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合集下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摘要】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现状分析、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面临的挑战、解决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目前,该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规划不着实、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

面临土地利用不合理、农民意识转变困难等挑战。

为了解决问题,应加强规划管理,完善政策扶持,提升农民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措施。

同时,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等。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乡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有望为该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南京市江宁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实施情况、挑战、解决措施、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理念引入、乡村振兴、建议。

1. 引言1.1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势。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应对。

现状分析: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

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在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面,江宁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等。

也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面临的挑战:当前,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宁区可以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收入。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注重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区域协调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就。

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

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

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中共江宁区委党校课题组【摘要】[摘要]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从战略高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江宁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功能定位上努力打造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标志区,特别是2012年全力打造江宁“五朵金花”农家乐示范村,初步探索出一条江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发展江宁乡村旅游还存在着群众参与度不高、旅游内容比较单一、同质化竞争、特色品牌不鲜明、管理机制缺乏、经营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进一步发展江宁乡村旅游,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找准乡村旅游目标定位;完善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挖掘特色资源,形成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完善营销方式,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

【期刊名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江宁区乡村旅游业;做法成效;主要问题;对策建议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渴望走进乡村、回归自然、寻找自我、陶冶性情。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应运而生。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乡村旅游”,国家旅游局也将2006年这一年定为“乡村旅游年”。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乡村旅游已渐渐成为各地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地处南京近郊的江宁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已将旅游业纳入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也逐渐成为区域主导产业之一。

为进一步提升江宁旅游业的品质和内涵,彰显江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从战略高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江宁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功能定位上努力打造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标志区。

特别是2012年全力打造的以世凹桃园、朱门农家、东山香樟园、汤山七坊、石塘人家命名的“五朵金花”村,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内容,还在生态保护、区域经济发展、人文环境优化的探索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0317江宁区存量用地提质增效行动的实践和思考

0317江宁区存量用地提质增效行动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推动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思考与建议以江宁区存量用地更新为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土地资源是实体经济的基本要素保障,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离不开集约高效的空间支撑。

江宁区是我市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推动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先行军”。

根据市十五次党代会“有效盘活城乡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的部署要求,江宁区在存量土地更新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本文以江宁为案例,梳理总结了存量产业用地更新的有效实践,并就全市层面创新产业用地供给管理、促进存量土地提质增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现状产业空间转型的迫切需求自2000年撤县设区以来,江宁区经济总量从101.3亿元增长到3000.6亿元,土地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要素。

但随着国土空间管控、环境容量约束等要求不断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速从2010年的6.2%降至2019年的0.1%,过分依赖土地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弊端逐步显现,产业空间转型的压力和挑战持续加大。

(一)土地资源约束趋紧。

江宁区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已经增长到470.24平方公里。

过去二十年江宁区的建设用地呈野蛮式增长,但城镇建设用地增速已从2010年的6.2降至2019年的0.1%,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增量发展模式逐渐向存量发展模式转变,未来的发展将长期面临土地资源约束的局面。

江宁区近20年建设用地(红色)增长图(二)工业用地产出偏低。

江宁区经济总量排在全市首位,但地均产出53778万元/平方公里,未达全市平均水平(25668万元/平方公里),与其他昆山19197万元/平方公里相比差距明显。

2013年起,江宁区要求新上工业用地税收不得低于30万元/亩,但目前达标的工业用地仅占全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的11%,且集中分布于江宁开发区、江宁高新区等经济主战场,仍有近80%的工业企业用地税收低于10万元/亩,其中近一半低于1万元/亩。

江宁谷里打造具有农耕书院特色的田园乡村

江宁谷里打造具有农耕书院特色的田园乡村

江宁谷里打造具有农耕书院特色的田园乡村
佚名
【期刊名称】《群众》
【年(卷),期】2017(0)22
【摘要】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位于南京30公里半径都市圈核心区的西南部,是南京南部旅游、休闲产业重点发展组团及绿色廊道建设带。

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7万人。

【总页数】1页(P72-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J], 戴东军;李小清
2.打造特色名片助力田园乡村建设 [J], 邵德东
3.打造具有垦区农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J], 严忠
4.农房改善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J], 本刊编辑部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村为例 [J], 史莹;金质佳;曹仁勇;费文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点绿成金

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点绿成金

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点绿成金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20年第7期吴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各地美丽乡村纷纷涌现。

如何将保护良好生态与发展乡村产业结合起来,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名片,走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新路。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成立于2017年3月,作为统筹推动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运作、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国企集团,主要从事南京市江宁区内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旅游服务、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及销售、旅游商业地产开发等业务,已形成民宿餐饮、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汽车租赁、生态农业等产业板块。

该集团有9个部门,13家控股公司,2家参股公司,还牵头成立了江宁区文化产业联合会、江宁区民宿发展促进会等行业组织。

“小撬动”助推“大繁荣”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作为江宁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等建设进程的主力军、排头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参与了江宁全域旅游创建的全过程,成功打造了黄龙岘茶文化小镇、龙乡双范精品民宿村、云水涧文化展示中心、溪田田园综合体、金陵水乡钱家渡等一批乡村旅游金名片。

截至目前,共建成乡村旅游道路165公里,建设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1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庄5个、旅游驿站16个,打造出了一批沉淀江宁味道、镌刻江宁记忆、凸显江宁特色的乡村建设新品牌,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强、村民收入高、乡村产业旺、社会效益好”的乡村振兴之路,较好地诠释了国资主导投资建设的“小撬动”,来助推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大繁荣”的新模式。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中,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联合当地街道和社区对村庄进行整体开发打造,通过国资注入、街企合作,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带动群众创业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走出了一条绿色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南京市江宁区 杨柳村古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南京市江宁区 杨柳村古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杨柳村民居总平面图公共活动空间规划公共活动空间规划三绝砖雕木雕石雕公共空间分析图挖掘和保护杨柳村历史风貌和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三地一村的文化特色重点发展古村旅游塑造独具秦淮河上游原生态古村落文化魅力和富含地方民俗风情的古村落
前言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发展方 针。其中坚持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南京的重点工作。杨柳村古民居建 筑群是南京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其各个层级的空间格局, 以及建筑风格、建筑细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其作为历史文 化名村。为加强杨柳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管理以及有效利用,同时满足新农村建 设的需求,与规划新城区和谐互动发展,故编制本次规划。 规划经专家多次咨询论证,并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意见,于2011年 11月完成,2012年8月19日由市政府批复实施。
区位图 杨柳村古民居建筑群是南京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建 筑古朴典雅,门楼雕刻细致精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带有典型的南京 地域特色。对研究杨柳村村史,提供重要线索和实物依据;更为重要的 是,对研究明、清南京古村民居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历史文化特色 (1)历史悠久,400多年的建村史。 (2)遗存比较丰富,村内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15处。 (3)空间格局独特、层次丰富。 北部的马场山,中部古村落,南部的杨柳湖构成“丘陵—古村—湖塘” 的整体空间格局; 横向多路、纵向多进的古村落格局; 建筑围塘而建形成的聚落空间格局; 以“堂”命名的大宅院落格局。 (4)具有较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 化。
南京市江宁区 杨柳村古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 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 方案。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 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 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

18699308_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崛起探索“1+3+7+N”的管理模式

18699308_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崛起探索“1+3+7+N”的管理模式

专题 美丽乡村建设纪实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崛起探索“1+3+7+N”的管理模式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如何演绎一曲全面振兴的“田园交响曲”?杨槟 南京报道一提起山水田园,就不觉让人想起东晋诗人陶渊明。

这位“五柳先生”自小成长在乡村农家,他的《归园田居》不仅歌颂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还道出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

乡村逐渐向城镇化过渡的今天,南京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的崛起,为乡村田园梦想创造了可能。

探路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的有益探索,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论述,为农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京市江宁区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补齐农村短板,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扎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辖区内的横溪街道为江宁区重点农业特色街道,基于区域发展基础,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样板区、农民幸福生活宜居区。

在此背景下,南京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并于2017年7月成功申报全国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记者乘坐游览观光车经过瓜果、蔬菜大棚等农作物所在地,路过玫瑰园、茶园、七仙福田等大地景观。

“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土层较薄,相对贫瘠。

但周边山峰众多,生态优越,田园风光保持良好。

正因如此,这里才被南京江宁交通建设集团、旅游产业集团选中打造田园综合体。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中国房地产金融》。

此外,上述两大集团联合横溪街道、当地社区,以整体规划、开发、运营的方式参与当地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美丽乡村以点状建设为主,主要通过提升乡村环境,彰显乡村生态优势,吸引城里,或是南京周边的人群来到乡村短途休闲游。

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着独特的农村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南京市的农村环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南京市农村环境的改善。

一、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1.污染问题南京市的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首先是土壤污染。

由于农业投入品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污染。

其次是水污染。

农村地区的水体主要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水质不达标的情况比较普遍。

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影响了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

2.生态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原始的自然生态遭受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生态平衡被打破。

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大片的耕地遭受水土流失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3.资源浪费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问题。

一方面是能源资源的浪费,农村地区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能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另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土地闲置和荒芜,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南京市的农村环境现状并不容乐观,亟待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对策建议1.加强农业生产管理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管理,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合理分布农业用地,减少备耕地面积,增加休耕地比例,对农作物的种植和轮作进行科学指导,使得农田生态恢复,保护水源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采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生活污水处理等环保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区总体规划可在“类县域规划”的深度上,关注区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

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休闲农业是以农村为主要载体,将农业与现代化服务、休闲观光等结合起来的发展形态。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并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休闲农业园区。

但是,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提升。

一、南京休闲农业的现状
1.南京休闲农业资源丰富,但规模较小。

南京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适合发展多种类型的休闲农业项目。

但是,目前南京休闲农业园区规模不够大,未能有效吸引游客。

2.南京休闲农业项目单一。

目前南京休闲农业主要以观光旅游和采摘体验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南京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参差不齐现象,有些园区服务较好,但也有一些园区服务较差,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南京休闲农业的提升对策
1.积极引进投资。

南京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农业品牌,引入投资并参与合作,共同打造南京休闲农业的品牌形象,拓展多元
化的休闲农业项目。

2.开发多样化产品。

南京休闲农业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开发,
例如文化体验、休闲住宿、农副产品等,拓展市场,吸引更多游客。

3.提升服务质量。

南京休闲农业可以通过与旅游部门合作,提高
员工服务水平,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和培训计划,提升整个休闲农业
服务质量。

4.推行互联网+休闲农业。

南京休闲农业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建立休闲农业电商平台,推广线上预订、支付、评价等服务,增加游
客便利性和体验感。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美丽化建设成为当前备受关注和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中国,各地乡村美丽化建设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基于对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分析和比较这四种不同的乡村美丽化建设模式,以期为全国各地的乡村美丽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安吉模式安吉县,作为浙江省乡村美丽化建设的典型代表,采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安吉不仅在国内外赢得了美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安吉模式在乡村美丽化建设方面的特点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二、永嘉模式永嘉县,位于浙江温州市,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点县之一。

永嘉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永嘉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这一模式在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高淳模式江苏省高淳区位于中国东部,近年来在乡村美丽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高淳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城市资源和优势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将农业、旅游、度假、文化等产业融合在一起,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

高淳模式在提升农村发展潜力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江宁模式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以其先进的城乡规划和乡村振兴实践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江宁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江宁提出“人居乡村”建设理念,通过提升乡村的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配套,吸引了一大批城市人口返乡创业和居住。

江宁模式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具有可借鉴的经验。

五、模式比较及启示通过对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种乡村美丽化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乡村美丽化建设的核心。

南京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

南京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

南京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规划乡村经济发展片区,促进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发展。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深化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账管理改革,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探索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农业农村会展服务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农业,建设数字乡村。

探索农村发展重点项目“点状”供地制度化。

深度整合乡村全域资源要素,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旅游农业、教育科普、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优质产品、乡村养生健康产品和乡村文化创意设计商品。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涉农街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增强产业配套和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村庄布局,分类指引发展。

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明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与管控要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推进居住品质提升改造,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和特色。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电、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创新管护机制,增加品质提升型公共设施配套。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强化乡村生态建设,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治理,打造长三角最洁净美丽乡村。

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挖掘传承乡村特色文化。

到2025年,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000个左右。

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维护农民根本权利,提升农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南京市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措施作者:戴东军李小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3期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整体推进。

本文从精心规划、统筹兼顾,政策扶持、落实到位,剖析问题、明确挑战,推陈出新、制订措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南京市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江苏南京;江宁区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294-02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针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重大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打造一个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富有文化内涵的宜居、富民、和谐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与每个农业工作者有关,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于如何使乡村建设回归真实且具有魅力,笔者认为应从制定美丽乡村中长期规划、明确职责、体现职能、把握发展机遇与挑战及建立健全扶持政策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起步于2007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以打造区城化、特色化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扩大乡村试点、扩大创建内容、扩大村民共享,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现将江宁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1-2]。

1 精心规划,统筹兼顾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涌现出“金花村”“银花村”以及许多正在打造的田园乡村。

围绕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充分挖掘农业增产增收的潜力,全面规划、分布实施、整体推进。

1.1 规划实施区域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各街道美丽乡村整改状况,初步形成东部以汤山、湖熟为核心的集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示范区;中部以秣陵、禄口为核心的都市农业、精品化设施农业建设区;西部以谷里、横溪为核心的集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示范区。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江苏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无数美丽的乡村。

近年来,江苏省更是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计划,旨在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

“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整合农村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农村环境等手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这些乡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宜居宜游的旅游环境,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在江苏省的“特色田园乡村”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例如,有的乡村以传统文化为特色,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有的乡村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绿树成荫、山水相依;有的乡村则以现代农业为特色,展示着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这些“特色田园乡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当地农民可以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同时,也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当然,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投资开发,社会各方面也需要给予和支持。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合力,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

“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的环境和生活水平,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江苏美丽乡村的场所。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特色田园乡村”将会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苏州地区的乡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苏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苏州地区的乡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人口流失、环境污染等。

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南京市是中国南部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南京市农村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农村地区的污染源日益增多,农村生活垃圾无处不在,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土壤污染,水质恶化,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南京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村环境问题不仅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南京市农村环境问题,需要深入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

这就是本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通过对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为今后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参考。

1.2 研究目的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南京市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改善南京市农村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引起社会对南京市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为南京市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南京市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农村环境现状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南京市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存在的挑战,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深入分析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南京市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根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参考和方向。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情况,可以找出优秀的经验做法,为南京市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制定对策建议,可以有效地引导南京市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保障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闫秋吉,袁泽宸,马 飘,等.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22):137-139.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闫秋吉,袁泽宸,马 飘,黄慧宇,谈晶晶*(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摘 要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产业类别齐全、农业经营主体强、园区基地载体多、农机机械化程度高,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担负起“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新使命,展现江苏省农业新担当。

为了给江苏省数字乡村的下一步建设提供参考,在实地调研南京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泰州市、淮安市、南通市等多地的基础上,从数字基建提档跨越、智慧农业升级赋能、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信息技术惠农便民及乡村数字治理提升5个方面,多角度分析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数字乡村;现状;对策;江苏省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2.043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势头强劲。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数字乡村”的发展概念[1]。

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再次做出部署安排,明确全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要转型升级的目标[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参加江苏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重要讲话,推动乡村“数字强”是回应总书记讲话的一道必答题。

通过发展数字乡村,驱动农业发生巨变,逐步实现以绿色高效取代高能耗高支出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决策辅助生产判断[4]。

数字技术已成为农民在农业决策、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重要资源,国内已有不少地区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通过运用大量智能装备,实现了农业规模的扩大。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研究——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研究——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研究——以江宁区“五朵金
花”为例
高玥;杨毅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会计》
【年(卷),期】2022()5
【摘要】当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居民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

人们更加热衷于享受生活,渴望走进乡村,感受自然,追逐本心,于是乡村旅游成为人们获得幸福感方式之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也给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拟分析江宁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该区乡村旅游发展特点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以使乡村旅游事业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高玥;杨毅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
2.基于旅游动机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区为例
3.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4.美丽乡村建
设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5.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绅士化特征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龙乡·双范民宿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体制机制 壮大集体经济

创新体制机制 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

江宁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共有193个涉农村(社区),其中农村型97个、城镇型52个、过渡型44个。

2019年,村级账面资产总额108.65亿元,村均资产5629万元;村级账面净资产82.98亿元,村均净资产4299万元,村级总收入22.72亿元,村均总收入1177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收入9.44亿均收支结余450万元。

全区村级经营性资产总额30.61亿元,全区集体土地面积167.68万亩,其中村级集体面积63.38万亩。

江宁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在南京市处于领先地位,百强村、亿元村数量最多,村级总收入占全市近50%左右。

2019年全区净资产过亿元的村9个。

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区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灵活多样。

物业租赁模式。

一些村将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重点用于经营性固定资产投入,建设或购买标准厂房、门面房、商务办公用房、打工楼、农贸市场、商业店铺、仓储设施等物业项目,东山街道的章村、中前、骆村、泥塘等“亿元村”、麒麟街道建南等产业服务模式。

一些村将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紧密结合,确定了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村、服务农民的发展定位,坚持走产业服务型发展道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麒麟街道泉水、禄口街道彭福、秣陵街道牛首等村为代表。

特色产业模式。

一些村最大限度挖掘本村资源优势,打造农业主导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横溪街道石塘、谷里街道双塘等一批“金花村”及横溪街道西岗村“溪田田园综合体”为代表。

联合发展模式。

以街道为主体,组建街道级集体经济联合发展载体,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抱团、联合、异地发展,联创新体制机制 壮大集体经济徐寿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农村局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倾斜,加大。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3000字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3000字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3000字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供您参考。

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墙村石墙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区村,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石墙村实现了快速发展。

1.推进生态建设。

石墙村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施了“绿色行动”,加强了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等工作。

2.发展特色农业。

石墙村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发展了特色农业,包括茶叶、水果、中药材等。

同时,村里还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促进旅游业发展。

石墙村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村里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了多个景点和旅游项目,如石墙寨、彩虹桥、茶文化博物馆等。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石墙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等。

同时,村里还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5.加强文化传承。

石墙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村里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工作,如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二、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燕川社区是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社区,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燕川社区实现了快速发展。

1.推进产业升级。

燕川社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

同时,社区还积极引进高附加值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燕川社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等。

同时,社区还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3.推动农村旅游发展。

燕川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社区积极推动农村旅游发展,打造了多个旅游景点和项目,如燕川湿地公园、民宿旅游等。

4.加强文化建设。

燕川社区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如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同时,社区还推广了现代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三、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岩坦溪村岩坦溪村是一个传统的山区乡村,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岩坦溪村实现了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近年来,南京市
江宁区着力推动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现状及相
关措施。

一、现状分析
1.乡村环境改善
近年来,江宁区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环境,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

村庄道路硬化、排水系统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让
农村环境焕然一新,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

2.产业结构调整
江宁区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乡村产业不断升级,乡村经济得到
了快速发展。

特色农产品加工、农家乐、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乡村
发展的新亮点。

3.农民收入增加
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让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

江宁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引进科技技术,加强农业技能培训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4.乡村风貌传承
江宁区加大了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通过修缮古村落、保护传统建筑等举措,保护了乡
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了乡村的文化遗产。

还大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增强了乡村的文化魅力。

5.生态环境保护
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态
农业发展等方式,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推动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
江宁区政府积极加大对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发展
乡村产业、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供
了有力保障。

2.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江宁区鼓励和支持乡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资金扶持、政策
支持等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种养殖业、休闲农业、采摘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乡村品牌。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江宁区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升了乡村的整体环境和居住条
件。

4.提升农村人才素质
通过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升农村人才素质。

江宁
区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展望
随着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江宁区的乡村发展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未来,江宁区将继续加大对乡村的改善和保护力度,促进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水平,保护乡村的文化遗产,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
丽乡村。

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部门
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江宁区的乡村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
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