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精选17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精选17篇)《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篇1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
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没了,楼房高了思想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从学生跳上讲台去追寻自己的梦,也是从那一刻起,心中的教育梦想就像是被针轻轻的次过的气球,再也无力膨胀,剩下的只是日益被磨灭的激-情还有就是谋生的本能,对教育的人士也停留下来,失去了那股钻研到底的劲头,原来教育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抄写与练习,原来心中的神圣地位也被考试蒙上了灰色,也曾深深的发问是什么改变了教育?还是教育改变了什么?所幸的是在内心的希望并未完全破灭的时候新教育来了,感谢新教育的新,正是一个新字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曙光,是我自己找到了方向,正如新教育人所说的那样,坚持上路,就会收获奇迹,就会遇到庆典。
为了心中的梦想,只要学生得到的更多一些,更全一些,更高一些,更美一些,我们不是也会笑得更灿烂一些吗?又有谁会在意那庆典是否隆重呢?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圆自己的教育之梦。
在局长和校长带领下,我们去石家庄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去学习,听了晨诵课、绘本课、还观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很受启发。
之后校长又给我们买了朱《新教育》一书,细读了以后对新教育实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其基本思想是: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四种精神: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
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新教育》读后感1我读了新教育之后,深深地被里面的四大精神所感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在这篇__中,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四种精神,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
在读了这篇__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种精神即“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文中提到:当下有三种人即官人、学人、农人。
(官人,就是做官的人。
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
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
)朱教授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
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有些特级教师总喜欢到处讲学、开讲座,但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少与学生交流的实际经验,缺少的就是这种田野精神。
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老师写随笔、写论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他不像作家写__,需要华丽的词藻,夸张的语气。
他还指出: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
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
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新教育》读后感2这周一在以袁校长为主的领读下,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新教育》的一节内容,惊叹于袁校长写作功底的同时,更是被她的阅读量和善于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所折服。
她开篇的一句话记忆颇深,也思考良久,即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写的: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们一个欢欣诚实的孩子,多年以后,你们会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很多老师也许都这样说过——来到学校的孩子是个半成品,甚至有的孩子就是个次品,家庭教育不到位,所有的重担与责任都落到了老师身上;也会听到这样的言论——有多少问题学生,是父母欠下的债,却要老师来还。
阅读《新教育》心得(通用8篇)
阅读《新教育》心得(通用8篇)阅读《新教育》心得篇1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拜读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园里属于自己的那棵苹果树。
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权利和责任分享朱教授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梦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写自己从今往后的实践和追求。
因为我也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跳跃的心。
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驻苹果树下!今天,我终于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
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要挖掘你生活中、职业中的内在魅力。
”教师,作为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细想一下,我们的心态一般都比同龄人要有活力很多,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的美丽,是孩子们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我们,年轻着我们,使我们的青春延续再延续......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办?不再问自己还要教多少年书?因为我知道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朱教授说“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善于合作,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那必将是一个永远年轻老师。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后悔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放弃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阵子”,它们都知道抓住每个最精彩的“一阵子”去赢取一辈子的生存价值。
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怀着“新教育之梦”谱写自己辉煌的“一辈子”!阅读《新教育》心得篇2《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
《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新教育》读后感(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教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育》读后感1在这个假期中,我有幸拜读了这一本书,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在阐述教育理念的同时配以生动的实例,深深地吸引了我。
所讲的内容能够真切地反映出日常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人深思。
我边读边想,也逐渐明白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谈谈我的理解。
本书一开始就从课堂教学入手,深入浅出的点出了课堂教学时教育改革的起点,也点出了我要讨论的重点——素质教育。
这样一种现象出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课堂上:刚上小学的孩子争先恐后地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年级越高举手的学生越少,到了高中基本上没人举手回答问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觉得不答不会错,万一答错了可能会被批评,这反映了教师在反馈方法上的不当,另一方面,在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提出问题并不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得到许多不同的答案,或者说求同存异,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标准答案。
这使得学生听到问题时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而是揣测教师提问的意图,来回答教师心中的答案,那这样学生的思考范围就逐渐囿于教师教的内容里,没有发散性思维,没有创造能力。
所以说我们现在常态的教学模式是接受性教学,它追求标准的答案,追求升学率,是非常功利性的。
在今天,教师要逐渐清醒,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圆满的教授规定的教学任务,追求升学率、优秀率这些数字,更应该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问题,能思考,学生才会创新,才敢创新,才能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新教育》读后感2今天,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表决通过。
回想过去,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9年义务教育。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5篇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5篇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读《新教育》心得体会。
供大家阅读。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一开学后,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
它让我了解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行动论;懂得了爱心才会产生奇迹的定律等。
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为如今有点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
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
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
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
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幼儿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新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通用9篇)
新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通用9篇)新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篇1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
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
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
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
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
这又和我们学校安排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
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兴奋。
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新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篇2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第1篇】好久一直听闻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师工作室的读书要求,从网上买了这本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在翻看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没有像传统的教育类书籍一样,通篇的理论和说教,于是就接回家细细研读。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读着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
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
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其实,对于这本书,对我震动的是两句话---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我深知,成为新教育的倡导者首先需要自我变革,以实现成为一名理想教师的理想。
1. 真诚地关爱学生。
根据朱教授的教诲,“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书的年数,而在于用情投入教学的年数。
”而投入的前提,即是“爱”,对职业的热爱,对岗位的热忱。
我曾认为教书单调乏味,但现在我意识到,是过去的我未曾全心投入,未曾将爱付诸实践,未曾将学习与生活融合。
因此,我以高昂的热情立下誓言,要在教育领域勾勒出光明的未来。
然而,日复一日地在对与错的纠葛中,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让我对学生产生了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困扰。
尽管我已从事教师工作四年,但我并未真正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我用严厉的威压控制学生。
如今,这种威慑只会加剧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使其无法弥合。
正如书中所言,“理想的教师应是充满爱心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是能放下教师‘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
”我对学生的关爱是真诚的,但我的严厉和“架子”阻碍了学生感受这份情感。
如何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让自我走进他们的心灵,是我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相信,通过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我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我,理解我,接纳我。
2. 成为教育的用心者。
在教育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多年,面对现状,我亦产生了诸多困惑,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的解答。
感谢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有机会聆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我所做一切的价值,让我找到了自我突破和发展的方向。
朱老师指出,“理想的教师应是不安于现状,富有梦想的教师。
”“优秀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为自己设定追求的目标,同时保持激情。
人需要有梦想。
当生活失去梦想,生命的意义也就消逝了,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朱老师的这番话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初入职场时,我曾立志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好教师,期望能教好每一个学生。
然而,四年过去了,回顾我的教育历程,只能用“平凡”一词来形容,最大的成就仅是获得过一次先进的称号,我顶多算是一个过得去的教书匠。
《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是方舟教育创始人浦志强所著的一本书,主要介绍了新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实施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经验。
首先,新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测试成绩。
而新教育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个性和潜能,因此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个性化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势和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其次,新教育强调终身学习。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知识的更新和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教育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
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还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再次,新教育强调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新教育认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要有优秀的学术成绩,还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还会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最后,新教育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在新教育理念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与学校共同育人。
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互相支持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方向。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是德国教育家费尔巴哈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主旨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内心需求出发,倡导开放、灵活、有机的教育方式。
费尔巴哈认为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灌输知识,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他主张通过培养儿童的感觉、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积极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本《新教育》以其简明清晰、富有启发和指导性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读《新教育》的一些感悟和心得。
首先,《新教育》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个体。
费尔巴哈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应该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特点和差异。
他主张培养儿童的感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直接的体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地以知识被告知的方式。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迎合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儿童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
其次,《新教育》对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费尔巴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积极的实践来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手工艺活动和体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新教育》对教育环境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尔巴哈认为教育环境应该是放松、愉悦和有序的,让儿童感到愉快和放松,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他主张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与儿童保持良好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还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家长和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儿童教育,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阅读《新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应试化,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费尔巴哈的思想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意识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新教育》读书心得总结(五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总结《新教育》是一本由曾国藩撰写的教育著作,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对新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新教育》的读书心得总结。
首先,我被曾国藩对教育的崇高追求所震撼。
曾国藩一直将教育视为国家兴旺、社会进步的根本,他认为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他强调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品德高尚、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让我深受鼓舞,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其次,曾国藩提出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观点,强调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天性和品质最容易塑造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正确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他主张注重儿童的品德教育,提倡培养孩子的仁爱心、孝顺心和正义心,以及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这些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提醒我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再次,曾国藩强调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应该以实用为导向,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他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有实际应用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他还强调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主张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国藩的这些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分数和成绩,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曾国藩提倡教育要讲究方法和系统性。
他主张教育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体系,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他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对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经验传授和知识灌输,更是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系统的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读《新教育》有感(精选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新教育》有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新教育》有感篇1四月份我认真品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收获很多,现将所感所悟总结如下:新教育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舒展自我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
把人还原成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无限相信学生和教师的潜能。
教师要教给学生以一生有用的东西。
理想课堂的“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这种状态的出现,让我们教学有了追求的目标。
为师者不仅要让学生有一个辉煌的今天,更要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实现这一切就要从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抓起。
想要拥有优质公开课的课堂活力,但更想让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想拥有应试课堂话语同样想要的成绩,但希望是以一种人性的、人道的、科学的方式来实现。
达到你这二者的融合才是真正的理想课堂。
拥有这样一个理想的课堂,“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新教育才有了根。
”朱永新说。
他认为,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而只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容器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学生一定不会享受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能让教师的生命在课堂里发光,魅力不能在课堂里展现,教师只会成为“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和“成灰泪始干的蜡烛”。
新教育倡导的理想课堂的三重“理想境界”朱永新描述的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
理想课堂的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
“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
预习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应该是为教学做准备。
应该尽可能的针对的所有教学目标,是学生真正的学习。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最新5篇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最新5篇每一次写心得都在提醒我们,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份成功的心得体会,离不开个人的真切感悟,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深刻的情感,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读《新教育》心得体会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篇1假期里,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让我对新教育又有了一个系统的、全新的了解。
这次阅读,让我知道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了解了它的精神,知道了它的学理基础,学习了它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九大定律等,新教育的确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
阅读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基础活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
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知识的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竞争的时代,而一切知识的来源都自阅读开始。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崇尚阅读的民族,才是顽强的生命力的民族。
国家是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昌人口数量,而是人口素质,只有倡导全民阅读,才能真正让中华民族的复兴获得不竭动力。
朱老师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
现在的教育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无书可读、学生无暇读书、不爱读书的情形屡见不鲜。
除了干巴巴的几本教科书,学生几乎再没有其他的书可读可看。
电视文化、电脑游戏、不良读物等不断的的侵害着广大的少年儿童纯洁的心灵。
就在这时,新教育倡导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正在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9篇)《新教育》读书篇1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
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
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
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
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
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触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极力倡导下,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思想》,体味了朱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生活环境”等教育内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1、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新教育》。
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
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先生提到“新教育的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激情。
读朱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欢迎浏览科技东西知识店铺!,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新教育》读后感(五篇)
《新教育》读后感(五篇)第一篇:《新教育》读后感《新教育》一书的作者是朱永新,该书涵盖了新教育实验最全最新的资讯,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指导书,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新教育》读后感(一)躁热的暑假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同这久久还不散去的暑热一样无法平静。
因为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完了朱永新先生所著的《新教育》。
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
首先我谈谈我对新教育的理解。
“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方面。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二”就是两个目标: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三”就是三大改变: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即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五”就是五个基本观点,即“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六”就是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七”就是七字内涵,即“成长,并且快乐着”。
“八”就是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1) 在当今新的教育标准下,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通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
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
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
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
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新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新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新教育》读后感1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
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
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读后感(精选6篇)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精选6篇〕朱永新《新教育》一书1桌上摆着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便开场了我的阅读光阴。
新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是新教育人的根本书籍了,读后,它使人受益匪浅,让人悟性大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看这本书我无法做到一目十行,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或产生一种没有看过的错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地去看,用心去感悟。
后看到书的后几节,我才知道原我运用了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知性阅读式的方法去咀嚼它独有的味道,倍感开心。
看完此书我花了三天,实属不容易,书中虽有让人乏味的但又实在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后留下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
身为一名还未正式成为老师的”门外汉“,跟它对话,我汲取了好多新教育实验所带的珍贵财富。
新教育是一种“新”和“星”教育,在传承中国祖先优秀化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条下进展教育的革新,如它个性鲜明的十大行动,四大改变,“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程等,并且不断建筑“星工场”,培养一群“擦星族”,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新教育是一种“心”和“幸”教育,它注重师生精神世界的建立,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好的教育生活”,致力营造一个和谐特色创新的书香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行”和“信”教育,强调行动,在行动中见真知,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秉着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坚信理念。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教育的人,我的感悟和反思如下:面对学生,要求老师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老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或是在网络教育在线的____里发表感想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老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老师要擅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开展。
老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培养一群“童心悦读”的孩子,让童书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理念需极大地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对书中的第五章《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感触颇深。
他所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1、晨诵——与黎明共舞唤醒生命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
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说,晨诵不是背诵而是朗诵,或者说是美诵。
在朗诵的时候去感受祖国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去领略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或者说得更单纯一点,就是带给孩子一个好心情,让孩子能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学习。
晨诵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染”,当我们要带给孩子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诗歌与自己生命体验最为接近的切入点,把诗歌编织在自己的生命中,让它成为自己的诗,这样的话或许你的普通话不是很过关,或许你的朗诵技巧也不是很高超,但是你朗诵出来的诗情一定是最真。
然后带着这样的生命体验把这首诗读给孩子听,去感染孩子,进而再去帮助孩子寻找贴近他们生命的切入点,也就是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结合。
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
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
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经典读本》作为晨诵的素材。
2、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一本丰富的书,永远不可能把它读透,无法把任何问题都解决。
午读最大的作用,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
孩子读书的时候,很多主题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当他在生活中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会想起这些经历,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难做到,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我们可以好好利用。
可以让每一位孩子捐一本书,中午课前时间让孩子们读读课外书。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午读摘抄本上,之后反复琢磨、体味,为写作积累素材,达到了让经典走进学生记忆,流淌到笔尖的效果。
美丽的童书伴随着师生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呵护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3、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
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孩子们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拉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早晨,天真纯洁的儿童诗,为同学们开启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学们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学们通过日记、读书抄报、读书心得、读写绘、汇编诗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儿童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师生交往的生活,一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新生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师生关系改变了,老师学会了鼓励欣赏,学会了关注发现,学会了做教育。
孩子们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得到了改变。
作为一种新方式,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试着去运用,并不断在运用中得到新发现。
总之,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开辟一条让生命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道路;我们要努力播撒阅读的种子,唤醒每个孩子心灵中的美好与神奇;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
当然这条路上将布满荆棘,可我有信心带领孩子们走上另一条享受的读书之路。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让我钦佩的不是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和独特的教育观点,也不是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智慧,而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教育追求,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从不放弃。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等。
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堪称是理想的教师呢?《新教育》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教育的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们每天面对着学生,日复日,年复年地教书,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评职称,写教案、教学反思、听课小结、教育个案等诸多材料,一边叫苦一边“奋笔疾书”,却忽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30年,再看我的今天,发现我还是一个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的人,激情真的不能被岁月耗干了,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保尔。
柯察金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生长的各方面因素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
实践证明书籍是聋人世界的导航,有阅读的聋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难。
所以,我要经常阅读,有了阅读的教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还记得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时候,谭校做了一件让我们很意外的事,那就是让我们每周都写一篇博文,而且还以很“强悍”的手段“逼”着我们去完成,当然谭校同时还做了一件事,就是给每个老师都发了一本书,目的就是要我们认真地读书和写反思。
当时是我拿到的书便是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这样说来,我拿到这本书还真是有蛮久了哦,可是真正却是这次才来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要说这心得体会该写什么好呢?《新教育》这本书让我觉得有很多的可写之处,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也让我觉得无从写起。
新教育中的许多理论我们都能经常听谭校说起,什么要“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啊及“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啊等等。
有些事却是谭校一直带领着我们在做的事情,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经典诵读”等等都是。
这样一来,我们其实是每天都在感受着新教育,也算是活在其中吧。
对于新教育的理念,我还只是在慢慢的摸索着前进,但我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便是《新教育》中提到的网络对教育的推动和如何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同样进入了网络时代。
随着教育进入网络时代,于是小学阶段便多了一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
网络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可它的地位却着实不轻,如今的社会,不会使用电脑等于算是半个文盲了,各行各业都在用,它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办公的一种必需品,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我国便从小学便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于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而我就是一个小学信息技术老师。
作为一个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老师,对于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自然是非常清楚,而《新教育》中把网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总结了三个方面。
“一是对教师成长的推动作用。
二是网络为教师的培训提供了无限充足的信息。
三是网络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的挑战和冲击是必然的。
可是,任何新的事物在体现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个好比事物的光面和暗面。
我们的网络在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升级我们的教育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
如今对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现象是许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不得不烦的一件事情,有些家长在面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时,给我们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便是不能其接触网络,我在担任电脑班培训的时候便听许多的家长说起过,很多的家长都不许自己的孩子报电脑培训班,其主要原因就是怕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但是我们一味的阻止学生进入网络世界,便就能杜绝其伤害了吗?我想,不是的。
我认为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才是当务之急。
《新教育》中提出的一些对网络教育的措施让我大受启发,书中是这么说的“应通过各种培训,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教育,给青少年充分的‘网上空间’。
要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丰富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
要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
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道德自律。
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21世纪,青少年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工具,计算机及其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巨大载体,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将有利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便将其拒之门外。
通过读《新教育》,让我对网络的利与弊了解的更加透彻,让我在教师岗位上有了理论依据和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