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办法

医院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办法

医院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办法在医院环境中,病原体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很多细菌具有高度耐药性,可以通过各种环境媒介物侵入病人体内,引起感染。

通过监测可及时发现细菌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判断是否符合卫生学标准。

特别是发生感染流行时,通过环境监测,可发现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医院日常需开展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使用中的消毒剂、内窥镜、透析水及反渗水等。

各科室采样频次根据细菌室环境卫生监测安排拟定,原则上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每月一次,普通科室每季度安排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1.压力蒸汽灭菌监测1.1 监测方法1.1.1 物理监测法:压力蒸汽灭菌监测(预真空)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0C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1.1.2 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入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1.1.3 生物监测法: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5 类化学指示物。

5 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1.2 灭菌方式监测频次1.2.1 每锅每次必做:物理监测(压力、温度、灭菌时间监测);化学监测(随锅放置化学测试包-内放有指示卡(通常为辅料包)或爬行卡(通常器械包)。

1.2.2 每锅每周:生物监测(随锅放置综合挑战包—内有爬行卡和生物试剂(小长试管))。

1.2.3 植入物:每锅每次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及放置5 类爬行卡。

1.2.4 预真空(含口腔科小型预真空):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发展趋势:高分辨 率、多光谱、实时 监测等技术不断进 步
意义:提高环境监 测的准确性、时效 性和全面性,为环 境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生物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的定义:利用生物体 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来监测环境污 染状况的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土壤、水体、 大气等环境污染物的监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村环境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水质、土壤、噪音等 监测目的: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监测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监测意义: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工业污染源监测
监测目的:了解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评估环境影响 监测内容:废监测意义: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环保意识提升
添加标题
生物监测技术的优点:灵敏度高、 成本低、操作简便
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 自动化、微型化
实时监测技术
物联网技术:通过 传感器实时监测环 境数据
大数据分析:对监 测数据进行实时分 析,提供决策支持
云计算技术:实现 监测数据的存储、 处理和共享
人工智能技术:实 现环境监测的自动 化、智能化和精准 化
监测方法:包括 化学分析法、生 物监测法、物理 监测法等
监测频率:根据 水质状况和监测 目的确定
监测意义:了解 水质状况,为环 境保护和治理提 供依据
土壤监测
目的:了解 土壤污染状 况,为环境 保护提供依 据
监测内容: 重金属、有 机物、微生 物等
监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生物监测法、 遥感监测法 等
监测数据的共享与利用
数据共享:建 立统一的数据 共享平台,提 高数据利用率
数据利用:利 用大数据技术, 对监测数据进 行深度挖掘和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2、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采样
⑴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
⑵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液体,注入无菌 试管中送检。
3、医护人员手的采样
⑴采样时间:在洗手后及接触病人或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 支在双手指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边涂擦边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 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 即中心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点;室内面积≥30m2, 设东西南北中5点,四边各点均距墙1m。
⑷采样方法: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将平皿盖打 开,扣放于平皿旁)5分钟,无菌方法盖好立即送检。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⑴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 样。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 积≥100cm2棉拭子在被检物 体表面来回涂擦2次(特别是器械 关节),剪去手接 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压印法 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 压贴在物体上 10~20秒,送检。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检测我们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询 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样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准确。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
包括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医务人员手 的监测。
二、我院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部门:
手术室、监护室、产房、婴儿沐浴室、供应室无 菌间、治疗室、换药室等重要部门进行卫生学监测 。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
➢ ⑷采样方法:
➢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将平 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规定时间(Ⅱ类环 境暴露15分钟,Ⅲ及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 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
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套、酒精灯、打火机、胶布、笔
➢四、采样方法
➢1.空气采样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 动之前采样。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 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⑵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 线上取3点,即中心点、两端各距墙1m处 取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 四边各点均距墙1m。
➢ 3、医护人员手的采样
➢ ⑴采样时间:在洗手后及接触病人或从事 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 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 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一只手 涂擦面积约30cm2),边涂擦边转动棉拭 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 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按平 方厘米计算。
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⑶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 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来回涂擦2次(特别 是器械 关节),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 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 2、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采样 ➢ ⑴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灭菌
剂。 ➢ ⑵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液体,注
➢ ▲消毒和灭菌物品效果监测
➢ 灭菌物品监测是指灭菌后的物品或一次性 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等是否达到灭 菌要求。消毒剂监测是指医院常用灭菌剂、 消毒剂(酒精、碘伏、戊二醛及含氯消毒 剂)的生物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盖好立即送检。
➢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 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 取100cm2.
环境卫生学 监测采样方法 ⑴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5分钟,无菌方法盖好立即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检测我们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询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消毒和灭菌物品效果监测 门把手等小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四边各点均距墙1m.
放于平皿旁)5分钟,无菌方法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室内清洁消毒后1小时内)。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边涂擦边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⑶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 水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来回 涂擦2次(特别是器械 关节),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 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 2、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采样 ➢ ⑴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
消毒、灭菌剂。 ➢ ⑵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
检液体,注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
➢⑶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 门把手等小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政策评估:定期评估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促进可持续发展
监测环境质量:了解环境状况为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THNK
监测方法:采用大气采样器、分析仪器等设备进行采样和分析
监测频率:根据环境状况和监测需求治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水质监测
监测目的:确保水质安全防止污染
监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
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等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测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
评估环境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障公众健康:监测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
监测环境污染:了解环境污染程度为治理提供依据
促进可持续发展:监测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效应来间接测量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监测的意义: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卫生学监测意义
PRT THREE
保障人类健康
监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并控制环境污染保障人类健康
预防疾病:通过监测环境污染预防疾病发生保障人类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监测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监测频率:根据水质状况和监测目的确定
监测结果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土壤监测
目的:了解土壤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照射强度:
普通30 W新紫外线灯辐照强≥90μW/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μW/cm2为合格 30 W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 μW/cm2为合格 监测频率:新灯管使用前监测
使用中灯管半年监测一次。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GB50333的要求。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15min·平皿 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5min·平皿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结果判断
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 皮肤粘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cfu/ml 消毒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0cfu/ml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来自监测方法: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结果判断: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3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 数应≤5cfu/cm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3
➢ 三、采样前的准备 ➢ 1.环境准备 ➢ 2.物品准备:无菌培养皿、无菌生理盐
水试管、无菌棉拭子、1ml注射器(无 菌)、无菌剪刀(刀片)、无菌生理 盐水(支)、无菌手套、酒精灯、打 火机、胶布、笔
4
➢四、采样方法 ➢1.空气采样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
疗活动之前采样(室内清洁消毒后1小 时内)。 ➢⑵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 100cm2.
14
➢⑶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 水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来回 涂擦2次(特别是器械 关节),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 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15
➢ 2、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采样 ➢ ⑴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
消毒、灭菌剂。 ➢ ⑵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
5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 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点、 两端各距墙1m处取点;室内面积 ≥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四边 各点均距墙1m.。
6
➢⑷采样方法: ➢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
样点暴露(将平皿盖打开,扣 放于平皿旁)5分钟,无菌方法 盖好立即送检。
7
➢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
环境卫生学 监测采样方法
1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检测我们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
准要求,追询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样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
果准确。
2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 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 测。
二、我院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部门: 手术室、监护室、产房、婴儿沐浴室、 供应室无菌间、治疗室、配剂室、换药 室等重要部门进行卫生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二)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动前采样。
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

2、准备物品
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 测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 外对角线 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30m2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5、培养应必须设2次空白对照 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1个培养 皿做对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 第2次对照:为操作过程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 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微生物 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 盖,用于检测培养操作过程是否合格。

5个/30minΦ90皿 (175个/m3)
5
300000级
Ⅳ 肛门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2、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结果判定2、洁净辅助用房空气细菌菌落数标准
等级 用房名称 沉降菌(浮游法)细菌 最大平均浓度 空气洁净度 级别
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3)皮肤粘膜采样: 采样时间: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作用时间,达 到消毒效果后及时采样。 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 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 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 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再用 酒精灯烧烤试管口及帽后盖好试管,做好标记,填 写化验单,立即送检。 不规则的皮肤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细菌菌落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 采样面积(cm2)
2.2.4 结果判定
卫生手消毒:菌落计数≤10 cfu/cm2
外科手消毒:菌落计数≤5cfu/cm2
2.3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2.3.1 采样方法 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被检消 毒液,加入9ml复方中和剂中混匀。 使用中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灭菌剂应每月进行监测。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2.1.4 结果判定
2.1.4.1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 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 cm2。
2.1.4.2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 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 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医疗环境应强调通风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 地面0.8m-1.5m;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 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采样方法
Ⅰ 类: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 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保护性隔病 区;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 析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
Ⅳ 类: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房。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 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 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医务人员手监测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 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 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 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 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 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 表面采样。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监测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 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 官移植病房、烧伤病区 日期:2017.1.24
定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指对医院消毒效果进行
监测,以使医院环境充分达到保障人群健康要 求的程度。包括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 面消毒效果的监测以及紫外线强度监测等。
一、空气监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1)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 事医疗活动前;(2)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
采样方法(沉降法): (1)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 内、外点距墙壁1m处;(2)室内面积>30m2,设 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距墙壁1m处。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2 、采样面积被采表面v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00cm2,取100cm2 。

3 、采样方法用5cm 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0.03mol/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4 、检测方法把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 C〜45 C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 , 36 C ± 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5 、结果计算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砾样液稀释倍数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m 2)= -------------------------------------采样面积(cm 2)三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1、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病人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 、采样方法将浸有无菌0.03mol/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 )计算。

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3 、检测方法把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 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 , 36 °C ±1 C恒温箱培养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4、结果计算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砾样液稀释倍数医务人员手菌落总数(cfu/m 2)= ----------------------------------------30 X2将冷至40 C〜45 C的熔48h,计数菌落数,必要四、医疗器材检查方法1、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消毒和灭菌物品效果监测 灭菌物品监测是指灭菌后的物 品或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 无菌器械等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消毒剂监测是指医院常用灭菌 剂、消毒剂(酒精、碘伏、戊 二醛及含氯消毒剂)的生物监 测。
1、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⑴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 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取100cm2.
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 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 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 把手等小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 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3、医护人员手的采样 ⑴采样时间:在洗手后及接触病人或从 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双 手指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边涂擦 边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 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四、采样方法
1.空气采样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 疗活动之前采样(室内清洁消毒后1小 时内)。
⑵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 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点;室 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 点,四边各点均距墙1m.。
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环境卫生学 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检测我们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 准要求,追询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样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因此在检测时需要采取合适的采样方法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

如果是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则应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如果是针对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应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在常规检测时,被采样面积小于100平方厘米时,应取全部表面;大于等于100平方厘米时,应取100平方厘米。

而在暴发流行时,则可以根据需要采样,不受此限制。

3、采样方法棉拭子法1)对于平面的物体,使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被检物体表面放置规格板后,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吐温-80 1g、蛋白胨10g、氯化钠8.5g、蒸馏水1,000mL配置而成,pH7.2~7.4,121摄氏度压力蒸汽灭菌20分钟)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

将XXX折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XXX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使用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方厘米)的平皿,倒入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于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

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然后送检。

4、注意事项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

例如,在层流洁净手术室中,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XXX应处于湿润状态。

如果处于饱和状态,应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

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3、棉拭子采样时,应在接种前将培养皿于37摄氏度温箱中烤30分钟。

4、层流洁净手术室的采样时间应在消毒后10分钟之内(各类洁净用房作为静态实测数据),手术室手术结束后和各类洁净用房的上午10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5ym)过滤浓缩,将滤膜接种于凝固的营养琼脂平板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36C±1C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当滤膜法不可计数时: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x50(A.4)式中:m为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当滤膜法可计数时: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mf(cfu/滤膜)(A.5)式
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3、检测方法
把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l.O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C〜45°C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C±1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3、可使用经验证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进行环境、物体表面等微生物污染情况和医疗器材清洁度的监督筛查;也可用于医院清洗效果检查和清洗程序的评价和验证。
一、空气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1、米样时间
I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II、III、W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检测方法
4、消毒后内镜: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可使用蠕动泵)送检。将洗脱液充分混匀,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C〜45°C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C±1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cfu/件)。将剩余洗脱液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滤膜
5、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m2)=
采样面积(cm2)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1、米样时间
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
将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
II、III、W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夕卜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①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II类环境暴露15min,III、W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4、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
医务人员手菌落总数(cfu/m2)=
30x2
四、医疗器材检查方法
1、米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2、灭菌医疗器材的检查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如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进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器材,应在100级洁净实验室,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取全部表面或不少于100cm2;然后将除去手接触部分的棉拭子进行无菌检查。
牙科手机:在100级洁净实验室,将每支手机分别置于含20mL〜25mL采样液的无菌大试管(内径25mm)中,液面高度应大于4.0cm,于旋涡混合器上洗涤震荡30s以上,取洗脱液进行无菌检查。
3、消毒医疗器材的检查方法
可整件放入无菌试管的,用洗脱液浸没后震荡30s以上,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C〜45°C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C±1°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cfu/件),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将送检平皿置36C±1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3、结果计算
1平板暴露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空气采样器法计算公式:空气中菌落总数(cfu/m3)=1000
L/minmin
米样时间()€采样速率()€
采样器各平皿菌落数之和(f
………
二、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中:m为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mf为滤膜上菌落数。
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4、检测方法
把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C〜45°C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C±1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采样和检查原则
1、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0°C〜4°C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2、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常规监督检查可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涉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在100级超净工作台称取1g〜10g样品,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进行洗脱,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计数菌落数(cfu/g),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器材,在100级超净工作台,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V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然后将除去手接触部分的棉拭子进行洗脱,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C〜45°C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C±1°C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cfu/cm2),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1、米样时间
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米样面积
被采表面V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
I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空气采样器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检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房间大于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