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缆电视系统概论

合集下载

【通信线路工程】电缆电视系统

【通信线路工程】电缆电视系统

电缆电视系统10.5 电缆电视系统1、概述CATV系统构成由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接入(HFC Hybled Fiber/Coax)。

从技术角度来看,电缆电视系统(CATV)从最初单一的同轴电缆演变为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使用,单模光纤和高频同轴电缆成为主要传输介质,并逐渐演变为新一代有线电视网络。

(1)有线电视频段划分:5-65MHz:上行交互式综合业务频带,包括状态监控计算机联网、模拟电视及数据信号等;65-87MHz:上下行频段的隔离带;87-108MHz:FM调频立体声广播频段;108-550MHz:下行模拟电视传输频段,可传送59路PAL-D电视节目;550-650MHz:下行数字压缩电视频段,主要用于NVOD或VOD业务;650-860MHz:交互式综合业务的下行传送频段,可开发数据、计算机联网、电话和个人通信等业务。

(2)HFC的发展,HFC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通信技术,电信服务商现在对HFC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对有些电信服务供应商来说,采用HFC技术向居民住宅和小型商务机构提供融合了数据和视频服务的综合服务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与此同时,HFC还为网络营造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发展机会。

但是,这一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网络的建设和部署成本也比较昂贵。

随着HFC的发展,不仅要提供双向通信,而且还要增加信道容量以适应来自数字直播卫星(Digital Broadcast Satellites,DBS)的新的竞争。

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拓展和通信网结构的不断变化,广大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不断涌现,如非对称用户环路(ADSL)、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用户大楼(FTTB)、光纤到用户(FTTH)、和HFC和无线接入等。

由于我国拥有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因此,基于有线电视网的HFC接入技术在我国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逐渐引起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线(卫星)电视系统工程

有线(卫星)电视系统工程

第三章 有线电视系统常用设备
• 分支器
*种类:1,2,3,4; 5-550MHz,5-750MHz,5-1GHz
主输入端
分支输出端
主输出端
第三章 有线电视系统常用设备
*技术参数: 插入损耗=主输入电平-主输出电平 分支损耗=主输入电平-分支输出电平
第四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任务 1、技术方案的设计
3) 3层入口电平为: L:84-1.5-3*0.034=82.398(dBuV) H:84.2-1.5-3*0.125=82.325(dBuV) 3层选用MW-174-16四分支器, 3层用户电平 为:
L:82.398-16-10*0.05=65.898 (dBuV) H:82.325-16-10*0.178=64.545 (dBuV)
2)干线系统图
包括干放的输入、输出电平、间距,各分支点、分配 点的电平,放大器、电缆等的型号等。
3)分配系统图
包括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平、间距,各分支点、分 配点的电平、所有器件、电缆等的型号等。
第四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
• 其他图纸
1)前端机房平面布置图 2)干线平面布置及路线图 3)施工平面图 4)施工说明 5)设备材料表 6)技术计算书 7)图例
• 较大型系统:采用低压集中供电方式.
60-65V 50HZ; 30-36V 50HZ; 一台电源供给器供电放大器台数,取决于:
*同轴电缆的环路电阻; *放大器的功耗及最低工作电压,一般5-6台;
第四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
三.分配系统的工程设计 1.分配系统的组成形式
• 分配-分配方式 • 分配-分支方式 • 分支-分支方式 • 串接单元方式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课件第1章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课件第1章

预失真校正(常称为 校正),重现亮度Bd则为
Bd Kdugk = Kd(u01/γ) =Kdu0=KdK0B0=KB0
(1-3)
由式(1-3)可见,经校正,系统将不再产生非线性失真。
1.1.3 电子扫描
1. 逐行扫描 在电视系统中,摄像管和显像管的外面都装有偏转线圈, 当线圈中分别流过如图1-7所示的行、场锯齿波扫描电流时 就会产生相应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转磁场,在这两个 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使电子束作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扫描运动。
图1-5 光电转换原理示意图
可见,当被摄景物的某像素很亮时,在光电靶上对应成
像的单元呈现的电阻值就越小,电子束扫到该单元时回路电
流就越大,因而在RL上就产生很大的信号电压;反之,像素 暗,在RL两端产生的信号电压就小。因此,当有电子束扫描 时,在负载RL上就依次得到与图像上各像素亮度对应的电信 号,由此完成把一幅图像分解为像素,又把对应像素的亮度
如果只在行偏转线圈中有扫描电流流通,则仅会在屏幕 中央扫出一条水平亮线,如图1-8(a)所示。
同理,若要求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作上下移动,在场偏转 线圈中应加入如图1-7(b)所示的锯齿波电流,这个锯齿波电 流的周期要比行扫描波形周期长得多。若仅有场扫描电流锯 齿波作用于场偏转线圈时,必然在荧光屏中央出现一条垂直 亮线,如图1-8(b)所示。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 (或逆过程)称为扫描。扫描的过程和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的过程类似。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 自上而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在电视系统中,扫描是 由电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通过电子扫描与光电转换,就可以把反映一幅图像亮度 的空间与时间函数转换为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数的电信号, 从而实现平面图像的顺序传送。

有有线电视系统基础知识

有有线电视系统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系统基础知识有线电视是用高频电缆、光缆、多路微波或其组合来传输,并在一定的用户中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数据及其它信号的综合信息系统。

基本提纲一、概述二、有线电视网络的组成三、相关基础知识一有线电视网络的概况1、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历程◆公共天线系统(Master Aerial Television, 简称MATV)这一期间技术的发展相应的也就集中在信息处理技术(如何使多个频道相混合时相互之间的影响减小)和较远距离传输技术(如何提高放大器性能,增加放大器的串接级数)等方面。

◆有线电视系统(Cable Television,简称CATV )在这一发展阶段,CATV的信号传输方式经历了从全频道传输方式到隔频道传输方式到邻频道传输方式的历史性变迁,传输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过去纯粹地使用同轴电缆,发展到开始使用光纤。

◆现代双向交互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具有双向传输能力和交互功能成为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有线电视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其系统组成、技术手段,还是其系统规模、服务功能,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综合信息服务功能的信息网络体系。

2、有线电视网络的特点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图像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频道资源丰富,传送的节目多◆宽带入户,便于综合利用◆能够实现有偿服务3、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应该是一个所谓的全方位服务网。

它必须完美地将现有的通信、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在一起,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承载着包括数据、话音、图像、各种增值服务、个性化服务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业务,并智能化地实现各种业务的无缝连接。

从技术上讲,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数字化:数字化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综合化:数据、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平台。

◆网络化:形成统一有线电视网络体系;与其他网络互通互联◆智能化二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1、有线电视系统物理模型◆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完整体系,它由许多各种各样的具体设备和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

有线电视技术培训

有线电视技术培训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二、HFC网络 HFC网络是一种宽带双向共享媒介的传输系统,它在前端和光节点之间使用光纤干线,而从光节点到用户端使用射频同轴电缆分配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1、常用的网络结构 (1)星-树形:是指光缆干线按“星形”布局,同轴电缆系统按“树形”分配入户的结构模式。 (2)环-星-树形:是指光缆超干线(或干线)构架成自愈“环”结构,光缆干线(或支干线)从环上的各分前端(分中心)按“星形”辐射布局,同轴电缆系统仍然按“树形”分配入户的结构类型。
武进干线拓扑图:
第一章 概论
4、 分配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中将前端发送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经干线传输)用树形结构的射频同轴电缆分配入户的接入系统。 它是由支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终端以及它们之间的分支线、用户线组成。(维护人员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传输系统和分配网四个部分组成。 (为了区分故障范围,因为不同的部分由不同人员维护,但是基层人员必须能够判断基本的故障范围)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1、信号源: 电视接收天线 调频广播接收天线 卫星地面站 微波站 其他有线电视网的节目 有线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节目 我公司现有信号源是江苏广电网络公司提供的光缆信号、自己接收的卫星信号和武进电视台的自办节目等。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截至2010年5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7286.9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41.88%(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17398万户) 截止去年底,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网内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超过1500万户,互动电视用户达到4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仅次于美国comcast公司,江苏有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有线电视网络。 江苏有线数据业务方面,已经获得ISP、ICP两张营业执照,目前全省有线宽带用户数约22万户。

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交联电缆概况一、交联电缆在输电系统中作用电能生产和其他工业最大的不同是能量不能贮存,因而,各动力能源的供给、能量的转变过程、电能的输送和使用必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任何时候电能的生产都要根据不断变化着的负荷随时进行调节,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用户。

把一些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路和许多用户连接成一个发电、输变电、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它的明显优点是安全、经济、可靠和节省投资。

电力系统可以是区域性的,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

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是进行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一般都利用三相交流电,这是因为交流电容易改变电压,三相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构造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便宜。

但它的缺点是在输送过程中,电能损耗较大。

为了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对于长距离输送电能目前正在发展直流输电。

电能的传输,是通过电缆输送到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地方的。

电力电缆在输电和配电系统中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输电配电线路安装于人口和建筑稠密的区域,电缆系统不但可以节约空间,而且可以有利于环境美化。

到了90年代末期,在电力电缆线路中,1kV~35kV中低压电缆已全部为交联电缆所取代,110kV高压交联电缆基本上取代了充油电缆,220kV以上超高压交联电缆也将逐步取代充油电缆,预计不久将来交联绝缘电缆将取代其他电力电缆的绝缘品种。

二、国外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发展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从发明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1952年,查尔司(Charlesby)在一次核反应堆试验中利用辐射能将聚乙烯交联成交联聚乙烯,从而发明了交联聚乙烯绝缘。

1957年美国GE公司在上述原理基础上,采用过氧化物(DCP)作为化学交联反应剂,首先在电缆工业中制造了交联电缆,在1960~1965年间就研制生产了5kV~35kV等级交联电缆,1969~1971年研制成功了69kV~138kV交联电缆,八十年代初,日本六大公司研制的275kV超高压电缆均已分别正式投入运行。

电缆电视系统的传输线(馈线)课件

电缆电视系统的传输线(馈线)课件

馈线的发展趋势
高频谱效率
01
随着广播电视信号向更高频率发展,馈线系统需要更高的频谱
效率以满足传输需求。
智能化管理
02
馈线系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提高运营效率。
环保材料
03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馈线系统将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如
可回收的塑料和金属。
馈线的未来展望
5G技术的融合
电缆电视系统的传输线(馈线)课 件
目录
• 馈线的定义与作用 • 馈线的结构与特性 • 馈线的选择与安装 • 馈线故障分析与排除 • 馈线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馈线的定义与作用
馈线的定义
01
馈线是电缆电视系统中用于传输 信号的线路,通常采用同轴电缆 或光纤等传输介质。
02
馈线的主要功能是传输信号,将 信号从前端传输到终端设备,确 保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和接收。
绝缘材料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聚乙烯 、聚氯乙烯等,它们起着 支撑内、外导体并保持其 电气隔离的作用。
屏蔽层
屏蔽层通常由金属编织网 或金属箔构成,用于减少 电磁干扰和信号泄漏。
馈线的特性
阻抗
传输距离
馈线的阻抗通常为50欧姆,这是为了 与电视接收机的输入阻抗相匹配,确 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馈线的传输距离受到信号衰减和失真 的限制,不同规格的馈线有不同的传 输距离要求。
源和障碍物。
安装固定
采用适当的固定方式,确保馈线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因振动
、风等因素导致的损坏。
连接设备
将馈线与电视接收设备、信号源 等正确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馈线的维护与保养
检查外观

电缆电视系统课件精品文档

电缆电视系统课件精品文档

β f
β
f
带通滤波器
2019/10/15
低通滤波器
20
(4) 带阻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用于滤除某一频带范围以内的信号,画出 其幅频特性
β f
带阻滤波器
2019/10/15
21
三、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1) 插入损耗
滤波器的输入电平与输出电平之差。 (2) 驻波比
(3) 带外衰减
带外衰减是相对于幅频特性而言的,频带外某一点的电 压U与谐振频率电压Um的比值用表示称为相对抑制比。
111
≥10
113
2 ≤6
0-10
115
6
≥7.5
119
≤6
0-10 ≥10
119
111
≤6
0-10 ≥10
113
2
111
≥10
113
≤6
0-10
115
≥7.57
型号
3030M
频率范围(MHZ)
45~300
增益(dB)
30
平坦度(dB)
±0.5
最大输出电平 (dBμV)
120
增益调节范围(dB)
0~18
二、混合器图片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in8 In9 in10 in11 in12 in13 In14 in15 in16 out
16路混合器
2019/10/15
28
三、混合器结构原理
UHF Ⅴ UHF Ⅳ VHF III VHF I
2019/10/15
In1 In2
2019/10/15
4
2.幅频特性:
也称为频响。包括:带内平坦度和带外衰减。

有线电视--第一章

有线电视--第一章

4.按系统交互特性分类: 单向传输系统、 单向传输系统、双向交互式传输系统 由前端向用户终端传送的信号称为下行信 号或正向传输信号; 从用户向前端传送的信号称为上行信号或 反向传输信号。 反向传输信号。 5. 按干线放大器的供电方式: 按干线放大器的供电方式: 分散供电系统、集中供电系统
有线电视的发展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用无线传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用无线传 输代替同轴电缆干线传输,使传输距离得 以延长。 优点:易于实现大规模联网,在人口稀疏、 优点:易于实现大规模联网,在人口稀疏、 离节目源较远的地区有明显趋势。 缺点:传送节目套数受限制,无法避免遮挡 缺点:传送节目套数受限制,无法避免遮挡 和干扰问题。
另一类是有线电视系统自办的电视节目。 另一类是有线电视系统自办的电视节目。
信号源部分主要设备包括卫星地面站, 信号源部分主要设备包括卫星地面站, 微波站,V段、U段接收天线,摄像机, 录像机,电视转播车,播控设备及系统管 理计算机等。
2.前端系统部分: 指在CATV系统中用以处理信号源信号并 指在CATV系统中用以处理信号源信号并 使之适合信道传输的一系列设备。它位于信 使之适合信道传输的一系列设备。它位于信 号源和干线传输系统之间,其作用是将信号 号源和干线传输系统之间,其作用是将信号 源送来的多套电视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然 后将其混合成一路信号送到干线传输系统。 主要设备由接收机、调制器、频道放大 主要设备由接收机、调制器、频道放大 器及变换器、导频信号发生器、混合器、解 调器、制转器和时基校正器。
1.共用天线系统(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共用天线系统(Community 也称公用天线系统,简称CATV。 也称公用天线系统,简称CATV。

有线电视技术之传输系统

有线电视技术之传输系统

(b) 桥接放大器 (c) 双向放大器 图4.4 常用放大器符号
1. 干线放大器的特点 干线放大器主要用于干线传输系统,由于工作性质和环境
的要求,干线放大器具有如下特点。 (1) 增益可调。一般来说,在干线中有几台或几十台放大器
级联工作。原则上,放大器的增益正好等于两台放大器之间的 连接电缆的损耗。即对传输干线来说,输出信号电平应该等于 输入电平,也就是所谓的“0”增益。如果放大器的增益大于电 缆损耗,则通过系统的信号电平将逐级增大,最终将导致系统 中某一级放大器因过载而发生信号失真、交调等现象。倘若放 大器的增益小于电缆损耗,则通过系统的信号电平将逐级变低, 这将最终导致在系统中某一级载噪比不合格。为此,对干线放 大器提出了增益可调的要求。
三、干线放大器 由于同轴电缆对电视信号的衰减程度与所传输的信号频率
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电缆的衰耗-频率曲线是倾斜的。要 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取得平坦的响应特性,必须对电缆衰减的频 率特性予以适当的补偿。补偿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放大器增 益-频率曲线设计成与电缆衰耗-频率曲线互补,即放大器对低 频端放大量小而对高频端放大量大。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个均 衡器,使其较多地衰减低频端电平而较少地衰减高频端电平, 再在均衡器的输出端设置一个具有平坦特性的放大器,即可将 信号电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干线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以其对 信号的放大量(增益)来抵消传输媒介(电缆)对信号的衰减 量。因此在有线电视系统中,放大器的配置是以放大器的增益 与电缆的损耗来决定的。这里面当然要包括均衡器部分。
第一节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
一、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构成 采用同轴电缆做传输媒介的有线电视系统,其干线传输系
统一般采用树枝形网络结构。树枝形网络结构类似于树的形状, 树干是系统中的干线部分,树枝即分支出的支线、分配线部分。 如图4.1所示。

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6.1.4.2 传输分配网络
分配网络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无源分配网络只 有分配器、分支器和传输电缆等无源器件,其可连接 的用户较少。有源分配网络增加了线路放大器,因而 其所接用户数可以增多。 1) 分配器
分配器的功能是将一路输入信号的能量均等地分 配给两个或多个输出的器件。
常见的有二分配器、三分配器、四分配器。
电缆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6.2所示。
图6.2 电缆电视系统图
6.1.2.2 系统的分类
1) 按工作频率分类 (1) 全频道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48.5~
958MHz,其中VHF频率段有DS1~DS12频道,UHF 频段有DS13~DS68频道,在理论上可以容纳68个标 准频道。
(2) 邻频传输系统。由于国家规定的68个标准频道 的频率是不连续的、跳跃的,因此在系统内部可以利 用这些不连续的频率来设置增补频道,用Z来表示。
图6.1 电缆电视系统组成框图
(1) 前端部分 前端是由天线、天线放大器、混合器和宽带放大
器组成。
它的功用是把收到的各种电视信号,经过处理后 送入分配网络。而分配网络的作用是使用成串的分支 器或成串的串接单元,将信号均匀分给各用户接收机。
(2) 干线传输部分 组成该部分的主要器件包括:干线放大器、电缆
750MHz系统最多可以传输79个频道的信号,其 中有DS1~DS42标准频道、Z1~Z37增补频道。
2) (1) 小型系统:传输距离小于1.5km,人口数量为
几万人以下,适用于乡、镇、厂矿企业及居民区等。 (2) 中型系统:传输距离为5~15km,人口数量在
50 (3) 大型系统:传输距离大于15km,人口在100万
主放大器的作用是补偿传输网络中的信号损失, 它的输入电平一般为80~90dB,输出电平一般为 110dB。

第1章__电视基础知识及绪论

第1章__电视基础知识及绪论
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 像素数目就越多,由其构成的图 像就越清晰。
概念
黑白平面图像——特征参量是亮度。
组成黑白画面的每个像素,不但有各自确定的几何位置, 而且它们各自还呈现着不同的亮度——空间函数;
又由于是活动图像,因而每个在确定位置上的像素其亮 度又随时间不断地变化着——像素的亮度又是时间的函数。
4 1.4 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第1章 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第1章 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系统
电视——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和视觉心理,运 用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制作、传递事物的图像信号的方 法和技术。
组成——摄像机、电视发射机、电视发射 / 接收天线 和电视接收机等。
工作过程:
景物 消隐信号 视频信号
数字电视(DTV)包括普及型数字电视(DPTV, 352×288i, 约300电视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 ,704×576i或 720×480i,约500电视线,相当于DVD标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 视(HDTV ,1920×1080i,约1000电视线),均采用MPEG-2/1数 字压缩技术。
从1977年7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 全部改为彩色播出。
1999年10月我国所有省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全部上星,并 基本形成了星、网结合的广播电视传输体系,有线电视用户 8000万。
到2000年,我国拥有电视机2.5亿台,8亿多固定电视观众, 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
1999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高清晰度电视试播成功。 到1997年,我国已形成年产彩色电视机3000万台的生产能 力,出口量500万台。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 列,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已达1.5万小时。彩电总体国产化率 达到8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0%。

电缆电视系统课件

电缆电视系统课件

02
电缆电视系统概述
定义和组成
定义
电缆电视系统是一种通过同轴电 缆传输电视信号的系统,也称为 闭路电视系统。
组成
主要包括信号源、前端设备、传 输网络、用户终端等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
信号源
产生电视信号,可以是 电视台、卫星信号或其
他视频源。
前端设备
对信号源进行调制、混 合、处理等操作,确保
信号质量。
企业可以通过电缆电视系统进行远程会议和培训, 提高工作效率。
商业信息发布
商家可以利用电缆电视系统发布商业信息,如优 惠活动、新品上市等。
公共设施应用
公共信息发布
政府机构和公共场所可以利用电缆电视系统发布公共信息,如天 气预报、交通信息等。
公共安全监控
电缆电视系统可以用于公共安全监控,保障公共安全。
声音问题
检查音频设置和连接线是否正常,如 有异常及时处理。
系统故障
如遇到系统故障,可尝试重启接收器 和电视机,或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检修。
07
电缆电视系统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1 2 3
光纤技术的普及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光纤传输 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同轴电缆,提供更高的传输速 度和更大的带宽。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电缆电视系统能够 提供高清晰度(HDTV)的电视信号,为用 户带来更加清晰、逼真的视觉体验。
缺点
依赖有线传输
电缆电视系统必须依赖同轴电缆进行信号传输,无法实现无线接收, 对于无法接入电缆的地区,无法使用该系统。
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电缆电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成本 较高。
文化传播
公共设施可以利用电缆电视系统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 养。

第1章 电视原理概论

第1章 电视原理概论

第一章电视原理概论1.1 电视(Television)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是迄今为止人类进行信息传播变革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研究成果。

现代电视技术是科学技术最先进研究成果的集合体。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相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因为它是专业课程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

本课程对电视系统从基本原理、图像摄取、处理、传输、存储、重现,以及所涉及的视觉特性、三基色原理与计色制、电视传像基本原理、彩色电视制式、电视信号的形成、处理与录放、电视信号接收原理、电视信号数字处理原理和数字电视系统原理做较为系统的分析。

电视是将实际的或记录的活动图像和伴音变换成电信号,通过电信系统传送至远处,即时重现的技术。

最简单的电视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光电转换、声电转换;(2)视频、音频信号的传输(直接或经调制);(3)电光、电声转换。

1.2 电视的发展史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开始的机械电视。

(1)机械电视时代1875年,乔治.卡瑞(George Carey)在波士顿提出了一套将图像分为栅格形式的电视系统。

1884年,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P.Nipkow)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传送的实验。

每幅画面有24 行扫描线,图像相当模糊。

1897年德国人K.F.布劳恩发明了阴极射线管。

布劳恩Karl F.Braun1907 Boris Rosing (Russia)设计了机械扫描电视。

1925 年10月2号,苏格兰人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 ),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

被称为“电视之父”。

贝尔德1930年左右英国、前苏联等国家进行了机械电视的广播。

1923 年,美籍俄国人兹沃尔金(V.K.Zworykin)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

1931 年发明电子扫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数字电视基础培训教材(技术系统篇)

数字电视基础培训教材(技术系统篇)

数字电视前端设备
• 卫星接收机

接收从卫星上下来的数字电视信号。该信号为已经编码
压缩后的信号,即含有多套节目的TS流(参见《MPEG2编解
码原理》、《DVB PSI/SI介绍》)。
• 编码器

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压缩处理,并转为数字
电视信号流。
编码器
数字电视前端设备
• 适配器

将从其他地方(省网、市网)用SDH或PDH下来的数字电
信号,最终用户能靠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信号。
调制器

TS
射频
数字电视前端设备
• 加扰器

对某些特定的节目(例如收费的
节目、特殊节目)按照某种算法进行处
理,让未被授权的用户无法正常收看到
该节目的具体内容。需要与CAS(条件
接收系统)结合使用。
终端机顶盒
• STB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顶盒”。是放在最终用户家里接
EPG
•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指南; •在STB上提供当前和后续的节目信息。 •电子节目指南给用户提供一个容易使用的、界面友好的、可以快速访 问节目的一种方式,用户还可以通过该功能收看一个或多个频道,甚至 所有频道上近期将播放的节目。同时,EPG可提供分类功能,可以帮助 用户浏览和选择各种类型的节目。
数字电视系统最简示意图


信号处理

信号传输
收 看
数字电视系统最简示意图解释
• 信号源:卫星接收机、适配器、视频服务器、DVD碟机等 • 处理设备:编码器、复用器、加扰器; • 广播设备:QAM调制器; • 传输网络:SDH、HFC; • 接收设备:STB(数字电视机顶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用Leabharlann 开路广播电视接收的高增益接收天线 ;
②用于卫星电视接收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 ;
③用于自办电视节目的自动播出系统 ; ④用于接收其他有线网传送信号的相应设备 ; ⑤用于微波电视信号接收的微波接收天线和微波接 收机 。
(二)前端
前端是位于信号源和干线传输系统之间的设备 组合。 其任务是把从信号源送来的信号进行滤波、变 频、放大、调制、混合等,使其适于在干线传输系 统中进行传输。
按最高工作频率可分300MHz、450MHz、 550MHz、750MHz、1GHz) 按单向、双向系统分
地面电视广播的频道配置
地面电视广播使用的无线电频率主要有48.5~ 108MHz,167~223MHz,470~566MHz,606~ 958MHz四个频段。 我国规定的开路电视频道一共有68个,第5频 道与调频广播使用的频段重叠,一般不再使用,实 际使用的只有47个频道(1~4,6~48),其中每个 频道的带宽都是8MHz,其频率范围由fv-1.25到fv +6.75MHz。
掌握
电缆电视系统的
了解 寻找
电缆电视系统的 电缆电视系统的
课程特点
应用性 综合性
涉及面广 强调应用
体系独特 注重方法
参考书目
《有线电视网络》,作者:刘剑波等,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2003年4月
《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技术》,作者:李鉴增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7月
第1章 电缆电视系统概论
开路电视的频谱分布
电缆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和频道配置
开路的频道设臵是有线电视的标准频道;除此 之外,还要开发利用有线电视独有的可用频道。 从图1-5中可以看出,在调频广播与6频道之 间有59MHz间隔,在12频道与13频道之间有247MHz 的间隔,在24频道与25频道之间有40MHz的间隔。 这些频率被分配给邮电、军事等通信部门,开路电 视信号不能采用,否则会造成电视与通信的互相干 扰。 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一 般不会与通信造成互相干扰,可以采用这些频率以 扩展节目的套数,这就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增补频 道。
现代电缆电视系统体现了现代广播电视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和融合, 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等特征。
学习目的和要求
基本组成
熟悉
电缆电视系统的
主要设备 关键技术 系统分析方法 基本理论与概念 工作原理 主要参数及计算 研究动态 发展趋势 热点和难点 相关课题 深入研究
发展历程
问题产生 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 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 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 初被叫停 1999年9月17日,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的出台,“电信部门不得从事 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转为促进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 “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 提出试点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 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 表。 一阶段试点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 市)名单如下: 省会、首府以及部分城市(12个) :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 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 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绵阳市。 二阶段试点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城市,分 别为: 直辖市(2个):天津市、重庆市;计划单列市(1个)浙江省宁波市;省会、首 府城市(22个) ;其他城市(17个):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镇江 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湖北省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 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广东省佛山市、云浮市
数字电视是未来三网融合的重要部分(模拟电视无法实现)
“三网融合” 简介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 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 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国务 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 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对“三网融合”做出权威 定义: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 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 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 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DS1— DS5
DS6— DS12
DS13— DS24
DS25— DS56
回 传 通 道
VL 段
F M 段
Z1 — Z7
V H Z8 Z17 — 段 Z16
U段
— Z37
Z38 — Z42
U段
频率 MHz
0 5 862 30 48.5 87 108 92 167 223 300 470 566 606
终端多样化、智能化,最终走向各种终端的融合。
二、电缆电视系统发展趋势
1.数字化:模拟→数字 2.综合化 :集数据、语音、视频图像于一体的宽带 多 媒体综合业务平台。 3.网络化:全国联网、全省联网,卫星、有线电视 网与其他网络的互通互联 。 4.双向化(交互)单向→双向 A平台传电视 单向 B平台增值业务 Internet接入,VOD点播 5.智能化 :现代综合信息服务网。
(三)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频复合 电视信号优质稳定地传输给用户分配网,其传输方 式主要有光纤、微波和同轴电缆三种。
(四)分配系统
用户分配网的任务是把有线电视信号高效而合 理地分送到户。它一般是由分配放大器、延长放大 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终端盒(也称系统输出 口)以及连接它们的分支线、用户线等组成。
三、电缆电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1.改善“弱场强区”、“阴影区”收视效果;
2.抗干扰性能好; 重影干扰(反射波) 杂波干扰(高频电磁波) 3.满足生活、娱乐、工作需要。
四、电缆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任何有线电视线系统均可视为由信号源、 前端、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四个部分(或 称四个功能模块)组成
(一)信号源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指采用邻频传输方式传送 模拟电视节目的单向有线电视系统。图1—2是这类 系统基本组成的示意性框图。
现代电缆电视网络的基本组成
现代电缆电视网络在组成上要比传统有线电视系统复杂得多。
五、电缆电视系统分类
按用户数量分 按干线传输分 按是否利用相邻频道分(邻频传输系统
一、电缆电视系统的发展概况
2、成长阶段——有线电视系统
扩充了节目信号来源 应用发展了多种技术 多种传输系统的应用 网络的规模和分布
网络的功能和传输业务
一、电缆电视系统的发展概况
3、成熟阶段——现代电视网络
全国联网 双向传输
多功能的传输业务
以数字信道为主 信息的交换功能 宽带高速 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
生活电视系统
电视机接收电视节目两类途径
一、电缆电视系统的发展概况 1、初始阶段——公用天线、共用天线系统
规模小,设备简单,功能单一,信号质量较低。
(1)公用天线电视系统(Master Aerial Television, 简称MATV),1948年,宾夕法尼亚 州一个位于山谷的曼哈尼城。 (2)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简称CATV) 。50年代初, 这种收视系统被移植到了城市里,有效地解决了城 市中开路电视个体接收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好处
1.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 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客户货物的大致情况,并立即决定派什么样的车去提货,发完货 以后,客户也能随时自主追。 2.有利于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 3. 将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 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4. 三网融合是业务的整合,它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 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 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 5 、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 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 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 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上趋向使用统 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 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三网融合提供的是一种更多的选择方案和更丰富的交互应用。 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之上结合物联网的应用,人们将可以方便的实现实时控制式的 “智能家庭体验”,如在家里的电视、手机等终端上,遥控指挥冰箱、空调、洗衣 机、电饭煲等家电设备,甚至开关电动门窗等。
建筑电缆电视工程
王雪光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简介
生活电视系统
建筑电缆电视工程
电视监控系统
教材内容
视音频信号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厂矿安全检控、生活 需要等(以参数监控为主)
课程背景
社会对信息网络在宽带、交互性、智能化、承 载综合业务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 电缆电视网络已经成为广电最主要的有效覆盖 手段之一,并快速向综合信息网过渡;
内涵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 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 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 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 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 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 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 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 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 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 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 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