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耳鼻喉科(个)
临床路径管理19.耳鼻喉科(4个)————————————————————————————————作者:————————————————————————————————日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 H66.1-H66. 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 19. 3-19. 5/20. 2/20. 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颖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W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CHO: H66.1-H66. 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W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颖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耳鼻喉科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
一、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鼻鼽(TCD编码:BRB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变应性鼻炎(ICD-10编码:J30.4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鼻鼽(变应性鼻炎)临床常见证候: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肺经伏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鼻鼽(变应性鼻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鼻鼽(TCD编码:BRB050)和变应性鼻炎(ICD-10编码:J30.4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前鼻镜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变应原测试、鼻内窥镜、纤维鼻咽喉镜等检查。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气虚寒证: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2)脾气虚弱证: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3)肾阳不足证:温补肾阳,通利鼻窍。
(4)肺经伏热证: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2.外治法:应用具有芳香通窍的滴鼻剂滴鼻。
3.针灸治疗4.其他疗法(九)完成路径标准1.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改善。
耳鼻喉科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的门诊患者。
一、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鼻渊(TCD编码:BRB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编码:J32.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鼻渊(慢性鼻-鼻窦炎)协作组制定的“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常见证候:肺经风热证胆腑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肺脾气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鼻渊(慢性鼻-鼻窦炎)协作组制定的“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鼻渊(慢性鼻-鼻窦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鼻渊(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
2.如鼻腔鼻窦肿瘤、鼻息肉、霉菌性鼻窦炎等具有明显的窦口鼻道复合体异常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观察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鼻镜检查及鼻内窥镜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鼻窦冠状位CT扫描,纤维鼻咽喉镜等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经风热型: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2)胆腑郁热型: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3)脾胃湿热型: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4)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祛寒开窍。
2.外治法(1)鼻窦置换疗法(2)理疗(3)熏蒸法(4)鼻腔(盥洗)冲洗法3.针灸治疗4.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改善。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术中植入耗材:听骨植入;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4.术中酌情行面神经监测;5.术腔填塞;6.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3.伤口换药;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无伤口感染;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声音嘶哑;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8.102声带息肉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喉镜检查;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行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3.适当声休;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咽喉部无明显感染征象;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声带息肉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鼻内镜手术:1.鼻中隔矫正术;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4.上颌窦开放术;5.额窦开放术;6.蝶窦开放术;7.眶尖部手术;8.鼻息肉切除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2鼻功能测试;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5.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3.鼻腔冲洗;4.清理术腔;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喉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喉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ICD-9-CM-3:30.1-3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声嘶或其他喉部不适;2.体征:喉部有新生物;3.辅助检查:喉镜、CT和/或MRI或B超提示病变;4.病理学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喉癌激光切除手术:T1和部分T2喉癌;2.喉部分切除术:T1、T2、部分T3、少数T4,适合喉部分切除的喉癌患者;3.喉全切除术:不适合上述手术方式的喉癌患者;4.酌情行缺损修复;5.酌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四标准住院日;1.激光切除喉癌手术≤7天;2.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18天;3.皮肤或气管或食道缺损修复术≤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2,D02.0喉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4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X线胸片、心电图;5喉镜;6标本送病理学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CT或MRI或B超,下咽-食管造影,肺功能,输血准备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术中用药:止血药、抗菌药物;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5-19天;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漱口;3.鼻饲激光手术除外;4.伤口换药;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咽瘘等,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延长住院时间;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采取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延长住院时间;二、喉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术ICD-9-CM-3:30.1-3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鼻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鼻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行鼻止血术ICD-9-CM3:21.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单侧或双侧鼻腔出血,可经后鼻孔流至咽部;严重者可合并休克表现;2.体征:鼻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或已行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3.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4.必要时CT或MRI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可行鼻腔出血点烧灼或前鼻孔填塞;来源于鼻腔后部出血可行后鼻孔填塞;2.内镜下止血术;3.必要时责任血管结扎或栓塞;四标准住院日≤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R04.0鼻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输血相关检查;2凝血因子等检查;3鼻窦CT扫描;4颈动脉介入检查或血管造影;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4.输血:血色素低于6克应予输血;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1血常规;2凝血功能;3鼻窦CT扫描;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酌情给予止血药物;十出院标准;1.鼻腔出血停止;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止血后反复出血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并继续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二、鼻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行鼻止血术ICD-9-CM3:21.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ICD-10:C30.0/C31;行鼻侧切开术或上颌骨全切除术ICD-9-CM-3:21.31/22. 6/76.39/76.4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鼻塞、涕中带血以及头痛等肿瘤累及相邻结构引起的症状;2.体征:鼻腔鼻窦部有新生物;3.辅助检查:内镜和增强CT或MRI提示占位病变;4.病理组织学活检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鼻侧切开术适应症: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已经病理诊断,临床认为需要行鼻侧切开术;2.上颌骨切除术适应症:原发于上颌窦或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已经病理诊断,临床认为需要行上颌骨部分或全切除术;3.眶内容物切除术:根据肿瘤侵犯眶内情况而定;4.颈淋巴结清扫术: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5.酌情一期缺损修复术;四标准住院日≤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0.0/C31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X线胸片、心电图;5内镜;6增强CT或MRI;7病理学检查;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输血准备;2其他相关检查;3如行上颌骨切除术可应用腭护板式牙托赝复体;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手术内固定物:可选择;4.术中用药:止血药、抗菌药物;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6.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非一期修复者;一期修复者术后10-12天出院;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伤口换药;3.根据患者情况确定需要的后续治疗;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切口无感染;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咽瘘等,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延长住院时间;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采取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延长住院时间;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ICD-10:C30.0/C31行鼻侧切开手术或上颌骨全切除术ICD-9-CM-3:21.31/22.6/76.39/76.4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2.体征:鼻中隔偏曲;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四标准住院日≤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2.检查和清理术腔;十出院标准;1.切口愈合较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ICD-10:H65.3;行鼓膜置管术ICD-9-CM-3:20.01;二诊断依据;根据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otitismediawitheffusion美国儿科学会、家庭医生学会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1.症状: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部分有耳痛、耳鸣;2.检查:1耳部:鼓膜色泽异常,呈淡黄、橙红、琥珀色、灰蓝或乳白色;鼓膜内陷,鼓室积液多时外凸,粘连明显时为不张态,光锥弥散或消失,鼓室内可见液平、气泡;鼓气耳镜检查见鼓膜活动受限;2鼻咽部:可有腺样体肥大或新生物;3.纯音听阈测试:传导性听力损失,高频气骨导听力亦可下降,少数患者合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4.纯音听阈测试6岁以下小儿可采用小儿行为测听:骨气导阈值升高;5.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声反射引不出;6.内镜检查:成人排除鼻咽癌,儿童可了解腺样体对咽鼓管咽口阻塞情况;7.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影像学检查:颞骨CT,鼻咽部CT 或鼻咽侧位x线摄片;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otitismediawitheffusion美国儿科学会、家庭医生学会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鼓膜置管术:适用于中耳乳突积液3–6月未愈;四标准住院日≤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5.3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编码,并有下列情况之一:有较高危险发生言语发育障碍原有感音神经性聋、颅面部发育异常及神经和认识障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和腭裂;已有言语发育延迟;复发性急性中耳炎伴分泌性中耳炎;鼓膜有严重的内陷袋形成伴或不伴粘连;分泌性中耳炎持续3个月以上;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纯音听阈测试或小儿行为测听、听觉诱发电位、声导抗测试;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内镜检查;2颞骨CT、鼻咽侧位X光摄片;七选择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应当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其余用药参照相关疾病及其术后用药;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选择;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生素;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好,无耳流脓液;2.通气管位置好;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二、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ICD-10:H65.3行鼓膜置管术ICD-9-CM-3:20.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肿瘤ICD-10:C73/D09.302/D34/D44.0;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ICD-9-CM-3:06.2-06.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颈前包块、声音嘶哑等;2.体征:甲状腺区肿块;3.辅助检查:B超或CT或MRI、甲状腺功能测定、食道吞钡检查、喉镜检查、放射性同位素检查;4.术前穿刺、术中冰冻、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甲状腺腺瘤:根据腺瘤情况,行腺瘤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或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2.甲状腺癌:根据甲状腺癌类型及范围选择一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3.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颈侧淋巴结清扫视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3/D09.302/D34/D44.0甲状腺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须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4X线胸片、心电图;5甲状腺B超;6喉镜检查;7甲状腺功能;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甲状旁腺功能;2CT或MRI;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4电解质;5其他相关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
3-19。
5/20.2/20。
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
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
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
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
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的门诊患者。
一、慢乳线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乳线病(TCD:BRYO1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娘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临床常见证候: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路径治疗时间≤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及扁桃体肥大程度的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咽部常规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常规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外治法(1)烙法。
(2)啄治法。
(3)含漱法。
(4)吹药法。
(5)含服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行手术治疗(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2 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天长市医院2014年版)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
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
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
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四项、免疫八项;(3)感染性疾病筛查;(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6)鼻内镜检查(7)前鼻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PSG检查、血型鉴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部CT、肝胆脾肾彩超、肺功能测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可考虑使用第一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声音嘶哑。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15个)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X-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X-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行手术治疗(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
一、导言
二、背景
耳鼻喉科的疾病主要包括中耳炎、鼻窦炎、声带息肉等。
这些疾病常
见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对诊断和治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通过建立一套临床路径,能够帮助医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疾病进行
全面的评估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误诊率。
三、目的
本临床路径的目的在于:
1.确定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
2.提供系统化的疾病处理流程,以提高诊疗效果和治疗质量;
3.优化治疗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4.提供患者教育的基础,以便患者知晓疾病的自我护理和预防方法。
四、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
本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
1.选择专家组成员:由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带领一组耳鼻喉科专家组成,确保制定路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收集相关资料和临床经验:该专家组对于该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比对国内外相关临床路径,找出适用于本院的最佳路径;
3.利用问题导向的方法:根据临床实际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并制定诊疗流程;
4.经过专家讨论和修订:临床路径的草稿通过专家组的讨论和修订,确保路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主要内容
本临床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标准,制定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
2.检查和评估方法:制定出适用于各疾病的检查和评估方法,以协助确诊和疾病分型;
3.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严重程度,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标准;
4.术后恢复和康复指导:对于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制定出术后恢复和康复指导措施,以提高手术效果;
5.随访和复查要求:患者在出院后的随访和复查要求,以监测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六、实施和评估
本临床路径的实施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临床路径的宣传和培训: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向医务人员宣传临床路径的制定目的和内容,并进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悉临床路径的使用方法;
2.监测和评估:通过患者的随访和复查,监测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治疗效果,及时修订和更新临床路径;
3.优化和改进:根据实施效果和评估结果,对临床路径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临床路径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