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同步2.3 快与慢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同步2.3 快与慢教案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会比较生活中运动的快慢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持征。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教学方法】启发引导、科学探究、交流与讨论【实验器材】停表、小车、手机跑步软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运动快慢的图片和视频:飞奔的猎豹与缓慢爬行的乌龟、人徒步行走与人骑自行车前进、百米赛跑画面、奔驰的汽车、火车与飞机。
请同学们思考:物体的运动快慢一样吗?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授课过程: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问题:(1)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比较哪些物理量?[答案] 需比较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2)如何比较上述物理量,能更容易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 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
(3)如图2-3-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答案] 图甲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图乙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知识点二:速度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1)速度是指__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__。
(2)公式为__v=__。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m/s__,常用单位有__km/h__。
(4)换算关系1 m/s=__3.6__km/h。
(5)速度的变形式为:__s=vt__、__t=__。
问题2:计算出你上学路上的速度,并与同学比较运动的快慢。
[答案] 略问题3:测量你带的玩具汽车的速度(1)原理:__v=__。
(2)需测量的物理量:__玩具汽车运动的路程__、__玩具汽车运动的时间__。
(3)速度的大小:__略__。
[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P25《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其他测速度的方法。
知识点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问题1:(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把物体的运动分为__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__?(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__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__。
2-3快与慢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三节快与慢第一课时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
2.初步尝试测量、计算速度。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实验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1.速度的概念。
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速度的测量。
难点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具准备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观看相关视频,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较方法。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让两学生分角色来做判断。
(1)假如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学生回答: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学生回答:看谁先到达终点。
[教师点拨]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都是正确的,只是比较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第二种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
两种方法,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观众的方法,即用“相同时间比路程”。
同时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即:速度=路程时间如果用符号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则上面的公式可写成计算公式:v =s t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知道了公式,我们还需要知道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这是速度的主单位。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
本节主要介绍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测量尺。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测量尺、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2. 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概念,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速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并分享各自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概念2. 速度的计算公式3. 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速度的概念。
2.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
3.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在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其他与速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如加速度、减速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的教学中,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快与慢教案
主备人李景龙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尹广利课时 1 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的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
难点:1、初次接触物理中的速度概念和单位,如何理解速度定义、物理意义及进行单位换算对于学生有些困难。
2、学生对运动的快慢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物理计算格式及单的使用还比较陌生。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温故知新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其他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57cm=________m=______dm=_______mm3.测量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种差异,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读点拨知识点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则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_____方法,并引进“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说明】“1米/秒”的物理意义:某物体1秒内移动的距离为1米。
【注意】常用的速度的单位还有:千米/时,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经常用该单位表示速度。
速度的单位中,“米/秒”和“千米/时”如何换算呢?【点拨】时千米时=千米=时千米=秒米秒米/6.3/10003600360011000111/1号_____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3快与慢教案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冷静讲课议论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怀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其实不陌生,但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课中教师要注意指引学生体验剖析在运动行程同样的时候,经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同样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行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行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行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而理解速度的观点及速度的单位.经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经过实质生活中的例子,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别及均匀速度的观点;经过“科学世界” ,感觉科学与艺术联合的美感,加强对科学的热爱.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能用速度描绘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二、能力目标1.经历察看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绘所察看现象的主要特征,拥有初步的察看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拥有初步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觉科学与艺术联合所带来的美感,拥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信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愉悦.教课要点速度的观点及单位.教课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课方法察看比较法:经过对生活中实质案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观点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别.练习法:经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 ]才的画面中,同学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爬行的、在笔挺的公路上行的汽、在空中沿直行的机⋯⋯合同学上学的知,你它有什么共同的特色?[ 生](以地面参照物 )它都在运.[ 生]它运的路都是直的.[ 生]它都在做机械运.[ ]它做机械运的状况有没有什么区呢?[ 生]有.它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上爬.[ 生]它运的快慢不一.[ ]运有快有慢,怎描绘物体运的快慢呢?二、新教课1.速度(1)观点[ 想一想 ][ ]同学看学校田径运会上100 m 决的盛况.[放像 ]·学校田径运会100 m 决[ ]在一片呼声中, 100 m 决的冠生了.同是跑 100 m的运,如何比他运的快慢呢?[ 生]都是百米运,他跑的行程一.先抵达点的运用的短,他运得就快.[ 生]通相等的行程,用的短的人运得快.[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出色的竞赛片断[放录像 ]·24 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 师]竞赛还在进行中,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方,跑在最前方的人跑的行程最长,而时间同样.[ 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行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 师]经过同学们的剖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行程同样的状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同样的状况下,经过比较行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持续关注下边的问题.[投影]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24 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依据前方的方法,能够比较他们一段同样行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同样时间内的行程.[ 生]能够比较他们在 1 s 内运动的行程 .[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 1 s 内的行程.一名同学板演学生演算、教师巡视.百米冠军:100m=8.33 m/s 12s万米冠军:10000m=5.95 m/s 1680s[ 师] 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 表示.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等于行程除以时间.[ 生]方才计算的是 1 s 内运动员跑的行程,因此说速度等于 1 s 内的行程.[ 师]能不可以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n 内、1 h内跑过的行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能够.[ 师]“1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因此能够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行程” .[ 板书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行程.(2)公式[ 师]在从前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行程用“s”表示,时间用“ t”表示,速度用“ v”表示.假如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行程是“ 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s[ 生]v =t[ 师]这就是速度、行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3)单位[ 师]同学们能够由速度的公式,依据过去的学习经验,议论一下速度的单位应当是什么.[ 生]依据速度的公式能够看出速度等于行程除以时间,因此速度的单位是、由行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构成.假如行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 (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 (m)除以秒 (s).[ 师]同学们剖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行程的单位是米 (m),时间的单位是秒 (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 (m/s),此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 ,因此.米/秒 (m/s)就读作“米每秒”.[投影]练习 1:读出课本P23“小数据”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 ?[ 生]蜗牛爬行最慢,光速最快.因为蜗牛爬行的速度最小,光的速度最大.[ 生]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自行车的速度约 5 m/s.[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的“ m/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 (km/h)”作单位,应当如何读 ?[ 生]“千米/时”中的“时”应当是“小时”,因此能够读作“千米每小时”.[ 师] 读得特别正确.“时”是“小时”的简称.在计算和用中文符号书写单位时,要用简称.因此写作“千米/时 (km/h)”,读作“千米每小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在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以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方法,不要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生]米/秒和千米/时都是速度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下边的问题.[投影]练习 2:火车的速度是 72 km /h ,汽车的速度是 30 m /s ,是火车跑得快仍是汽车跑得快 ?[ 生]谁的速度大,谁就跑得快.因为单位不同样,没有方法比较快慢.[ 师]( 指引同学们理解 )要比较两车谁跑得快,就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就要一致单位.[ 生]能够把 km /h 化成 m /s .72km /h 就是 72 个 1 km /h ,1 km就是 103 , 就是 3600s 等量代换此后,进行计算就能够换算成mm 1 h/ s .3[ 学生板演 ]72km /h=72× 1km =72× 10 m=20m /s .1h 3600s[ 生]也能够将 m /s 换算成 km /h . [ 学生板演]30m / =× 1m× 10 3 km = 108km/h .s30=301s1h3600[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单位一致此后,很简单就能比较出谁运动得快了,谁快呢 ?[ 生]汽车的速度比火车大,因此汽车跑得快.[ 师]从同学们方才进行的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是否是能总结出单位换算的一般规律呢 ?[ 生]第一步:数值和单位分别;第二步:等量代换;第三步:进行计算.[ 师]请同学们达成以下练习.[投影]练习 3:(1)10 m/s= ______=_____=______.(2)36 km/h=______=______=_____.(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1)计算例题 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整程用了 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 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利用书中的例题,作为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的稳固练习.解:由公式 v= s可知运动员的速度为:v1=s = 100m =9.1m/s t t11s摩托车的速度:v2=40km/h=40×1km= 40×103m= 11. 1m1h3600s/s因为 v2>v1,因此摩托车的速度较快.例题 2:火车加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转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 146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概要用多长时间 ?利用书中例题 2 作为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练习.解:由v =s得:t=s=1463km.t v104km / h=14h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概要用14 h.重申: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照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一致,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2.匀速直线运动[ 想一想议议 ][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想一想议议”中的内容,看能获取什么信息.[ 师]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同样的.[ 生]照片甲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相等,照片乙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同样.[ 师]甲、乙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况同样吗?[ 生]照片甲中小球在同样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也是同样的,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照片乙中两球间的时间间隔也同样,但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同样,说明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 师]我们把近似于照片甲中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大家能说出这两种运动的定义吗?[ 生] 物体沿直线快慢 (或速度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师]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能够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常有物体的运动大多是变速运动.同学们能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生]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都是变速运动.[ 生]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如何描绘它的运动状况呢 ?[ 师]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准,只作大略研究的状况下,也能够用公式v=s计算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可是求得t的速度 v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经过行程s 中的均匀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均匀速度.[投影]练习 4:火车从北京行驶 1 小时到天津,经过的行程是140 km,求火车的速度.全体同学练习,一名学生板演.解: v== s=140km=140km/h.t1h[ 师]火车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停止,固然时快时慢,但我们假想火车在 1 小时内匀速行驶了140 千米,火车均匀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就是火车在这段行程或在这一个小时内的均匀速度.提示同学们注意: (1)v= s中的 v 表示物体在经过行程,中的均匀t快慢程度: t 是经过路程 s 所用的时间.即 v 是在 s 或 t 内的均匀速度,走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行程,均匀速度便失掉了意义.(2)实质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均匀速度.[ 科学世界 ][ 师]现在的科技拍照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二者的联合创建了奇迹般的作品.同学们能够在课后阅读“时间放大镜”及有关的资料,研究科学世界的神秘,赏识科学中蕴涵的美.三、小结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s.t(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m /s)、千米/时 (km /h).2.在变速运动中, v = s求出的是均匀速度,t四、着手动脑学物理1.学生要做对这道题,第一要能看懂列车时辰表,并能从列车时辰表上计算出列车在两站间运转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 从列车时辰表上能够看出: 7531 次列车 8:43 从襄樊开出, 11:58 抵达丹江,运转 3 小时 15 分钟,运转距离103 km .而 7532 次列车 13:00 从丹江开出, 16:34 抵达襄樊运转时间为 3 小时 34 分.两列车运转的路程同样,但运转时间不同.而题中要求的是从襄樊到丹江的均匀速度,即求 7531 次列车的均匀速度.解:由列车时辰表可知: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是103 km ,运转时间是 3 小时 15 分(3.25 h);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是 76 km-39 km =37 km ,运转时间是 1 小时 7 分(1.12 h).由 v = s可知,从襄樊到丹江的均匀速度是v = s = 103km=tt 3.25h31.69km /h .从朱坡到老河口的均匀速度是v ′=s37km=33.04km /h .t1.12h2.提示: (1)利用自己的腕表,从某一个里程碑开始计时,到下一个 (或两个 )里程碑,看看用了多长时间,而后依据 v = s计算.t(2)在自行车前轮上作一个醒目的记号,先估量出自行车轮转一圈所用的时间, 再按同样的速度在两个界碑间骑行, 记下车轮经过的圈数,进而计算出自行车运转的时间,再用v= s计算自行车的速度.t3.略(和第 2 题同样,属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独一的结果,只需学生做得合理即可 )4.解:由题知,发射鱼雷时,鱼雷和航母的距离 s =5 km . 解法一:若以航母为参照物, 则鱼雷的速度为:v =110 km /h+30 km/ h =140 km /h因此鱼雷击中航母的时间,由v = s得t= s= 5km t=0.036 h=128.6 s .t140km / s解法二:若以水面下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 航母和鱼雷都在运动,它们相遇所需时间即为鱼雷击中航母所用时间, 它们运动的行程的和就是鱼雷和航母之间的距离:v 航母 t+v 鱼雷 t=st=s5kmv 鱼雷30km / h 110km / hv 航母=0.036 h=128.6 s .五、板书设计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行程公式: v=st速度单位:米 /秒( m/s,m ·s -1)千米 /时( km/h )(veiocity)s=vts计算: v=tst=v观点均匀速度计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快与慢》教案
第三节快与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展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制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及其单位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区别三、教学设备和用具多媒体图片,?快与慢?教学光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蜗牛爬行、人走路、汽车行驶、飞机飞行、卫星运转等运动情况。
师:它们运动的快慢一样吗?生:不同。
有些运动得快,有些运动得慢。
师:你是如何知道的?你是如何比拟的?生:〔略〕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授一、怎样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举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进展,谁能获得冠军,观众正在试目以待。
提问:如果你们是观众,用眼睛看,谁运动得快?作为裁判员,你认为谁运动得快?总结:观众和裁判员判断谁快谁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一样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一样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速度师:假设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
例如:一个物体在3s内运动了6m,另一个物体在5s内运动了10m,该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再答复。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2〕、公式假设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那么速度公式为v=s/t,变形公式:s=vt,t=s/v。
〔3〕、国际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2.3快与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2.3 “快与慢”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2章第3节“快与慢”。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速度,并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3. 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4. 运用速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2. 能够运用速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速度的计算公式;难点:运用速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用时10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位运动员的速度?2. 讲解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小时(km/h)等。
3.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 举例讲解速度的计算及应用:例1:一辆汽车行驶了200千米,用时3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解:v = 200km / 3h ≈ 66.7km/h。
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66.7千米/小时。
5. 随堂练习:(1)小明骑自行车行驶了150米,用时20秒,求小明的速度。
(2)一辆火车行驶了300千米,用时4.5小时,求这辆火车的速度。
6. 板书设计: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7. 作业设计:甲车行驶了200千米,用时4小时,求甲车的速度。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沪科八年级教案2.3快与慢
内容
课题
§2.3快与慢(共1课时,第1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速度公式进行公式变形。
2.会运用速度公式的变形s=vt和t= 计算路程和时间。
3.学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学重、
难点
重点会运用速度公式的变形计算路程和时间。
难点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情景。
生活中你见到有什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如何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学生回答:用平均速度。
生活中我们有大量的有关速度的计算。本节我们学习应用速度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汽车从位置A行驶到位置B,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汽车的速度v=90km/h,AB间的距离s=120km-40km=80km。知道v、s,利用公式即可得时间t。请大家注意解题的格式。
已知:v=90km/h s1=120km s2=40km
求:t.
解:s=s1-s2=120km-40km= 80km
二、进行新课
1、速度公式的变形
速度公式反映了路程、时间、速度三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速度公式可导出什么样的公式呢?试试看。
引导学生导出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指明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剩余的那个量。
2、应用举例
(1)实验:点燃一根火柴,记录时间。
学生计算火苗沿火柴杆移动的速度。
(2)讲解课本上的例题
t= = =0.8h=48min
答:汽车从A行驶到B,需要48分钟。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3 快与慢 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3 快与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物体的快慢和速度的概念,能够分析物体快慢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体快慢与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与时间和距离的关系。
2.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2.实验材料:计时器、10米长的直线跑道、不同速度的小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物体快慢的情景,引发学生对于物体快慢的思考。
2. 引入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快慢与运动速度有关。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物体快慢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3. 实验探究实验1:观察物体的快慢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分成小组,在10米长的直线跑道上设立起点和终点。
•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如小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比赛。
•使用计时器记录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并计算出速度。
•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快慢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2:分析速度与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让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测量它的位移和时间。
•使用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计算出每个物体的速度。
•让学生观察速度与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发现速度与时间、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4. 概念解释与知识点讲解•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解释速度与时间和距离的关系。
•使用简单的示意图或数学公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应用•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与速度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速度,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6. 讲解速度计算公式•用简单的例子和计算公式说明速度的计算方法,必要时进行白板演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3快与慢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3快与慢一、教学内容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3. 速度的单位及换算;4. 速度的变化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2. 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3. 能够运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速度的计算方法;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应用;3. 速度单位及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快车和慢车吗?它们有什么区别?2. 知识讲解:讲解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如:一辆汽车行驶100公里,用时2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速度单位及换算:讲解速度的单位及换算方法,如:1米/秒 = 3.6千米/小时。
6. 速度的变化:讲解速度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某一速度,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加速度。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3. 速度的单位及换算;4. 速度的变化及其计算。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辆自行车行驶10公里,用时30分钟,求这辆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速度 = 路程÷ 时间 = 10公里÷ 0.5小时 = 20公里/小时。
2. 题目: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5秒后达到20米/秒的速度,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加速度。
答案:平均加速度 = 速度变化÷ 时间 = (20米/秒 0米/秒) ÷ 5秒 = 4米/秒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八年级物理_三、快与慢教案_沪科版(最终五篇)
八年级物理_三、快与慢教案_沪科版(最终五篇)第一篇:八年级物理_三、快与慢教案_沪科版亿库教育网第三节快与慢一、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读、会写速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持征。
(5)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结合我国长跑运动员王军霞获得冠军及游泳运动员杨文意荣获金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速度的概念2、教学难点是:(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对应性。
(3)速度的单位换算。
四、教材分析亿库教育网亿库教育网五、教学思路。
八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对研究物理的方法感到比较陌生。
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爱好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动力,学生普遍喜欢参与自已动手操作的课堂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设计思路如下:1、从生活出发,引出课题。
2、创设物理情景,确定研究方法,自主探究。
3、比较分析,建立概念。
4、动手实验,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
5、巩固反馈,知识扩展。
6、小结,布置作业。
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比较分析、自主探究教具:课件、幻灯片、玩具小车、停表、刻度尺、实验表格。
六、教学过程1、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蜗牛爬行、人走路、汽车行驶、飞机飞行、卫星运转等运动情况。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2.3 快与慢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2.3 快与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状态;2.能够运用物体速度的概念进行问题求解;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知识点分析快与慢是物体运动中常见的概念,也是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1.物体的速度:物体经过的路程与所需的时间之比;2.速度的大小:与速度所需的时间成反比;3.速度的方向:有时需要明确速度的正方向和负方向。
三、教学重点1.掌握物体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理解速度大小与所需时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仪器和材料:计时器、直线轨道、小车等;3.相关实验数据和图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通过项目、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快?什么是慢?物体什么样的运动会让你觉得快?什么样的运动会让你觉得慢?2. 概念解释与讲解使用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向学生解释物体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强调速度是物体运动快慢的量度标准,速度的大小与所需的时间成反比。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直线轨道、小车和计时器等实验仪器。
通过调整小车的速度和测量所需的时间,让学生亲自体验速度快慢的变化对所需时间的影响。
记录实验数据并整理成表格和图表。
4. 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在作业本上分析实验数据,观察速度大小与所需时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速度越大,所需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所需的时间越长。
5. 计算练习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计算速度的练习。
根据给定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让学生按照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 错误订正与巩固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并给予指导和订正。
巩固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强调速度是一个矢量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7. 综合应用设计综合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从A点到B点的路程为100米,小明步行需要10分钟,小王骑自行车需要5分钟,他们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谁的速度更快?8.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物体速度的变化。
沪科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快与慢
《快与慢》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学生都有定论学生的差异性:有些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同学对这一部分学习起来较容易,相反有的同学甚至对这种运动快慢认识错误。
ﻫ 学生的学习优势:关于学生来说,运动比较熟悉,就在周围,触手可及。
因此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ﻫ(3)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ﻫ(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实例分析、对比、讨论;(2) 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速度的得出和理解【教学难点】速度的得出和理解实一、复习ﻫ引入观看多媒体,问:大伙儿看哪个跑得快呢?学生回忆,温故知新。
培养学生观察、积要明白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
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学生考虑、讨论,并回答问题、极考虑问题的习惯。
ﻫ二、新课教学ﻫ学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您如何判断谁跑得快呢?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断。
交流、合作、回答ﻫ看谁跑在最前面ﻫ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ﻫ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假如您是观众,您如何判断谁跑得快呢?ﻫ(2)假如您是裁判,您如何判断谁跑得快呢?教师总结::①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2、假如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快慢?课件展示(1)速度:①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ﻫ②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即:速度=路程/时间 ,假如用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上面的计算公式:V=-s t③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明白了公式,我们还需要明白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快与慢-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快与慢-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与时间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2.掌握速度的单位及换算;3.科学观察各种运动现象,了解不同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4.学会使用图表和曲线描述速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1.速度与时间–了解速度和时间的概念;–学习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速度的单位及换算。
2.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掌握加速度、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三种运动方式;–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通过图表和曲线,描述运动速度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理解匀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通过图表和曲线描述运动速度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1.讲解:详细介绍速度与时间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
2.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了解不同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
3.图表分析:使用图表和曲线描述速度的变化规律。
4.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答疑,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速度与时间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速度?什么是时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讲解•介绍速度和时间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3. 实验•通过制作运动图像卡片,学习不同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
•学生观察和记录各种运动的速度和时间数据,并绘制图表。
第二课时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1. 引入通过一组生动的动态图像,引导学生思考匀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加速度、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三种运动方式的概念。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3. 实验•集体观察一组实验视频,了解不同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
•使用图表和曲线描述不同运动速度变化规律,并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2.书面作业:学生是否熟练掌握速度和时间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等知识点。
3.实验报告: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速度和时间数据,并绘制图表描述运动速度变化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快与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快与慢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交流,引导幼儿认识速度的概念,理解快与慢的区别。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快与慢的概念,认识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运动速度不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快与慢的概念,认识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运动速度不同。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速度的相对性,即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速度可能不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模型,如小车、飞机、自行车等,以及一些图片,如运动员跑步、走路等。
2. 学具:准备一些彩色纸片,用来做速度接力游戏。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模型,如小车、飞机、自行车等,让他们观察并说出这些事物的运动速度。
2. 知识讲解:我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孩子们讲解快与慢的概念,让他们理解速度的相对性。
3. 实践操作:我会组织孩子们进行速度接力游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快与慢的感觉。
4. 交流分享:我会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让他们通过交流表达自己对快与慢的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快与慢的概念,认识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运动速度不同。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速度的相对性,即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速度可能不同。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快与慢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反应,适时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去观察和体验各种事物的运动速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理解快与慢的概念,以及认识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运动速度不同,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也是最大的难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快与慢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 理解速度的定义、公式,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学习重点:
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 学习难点 1. 了解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及怎样进行单位换算 2. 掌握物理计算格式以及单位的换算 学习过程: 一、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每分钟能飞行 5 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有(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
.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答案】C
4. 工程上常用爆破法开山劈岭,施工人员在钻孔内装好炸药后,用一条长 l 的引火线引燃炸药。引火线 的 燃烧速度是 0.8 cm/s。施工人员点燃引火线后以速度 v 跑开,下列情况中不允许的是 ( )
2.速度 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则采用观众的方法并引进“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我们来认 识速度。
举例:甲同学跑 10 m 用了 2 s,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 5 m,而乙同学跑 75 m 用了 25 s,每秒钟通过的路程 是 3 m。 提问:甲和乙两同学谁运动得快?为什么? 点拨:甲同学快,在相同时间里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比乙同学大。 小结:这一秒钟可叫单位时间,在这样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1 轿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 在 2min 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答案】(1)90km/h=(90/.6)m/s=25m/s; (2)已知速度 v=90km/h,时间 t=2min=1/30h,得:s=vt=3km 答:轿车行驶的速度为 25m/s,2min 内行驶路程为 3km。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略书) (五)当堂检测反馈[随堂练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4.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生甲: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生乙: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二、新课教学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教师板书2.速度的概念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教师板书3.速度的公式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生:v=教师板书4、速度的单位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教师板书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教师板书师:速度单位“m/s”与“km/h”之间换算关系如何师边讲解边板书:1km/h==m/s1m/s==3.6km/h72km/h=72=72m/s=20m/s10m/s=10=103.6m/s=36m/s三、课堂巩固练习(用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具体换算过程(1)54km/h===m/s(2)15m/s===km/s(3)7200m/s===m/s(4)0.5m/s===km/h2、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师:请同学们阅读例一:课本P25的例如……与你小学数学学过速度计算有什么不同生:阅读、比较回答: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不要带单位而物理学计算要带单位师:强调物理量单位的重要性:没有单位的数字就没有物理意义例如“5m”代表路程是5m而“5”代表什么物理量师:速度公式是v=如果已知v、t求s那么s=?生:s=vt(速度公式变形)师:如果已知s、v求t那么t=?生:t=(速度公式变形)教师板书师:下面请大家阅读例1(课本P25例题)生:你觉得这道例题值得注意的是几点?生:(1)路程单位km要换成m(或将速度单位换算成km/h) (2)不能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的应先写出原公式再写出变形式(3)计算过程要带单位(4)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小数(5)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师补充例二:一辆公共汽车以4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经过第一站牌时是8时32分经过第二站牌时是8时36分问两站相距多少米?让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教师说明解答物理计算题解题规范:要求拿出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教师按课本格式规范板演:已知:v=45km/h=12.5m/st=4min=240s求:s=?解:据v=s=vt=12.5m/s240s=3000m答:两车站相距3000m课堂巩固练习: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它5min能跑多远?3.速度的测量师: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小车、刻度尺、停表请你们动手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在测速度前请你们先讨论如何正确地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生:小车从A处运动到B处时小车通过的路程S=SABl车为了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时间、在月处最后放一个金属挡板小车于挡板碰撞发出声音马上按表这样比较准确师:下面各小组开始测小车运动速度学生探究活动:测小车运动速度师:还有其他测速度的方法?生:用速度仪直接测汽车速度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P26图2—23、图2—24汽车速度仪和利用超声波测速仪直接测量速度讲解图2—22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速度师:请大家看课本P28:人和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27图2—25所示一辆小汽车在乎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在这条路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其运动时间请你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生:V1=V2=V3=20m/s师: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甲: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始终不变生乙:在这各段路程中小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生丙:小汽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师: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线运动的物体是不常见的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生: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教师板书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27图2—26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若在天鹅飞行途中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这3段路程的运动时间请你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天鹅在这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生:v1=10m/sv2=13.33m/sv3=20m/s师: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甲;天鹅在空中作直线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生乙:天鹅在空中作变速直线运动师: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变速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生: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四、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公式:v=变形式s=vtt=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换算单位:1km/h=m/s1m/s=3.6km/h5.速度的测量:(1)据v=测出s、t求出v(2)用速度仪直接测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五、课后练习1.课本P28作业12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六、板书设计第三节快与慢一、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的公式:v=(定义式)s=vtt=(变形式)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换算关系1m/s=km/h1km/h=3.6m/s5、速度的测量(1)据v=测出s、t求出v(2)速度仪。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3快与慢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3快与慢教案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 [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1.速度(1)概念[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决赛的盛况.[放录像]·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决赛[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放录像]·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投影]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 ,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 ,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生]根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较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生]可以比较他们在1 s 内运动的路程.[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 1 s 内的路程.一名同学板演学生演算、教师巡视.百米冠军:sm 12100=8.33 m /s万米冠军:sm 168010000=5.95 m /s [师]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生]刚才计算的是1 s 内运动员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 s 内的路程.[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n 内、1 h 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可以.[师]“1s 、1 min 、1 h ”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 ”表示,时间用“t ”表示,速度用“v ”表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 ”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是“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s[生]v=t[师]这就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3)单位[师]同学们可以由速度的公式,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讨论一下速度的单位应该是什么.[生]根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组成.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m)除以秒(s).[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投影]“小数据”中物体的运练习1:读出课本P23动速度,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生]蜗牛爬行最慢,光速最快.因为蜗牛爬行的速度最小,光的速度最大.[生]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自行车的速度约5 m/s.[师]同学们已经了解的“m/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km/h)”作单位,应该怎样读?[生]“千米/时”中的“时”应该是“小时”,所以可以读作“千米每小时”.[师]读得非常正确.“时”是“小时”的简称.在计算和用中文符号书写单位时,要用简称.所以写作“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小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在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以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方法,不要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生]米/秒和千米/时都是速度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投影]练习2:火车的速度是72 km /h ,汽车的速度是30 m /s ,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生]谁的速度大,谁就跑得快.由于单位不一样,没有办法比较快慢.[师](引导同学们明白)要比较两车谁跑得快,就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就要统一单位.[生]可以把km /h 化成m /s .72km /h 就是72个1 km /h ,1 km 就是103m ,1 h 就是3600s 等量代换以后,进行计算就可以换算成m /s.[学生板演]72km /h=72×h km 11=72×s m3600103=20m /s .[生]也可以将m /s 换算成km /h .[学生板演]30m /s =30×s m 11=30×h km 36001103 =108km/h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单位统一以后,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谁运动得快了,谁快呢?[生]汽车的速度比火车大,所以汽车跑得快.[师]从同学们刚才进行的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是不是能总结出单位换算的一般规律呢?[生]第一步:数值和单位分离;第二步:等量代换;第三步:进行计算.[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投影]练习3:(1)10 m /s =______=_____=______.(2)36 km /h =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1)计算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 ,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 /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利用书中的例题,作为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的巩固练习.解:由公式v=ts 可知运动员的速度为:v 1=t s =sm 11100=9.1m /s 摩托车的速度:v 2=40km /h =40×hkm 11=40×s m3600103=11.1m /s因为v 2>v 1,所以摩托车的速度较快.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 /h ,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63 km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利用书中例题2作为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练习.解:由v =t s 得:t =v s =hkm km /1041463=14h .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14 h .强调: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2.匀速直线运动[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看能获得什么信息.[师]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生]照片甲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相等,照片乙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师]甲、乙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生]照片甲中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也是相同的,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照片乙中两球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同,但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说明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师]我们把类似于照片甲中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大家能说出这两种运动的定义吗?[生]物体沿直线快慢(或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师]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常见物体的运动大多是变速运动.同学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生]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都是变速运动.[生]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师]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公式v s计算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过求得的速度=tv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投影]练习4: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 km ,求火车的速度. 全体同学练习,一名学生板演.解:v==t s =hkm 1140=140km /h . [师]火车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停止,虽然时快时慢,但我们设想火车在1小时内匀速行驶了140千米,火车平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火车在这段路程或在这一个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提醒同学们注意:(1)v=ts 中的v 表示物体在通过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t 是通过路程s 所用的时间.即v 是在s 或t 内的平均速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平均速度便失去了意义.(2)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科学世界][师]当今的科技摄影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两者的结合创造了奇迹般的作品.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阅读“时间放大镜”及相关的资料,探究科学世界的奥秘,欣赏科学中蕴涵的美.三、小结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t(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s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2.在变速运动中,v=t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学生要做对这道题,首先要能看懂列车时刻表,并能从列车时刻表上计算出列车在两站间运行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从列车时刻表上可以看出:7531次列车8:43从襄樊开出,11:58到达丹江,运行3小时15分钟,运行距离103 km.而7532次列车13:00从丹江开出,16:34到达襄樊运行时间为3小时34分.两列车运行的路程相同,但运行时间不同.而题中要求的是从襄樊到丹江的平均速度,即求7531次列车的平均速度.解:由列车时刻表可知:从襄樊到丹江的路程是103 km ,运行时间是3小时15分(3.25 h);从朱坡到老河口路程是76 km-39 km =37 km ,运行时间是1小时7分(1.12 h).由v =ts 可知,从襄樊到丹江的平均速度是v =t s =hkm 25.3103=31.69km /h . 从朱坡到老河口的平均速度是v ′=hkm t s 12.137=''=33.04km /h .2.提示:(1)利用自己的手表,从某一个里程碑开始计时,到下一个(或两个)里程碑,看看用了多长时间,然后根据v =ts 计算. (2)在自行车前轮上作一个醒目的记号,先估算出自行车轮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再按相同的速度在两个界碑间骑行,记下车轮经过的圈数,从而计算出自行车运行的时间,再用v=t s 计算自行车的速度.3.略(和第2题一样,属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结果,只要学生做得合理即可)4.解:由题知,发射鱼雷时,鱼雷和航母的距离s =5 km .解法一:若以航母为参照物,则鱼雷的速度为: v =110 km /h+30 km /h =140 km /h所以鱼雷击中航母的时间,由v =ts 得 t=t s =skm km /1405=0.036 h=128.6 s . 解法二:若以水面下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航母和鱼雷都在运动,它们相遇所需时间即为鱼雷击中航母所用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的和就是鱼雷和航母之间的距离:v 航母t+v 鱼雷t=s t=h km h km km v v s /110/305+=+鱼雷航母=0.036 h=128.6 s . 五、板书设计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ts 速度 单位:米/秒(m/s,m ·s -1)千米/时(km/h)(veiocity) s=vts计算:v=tst=v概念平均速度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教案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1.重点
(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
(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
4.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一、新课引入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生甲: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生乙: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教师启发学生思维:
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
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
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v=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教师板书。
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教师板书。
师:速度单位“m/s”与“km/h”之间换算关系如何?
师边讲解边板书:
1km/h==m/s
1m/s==3.6km/h
72km/h=72=72m/s=20m/s
10m/s=10=103.6m/s=36m/s
三、课堂巩固练习(用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具体换算过程。
(1)54km/h===m/s
(2)15m/s===km/s
(3)7200m/s===m/s
(4)0.5m/s===km/h
2、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师:请同学们阅读例一:课本P25的例如……,与你小学数学学过速度计算有什么不同?
生:阅读、比较回答: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不要带单位,而物理学计算要带单位
师:强调物理量单位的重要性:没有单位的数字,就没有物理意义。
例如“5m”代表路程是5m,而“5”代表什么物理量?
师:速度公式是v=,如果已知v、t,求s那么s=?
生:s=vt(速度公式变形)
师:如果已知s、v,求t。
那么t=?
生:t=(速度公式变形)
教师板书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例1(课本P25例题)。
生:你觉得这道例题值得注意的是哪几点?
生:(1)路程单位km要换成m。
(或将速度单位换算成km/h)
(2)不能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的,应先写出原公式,再写出变形式。
(3)计算过程要带单位。
(4)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小数。
(5)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
师补充。
例二:一辆公共汽车以4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经过第一站牌时是8时32分,经过第二站牌时是8时36分,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让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教师说明解答物理计算题解题规范:要求拿出已知,求、解、答。
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教师按课本格式规范板演:
已知:v=45km/h=12.5m/st=4min=240s
求:s=?
解:据v=s=vt=12.5m/s240s=3000m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课堂巩固练习:
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它5min能跑多远?
3.速度的测量。
师: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小车、刻度尺、停表,请你们动手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在测速度前,请你们先讨论如何正确地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
生:小车从A处运动到B处时,小车通过的路程S=SAB-l车。
为了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时间、在月处最后放一个金属挡板,小车于挡板碰撞发出声音,马上按表,这样比较准确。
师:下面各小组开始测小车运动速度。
学生探究活动:测小车运动速度。
师:还有其他测速度的方法吗?
生:用速度仪直接测汽车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P26图2—23、图2—24汽车速度仪和利用超声波测速仪直接测量速度讲解图2—22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速度。
师:请大家看课本P28:人和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27。
图2—25所示,一辆小汽车在乎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在这条路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其运动时间,请你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生:V1=V2=V3=20m/s
师: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始终不变。
生乙:在这各段路程中,小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
生丙:小汽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师: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线运动的物体是不常见的。
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生: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27。
图2—26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若在天鹅飞行途中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这3段路程的运动时间,请你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天鹅在这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生:v1=10m/sv2=13.33m/sv3=20m/s
师: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天鹅在空中作直线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生乙:天鹅在空中作变速直线运动。
师: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
变速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生: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四、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公式:v=,变形式s=vt,t=
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单位:1km/h=m/s
1m/s=3.6km/h
5.速度的测量:(1)据v=,测出s、t,求出v。
(2)用速度仪直接测。
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7.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课后练习
1.课本P28,作业1。
2。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快与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v=(定义式)
s=vt,t=(变形式)
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关系1m/s=km/h1km/h=3.6m/s
5、速度的测量
(1)据v=,测出s、t,求出v。
(2)速度仪。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七、课后反思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