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基本笔画和笔法
写好篆书,一定记住这六点!
写好篆书,一定记住这六点!一、篆书的基本点画和用笔方法甲骨文、大篆、小篆都属于篆书。
有关殷商甲骨文至秦小篆这一阶段的书法资料,仅仅局限于铸凿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与由毛笔直接书写这一形式存在着很大差距。
这里并没有对金文先秦时代使用毛笔与否作出讨论,只是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保存下来的、当时由毛笔直接书写的篆书资料。
由于篆书是早期的文字,其基本笔画和用笔方法,还没有达到以后出现的隶书、楷书那么丰富复杂。
就大篆小篆而言,只有点、直、弧三种笔法。
我们以邓石如作品为例,介绍篆书的基本笔画写法如下:1、点篆书用点的地方较少,往往和其他笔画连在一起,作为其他笔画的一个部分,或者延长成短横或短竖。
单独的点较少,其写法是;从点的中心落笔,由左向右旋转,边转边运笔,直到转成圆后收笔。
但邓石如的点极富变化,同一件作品中相同字的点处理各不相同。
见(图一)中三个“太”字中点的不同写法。
(图一)三个“太”字点的不同写法2、直直包括或长或短的横、竖。
其基本写法都要逆入驻收;就是藏头护尾,两头圆,中间部位粗细一致。
也有少数横或竖是逆入平出而露锋的。
如(图一)“太”字。
邓石如篆书的横和竖并不全是一条笔直的线,除位于中心的竖用直线外,其横往往呈微微的弧形。
很有动感。
其笔法,可以从(图二)中的“上”字的横画以及“十”字中的横画上看出。
(图二)上十3、弧篆书中的弧可分为角弧、半圆弧、圆弧、方弧以及不规则弧。
除部分不规则弧外,弧都是由两笔写成的,以圆弧为例;落笔同横或竖的用笔方法基本相同,从要写的圆的上方中部落笔,先向左写半圆,再从上方笔画的头部落笔向右写半圆,在圆的下方会合,会合的搭接处不留痕迹。
(图三)中“大”字上部的两弧及“朱”下部的两弧均是分两笔写成。
(图四)“月”字上方的弧二笔写成,“月”字的下部不规则弧,以及“多”字弧为一笔写成。
(图三)大朱(图四)月多(图五)围四(图五)的“围”和“四”字外框,可以分成二笔,也可三笔。
虽然是外框,也是呈弧线。
篆书基本点画和用笔方法
一、篆书的基本点画和用笔方法甲骨文、大篆、小篆都属于篆书。
有关殷商甲骨文至秦小篆这一阶段的书法资料,仅仅局限于铸凿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与由毛笔直接书写这一形式存在着很大差距。
这里并没有对金文先秦时代使用毛笔与否作出讨论,只是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保存下来的、当时由毛笔直接书写的篆书资料。
由于篆书是早期的文字,其基本笔画和用笔方法,还没有达到以后出现的隶书、楷书那么丰富复杂。
就大篆小篆而言,只有点、直、弧三种笔法。
有关篆书的基本笔画及邓石如篆书的笔法,介绍如下:1、点篆书用点的地方较少,往往和其他笔画连在一起,作为其他笔画的一个部分,或者延长成短横或短竖。
单独的点较少,其写法是;从点的中心落笔,由左向右旋转,边转边运笔,直到转成圆后收笔。
但邓石如的点极富变化,同一件作品中相同字的点处理各不相同。
见(图一)中三个“太”字中点的不同写法。
(图一)三个“太”字点的不同写法2、直直包括或长或短的横、竖。
其基本写法都要逆入驻收;就是藏头护尾,两头圆,中间部位粗细一致。
也有少数横或竖是逆入平出而露锋的。
如(图一)“太”字。
邓石如篆书的横和竖并不全是一条笔直的线,除位于中心的竖用直线外,其横往往呈微微的弧形。
很有动感。
其笔法,可以从(图二)中的“上”字的横画以及“十”字中的横画上看出。
(图二)上十3、弧篆书中的弧可分为角弧、半圆弧、圆弧、方弧以及不规则弧。
除部分不规则弧外,弧都是由两笔写成的,以圆弧为例;落笔同横或竖的用笔方法基本相同,从要写的圆的上方中部落笔,先向左写半圆,再从上方笔画的头部落笔向右写半圆,在圆的下方会合,会合的搭接处不留痕迹。
(图三)中“大”字上部的两弧及“朱”下部的两弧均是分两笔写成。
(图四)“月”字上方的弧二笔写成,“月”字的下部不规则弧,以及“多”字弧为一笔写成。
(图三)大朱(图四)月多(图五)围四(图五)的“围”和“四”字外框,可以分成二笔,也可三笔。
虽然是外框,也是呈弧线。
二、邓石如篆书的起笔和收笔的方法:逆起驻收,讲究内敛含蓄;或逆入平出,轻松流畅。
小篆基本笔画的书法教程
小篆基本笔画的书法教程小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体,它是汉字演变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习小篆的基本笔画是书法爱好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小篆基本笔画的书法教程。
一、横画横画是小篆的基本笔画之一。
它是由左往右平稳地横着划过纸面而成。
横画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掌握,但一般来说,它的长度应该比高度稍长一些,以保持整体的平衡感。
二、竖画竖画是小篆的另一种基本笔画。
它是由上往下垂直地划过纸面而成。
竖画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掌握,但一般来说,它的长度应该比宽度稍长一些,以保持整体的稳定感。
三、撇画撇画是小篆的第三种基本笔画。
它是由左上方往右下方斜着划过纸面而成。
撇画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掌握,但一般来说,它的长度应该比高度稍长一些,以保持整体的流畅感。
四、捺画捺画是小篆的第四种基本笔画。
它是由右上方往左下方斜着划过纸面而成。
捺画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掌握,但一般来说,它的长度应该比高度稍长一些,以保持整体的稳定感。
五、点画点画是小篆的最后一种基本笔画。
它是通过点状的方式出现在纸面上。
点画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掌握,但一般来说,它的大小应该适中,既不太大也不太小,以保持整体的均衡感。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笔画,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小篆的书写了。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方向,保持笔画的连贯性和平衡感。
同时,还要注意书写的速度和力度,以保证字迹的清晰和美观。
除了掌握基本笔画,还需要学习小篆的结构规律和字形特点。
小篆的字形一般由若干个基本笔画组成,这些基本笔画之间的关系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字形的整体结构。
通过学习和模仿经典的小篆字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篆的书写技巧。
学习小篆的基本笔画是书法爱好者的一项必备技能。
通过掌握横画、竖画、撇画、捺画和点画等基本笔画,以及了解小篆的结构规律和字形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书写小篆,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希望本篇文章对大家在学习小篆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小篆入门
小篆入门兴趣小组下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小篆的写法要领。
教学过程:简介小篆的特点及写法。
小篆的写法要领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
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
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握笔姿势。
2、学习折格子。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根据小篆写法要领练习书写。
教学过程:先中间后左右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
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第四课时学习目标:根据小篆写法要领练习书写先外包后里头的字。
先外包后里头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
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第四课时学习目标:根据小篆写法要领练习书写先主笔后副笔的字。
先主笔后副笔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第五课时学习目标:反复练习先副笔后主笔的写法先副笔后主笔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小篆的基本运笔方法
小篆的基本运笔方法
小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体,小篆的基本运笔方法如下:
1.横:以平直的水平线为基础,用笔由左向右横向绘制。
横线须
匀称、平直。
2.竖:以竖直的直线为基础,用笔由上向下垂直绘制。
竖线须稳
定、直立。
3.点:用笔轻轻点下,形成小圆点。
点须圆整、清晰。
4.撇:用笔由上向下向右画斜线,呈逆时针方向。
撇线须疾速、
流畅。
5.捺:用笔由上向下向左画斜线,呈顺时针方向。
捺线须疾速、
流畅。
6.提:提即提笔,意味着结束一笔或一字的书写。
提笔时要用力
轻轻抬起,以突出筆画的结束。
这只是简单的基本运笔方法,实践和学习更多练习是掌握小篆的关键。
如果有兴趣,可以寻找相关的教材或参加课程来进一步学习小篆的技巧和艺术。
小篆
小篆的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一)小篆的基本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2.竖(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3.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2)转锋向右行笔(3)顺锋向下行笔(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4.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2)转锋向下行笔(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5.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7.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8.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小篆基本笔画的书写教程
小篆基本笔画的书写教程小篆基本笔画的书写教程一、横断书写技巧•从左至右横向书写。
•横画的长度应相等且平行。
二、竖画书写技巧•从上至下书写。
•竖画的高度应相等且垂直。
三、点画书写技巧•用笔尖轻轻按下,落点应准确。
四、撇画书写技巧•由上向下、从左上到右下书写。
•撇画的弯曲程度应适中。
五、捺画书写技巧•由上向下、从右上到左下书写。
•捺画的弯曲程度应适中。
六、提画书写技巧•从上向下书写,与横画顶部接触。
•提画的长度应与横画相等。
七、弯钩书写技巧•由上向下、从左向右书写。
•弯钩的形状应呈弧形,先画横再画竖。
八、折书写技巧•先画一竖再画一横。
•竖画和横画在同一水平线上。
九、竖钩书写技巧•由上向下、从右到左书写。
•竖钩的形状应呈弧形。
十、横钩书写技巧•由上向下、从左到右书写。
•横钩的形状应呈弧形。
十一、横折书写技巧•先画一横再画一竖。
•横画和竖画在同一水平线上。
十二、横撇书写技巧•先画一横再画一撇。
•撇画的弯曲程度应适中。
十三、竖提书写技巧•由上向下书写,与竖画顶部接触。
•提画的长度应与竖画相等。
以上是小篆基本笔画的书写教程,希望能够帮助你掌握小篆的基本书写技巧。
记得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字画水平!十四、横竖书写技巧 - 先画一竖再画一横。
- 横画和竖画在同一垂直线上。
十五、弯曲书写技巧 - 在画线时,可以适度弯曲。
- 弯曲的程度要注意不要太大。
十六、交叉书写技巧 - 当需要画出交叉线时,注意交叉处要稍稍加粗。
- 交叉线的交点要准确。
十七、连接书写技巧 - 当需要连接两个画线时,要保持连贯性。
- 连接处要平滑过渡。
十八、短勾书写技巧 - 对于长度较短的勾画,可以利用短促的力道画出。
- 勾画的长度要适中,形状要清晰。
十九、长勾书写技巧 - 对于长度较长的勾画,要用稳定的力道画出。
- 勾画的长度要适中,形状要清晰。
二十、交叉点书写技巧 - 当需要画出交叉点时,要注意准确的位置。
- 交叉点要用力适中,形状要清晰。
篆书11种笔法
篆书11种笔法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上古时期是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篆书中有11种笔法,在这篇文章中将按照其类别进行介绍。
第一类:平削。
平削是篆书笔画的基本单元,是篆刻艺术的基础,也是刻制篆刻印章时常用的方法。
平削笔画顾名思义,即为平直而而削尖,像削纸一样。
平削笔画在篆刻中分别为:“石刻”和“水刻”,前者厚重有力,刻出石质的感觉,后者流畅自由,有水的感觉。
第二类:虚实。
虚实指的是笔画的厚薄,用来表现自然界的高低、阴阳、光明和黑暗。
行书中的虚实笔画常用于表达构成式、结构式和抒情诗词,篆书中所用的虚实笔画主要为崩、提、冲、划等。
第三类:撇捺。
撇捺笔画在书法中用的较为广泛,具有比较丰富的形式。
表现的是“有音”的意思,简单的表达一种激发情绪的感觉。
篆书中的撇包括斜撇、右撇、横撇,捺则有横捺、竖捺和斜捺。
第四类:黄白。
黄白一般用于表达文章或者诗词中的情感,常用的黄白有三种:伸黄、敛黄、平白。
伸黄表达的是情感升华,敛黄则是情感收敛,平白代表稳定和平静。
第五类:形神。
形神即为书法的形态和墨意的统一,它是一种表达诗意的书法元素。
篆书中形神的表现主要为“收放之势”,即通过笔画的收放,表现出物体的形态特征和形神内蕴。
第六类:眉头。
眉头笔画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情绪,是篆书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个笔画。
篆书中的眉头笔画包括眉划、眉挑、眉流、明眉、沉眉等,每一种眉头笔画都有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
第七类:摩挲。
摩挲是一种抓握笔墨的方法,也是篆刻中常用的一种刻法。
摩挲所表现出的线条柔韧自如,十分富有韵味。
篆书中常用的摩挲有“退耕摩”、“五砚摩”、“泾渭摩”等。
第八类:提按。
提按是一种整体性的表现方式,不仅表现出线条之间的关系,还表达出笔画的强弱、宽窄和质感等。
常用的包括:右提左按、扁提薄按、黑按、壳按、挑提等。
第九类:勾画。
勾画是线条相互勾连、延伸形成的一种笔画,主要有点勾、横勾、竖勾、撇勾和捺勾等五种形态,勾化和紧凑,让字体更生动有趣。
篆书基础入门(附:篆书范例《王福庵书说文部首》 )
篆书基础入门小篆的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笔法分析(一)小篆的基本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2.竖(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3.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2)转锋向右行笔(3)顺锋向下行笔(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4.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2)转锋向下行笔(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5.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7.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8.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
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小篆的笔法、笔顺和技法小篆的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
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一、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4、向左回锋。
二、竖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3、行至底点勿顿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三、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2、转锋向右行笔3、顺锋向下行笔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四、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2、转锋向下行笔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五、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六、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七、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八、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九、弯曲弧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
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
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
搭接笔的技法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
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小篆和大篆的运笔与笔法
小篆和大篆的运笔与笔法小篆和大篆的运笔与笔法篆书的运笔与笔法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点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
中锋用笔写出的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主要包括:横。
逆入藏锋至首端;转成圆锋向右行;行至末端转锋;向左回锋。
竖。
笔尖向上逆入引至顶端;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行至底点勿顿,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横弯。
逆锋落笔向左;转锋向右行笔;顺锋向下行笔;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直弯。
逆锋落笔向上;转锋向下行笔;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转笔;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小篆小篆的笔法是笔笔中锋,藏头护尾。
其基本笔画有两种:直画和弧画。
它既没有波磔,也没有点和折,笔画应当轻重一致,不可以粗细不均匀。
直画应当自然径直、平稳劲健;弧画应当婉转圆通、舒畅流美。
下面分别介绍直画与弧画的写法及笔画的顺序。
1、直画的写法直画可分为两种笔画:横和竖。
它们在写法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是由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阶段来完成的,所不同的只是书写的方位不同。
起笔所用的方式是逆入,也可称为藏锋起笔,就是说写横画的时候,笔锋先向左行,写竖画的时候笔锋先向上行。
逆入到笔画的预想起点处的时候,用提转的方式掉转笔锋进入运行,使笔画的起端呈圆浑状,但是要避免出现斜角。
按照直画的粗细要求,用适当的、轻重均匀的着力来运行。
运笔以中锋平移,笔画无起止,无明显的粗细变化,匀净圆浑,形如玉箸。
到尾端收笔的时候,应当采用“平出”,它可以按照原路径回锋收笔或者轻按后就出笔作空回。
按照原路径回锋收笔可使得尾端显得浑劲,但是一定要避免呈点状的呆滞现象;轻按后就出笔做空回可使得尾端显得轻灵,但是一定要避免浮滑。
2、弧画的写法弧画在写法上与直画的写法基本上相同,在书写的过程中也分为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阶段,也是按照“逆入平出”的方式书写。
只是左弧朝右上方逆入起笔,朝左上方回锋或者空回收笔,右面的弧则相反。
小篆的字形特点
4、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 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 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二、小篆的笔法分析
(一)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 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 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 ,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 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 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 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 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四、小篆的结构
(一)独体结构
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结构的字没有偏旁,独立而 自成体势。篆字的独体结构一般分直势和曲势两种。直 势形正,而骨涵其中,要不偏不倚,严整端稳;曲势和 婉而字形美观,要掌握好重心,稳而得势。 例: 直势
4.直弯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5.上弧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 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 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 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
叠
(八)包裹结构
包裹结构都有围包着的体势。上包下、右包左的字宜阔, 要围中有缺,有舒展秀劲之气;下包上、左包右和四包围 的字宜收,使外围而不死,有静穆之感;使内布置爽然, 内外有呼应之势。 包裹结构分五类:
1、上包下
2、右包左
小篆的写法要领
小篆的写法要领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
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小篆的笔顺“特点”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
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一先中间后左右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
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二先外包后里头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
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三先主笔后副笔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四先副笔后主笔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五灵活运用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
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技法解析(三)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技法解析(三)三、基本笔画小篆的基本笔法,同隶、楷、行、草书均不同,有着自身独有的笔画体系。
在以往篆书的教科书中,简单地归纳为“点、直、弧”三种笔法,没有细化分析。
这对于初习小篆者来讲,若一头雾水,不得门径,苦不堪言,即使师傅带徒弟也只是只言片语,没有做系统的归纳概括。
因此,使一些爱好篆书者不敢或不愿涉及篆书,或愿涉篆书但延长了习篆时间周期。
为此,我借助许慎《说文解字》等研究成果,对小篆笔画做了一个归纳,使其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说白了,即把玄妙的东西浅显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专业的东西平民化。
我的理念是:篆学并非玄学,我来解密篆法。
此法简单易学,学童操笔能篆。
结合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的基本篆法笔法,我把小篆笔画归纳为三大类十八种形式。
(一)点一个点写得好坏,关乎一个字能否出彩。
点者,字之眉目。
所谓画龙点睛之笔是也。
因此,点是篆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笔画。
点有长有短,有隐有显,如果书写得法,则会锦上添花。
篆书用点的地方较少,往往和其他笔画连在一起,作为其他笔画的一个部分,或者延长成短横或短竖。
其写法是:从点的中心落笔,由左向右旋转,边转边运笔,直到转成圆后收笔。
邓石如在写点时,长短不等,形态各异,富有感染力。
如“辽”字(图1)的点写成短横,“寓”字(图2)的点写成短竖,均是入笔即铺毫,或头粗尾细,或头细尾粗。
图2-竖点“寓”(二)直直包括或长或短的横、竖。
其基本写法都要逆入驻收,就是藏头护尾,两头圆,中间部位粗细一致。
邓石如篆书由于其隶法作篆,方圆并用,因此,横和竖并不全是一条笔直的线,除位于中心的竖用直线外,其横往往呈微微的弧形,很有动感。
少数横或竖是逆入平出而露锋的。
(图3、图4)图3-横直“之”图4-竖直“来”(三)弧篆书中的弧运用最为广泛,可分为上弧、下弧、左右内外弧、角弧、半圆弧、圆弧、方弧以及弯曲弧(也可称不规则弧)等。
一般的弧两笔即可完成,以“量”字为例(图5),以字的中心为轴,目测好对等距离后,第一笔先从下弧的左边起笔向右下行笔至中间地段时驻笔,第二笔同第一笔,起讫处一致,对称自然即可,关键是汇合的搭接处不留痕迹。
小篆的笔顺、笔法、结构与章法
小篆的笔顺、笔法、结构与章法小篆书写的笔顺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掌握小篆的写法。
一般来说,其书写的笔顺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为了直观地说明,举“长乐未央,四季平安”八字为例(图):当然,小篆的笔顺根据每个字的不同是可以有所颠倒或改变的,如“四”字的二、三两笔有时也可合为一笔写成。
还有一小部分的字,其笔顺写法容有两种,如“安”字的宝盖头,可写成左右两笔的,有时也可写为先一竖点再一横,然后再接写左右两个竖笔的。
但这些都是在对小篆书写的笔顺掌握精熟的前提下,根据书写的便利和创作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千万不可视为对其书写笔顺可以任意更改。
小篆的笔法概言之就是“圆笔中锋”四字。
“圆笔”是说点画要“圆”,笔锋要藏,所以,起笔要笔笔回锋。
“中锋”是说笔行纸上,笔锋要如“屋漏痕”、“锥画沙”般”杀”纸,通过运腕及指、肘、臂的配合,发挥出毛笔最大的弹性——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
换句话说,通过“藏锋”和调锋,保持在行笔过程中笔锋始终呈“圆锥状”作用于纸面,以获得笔锋的最大作用力(也就是古人说的“万毫齐力”)。
需要指出的是,小篆点画的收笔处不必再回锋,而是自然出锋,笔锋弹离纸面。
蔡邕《九势》中说“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对小篆笔法的解悟和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反复体认,将古代书论中对笔法的论述和自己的练习紧紧地结合起来,相信随着时问的推移,功夫的积累,能够真正理解和做到“圆笔中锋”。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以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开首的“南抵石涧”四字为例,将小篆的笔法加以演示(图左):小篆的结构要求,笔者概括为十六个字,即“横平竖直、对称匀称、修长圆曲、比例合度”。
以下以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中的字为例,对此一一讲解。
横平竖直:小篆和楷书的结构不同。
楷书的横画一般都取左低右高之形,而小篆则要横平竖直,否则字形歪斜,不能平衡。
小篆的10个基本笔法,要想练好,少不了!
小篆的10个基本笔法,要想练好,少不了!笔法,简单来说就是用笔方法,又可称之为“用笔”、“运笔”。
前段时间看到'零翁柳培琪’先生进一步将笔法进行更细微解释,感觉有所收获,在此也与诸位共享。
柳先生将笔法当做一个相对固定的知识点,也就是说笔法就是这么一个回事,而将用笔、运笔等又当做是个人的一个运用笔法的具有个性的一个知识点,学习书法从笔法开始学起。
邓石如《篆书轴》是学习前者,而临帖中学习笔法则是学习后者,这两者的关系有所关联但也是有所侧重。
前者有如基础科学,而后者则是基于前者开发出来的新功能、新产品。
点击下方,查看书法视频教程名师书法课,交易担保,放心买,学习书法技法教程小程序本文是属于小篆的入门级文章,因此,按照上述的理论来说也就是前者的笔法技巧知识。
小篆字体的笔法主要以“中锋运笔”这四个字来进行概括。
所谓的中锋运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笔锋在点画中行走。
其特点为藏头护尾、力在其中。
采用中锋运笔书写而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学好小篆的笔法是写好小篆字体的关键。
小篆的10个基本笔法一、横笔画其笔法要点为:逆入藏锋到首端,转成圆锋向右行,行到末端转锋,向左回锋。
如下图:二、竖笔画其笔法要点为:逆入上引到顶点,笔锋垂直转锋向下行笔,行至底点不要顿笔,轻提顺势收笔。
如下图:三、横弯笔画其笔法要点为:逆锋下笔向左,继而转锋向右行笔,顺锋向下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如下图:四、直弯笔画其笔法要点为:逆锋下笔向上,转锋向下行笔,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至末端顺势收笔。
如下图:五、上弧笔画上弧笔画的书写要点与上面的横、竖笔法一样,此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一、保持圆劲的态势;二、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行笔速度;三、两弧在中间衔接,不可留下痕迹,注意左右对称。
如下图:六、下弧笔画下弧笔画的书写要点与上面的横、竖笔法一样,此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一、需要先书写左边弧,后书写右边弧;二、书写右边时需要注意与左边对称;三、书写时需要一气呵成不可迟缓以免影响力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 收笔为提起笔尖轻轻左下回锋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 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 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3、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 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 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 对称。
4、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 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 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篆 书 欣 赏 书 法
何谓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 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的统一文字汉 字书写形式。
一、小篆的特点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 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