ ⎪⎝⎭. (1)当1a =,1b =,2c =时,求1111x y +--的值; (2)当0ab bc ac ++≠时,求111111x y z +++++的值. 【答案】(1)4;(2)1【解析】【分析】(1)分别对x 、y 进行化简,然后求值即可;(2)分别求出1x +、1y +、和z 1+值,然后代入化简即可.【详解】 (1),,ac ab bc ab bc ac x y z bc ac ab+++===, 当1,1,2a b c ===时, 1211111=;122x ⨯+⨯∴-=-⨯ 1211111=122y ⨯+⨯∴-=-⨯1111=4111122x y ∴+=+-- (2)11ac ab ac ab bc x bc bc ++++=+=, 11bc ab bc ab ac y ac ac ++++=+=, 11bc ac bc ac ab z ab ab++++=+=, ∵+0ab bc ac +≠, ∴111111;+++x y z bc ac ab ab bc ac ab bc ac ab bc ac+++++=+++++ ++ab bc ac ab bc ac+=+ =1.【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认真的进行整式的化简.5.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做需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才能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角度考虑,小明家是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答案】从节约开支角度考虑,应选乙公司单独完成【解析】试题分析:需先算出甲乙两公司独做完成的周数.等量关系为:甲6周的工作量+乙6周的工作量=1;甲4周的工作量+乙9周的工作量=1;还需算出甲乙两公司独做需付的费用.等量关系为:甲做6周所需钱数+乙做6周所需钱数=5.2;甲做4周所需钱数+乙做9周所需钱数=4.8.试题解析:解:设甲公司单独完成需x 周,需要工钱a 万元,乙公司单独完成需y 周,需要工钱b 万元.依题意得:661491x y x y⎧+=⎪⎪⎨⎪+=⎪⎩,解得:1015x y =⎧⎨=⎩. 经检验:1015x y =⎧⎨=⎩是方程组的根,且符合题意.又6() 5.2101549 4.81015a b a b ⎧+=⎪⎪⎨⎪⨯+⨯=⎪⎩,解得:64a b =⎧⎨=⎩. 即甲公司单独完成需工钱6万元,乙公司单独完成需工钱4万元.答:从节约开支角度考虑,应选乙公司单独完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方程的应用,根据题干所给的等量关系求出两公司单独完成所需时间和工钱,然后比较应选择哪个公司.6.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 已知2112x x =+,求241x x +的值。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勾股定理》易错题综合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勾股定理》易错题综合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易错题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A.21 B.15 C.6 D.以上答案都不对2.在△ABC中,AB=15,AC=13,BC上的高AD长为12,则△ABC的面积为()A.84 B.24 C.24或84 D.42或84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8,则第三边的长为()A.10 B. C.10或.无法确定4.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满足此三角形的x值为()A.5 B C.5 D.没有5.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 B C.26.已知Rt△ABC中的三边长为a、b、c,若a=8,b=15,那么c2等于()A.161 B.289 C.225 D.161或2897.如图,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作正方形,其中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225和400,则正方形A的面积是()A.175 B.575 C.625 D.7008.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7 B C.29π+ D.511.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A.169 B.25 C.19 D.1312. 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长为13,另外两条边长为连续自然数,则周长为()A.182 B.183 C.184 D.18513.如图,在4×4方格中作以AB为一边的Rt△ABC,要求点C也在格点上,这样的Rt△ABC能作出()A.2个B.3个C.4个D.6个14.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半圆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记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A.Sl +S2>S3B.Sl+S2<S3C.S1+S2=S3D.S12+S22=S3215.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斜边上的高为h,那么c+h,a+b,h为三边构成的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16. 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b)•(a2+b2-c2)=0,则△ABC 是()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上的高为4,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13 C.16 D.1818.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B:∠C=1:2:3.则a:b:c=()A.1:2 B:1:2 C.1:1:2 D.1:2:3二、填空题20.如图,有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它们的边长分别为3和4,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或一个四边形,在这些图形中,周长最小值是.21. 设a>b,如果a+b,a-b是三角形较小的两条边,当第三边等于时,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2.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外才是安全的.23.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秒钟.24. 若a,b,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且a2-6a+b2-10c+c2=8b-50,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1.(1)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①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②设AED的度数为x,∠ADE的度数为y,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代数式表示)③∠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2)如图2,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外部时,∠A与∠1、∠2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求出∠A与∠1、∠2的数量关系;如果不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EAD≌△EA′D,其中∠EAD=∠EA′D,∠AED=∠A′ED,∠ADE=∠A′DE;②∠1=180°−2x,∠2=180°−2y;③∠A=12(∠1+∠2);(2)变化,∠A=12(∠2-∠1),见详解【解析】【分析】(1)①根据翻折方法可得△ADE≌△A′DE;②根据翻折方法可得∠AEA′=2x,∠ADA′=2y,再根据平角定义可得∠1=180°-2x,∠2=180°-2y;③首先由∠1=180°-2x,2=180°-2y,可得x=90-12∠1,y=90-12∠2,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180°-x-y,再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12(∠1+∠2);(2)根据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详解】(1)①根据翻折的性质知△EAD≌△EA′D,其中∠EAD=∠EA′D,∠AED=∠A′ED,∠ADE=∠A′DE;②)∵∠AED=x,∠ADE=y,∴∠AEA′=2x,∠ADA′=2y,∴∠1=180°-2x,∠2=180°-2y;③∠A=12(∠1+∠2);∵∠1=180°-2x ,∠2=180°-2y ,∴x=90-12∠1,y=90-12∠2, ∴∠A=180°-x-y=190-(90-12∠1)-(90-12∠2)=12(∠1+∠2).(2))∵△A′DE 是△ADE 沿DE 折叠得到, ∴∠A′=∠A,又∵∠AEA′=180°-∠2,∠3=∠A′+∠1, ∴∠A+∠AEA′+∠3=180°,即∠A+180°-∠2+∠A′+∠1=180°, 整理得,2∠A=∠2-∠1.∴∠A=12(∠2-∠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关键是掌握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如图①所示,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70C ∠=︒,65B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内的点A '处. (1)若140∠=︒,2∠=________.(2)如图①,若各个角度不确定,试猜想1∠,2∠,A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②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时(如图②),(1)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A ∠,1∠,2∠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请说明.(3)应用:如图③: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向内折叠之后,且三个顶点不重合,那么图中的123456∠+∠+∠+∠+∠+∠和是________. 【答案】(1)50°;(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3)360°.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70C ∠=︒,65B ∠=︒,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2)①先根据折叠得:∠ADE=∠A ′DE ,∠AED=∠A ′ED ,由两个平角∠AEB 和∠ADC 得:∠1+∠2等于360°与四个折叠角的差,化简得结果; ②利用两次外角定理得出结论;(3)由折叠可知∠1+∠2+∠3+∠4+∠5+∠6等于六边形的内角和减去(∠B'GF+∠B'FG)以及(∠C'DE+∠C'ED)和(∠A'HL+∠A'LH),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1)∵70C ∠=︒,65B ∠=︒, ∴∠A ′=∠A=180°-(65°+70°)=45°, ∴∠A ′ED+∠A ′DE =180°-∠A ′=135°,∴∠2=360°-(∠C+∠B+∠1+∠A ′ED+∠A ′DE )=360°-310°=50°; (2)①122A ∠+∠=∠,理由如下由折叠得:∠ADE=∠A ′DE ,∠AED=∠A ′ED , ∵∠AEB+∠ADC=360°,∴∠1+∠2=360°-∠ADE-∠A ′DE-∠AED-∠A ′ED=360°-2∠ADE-2∠AED , ∴∠1+∠2=2(180°-∠ADE-∠AED )=2∠A ; ②221A ∠=∠+∠,理由如下:∵2∠是ADF 的一个外角 ∴2A AFD ∠=∠+∠. ∵AFD ∠是A EF '△的一个外角 ∴1AFD A '∠=∠+∠ 又∵A A '∠=∠ ∴221A ∠=∠+∠ (3)如图由题意知,∠1+∠2+∠3+∠4+∠5+∠6=720°-(∠B'GF+∠B'FG)-(∠C'DE+∠C'ED)-(∠A'HL+∠A'LH)=720°-(180°-∠B')-(180°-C')-(180°-A')=180°+(∠B'+∠C'+∠A')又∵∠B=∠B',∠C=∠C',∠A=∠A', ∠A+∠B+∠C=180°,∴∠1+∠2+∠3+∠4+∠5+∠6=360°. 【点睛】题主要考查了折叠变换、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注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3.Rt△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1)所示,且∠α=50°,则∠1+∠2= °;(2)若点P在边AB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如图(4)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答案】(1)140°;(2)∠1+∠2=90°+α;(3)∠1=90°+∠2+α,理由见解析;(4)∠2=90°+∠1﹣α.【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邻补角的定义,得出∠1+∠2=∠C+∠α,进而得出即可;(2)利用(1)中所求的结论得出∠α、∠1、∠2之间的关系即可;(3)利用三角外角的性质,得出∠1=∠C+∠2+α=90°+∠2+α;(4)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邻补角的性质可得出∠α、∠1、∠2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析:(1)∵∠1+∠2+∠CDP+∠CEP=360°,∠C+∠α+∠CDP+∠CEP=360°,∴∠1+∠2=∠C+∠α,∵∠C=90°,∠α=50°,∴∠1+∠2=140°,故答案为140;(2)由(1)得∠α+∠C=∠1+∠2,∴∠1+∠2=90°+∠α.故答案为∠1+∠2=90°+∠α.(3)∠1=90°+∠2+∠α.理由如下:如图③,设DP与BE的交点为M,∵∠2+∠α=∠DME,∠DME+∠C=∠1,∴∠1=∠C+∠2+∠α=90°+∠2+∠α.(4)如图④,设PE与AC的交点为F,∵∠PFD=∠EFC,∴180°-∠PFD=180°-∠EFC,∴∠α+180°-∠1=∠C+180°-∠2,∴∠2=90°+∠1-∠α.故答案为∠2=90°+∠1-∠α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已知:点D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连接AD、CD.(1)如图1,若∠A=28°,∠B=72°,∠C=11°,求∠ADC;(2)如图2,若存在一点P,使得PB平分∠ABC,同时PD平分∠ADC,探究∠A,∠P,∠C的关系并证明;(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点D移至∠ABC的外部,其它条件不变,探究∠A,∠P,∠C的关系并证明.【答案】(1) 111º ;(2) ∠A-∠C=2∠P,理由见解析;(3) ∠A+∠C=2∠P,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延长AD交BC于E,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2)∠A-∠C=2∠P,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1)结论即可求解;(3)∠A+∠C=2∠P,由(2)结论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详解】(1)如图1,延长AD交BC于E,在△ABE中,∠AEC=∠A+∠B=28º+72º=100º,在△DEC中,∠ADC=∠AEC+∠C=100º+11º=111º ;(2)∠A-∠C=2∠P,理由如下:如图2,∠5=∠A+∠1,∠5=∠P+∠3∴∠A+∠1=∠P+∠3∵PB平分∠ABC,PD平分∠ADC∴∠1=∠2,∠3=∠4∴∠A+∠2=∠P+∠4由(1)知∠4=∠2+∠P+∠C∴∠A+∠2=∠P+∠2+∠P+∠C∴∠A-∠C=2∠P(3)∠A+∠C=2∠P,理由如下:如图3,同(2)理知∠A+∠1=∠P+∠3,∠C+∠4=∠P+∠2∴∠A+∠C+∠1+∠4=2∠P+∠2+∠3∵PB平分∠ABC,PD平分∠ADC∴∠1=∠2,∠3=∠4∴∠1+∠4=∠2+∠3∴∠A+∠C=2∠P【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5.(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其中∠X=90°)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B,C两点,且直角顶点X在△ABC内部.①若∠A=40°,∠ABC+∠ACB= °;∠XBC+∠XCB= °;②试判断∠A与∠XBA+∠XCA之间存在怎样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2)如图2,如果直角顶点X在△ABC外部,试判断∠A、∠XBA、∠XCA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只写出答案,无需证明).【答案】(1)①140,90;②∠A+∠XBA+∠XCA=90°,证明见解析;(2)∠A+(∠XBA-∠XCA)=90°【解析】试题分析:(1)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140°,∠XBC+∠XCB=180°﹣∠XBC=90°,进而可求出∠ABX+∠ACX 的度数;②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义有90°+(∠ABX+∠ACX)+∠A=180°,则可得出结论.(2)由②的解题思路可得:∠A+(∠XBA-∠XCA)=90°.(1)①若∠A=40°,∠ABC+∠ACB= 140 °;∠XBC+∠XCB= 90 °;②∠A+∠XBA+∠XCA=90°(或等式的变形也可以)证明:∵∠X=90°∴∠XBC+∠XCB=180°-∠X=90°∵∠A+∠ABC+∠ACB=180°,∴∠A+(∠XBA+∠XCA)+(∠XBC+∠XCB)=180°,∴∠A+(∠XBA+∠XCA)=180°-90°=90°,∴∠A=90°-(∠XBA+∠XCA)(2)∠A+(∠XBA-∠XCA) =9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沟通外角和内角的关系.6.(1)如图①,你知道∠BOC=∠B+∠C+∠A的奥秘吗?请用你学过的知识予以证明;(2)如图②,设x=∠A+∠B+∠C+∠D+∠E,运用(1)中的结论填空.x=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3)如图③,一个六角星,其中∠BOD=70°,则∠A+∠B+∠C+∠D+∠E+∠F=________°.【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80;180;180;(3)140【解析】【分析】(1)首先延长BO交AC于点D,可得BOC=∠BDC+∠C,然后根据∠BDC=∠A+∠B,判断出∠BOC=∠B+∠C+∠A即可.(2)a、首先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1=∠A+∠B,∠2=∠C+∠D,然后根据∠1+∠2+∠E=180°,可得x=∠A+∠B+∠C+∠D+∠E=180,据此解答即可.b、首先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1=∠A+∠B,∠2=∠C+∠D,然后根据∠1+∠2+∠E=180°,可得x=∠A+∠B+∠C+∠D+∠E=180,据此解答即可.c、首先延长EA交CD于点F,EA和BC交于点G,然后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GFC=∠D+∠E,∠FGC=∠A+∠B,再根据∠GFC+∠FGC+∠C=180°,可得x=∠A+∠B+∠C+∠D+∠E=180°,据此解答即可.(3)根据∠BOD=70°,可得∠A+∠C+∠E=70°,∠B+∠D+∠F=70°,据此求出∠A+∠B+∠C+∠D+∠E+∠F的度数是多少即可.【详解】(1)证明:如图,延长BO交AC于点D,则∠BOC=∠BDC+∠C,又∵∠BDC=∠A+∠B,∴∠BOC=∠B+∠C+∠A.(2)180;180;180(3)140【点睛】(1)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此题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7.如图①,在△ABC中,AE平分∠BAC,∠C>∠B,F是AE上一点,且FD⊥BC于D点.(1)试猜想∠EFD,∠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点F在AE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①②【答案】(1)∠EFD=12∠C-12∠B.()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AE平分∠BAC推出∠BAE=12∠BAC=12[180°-(∠B+∠C)],再根据外角的定义求出∠FED=∠B+∠BAE,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D=90°-∠FED.【详解】解:(1)∠EFD=12∠C-12∠B.理由如下:由AE是∠BAC的平分线知∠BAE=12∠BAC.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知∠FED=∠B+12∠BAC,故∠B+12∠BAC+∠EFD=90°①.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BAC+∠C=180°,即12∠C+12∠B+12∠BAC=90°②.②-①,得∠EFD=12∠C-12∠B.(2)成立.理由如下:由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FED=∠AEC=∠B+12∠BAC,故∠B+12∠BAC+∠EFD=90°①.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BAC+∠C=180°,即12∠B+12∠BAC+12∠C=90°②.②-①,得∠EFD=12∠C-12∠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命题时经常将多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这样更能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8.操作示例:如图1,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ABD的面积记为S1,△ADC的面积记为S2.则S1=S2.解决问题:在图2中,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若△BDE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ADEC的面积为 .拓展延伸:(1)如图3,在△ABC中,点D在边BC上,且BD=2CD,△ABD的面积记为S1,△ADC的面积记为S2.则S1与S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4,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连接BE、CD交于点O,且BO=2EO,CO=DO,若△BOC的面积为3,则四边形ADOE的面积为 .【答案】解决问题:6;拓展延伸:(1)S1=2S2(2)10.5【解析】试题分析:解决问题:连接AE,根据操作示例得到S△ADE=S△BDE,S△ABE=S△AEC,从而得到结论;拓展延伸:(1)作△ABD的中线AE,则有BE=ED=DC,从而得到△ABE的面积=△AED的面积=△ADC的面积,由此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O.则可得到△BOD的面积=△BOC的面积,△AOC的面积=△AOD的面积,△EOC的面积=△BOC的面积的一半,△AOB的面积=2△AOE的面积.设△AOD的面积=a,△AOE的面积=b,则a+3=2b,a=b+1.5,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解:解决问题连接AE.∵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S△ADE=S△BDE,S△ABE=S△AEC.∵S△BDE=2,∴S△ADE =2,∴S△ABE=S△AEC=4,∴四边形ADEC的面积=2+4=6.拓展延伸:解:(1)作△ABD的中线AE,则有BE=ED=DC,∴△ABE的面积=△AED的面积=△ADC的面积= S2,∴S1=2S2.(2)连接AO.∵CO=DO,∴△BOD的面积=△BOC的面积=3,△AOC的面积=△AOD的面积.∵BO=2EO,∴△EOC的面积=△BOC的面积的一半=1.5,△AOB的面积=2△AOE的面积.设△AOD的面积=a,△AOE的面积=b,则a+3=2b,a=b+1.5,解得:a=6,b=4.5,∴四边形ADOE的面积为=a+b=6+4.5=10.5.9.已知:△ABC中∠A=64°,角平分线BP、CP相交于点P.1若BP 、CP 是两内角的平分线,则∠BPC=_____(直接填数值) 求证:01902BPC A ∠=+∠. 2若BP 、CP 是两外角的平分线,则∠BPC=_____(直接填数值)3若BP 、CP 是一内角的平分线,一外角的平分线,则∠BPC=_______(直接填数值)4 由①②③的数值计算可知:∠BPC 与∠A 有着密切的数量关系,请就第②③写出你的发现【答案】(1)122°;(2)58°;(3)32°.(4).若BP 、CP 是两外角的平分线,则∠BPC=90°-12∠A ; 若BP 、CP 是一内角的平分线,一外角的平分线,则∠BPC=12∠A . 【解析】【分析】①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PC +∠PCB =90°-12∠A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PC =90°+12∠A ; ②根据三角形外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CP =12(∠A +∠ABC )、∠PBC =12(∠A +∠AC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PC =90°-12∠A ; ③根据BP 为∠ABC 的角平分线,CP 为△ABC 外角∠ACE 的平分线,可知,∠A =180°-∠1-∠3,∠P =180°-∠4=∠5=180°-∠3-12(∠A +2∠1),两式联立可得2∠P =∠A . ④根据前面的情况直接写出∠BPC 与∠A 的数量关系,【详解】 解:(1)证明:∵在△ABC 中,PB 、PC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A 为x ° ∴∠PBC +∠PCB =12(180°-∠A )=12×(180°-x °)=90°-12∠A故∠BPC=180°-(∠PBC+∠PCB)=180°-(90°-12∠A)=90°+12∠A;则∠BPC=122°;(2)理由如下:∵BP、CP为△ABC两外角∠ABC、∠ACB的平分线,∠A为x°∴∠BCP=12(∠A+∠ABC)、∠PBC=12(∠A+∠ACB),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PC=180°-∠BCP-∠PBC,=180°-12[∠A+(∠A+∠ABC+∠ACB)],=180°-12(∠A+180°),=90°-12∠A;则∠BPC=58°;(3)如图:∵BP为∠ABC的内角平分线,CP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两角平分线交于点P,∴∠1=∠2,∠5=12(∠A+2∠1),∠3=∠4,在△ABE中,∠A=180°-∠1-∠3∴∠1+∠3=180°-∠A----①在△CPE中,∠P=180°-∠4-∠5=180°-∠3-12(∠A+2∠1),即2∠P=360°-2∠3-∠A-2∠1=360°-2(∠1+∠3)-∠A----②,把①代入②得2∠P=∠A.则∠BPC=32°;(4)若BP、CP是两外角的平分线,则∠BPC=90°-12∠A;若BP、CP是一内角的平分线,一外角的平分线,则∠BPC=12∠A.故填为:(1)122°;(2)58°;(3)32°.【点睛】此类题目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中学阶段的常规题.10.(问题背景)(1)如图1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请说明∠A+∠B=∠C+∠D;(简单应用)(2)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36°,∠ADC=16°,求∠P的度数;(问题探究)(3)如图3,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若∠ABC=36°,∠ADC=16°,请猜想∠P的度数,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4)在图4中,若设∠C=α,∠B=β,∠CAP=13∠CAB,∠CDP=13∠CDB,试问∠P与∠C、∠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______ (用α、β表示∠P,不必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2)26°;(3)26°;(4)∠P=23α+13β.【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1)的结论列出整理即可得解;(3)表示出∠PAD和∠PCD,再根据(1)的结论列出等式并整理即可得解;(4)列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在△AOB中,∠A+∠B+∠AOB=180°,在△COD中,∠C+∠D+∠COD=180°,∵∠AOB=∠COD,∴∠A+∠B=∠C+∠D;(2) 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1=∠2,∠3=∠4,∵∠2+∠B=∠3+∠P,∠1+∠P=∠4+∠D,∴2∠P=∠B+∠D,∴∠P=12(∠B+∠D)=12×(36°+16°)=26°;(3)如图3,∵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1=∠2,∠3=∠4,∴∠PAD=180°-∠2,∠PCD=180°-∠3,∵∠P+(180°-∠1)=∠D+(180°-∠3),∠P+∠1=∠B+∠4,∴2∠P=∠B+∠D,∴∠P=12(∠B+∠D)=12×(36°+16°)=26°;(4)∠P=23α+13β.。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 乙在甲前2千米处,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A 、-1B 、0C 、41- D 、1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的平方根为( )A. 2B. 4C.±2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A 、-2,-1,0,1,2,3B 、-1,0,1,2,3C 、-2,-1,0,1,2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 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 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x yxyx y x y O O O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甲Ot (时)9、如果0ab >,0a c <,则直线a cy x b b=-+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11、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x (kg)与其运费y (元)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那么旅 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 )A. 20kgB. 25kgC. 28kgD. 30kg12、.如图,在t R ABC ∆中,90C ∠=,∠A =30°,DE =2,且DE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则CE 的长是( )A. 1 B .2 C .3 D. 413、某公司市场营销部的个人月收入与其每月的销售量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给出的信息可知,营销人 员没有销售时的收入是 .A.800元B.1300元C.300元D.500元14、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 ). A. 4 B.6C. 5D. 6二、填空15、正方形边长为3,若边长增加x 则面积增加 y ,求y 随x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2)已知a﹣b=4,ab+c2﹣6c+13=0,求a+b+c的值.
【答案】(1)1;(2)3.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以将题目中的式子化为材料中的形式,从而可以得到x、y的值,从而可以得到2x+y的值;(2)根据a-b=4,ab+c2-6c+13=0,可以得到a、b、c的值,从而可以得到a+b+c的值.
4.阅读材料:若m2﹣2mn+2n2﹣8n+16=0,求m、n的值.
解:∵m2﹣2mn+2n2﹣8n+16=0,∴(m2﹣2mn+n2)+(n2﹣8n+16)=0
∴(m﹣n)2+(n﹣4)2=0,∴(m﹣n)2=0,(n﹣4)2=0,∴n=4,m=4.
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
(1)已知x2﹣2xy+2y2+6y+9=0,求xy的值;
∴a(a﹣8)+1பைடு நூலகம்+(c﹣8)2=0,
∴(a﹣4)2+(c﹣8)2=0,
∴a﹣4=0,c﹣8=0,
∴a=4,c=8,b=a﹣8=4﹣8=﹣4,
∴a+b+c=4﹣4+8=8,
即a+b+c的值是8.
5.观察下列各式:
······
根据规律
(其中 为正整数) ;
计算:
【答案】(1) ;(2) ;(3)
【解析】
(2)直接利用配方法得出关于a,b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3)利用已知将原式变形,进而配方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x2﹣2xy+2y2+6y+9=0,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解答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解答题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问题探究)将三角形ABC 纸片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1)如图,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边CD 上时,直接写出A ∠与1∠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内部时,求证:122A ∠+∠=∠;(3)如图,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外部时,探索1∠,2∠,A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拓展延伸)(4)如图,若把四边形ABCD 纸片沿EF 折叠,使点A 、D 落在四边形BCFE 的内部点A '、D 的位置,请你探索此时1∠,2∠,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发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答案】【问题探究】(1)∠1=2∠A ;(2)证明见详解;(3)∠1=2∠A+∠2;【拓展延伸】(4)()212360A D ∠+∠=∠+∠+︒.【解析】 【分析】(1)运用折叠原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运用折叠原理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3)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4)先根据翻折的性质求出∠AEF、∠EFD,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详解】解:(1)如图,∠1=2∠A .理由如下:由折叠知识可得:∠EA′D=∠A ; ∵∠1=∠A+∠EA′D ,∴∠1=2∠A .(2)∵∠1+∠A′EA+∠2+∠A′DA=360°,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A+∠A′+∠A′EA+∠A′DA=360°, ∴∠A′+∠A=∠1+∠2, 由折叠知识可得∠A=∠A′, ∴2∠A=∠1+∠2.(3)如图,∠1=2∠A+∠2理由如下:∵∠1=∠EFA+∠A ,∠EFA=∠A′+∠2, ∴∠1=∠A+∠A′+∠2=2∠A+∠2,(4)如图,根据翻折的性质,()3181201∠=-∠,()4181202∠=-∠, ∵34360A D ∠+∠+∠+∠=︒,∴()()180118023601122A D ∠+∠+-∠+-∠=︒, 整理得,()212360A 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四边形内角和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2.(1)如图1.在△ABC 中,∠B =60°,∠DAC 和∠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O = °,(2)如图2,若∠B =α,其他条件与(1)相同,请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O 的大小; (3)如图3,若∠B =α,11,PAC DAC PCA E n nAC ∠=∠∠=∠,则∠P =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O =60°;(2)90°-12α;(3)11(1)180P n nα∠=-⨯-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进行分析求解;(2)根据题意设∠BAC=β,∠ACB=γ,则α+β+γ=180°,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和外角定义找等量关系,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O 的大小;(3)利用(2)的条件可知n=2时,∠P=111-18022α︒⨯-(),再将2替换成n 即可分析求解. 【详解】解:(1)因为∠DAC 和∠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且∠B=60°, 所以18060120OAC OCA οοο∠+∠=-=, 有∠O=180120οο-=60°.(2)设∠BAC=β,∠ACB=γ,则α+β+γ=180° ∵∠ACE 是△ABC 的外角, ∴∠ACE=∠B+∠BAC=α+β ∵CO 平分∠ACE11()22ACO ACE αβ∴∠=∠=+ 同理可得:1()2CAO αγ∠=+ ∵∠O+∠ACO+∠CAO=180°,∴11180180()()22O ACO CAO αβαγ︒︒∠=-∠-∠=-+-+ 1180()2αβαγ︒=-+++111180()1809090222αβααα︒︒︒︒=-++=--=-;(3)∵∠B=α,11,PAC DAC PCA E n nAC ∠=∠∠=∠, 由(2)可知n=2时,有∠P=1180902α︒︒--=111-18022α︒⨯-(),将2替换成n 即可, ∴11(1)180P n nα∠=-⨯-. 【点睛】本题考查用代数式表示角,熟练掌握并综合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替换技巧与数形结合思维分析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D=90°,∠BAD 的平分线AG 交BC 于点G .(1)求证:∠BAG=∠BGA ;(2)如图2,∠BCD 的平分线CE 交AD 于点E ,与射线GA 相交于点F ,∠B=50°. ①若点E 在线段AD 上,求∠AFC 的度数;②若点E 在DA 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AFC 的度数;(3)如图3,点P 在线段AG 上,∠ABP=2∠PBG ,CH ∥AG ,在直线AG 上取一点M ,使∠PBM=∠DCH ,请直接写出∠ABM :∠PBM 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20°;②160°;(3)13或73【解析】 【分析】(1)根据AD//BC 可知∠GAD=∠BGA ,由AG 平分∠BAD 可知∠BAG=∠GAD ,即可得答案.(2)①根据CF 平分∠BCD ,∠BCD=90°,可求出∠GCF 的度数,由AD//BC 可求出∠AEF 和∠DAB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AFC 的度数即可;②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3)根据M 点在BP 的上面和下面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PBM 和∠ABM 的值即可.【详解】(1)∵AD∥BC,∴∠GAD=∠BGA,∵AG平分∠BAD,∴∠BAG=∠GAD,∴∠BAG=∠BGA;(2)①∵CF平分∠BCD,∠BCD=90°,∴∠GCF=45°,∵AD∥BC,∠ABC=50°,∴∠AEF=∠GCF=45°;∠DAB=180°﹣50°=130°,∵AG平分∠BAD,∴∠BAG=∠GAD=65°,∴∠AFC=65°﹣45°=20°;②如图:∵∠AGB=65°,∠BCF=45°,∴∠AFC=∠CGF+∠BCF=115°+45°=160°;(3)有两种情况:①当M在BC的下方时,如图:∵∠ABC=50°,∠ABP=2∠PBG,∴∠ABP=(1003)°,∠PBG=(503)°,∵AG∥CH,∴∠BCH=∠AGB=65°,∵∠BCD=90°,∴∠DCH=∠PBM=90°﹣65°=25°,∴∠ABM=∠ABP+∠PBM=(1003+25)°=(1753)°,∴∠ABM:∠PBM=(1753)°:25°=73;②当M在BC的上方时,如图:同理得:∠ABM=∠ABP﹣∠PBM=(1003﹣25)°=(253)°,∴∠ABM:∠PBM=(253)°:25°=13;综上,∠ABM:∠PBM的值是13或73.【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性质是解题关键.4.已知:如图①,BP、CP分别平分△ABC的外角∠CBD、∠BCE,BQ、CQ分别平分∠PBC、∠PCB,BM、CN分别是∠PBD、∠PCE的角平分线.(1)当∠BAC=40°时,∠BPC=,∠BQC=;(2)当BM∥CN时,求∠BAC的度数;(3)如图②,当∠BAC=120°时,BM、CN所在直线交于点O,直接写出∠BOC的度数.【答案】(1) 70°,125°;(2)∠BAC=60° (3) 45°【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DBC与∠BC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CBP+∠BCP,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QBC=12∠PBC,∠QCB=12∠PCB,求出∠QBC+∠QC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MBC+∠NCB=180°,依此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得到∠MBC+∠NCB,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OC 的度数.详解:(1)∵∠DBC=∠A+∠ACB,∠BCE=∠A+∠ABC,∴∠DBC+∠BCE=180°+∠A=220°,∵BP、CP分别是△ABC的外角∠CBD、∠BCE的角平分线,∴∠CBP+∠BCP=12(∠DBC+∠BCE)=110°,∴∠BPC=180°﹣110°=70°,∵BQ、CQ分别是∠PBC、∠PCB的角平分线,∴∠QBC=12∠PBC,∠QCB=12∠PCB,∴∠QBC+∠QCB=55°,∴∠BQC=180°﹣55°=125°;(2)∵BM∥CN,∴∠MBC+∠NCB=180°,∵BM、CN分别是∠PBD、∠PCE的角平分线,∴34(∠DBC+∠BCE)=180°,即34(180°+∠BAC)=180°,解得∠BAC=60°;(3)∵∠BAC=120°,∴∠MBC+∠NCB=34(∠DBC+∠BCE)=34(180°+α)=225°,∴∠BOC=225°﹣180°=4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沟通外角和内角的关系.5.如图1,在△ABC中,∠B=90°,分别作其内角∠ACB与外角∠DAC的平分线,且两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1)∠E= °;(2)分别作∠EAB与∠ECB的平分线,且两条角平分线交于点F.①依题意在图1中补全图形;②求∠AFC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射线FM在∠AFC的内部且∠AFM=∠AFC,设EC与AB的交点为H,射线HN在∠AHC的内部且∠AHN=∠AHC,射线HN与FM交于点P,若∠FAH,∠FPH和∠FCH满足的数量关系为∠FCH=m∠FAH+n∠FPH,请直接写出m,n的值.【答案】(1)45;(2)67.5°;(3)m=2,n=﹣3.【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F=12∠DAC,∠ACE=12∠ACB,设∠CAF=x,∠ACE=y,根据已知可推导得出x﹣y=45,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2)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图形即可;②如图2,由CF平分∠ECB可得∠ECF=12y,再根据∠E+∠EAF=∠F+∠ECF以及∠E+∠EAB=∠B+∠ECB,可推导得出45°+452y+=∠F+12y,由此即可求得答案;(3)如图3,设∠FAH=α,根据AF平分∠EAB可得∠FAH=∠EAF=α,根据已知可推导得出∠FCH=α﹣22.5①,α+22.5=30+23∠FCH+∠FPH②,由此可得∠FPH=22.53α+,再根据∠FCH=m∠FAH+n∠FPH,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如图1,∵EA平分∠DAC,EC平分∠ACB,∴∠CAF=12∠DAC,∠ACE=12∠ACB,设∠CAF=x,∠ACE=y,∵∠B=90°,∴∠ACB+∠BAC=90°,∴2y+180﹣2x=90,x﹣y=45,∵∠CAF=∠E+∠ACE,∴∠E=∠CAF﹣∠ACE=x﹣y=45°,故答案为:45;(2)①如图2所示,②如图2,∵CF平分∠ECB,∴∠ECF=12 y,∵∠E+∠EAF=∠F+∠ECF,∴45°+∠EAF=∠F+12y ①,同理可得:∠E+∠EAB=∠B+∠ECB,∴45°+2∠EAF=90°+y,∴∠EAF=452y+②,把②代入①得:45°+452y+=∠F+12y,∴∠F=67.5°,即∠AFC=67.5°;(3)如图3,设∠FAH=α,∵AF平分∠EAB,∴∠FAH=∠EAF=α,∵∠AFM=13∠AFC=13×67.5°=22.5°,∵∠E+∠EAF=∠AFC+∠FCH,∴45+α=67.5+∠FCH,∴∠FCH=α﹣22.5①,∵∠AHN=13∠AHC=13(∠B+∠BCH)=13(90+2∠FCH)=30+23∠FCH,∵∠FAH+∠AFM=∠AHN+∠FPH,∴α+22.5=30+23∠FCH+∠FPH,②把①代入②得:∠FPH=22.53α+,∵∠FCH=m∠FAH+n∠FPH,α﹣22.5=mα+n22.5·3α+,解得:m=2,n=﹣3.【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图形进行求解是关键.6.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不与点A、B、C重合),点P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设∠PDA=x,∠PEB=y,∠DPE=m,∠C=n.(1)如图,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且n=90°时①若PD∥BC,PE∥AC,则m=_____;②若m=50°,求x+y的值.(2)当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直接写出x、y、m、n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①90°,②140°;(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证明四边形DPEC为平行四边形可得结论;②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列等式求出x+y的值;(2)根据P、D、E位置的不同,分五种情况:①y-x=m+n,如图2,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定理列等式,化简后得出结论;②x-y=m-n,如图3,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定理列等式,化简后得出结论;③x+y=m+n,如图4,点P在线段BA上时,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列等式,化简后得出结论;④x-y=m+n,如图5,同理得出结论;⑤y-x=m-n,如图6,同理得出结论.详解:(1)①如图1,∵PD∥BC,PE∥AC,∴四边形DPEC为平行四边形,∴∠DPE=∠C,∵∠DPE=m,∠C=n=90°,∴m=90°;②∵∠ADP=x,∠PEB=y,∴∠CDP=180°-x,∠CEP=180°-y,∵∠C+∠CDP+∠DPE+∠CEP=360°,∠C=90°,∠DPE=50°,∴90°+180°-x+50°+180°-y=360°,∴x+y=140°;(2)分五种情况:①y﹣x=m+n,如图2,理由是:∵∠DFP=n+∠FEC,∠FEC=180°﹣y,∴∠DFP=n+180°﹣y,∵x+m+∠DFP=180°,∴x+m+n+180°﹣y=180°,∴y﹣x=m+n;②x﹣y=m﹣n,如图3,理由是:同理得:m+180°﹣x=n+180°﹣y,∴x﹣y=m﹣n;③x+y=m+n,如图4,理由是:由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得:180°﹣x+m+180°﹣y+n=360°,∴x+y=m+n;④x﹣y=m+n,如图5,理由是:同理得:180°=m+n+y+180°﹣x,∴x﹣y=m+n;⑤y﹣x=m﹣n,如图6,理由是:同理得:n+180°﹣x=m+180°﹣y,∴y﹣x=m﹣n.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综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7.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2中,若∠D=40°,∠B=30°,试求∠P的度数(写出解答过程);(3)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其他条件不变,试写出∠P与∠D、∠B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答案】(1)∠A+∠D=∠B+∠C ;(2)35°;(3)2∠P=∠B+∠D【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易得∠A+∠D=∠B+∠C ;(2)仔细观察图2,得到两个关系式∠1+∠D=∠3+∠P ,∠2+∠P=∠4+∠B ,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1=∠2,∠3=∠4,两式相减,即可得结论.(3)参照(2)的解题思路.【详解】解:(1)∠A+∠D=∠B+∠C ;(2)由(1)得,∠1+∠D=∠3+∠P ,∠2+∠P=∠4+∠B ,∴∠1-∠3=∠P-∠D ,∠2-∠4=∠B-∠P ,又∵AP 、CP 分别平分∠DAB 和∠BCD ,∴∠1=∠2,∠3=∠4,∴∠P-∠D=∠B-∠P ,即2∠P=∠B+∠D ,∴∠P=(40°+30°)÷2=35°.(3)由(2)的解题步骤可知,∠P 与∠D 、∠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P=∠B+∠D .【点睛】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①.ABC 中,AB AC =,P 为底边BC 上一点,PE AB ⊥,PF AC ⊥,CH AB ⊥,垂足分别为E 、F 、H .易证PE PF CH +=.证明过程如下:如图①,连接AP .∵PE AB ⊥,PF AC ⊥,CH AB ⊥,∴12ABP S AB PE =⋅,12ACP S AC PF =⋅,12ABC S AB CH =⋅ 又∵ABP ACP ABC S S S +=,∴AB PE AC PF AB CH ⋅+⋅=⋅∵AB AC =,∴PE PF CH +=.如图②,P 为BC 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 、PF 、CH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答案】PE PF CH -=【解析】【分析】参考题设的证明过程,主要思路就是等面积法:ABP ACP ABC SS S +=,同样,P 为BC 延长线上的点时,也可以用类似的等面积法:ABP ACP ABC SS S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PE AB ⊥,PF AC ⊥,CH AB ⊥,∴12ABP S AB PE =⋅,12ACP S AC PF =⋅,12ABC S AB CH =⋅ 又∵ABP ACP ABC S S S =-,∴AB PE AC PF AB CH ⋅-⋅=⋅∵AB AC =,∴PE PF CH -=.故答案为:PE PF CH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图形中等面积法的应用,读懂题目,灵活运用题设条件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 中,AD ⊥BC ,AE 平分∠BAC .(1)若∠B =72°,∠C =30°,①求∠BAE 的度数;②求∠DAE 的度数;(2)探究:如果只知道∠B =∠C +42°,也能求出∠DAE 的度数吗?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39°;②21°;(2)21°.【解析】【分析】()1①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BAC 78∠=,然后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1BAE BAC 392∠∠==;②根据垂直定义得到ADB 90∠=,则利用互余可计算出BAD 90B 18∠∠=-=,然后利用DAE BAE BAD ∠∠∠=-进行计算即可;()2由B C BAC 180∠∠∠++=,B C 42∠∠=+可消去C ∠得到BAC 2222B ∠∠=-,则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BAE 111B ∠∠=-,接着在ABD 中利用互余得BAD 90B ∠∠=-,然后利用DAE BAE BAD ∠∠∠=-进行计算即可得到DAE 21∠=.【详解】解:()1B C BAC 180∠∠∠++=①,BAC 180723078∠∴=--=, AE 平分BAC ∠,1BAE BAC 392∠∠∴==; AD BC ⊥②,ADB 90∠∴=,BAD 90B 18∠∠∴=-=,DAE BAE BAD 391821∠∠∠∴=-=-=;()2能.B C BAC 180∠∠∠++=,B C 42∠∠=+,C B 42∠∠∴=-,2B BAC 222∠∠∴+=,BAC 2222B ∠∠∴=-, AE 平分BAC ∠,BAE 111B ∠∠∴=-,在ABD 中,BAD 90B ∠∠=-,()()DAE BAE BAD 111B 90B 21∠∠∠∠∠∴=-=---=.【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掌握角平分线和高的定义,熟练进行角度的运算.10.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D 与等边三角形ACE 具有公共顶点A ,连接CD ,BE ,交于点P .(1)观察度量,BPC ∠的度数为____.(直接写出结果)(2)若绕点A 将△ACE 旋转,使得180BAC ∠=︒,请你画出变化后的图形.(示意图)(3)在(2)的条件下,求出BPC ∠的度数.【答案】(1)120°;(2)作图见解析;(3)∠BPC =120°.【解析】分析:(1)∠BPC 的度数为120°,理由为:由△ABD 与△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B=∠ABD=∠CAE=60°,AD=AB ,AC=AE ,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夹角相等,利用SAS 得出三角形DAC 与三角形BAE 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DC=∠ABE ,利用外角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到所求;(2)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3)解法同(1),求出∠BPC 的度数即可.本题解析:(1)∠BPC 的度数为120°,理由为:证明:∵△ABD 与△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DAB=∠ABD=∠CAE=60°,AD=AB ,AC=AE ,∴∠DAB+∠BAC=∠CAE+∠BAC,即∠DAC=∠BAE,在△DAC 与△BAE 中,{AD ABDAC BAE AC AE=∠=∠=,∴△DAC≌△BAE(SAS ),∴∠ADC=∠A BE ,∵∠ADC+∠CDB=60°,∴∠ABE+∠CDB=60°,∴∠BPC=∠DBP+∠PDB=∠ABE+∠CDB+∠ABC=120°;(2)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3)∵△ABD 与△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DB=∠BAD=∠ABD=∠CAE=60°,AD=AB ,AC=AE ,∴∠DAB+∠DAE=∠CAE+∠DAE,即∠DAC=∠BAE,在△DAC 与△BAE 中,{AD ABDAC BAC AC AE=∠=∠=,∴△DAC≌△BAE(SAS),∴∠ADC=∠ABE,∵∠ABE+∠DBP=60°,∴∠ADC+∠DBP=60°,∴∠BPC=∠BDP+∠PBD=∠ADC+∠DBP+∠ADB=1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外角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11、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x (kg)与其运费y (元)由如图所示的
一次函数图象确定,那么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 ) A. 20kg B. 25kg C. 28kg D. 30kg
12、.如图,在t R ABC ∆中,90C ∠=,∠A =30°,DE =2,且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
分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则CE 的长是( ) A 1 B 2 C 3 D 4
13、某公司市场营销部的个人月收入与其每月的销售量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给出的信息可知,营销人员没有销售时的收入是 .
14、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 ). A. 4 B.
6 C. 5 D. 6
二、填空
15、正方形边长为3,若边长增加x 则面积增加 y ,求y 随x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

16、计算:34
3
1+= .
17、小明从邮局买了面值50分的邮票和面值80分的邮票共12枚,用去8.1元。

小明买两种邮票各
多少枚?若设小明买了面值50分的邮票x 枚,面值80分的邮票y 枚,请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 .
18、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含氧量3
(g /m )y 与大气压强(kPa)x 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当36(kPa)x =时,3108(g /m )y =,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
19、如图,有一圆柱体,它的高为20cm ,底面半径为7cm .在圆柱的下底面A 点处有一个蜘蛛,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处的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cm (结果用带根号和π的式子表示).
20、如图,直线L 是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
则_______,==k b ,当______x 时,0>y ;
21、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3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4升,那么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和工作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O
30
50
300900x
(kg)y
(元)
x y O 2-3E
C
B D
A
①216
3)1526(-⨯- ②3
1
1548412712-++
③()(
)
2551-+ ④
25
520-+
⑤⎩⎨⎧=-+=-+0519203637y x y x ⑥⎪⎩⎪⎨⎧=-+=+0
1834
3
121y x y x (用代入法)
2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1
21+=21(21)(21)
-+-=
21-
132+=32(32)(32)
-+-=32-
143+=43(43)(43)
-+-=43-;…… 则: (1)
1109
+= ; 110099
+=
(2)观察上面的解题过程,请直接写出式子
=--
1
1n n ;
(3)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121
++132++143++…+200820091+)(12009+)的值。

24、某种汽车的油箱可储油40L ,加满油并开始工作后,•油箱中的余油量y (L )与工作时间x (h )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
(1)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一箱油可供该汽车工作几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