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和风疹ppt课件

合集下载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诊断培训班 ppt课件

麻疹和风疹腮腺炎诊断培训班 ppt课件
符合2.1和伴睾丸炎时有睾丸或附睾疼痛(2.2.4)。 符合2.1和伴胰腺炎时有呕吐上中腹疼痛与压痛(2.2.5)。
腮腺炎诊断标准--2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 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2.2.2); 和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2.2.1)。
麻疹诊断标准--2
流行病学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无样本或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 在出诊前6d-21d与麻疹病人有接触史。
实验室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其中一项者
8d-6周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 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从鼻咽标本、尿液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疾病简介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影响优 生优育的重大问题
CRS的三大典型特征-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和耳聋 发生原因: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血症胎盘复制
感染胎儿,破坏细胞有丝分裂,干扰器官生长发育,引 起:
死产、流产 胎儿出生后各种先天性损害:
➢ 失明: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 ➢ 耳聋: ➢ 先天性心脏缺损:动脉导管开放或闭锁不全、末梢肺动脉狭窄等 ➢ 智力发育不全:小头畸形 ➢ 发育迟缓、骨炎、血小板减少紫癜、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糖尿
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 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较牢固的免疫
力。 传染期:皮疹前7d到疹后5d~7d均具有传染性;先天性
风疹综合征的婴儿可以在出生后1年的时间内排毒。
风疹疾病简介--2
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临床症状轻微,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

麻疹和风疹的防控培训课件_PPT课件

麻疹和风疹的防控培训课件_PPT课件

麻疹监测
• 疑似病例
• 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 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 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麻疹病例。
• 确诊病例
• 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且实验室诊断证 实为麻疹病毒感染,为确诊病例。 – l病例的血清学诊断是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 捕捉麻疹疑似病人血清中特异性麻疹IgM抗体; – l或从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中分类到麻疹病毒。
临床诊断病例
• 符合以下条件的麻疹疑似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 l 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 的临床报告病例; – l 完成调查前失访或死亡的病例 – l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的病例; – 实验室证实为麻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 经实验室证实的病例。
•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的卫生防疫机构接到报告 后,立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 县卫生防疫站开展病例调查(有条件地区可由乡 镇或街道办事处卫生防疫机构立即开展病例调 查),包括填写调查表,采集血标本。
病例报告与调查时限
• 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个员发现麻疹疑似病 例后,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向当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的卫生防疫 机构报告。
麻疹控制策略
• 初始强化免疫(Catch-up) • 后续免疫(Follow-up) • 常规免疫(Keep-up) • 监测(Surveillance)
麻疹、风疹与SARS的鉴别
• 1、麻疹和风疹可以首发高热,但在上呼 吸道炎症表现的同时,会有皮疹出现;
• 2、麻疹和风疹的高热,起病急、消腿快, 呈自限性表现,特别是风疹;
• 临床表现: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感染后出现的严重 后果(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非 化脓性脑炎。

风疹病症PPT演示课件

风疹病症PPT演示课件

结果判读和临床意义
01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根据血常规、血清学和病毒分离与鉴定等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患者
是否感染风疹病毒及感染程度。
02
辅助诊断技术结果判读
结合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风疹病毒
感染,并评估并发症风险。
03
临床意义
风疹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技术对于确诊风疹感染、判断免疫状态及评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疫苗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新 型风疹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保护效果。
精准医疗应用
借助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未来有望实现风疹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风疹等传染病的挑战,推动全球公 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04
风疹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
01
02
03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 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 了解患者感染程度和免疫 状态。
血清免疫状态。
病毒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咽拭子或血液中分 离出风疹病毒,进行病毒 鉴定,为确诊提供依据。
辅助诊断技术应用价值
分子生物学技术
影像学检查
利用PCR、实时荧光PCR等技术检测 风疹病毒核酸,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 异性。
对于疑似风疹脑炎等并发症患者,可 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协助 诊断。
免疫学技术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 抗体,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风疹和重型风疹。普通型风疹症状较轻,重型风疹 可伴有高热、出血、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麻疹风疹的防控ppt课件

麻疹风疹的防控ppt课件

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4
传 染 源:麻疹病人:(口鼻咽眼分泌物、血、尿)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出疹后14天 传播途径:飞 沫:咳嗽、喷嚏、说话
间接:日用品、玩具传播少见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
6~8月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抗体少患病
5
二、临床表现及经过(典型麻疹)
麻疹诊断要点:
⑴ 流行病学史(是否密接、是否易感) ⑵ 临床表现(前驱期柯氏斑,皮疹形态、顺序,糠麸样脱屑、色素
沉着)
⑶ 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
鉴别诊断: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
19
与风疹鉴别
⑴ 风疹前驱期短,发热1~2天内出疹,发热及卡他症 状较轻;
⑵ 不合并畏光、流泪等结膜炎症状; ⑶ 出疹快,1天内可布满全身; ⑷ 退疹快,1~2天内消退; ⑸ 无色素沉着,不脱屑; ⑹ 口腔内无粘膜斑; ⑺ 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并触痛。
22
猩红热---“杨梅舌、草莓舌”
23
猩红热---皮疹大片脱落
24
25
四、麻疹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空气流通,湿润
避免强光刺激双眼 保持皮肤及五官(眼、鼻、口腔、耳)的清洁 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富有营养,水分充足
2. 对症治疗:烦躁、咳嗽、激发感染者可对症治疗,体温
--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内注射,可防止发病; --接触麻疹病人第6天后注射,可减轻症状; --丙种球蛋白免疫有效期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29
六、麻疹监测与疫情处置
按出疹顺序消退,糠麸样脱屑,棕色色素沉着,伴全身 情况好转(发热减退、食欲、精神好转)

麻疹与风疹PPT课件

麻疹与风疹PPT课件


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呼吸道传播、出疹且疹子形态相似(三日麻疹)、预后均可获得终身免 疫
第14页风疹? 猩红热又是怎样的传染病?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6页/共16页
问题:如何鉴别麻疹与风疹
• 麻疹是什么? • 风疹是什么? • 如何鉴别麻疹与风疹??
第1页/共16页
麻疹
• 传染源:麻疹病毒 •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 易感人群:未接种或者是没有出过麻疹的幼儿(成人)
第2页/共16页
麻疹的典型症状

科氏斑(出疹前)

结膜炎

发疹时,发热更高、症状加重

全身症状重(感冒症状重)
第9页/共16页
风疹的症状
• 出疹快,退疹快 • 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 • 全身症状轻 • 无科氏斑(发病初期)
第10页/共16页
风疹的症状
第11页/共16页
风疹患儿的护理
• 1.发热期间患儿应卧床休息(控制传染源) • 2..多饮水 • 3.食物丰富且易于消化 • 4.对症处理(皮疹的护理、发热的护理等)
第3页/共16页
麻疹的典型症状——科氏斑(典型性麻疹)
第4页/共16页
麻疹的症状
第5页/共16页
麻疹的症状
第6页/共16页
麻疹的护理
• 1.患儿需隔离(控制传染源) • 2.保持空气流通(切断传播途径),但不宜让风直接吹着患儿 • 3.多饮水及热汤 • 4.食物丰富且易于消化 • 5.对症处理(皮疹的护理、发热的护理等)
风疹的预防
• 预防接种——风疹减毒素活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第12页/共16页
鉴别麻疹与风疹
第13页/共16页

麻疹幻灯片课件

麻疹幻灯片课件

•麻疹概述•麻疹病毒与免疫学•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措施目录•预防策略与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01麻疹概述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发病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典型麻疹非典型麻疹02麻疹病毒与免疫学病毒包膜上含有血凝素(H )蛋白和融合(F)蛋白,负责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和膜融合过程。

核衣壳内含有病毒RNA基因组,编码多种病毒蛋白,包括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麻疹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是一种包膜病毒,具有螺旋对称的核衣壳。

麻疹病毒结构特点免疫学机制及抗体作用疫苗接种与免疫策略03诊断方法与标准发热皮疹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方法及评价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RT-PCR检测鉴别诊断与注意事项幼儿急疹风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高热热退疹出,皮疹呈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

药物疹04治疗原则与措施一般治疗原则隔离患者对麻疹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直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

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温度和湿度,避免冷风直吹患者。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

饮食调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

保持口腔、眼、鼻清洁。

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年龄小于1岁、有维生素A 缺乏的麻疹患者,应补充维生素A 。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注意事项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预防并发症01处理并发症02加强护理0305预防策略与措施疫苗接种普及情况分析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01接种年龄与剂次02疫苗效果与安全性03个人防护措施建议避免接触传染源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社区防控策略探讨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06总结回顾与展望010204本次课件重点内容回顾麻疹病毒特性与传播途径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麻疹预防措施及疫苗接种策略麻疹治疗原则与并发症处理03麻疹防控工作挑战和机遇挑战机遇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国际合作加强防控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麻疹PPT课件

麻疹PPT课件

1
2
3
4
5
6
疫苗研发:需要不断研发新型疫苗,提高预防效果
疫苗接种率: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疾病发生率
疫苗安全性:确保疫苗的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
疫苗宣传:加强疫苗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接受度
疫苗政策:制定合理的疫苗政策,提高疫苗接种的积极性
疫苗可及性:提高疫苗的可及性,让更多人受益
未来预防接种的改进及完善措施
04
控制疾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
预防接种的预防效果
03
预防风疹:风疹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风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04
降低并发症风险: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接种疫苗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01
预防麻疹: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传播和感染。
提高疫苗的覆盖率,确保更多人群得到保护
加强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优化疫苗接种流程,提高接种效率和舒适度
加强疫苗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
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消除误解和疑虑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
汇报人:_
04
及时处理: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接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01
提高公众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02
帮助公众了解联合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
指导公众正确接种疫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04
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宣传教育的方式及内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提高免疫力。

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同济PPT共57页

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同济PPT共57页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 儿急疹、水痘)--同济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

麻疹PPT课件

麻疹PPT课件

与医生保持沟通: 及时反馈患者病 情和变化,共同 制定治疗计划。
与家属沟通:告 知家属患者的病 情和治疗方案, 鼓励家属参与护 理工作。
协作其他科室: 与相关科室保持 良好沟通,确保 患者得到全面护 理和治疗。
感谢观看
汇报人:刀客特万
_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预防 接种的健康教育
单击_
汇报人:刀客特万
目录
01 03 05
疾病相关知识
02
用药指导
04
运动指导
06
预防措施 饮食指导 护理指导
01
疾病相关知识
疾病定义与概述
麻疹、流行性腮 腺炎和风疹的简 介
联合预防接种的 重要性
三种疾病的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运动中出现不适 及时停止并寻求 帮助
06
护理指导
家庭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避免 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 暖,避免受凉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保证 充足睡眠
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
保持积极心态:面 对疾病时,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缓解紧张情 绪。
未经医生指导, 不要随意用药
不要轻易相信 偏方或广告, 避免滥用药物
掌握正确的用 药方法,遵循 医生建议的剂
量和时间
注意药物的不 良反应,如有 不适及时就医
04
饮食指导
疾病急性期的饮食建议
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可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食油腻、煎炸类食物
疾病缓解期的饮食建议
被动免疫:对于未接 受预防接种的人群, 建议使用被动免疫, 如注射丙种球蛋白等。

麻疹 PPT课件 (2)

麻疹 PPT课件 (2)
全脑炎(SSPE)和异型麻疹与免疫致病机制密切相 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d(6一18d),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 可延至3一4周
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 前驱期 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一4d。起病急。 主要表现: 1.发热,一般逐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热伴惊
厥。 2.上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
2d即退,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常伴耳后、枕 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 猩红热 寒战、高热、咽喉痛等 发病第二日出疹,持续4~10天
鉴别诊断
(三)幼儿急疹 幼儿急起发热或高热3一4d 症状轻 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散在皮疹,面部及四肢远端皮
疹甚少,经1一2d皮疹退尽 (四)药物疹 近期有服用或接触药物史 皮疹呈多样性,痒感 伴低热或无热,无粘膜斑及呼吸道卡他炎症 停药后皮疹可渐消退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毒
剂很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 尽管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可存活34h,但在流
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 病毒耐寒、耐干燥,在-15 ~ -70℃可保存数月
至数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d至出疹后5d内,
诊断
典型麻疹诊断: 在麻疹流行期间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者 出现急起发热,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充血、
畏光 早期口腔内有科普利克斑即可诊断 在出现典型皮疹和退疹等表现后可确诊
非典型病人难以确诊者可分离病毒及测定病毒抗原 或血清特异性抗体
鉴别诊断
(一)风疹 前驱期短 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轻,无科普利克斑 发热1一2d即出疹,皮疹主要见于面部和躯干,1一
治疗

麻疹风疹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PPt 综合课件

麻疹风疹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PPt 综合课件

麻疹、风疹、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20XX年5月内容提要疾病简介 --麻疹1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传染源: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疾病简介 --麻疹2潜伏期: 7-21天,平均10~ 14天主要症状:发热出疹前驱期咳嗽、结膜炎、卡他症状柯氏斑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等麻疹合并肺炎是小年?麻疹病人主要死因!出疹期恢复期疾病简介--麻疹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发热,体温≥38℃;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并有畏光、流泪、结膜炎症状。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流行病学联系者。

疑似病例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者。

疑似病例在完成调查前失访/死亡者。

疑似病例无实验室诊断结果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者。

疾病简介--麻疹诊断标准3 排除病例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麻疹疑似病例采集了合格血标本,经合格实验室检测麻疹IgM 阴性,并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

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其它疾病(如风疹等)。

能明确找出是由其它原因引起发热出疹的病例(如药物性过敏性皮疹等)。

疾病简介 --风疹1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症状类似麻疹,曾称“德国麻疹” 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风疹病毒唯一宿主传染源:病人,先天性风疹患儿,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母亲在孕期患风疹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

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

传染期:皮疹前7d到疹后5d~7d均具有传染性;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婴儿可以在出生后1年的时间内排毒。

疾病简介 --风疹2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症状轻微,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传播
病 学 易感人群:除半岁以 易感人群:多见于5~9岁儿
内的婴儿和隐性感染 童 者外,凡是没有出过 麻疹的人,无论年纪 大小,性别如何,均 为易感者。
麻疹
风疹
1、潜伏期 一般为 118d。
2、前驱期 也称发疹 2、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
临 前期,一般为3~4天。头痛、倦怠及上呼吸道轻
燥、日光、高温均 线、γ-射线、乙醚、氯
病 毒
敏感,紫外线、过 氧乙酸、甲醛、乳
仿、甲醛及胰蛋白酶等 破坏。
存 酸和乙醚等对麻疹
活 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但在低温中能长期
保存。
麻疹
风疹
传染源:患者是惟一 传染源:患者是惟一的传
的传染源
染源
流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经
行 沫经呼吸道传播
麻疹和风疹
麻疹
风疹
以初热期发热、咳嗽、流涕、 眼结膜充血、畏光等,2~3天 定义 后口腔颊黏膜粗糙,有细小白 点(麻疹黏膜斑)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
感染风疹病 毒引起的出 疹性传染病。
麻疹
副粘病毒科,单股 负链RNA病毒
风疹 被膜病毒科, RNA病毒
电 镜 下
麻疹
风疹
抵抗力不强,对干 病毒不耐热,易被紫外
床 表
①发热,②咳嗽、流 涕、流泪、咽部充血
微卡他炎症,发疹后即消 退。
现 等,下眼睑边缘有一
条明显充血横线
(Stimson线),③
Koplik斑,发疹前
24~48小时
麻疹
风疹
1.疑似病例 发热, 1.疑似病例 发热,1~2
咽痛,畏光,流泪, 日后出现红色斑丘疹,耳
眼结膜红肿等。发热 后、颌下、颈部淋巴结肿
临 床 诊
4 日左右全身皮肤出 大,或伴有关节痛。
现红色斑丘疹。在2 2.确诊病例
周前与麻疹患者有接 触史。
①在2~3 周内与风疹患 者有明显接触史。
断 2.确诊病例
②在8 年内已接受过麻疹
①在口腔粘膜处见到 活疫苗接种。
柯氏斑。
②病原学或血清学检 验获阳性结果。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