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的推拿治疗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摘要】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临床上非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通过引言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接着详细探讨了保守治疗方法、理疗效果评价、药物治疗进展、康复训练的作用,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
在本文分析了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促进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理解和治疗进展。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理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中医治疗、针灸、推拿、可行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导致椎间隙变窄,进而引起椎体前移或后移,造成腰椎滑脱。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手术疗法虽然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也存在着手术风险大、康复周期长等问题。
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这一常见病症。
1.2 目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目前,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选择。
非手术治疗方法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进展,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探讨非手术治疗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可行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康复效果。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0例报告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0例报告尹 恒 马 勇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屈脊团身翻滚法,治疗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0例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愈1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结论:常规牵引屈脊团身翻滚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手法 牵引 中图分类号:R681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3649(2006)1020103202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又称“假性腰椎滑脱症”,是由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引起的。
治疗主要以保守疗法为主,极个别症状严重者才行手术复位固定。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手法治疗该病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42~76岁,平均5714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411年;L4滑脱12例,L5滑脱5例,L3滑脱3例;按Meyerding四度分类法[1],Ⅰ°滑脱16例,Ⅱ°滑脱4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弥漫性疼痛、酸胀,重者伴一侧或双下肢放射痛;久站久立及久行、剧烈活动、劳累后明显加重;腰背部僵硬,活动受限;椎旁明显压痛或伴按时放射痛;部分病人小腿外侧或大腿外侧痛觉减退或肌萎缩,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2 治疗方法211 常规腰椎牵引 施行手法前,先使用骨盆牵引带持续牵引,重量8~16kg,牵引时间30~60分钟。
212 手法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髋,收腹,屈脊团身,双手抱膝,头部尽量靠近膝部。
术者一手扶患者踝部,一手托扶患者颈背部,嘱患者自行发力作前后往返翻滚动作,术者双手前后协调控制,每次滚翻3~5分钟,间断休息。
每日治疗3~4次, 7天为1个疗程。
治疗过程应循序渐进,部分患者体质较差,治疗初期施术时间不可过久。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滑脱及效果
饮食及锻炼的建议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患者需要注意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增加营 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锻炼建议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腰椎滑脱的复发 。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游泳、瑜伽、慢跑等,但需注意不要 过度运动,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热刺 激,以舒筋活络、调和气血。
刺络放血
在腰椎部位刺破皮肤,放出适量血液,以减轻局 部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
推拿治疗
手法按摩
通过推、揉、捏、按等手法,对腰椎部位进行按摩,以舒缓肌肉 紧张和促进腰椎部位的血液循环。
扳法
在保持腰椎部位稳定的情况下,用双手将腰椎部位的小关节扳开, 以改善腰椎滑脱的情况。
THANKS FOR WATCHI
通过中医的调理,患者 可以降低再次发作的风 险。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中医治疗可帮助患者更 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 况。
提高生活质量的效
增强自信
01
通过中医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增强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02
中医治疗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生活。
促进康复
03
中医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05 中医治疗腰椎滑脱的注意 事项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诊断准确
中医治疗腰椎滑脱首先需要准确诊断病情,了解滑脱的程度、原因 和患者的体质状况,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腰椎滑脱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 推拿、拔罐等,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重视休息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1. 腰椎病基本手法腰椎病推拿疗法是通过不同大小、方向的外力,施于人体体表部位( 经穴),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活血化瘀、促进气血生成和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松解粘连、理筋复位的作用。
不仅是治疗腰椎病的常用方法,也是诊断方法。
腰椎病的基本推拿手法与颈椎病的手法相同,常用的有摩法、揉法、拿法、提法、扳法。
下面介绍另外两种腰椎病常用的手法。
(1) 腰部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者侧面,用两腿夹住患者下肢,双手分别扶住双肩,用力向左右作旋转摇动。
此法具有滑利腰椎关节,松懈关节滑膜、韧带及关节囊粘联的作用。
能有效地缓解腰椎运动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
(2) 斜扳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患者侧面,一手拇指指腹点压腰部患处,并向棘突旁推顶, 另一手臂握住对侧下肢膝关节前侧,令下肢伸直并后伸。
拇指的推力与下肢后伸的力量产生对抗,使腰部扭转。
操作中点压腰部时力量宜适中,斜扳拔伸的幅度应以患者耐受为度,一般需一分钟左右。
此法具有舒顺筋络,活血止痛作用,可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问盘突出症等。
2.“施氏三步九法”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是治疗背柱病的常用方法。
“施氏三步九法”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颈椎病,同样也适用于腰椎病,“施氏三步九法”基本步骤为:第一步:理筋第一法[ 摩法]:以手掌面在腰背部作直线或圆形的有节律的摩动。
摩动时不离开皮肤,动作轻柔,由浅入深,用力和缓,不带动深层组织,快慢适度,使按摩部位有微热舒适感为宜。
具有活血通脉、通经活络、发散解表。
第二法[ 揉法]:以手掌、掌根或手指指面置于患者腰背部,沿脊中线、两侧膀胱经线进行按揉。
并推动皮下浅层组织在深层组织界面上作轻快和柔和的回旋运动。
施术时,肩、肘、手臂放松,以肘为支点,前臂连同腕关节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摆功,手法轻快、柔和、深透,揉动幅度由小到大,着力持续均匀连贯。
治病良方:腰脱穴位按摩治疗
治病良方:腰脱穴位按摩治疗
腰脱根源就是气血供应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合理饮食,调理一段时间就可痊愈.同时,调整好心态,腰脱就像长时间大强度使用手劳作造成手麻痛一样,只不过调整时间方法不一样。
穴位按摩可以迅速消除腰部和腿部不适给患者带来痛苦.其方法如下:
(1)依次在膀胱经上选择胞肓穴、秩边穴,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用双手拇指按压各1分钟
(2)用双手拇指按压委中穴2分钟,然后双手拇指按压住委中穴令患者缓慢弯腰3次
(3)用双手拇指按压昆仑穴2分钟,然后双手拇指按压住委中穴令患者缓慢下蹲3次
(4)用双手拇指按压天柱穴2分钟
经过上述穴位按摩可以疏通膀胱经,增加腰部气血供给.可以迅速消除腰部和腿部不适给患者带来痛苦。
(5)消除腰部和腿部不适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经常按压足三里,中脘,公孙穴,章门穴强胃健脾,合理饮食增加气血量,从根本上治愈气血不足造成腰脱根源。
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世 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1 1 期
・
论著 ・
推拿手法配合 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 脱症 的疗效和 安全性分析
张 书 贤
(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 民医院 ,吉林 通化 1 3 4 0 0 1 )
摘要 :目的 对退行 性腰椎 滑脱症 患者采 用推 拿手法配合 中频 治疗 治疗 ,观察和分析其 治疗的临床 效果。方 法 将 我院 收 治的 1 3 0例 退行性腰椎 滑脱症 患者按 照数 字随机表 法进行 分组 ,分成试验组 ( 7 0例 ) 和 对照组 ( 6 0例 ) ;对 照组 :对 患者 采用推拿 手法治疗 。试验 组 :在 对照组治 疗的基础上 ,对 患者采用 中频 治疗仪治疗 。结果 试验 组治疗有效 率为 8 2 . 9 % 明显优 于对照组 5 3 - 3 %;差异显著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0 . 0 5 ) 。结论 在 临床 上 ,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患者采用 推拿手 法联合 中频 治疗仪 治疗 ,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频 治疗仪 ;退行性腰椎 滑脱 症 ;推 拿手法 中 图 分 类 号 :R6 9 1 .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1 . 0 1 5
ABS TRACT:0b i e c t i v e u s e d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l u mb a r o l i s t h e d i s e a s e o f i n t e r me d i a t e f r e q u e n c y t h e r a p y a n d ma s s a g e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 t o o b s e r v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l e c t o f t r e a t me n t . Me t h o d s W i l l o u r h o s p i t a l 1 3 0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1 u mb a r o l i s t h e d i s e a s e t a b l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n u mb e r o f r a n d o m g r o u p i n g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e s t
拱腰推拿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裂者 9例 。C T扫描腰椎 间盘 突 出者 4 l例 ; 属I 度 滑脱者 4 3例 , I I 度滑 脱者 1 7例 。两 组在性 别 、 年龄 、 病程 等方 面
均无显著差异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2 治疗方 法
2 . 1 治疗组 : 患者俯卧位于多功能推拿床上 , 床 中部拱高 , 使 患者腰部被动前屈位 , 此时腰最高点应是腰椎 4 、 5节段 。
让患者俯卧5 m i n 后 。医者站在患者的任意一侧 , 双手分别
同期我院住 院及 门诊腰椎滑脱症患者 1 2 0例。随机分 为两组各 6 o例。治疗组男 1 9例 , 女4 1 例; 年龄 ≤3 0岁者
1 例, 3 1~ 4 0岁者 9例 , 4 l一 5 0岁者 2 4例 , 5 1 ~6 0岁者 2 1
・
3 2・
山西 中医 2 0 1 3年 2月第 2 9卷第 2期
S H A N X I J 0 F T C M F e b .2 0 1 3 V o 1 . 2 9 N o . 2
・
针 灸推 拿 ・
拱 腰 推 拿 法 治疗腰 椎 滑脱 症 疗效观 察
廖信祥 黎展文 庞 贞兰 周一庆
全部有腰胀痛 , 4 5 例伴 有一侧下 肢麻痛 , 1 5 例伴有 双侧 下 肢麻痛 ( 其中3 例 合并 有大小 便感觉 异常 ) 。左侧 椎 弓峡
部裂者 2 3例 , 右侧椎 弓峡部裂者 2 1 例, 双侧椎 弓峡 部裂 者
2 . 2 对照组 : 患者取 卧位 于平板 床上 , 常规腰 部放松手 法 后, 取穴大肠俞 、 小肠 俞 、 上髂穴 、 环跳穴 、 承扶 穴 、 承 山穴 , 单侧下肢疼痛者取穴患侧下肢 穴 1 例, 女3 9例 ; 年龄 ≤3 0岁者 2例 , 3 1— 4 0岁者 8 例, 4 1 ~5 0岁者 2 2例 , 5 1 —6 0岁者 2 5例 , ≥6 1岁者 3例 ; 病程 <1 年者 2 0例 , 1 —5年者 3 1例 , > 5年者 9例 。L 4 滑 脱者 3 1 例, L 滑脱 者 2 9例 。6 O例 患者全 部有腰 胀痛 , 4 1 例伴有一侧下肢麻痛 , l 9例伴有 双侧 下肢麻 痛 ( 其 中 5例 合并有大小便感觉异常 ) 。左侧椎 弓峡部 裂者 2 5例 , 右侧 椎 弓峡部裂者 2 0例 , 双侧椎 弓峡部裂者 6例 , 无椎 弓峡部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研究进展
推 拿 手法 治疗 腰 椎 滑脱 症 的研 究 进 展
葛青 叶 河南省 濮 阳市中 医院针 灸推 拿科 (50 3 47 0 )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相关研究资料,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推拿治疗手法。方法: 对临床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治疗手 法的研究资料作综合概述。结论: 推拿手法是退行性腰椎滑脱保守治疗的主要方法, 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很可靠, 根据其作用特点可 以归纳为刺激性手法和矫正性手法两大类, 前针对推拿手法的研究虽然很多, 目 但关于推拿治疗本病获效机理研究还很少见, 因此 在腰椎滑脱症的推拿手法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者做更多的工作, 找出最合理、 完善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 从而为推拿疗效的提 高和推拿疗法的推广服务。 关键词: 推拿手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 研究进展
・
72 ・ 3
光 明 中 医 20 09年 4月 第 2 4卷 第 4期
CG C A r 09 V l 44 JM M pi20 .o 2 . l
痛 复又加 重 , 自觉 时有 发热 , 体温 不高 , 淡苔 白腻 。 测 舌 治法 同 前 , 柴 胡 、 椹 、 叶 、 枯 草 、 荷 , 黄 芪 去 桑 桑 夏 薄 加
di1 . 6/.s . 0 .9420 .40 1 o:0 3 9jin 1 381 . 9 0 .9 9 s 0 0 文 章 编 号 :038 1(09. .720 10.94 20 ) 03 — 4 0 2
腰椎 滑脱是 指 因腰 椎 间骨性连 接异 常而发 生 的上
向, 顺揉 到足跟 部 , 复 3次 。 反
通 常先施 以刺激 性手 法 , 以调整 类手法 , 继 或在调 整的过 程 中兼 以刺 激 性 手法 。同或 患者体 位 同上 , 0 0次 医者位 于
三步调衡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Maaam lt [ ] e oot e , 99, 4 1 : 3—7 . cc uat J .JPr dn s 1 8 2 ( ) 6 a i R 4 [8 R V SDT, O HR N D h otiui t ui 1 ]G A E C C A .T ecnrb tno i e l k o f n re n一1 n o er s a o t pri otli u et co [ ] adtm rncoi f t e dna tsedsut n J .J u s c ro o s r i
肤感觉减退 、 腱反 射迟钝 、 肌力减 弱及 肌 肉萎 缩 ; 病变 棘突可扪及 阶梯样感 , 棘旁深压痛 , 痛 阳性或伴放 叩击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中医药 管理局 中医药 科技专项课 题 ( 编号 : Z G-
K0 6) Z 9— 0
均为 滑脱
△通信作者 。E—ma :oe0 6 .o i Bn9 @13 cm l
g s i e eo x g n s tl o i s i x e me tl p ro o tt n e n y lo y e a e me ab lt n e p r n a e id nii i e i s
[3 L N .A t d co e l o oi [ .B in : 1 ] I G C H n i r ut nt m t r s n M] e i A no i o a cr o jg
P rdno. 03 7 ( ) 3 1— 0 . e oot1 20 , 4 3 : 9 4 1 i
[4 I U A E D,KN R N J xe l f m tr adrp 1 ]FN C N II O SM .E tma il ma y n e. na o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
2 治 疗 方 法
卧 位 , 手 抱 住 膝 部 做 仰 卧起 坐 运 动 , 脊 柱 向腹 前 双 使 呈 蜷 腰 滚 动 状 , 自己不 能 滚 动 者 , 找 一 助 手 托 其 若 可
背部 , 以助 完 成 本 动 作 。 次 可 练 习 3 5遍 , 可 因 初 ~ 亦
前方 , 渐 用力 向腹 部方 向按压 , 力 由轻到重 , 逐 用 往 返 按 压 3 5ri 。 以 使 向 前 滑 移 的 腰 椎 有 复 位 作 ~ n a 用 , 而 达 到 理 筋 整 复 、 络 顺 接 , 则 气 血 通 , 则 从 筋 顺 通 不 痛 之 目的 。 透 热 活 血 法 : 患 者 抱 膝 侧 卧 。医 者 ④ 让
人 而 异 , 不 疲 劳 为 宜 。 每 日可 做 1 3次 。② 抱 膝 以 ~ 压 腹 法 : 者 仰 卧 , 膝 屈 髋 , 抱 膝 位 , 助 手 将 其 患 屈 呈 一 臀 部 抬 起 垫 一 约 2 。 3 。 楔 形 枕 头 , 续 仰 卧 抱 O~ O的 持 膝 2 ~ 3 n 每 日 1 O 0mi ~2次 。③ 屈 膝 跪 床 弯 腰法 : 患 者 双 膝 屈 曲跪 于 床 上 , 胫 骨 平 放 置 于 床 面 , 掌 两 双
撑 床 , 前 俯 , 俯 高 度 因人 而 异 , 持 续 跪 床 弯腰 腰 前 可
3 1 n 每 日做 1 2次 。 ~ 0mi 。 ~
3 治 疗 结 果
侧 , 用 攘 法 、 揉 法 、 运 法 于 腰 椎 两 侧 及 其 背 部 先 掌 膊
以小 鱼 际侧 擦 腰 部 膀 胱 经 , 擦 八 髂 穴 , 时 配 用 红 掌 擦 花油或冬青 膏 , 部皮肤灼热感 为度 。 局 以 上 手 法 隔 日治 疗 1次 , 次 2 i 每 0r n左 右 , O a 1 次 为 1个疗 程 , 连 续 治 疗 1 3个 疗 程 。 可 ~ 2 2 自我 功 能 锻 炼 . ① 仰 卧蜷 腰 滚 动 法 : 患 者 仰 嘱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3T10:14:23.47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0期作者:张莉张惠芳[导读]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状主要由腰椎管狭窄等因素所致,该疾病的发生于腰椎关节之间互相影响张莉张惠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7500210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状主要由腰椎管狭窄等因素所致,该疾病的发生于腰椎关节之间互相影响,导致椎体出现错位问题。
椎体所在的位置平移或旋转会使椎管的结构发生改变,容积同样会受到影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形成是较为缓慢的,在各项变化的共同参与下,患者最终出现下腰疼痛症状,且该症状表现出明显的顽固性特点。
该疾病的发生受到关节、关节囊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滑脱会显示出静止特点。
本文主要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理以及护理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正骨;推拿;中医护理腰椎滑脱症主要是受外界机械应力所致,比如外伤、磨损等因素,此类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
在疾病早期阶段,患者身体基本无明显异常变化,随着病情不断恶化,患者会逐渐出现下肢疼痛、腰痛、麻木无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走路摇摆等严重症状。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腰椎牵引疗法对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已无法满足,因此需要通过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治疗。
现本文就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如下综述。
一、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病理分析在影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发生原因中,椎间盘退变所致的不稳定性和关节突骨节炎为主要的致病原因,椎间盘在这其中占主要因素。
相关研究者认为,当椎间盘发生退变情况后,下腰椎旋转时应力由髓核移至小关节,故关节面的结构会发生变化,骨质吸收也会受到影响[1-2]。
有研究指出,在滑脱中扭转和剪切力的增加,都可以加快椎间盘退化程度。
因此,滑脱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与椎间盘退变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腰椎滑脱症中西医如何治疗
腰椎滑脱症中西医如何治疗腰是一个很容易出现伤病的部位,什么腰肌劳损啊,腰椎间盘突出啊,腰椎滑脱啊,都是常见的腰部损伤疾病。
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不正确,导致发生腰部损伤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发病的年龄也在不断降低,年轻人腰腿痛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其中腰椎脱滑导致的疼痛在骨科尤为常见。
那么,腰椎滑脱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中医怎么治疗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是由于椎体退行性变化或腰椎峡部不连等原因导致的疾病,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临床上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在骨科疾病中的治疗也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敷、手法治疗、针灸等。
(1)中药外敷治疗腰椎滑脱中药外敷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田正强等学者在治疗腰椎滑脱的过程中就采取了这种方法,其用药包括60克没药、60克肉桂、60克乳香、60克大黄、90克苍术、90克延胡索、90克五灵脂、120克杜仲、120克狗脊、120克断续、120克红花、120克桑寄生、150克牛膝、150克川芎、180克黄芪、180克当归等。
将药材研磨成粉,熬制成膏后敷在患处,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患者的疼痛等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2)手法治疗腰椎滑脱手法治疗在应用的过程中包括牵拉、推拿等,推拿是腰腿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
主要操作包括在患者的腰腿部位,采取拿、按、滚、揉、推、擦等动作用力,在滑脱椎体的棘突旁使用指尖进行按揉,直到患者出现酸胀等感受;对腰部两侧的肌肉尤其是髂棘上缘及结节点或条索样改变处进行弹拨;对大肠俞穴、委中穴、环跳穴、华佗夹脊穴、肾俞穴等进行点揉等。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腰部韧带的功能性,并对腰部肌肉进行增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3)针灸治疗腰椎滑脱针灸是很多疾病在进行中医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
针灸的行针手法有很多,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而取穴主要是腰椎相应部位的穴位,例如肾俞穴、命门穴、大肠俞穴、委中穴、环跳穴、束骨穴等,首先对穴位针刺得气,之后进行通电刺激,达到镇痛、减轻压迫、消除水肿等目的。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
[收稿日期]2002201215[作者简介]王道全(1956—),男,山东五莲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推拿治疗运动系统病症的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王道全1,于 娟1,师 彬2,王绍辉1,李 静1,沈瑾瑾1(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2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62) [摘要]运用推拿腰部放松、点按通络、整复、透热活血法,配合仰卧蜷腰滚动、抱膝压腰、屈膝弯腰自我锻炼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 S )30例。
结果:临床治愈1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4%。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推拿手法;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 274198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358X (2002)08204782021 临床资料自1997年6月~2001年12月采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 S )30例,本组30例中均为向前滑脱,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50~65岁,平均5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312年;腰4滑脱16例,腰5滑脱10例,腰3滑脱4例。
按M eyerding 四度分类法(将移位的下一椎体的上缘分为4等份,移位椎体每前移一份为 度):该组前移 度16例, 度14例。
临床表现:30例中,腰部酸痛不适、臀部疼痛者15例,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者2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24例,跟腱反射减弱、消失者13例,滑脱节段可触及“台阶感”,腰椎CT 扫描与M R I 检查有椎间盘膨出、突出者26例,腰椎X 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边缘骨质增生者23例,间歇性跛行、运动后疼痛加重者21例。
2 治疗方法211 推拿治疗 手法: 法、揉法、膊运法、按法、扳法、整复法、擦法等。
取穴: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肾俞、三焦俞、八 、腰部夹脊、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绝骨、昆仑、肩井等。
操作:①腰部放松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位于患侧,先用 法、掌揉法、膊运法于腰椎两侧及其背部膀胱经与患侧下肢往返施术,重点以腰两侧治疗为主,时间约3~5m in ,以舒筋活血,放松腰部肌肉张力。
脊柱病症推拿治疗 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的推拿治疗
四、手法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以一手托起患者 双下肢并靠近身体,另一手按压后滑 脱的椎体,一压一抬做腰椎后伸板法 数次,做间歇性后伸板法5遍,以理筋 整复,纠正腰椎后滑脱。
四、手法操作
其他治疗
(1)针灸 (2)物理疗法:热疗(红外线、超短波等)、醋疗、药物电离子导入、磁疗 (3)功能锻炼 (4)中药口服或外用
1.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腰椎两侧 的骶棘肌用掌揉法、攘法交替施 术,再在腰骶部做重点治疗,手 法宜深沉缓和,时间约5分钟,以 舒筋通络,缓解肌紧张。
四、手法操作
2. 术者用拇指按揉、弹拨双侧志室、腰 眼、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穴,以 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 血,通络止痛。
四、手法操作
四、手法操作
5. 仰卧卷腰法,适用于L5椎体 前滑脱者。患者取仰卧位, 双手抱头,双下肢屈髋屈膝 贴近腹部。
四、手法操作
术者左手及前臂压于患者双膝上, 右手托住患者腰低部抬臀,压膝与 抬臀同步,行卷腰法操作数次再放 松,间歇性卷腰操作5遍,以理筋 整复,纠正L5椎体前滑脱。
四、手法操作
6. 腰椎后伸扳法,适用于腰椎后滑脱者。
3. 令患者抓住床头,或一助手站于床头, 双手拉住患者腋下,医者站于床尾, 握住患者双踝部并沿纵轴方向进行对 抗牵引,牵引时应保持水平位,不能 抬起下肢,以免加大腰椎前凸,可在 患者腹部垫枕,防止腰椎过伸。
四、手法操作
做间歇性牵引3分钟,牵引力度以患 者能耐受为限,以纠正滑脱。
四、手法操作
4. 仰卧冲压法,适用于L4椎体前滑脱者。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叠压在上腹部, 在腰骶部垫一枕头,术者将患者下肢屈髋屈膝,嘱患者吸气后屏住呼吸,医 者胸部压于患者双膝,向腹部方向冲压数次再放松,间歇性重复冲压5遍,以 理筋整复,纠正L4椎体前滑脱。
牵引按摩治疗腰椎滑脱
牵引按摩治疗腰椎滑脱貞•性滑脱:腰椎崩裂与滑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先天性腰弓峡部缺损或因腰弓峡部竹化发育不全,腰弓峡部薄弱,意于猛烈冲击,腰肌峡部断裂而导致腰体移位,称之为(真性滑脱)。
假性滑脱:有于演变或某种原因使腰弓小关节破坏所引起的椎体移位,称之为(假性滑脱)。
脊椎向前移位称之为(前滑脱).脊椎向后移位称之为(后滑脱).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腰部酸软、僵硬,无力并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是疼痛,休息时症状减轻,负重与运动时症状加重,腰后伸与旋转活动时严重受限,滑脱的部位有压痛。
前滑脱椎体后侧有条坑,在腹部可摸到突出的椎体。
后滑脱的棘突髙岀腰部的平而。
近年来我采用(牵引按摩)的方法共治疗8例此症,疗效较为满意。
1、一般资料性别,男患者4例,女患者4例,年龄(46—50)岁者5例,50岁以上者3例。
峡部崩裂的3例,病程短的3个月,长的达9年之久。
滑脱程序1・5度的1例,1度的3例,不足1 度的4例。
前滑脱的6例,后滑脱的2例,第5腰椎滑脱的6例,第4腰椎滑脱的2例。
有外伤史的7例,无外伤史的1例。
2、治疗方法2.1牵引按摩法:牵松晃腰法、牵松上提法、牵松按压法。
2.2手法按摩:腰部放松法、扳肩旋推法、拉骨旋推法、④屈身按压法。
取穴:环跳、委中、承山、髀关、梁丘、太冲。
操作方法与步骤2.2.1牵引按摩的方法是牵引与按摩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治疗的新法:迁移工具,用普通的牵引床在牵引下施手术法。
2.2.1.1牵引晃腰松解法:可以拨发粘连.松解腰椎关节,患者俯位.以患部作为对抗牵引力, 转紧牵引绳,医生手持转轮,一前一后,一牵一松的来回转动转轮,逐渐加力牵引。
这时,可见患者的腰椎关节一开一合,推间隙逐渐增宽。
牵松法可持续医治3分钟,然后.转紧牵引绳,锁住绳轴。
医生两手重叠置于患者臀部一侧进行推晃,臀部左右滚晃腰椎关节来回旋转,左右开合.频率由慢到快,由小到大。
牵松法要与晃腰法交替进行。
2.2.1.2牵引上提复位法:用于前滑脱复位,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滑脱症的推拿治疗
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退变或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上、下椎体骨性连接发生异常,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
根据有无峡部裂可分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和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以第4腰椎最常见,其次是第5腰椎和第3腰椎。
临床以腰骶部酸痛,腰椎生理弧度加大,严重时可见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为主要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本病属于中医“脊骨节错”范畴。
本节主要讨论腰椎退变引起的滑脱。
【应用解剖】
1.腰椎峡部由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皮质骨梁组成,但此处骨质构造相对薄弱,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断裂,导致椎体滑移。
2.椎间盘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构成,在脊柱起缓冲垫的作用。
但随着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变弱,腰椎缓冲的能力减弱及稳定性下降,容易引起腰椎滑移。
3.关节突关节由相邻两椎体的上、下关节突关节面构成的关节及关节囊组成,具有稳定脊柱的作用,引导脊柱旋转、屈伸的作用,由于关节囊比较薄,当该关节发生紊乱、错位时,腰椎的稳定性受影响,容易引发腰椎滑移。
4.长韧带包括棘上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三者良好的协同合作,共同保持躯干直立和限制脊柱椎体过度屈伸运动;当受到过度外力或者慢性损伤而致长韧带破裂或稳定性减弱时,腰椎及椎弓易发生断裂移位,产生腰椎滑移。
5.腰骶角 L5椎体与S1纵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腰骶角。
腰骶角正常夹角约为34°,腰椎与骶椎椎体后缘弧度为弦弧距,正常值为18~22mm。
当躯干上身重力过度加载在腰骶角时,则腰骶角及弦弧距加大,则容易造成椎体滑脱。
【病因病机】
1.腰椎间盘退变人到中年以后,椎间盘高度下降变窄,弹性下降,
缓冲作用减弱,小关节韧带松弛,过度活动及载荷增加,可使关节面咬合不稳,易造成腰椎滑脱。
2.腰椎结构改变正常情况下腰椎向前凸,骶椎向后凸,形成骶骨角承载上身重量。
由于受到躯干重力加大,会造成上部腰椎向前倾斜,腰骶椎的负重力自然形成向前的分力,使L5椎体有向前滑移的倾向。
另外,第4腰椎高于两侧髂嵴,缺少骨盆软组织的支撑保护,脊柱前屈时小关节不易阻挡第4腰椎向前滑脱。
正常状态下,腰椎的上、下关节突及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的力量可限制此滑移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力量减弱,某些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韧带松弛,稳定性下降,容易造成椎体前滑脱。
3.外伤及劳损由于先天性峡部崩裂或发育异常,其结构稳定性变差,急性损伤、疲劳或腰部过度后伸体位时,引起腰椎向前或向后滑脱。
若马尾神经损伤或受刺激,则可出现下肢无力,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症状。
4.过度肥胖身体过度肥胖,上身重量加载于腰骶角,使腰骶角承重加大,迫使腰椎弦弧距加大,腰骶角也随之增大,使身体承重线前移,人体上身重量脱离骶骨承重,造成腰椎前滑脱。
腰椎滑脱的X线表现见图4-25。
腰椎滑脱症的分度:
Ⅰ度:滑脱<25%;Ⅱ度:滑脱25%~50%;Ⅲ度:滑脱50%~75%;Ⅳ度:滑脱75%~100%;Ⅴ度:滑脱>100%(椎体完全脱离)。
中医认为,腰为脊之下枢,督脉之要道,藏髓之骨节,藏筋会脉。
“肾主骨生髓”,“肝主筋束骨”,肝肾功能正常则筋骨强健,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
每遇腰部闪失、扭挫,腰节受损,致使脊窍错移,气血瘀滞,筋肌挛急而痛,发为本病。
腰椎滑脱的X线表现
【诊断】
1.症状
(1)早期不一定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下腰部酸痛,但症状轻重
不一,常因轻度损伤后出现,或劳累后加重,多在休息或服用止痛药后可缓解。
(2)腰痛初起为间歇性,多次反复发作后形成持续性疼痛,严重时则影响日常生活,经休息不能自行缓解。
(3)疼痛可向骶尾部、臀部及大腿后部放射,常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
(4)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麻的症状。
2.体征
(1)脊柱外观单纯性峡部崩裂而不伴滑脱者可无明显特殊发现,也可见下腰部僵或前凸增加。
腰椎滑脱可见腰部前凸、臀部后凸的阶梯状畸形及腹部下坠和腰部缩短等特殊外形。
(2)压痛腰部肌肉紧张,相应的滑脱节段有压痛,有阶梯样凹陷;压痛常位于滑脱处棘突、相应棘间隙。
重压腰骶部时可引起下肢坐骨神经痛麻症状。
(3)功能障碍腰椎Ⅰ度滑脱者活动功能基本正常;Ⅱ度滑脱者活动受限;Ⅲ度、Ⅳ度滑脱者,腰部强直或活动受限明显,前屈受限明显。
(4)神经根症状常由滑脱节段刺激神经根引起,或经窦-椎神经反射而产生的假性根性症状,其特点是平躺后症状减轻。
真正马尾神经受压所致的神经根性症状并不常见。
(5)特殊检查部分患者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可为阳性。
3.辅助检查X线检查腰椎侧位片可明确腰椎滑脱,并对滑脱的程度做出判断;斜位片可显示有无腰椎峡部裂。
CT可明确椎弓根峡部裂、椎管狭窄、小关节不对称等状况。
MRI可观察到隐形峡部裂、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受压状况,可排除腰椎骨质及脊髓内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痛、麻明显,腰部活动功能障碍,尤以屈伸功能障碍为主,脊柱侧弯畸形,屈颈试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在棘突旁或腰骶部,且有叩击
痛和放射痛。
2.腰椎管狭窄以间歇性跛行为最主要症状,腰部活动过伸受限;而腰椎滑脱患者也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但滑脱患者前屈受限明显。
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纠正滑脱。
2.手法法、揉法、按法、弹拨法、擦法、扳法等。
3.取穴与部位阿是穴、双侧志室、腰眼、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穴及滑脱相应节段。
4.操作
(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腰椎两侧的骶棘肌用掌揉法、法交替施术,再在腰骶部做重点治疗,手法宜深沉缓和,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通络,缓解肌紧张。
(2)继上势,医者用拇指按揉、弹拨双侧志室、腰眼、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穴,以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3)继上势,令患者抓住床头,或一助手站于床头,双手拉住患者腋下,医者站于床尾,握住患者双踝部并沿纵轴方向进行对抗牵引,牵引时应保持水平位,不能抬起下肢,以免加大腰椎前凸,可在患者腹部垫枕,防止腰椎过伸。
做间歇性牵引3分钟,牵引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以纠正滑脱。
(4)仰卧冲压法,适用于L4椎体前滑脱者。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叠压在上腹部,在腰骶部垫一枕头,医者将患者下肢屈髋屈膝,嘱患者吸气后屏住呼吸,医者胸部压于患者双膝,向腹部方向冲压数次再放松,间歇性重复冲压5遍,以理筋整复,纠正L4椎体前滑脱。
(5)仰卧卷腰法,适用于L5椎体前滑脱者。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双下肢屈髋屈膝贴近腹部。
医者左手及前臂压于患者双膝上,右手托住患者腰骶部抬臀,压膝与抬臀同步,行卷腰法操作数次再放松,间歇性卷腰操作5遍,以理筋整复,纠正L5椎体前滑脱。
(6)腰椎后伸扳法,适用于腰椎后滑脱者。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
以一手托起患者双下肢并靠近身体,另一手按压后滑脱的椎体,一压一抬做腰椎后伸扳法数次,做间歇性后伸扳法5遍,以理筋整复,纠正腰椎后滑脱。
【注意事项】
1.对腰椎滑脱症,首先要对滑脱程度进行评估,明确是前滑脱还是后滑脱。
推拿对腰椎Ⅰ度滑脱、Ⅱ度滑脱者临床疗效较好,对Ⅲ度滑脱者要慎重,Ⅳ度滑脱、Ⅴ度滑脱为绝对禁忌证。
2.仰卧冲压法、仰卧卷腰法、腰椎后伸扳法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操作时定位要明确,手法使用要恰当,不可使用蛮力,更不能用暴力,遵循“稳、准、巧、快”原则,循序渐进。
3.对腰椎前滑脱者,女性不宜穿高跟鞋,建议仰卧位,在臀部用枕头垫高矫正滑脱;对腰椎后滑脱者,女性宜穿高跟鞋,建议仰卧位,在腰部用枕头垫高矫正后滑脱。
4.治疗期间,应避免或减少腰部过度后伸和旋转活动,疼痛明显时应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过度疲劳。
5.功能锻炼。
腰椎前滑脱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尽量收腹,双手抱膝如球状,使头部尽量贴近膝部,做前后翻滚锻炼,有利于纠正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