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
都市圈运营方案
都市圈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都市圈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形态。
都市圈是一个由几个城市及其相邻的郊区组成的地区,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和密切的联系。
发展都市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都市圈的运营管理,对于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升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城市发展情况,对都市圈运营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系列运营策略,以期对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都市圈运营分析1.都市圈运营的现状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形态,是城市群和城市带的集聚体现形态,都市圈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群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都市圈发展总体情况上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城乡融合发展不够密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保护环境和资源过于片面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都市圈的良性发展。
2.都市圈运营的特点(1)复杂性:都市圈由多个城市组成,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相当复杂。
(2)协同性:都市圈内的城市之间需要相互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整合性:都市圈需要整合空间、产业、人口等各种资源,发展统一的规划和管控体系。
3.都市圈运营的挑战(1)城市规划与建设不协调(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3)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4)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5)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不足三、都市圈运营目标1.加快整体都市圈的改革和发展,提升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和资源效率。
2.实现都市圈基础设施的整合和提升,完善都市圈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
3.加强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促进都市圈内城市的均衡发展和协同互助。
4.改善都市圈内的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绿色、低碳的都市圈。
5.构建科学、健康、宜居的都市圈,实现都市圈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都市圈运营策略1.制定统一的城市规划都市圈内的城市规划应该是统一的,要求各城市之间协调一体,协商一致,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潜能
中国发展观察两会热点前瞻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同时又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年。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不平静的外部条件,中央作出了“挑战前所未有”的重大判断,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全国两会时间确定,下一阶段如何推动经济全面恢复的政策举措将会陆续揭晓。
面对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指出,不论是短期内应对疫情冲击稳增长,还是未来一个时期保持中速增长,着眼点、立足点都应转到激发结构性潜能上。
今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将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推进等方面的发展潜能。
“十四五”时期,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能。
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下滑,是一次意外的超级外部冲击,而非国家经济内部出现问题。
因此,对于如何做好经济复苏的准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潜能本刊记者 张 倪备工作,基于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未来中国仍然有相当大的结构性增长潜能。
“今后,刺激经济将主要依靠结构性潜能而非宏观政策。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日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改革走势座谈会” 上发言指出,未来五到十年,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结构性潜能。
下一步,应以要素市场改革推动都市圈建设,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初步估算,今后10年,都市圈建设每年能够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个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
所谓城市群,简而言之,是由若干大都市以及围绕大都市形成的都市圈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城市密集区。
一般来讲,城市群是人口密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支撑。
《都市圈专题讲座》课后作业答案
都市圈专题讲座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1时29分21秒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根据本讲,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应当以()作为重要抓手来增强基础设施连接贯通性?A、织密网络,优化方式B、规划建设、管护C、优化方式,畅通机制D、畅通机制,加强轨道交通网2、根据本讲,南京都市圈于()成立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目标,形成了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市长联席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等多层次的政府协调机制,政策协同水平逐步提升。
A、2013年B、2015年C、2017年D、2019年3、根据本讲,完善南京()落户制度,推动长期工作生活的人口便捷落户,全面放宽紧缺技能类人才落户限制。
A、求学B、积分C、工作D、购房4、根据本讲,我国要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应当以()为载体?A、村委会B、乡镇C、乡村D、县城5、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等()条产业链,建立“链长制”,有效整合都市圈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促进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实现有机衔接,产业地标集聚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
A、6B、7C、8D、96、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
A、极B、组群C、组团D、点7、中国高铁的特点不包括()。
A、欧美市场受待见B、技术标准高C、工程造价省D、建设速度快8、根据本讲,2019年首份都市圈文件《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
A、《京津冀都市圈规划》B、《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C、《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D、《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9、根据本讲,()法则认为,在可接受的成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A、科斯B、简单C、超密级D、亚密级10、根据本讲,我国19个重点城市群中,需要优化的城市群、需要发展壮大的城市群以及需要培育的城市群的数量分别是()?A、5个、9个、5个B、9个、5个、5个C、5个、5个、9个D、6个、4个、9个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以资源整合、分工协作、链接融合为重点,推动中小城市融入中心城市产业布局,有序引导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发展。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识与转变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识与转变□ 马向明,陈 洋,陈昌勇,熊丽芳[摘 要]文章通过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提出“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的背景及目的,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分析相关概念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起伏变化及其原因,指出“城市群”概念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是与“市带县”的城市制度相关的,而在核心大都市影响力不断增大、“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及空间形态不断连绵的背景下,传统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区域治理受到挑战,“都市圈”概念再度兴起,都市地区发展也将在产业逻辑、交通组织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新的转变。
[关键词]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带;治理[文章编号]1006-0022(2020)03-0005-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引文格式]马向明,陈洋,陈昌勇,等.“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识与转变[J].规划师,2020(3):5-11.Ident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and Urban Agglomeration/Ma Xiangming, Chen Y ang, Chen Changyong, Xiong Lifang[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e concepts of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and megalopolisproposed b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the fluctuations of related concepts in their sinicization shows the widespread of the concep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But the concept of metropolitan area is emerging again since the governance of urban region on traditional spatial scales has been challenged due to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core metropolises, the "big city disease" and urban spatial integration.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will also undergo new change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ogic,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models.[Key words]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Urban agglomeration, Megalopolis, Governance2019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2年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10)
2022年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10)(绿色为答案)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多选题共20每题2分1、要坚持()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
A、国家利益至上B、经济安全为辅C、人民安全D、人民利益第一E、政治安全2、区域发展战略集成包括()。
A、东西部发展战略B、南北经济协调发展战略C、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重点区域发展战略E、主体功能区战略3、各级地方政府要自觉主动地解决()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A、城乡差距B、地区差距C、发展差距D、经济差距E、收入差距4、以下()是“新四化”的内容。
A、城镇化B、国防化C、科技化D、农业化E、新型工业化5、要着力解决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补民生短板B、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C、统筹发展和安全D、优化国土空间布局E、优先发展农业农村6、以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涵阐述正确的是()。
A、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B、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重要支撑C、扩大内需、释放巨大无比的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D、体制与治理现代化是战略保障E、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最根本的战略原则7、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A、法人B、国家C、集体D、私人E、自治性组织8、根据本讲,民法典的亮点主要表现为()。
A、将遗失物认领期从“六个月”变更为“一年”B、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费用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C、确认土地经营权的出租、入股等流转方式D、细化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规则E、新增“添附”制度9、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或者()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A、出租B、其他方式C、入股D、向发包方备案E、转包10、根据本讲,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A、违背公序良俗B、违背规则C、违背原则D、违反法律E、违反纪律11、根据本讲,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民事法律关系。
都市圈与城市群问题 共24页PPT资料
小组成员: 唐招平
王超建
都市圈与城市群
什么是都市圈与城市群 最主要的都市群与城市群有哪些 都市群与城市群形成的必然性及优劣势 长三角城市群 中原经济区
什么是都市圈
都市圈又称城市带、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 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 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 1957年,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圈概念, 用以概括一些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群现象。这些 大城市群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区域内城市高度 密集,人口规模巨大,城市间具有建立在分工 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 济联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最活跃、最重 要区域。
中原经济区面积及人 口居全国第一位,经 济国主要的都市圈与城市群
国内三大都市圈包括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环渤 海都市圈 (亦有说法是京津冀都市圈)和珠江三 角洲都市圈。其中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第一大 都市圈,更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圈之 一。
其他区域性的都市圈包括南京都市圈,武汉都 市圈,太原都市圈,济南都市圈,郑州都市圈 (也叫中原都市圈)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 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 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 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
都市圈与城市圈形成的必然性
1、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跨国流 动导致各个国家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原来 的一单个城市为经济发展主体的时代过时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为经 济发展主体以寻求更大空间的竞争优势。其形 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巴黎大都市圈,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 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 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
城市群和都市圈名词解释
城市群和都市圈名词解释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两个涉及城市和其周边地区组合的地理术语,用于描述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在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关联性。
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定义。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
城市群通常指的是一个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紧密相连、交流频繁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的形成可以是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迁移、交通便利等因素。
城市群的范围可以包括主城区及其卫星城市、郊区和相邻的城镇。
在一些国家,城市群也可能包括了一定的农村地区。
城市群的概念强调了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互动和协同发展。
●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
都市圈是指一个核心城市及其周边的城市、郊区和相邻地区组成的地理范围。
都市圈是一个更广泛的地区概念,通常包括了与核心城市有紧密联系的城市和地区。
都市圈的范围可能更大,覆盖更多的城市和相邻地区。
都市圈的形成与城市化、交通网络和经济一体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定义和划分可能有所不同,这些概念的具体涵义可能会根据地理、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因素而有所调整。
这些术语
通常用于研究城市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等领域。
深圳市考《城市规划素质测试》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配套练习题(3)
《城市规划素质测试》配套练习题库——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之第三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说明:适用于深圳市2025年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招录紧缺专业公务员考试《城市规划素质测试》科目。
《城市规划素质测试》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本部分是《城市规划素质测试》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部分配套练习题。
一、单选题1.(单选题)《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指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科学布局,与()紧密衔接。
A.历史文化传统B.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C.人口分布特点D.自然资源条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城市格局构建的要求。
原文来源《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15日),原文指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2.(单选题)城市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影响房价、交通、生态等城镇人居环境和竞争力,处理不好会滋生和助长城市病。
A.产业结构调整B.城镇化质量C.城市人口数量D.生活生产效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影响。
原文指出:“城市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城镇化质量,影响房价、交通、生态等城镇人居环境和竞争力”。
3.(单选题)《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指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是()的重要平台。
A.经济发展B.区域合作C.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D.城市化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原文来源《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2015年12月20日),原文中提到:“城市群既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区域,也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的重要平台。
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
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 赵 弘一、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城市治理理念和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城市化速度非常快,规模特别大。
中国城市化率从30%到60%用了23年,英国、美国和日本则分别用了180年、90年和60年。
中国人口基数大,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几乎完成了一两百年来发达国家所完成的城市化人口总和。
在充分肯定我国城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病,最集中的是很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不但一线城市拥堵,二线、三线城市也拥堵,四线城市也开始拥堵。
城市为什么会拥堵?如果人口多就得城市病,至少有几个现象解释不了:一是为什么国外许多大都市不拥堵?比如东京都市圈,人口比北京还要多,这些城市从大城市病中解脱出来了,没有北京这样拥堵。
二是为什么国内没有达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甚至大城市规模体量的城市也陷入了拥堵状态?一直以来,我们并不强调要把人口集中在大都市里,过去一直在讲城镇化,就是希望人们能在镇一级和县一级更多集聚而实现城镇化。
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往大都市里来这个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城市群的发展,希望通过城市群使得更多的城市协调发展起来,不要让个别大都市发展得过大,以避免城市病问题,但效果并不太理想。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全国重点发展19个城市群。
中国几乎所有大都市都在某一个特殊的城市群里,但城市病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病?根源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是要从城市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去探究。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活动也一样。
没有一定的规模肯定不经济,成本过高;但反过来,规模过大就会衍生出其他的成本,总体成本会更高。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规模经济”的规律要求。
在实践当中,伦敦早期的城市病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的呢?是城市分散化,即通过既集聚又分散的过程来解决。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上海大都市圈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和亮点,但在文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发展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
各地市之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相对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较为分散和单一化,未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其次,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地区的文化消费市场还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最后,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存在一定的难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和创意性的开发和推广,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和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大都市圈需要在整体规划和协调、市场开发和监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加强配合和合作,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模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推动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逐步走向更加繁荣和兴旺的未来。
- 1 -。
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山东 半 岛 :包括山东省的济 南、青岛、淄博、烟台等 8市,区域 总面积 5.9万平方公里,人口2899 万。2003年底,(山东半岛城市群 发展战略研究》通过了由国家建设
部 和山东省人 民政府组织的联合
民经济和国家综合 国力竞争的重要形式。
l
瓦。、朴 ̄, ̄。 一一 、卜、, ̄,、, ̄‘ ̄, ̄ , 、,、*, *、, ̄, ̄*,,、,
、 ,气 践‘曰户、户、、日印‘.州.、目匕‘,卜哨户尹、 州 ‘ 尸、 , 卜尸、丫 飞 ,、 写产,了,.丫朽,、 、声 少, 下,、声吻妞勺尸抽‘ 了
我 国大部分城市群还未能形成具 有强大主导作用的经济中心 、适应 现代经济发展 的经济体制 和有竞 争力的经济区域。城市群首位城市
规模普遍偏小,核心辐射和集聚财
富能力偏低 。三大城市群的首位城 市上海、广州、北京的 GDP占全国 的比重分别是 4.6%,1.8%,2.5%, 而纽约 、东京 、伦敦 、汉城的 GDP
中在这一区域内,是湖北省产业和 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2004 年,湖北省成立了推进武汉城市圈 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城市群的规划
和建设。 长株 潭 :包括湖南省中部的长
沙、株洲 、湘潭三个地级市及所辖 区域 。区域总面积 2.8万平方公 里,人口 1256万,聚集了该省 90%
的科技人员和 80%的科技成果,创 造了34%的该省 GDP,是湖南经 济、社会、文化中心。2004年底,由
的区域规划 。
辽 中南 : 包括辽宁省中南部的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 、丹东、营口
等 10个省辖市及所辖 23个县。区
域总面积 7.2万平方公里,占辽宁 省土地总面积的48.4%;人口2798 万人 ,占该省总人 口‘的 673%; 2002年区域 GDP总量 4907亿元。
【你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1300字(论文)】
1你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500字)首先观察中国的城市化率,如图1所示。
图1表示人均GDP和城市化率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城市化率也越高。
三角形表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可以看到,如果和历史相比较,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带来的是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化率也提高了40个百分点左右。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在持续,据2020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4%的水平。
但是,如果跟国际上处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同人均GDP)的其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如图中直线(其他国家城市化率的拟合值)所示———相比较,中国城市化率始终大约偏低10个百分点左右。
图1各国人均GDP与城市化率关系将中国与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关系进行比较,对此更加有说服力。
因为这三个国家都属于东亚文化圈,而且三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提高的速度也特别快,所以更加有可比性。
如图2所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演进路径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但是与日本和韩国相比较,中国用城市的常住人口所计算的城市化率,同两个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如果仅用拥有本地城镇户籍的人口来计算中国城市化率,城市化水平会更低。
当前中国的城市常住人口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并不拥有本地城镇户籍。
图2中日韩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关系比较讨论完城市化率以后,再来考察城市的大小问题。
中国一直存在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已经太大了。
在这里想说明一个情况,日本研究中国城市问题的学者也需要了解这一点。
中国所说的城市,通常是指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市的定义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城市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比如中国所说的上海市,是一个涵括其全部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在内的概念,这个范围,其实已经相当于日本的二三十个市了。
论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效率陷阱”——基于日本城市群发展的经验
样 都具 有 n型规 律 。 即城 市 群 规模 效 益 开 始随 着
规 模 的增 长 而增 长 , 到最 佳 规模 后 , 达 随着 规模 的增
长三角、珠三角 、京津唐三大城市群地 区是我国经
济 、密 文 也
长城 市群 的负外 部性 越 来越 大 ,整个 城 市群 的规 模
、
理论分析 : 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正负外部性
城 市群 发 展 的根 本原 因是 人们 对 规模 经 济效 益 的追求 。一般 认 为城 市 群规 模 效 益 和城 市 规模 效 益
一
各 地政 府基 于城市 群 经济 效 益“ + > ” 1 1 2 的认 识 , 纷纷 组 建规 模不 等 的城 市 群 、 都市 圈 和经 济 带等 。其 中 ,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 重大项 目《 经济转轨 中城 乡互动 、- 3 农互促 的协调 发展 道路 问题研 究》 项 目 ̄- :5 Z 0 3 、 ( 3 , 0 & D 3 ) 江 -
苏省普通 高校研 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 目《 试论我国三大城市群地 区发展的“ 率陷阱” 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效 》
2 1 第 7期 00年
论我 国三大城市群发展的“ 率陷阱" 效 ※
— —
基于 日本 城市群发展 的经验
刘爱梅 杨德才
内容 提 要 : 文从城 市群和 城 市规 模 理论 、 该 日本城 市群发 展 的 经验 , 分析 了过 度发 展 城 市群 可能 导致 “ 效 率 陷阱” 并从 不 同城 市居 民个人 生活 的成 本一 益 分析 了居 民的 效 用 , 出 了要 关 注城 市群 的扩 张和过 度 集 , 收 得
能导致 三个 方 面 的后果 1 城 市规 模 的 自我 强化 效 应导 致 城 市经 济最 终 .
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录1.引言2.城市人口过度集中问题3.城市交通拥堵问题4.城市环境污染问题5.城市资源分配不均问题6.社会矛盾与不平等问题7.结论1.引言当前城市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社会矛盾与不平等等方面。
2.城市人口过度集中问题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城市经济的吸引力和就业机会的集中,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持续增加,人口密度不断提高。
这种过度集中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住房短缺、交通压力、社会治安等等。
3.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拥堵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数量激增,道路交通压力剧增,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交通拥堵不仅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4.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活动不断释放污染物,使得城市大气、水体和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环境污染不仅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5.城市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城市资源分配不均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中一些地区的资源得到了过多的关注和投入,而其他地区的资源则相对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加剧了城市内部的社会差距和不公平现象。
6.社会矛盾与不平等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与不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城市中存在着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不公平现象,例如收入分配不均、教育资源不足、就业机会不公等。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社会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7.结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涉及人口、交通、环境、资源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工作心得:突破县域经济发展三大误区
工作心得:突破县域经济发展三大误区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
县区级政府必须转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维和方向,尽快走出以下发展误区。
一、革除以GDP为纲发展县域经济的旧思维GDP是一个量化的数值,很容易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容易进行绩效考核。
过去一些县域政府搞GDP崇拜,上项目仅仅从局部利益出发,将社会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用GDP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状态。
结果,经常出现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破坏性开发、只见物不见人的开发等问题。
这种以GDP为纲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破坏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新常态是经济减速转型的新阶段,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提质的新契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纠正这种唯GDP的做法,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树立新发展理念,特别是把共享发展、绿色发展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开辟从单纯注重GDP向注重人类发展指数(HDI)转型的新路径,跳出以GDP为纲发展县域经济的思维误区。
要把绿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底色,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守底线、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教育、健康、就业、住房、养老、安全为着力点,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二、告别以县城为中心发展县域经济的旧模式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城市化大趋势的影响,一些地方误以为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县城,就是发展城区,忽略了跨县资源整合以及城乡协调发展。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在中国的进展进程中,城市化和城市崛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城市规模从小到大再到群,托起“乡村中国”走向“城市中国”。
纵一直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共有691个城市,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94个,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仅有132个城市。
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在194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0.64%。
横向比较,城市格局也在变迁,从优先进展重工业时期东北一些城市进展领先全国,到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乘势起飞,再到中国加入WTO,外向型城市独领风骚,如今随着产业转移、内需扩大,中西部城市进展速度高歌猛进。
一部中国城市进展史也是中国进展史,如何连续进展?前期积累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理解当今中国城市格局?在国内战略调整和国际外部因素影响下,东部、中西部、东北,将来路径怎么选择?城市群如何更好推动城市进展?城市竞争中如何抓住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澎湃新闻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讨论中心主任倪鹏飞,他特殊提到,要关注城市进展中的劳动力就业和债务问题。
在从区域层面来看,倪鹏飞建议,要守住中国经济高质量进展的防线——北纬31度线,“假如这条线能够保持住,尤其是长江经济带能够保持连续较快进展,将可以带动北方经济进展,促进‘北部南方化’。
”对于中西部地区,在统一大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抓住“地利”优势去进展;东部地区除了升级外,很关键的还是要连续掌握成本,至少短期内要把低端量大的贸易维持住,保持经济增长,不能忽视一些制造业向其他进展中国家转移的问题,还是要制造条件争取留下来。
一、关注劳动力就业、债务问题问:谈到中国城市进展,您认为现阶段存在的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倪鹏飞:我认为主要就是两点,一是进一步进展的问题,二是要在进展中解决前期积累的问题。
这些问题概括成四个方面——城镇化进展的分化加剧、城镇化要素的错配加深、城镇化进展的负担加重、城镇化进展的风险加大。
中国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格局与问题讨论
中国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格局与问题讨论宋迎昌;孙聪丽;任杲【期刊名称】《青海社会科学》【年(卷),期】2024()1【摘要】都市圈和城市群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近些年大量相关研究成果问世,然而学术界在事关中国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界定标准、发展格局、发展规律等现实问题的认知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都市圈和城市群界定的三步法,认定2020年中国发育成熟的城市群有2个,双城都市圈有1个,独立的都市圈有18个。
发现都市圈和城市群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的态势,大城市形成都市圈的情况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双中心省份的非省会城市形成发展都市圈更有优势,绝大多数都市圈地域面积小于核心城市市域面积,城市群呈条带状布局。
最后,提出正确认识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战略地位、都市圈和城市群不能遍地规划发展、都市圈和城市群有适宜发展的地区、应该加强都市圈的功能建设和城市群的通道建设、同城化政策没有必要普遍推广等建议。
【总页数】11页(P104-114)【作者】宋迎昌;孙聪丽;任杲【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生态文明研究系;长治学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9.9【相关文献】1."大上海国际化都市圈"的整合与建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差序化格局创新研究2.中国都市圈竞争的大格局——三大都市圈的现实与机遇3.双循环新格局的实现与增长极的跃变——兼议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价值意义4.省政协专题协商会建言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原城市群发展郑洛昂龙头两大都市圈领跑"中原更出彩"5.空间相互作用与特大型城市引领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研究——以郑州都市圈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城市群的不协调现象探析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重要内容和途径。
中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各自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不协调现象,这其中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差异问题,因此不能以无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不同类型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一、发达地区城市群的不协调现象中国发达地区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处于沿海与世界经济交往的有利区位,历史发展基础较好,经过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三大代表性城市群,即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区域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导致区域内部矛盾的积累,城市作为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彼此间的不协调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和束缚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当前,发达地区城市群的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在图1所列的几个方面。
(一)行政区经济依然强劲中国的行政区经济在促进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行政区经济与市场经济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行政区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主要阻挠力量。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虽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行政区经济依然很强劲,是城市群发展不协调的重要根源。
中国发达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分属两省一市,珠三角城市群分属一省两区、京津冀城市群分属两市一省,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地区间的协调难度也很大,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本位利益,形成各自为战且壁垒森严的行政区经济,或称为“诸侯经济”,这种“诸侯经济”正是其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中国城市群的不协调现象探析陈群元喻定权图1发达地区城市群的不协调现象产业结构趋向导致的恶性竞争粗放经营与资源匮乏并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与不能共享环境污染严重与跨界治理难与区外的协调关系未根本建立发达地区城市群的不协调现象行政区经济导致的利益冲突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失调的主要根源所在。
(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型的,脱胎于计划经济,仍未完全独立成长,地方政府依然有强大的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职责和干预地方产业发展的权力。
城镇化的误区与解决路径
城镇化的误区与解决路径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不断加快。
城镇化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城镇化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将对城镇化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城镇化误区一: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速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追求城镇化速度,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人口超速涌向城市,城市规划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管理混乱等问题。
一味追求城镇化速度,而不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解决路径一:制定科学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化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必须根据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等因素,科学制定城镇化规划。
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城镇化规划,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误区二:忽视小城镇和农村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过于注重大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了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许多县城和乡镇的规划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缓慢。
忽视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使得城镇化进程不平衡,甚至会加剧城乡差距。
解决路径二:注重小城镇和农村建设要实现城镇化的平衡发展,必须注重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小城镇和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适度向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城镇化误区三:过度依赖大城市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大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的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房价高企等问题亦层出不穷。
同时也会导致大城市的资源不均衡分配,社会问题不断加剧。
解决路径三:发展多中心城市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发展多中心城市,打破大城市的核心地位。
发展多中心城市可以有效分担大城市的人口压力,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同时也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大城市和小城镇、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
都市圈与城市群
都市圈与城市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定义、发展、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都市圈与城市群的重要性。
1. 定义都市圈是指由一个主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以经济联系和人口流动为特点。
它是由中心城市和其周边城市、郊区、县城等组成的相对完整的区域。
城市群是指由多个城市相互联系和依存,形成相对紧密的区域空间结构。
它由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这些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
2. 发展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日益加强。
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特点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有其明显的特点。
首先,都市圈和城市群通常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在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核心,周边城市和地区承担着其他功能和服务。
城市群则由多个城市组成,其中有些城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其次,都市圈和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这种联系表现在交通、物流、信息、人流等方面,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再次,都市圈和城市群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
这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劳动力流动更加便利,经济规模更大,创新能力更强。
另外,都市圈和城市群中的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工和互补关系。
中心城市通常承担着决策、管理、文化、科技创新等功能;周边城市则承担着生产、居住和服务等功能。
4. 意义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都市圈和城市群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集中配置。
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可以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其次,都市圈和城市群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引领,可以促进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
一、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
1. 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许多城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引发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问题。
2. 缺乏整体规划
城市群、都市圈由多个城市或城市群体组成,缺乏整体规划会导致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激烈,互相牵制,难以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3. 过度依赖传统产业
许多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过程中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而忽视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样会导致城市发展不够现代化,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忽视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建设,文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忽视城市文化建设,会导致城市缺少文化内涵,难以吸引人才和国内外游客。
5. 城市间资源分布不均
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也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些城市在资源分配上占据优势地位,而其他城市则陷入不利地位。
这样会导致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关键环节。
城市群、都市圈在不断扩张时,常常会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建设化会导致环境污染、水源短缺、土地沙化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污染物不会停留在原地,它们会飘散到附近城市,甚至飘散到更远的地区。
因此,忽视生态环境建设会给周边城市、乡村甚至整个地区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缺乏整体规划
城市群、都市圈建设需要整体规划。
只有当各个城市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然而,许多城市群、都市圈往往缺乏整体规划,不同城市之间互相竞争,难以协调合作。
这种状况下,城市群、都市圈往往不能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也难以达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四、过度依赖传统产业
城市群、都市圈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许多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仍然以沿海、重工业为主,
难以适应新的产业和市场变化。
这样会导致城市落后于其他城市,失去经济和市场竞争力。
此时,城市群、都市圈政府应更为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产业。
五、忽视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不仅需要在物质层面进行建设,还需要进行文化层面的建设。
忽视城市文化建设,会导致城市缺乏文化内涵,难以吸引人才和国内外游客。
六、城市间资源分布不均
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也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些城市在资源分配上占据优势地位,而其他城市则陷入不利地位。
这样会导致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也会导致社会分层的加剧,缺乏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七、案例分析:
1. 深圳市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
深圳市以其快速发展和城市群体建设而著称于世界。
深圳在进行城市群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深圳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致力于打造绿色和谐城市。
同时,深圳也注重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 北京与天津城市群的不同发展状况
在中国,北京和天津是两个城市群,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两个城市之间的发展状况存在巨大的差异。
北京城市群处于国家的发展核心地带,相对来说,发展机遇更大。
而天津则处于北京的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机遇难以和北京相比。
这也使得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
3. 湾区通行证政策的出台
为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宣布出台了湾区通行证的政策,这是一项优惠政策,旨在一定程度上扶持湾区内不同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
通行证有效期为1年,持有通行证的人员可以在所有湾区城市自由出入,享受不同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
4.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布局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布局相对较为完整,由于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密集,彼此环绕,使得沿海地区拥有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和优势。
同时,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不同,形成了各自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也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5. 郑州与南阳城市群的合作
郑州与南阳城市群之间并没有直接连接的交通设施,这给交通和物流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为了加速城市群的建设,郑州和南阳决定联手,建设高速公路。
这样有可能开辟出一个新的
市场,也有助于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协商和合作,更好地促进城市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