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一、引言群文阅读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通过多篇文章组合进行阅读和探讨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组织和实施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组织确定主题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可以是某一类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展开的专题。
选择文本根据确定的主题,教师需挑选若干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这些文章应该涵盖不同的体裁和风格,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比如,如果主题是“童话故事”,可以选择《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等。
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通常包括导入、新授、巩固和拓展等环节。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授环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在巩固环节,通过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在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或进行创作活动。
三、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施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出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
通过播放与主题相关的短片、展示图片或讲述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阅读。
每个小组可以负责一篇或几篇文章,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标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疑问。
小组讨论自主阅读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解答疑惑。
教师可以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讨论方向。
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讨论中遇到的难题,交流不同的观点。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
总结与反思在总结环节,教师应对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
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省、教育大会的工作部署,全面提高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建设书香校园,教育局决定组织开展“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系列教研活动。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党和国家关于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的战略部署,深化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和语文核心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一)落实课题引领,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科研水平。
坚持以研促教,教学相长。
通过开展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有效推动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内涵发展,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方法。
鼓励学校和教师就“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跨学科阅读”等核心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进行拓展、梳理和细化,找到研究点,扎实开展项目课题研究,有效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和论文撰写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落实课堂变革,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统编语文教材倡导的“1+X”教学理念,深化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立足课标,扎根教材,借助课外阅读资源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单篇走向群文,由文章走向文本,实现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常态化。
高中阶段开展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和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的任务指向,借助群文阅读范式与学习资源,开展学习任务群主题设定、文本组建、集体建构、目标达成等教学改革研究,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养成系统思维,学会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打造群文阅读品质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生态。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一、前言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而群文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感和人文素养。
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实施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悟情感、领悟道理。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提高他们的语感,培养他们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感悟生活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1.多媒体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使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2.启发式教学策略。
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任务型教学策略。
设置多种形式的任务,如朗读、表演、写作等,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通过任务实现目标。
4.合作学习策略。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利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四、实施方法1.选材精心。
在教学中选取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诗歌、散文等,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2.拓展阅读形式。
除了纸质书籍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子书籍、漫画书、绘本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喜好。
3.多元化教学活动。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活动,如朗读、剧场表演、写作等,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优秀范文5篇)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一)理论依据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量必须达到145万字。
然而对农村偏远地区来说,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是比较困难的。
基于当前农村的阅读教学状况,学者们也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语文素质和水平一一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政策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南,它指出语文课程编写理念是“全面提髙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主张在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单篇阅读教学,重视文本内部结构,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文价值,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形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易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加快了新型阅读教学方式产生的速度,群文阅读重视自我建构与集体建构,强调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鼓励学生多元理解文本,学生必须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才能实现对文本意义的建构。
小学生“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教研计划(五年级语文组主题教研计划)
小学生“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教研计划——五年级语文组主题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立足于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突破、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组成结构,有效补充和创新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朝着语文阅读教学最新方向进发。
二、研究目标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
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三、研究任务(一)每月开设2节以上群文阅读课,每学期组织2-3次群文阅读专项教研活动,以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带动全校教学方式的改变。
(二)上好“读讲写活动”课,使课内、课外得到有效的衔接,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研究“群文阅读”的十种现有的主题取向及教学模式(主旨提炼模式、读述兼容模式、专题探究模式、三元统筹模式、单元整合模式、比较阅读模式、精读略读模式、感受发现模式、目标聚焦模式)每位实验教师至少掌握两种课型的操作要领,并能熟练操作。
(四)研究“群文阅读”课程开设及管理评价机制。
(五)研究“群文阅读”文本资源的运用与开发。
(六)实验教师带头读书,提高选文能力。
四、研究措施1.教给学生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并让其实践,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语文教学除了朗读,还可以默读、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
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而且廉价,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读者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
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2.开展实验教师的研训活动。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一杯清茶冒着热气,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我想起了那些年在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于是,这个实施方案便在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来。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孩子们接触到的阅读材料相对有限。
本项目旨在开发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1.项目背景农村小学阅读资源匮乏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农村小学写作教学缺乏系统化2.项目目标开发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与习作课程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二、项目内容与实施策略1.群文阅读资源开发选取经典名著、民间故事、诗歌、散文等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文本结合农村实际,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群文阅读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阅读教学手段2.习作教学策略研究分析农村小学生写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设计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方案3.课程实施与评价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计划,确保课程顺利进行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立学生写作档案,跟踪评价写作进步情况三、项目实施步骤1.筹备阶段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项目论证确定项目实施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招募志愿者,协助项目实施2.实施阶段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编写群文阅读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成果展示,推广优秀教学案例建立长期跟踪机制,持续关注项目效果四、项目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2.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3.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4.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村小学教师五、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项目风险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写作兴趣难以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人力等资源不足2.应对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我们关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以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为切入点,希望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小学群文阅读实施方案
小学群文阅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小学群文阅读是指小学生在集体、合作与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共同阅读一篇或多篇文本,并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过程。
群文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以及文学、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素养。
二、实施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4.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文本选取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文本。
可以从教材、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来源中挑选,确保文本的质量和内容适宜。
第二阶段:文本分析与背景介绍1.教师在课堂上对选定的文本进行分析和背景介绍,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第三阶段:群体阅读和讨论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群体阅读,建议每组3-5人。
2.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文本中的重点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共同解读文本。
3.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对话。
第四阶段:整合和展示1.学生在小组中整合各自的讨论结果,形成小组报告。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五阶段:个人总结和反思1.学生个人总结自己在群体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2.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进行个人创作。
四、实施效果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等来评估学生的实施效果。
2.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写下自评和互评等方式来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3.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相关的测验或写作任务,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实施建议与注意事项1.确保文本的选择多样性和适宜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良好的讨论氛围。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文本,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结合课堂教学,将群文阅读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促进跨学科素养的培养。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作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研究内容:1、探究群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2、分析群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3、设计适合小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4、总结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五、预期成果1、提出适合小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2、探究群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影响;3、总结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六、实施步骤1、调研并分析现有群文阅读教学案例;2、设计适合小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3、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并收集数据;4、分析数据并总结有效实施策略;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端正阅读态度为目标。
通过让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群文,我们摸索出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掌握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策略,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研究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到作中,进而提高其作能力。
在课题组培训及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适合各类文体其自身的阅读方法,交给学生,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的研究内容包括深入了解实验班级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分析其存在问题的侧重点,找准在群文阅读中提升策略的方向;注重对阅读课堂结构的有效设置,优化教学案例设计,总结课内阅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注重阅读方法和过程的指导,思索在有效的阅读中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我们采用了文献法、教育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实验班级进行实地调查、整理优质课例、开展协作式研究等活动,不断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群文阅读是指学生共同阅读一篇文本,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通过实施群文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施步骤1.确定阅读目标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学期的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可以包括阅读文本的数量、阅读材料的选取、阅读的题材内容等。
2.选取群文阅读材料根据阅读目标和学生的年级特点,选取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诗歌、课文、故事等。
确保选取的材料涵盖不同题材、风格和复杂度。
3.组建阅读小组按照小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确保小组成员的平均能力水平。
4.制定阅读计划根据选取的群文阅读材料和阅读目标,制定每周的阅读计划。
计划包括每周阅读的篇目、学生的阅读任务、讨论时间等。
5.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按照阅读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
活动包括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生小组内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等。
6.小组讨论和交流每个小组完成阅读后,组内成员互相讨论文章的内容、情感、主题等,并记录下讨论内容和个人想法。
之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7.课堂分享和总结在群文阅读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并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实施要点1.灵活组合小组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灵活组合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合适的阅读能力。
2.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群文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3.教师的角色教师是群文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提问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4.注意评价方式四、实施效果评估1.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通过引入群文阅读活动,观察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否增加,阅读能力是否提高。
小学群文阅读实施方案
小学群文阅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群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群文阅读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来加以解决。
二、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2. 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加文学知识;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实施内容1. 选材多样化在群文阅读中,应该选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2. 阅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意境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阅读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读书分享会、文学作品创作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实施方法1. 教师引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的导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增加阅读的乐趣。
五、实施评估1. 定期检测通过定期的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学习反馈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群文阅读的实施效果。
六、实施保障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和阅读指导能力,为群文阅读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3. 资源支持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文学资源,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为学生的群文阅读提供必要的支持。
2024年“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2024年“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的阅读与习作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本项目旨在开发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作能力。
2.开发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为农村小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
3.探索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模式,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三、项目内容1.教学资源开发(1)筛选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童话、散文、诗歌、小说等。
(2)编写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习作指导手册,涵盖写作技巧、范文解析等。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师进行教学。
2.教学模式探索(1)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方法。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教师培训(1)组织农村小学教师参加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项目筹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分工。
(2)调研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第二阶段:教学资源开发(1)筛选群文阅读材料,编写习作指导手册。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设计。
3.第三阶段:教学模式探索(1)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五、项目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的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课程资源。
2.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模式。
3.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
六、项目保障1.加强项目组织领导,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障项目实施。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一、引言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群文阅读,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分享我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希望能对相同教学岗位的老师们有所帮助。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分析、逻辑和推理能力。
3.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通过不同题材和类型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拓展文化视野。
4.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情感共鸣,培养细腻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内容1.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
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传统文学经典、优秀现代作品等,覆盖不同风格和类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2.注重文学作品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知生活,理解人生道理,提升情感境界。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教会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剧情走向,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3.设计寓教于乐的活动。
例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绘画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适当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实践1.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年龄和能力的文学作品。
小时候我会选用《三只小猪》、《小红帽》等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我会选用《西游记》、《红楼梦》等传统文学经典。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一、引言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经验,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群文作品,感受文字的魅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群文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
2. 将群文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经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诠释群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引入群文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群文作品,交流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群文作品中的情感和情节,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
4. 表演法: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和感悟群文作品,体验文字的魅力。
六、教学实践以小学五年级《傣族的保护树》为例,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1. 导入:老师播放《傣族的保护树》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傣族文化和大自然的美景。
2. 学习:学生阅读《傣族的保护树》,了解傣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美好寓意。
3. 分享:学生分组分享对《傣族的保护树》的感悟和理解,交流讨论,展示对文章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4. 表演:学生进行《傣族的保护树》的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文章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感受傣族文化的魅力。
5. 总结: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对《傣族的保护树》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认同。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群文阅读是指通过大量涉及不同内容和题材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综合阅读和品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建设丰富多元的群文阅读资源。
教师可以选择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在内的多种文学作品,满足学生阅读的多样性需求。
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拓宽阅读的范围。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目标,制定一份详细的年度阅读计划。
计划应包括不同阶段的阅读内容和阅读量,科学分配阅读时间,合理安排阅读任务。
三、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可以通过朗读、解读、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四、强化阅读策略的培养。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如快速浏览、逐字阅读、结构分析、注释标记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诗歌朗诵、阅读分享、读书会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六、注重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记录、阅读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其发展自主阅读的能力。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加强阅读指导和策略培养,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积极评价和反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阅读打下基础。
教师自身也需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为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难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多种形式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
2. 准备小组合作讨论的话题和问题。
3. 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视频或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分发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并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感受,比如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等。
3.展示与总结(10分钟)教师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回顾总结,让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和借鉴。
4.拓展(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更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如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意义,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继续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心得体会的书写。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交流能力。
但在课堂活动组织和引导方面还有待加强,下节课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并能够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并能够运用文学知识和文学语言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传统的民间故事和现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等。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独立阅读和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讨论,共同探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全班进行总结和评价。
2.独立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一些简短的文学作品,例如小诗、小故事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指南,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论。
3.集中讲解:针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通过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评价。
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阅读测试:设计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测试题,测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技巧。
测试内容可以包括对人物、情节、主题等的理解和分析。
2.作品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对作品的整体结构、语言运用、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分析。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群文阅读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文言、诗歌、故事、传说等多种文本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鉴赏能力和世界文化素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对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几条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选取丰富多彩的教材小学群文阅读的教材应选取代表性强、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
教材应该既具有历史价值,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要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关注现实社会,并且从中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和价值。
教材中的文本形式也应尽可能丰富多彩,包括古代文言文、现代散文、诗歌、古诗词、传说、寓言故事等等,以此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文学素材,同时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教室的布置、文本的展示、文化氛围的烘托、学习资源的准备等等。
通过穿插绘本故事讲解、动画故事播放、文本学习、感性体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加融入学习氛围。
三、小组阅读小组讨论小组阅读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一段文本,然后进行小组内部讨论。
小组讨论是小组阅读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主动表达观点,同时也能学习到其他人的思考过程。
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不同,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小组讨论能够发掘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本。
在小组阅读和小组讨论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进行个性化指导。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针对现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言媒介特点,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它能够通过画面、音响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反应,增加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多种多样的图文并茂、视频播放,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内容和思考相关问题,从而更容易掌握知识,理解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小学群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群文阅读是指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拓宽视野,增强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从实践探索的角度,介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资源群文阅读的核心是阅读作品,但作品不仅仅是字句、段落、篇章的集合,更是文化资源的体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取作品的文化元素,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如《史记》中的一些历史事件、《童年》中反映的现实生活等等。
其次,还可以通过作品中所涉及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文化传承等方面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背景和历史文化,进一步了解时代和文化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二、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在群文阅读中,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兴趣更加浓厚、更有动力地阅读。
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多样。
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如听读、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朗读比赛、作品展示等等。
2、情境丰富。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更具丰富性和连贯性,可以为作品设计一些情境,如亲子阅读、集体阅读、读后感交流等。
3、体验感极强。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活动来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如模拟情景、角色扮演、魔术表演、书法练习等。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丰富的口语表达与写作实践语文阅读与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的结合具有显著的教育效果。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进行思维训练,还要在语言表达和写作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口语、写作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实践,而不是在单独的作文课中进行机械的写作练习。
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群文教学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各类文本,提高其对文学、科普、历史、地理等多领域知识的了解。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展开论述。
二、教学目标针对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设计,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其次,要通过群文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更多领域的信息,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明确教学内容。
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可以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人物传记、地理知识等多个领域的文本。
在选择教材时,应该综合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内容的丰富度和学生的兴趣等因素,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四、教学方法在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运用导读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阅读。
其次,可以使用朗读法,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文本,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共同理解和探讨文本内容。
五、评估方式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评估方式。
评估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个层次。
形成性评估可以包括课堂小测验、作业完成情况等,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终结性评估可以采用阅读测试、写作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群文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
六、教学资源为了顺利开展小学生阅读群文教学计划,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首先,需要具有丰富内容的教材、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其次,需要多媒体设备,提供图文并茂的展示;还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川区2014年度规划课题小学生“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合川区双槐镇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撰稿:李树萍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一)选题的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
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
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阅读缺少指导。
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
“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
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
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
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开展“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扩充学生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必然为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做出成效。
为了探索语文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总结语文“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提出了我校“小学生‘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及实践研究”课题。
(二)申报批准情况2014年3月,我校向合川区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小学生‘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合川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于2014年3月25日批准立项研究,课题批准号为:Hc2014-01 ,研究周期为。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
甚至有日本的一则教学案例,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学生读了十几篇文章。
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谈了三点:意义一: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
意义二: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
意义三: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可见,“群文阅读”已逐渐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儿童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的精读教学的模式,让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赵镜中教授概述了“群文阅读”的特征: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
(四)研究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分析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积极参与了我校重庆市级课题、合川区级课题“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并于2012年4月顺利结题,得到了重庆市教育学会、合川区教科所专家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合川区华蓥山片区学校的好评,其研究成果已在本校和其它学校推广。
本校领导一贯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能保证课题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需要。
学校多年来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为本课题的顺利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题研究小组是一支有责任、有热情、有能力的高素质教科研队伍。
其中谢功彬是本校校长,唐远兵是本校副校长,杨压西、李树萍是本校教务主任,他们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可以比较好的对课题研究进行引领、组织和协调。
唐道强、王利、车小丽等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多次在镇、校范围内开设公开课,撰写的案例、论文多次在市、区级获奖,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中流砥柱。
吕春、徐媛媛、李凤娟等是本校的年轻教师,他们知识水平高、精力旺盛、思维敏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为我们课题研究增添了活力,是一支生力军。
这些优秀老师的参与可以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为了使本课题能按时实施,将“群文阅读”实验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每学期组织1次教研活动,每周组织1次群文阅读课,两周进行一次课题组集体备课,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会,及时做好研究总结。
及时收集好本课题相关的各种影像、课件等研究资料。
坚持教育科研活动,拓宽教育科研的领域,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采取“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发展策略。
逐层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形成先进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抓好教科研活动管理,提高教科研质量。
加强教科研常规管理,实现教科研活动系统化。
为将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提出“严”、“细”、“实”的工作风格。
力求做到:创设良好的“群文阅读”环境,吸引学生参与。
设置生动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
运用现代教改信息指导,抓好试验课题管理,形成教学特色。
向教改要活力,向教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我们对试验课题实施全程管理,在研究与实验中形成教学特色。
在研究的过程中,聘请合川区相关的专家来指导,通过他们的指导来及时纠正研究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相信经过我们的同心协力,我们课题研究定能取得成功。
(五)选题的意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11版的课标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今时代,大众的阅读形态呈现出非线性、互动性、视觉性、浅显性等特征,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也出现了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社会化等诸多特点融合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通常采取单一的文本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宰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教学中重阅读方法的指点,轻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课内精读,轻博览群书;重单篇文章的阅读,轻整本书和多文本的阅读。
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利用,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而且很难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三情共振。
概括来说,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①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能够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是落实新课程、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充分体现学生和谐发展的主阵地。
课堂变,则教育变;课堂新,则教育新。
研究推行“群文阅读”,就是紧扣课标,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一个绝佳途径,具有很高的基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有效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开辟新的视角;为学生从阅读兴趣的激发到阅读习惯的养成再到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师主导性的内隐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彰显,和谐的主体间性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假设得以成立提供可能;进一步丰富基础教育教学理论,为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的学术讨论提供新颖实例。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提供了可行路径,这不但会降低教育管理成本,而且终将促进课堂教学效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关键词界定“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
在此之前,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江浙的多篇课文的教学、多本书的阅读可作为“群文阅读”的源流。
树人教育研究院通过缜密论证,开行业先河,在国内首次系统深入的建构起“群文阅读”的理论体系。
从现状来看,目前国内尤其是大陆中西部地区对“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偶见一些零散的研究(更像经验的交流)和探索(课堂教学的尝试)还是比较浅显的,并没有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层面,对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建构。
由树人教育研究院专家论证后明确提出“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构建。
狭义的群文阅读是指一种教学方式。
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某个议题选择若干篇符合教学需要的一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的体验、思考、讨论来构建意义,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
在儿童阅读推广事业中“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理念,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在课堂上表现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外表现为群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三、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武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于2012年5月,颁发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题”》五年行动计划,提出:“5年内,重庆市中小学将在普遍达到‘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卓越课堂’目标”。
而“提升学生能力是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