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甄选
南京都市圈工作要点
南京都市圈工作要点
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1.深化南京都市圈各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协同,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3.共同打造都市圈一体化市场,消除行政壁垒,提升市场活力。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都市圈内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水路交通网络。
2.完善都市圈公交网络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度。
3.促进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综合交通的运行效率。
三、促进产业协作和转型升级
1.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1.共同制定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环境污染的联防联治。
2.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和排放。
3.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五、促进公共服务共享
1.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3.促进人才流动和培养,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打破行政壁垒,推进区域内的体制机制创新。
2.加强政策协同,促进政策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3.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加强规划实施和监测评估
1.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目标。
2.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对各项工作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
2023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2023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2023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1一、总体思路进一步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举的思路,以规划为龙头,坚持规划指导建设,充分利用市域发展进入高速时代、我镇成为长株潭核心区绿心区重要组团等发展大背景,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机制,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土地管理,盘活土地资产,确保小城镇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通过“浓厚创建氛围、完善基础设施、稳定治安大局、丰富文体生活”等措施积极开展人民满意集镇创建工作,使我镇居民能及时分享到我镇经济社会建设带来的实惠。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一)以规划为龙头,坚持规划指导建设1、牢固树立“重规划,促发展”的理念,根据当前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完善完善全镇总体规划体系,把全镇87.5平方公里全部纳入集镇规划,突出“交通先行”原则,优先保障重点建设区域、项目的规划需求,通过项目靶向规划,确保项目的科学布局,以及更好的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2、加强项目详细规划的编制,做好以____集镇商业街、____市____镇花卉苗木交易中心、等项目为代表的各个项目的详细规划,严格做好规划指导建设。
同时在各类项目建设中,加强土地管理与城建管理力度,形成建管并重,规划先行的机制。
3、健全村民建房图纸库,为村民提供美观、科学的建房设计图,进一步提升村民建房的品位;及时为村民建房办理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保规划选址合法;做好私人建房放、验线工作,确保按规定点;严格控制立面设计,确保建设不变样。
4、严格依法执行规划,进一步加强规划法制建设,严肃依法执行规划。
严格执行规划定期巡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项目“一书三证”的办理、全程监督域内的各项建设,及时制止违章建设行动,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二)围绕城乡一体化规划,积极推进项目建设1、继续推进仙人湖项目建设。
完善金科天湖新城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农贸市场建设、下水道管网建设、人行道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供水、泄洪渠改造工程、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垃圾处理厂、汽车站、加油站等。
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1.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有机协调发展。
2. 强化城市规划,重点加强城市绿化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3. 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设施改善,提高城市空间流动性和可持续发展。
4. 充分发挥市场和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市场新生力量,促进城市繁荣和发展。
5. 加强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6. 加强城市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城市数字化和网络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7. 加强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广城市文化和旅游品牌,打造城市特色。
8. 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市感染力和凝聚力,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9. 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和期望。
10.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
重视生态环保与资源节约,实行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
强化城市规划,重点保护城市绿化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技术、环境和经济多方面解决生态问题,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11. 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绿地和城市公园等绿化设施的建设。
同时也要注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理念的应用,提高城市绿色空间的利用率和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12.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我国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进程仍然缓慢,未能实现预期效果。
在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把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作为重点任务,强化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改善,提高城市空间流动性和可持续发展。
采取多种措施,如土地综合整治、拆迁改造、区域综合开发等,努力提高城市实力和形象。
13. 市场机制推动城市发展:市场机制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只有激发市场活力,才能培育市场新生力量,促进城市繁荣和发展。
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要点
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要点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将聚焦以下要点:一、深化产业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能力,2023年将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升产业集群效益。
通过加强产业配套、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其次,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产业合作区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长三角地区产业的互补优势,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
二、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3年,将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在交通方面,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在能源方面,加强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推动能源资源的共享利用。
在信息方面,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提升信息流通效率。
三、推动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人才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2023年,将进一步推动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通过建设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提升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3年,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首先,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通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政府协同和统筹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协同合作和统筹规划。
2023年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2023年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一、背景城乡差距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决定在2023年启动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改革措施和政策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2023年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强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平衡的目标。
三、试点城市和地区2023年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包括以下城市和地区:四、主要内容1.经济一体化(1)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转变经营思路,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
(2)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促进农产品上行。
(3)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推出农村金融创新政策,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
2.社会一体化(1)加强教育协调发展: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农村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农民医疗卫生水平。
(3)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3.环境一体化(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资源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统一城乡土地规划管理,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五、实施路径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改革工作。
2.制定改革方案:制定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政策举措等。
3.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改革力度,推动改革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建议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圈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都市圈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同城化程度也不够高。
因此,建议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中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交通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都市圈同城化的基础条件,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率和运输效率。
2. 推进城市空间整合。
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推动城市空间互联互通,实现城市的空间整合。
同时,城市规划应统一,避免城市空间重叠和冲突。
3. 促进城市产业协同发展。
都市圈内城市应该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产业链衔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建立都市圈一体化管理机制。
建立都市圈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各级政府的协作和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都市圈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总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应该积极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实现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加稳健的支撑。
- 1 -。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工作要点及措施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工作要点及措施2023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三地的协同发展,加强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以下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年的工作要点及措施: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1.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推动长株潭地区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重点支持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新材料领域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与提升。
2.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
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地,不断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3.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强金融、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聚集区,提升长株潭地区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基础设施:继续推进长株潭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高铁和城际铁路等项目的建设。
优化道路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信息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长株潭地区的数字化转型。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3.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布局和配套。
三、推动城市发展1.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长株潭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来长株潭地区工作和生活。
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3.城市环境治理: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1.深化产业合作:加强长株潭地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提高整体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2.加强政策协调:设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协调机构,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促进三地的政策融合和协同发展。
2023年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2023年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是指将城乡发展纳入统一规划,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我国将于2023年启动试点工作,本方案旨在确定试点内容、范围、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二、试点内容和范围1. 农业农村发展(1)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通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
(3)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机制,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 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药使用等环境保护工作。
(2) 提倡绿色种植、有机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3)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景观优化和生态农业发展。
3.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 提高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完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和乡村教育资源配置。
(2) 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3) 加强农村文体事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4.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 提高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 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推进农村智慧农业发展。
(3) 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三、试点目标和指标1. 农业农村发展(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 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都市圈发展规划
都市圈发展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是针对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群,通过合理规划和统筹协调,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以下是一份针对都市圈发展的规划,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1. 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构建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圈。
2. 提高都市圈内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4. 构建智慧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发展重点1. 建设交通网络:a. 完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b.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管理和交通流动性。
2. 优化产业布局:a.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有潜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b. 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3. 推进科技创新:a.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打造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和科技孵化器。
b. 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建立创新创业生态圈。
4. 发展文化产业:a. 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培育文化产业集群。
b.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化。
5. 推动环境保护:a.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b.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6. 改善城市公共服务:a. 增加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
b.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实施策略1. 制定相应的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都市圈发展中。
2. 加强政府协调和部门间合作,形成统一决策和协同行动。
3. 鼓励城市间合作和共享资源,推动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
4.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能力。
5.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都市圈的知名度和形象。
6.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规划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以上是一份关于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简要概述,具体的规划内容还需要结合具体都市圈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制定。
都市圈实施方案
都市圈实施方案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城市群体,通常是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都市圈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将加大对公共交通、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为都市圈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二、优化产业布局。
都市圈内的城市通常拥有不同的产业优势,我们将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互补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还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都市圈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都市圈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我们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同时,还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监管,确保都市圈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都市圈内通常包括城市和周边的农村地区,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都市圈内的城市通常规模庞大,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我们将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六、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都市圈内的城市通常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我们将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人才资源的跨城流动,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
七、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
都市圈内的城市通常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跨城流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1. 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资源向都市圈集聚,推动都市圈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提高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加快人员和物资流动,增强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3. 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加强产业分工,鼓励不同城市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4.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制定统一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规范,确保都市圈建设的有序进行。
鼓励城市间合作,共同解决跨市用地和规划协调问题,推动都市圈内城市的协作发展。
5. 加快人才流动和交流:建立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促进都市圈内的人才流动,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
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都市圈,提升整个都市圈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6. 加大环保力度: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强化都市圈内环境治理的协同作用。
7. 深化政府合作机制:加强都市圈内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建立健全的政府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都市圈各城市政府负责人会议,研究解决共性问题,促进政策的协同推进。
通过以上要点的推进,2023年可以进一步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模式。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以实现更加充分、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资源向都市圈集聚。
2023年度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度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
一、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专业、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
二、推动城镇化进程
1.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促进城市布局合理和空间利用高效。
2. 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服务。
3. 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城市自然资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1. 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农民工待遇和权益保障。
2.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民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
3. 加强城乡社会治理,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安全和权益。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督
1.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
2.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落实和效果的达到。
以上仅为2023年度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要点,具体实施过程和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6•【字号】鲁政字〔2023〕168号•【施行日期】2023.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字〔2023〕16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年10月6日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第一章总体要求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
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万人。
规划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推动青岛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提升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方向,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开放合作协同共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青潍日同城化、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圈,助力山东半岛城市群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2023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各都市圈之间的协同发展,政府需要重点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
以下是在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要点:1.加强规划设计:政府需要组织专业团队对各大城市间的交通、能源、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确保都市圈内各城市交通便捷、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环境协调。
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确保都市圈内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要加大对都市圈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管道等交通网络,加快信息和人员流动,促进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3.加强区域产业布局:政府需要制定一体化的区域产业布局计划,鼓励各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要推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
4.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政府需要鼓励各城市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积极引进高级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
同时,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整个都市圈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水平。
5.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各城市间的合作与发展。
特别是在税收、财政补助、土地使用等方面,要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降低企业和个人在都市圈内的经营成本,促进经济的繁荣。
总之,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需要政府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布局、人才交流合作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
作为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工作,在2023年,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都市圈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统筹管理的能力,确保一体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2023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都市圈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都市圈一体化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都市圈的内部互联互通能力。
二、加强城市规划和协调。
各个城市在都市圈的内部要加强规划和协调,确保城市之间的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要打造共同的城市品牌,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三、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都市圈内的城市要协同布局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共同打造一个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的经济体。
同时,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聚集,引导优质产业资源向都市圈集聚。
四、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
都市圈内的城市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加强生态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五、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合作。
都市圈件的城市要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打造人才高地,促进人才流动和共建,推动优质人才集聚到都市圈。
以上是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的主要要点,需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合作,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都市圈建设更加稳健和持续。
六、推动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
都市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助力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
建设智慧城市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经济,打造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慧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新模式,实现人、车、路、物等多元化智能互联,提升都市圈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创新竞争力。
七、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市场化改革是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基础,要加强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不同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
同时,也要加强都市圈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和技术、资本等资源进入都市圈,实现对外开放的新发展。
襄阳都市圈发展2023年度工作要点
襄阳都市圈发展2023年度工作要点襄阳都市圈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清单(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按照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求,制定2023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如下:一、坚持规划引领1.印发实施“一总五分十专”襄阳都市圈一揽子规划。
(责任单位: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襄阳都市圈各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6月)2.发挥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作用,召开都市圈协调机制会议,统筹安排规划建设。
(责任单位:襄阳市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十堰市发改委,完成时限:2023年12月)3.分领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进规划落实落地。
(责任单位:襄阳都市圈各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3月)4.建立完善襄阳都市圈重大项目清单。
(责任单位: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神农架林区发改委,完成时限:2023年2月)二、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1.续建呼南高铁襄荆段,做好征迁协调保障,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襄阳市发改委、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宜城市人民政府、东津新区管委会、南漳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12月)2.续建新集枢纽,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汉江国投、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襄阳市交通运输局、襄城区人民政府、樊城区人民政府、谷城县人民政府、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12月)3.续建襄阳至南漳高速公路,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汉江国投、襄阳市交通运输局、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襄城区人民政府、南漳县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12月)4.加快推进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建设,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襄阳市交通运输局、襄阳市财政局、襄州区人民政府、樊城区人民政府、襄城区人民政府、南漳县人民政府、宜城市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23年12月)5.续建襄阳铁路物流基地,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市圈的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2023年,在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完善都市圈规划与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都市圈规划和治理体系,包括统一的规划标准和指导意见,形成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
要积极推进都市圈统一规划的编制,确保各城市间有机衔接、协同发展,并加强对都市圈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2. 优化交通网络建设:都市圈内部的交通联通是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关键。
应加快建设城际高铁、快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缩短城市间的距离,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同时,应完善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汽车使用,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各城市在都市圈中应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并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产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竞争力。
4.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生态公园和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品质。
5. 加强人才流动与培养: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吸引人才进入都市圈。
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政策,提高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都市圈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综上所述,2023年应注重完善都市圈规划与治理体系、优化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以及加强人才流动与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以推进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协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都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举措。
都市圈发展优化方案
都市圈发展优化方案引言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综合区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圈开始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都市圈发展的优化方案,旨在促进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都市圈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网络建设:加强都市圈内部及外部的交通建设,形成高效的交通网络,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2.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环保设施建设: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投资研发和应用环保科技,提升都市圈的环境质量。
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都市圈内不同城市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互补的关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都市圈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和布局都市圈内的不同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引导人才流动: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吸引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在都市圈内流动,促进人才的跨领域交叉合作。
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可以提高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1.推行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便捷度。
2.加强城市规划和治理:通过科学规划和良好的城市治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3.加强社区建设:注重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增加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治理,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共3篇
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共3篇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12023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城镇化发展。
2023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城镇化建设,制定并落实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快城镇规划建设首先,全市要加快城镇规划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城镇规划体系,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以此来引导城市规模和结构的合理发展、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和空间组织的协调。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次,应该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推进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该强化城市规划对生态保护的要求,使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三、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新型城镇化需要高水平、先进、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包括道路交通、水利、供电、通信、垃圾处理、能源等。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既能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也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积极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四是积极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和优势,要制定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鼓励、扶持和引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五、更好地完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最后是更好地完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户口问题。
2023年全市要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甄选勤补拙苦作身永学毋惰,严律己廉为政常涤细非。
下面是作者为您推荐2023年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甄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xx市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根据xx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都市圈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xx圈办〔2023〕1号)要求,结合省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制定我市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
1.加快规划报批实施。
《xx都市圈发展规划》报经省政府同意后,配合省发改委按程序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早日获批实施。
2.深化重大课题研究。
结合圈内城市产业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互补性,开展圈内城市互补合作专项课题研究。
围绕都市圈重点发展方向,完成合六同城化发展顶层设计前期研究。
3.推进合作专题落实。
围绕工业、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11个合作专题,各牵头责任单位组织至少1次圈内城市对口部门联席会,开展2-3次合作交流活动。
完善信息报送制度,牵头责任单位每月向都市圈办公室报送1次合作专题推进情况。
4.优化轨道交通布局。
加快xx等项目建设,推动xx前期规划研究。
5.织密高速通道网络。
加快xx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xx等前期工作。
6.完善航空枢纽功能。
加快xx新桥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设,推进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正式运营xx通用机场,加快xx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推进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加密开通至日韩、欧美、东盟等重点方向的国际货运航线,优化拓展航空货运网络,加大与航空货运龙头企业合作,完善全球重要航点网络布局。
7.提高水运通江能力。
协助推进xx改造工程建设,加快xx项目建设,推进xx前期工作,与xx市开展“飞地”港口合作。
推进xxxx联运中心建设,提升江河海联运中转功能。
推进x通江一级航道前期工作,开展x通江一级航道入xx公河线路比选方案专题研究。
完成x口引水工程和xx长江供水工程建设。
8.推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
围绕都市圈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引导圈内各市产业功能互补、联动发展。
发挥都市圈产业(链)联盟作用,举办都市圈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交流活动,邀请都市圈其他城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
发挥xx 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都市圈场景对接活动,为都市圈城市提供场景应用资源。
加强都市圈投资促进机构合作,依托现有的招商网络和平台,共享招商信息,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联合招商活动,联合打造都市圈投资推广品牌。
9.推动现代农业合作共建。
提升都市圈供x蔬菜基地合作共建水平,增强和改善都市圈“菜篮子”产品综合保障、均衡供给和季节调剂能力。
邀请圈内企业、合作社参加中国xx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及xx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宣传展示合作共建县特色产业。
推动现代农业合作共建,探索xx市和周边城市建立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抱团发展模式,提升我市农业生产、加工能力。
10.推动现代服务业协同联动。
实施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聚焦十大重点行业,发挥xx引领作用,推动都市圈服务业协同联动。
发挥市大物流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作用,以国家物流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为引领,密切与都市圈城市综合立体物流通道网络联系。
争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推进xx数字经济和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鼓励我市品牌连锁商贸流通企业在圈内城市连锁发展。
11.促进创新资源辐射带动。
充分发挥xx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深度挖掘激活圈内创新资源,聚焦发力、共同打造世界科技创新策源地。
强化xx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作用,支持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资源对接圈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提升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前沿科技研发在都市圈内“沿途下蛋”。
加强原创性引领型科技攻关,采用“揭榜挂帅”方式,支持圈内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应用基础研究、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破。
12.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强化圈内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带动,支持xx 等在x高校、科研院所与圈内城市开展合作,共建一批科创平台。
实施市科技重大专项、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引导促进企业主导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发展,发挥圈内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共性技术研发。
13.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加快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深化市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工作实效,扩展对接高校、科研院所范围,挖掘一批都市圈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都市圈应用转化。
重构xx创新馆功能,打造技术开发、转化交易、项目孵化、展示推广“四位一体”的项目源平台,加快xx科技大市场xx都市圈内各分市场建设。
组织圈内企业参加中国(xx)科交会、xx科技大市场月度交易会等成果交易转化活动,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交易应用。
14.强化区域水污染治理协作。
发挥好xx总湖(河)长制作用,深入推进xx 流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xx蓝藻应急防控调度。
会同xx等都市圈城市推进xx河等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开展跨界水体加密监测和现场巡查。
健全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xx区水环境生态补偿。
协调推动xx3个子项目建设工作。
15.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
落实都市圈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区域大气污染预警预报体系,推动大气污染跨界治理。
开展和O3协同治理,巩固区域空气质量稳定向好态势。
16.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体现控制在先。
推动企业对标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实施节能改造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推进煤炭消费有序减量替代。
17.深化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加快推动xx同城化发展,制定年度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计划。
全力推动xx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xx合作区)建设,在利益共享、跨行政区域规划管理、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
提升xx等合作园区共建水平,探索开展xx市际园区合作。
聚焦辐射带动xx县等毗邻县域共同发展,重点围绕园区合作共建、产业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协调联动。
18.统筹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加强xx自贸试验区xx片区与xx片区及都市圈各类产业园区协同联动,力争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推进xx联动创新区申建工作。
推行“xx中欧班列+”共享发展模式,持续为圈内城市和企业开行定向班列和定制班列服务。
加快建设xx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19.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开展都市圈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定期举办基础教育学术年会。
做好xx教育教学合作交流工作。
20.深化医疗资源联动。
深化与圈内城市公共卫生合作,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急救、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血液安全等领域合作机制、细化合作举措。
推进xx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帮扶xx市第四人民医院。
加强医保目录、医保报销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衔接,优化都市圈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经办服务,取消参保户籍限制。
21.开展文化旅游互动。
共同编制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圈内城市赴外地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文旅推介会,推动都市圈客源互送、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传播xx都市圈文化品牌。
推动圈内城市持续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相互刊发文旅资源产品资讯,为圈内城市在xx举办文旅推介会做好协助服务。
高起点规划建设xx运河百里画廊,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
22.加强人力资源合作。
加强都市圈干部、人才资源交流。
与都市圈城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机制,开展“招工引匠”劳务对接活动,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就业互助平台。
完善都市圈城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信息共享发布联动机制,推进异地发布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
23.推进“一码(卡)通”应用。
加快构建都市圈“一码(卡)通”服务体系,推进都市圈城市在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开展“一码(卡)通”应用场景对接,探索“同城待遇”。
依托“一码(卡)通”服务网,建设医疗服务一卡通,逐步实现圈内居民跨市享受就医服务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24.建立区域信用联动机制。
聚焦食品药品等领域,强化区域信息共享,拓展信用评价和应用场景。
在“信易贷”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共建共享,共同探索跨区域、跨领域信用联合奖惩。
支持驻x金融机构在“信易贷”平台上线各类金融产品,为圈内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服务。
25.推进市场监管区域联动。
持续推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信息互联共享试点工作,参与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一张网”建设。
26.推动要素资源有序流动。
申建xx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圈内城市土地、能耗、人力等要素保障互补机制。
持续推进都市圈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协同与一体化发展,在市场主体信息、专家资源及平台场地等方面共享共用,常态化开展圈内城市多地远程异地评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