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B、单项上、整体上C、宏观上、整体上D、全面和局部上2、《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属于()A.自然科学B.人文与社会科学C.工程技术科学D.医药科学3、()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A 1990B 1980C 1992D 20004、()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A 朱德B 洛克C 毛泽东D 郑杭生5、()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体育教育B 竞技运动C 健身休闲D 体操6 ()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A 体育教育B 竞技运动C 健身休闲D 体操7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 体育教育B 竞技运动C 健身休闲D 体操8、下面哪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A 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9、“三维”健康观不包括()A 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C医疗卫生 D社会适应能力10、(),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A 1989年11月26日B 1979年11月26日C 1999年11月26日D 1969年11月26日11、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体育人口B.运动员C.体育锻炼者D.体育爱好者12、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B.激烈的竞争性C.严密的组织性D.广泛的国际性13、()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A 体育参与B 体育教育C 竞技运动D 健身14、体育的延伸功能除了政治功能,还有()A 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15、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A 增强人民体质B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C 提高运动成绩 D丰富人民业余生活16、以()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特别感谢: 李子莹、张立俐、朱晓霞、李昕、李丹妍、柳静涵同学, 为大家整理材料辛苦了哈一.列举体育起源主要学说。
1.游戏说2.模仿说3.巫术宗教说4.劳动说5.战争说6.需要说二.西方的骑士七技有哪些内容?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三.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是什么?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和竞技运动四.体育(广义)的概念是什么?广义概念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以增强人的体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pCkC04C。
五.体育的基本元素有哪些?人、人的运动、目的指向、运动项目六.体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的封闭性的体育运动(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4000年)古代社会区域性的体育运动(公元前4000年-17世纪40年代)近代社会扩散性的体育运动(17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现代社会全球性的体育运动(20世纪初-今)七.中国古代体育可归结为哪五个部分?1.原始社会2.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4.隋、唐两代5.封建社会末期的宋元明清时期八.中国古代体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平等性、全民性、实用性, 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九、简述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1.身体姿势: 身体和身体各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结束姿势;r5cXTtC。
2、身体运动轨迹: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 其形式有直线、曲线, 其方向分为矢状面、额状面、垂直面或分为上下、左右、前后, 其幅度是指身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xtFER1T。
3.身体运动的时间4.身体运动的速率5.身体运动的速度6.身体运动的力量7、身体运动的节奏十、什么是体育手段?体育手段有什么特点?如何分类?体育手段: (PPT)体育手段是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多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一、体育学的概念和特点1.体育学的定义2.体育学的起源和发展3.体育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4.体育学相关学科的关系二、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1.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2.体育学的研究领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教育学等三、体育运动的概念和分类1.体育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体育运动的分类:竞技体育、健身运动、娱乐运动等四、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1.体育对健康的影响2.健康对体育的要求3.健康体育理论的研究五、体育与社会的关系1.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2.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体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六、体育与教育的关系1.体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2.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体育教育的方法和实践七、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管理1.体育产业的范围和特点2.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3.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八、体育伦理与道德1.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概念和区别2.体育伦理与道德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九、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1.体育赛事的组织流程和要素2.体育赛事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十、体育的发展与市场营销1.体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2.体育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实践十一、体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1.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体育文化的研究方法和内容3.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十二、体育规律与规范1.体育的运动规律和训练规律2.体育的比赛规则和行为规范十三、体育政策与法律1.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体育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十四、体育教学与训练1.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2.体育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十五、体育科研与学术交流1.体育科研的方法和要求2.体育学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以上提纲涵盖了体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和复习,能够全面了解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在备考体育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以帮助提高复习效果。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B、单项上、整体上C、宏观上、整体上D、全面和局部上2、《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属于()A.自然科学B.人文与社会科学C.工程技术科学D.医药科学3、()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A 1990B 1980C 1992D 20004、()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A朱德 B 洛克C 毛泽东 D 郑杭生5、()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体育教育B 竞技运动C 健身休闲D 体操6 ()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A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7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D 体操8、下面哪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A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9、“三维”健康观不包括()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医疗卫生D社会适应能力10、(),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A1989年11月26日 B 1979年11月26日C 1999年11月26日D 1969年11月26日11、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体育人口B.运动员C.体育锻炼者D.体育爱好者12、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B.激烈的竞争性C.严密的组织性D.广泛的国际性13、()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A 体育参与B 体育教育C 竞技运动D 健身14、体育的延伸功能除了政治功能,还有()A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15、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A 增强人民体质B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C 提高运动成绩D丰富人民业余生活16、以()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 体育学概论 》—期末考复习资料(精选编写)

《体育学概论》—期末考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原始B.本来C.未来D.基本2、()是体育产生的基本源泉。
A.生产劳动B.学习技能C.生活实践D.身体进化3、广州成功举办了2010年第()届亚运会。
A.15B.16C.17D.184、以下不属于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的是()A.人文性B.单一性C.象征性D.多元性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体育组织是()A.中华全国体育总会B.中国奥委会C.国家体委D.中国体育科学学会6、()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捍卫者。
A.国际奥委会B. 国家奥委会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D.竞技制度7、()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娱乐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社会体育8、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由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和措施的总和称之为()A.行政领导B.政策机构C.体育体制D.国家教委9、体育的功能取决于()A.体育自身的特点B.社会的需要C.劳动D.A+B10、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A.高度的科技性B.激烈的竞争性C.严密的组织性D.广泛的国际性11、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娱乐B.社会文化C.经济D.政治12、()是要把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在做动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时间和能量的消耗。
A.动作的准确性B.动作的协调性C.动作的经济性D.动作的弹性13、在不违背技术基础的条件下,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个人技术特点称之为()A.运动技术B.技术基础C.技术细节D.技术要点14、()以下哪个动作要素属于综合性特征。
A.动作的力量B.动作的速率C.动作的时间D.身体运动节奏15、()是现代常用的一些宣传手段,如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A、名词解释一、体育一词的由来:“体育”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他最早的含义指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领域。
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
二、体育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体育与社会、体育与人类健康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是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研究体育的基本规律的实践活动,同时,是不断丰富着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三、体育产业的概念:是指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体育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一切生产性和经营性组织的集合。
它是一个产业群,该产业群不是单一的某种行业,而是一个集体体育产品生产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设施业和体育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业域。
四、体育产业结构:是指体育资源在体育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的构成特征和分类。
五、社会体育:是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六、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
七、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员群体之间的竞技较量。
B、填空一、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体育、祭祀体育、舞蹈体育、娱乐体育、军事体育、武术。
三、界定体育概念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国际用语一致原则、考虑民族习惯原则、客观性原则。
四、我国的体育事业一般划分为三个领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
五、国际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终身化、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体育运动科学化、体育与环境优化。
六、《学生体质标准》其测试的内容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七、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八、运动训练的内容: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道德思想教育。
九、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法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十、体育手段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B、单项上、整体上C、宏观上、整体上D、全面和局部上2、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A.竞技体育B.学校体育C.体育锻炼D.体育娱乐3、《体育概论》属于科学的范畴。
A、社会B、自然C、生物D、教育4、____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体育健身的基础。
A.竞技体育 B学校体育 C.群众体育 D.健身体育5、____指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控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
A.身体练习B.体育手段C.体育名称D.体育锻炼6、在体育的概念体系中要有一个总的概念,以下哪个概念可作为总概念?A、体育(狭义的)B、竞技运动C、身体教育D、三个均不可作为总概念A.艺术体育B.体育艺术C.美学体育D.体育美学7、北京获得2008年第____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A.27B.28C.29D.308、要在理论上分析体育与政治的关系,首先要提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
A.体育与政治经济制约关系B.如何更好地运用政治为体育提高提高服务C.体育是否是上层建筑D.体育与国家荣誉之间的关系9、____是在市场条下一种公正的社会中介服务活动。
A.体育资产B.体育资产评估C.体育资金D.体育商人10、____现代常用的一些宣传手段,如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
A.大众传播B.宣传C.广播D.电视11、____是目的的具体化。
A.目标B.目的C.任务D.需要12、____反映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
A.目标B.目的C.任务D.需要13、丰富多彩、健康文明_ __不仅使人们在繁忙的劳动之后获得积极性的休息,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愉快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
A.经济生活B.社会生活C.感情生活D.余暇生活14、体育运动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又是一定的执法人的直接教育、监督下有组织地进行的,这对培养青少年遵守_ __的一个强化。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名词解释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4、健身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5、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6、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7、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8、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9、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 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3、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14、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15、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6、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 技术和技能的人)。
17、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18、(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9、(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克的传统。
体育概论考试复习

17、动作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率、动作的速度、动作力量和动作的节奏。
18、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包括动作的开始,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姿势。
19、动作的轨迹——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在做动作时所移动的路线,包括形式、方向和幅度。
20、动作的时间——是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或者说是动作所持续的时间。
21、动作的速率——周期性动作在单位时间内重复的次数。
22、动作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人体在空间的位移。
23、动作的力量——是身体移动时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
24、动作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与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25、对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1)、动作的准确性(2)、动作的协调性(3)、动作的力量性(4)、动作的经济性(5)、动作的弹性体育的本质: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体育的属性:1.健身性2.教育性3.文化性4.竞赛性5.技能型6.娱乐性7.社会性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体育的政治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惊声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三、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我国的体育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1.不同区域的体育工作(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2.不同形式的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3.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职工体育、农民体育、部队体育)4.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工作(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老年人体育)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坚持以人文本的基本理念3.依据社会的整体发展的需求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1.身体姿势2.身体运动轨迹3.身体运动时间4.身体运动速率5.身体运动速度6.身体运动力量7.身体运动节奏体育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称为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2.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3.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性4.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5.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弹性体育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1.历史性2.国际性和民族性3.地域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1.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2.起源于军事防卫实践,是军事防卫技能和武器的移植3.起源于日常生活技能4.起源于娱乐活动5.起源于模仿动物的动作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1.健身类体育运动项目2.健美类体育运动项目3.休闲娱乐类体育运动项目4.挑战类(冒险类)体育运动项目5.经济类体育运动项目6.电子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五、体育科学体育科学: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个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哪些可以预见、评价与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微观上、宏观上、单项上、整体上、宏观上、整体上、全面和局部上、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体育锻炼 .体育娱乐、《体育概论》属于科学的范畴。
、社会、自然、生物、教育、____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体育健身的基础。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群众体育 .健身体育、____指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控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
.身体练习.体育手段 .体育名称 .体育锻炼、在体育的概念体系中要有一个总的概念,以下哪个概念可作为总概念?、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教育、三个均不可作为总概念.艺术体育 .体育艺术 .美学体育 .体育美学、北京获得年第____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要在理论上分析体育与政治的关系,首先要提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
.体育与政治经济制约关系 .如何更好地运用政治为体育提高提高服务.体育是否是上层建筑 .体育与国家荣誉之间的关系、____是在市场条下一种公正的社会中介服务活动。
.体育资产 .体育资产评估 .体育资金 .体育商人、____现代常用的一些宣传手段,如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
.大众传播 .宣传 .广播 .电视、____是目的的具体化。
.目标 .目的 .任务 .需要、____反映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
.目标 .目的 .任务.需要、丰富多彩、健康文明不仅使人们在繁忙的劳动之后获得积极性的休息,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愉快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
.经济生活 .社会生活 .感情生活 .余暇生活、体育运动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又是一定的执法人的直接教育、监督下有组织地进行的,这对培养青少年遵守的一个强化。
.经济生活准则 .教育生活准则 .社会生活准则 .政治生活准则、体育竞赛中"反败为胜,力挽狂澜"、"千钧一发"等运动情境,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表现为功能。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手册》,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2.我国的“体育”概论是在1897年由日本引入,并逐渐作为固定的术语而在较大范围内使用的。
3.人的构成由生物学层面、心理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组成4.按体育实施场所,可划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5.按体育参与者年龄,可划为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
6.按体育参与者职业,可划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
7.按体育发展形态,可划分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8.任何事物发挥其功能,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也可以称为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即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求分析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0.体育的本质功能,包括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11.体育的延伸功能包括体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12.体育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1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是皮埃尔德顾拜旦。
14.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
15.家庭体育是人生接受体育的起点,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基础。
16.学校体育是联结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17.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致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根据参与者的动机将其分为三类:1.以运动健身为动机的体育锻炼者2.以提高竞技成绩为动机的运动员3.以学习体育知识为动机的体育学习者18.体育媒介从内容上看包括体育内容、体育材料、体育设施与器材。
19.体育媒介从形式上看包括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
20.体育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标准、衡量进程、纠正偏差。
21.体育过程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按时间归来)22.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体育过程可分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一、体育的概念1.定义: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
2.概念:①狭义:体育(狭义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广义: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3.体育概念建构的原则:①历史性原则②普遍性③实践性④逻辑性二、体育的产生1.产生条件:①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②较为复杂的生产手段③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2.体育产生的学说:①余力论②巫术论③劳动论④游戏论⑤模仿论⑥需要论三、体育的功能1.体育功能的概念:是体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于人、社会所具有的作用;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反映的共同特征:①体育功能的作用对象既有个体的人,又有整个社会。
②体育功能主要表现为某种作用和效能。
③因此,特意的功能主要是指体育对个体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
2.体育对个体的功能:①强身健体功能(A.运动系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促使肌肉粗壮、结实、健美,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B.神经系统: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消除脑细胞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预防和缓解神经衰弱;C.循环系统:增强心脏血管机能,增大心室容积,增强血管壁弹性;D.呼吸系统:加强呼吸能力,提高有效呼吸量;E.消化系统;F.内分泌系统;G.免疫系统;H.泌尿系统)②健康心理功能(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完善人的性格、气质,增强人的意志品质)③人际交往功能(促进健康人际关系的养成,促进良好合作与竞争的养成)④休闲娱乐功能⑤生命美学功能(体育促进人的生物生命之美、精神生命之美)3.体育对社会的功能:①教育功能(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②政治功能(提高国家和民族威望,服务国家外交,增强民族团结)③经济功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消费,拓展经济增长点)④文化功能四、体育的类型1.体育的分类:是将体育领域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区别并确定其归属的过程。
体育概论复习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科学(重)体育(广义的):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狭义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身体娱乐:是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
总概念视图:注:广义的体育(亦体育运动),广义的体育的上位概念是文化(人类中文化),下位概念是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体育(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身体娱乐,形成概念体系。
体育概论是一门高度概括性的学科。
《体育概论》是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定的学科。
体育概论通过阐明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和发展规律等,使人们正确地理解体育的实质,端正对体育的认识。
体育概论的研究过程:①收集信息②加工信息③创造信息④反馈信息研究方法----系统方法常用科研方法:(一)情报资料搜集和文献资料综述法文献资料图书索引查阅是科学研究的前提调查问卷法(二)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方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综合法、图解法、数学方法..体育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术语问题,它是由一些术语组成的一个术语体系,体系中各个不同层次的术语有着内在的联系确定体育术语考虑的三种原则:①科学性②民族传统习惯③力争与国际用语一致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一)指导科学(二)基础科学(三)体育的应用科学①自然科学类②社会科学类③人文科学类④管理科学类(四)体育专项技术学科---最近于“实践”层次注:是个开放体系而不是封闭体系现代竞技运动特点:(一)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二)具有国际性(三)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四)参加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因而增加了对活动参加者的压力,加强了活动的严肃性(五)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第二章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重)体育产生的动向:讲体育产生于劳动,这是对的,但不仅仅产生于劳动,因为劳动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一种重要的身体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育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体育的分类:;从实施体育的场所来划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根据体育参与者的职业来划分:农民体育、工人体育、;按照体育发展的年代来划分: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一、体育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体育的分类:从实施体育的场所来划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根据体育参与者的职业来划分: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等从参加者的年龄来划分: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按照体育发展的年代来划分: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按照体育的属性来划分: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文化活动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5.功利性健身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作为手段,培育、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体育的本质: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体育的属性:1.健身性 2.教育性 3.文化性 4.竞赛性 5.技能型 6.娱乐性 7.社会性二、体育功能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可分为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 提高人体心血管机能水平2. 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3. 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4. 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 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1. 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 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 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体育的政治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1. 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 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 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体育的政治功能:1. 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惊声2. 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 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三、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 社会发展水平2. 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 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我国的体育目标:1.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 提高国民素质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关系:体育目标反映并服务体育目的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1. 不同区域的体育工作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2. 不同形式的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3. 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职工体育、农民体育、部队体育4. 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工作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老年人体育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 坚持以人文本的基本理念3. 依据社会的整体发展的需求4.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5.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四、体育手段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体育核心手段的分类:按照人体基本活动形式分类,可以将身体运动分为走、跑、跳、投、悬垂、支撑、攀登、爬越、平衡等;按照人体运动环节分类,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头颈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等;按照生物力学运动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鞭打等;按照身体运动的供能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内收运动、外展运动、旋内运动、旋外运动等;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1. 身体姿势2. 身体运动轨迹3. 身体运动时间4. 身体运动速率5. 身体运动速度6. 身体运动力量7. 身体运动节奏体育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称为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1.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2.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3.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性4.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5.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弹性体育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1.历史性 2.国际性和民族性 3.地域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1. 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2. 起源于军事防卫实践,是军事防卫技能和武器的移植3. 起源于日常生活技能4. 起源于娱乐活动5. 起源于模仿动物的动作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1. 健身类体育运动项目2. 健美类体育运动项目3. 休闲娱乐类体育运动项目4. 挑战类冒险类体育运动项目5. 经济类体育运动项目6. 电子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五、体育科学体育科学: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个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哪些可以预见、评价与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 体育科学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2. 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3. 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并为体育实践服务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1. 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主要是从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入手,这些学科胃结石体育特点和体育对人类特有的存在价值提供了生物学依据;2. 体育科学的心理学视角: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体育,是研究人包括体育锻炼参加者、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等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3. 体育科学的社会学视角: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六、体育过程体育过程的本质:1. 体育过程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2. 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3. 体育过程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4. 体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体育过程的目标:1. 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提高运动能力2. 通过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者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发展3. 采取积极地运动休闲娱乐手段、内容和方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体育社会化4. 体育运动能增进人际了解和交往,提升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体育过程的特点:1.实践性 2.直观性 3.多层次性体育过程中的要素:1.体育人 2.体育中介 3.体育学习者体育人是指能够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人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1. 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2. 同化优势的原则3. 适量运动负荷的原则体育过程控制的类型:1.按时间分类: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2.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体育过程控制的方法:1 要选择负荷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2 在遵循同化作用优势原则时要注意控制的几个方面:1. 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2. 足够的营养供给3. 控制一定的体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才能保持同化优势4. 必要的休息,它是保证同化优势的重要条件3 在适量的运动负荷方面,要用负荷量的大小来调控体育过程七、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1. 教育和培养功能2. 聚合、凝结功能3. 调节和引导社会生活功能4. 传承和传播文化功能5. 吸收、融合先进文化功能6. 创造、更新文化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1. 注重伦理与道德2. 注重和谐与统一3. 注重实际与稳定4. 注重理性与人文修养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1. 强调以人为中心2. 与宗教的关系密切3. 一个人为社会本位4. 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奥林匹克文化: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泛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克的传统;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1.人文性 2.象征性 3.艺术性 4.多元性 5.划一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1. 对于中国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其目的在于使中国体育文化进入现代化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全盘西化”八、体育体制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体育体制的构成:1.机构 2.职能 3.制度体育体制的特点: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体育体制的作用:1. 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2. 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3. 体育体制是部分分工协作的基础4. 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继续沿用举国体制的原因1. 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整合全国力量,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发展2. 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们已有的思维定势,保持和稳定人们在举国体制下形成的情绪和状态3. “举国体制”的提法语言简洁、形象,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4. 我国需要有一个持续、稳定的体育发展环境计划经济下体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1. 由政府主办并主管,政府行使几乎全部管理职权2. 经费依靠财政拨款,国家承担绝大部分经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