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题库及答案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填空题1.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 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 和(价值取向)。
6.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8.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1.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2.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1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10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附答案(各地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6.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7.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设计。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以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5、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6、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7、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8、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大约3500个常用汉字。
9、在语文研究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0、能主动进行探究性研究,在实践中研究,运用语文。
1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2、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4、教材应当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同时关注人类和自然。
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5、教材应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精神。
16、语文教学应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7、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8、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19、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当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0、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选择题一、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数为2500个,其中会写2000个左右。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几个方面?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答案:C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 B. 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C.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D.上述说法均正确答案:D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A.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生活的联系 B.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C. 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性学习3、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________个左右,其中________个左右会写。
答案:3000;2500三、简答题1、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2、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论述题请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生阅读.7.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9.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12、答:“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四、观点论述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4、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5、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答: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9、答: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10、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11、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12、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13、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40分,每空2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和文学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学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500个,其中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真实的话,写真实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日记、小记、小议论文,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探究研究实施的过程是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生。
4、素质教育的核心点是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6、教学方式、研究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
1、定量评价法和定性评价法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前者主要通过数量化的指标来评价,后者则更注重主观评价和描述性的分析。
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前者将评价对象与预设的目标相对照,后者则不受限于目标,更注重评价对象本身的特点和价值。
同样,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笔画数最多的是()A. 明B. 笔C. 语D. 课2. “春天”一词在句子中通常作什么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定语3. 下列哪句古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老师”一词的反义词是()A. 学生B. 家长C. 朋友D. 医生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风吹过稻田,稻穗轻轻摇曳。
B. 雨滴落在窗户上,发出滴答声。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小猫在沙发上蜷成一团,打着呼噜。
6. “长江”一词在句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中作什么语?()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7. 下列汉字中,属于上下结构的是()A. 林B. 森C. 晶D. 李8. “美丽”一词的同义词是()A. 丑陋B. 漂亮C. 普通D. 奇怪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沉重而冰冷。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D.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过操场。
10. “勇敢”一词的反义词是()A. 胆小B. 聪明C. 懒惰D. 勤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12. 在句子“______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中,应填入的形容词是“明亮”。
13. “不入虎穴,______”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14. “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15. 在句子“老师布置了______作业,学生们都认真完成了。
”中,应填入的量词是“许多”。
16. “______”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赋予事物人的特征来表达情感。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一、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爸爸是一名兽医,他非常喜欢动物。
他每天都要去看病的动物。
一天,他为一只小狗治疗了一下午,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爸爸真的是个热爱动物的人。
1. 爸爸的职业是什么?()A. 医生B. 老师C. 兽医D. 工程师2. 为什么爸爸回家很晚?()A. 喜欢狗B. 去看望病人C. 有很多事情要做D. 和同事一起聚餐(2)一家人去野外游玩,小明看到了一只蝴蝶,他追着蝴蝶跑,乌龟爬得慢,车跑得快,小猫蹦蹦跳跳,小鱼在水中游,这个场景真美丽。
3. 小明看到了什么?()A. 鸟儿B. 汽车C. 蝴蝶D. 小鱼4. 谁跑得最快?()A. 乌龟B. 小猫C. 蝴蝶D. 车(3)小李的书包很重,进别人家里的时候,他不小心撞到了瓷瓶,瓷瓶掉在地上摔碎了。
好在这只是一个假的瓷瓶。
5. 小李的书包里有什么?()A. 书B. 别人家的东西C. 瓷瓶D. 玩具6. 瓷瓶是真的还是假的?()A. 真的B. 假的(4)小芳参加了跳绳比赛,她一下子跳了很多个,捧着奖杯高兴地跳了起来。
7. 小芳参加的比赛是什么?()A. 游泳比赛B. 画画比赛C. 跳绳比赛D. 竞走比赛8. 小芳获得了什么奖杯?()A. 冠军奖杯B. 亚军奖杯C. 排名第三的奖杯D. 参与奖二、作文(10分)请你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100字。
题目:我的家乡请你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名胜古迹、特产等方面的内容。
三、连词成句(每题2分,共10分)请根据所给单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9. 昨天母亲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花。
(母亲/昨天/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花。
) 答案:_________________。
10. 我们学校在北京。
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学语⽂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新课程⼩学语⽂课程标准及答案⼀、填空题:1、识字的途径有两个:⼀是,⼆是。
(集中识字;随课⽂识字)2、词串识字的功能有,,,。
(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3、写字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个⼀”,指的是:,,。
(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约⼀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约⼀拳;握笔点离笔尖约⼀⼨。
)4、低年级的识字,要遵循、的原则。
(多认少写;识写分流)5、阅读教学是、、之间的对话过程。
(学⽣;教师;⽂本)6、阅读教学流⾏语:“三品”(品词、品句、品读)“三层次”(感悟、积累、运⽤)“三境界”(⼭是⼭,⽔⾜⽔;⼭不是⼭,⽔不是⽔;⼭还是⼭,⽔还是⽔;)7、学⽣阅读的⽅式、⽅法有多种,如、、等。
(朗读;背诵;默读;诵读;浏览;摘抄;交谈)8、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向互动,指的是、的互动。
(师⽣之间;⽣⽣之间)9、阅读教学承载着多重任务,但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的、和。
阅读能⼒;阅读⽅法;阅读习惯)10、阅读课的设计要以为线索,把、、、、有机结合起来。
(读;感悟;理解;积累;运⽤;表达)11、写作是为了表达和____________。
(与⼈交流)12、⼩学阶段的写作具有_______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发的需要。
(练习)13、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_____________的紧密联系。
(学⽣⽣活)14、低年级写话要以________为主,让学⽣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
(⿎励)15、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引导学⽣通过多种途径积累___________。
(写作素材)16、写作素材既来⾃观察⽣活得来,来⾃个⼈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______的积累。
(阅读)17、 ______作⽂,能培养学⽣的创新思维,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重要⽅式。
(想像)18、作⽂的评改和______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
(交流)19、作⽂教学中,要引导学⽣形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更要引导学⽣在修改中学会修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学校:湛河区实验小学一、判断题(4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6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8. 总体目标指出,要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
()9. 第一学段要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0. 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 第二学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12. 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13. 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14. 第三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5.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阶段学生要“多认少写”。
()16.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17. 评价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18.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
()19.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0.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二、选择题(单选40分)()1. 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 小明家的狗叫小黑,它非常聪明,能听懂主人的指令。
小黑最喜欢和小明一起去公园散步,它总是很高兴地摇着尾巴跑来跑去。
有一次,小明摔倒了,小黑立刻跑过来,用鼻子轻轻地碰了碰小明,示意他没事。
小黑是一个忠诚的朋友。
问题,小黑最喜欢和谁一起去公园散步?A. 小明。
B. 小红。
C. 小华。
D. 小亮。
答案,A. 小明。
2. 小明家的猫叫小花,它非常懒惰,整天只知道睡觉。
小花最喜欢躺在阳光明媚的地方,闭着眼睛享受阳光的温暖。
有一次,小明拿出玩具逗小花玩,小花却无动于衷,继续打盹。
小花是一个懒惰的家伙。
问题,小花最喜欢做什么?A. 看电视。
B. 睡觉。
C. 玩耍。
D. 吃饭。
答案,B. 睡觉。
二、写作。
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作文。
(图片描述,一只小猫正在追逐一只蝴蝶)。
作文内容,今天,我在花园里看到了一只小猫在追逐一只漂亮的蝴蝶。
小猫像一团活泼的毛线团,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
它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尾巴高高翘起,仿佛在告诉我们它有多开心。
蝴蝶飞来飞去,小猫总是紧紧地跟在它的后面,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看着它们的游戏,我也感到快乐起来。
三、诗词鉴赏。
请你根据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意境?A. 山明水秀。
B. 壮丽景色。
C. 远方的风景。
D. 登高望远。
答案,D. 登高望远。
四、语文知识。
请你根据语文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 下面哪个词语的读音是错误的?A. 草原(yuan)。
B. 花园(yuan)。
C. 公园(yuan)。
D. 园丁(yuan)。
答案,B. 花园(yuan)。
2. 下面哪个词语的写法是正确的?A. 水果(shui guo)。
B. 水过(shui guo)。
C. 水国(shui guo)。
D. 水锅(shui guo)。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2、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 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阅读研究,在写作中研究,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表达、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识字、写字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能力、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
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
段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
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研究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选项为A、①②③④。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和写字
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1、问题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默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意
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2、问题分析: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注重考察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参与程度和探究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
3、问题分析: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作文修改?
对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如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态度、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技巧,同时引导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评、自评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研究和提高。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创设良好的自主研究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需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