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策划书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一、背景概述
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突发事件发生时
人们寻求避难和救援的场所。
因此,公园避难所是一项重要的城市
安全建设工作。
公园避难所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避难所的建设和管理
1. 安全评估
公园避难所的选址需要进行安全评估。
将过往发生的突发事件
的历史记录进行评估,确定可能遭受攻击或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公园,然后选择较为安全的位置建立避难所。
2. 购置设备和物资
公园避难所需要配备设备和物资,如应急手电筒、无线电、医
疗设备、食品和水等。
这些物资应该经常检查、维护和更新,并储
备足够的量,以应对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长期停电或供水中断。
3. 教育培训
公园管理部门需要对公众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疏散意
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演练,让公众
明白如何利用避难所保护自己。
4. 避难所的标识和指示。
泉城公园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预案
泉城公园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预案
一、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
为了加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确保泉城公园及其周边地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地震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泉城公园内发生地震灾害时,对应急救援、避难场所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措施
1、地震发生时,所有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在高空、悬挂物下等危险区域逗留。
2、各单位负责人要立即对人员进行清点,并组织疏散到指定避难场所,确保人员安全。
3、避难场所负责人应按照指挥部指示,做好避难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地震发生后的救援与恢复工作
1、地震发生后,各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协助救援工作。
2、做好伤员救治和伤病员后送工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3、组织清理垃圾、修复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完善
1、定期组织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
2、及时总结演练经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应对能力和
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附则
1、本预案由泉城公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有效期至修订发布之日止。
公园应急避难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公园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避难,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园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以及公园内可能发生的火灾、地震、洪水等紧急情况。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园应急避难指挥部,负责公园应急避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避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 设立应急避难小组,负责应急避难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应急避难准备1. 公园内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包括应急避难棚、应急避难室等。
2. 配备应急避难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应急照明设备等。
3. 定期开展应急避难演练,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应急避难意识和能力。
4. 加强与周边单位、社区、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
五、应急避难响应1. 发生突发事件时,公园应急避难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避难预案。
2. 公园应急避难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游客和工作人员撤离至应急避难场所。
3. 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5. 做好应急避难物资的发放和管理,确保物资充足、使用合理。
六、应急恢复1. 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公园应急避难指挥部组织评估受损情况,制定恢复计划。
2. 恢复公园内设施设备,确保公园正常运营。
3. 对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园应急避难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公园应急避难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各类文化遗址公园突发事件应急避难实施方案
各类文化遗址公园突发事件应急避难实施方案文化遗址公园作为重要的历史遗产保护单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大量的游客。
然而,在各类文化遗址公园的运营过程中,突发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为了保障游客和员工的安全,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应急避难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类文化遗址公园突发事件应急避难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突发事件应急组织1. 总体组织架构为了实施突发事件应急避难方案,各类文化遗址公园应设立应急指挥部,由公园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包括安全保卫、游客服务、宣传指导等相关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
2. 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各类文化遗址公园应当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专业医护人员、安全防范人员和相关部门协同合作,通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明确责任:公园管理部门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建立完善的从业人员火灾应急培训制度。
(2)完善设施:应建设灭火器材合理布局,保证灭火设施正常使用。
建立灭火器材日常检查和维护制度。
(3)组织演练: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增强从业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熟知应急避难路线和逃生方法。
2. 地震事故应急预案(1)增强意识:广泛开展地震安全教育,提高游客和从业人员的地震自救能力。
(2)加强设施:确保公园内各类建筑物、设施设备的抗震性能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3)疏散避难:明确地震发生时的疏散路线和就近避难点,并制定相应的疏散预案。
3. 暴雨洪水应急预案(1)监测预警:建立暴雨洪水监测预警系统,及时了解气象变化,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
(2)防御措施:加强公园内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性。
(3)应急处置:制定完善的暴雨洪水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及时疏散游客和从业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救护。
三、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1. 专业培训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公园管理部门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应急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的技能和水平。
公园游园应急避难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应对公园游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园应急避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园游园区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避难工作。
3. 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安全第一,确保生命;- 局部先救,逐步扩大。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公园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公园各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
2. 职责:- 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调整和实施应急避难预案;- 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协调;- 副指挥长负责协助指挥长工作,分管相关部门;- 成员负责执行应急避难任务。
三、应急响应1. 预警信息:接到预警信息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疏散:- 疏散路线:按照预案设定,迅速引导游客撤离至安全区域;- 疏散时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游客能在短时间内安全撤离。
3. 应急物资:- 保障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供应,如食物、水、药品等;- 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4. 应急医疗:- 设立临时医疗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四、应急保障1. 通讯保障:确保应急通讯畅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2. 交通保障:保障应急车辆、救护车等交通工具的畅通。
3. 后勤保障:确保应急避难场所的后勤供应。
五、应急恢复1. 灾后评估:对应急避难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恢复重建:按照应急预案,有序恢复公园游园秩序。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园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公园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园游园安全有序。
公园应急避难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公园游客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避难,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园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公园应急避难指挥部,负责公园应急避难的总体指挥、协调和决策。
2.2 职责2.2.1 指挥部(1)制定应急避难方案,组织实施;(2)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应急避难工作顺利进行;(3)组织开展应急避难演练,提高应急避难能力。
2.2.2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1)公园管理部门:负责公园日常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避难措施,组织开展应急避难演练;(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应急避难工作顺利进行;(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和救援工作;(4)医疗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5)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负责应急保障工作。
三、应急避难场所设置3.1 应急避难场所根据公园实际情况,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包括以下类型:(1)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如体育馆、多功能厅等;(2)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如公园广场、空地等。
3.2 应急避难场所功能(1)提供应急物资和设施;(2)保障基本生活需求;(3)提供医疗服务;(4)开展应急宣传教育。
四、应急避难措施4.1 预警与信息发布(1)密切关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2)通过公园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应急避难信息。
4.2 应急疏散(1)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游客和周边居民有序疏散;(2)确保疏散路线畅通,避免拥堵;(3)对疏散过程中受伤的人员进行救治。
4.3 应急救援(1)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救援工作;(2)确保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应急避难广场应急演练方案
应急避难广场应急演练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城市居民对于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应急避难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避难工作,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应急避难广场应急演练方案,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二、演练目标1. 检验应急避难场所的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2. 提高人民群众的应急避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设备和应急预案。
4. 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
三、演练时间2022年7月30日(星期六)上午9:00至12:00四、演练地点市辖区应急避难广场(具体地址:XXX)五、演练内容1. 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启动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
2. 各部门到达指定岗位,展开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和管理工作。
3. 人民群众按照预警信号到达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避难。
4. 开展应急避难知识宣传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5. 进行应急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环节的演练。
6. 各部门进行信息汇报和工作总结。
六、演练流程1. 预演阶段:各部门到达指定位置,检查设备设施,准备演练。
2. 开始阶段: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3. 避难阶段:人民群众按照预警信号到达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避难。
4. 演练环节:a) 应急疏散:人民群众从模拟灾害现场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
b) 救援环节: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搜救,转移受伤群众。
c) 医疗救护:医疗队伍对受伤群众进行救治,提供急救服务。
d) 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人民群众学习自救互救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5. 结束阶段:各部门进行信息汇报,总结演练成果,清理现场。
七、演练组织架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整体演练的策划、组织和指挥。
2. 预警发布组:负责发布预警信号,引导人民群众到达应急避难场所。
3.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搜救和救援工作。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方案2篇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方案 (2)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方案 (2)精选2篇(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安全形势不稳定,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成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方案旨在提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方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临时安全避难场所。
二、目标1. 建设一批符合安全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大量避难人员;2. 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储备物资和设备配备水平,确保能够满足避难人员的基本需求;3. 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制,确保避难场所的安全和秩序。
三、工作内容1. 选址与规划:a. 根据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应急避难场所;b. 根据避难场所的容量、功能和服务需求,进行规划设计。
2. 建设与装备:a. 确保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符合相关建筑和安全规范;b. 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储备物资,如食品、水、医疗用品等;c. 配备应急通信设备和灾害警报系统,以便及时发布信息和发出警报。
3. 培训与演练:a. 培训应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b.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避难场所人员的避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 管理与监督:a. 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b. 定期对避难场所进行巡查和检查,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c. 对避难场所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采取必要的改进和加固措施。
四、工作步骤1. 前期准备:a. 成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b. 收集有关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的信息,指定选址标准;c. 开展避难场所建设的社会调查和需求分析。
2. 选址与规划:a. 按照选址标准,在合适地点选择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地;b. 制定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容量、功能和布局。
3. 建设与装备:a.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b. 配备避难场所的生活设施、储备物资和应急设备。
4. 培训与演练:a. 组织避难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b. 定期开展避难场所的应急演练,提高避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资源调配
根据疏散人员的需求和紧 急情况,合理调配应急资 源,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 。
资源管理
建立应急资源管理制度, 规范资源的采购、储存、 调配和使用,确保资源的 安全和有效。
应急演练与培训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疏散工作的熟练度和效率。
培训对象:覆盖公园管理人员、避难所工作人员 、志愿者等,确保各类人员都具备应急疏散的能 力。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 预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应急预案概述 • 应急组织与管理 • 应急疏散措施 • 后期处置与恢复
01
应急预案概述
应急预案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保障游客安全
确保在灾害或突发事件发 生时,游客能够迅速、安 全地撤离公园避难所。
协调救援行动
明确各部门、人员之间的 职责和协作,提高应急疏 散效率。
应急疏散指令的发布与传达
指令发布
建立应急疏散指挥中心,根据紧急情况及时发布疏散指令,确保指令的准确性 和权威性。
指令传达
通过公园内的广播系统、电子显示屏以及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疏散指令传达 给疏散人员,确保信息畅通、有效。同时,加强现场巡查,及时纠正错误的疏 散行为,确保疏散过程的安全与秩序。
04
布局规划
在选定场所内合理规划人员安置 区、紧急救援区、物资存放区等 功能区域,确保疏散过程中的秩 序与效率。
应急疏散路线的规划与标识
路线规划
根据公园地形、道路状况和疏散场所 位置,规划多条安全、快速的疏散路 线,避免路线交叉和拥堵。
路线标识
在关键路口、转折点设置明显的疏散 指示牌,使用醒目颜色和图标,以便 疏散人员快速识别。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一、准备工作(一)确定公园避难所在公园中设置避难所,应根据公园内的地形地貌、人流疏散情况、设施条件等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避难所。
一般来说,公园的开放空地、广场等场所适合做为避难所,同时要注意配备应急救援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提供援助。
(二)制定疏散计划制定公园疏散预案,应根据公园内的环境特点和疏散人员的数量、年龄、能力和性别等因素,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
在制定疏散计划时,应遵循信息透明、规范工作流程、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得预案得以顺利执行。
(三)疏散组织者的选择公园内应当选出一些有组织能力、沉着冷静、信誉度高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疏散活动。
在选择人员时,应将其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考量,争取选出最适合的组织者。
二、疏散流程(一)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是疏散的第一步,公园应当安装警报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公园内的人员前往避难所。
(二)疏散出口:在疏散流程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人员疏散出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疏散出口应当尽可能多,并且清晰明了,以便人们能够快速地找到最近的出口。
(三)领导指挥:疏散活动必须由指定的领导来指挥,以确保整个活动的有序运作,避免混乱和支配权的争夺。
(四)快速疏散:在应对紧急情况时,时间非常宝贵,必须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把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疏散出去。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口头警告、大声喊叫、用手电筒或火把照明、用喇叭发出声音等方式。
三、特别注意事项(一)保证道路畅通:在疏散前,必须要清除各个疏散路径上的障碍物,确保道路畅通,以免阻碍疏散流程。
(二)防止恐慌: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恐慌,从而出现逃跑、拥挤的状况。
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人们出现恐慌,比如保持冷静、稳定,并指挥人员有序疏散。
(三)救援队伍的组织和配备:公园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为疏散行动提供保障,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车辆和设备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救援。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地震发生时,公园应急避难场所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工作,保障避难群众的生命安全。
2. 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指挥部,负责地震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工作的指挥调度,确保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合理调配。
(2)搜救组:负责搜救受伤人员,确保生命安全。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分发。
(5)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宣传。
(6)交通保障组:负责应急车辆的调度、指挥和保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响应(1)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预案,各小组迅速到位。
(2)现场指挥组组织人员疏散,确保避难群众安全撤离至应急避难场所。
2. 应急响应(1)搜救组迅速开展搜救工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2)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症伤员进行转运。
(3)物资保障组根据实际情况,调配应急物资,确保避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4)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引导避难群众了解应急工作进展。
3. 恢复重建(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确保避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2)加强安全隐患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部和各工作小组人员到位,明确职责分工。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3. 资金保障:保障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保障:加强应急通信、监测预警等技术支持。
六、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2023年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2023年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1. 前言公园避难所是为应对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而设立的安全场所。
本疏散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公园避难所的疏散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保护避难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疏散前准备2.1 避难所的准备工作2.1.1 确保避难所的设施及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供水、供电、通风等基础设施。
2.1.2 避难所内应配备足够的疏散工具,如手电筒、扩音器、拖车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支持。
2.1.3 制定详细的避难所布置图,并在合适的位置标明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信息。
2.2 人员准备2.2.1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受到必要的培训,包括疏散流程、急救知识等。
2.2.2 避难所应事先确定足够数量的志愿者,以协助疏散过程中的指挥、引导等工作。
2.2.3 避难所应配备医疗救援人员和相关急救器械,以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3. 疏散过程3.1 指挥调度3.1.1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迅速反应并启动疏散计划。
3.1.2 根据疏散情况和避难所布置图,决定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使用顺序。
3.1.3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设立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疏散工作,并与外部救援机构和相关部门保持及时的沟通。
3.2 疏散流程3.2.1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通过扩音器等工具向避难者发出疏散指令,并在避难所内设立标识牌、指示牌等,引导避难者沿疏散通道有序疏散。
3.2.2 考虑到部分避难者可能需要特殊关怀和帮助,避难所应安排专人负责照顾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疏散工作。
3.2.3 避难所应委派工作人员在疏散通道的重要位置进行引导和阻挡,以保证疏散流程的畅通和秩序。
4. 疏散后工作4.1 人员统计4.1.1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及时对疏散后的避难者进行人员统计,确保无人被遗漏或滞留在避难所内。
4.1.2 避难所应设立人员登记处,统计避难者的基本信息、疏散时间等,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4.2 检查清理4.2.1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在疏散后对避难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未受到损坏。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公园避难所是为了保护人们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提供避难所的地方。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可能导致人员受伤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个紧急疏散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公园的职工和游客的安全。
二、组织机构1. 公园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疏散计划;2. 安全巡逻队: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疏散;3. 紧急救援队:负责参与救援行动。
三、疏散计划的制定1. 风险评估:公园管理部门应进行细致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爆炸等,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和影响范围。
2. 人员分类:根据公园的规模和使用情况,将人员分为职工和游客两类,分别制定相应的疏散计划。
3. 疏散通道规划:根据公园内的结构和布局,确定疏散通道的位置和数量,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紧急事件发生地。
4. 储备资源:在公园设置紧急物资仓库,包括急救箱、防毒面具、紧急灯具等,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5. 建设备用设施:在公园内建设备用设施,如疏散标识、应急广播系统等,以提醒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疏散。
四、疏散过程1. 警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公园管理部门应及时发出警报,通知所有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 引导疏散:安全巡逻队应立即行动,按照疏散通道规划,引导人员有序地离开危险区域,确保人员的安全。
3. 人员统计:在疏散过程中,安全巡逻队应对离开的人员进行统计,确保所有人员都离开了危险区域。
4. 救援行动:紧急救援队在完成人员疏散后,立即进行救援行动,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五、疏散后的处理1. 临时安置:在疏散后,公园管理部门应找到临时安置点,为无家可归的人员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需求。
2. 事故调查:公园管理部门应尽快展开事故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健康检查:公园管理部门应对参与疏散行动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良好。
六、疏散演练1. 定期进行: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人员对疏散计划的熟悉程度和应变能力。
紧急避难场所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紧急避难场所的应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紧急避难场所:1. 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园、体育馆等;2. 企业单位:如工厂、办公楼、写字楼等;3. 社区、村庄等基层单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紧急避难场所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紧急避难场所的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响应组:负责收集、汇总、分析紧急避难场所的应急信息,制定应急响应措施。
(2)现场救援组:负责紧急避难场所的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
(3)疏散安置组:负责紧急避难场所的疏散、安置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有序。
(4)后勤保障组:负责紧急避难场所的物资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等。
(5)宣传报道组:负责紧急避难场所的应急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紧急避难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工作组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搜救被困人员,救治伤员,确保人员安全。
4. 疏散安置:疏散安置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安置,确保人员安全。
5. 物资保障:后勤保障组确保紧急避难场所的物资供应,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6. 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安全得到保障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救援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食品、药品、帐篷、被子等。
3. 资金保障:确保紧急避难场所的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通讯保障:加强应急通讯设施建设,确保应急救援信息的畅通。
5. 宣传培训:加强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汇报人:日期:•预案概述•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目录•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应急资源与保障•应急预案演练与培训•附则与附件•预案修订与更新预案概述01CATALOGUE目的确保公园避难所内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背景公园避难所是为市民提供紧急避难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为市民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
因此,制定科学的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目的和背景本预案适用于公园避难所内的疏散应急工作,包括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在紧急情况下,公园避难所内的管理人员应当遵循本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和应急响应的顺利进行。
适用范围编制依据《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他相关法规和规定《公园避难所管理办法》组织机构与职责02CATALOGUE指挥长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应急疏散工作,确保疏散行动的顺利进行。
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某一方面的应急疏散工作。
领导机构负责实时掌握疏散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机构汇报并传达指令。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中人员安全。
应急疏散组负责在疏散过程中提供医疗救助,处理突发伤病情况。
医疗救护组负责提供疏散过程中所需的物资保障,如食物、水、帐篷等。
物资保障组执行机构应急联动单位协助维持秩序,确保疏散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
公安部门负责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消防部门提供医疗救助,处理伤病人员。
医疗机构负责宣传报道,及时向公众发布疏散进展和相关信息。
媒体单位应急预案启动条件03CATALOGUE遭遇台风、暴雨、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公园内部发生严重事故,如火灾、化学泄漏等接到上级部门紧急通知,需要迅速疏散人群启动条件启动程序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岗位工作人员,包括保安、保洁等,进入紧急状态打开所有的安全出口和紧急通道,确保人员可以快速疏散启动程序通过广播、LED屏幕等渠道,向游客传达疏散指令和注意事项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指示在关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启动程序对疏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做好事后处理工作,包括清点人数、排除安全隐患等。
海滨公园应急预案
海滨公园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海滨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休闲场所,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
然而,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增多,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已经成为海滨公园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
2. 原则:安全第一,科学高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由海滨公园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指挥长。
2. 功能部门: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医疗保障队伍、安保队伍、消防队伍等。
每个部门负责明确的任务,以确保协同合作。
四、应急预案的内容一、灾害防范与监测1. 分析评估:定期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形成应对措施。
2. 周边监测: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渠道,掌握周边自然灾害信息,及时预警和发布信息。
二、应急预警与通信1. 建立应急预警系统:整合已有的预警系统,如气象预警、地震预警等,及时传达给游客及工作人员。
2. 建立通信网络:确保公园内通信设备的运行正常,包括对讲机、手机、广播系统等。
三、应急救援措施1. 指定安全区域:根据公园的特点,划定安全区域,并采取明显标识。
2. 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专职救援队伍或与专业救援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快速的救援响应。
3. 疏散方案:根据公园的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方案,并进行演练。
四、医疗保障1. 医疗团队:建立专业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等,提供急救服务和医疗保障。
2. 应急医疗设备: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医疗器械和急救设备,确保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五、安全监控与巡视1. 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园的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安保人员巡逻:增加安保人员巡逻频次,保持警觉,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问题。
六、公众教育与宣传1. 公众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公众应急教育活动,提供应急常识和技能培训。
2023年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
2023年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____年公园避难所疏散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公园避难所是城市中的紧急避难场所,用于应对自然灾害、核战争、生物战争等突发事件引发的紧急疏散需求。
本预案旨在提供针对____年的应急疏散预案,确保公园避难所在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工作。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公园避难所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 确保公园避难所内物资的有效利用。
3. 确保疏散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应急预案准备工作1. 公园避难所的筹备a. 确定避难所位置:最好选择处于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区域的公园作为避难所。
b. 配备应急物资:应储备足够的干粮、饮用水、医疗药品等物资,以满足避难所内人员的基本需求。
c. 建立通信系统:确保避难所内外的通信畅通,以便进行信息传递和指导。
d.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避难所的应急疏散流程,指导避难所内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中的应对措施。
2. 宣传与教育a. 对公众进行灾害防范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b.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公园避难所的疏散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c. 向公众宣传公园避难所的位置、功能和服务,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避难所。
四、应急疏散流程1. 紧急情况发生时,公园避难所应立即发出疏散警报,并通过广播、短信等方式通知公众。
2. 公众应尽快离开危险区域,前往最近的公园避难所。
3.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在公众到达避难所时进行登记,确保避难所内人员的安全。
4.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指导公众按照指定区域就坐,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避难所的空间。
5. 公众应听从避难所工作人员的指挥,保持秩序,遵守纪律。
6. 避难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应急物资的分发,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食品、水和药品。
7. 避难所应定期向外界汇报避难所内情况和需求,以便及时调配资源和援助。
8. 避难所内应加强安全巡查和维护,防止火灾、意外事故等发生。
9. 公众应保持与外界的通信,向外界反映自身情况,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公园游客自然灾害应急避难演练方案
公园游客自然灾害应急避难演练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中到公园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
然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有发生,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这些突发事件给游客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园游客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难能力,需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避难演练方案。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避难路线公园内部拥有各种设施和游览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避难路线是应急避难演练的关键。
首先,公园管理部门需要对整个公园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确定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
然后,根据地形、环境以及现有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制定多条避难路线,确保游客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
二、加强应急避难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公园游客在自然灾害中的生命安全,公园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应急避难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在公园内部建立一定数量的避难点,这些避难点应该符合建筑安全标准,并具备相应的避难设备,例如灭火器、食品和医疗急救物资等。
其次,要在公园内部设置应急广播系统,及时向游客发布避难指示和安全提示。
三、加强公园游客的应急避难教育公园游客应急避难教育是提高游客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环节。
公园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游客的应急避难知识宣传和教育。
可以在公园入口处设置宣传牌,向游客介绍避难演练方案,并提醒游客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正确应对。
同时,公园管理部门还可以定期组织应急避难培训课程,教授游客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知识。
四、加强应急避难演练的组织和实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避难路线、加强了应急避难设施建设、加强了公园游客的应急避难教育,就需要加强应急避难演练的组织和实施。
公园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应急避难演练,让游客熟悉避难路线,掌握逃生技巧,并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演练中要注意与游客的配合和沟通,以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总之,公园游客自然灾害应急避难演练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提高游客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公园应急避险方案
公园应急避险方案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在公园活动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如突发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
为了保障市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公园应急避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1. 应急避险方案目的和应用范围1.1 目的公园应急避险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在突发情况下,全面应对安全事故,有效规避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在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并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改善方案,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1.2 应用范围公园应急避险方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各类公园,包括城市公园、风景区、游乐园、动物园等,同时适用于公园内的各种活动,如集会、展览、演唱会等。
2. 应急避险组织架构2.1 应急指挥部公园应急避险方案的实施需要设立应急指挥部,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中心,全面负责应急工作的领导、调度、指挥和协调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公园领导或者公园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随时24小时调度应急人员,以便对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2.2 应急救援人员公园应急避险方案中的应急救援人员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投入救援的人员。
应急救援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并且需要经过专业的应急培训,熟悉公园应急避险方案,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 应急预案3.1 火灾应急预案3.1.1 火警报警一旦发现公园内出现火灾情况,首先要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并调度公园内应急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3.1.2 火灾隔离针对火灾可能会蔓延的情况,在现场要尽可能地隔离火源,避免火势继续扩大和蔓延。
3.1.3 疏散人员和财物一旦发生火灾,应尽快疏散人员,同时要保证财物的安全。
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应急储备中的消防器材进行救援。
3.2 地震应急预案3.2.1 及时警报一旦发生地震,应该立即通知市地震局,并按照市地震局的指示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建设地点 (1)1.1.3 项目承建单位 (1)1.1.4 项目建设周期 (1)1.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1.1.6 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 (2)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1.3 项目建成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2)1.4 结论与建议 (3)1.4.1 结论 (3)1.4.2 建议 (4)第二章现状与建设必要性分析 (5)2.1 现状分析 (5)2.1.1 国家政策背景 (5)2.1.2 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状况 (6)2.1.3 ***市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状况 (7)2.2 建设必要性分析 (8)第三章项目的建设条件 (10)3.1 项目建设经济条件 (10)3.2 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11)3.3 项目建设选址及施工条件 (12)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4)4.1 项目建设依据 (14)4.2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原则和要求 (15)4.3 项目建设目标 (17)4.4 方案介绍 (18)4.5 方案比选 (21)4.6 方案可行性分析 (21)第五章环境保护和节能 (24)5.1 环境保护依据 (24)5.2 项目建设场地周边环境状况 (24)5.3 项目建设环保和卫生防护措施 (25)5.4 项目建设标准 (28)5.5 节能建设标准 (29)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 (30)6.1 项目组织管理 (30)6.2 项目招标投标 (31)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32)7.1 建设工期 (32)7.2 施工进度 (32)第八章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33)8.1 投资估算依据 (33)8.2 投资估算说明 (33)8.3投资构成及估算参数 (34)8.4避难场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清单 (35)8.5项目建设资金筹措 (36)第九章项目建成与运行管理 (37)9.1 管理机制 (37)9.2 疏散工作管理办法 (39)9.3 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 (40)9.4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费用及运行资金来源 (40)第十章国民经济评价 (41)10.1 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参数 (41)10.1.1社会折现率 (41)10.1.2影子价格 (41)10.1.3物价上涨系数 (41)10.1.4残值计算 (42)10.2 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范围 (42)10.3 国民经济评价费用 (42)10.3.1投资调整 (42)10.3.2养护费用 (43)10.3.3工程残值 (43)10.4 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43)10.5 经济评价结果 (43)10.5.1经济净现值(ENPV) (43)10.5.2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44)10.6 社会效益 (45)第十一章可行性分析 (46)11.1 技术可行性分析 (46)11.2 工程可行性分析 (46)第十二章研究结论与实施建议 (47)12.1 研究结论 (47)12.2 实施建议 (47)附图1 方案A平面布置图附图2 方案B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市河滨公园应急避难场所1.1.2 项目建设地点***市河滨公园(市区经二路西段)1.1.3 项目承建单位***市地震局1.1.4 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年度(2009年)论证、立项。
主要内容:项目建议、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勘选调研、基建前期工作等。
(2)第二年度(2010年)工程招议标、设备采购、施工建设和验收。
主要内容:实地考察,设备、施工招议标,设施施工建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考核运行、技术验收、提交验收的各项技术报告、总验收、投入运行。
1.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该项目投资资金15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1.1.6 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本项目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08]50号)和《***市防震减灾规划》(宝震发[2008]29号)的要求和号召,按照国家三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GB21734--2008)和规定,***市河滨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是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情况下,将为2万市民提供应急避险的场所。
在该应急避难场所内应选定篷宿区和应急通道;设置应急标志、应急消防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和广播设施;建立应急指挥点、医疗救护站、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等。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国务院《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条例》;4、《***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08]50号);5、《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6、《应急避难场所标志》(DB61/T 463—2009);7、《***市防震减灾规划》(宝震发[2008]29号);8、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9、国家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1.3 项目建成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为此,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途径。
该项目建成后,将为2万***市民提供应急避险的场所,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后,受灾群众能够在最短时间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并得到最有效的救助,从而减轻突发公共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1.4 结论与建议1.4.1 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十一五”期间***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省防灾减灾“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实现***省2020年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保证***市的率先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灾减灾作的需要,使***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稳步推进,同时也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
研究论证认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进—步提高***市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工作水平;满足《***省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为实现“十一五”防灾减灾规划阶段性目标,积累建设经验和保障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依据充分,目标明确,方案合理,技术标准适用,项目实施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1.4.2 建议本项目建设涉及地震、建设、规划、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各部门要统一协调,积极配合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等工作,保障项目按时按期完成,提高政府突发性灾害处置能力和紧急救援水平,让广大社会公众尽早受益。
第二章现状与建设必要性分析2.1 现状分析2.1.1 国家政策背景在21世纪的今天,除自然灾害外,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战争等人为灾害也在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而我国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正是基于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城市基础环境,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应运而生的。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它符合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能够增强城市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彰显政府高效处置灾害事件的能力,是一项利民、便民、服务于民的一件事情。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要求“在省会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避震公园等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必要避险救生设施”。
中国地震局已经按照《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要求编制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统一全国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识,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等。
从应急避难指挥机构、民众疏散路线、进入避难场所的位置、通知发放、疏散引导、安置的工作程序和有关保障等方面开展应急避难(疏散)行动预案的编制工作,确保安全、有序地组织市民避难能够在灾后第一时间进入预定位置。
据有关部门统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6%,如果再考虑间接损失,我们不得不承认,灾害已成为阻止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多灾害的国家里,减轻灾害,实质上就是一种发展。
一旦灾害发生,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更有利于发展。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正体现了我国各级政府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管理意识和灾害防范意识,提高城市的“护巢”能力,为每一个市民遮风挡雨,而不是让公众一次次付出生命的代价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2.1.2 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状况继2003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以来,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陆续开展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浙江、福建、山西、山东、***、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市、区)建设完成或正在建设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有300多个。
北京市在城八区建设了28处避难场所,天津市推出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地方标准,市政府还将全市28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列入市民手册,上海市在大连路绿地公园建造了首个地震应急避难所,区县和街道的避难所建设纳入了规划。
重庆市针对主城区高楼林立、空间狭小的特点将在车站、机场、码头等公众场所建立隔离安全带和应急避难所,按照社区划分不同的疏散群体,将大型体育场、学校操场、城市绿地、城市公园作为临时避难所。
西安市在长延堡、明德门社区两处建立了5处紧急避难所,设立了应急避难标志牌和应急避难通道,并编制了应急疏散应急预案和疏散路线平面图。
青岛市李沧文化公园和八大峡广场在有效利用现有城市公园和广场资源的基础上增强公园和广场的实用功能,完成了两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太原市在迎泽公园建成全市首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示范点,可容纳3万人应急避难。
杭州市首个应急避难所在拱墅区杭州汽车城正式落户,避难所规划建设9.47万平方米,可容纳1.1万人。
济南市建设了泉城广场。
泉州市建设了刺桐公园、芳草园、东湖公园等多个应急避难场所。
“十一五”期间及更长一段时间,将积极推进各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首先是在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多类型、广覆盖,安全性好、实用性强的应急避难场所网络,使我国大城市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是在中等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覆盖的县城进行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逐步构建我国完善的应急避难所体系,使灾后灾民能够快速得到妥善安置和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