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利用变换设计图案教案

利用变换设计图案教案
教学重与难点
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设计。
分析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突破措施
学生亲自实践,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图案。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意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学习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堂类型
新授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平移、转、轴对称三种图形的变换方式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
C思维拓展提升习题2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学生自己思考
交流点拨:注意有些图形可以通过多种变换方式得到,或是可以通过几个变换的组合得到。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尤其是通过旋转得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每只壁虎的同一个地方,也就是找对应点。)
要降低要求,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经过我们的研究,知道了平移、旋转、轴对称三种图形的变换方式,在生活当中,许多图案都是由基本图案运用这几种变换方式经过变换得到的。
(二)新授: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美丽的图案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是通过怎样变换而成的?
学生自己思考
交流点拨:注意有些图形可以通过多种变换方式得到,或是可以通过几个变换的组合得到。
教学课题
8.6利用变换设计图案(学案)
授课班级
2.1 2.2
教学用时
1
授课时间
3.13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知识与技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过程与方法】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进行独立的数学创造,发展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美与创造的同时获得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教学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一、知识回顾,活动预备教师演示一个三角形分别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其对应图形的变换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归纳出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三种变换的基本过程,并回顾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辨析组合图案奠定基础.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演示时的注意力;(2)学生归纳特征是否准确.二、图案分析,整合知识问题1 观察下面的图形(教材书中P72图23.3-1),分析它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问题2 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问题3 继续观察上述图案,感受简单图案的丰富变形.【教学说明】教师演示课件,突出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图形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让学生在组合图案中辨析出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图形变换,再现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感受图形变换的奇妙、美丽、生动与灵活,调动学生创造的热情.教学时,应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基本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简单的基本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多彩的图案.三、图案展示,合作交流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的图案.同学间分小组继续进行图案分析.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并提出问题“进行图案设计的步骤是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合适图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否体会出图案设计的方法.四、图案设计,升华知识教师给出一个基本图形(如月芽形、一叶花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让学生自主设计图案(应以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为基本方法),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看看谁设计的图案最美,并由设计者说说图案设计中所运用的图形交换有哪些?【教学说明】让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可增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2)欣赏图形变换所产生的美.【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图案设计的关键在于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的图案,在欣赏收集的组合图案或教师出示的课件中组合图案,进一步增强图案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通过反思图案设计的过程和欣赏变换产生的美,展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是图形变换的根本,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知识与技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过程与方法】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进行独立的数学创造,发展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美与创造的同时获得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教学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一、知识回顾,活动预备教师演示一个三角形分别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其对应图形的变换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归纳出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三种变换的基本过程,并回顾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辨析组合图案奠定基础.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演示时的注意力;(2)学生归纳特征是否准确.二、图案分析,整合知识问题1 观察下面的图形(教材书中P72图23.3-1),分析它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问题 2 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问题3 继续观察上述图案,感受简单图案的丰富变形.【教学说明】教师演示课件,突出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图形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让学生在组合图案中辨析出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图形变换,再现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感受图形变换的奇妙、美丽、生动与灵活,调动学生创造的热情.教学时,应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基本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简单的基本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多彩的图案.三、图案展示,合作交流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的图案.同学间分小组继续进行图案分析.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并提出问题“进行图案设计的步骤是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合适图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否体会出图案设计的方法.四、图案设计,升华知识教师给出一个基本图形(如月芽形、一叶花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让学生自主设计图案(应以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为基本方法),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看看谁设计的图案最美,并由设计者说说图案设计中所运用的图形交换有哪些?【教学说明】让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可增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2)欣赏图形变换所产生的美.【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图案设计的关键在于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的图案,在欣赏收集的组合图案或教师出示的课件中组合图案,进一步增强图案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通过反思图案设计的过程和欣赏变换产生的美,展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是图形变换的根本,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活动中使用图形与变换教案,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中使用图形与变换教案,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教案旨在通过图形与变换的应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和变换的基本概念。

2.学习利用变换对图形进行变形。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例如桌子、椅子、墙壁等,鼓励他们发现图形中的特殊之处,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变换对这些图形进行变形。

2.图形与变换的概念介绍: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介绍图形和变换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来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3.图形变换活动: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性质的图形变换活动,例如对平面图形进行旋转、翻转、缩放等操作,让学生自主选择变换操作和变换方式,利用图形变换来实现自己所设想的图形变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团队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协作完成图形变换活动,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程中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学习相互合作和互相理解的能力。

5.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图形和变换方式,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鼓励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汲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感性认识的共同进步。

三、教学总结通过图形与变换的应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并得到了以下收益:1.了解图形和变换的基本概念,学会利用变换对图形进行变形。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学习相互合作和互相理解的能力。

4.通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汲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感性认识的共同进步。

通过本教案的实践,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并得到提升和进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图形的变换教案设计

数学图形的变换教案设计

设计一份关于数学图形变换的教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规律,提高学习成绩。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本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规律。

2. 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算法,解决简单的数学变换题目。

3. 能够利用各种变换进行不同图形的组合构建,并能自己进行创造性变换设计。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规律;2. 基本变换的应用:正方形、直线、矩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变换;3. 利用多种变换进行图形构建、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引入可利用多种形式引入数学变换规律的概念。

如通过网络上流行的各种炫酷变革的视频引入,或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等进行引入。

最好是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换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引言:生活中总是不同形状的物品,可以用数学变换来描述它们,比如桥,楼房,汽车,火车等等。

)2. 概念知识讲解重点讲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图形特征。

讲解过程中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图形示例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变换的概念及其特征。

3. 课堂练习应用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练习。

通过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算法,并掌握基本方法。

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图形,或者使用PPT或电子白板等软件,在屏幕上展示,让学生进行变换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

4. 自主发现由学生自己发现图形变换规律,可以通过学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研究所得到的图形规律,从而对图形变换有更深刻的理解。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构造图形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并解决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增强学生的巩固效果。

可以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难度等级,以及给予不同程度的建议。

四、教学成果1. 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规律有更深刻地理解;2. 学生掌握了变换的方法和算法;3. 学生能够巧妙地应用各种变换进行图形设计和应用,达到良好的成果。

五、教学策略1. 能够把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

《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

《图形的变换》數學教案設計主题:《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图形变换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 平移、旋转和对称的定义与特点3.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经过变换后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变化的。

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图形的变换。

2. 新课讲解:(1)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什么是图形的变换,以及变换的三种基本形式:平移、旋转和对称。

(2) 平移、旋转和对称:分别讲解这三种变换的特点和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说明。

3. 实践活动:教师分发给学生一些图形,让他们尝试进行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图形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图形变换的方法。

2. 结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小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图形变换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图形变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扩展阅读:推荐一些关于图形变换的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供学生自学和深入研究。

九年级数学(上)课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图案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课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图案设计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泰来县大兴中心学校李慎廪一、活动目标知识技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能力目标学生应用各种图形变换的特征设计属于自己的图案,在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的同时进行着独立地数学创造,发展了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独立地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美与创造的同时获得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三、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

四、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 知识回顾:回忆三种变换的基本特征,归纳其共同特征活动2 图案辨析,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观察、认识组合图案,总结出图案设计的步骤活动3 图案搜索:展示学生搜集的图案,继续图案辨析活动4 图案设计:分组进行图案设计活动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设计出的组合图案活动6 反思小结归纳图案设计中蕴含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六.活动时间:20130405—20130415附:活动流程:活动一:1.观察三种图形变换的过程;2.回答问题:(1)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2)归纳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教师演示一个三角形分别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其对应图形的变换过程,学生观察图形,回忆三种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并归纳出三种变换的共性.活动1中教师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全过程通过电脑逐一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辨析组合图案奠定知识基础.活动二、1.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2.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3.继续观察上述图案,感受简单图案的丰富变换(见授课实录)学生观察图形,将其本图形从组合图案中分离出来,并再现此基本图形的变换过程. 教师演示课件,突出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图形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基本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过程;(2)让学生感受到简单的基本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多彩的图案.通过让学生在组合图案中辨析出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图形变换,再现了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图形变换的根本,数学意义下图形变换的本质是“简单图形的复杂变换” .图案2是利用《几何画板》设计的,借助几何画板的功能可以演示出简单的等腰三角形可以组合出丰富的、富于变换的美丽图案.直观的图形旋转演示出图形变换的奇妙与美丽,这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动、灵活、美妙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创造热情”的好时机.活动三、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设计的组合图案.(1)剪纸中的三种变换;(2)艺术图案中的三种变换;(3)电脑设计出的图形变换.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图案设计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展示其搜集到的组合图案,继续图案辨析.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搜集到的图案应是数学意义下的组合图案而非美术中的组合图案,以便于学生辨析出其中的基本图形及其作出的不同变换.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活动3便是基于此点而设计的,它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活动四、分组进行组合图案的设计.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简单的基本图形,进行不同的图形变换,组合出美丽的图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学生选取的基本图形不要过于复杂;(2)指导学生依据对应图形全等这一图形变换的共性剪出多个基本图形,然后再依据各种变换的基本特征拼出组合图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一宗旨具体体现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 活动4进行的图案设计,即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过程.分组合作在活动4中为学生创造了与人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人交流,集思广益.活动五、1.展示确定的基本图形及变换出的组合图案.2.简单说明你的图案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教师组织学生将各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设计成果.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用语言表述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及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以学生为主展示其创作成果,在促进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意识.活动六、1.归纳提升2.欣赏变换所产生的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图案设计的关键,即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的图案.突出图案设计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欣赏生活中由变换而产生的美.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活动5中通过反思图案设计的过程和欣赏变换产生的美,展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是图形变换的根本,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数学。

九年级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活动方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活动方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图形变换,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与应用。

2.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通过图形变换设计出独特的图案,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促进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变换的理解,提升动手能力。

二、活动范围本活动适用于九年级数学课堂,参与对象为全体九年级学生,预计参与人数约为120人。

活动将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人,共设20组。

三、需求分析1. 学生需求- 学生对图形变换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

- 学生希望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掌握。

- 学生希望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 教师需求- 教师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希望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上午9:00—11:30- 地点:学校多功能活动室五、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 图形变换工具(如透明塑料片、图形设计软件)- 纸张、彩笔、尺子、剪刀、胶水等材料- 投影仪与计算机,用于展示设计作品及讲解活动内容2. 人员分配- 活动组织者:数学教师3名- 志愿者:学生志愿者10名,负责协助活动的进行六、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2023年11月1日-11月14日)- 组织前期宣传,鼓励学生报名参与。

-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进行活动前的培训,确保志愿者了解活动流程。

2. 活动当天流程1. 开场(9:00-9:10)- 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激发学生兴趣。

2. 分组与培训(9:10-9:30)- 将学生按小组分配,分发活动材料。

- 讲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对称、缩放等。

3. 设计图案(9:30-10:30)- 小组内讨论,各组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

初中几何变换作图教案

初中几何变换作图教案

初中几何变换作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 学会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 旋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旋转变换的性质;2. 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尺子、圆规、直尺等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 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变换,你们猜猜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旋转变换的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线段OP与OP'叫对应线段。

2. 讲解旋转变换的性质:a.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b.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c.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 示例:如图,图形ABCD绕点O旋转90度得到图形A'B'C'D',其中O为旋转中心,90度为旋转角。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 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变换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a. 旋转门;b. 旋转楼梯;c. 地球自转。

2. 示例:如图,一个长方形框架绕着点O旋转90度,求旋转后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旋转变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2. 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旋转变换吗?你们觉得旋转变换有什么意义?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同学们课后总结平移、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的异同点;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旋转变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图形变换教学的有效教案设计

图形变换教学的有效教案设计

图形变换教学的有效教案设计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知识,如图形变换,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还需要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尤为重要。

在图形变换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相关概念、熟悉基本技能、掌握操作方法,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初中数学图形变换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第一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技能教学,应该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目标应该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学习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掌握平移、翻转、旋转和对称等基本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图形变换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平移、翻转、旋转和对称等方式将图形变换并标出变换后的图形;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理解并运用图形变换的对称性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数学知识背后的道理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内容第二步是确定教学内容。

数学中的图形变换包括平移、翻转、旋转和对称四种基本变换,还包括组合变换和变换的特殊形式如相似变换等。

因此,在制定教案时,应该按照基础、发展和拓展的思路,分步进行教学。

1.基础内容(1)认识基本概念通过参观、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基本概念;同时介绍平移、翻转、旋转和对称等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2)学习基本技能从简单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基本变换的技能,并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翻转、旋转和对称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对称性质的应用。

2.发展内容(1)学习组合变换通过练习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组合变换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在变换中注意顺序、方向和距离等问题的技巧,以便正确进行组合变换。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变化的概念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图形变化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展示图形变化的效果。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变化的现象?2. 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变化实例,如折纸、拼图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图形变化。

4. 总结图形变化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图形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例观察和分析的反馈。

第二章: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图形旋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2. 通过实例展示图形旋转的效果。

教学活动:1. 复习上一章的图形变化概念。

2. 引入图形旋转的概念,展示实例。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图形旋转。

4. 教授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如旋转变换矩阵。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图形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例观察和分析的反馈。

3.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图形的缩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缩放概念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缩放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图形缩放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2. 通过实例展示图形缩放的效果。

教学活动:1. 复习上一章的图形旋转概念。

2. 引入图形缩放的概念,展示实例。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图形缩放。

4. 教授图形缩放的基本方法,如比例变换。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图形缩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图形缩放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例观察和分析的反馈。

3.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平移概念和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图案创意画教案

初中数学图案创意画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图案创意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组合图形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基本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2. 组合图形:对称图形、圆、椭圆、弧线等。

3. 创意画的设计与绘制。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哪些是由基本几何图形组成的。

2. 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几何图形图案。

二、基本几何图形的学习(10分钟)1. 讲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2. 举例说明基本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组合图形的学习(10分钟)1. 讲解对称图形、圆、椭圆、弧线等组合图形的特征。

2. 举例说明组合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创意画的设计与绘制(10分钟)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创意画。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几何图形和组合图形进行绘制。

3.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讲解创作思路。

2. 邀请同学进行评价,从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予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几何图形和组合图形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教学资源:1. 网络图片素材库,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收集几何图形图案。

2.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3. 参考书籍,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注重作品评价,从多方面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课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初中几何变换作图教案

初中几何变换作图教案

教案:初中几何变换作图教学目标:1. 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2. 学会运用旋转变换作图;3. 能够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2. 旋转变换作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旋转变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2. 旋转变换作图的技巧。

教学准备:1. 几何画图工具;2. 计算机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旋转变换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平移、翻转等几何变换;2. 提问:旋转变换与其他几何变换有什么不同?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旋转变换的基本概念;2. 通过示例,讲解旋转变换作图的方法和步骤;3. 引导学生总结旋转变换的性质,如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等;4. 强调旋转变换作图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正确标记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旋转变换作图;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作图方法,讨论解决作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作图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旋转变换解决;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并给予评价。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旋转变换的概念、性质和作图方法;2. 提问:旋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什么?3. 强调旋转变换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学会旋转变换作图,并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旋转变换性质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旋转变换的特点;2. 示范旋转变换作图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掌握作图步骤;3.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和特性,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创新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图形的分类和命名3. 图形的变换方法:旋转、翻转、缩放、平移等4. 利用图形进行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概念、特性和变换方法,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的规律和创意设计的实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图形的特性和变换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形卡片、绘图工具(如彩笔、剪刀、胶水等)、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创意工作室,充满艺术氛围。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创意图形作品,引发学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探究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图形,发现图形的特性和变换规律。

3. 实践操作:学生利用绘图工具和实践素材,进行图形的变换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独特性2. 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学生在分享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图形变化的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才华。

2. 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变化进行艺术创作,如绘制海报、设计图案等。

3. 邀请艺术家或设计师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图形变化的应用和技巧。

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资源1. 教学素材的整理和归档,以便于今后的教学使用。

图形变换作业设计方案

图形变换作业设计方案

图形变换作业设计方案图形变换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 学习了解常见的图形变换方法;2. 提高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介绍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变换方法,如平移、旋转、缩放等;2. 实操练习:设计一系列图形变换的练习题,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变换方法对给定的图形进行变换,并要求学生解释变换的过程和结果;3. 创新思维发展:设计开放性的图形变换问题,要求学生自由发挥,灵活运用所学的变换方法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三、实施步骤:1. 理论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概念讲解,通过课件和示例图形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变换方法;2. 实操练习: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图形变换练习题,可以使用图形软件或手绘来完成,并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变换的过程和结果;3. 创新思维发展:针对一些开放性的图形变换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变换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4. 课堂展示与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和创新思维,进行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提高。

四、实施效果评估:1. 练习成果评估: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学生的变换方法和变换结果是否正确;2. 创新思维评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学生在开放性问题中的发挥和创新能力;3.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该作业设计的理解程度和满意度,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五、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学生可能对图形变换的概念理解不深入:在课堂上加强对图形变换概念的讲解,并通过示例图形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2. 学生可能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对图形变换方法应用不熟练:在练习环节中,可以提供一些变换方法的示例和提示,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的变换方法。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

《图形变化有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包括名称、特征和基本组成。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变化进行创意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定义和分类2. 图形的特征和性质3. 图形的变化方式:平移、旋转、缩放、翻转等4. 图形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基本知识、图形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图形变化的创新应用和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图形卡片、练习纸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格式:【章节一:图形的基本知识】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特征和应用。

2. 教学内容:介绍图形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章节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1. 导入:回顾上一章节的图形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教学内容:讲解图形的各种特征和性质,如边长、角度、对称性等。

3. 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例验证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章节三:图形的变化方式】1. 导入:通过展示图形变化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图形变化的概念和方法。

2. 教学内容:讲解图形的变化方式,如平移、旋转、缩放、翻转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图形变化方法创作新的图形。

【章节四:图形变化的创新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2. 教学内容:分析图形变化在设计、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运用图形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图案设计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图案设计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图案设计实施方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图案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图案设计实施方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图案设计的内容和目标。

图案设计的内容可以包括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对称图案、平面镶嵌图案等。

而图案设计的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图案设计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设计图案。

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绘图软件进行图案设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我们还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图案设计的实地观察和创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图案的美和数学的魅力。

同时,可以举办图案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

此外,还应该注重评价和反馈。

在图案设计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作业、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图案设计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图案设计不仅仅是数学的内容,它还可以与美术、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总之,初中数学图案设计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评价反馈和学科整合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学生打开数学之门,让他们在图案设计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组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利用图形变换设计精美图案
二.活动目的
学生在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已陆续学习到平移、轴对称、与旋转三种全等的图形变换,这三种变换有一个重要的基本结论:任何图形经过运动后,其形状,大小都保持不变,即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变化的只是图形的位置,三种变换在生活中是一种广泛的存在的现象,也是现实世界运动变换的一种基本形式。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数学、自觉用数学、真诚爱数学、积极探索数
学的良好习惯与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我们九年级组将举办主题为“利用图形变
换设计精美图案”的学科活动。

三.活动对象:我校九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
1.搜集一些用全等变换组合设计的图案,加以欣赏并分析其中用到的图形变换。

2.利用图形的变换及组合自己设计图案。

3.在班级活动基础上进行年级评选,对优秀作品进行评奖并展出。

五.活动时间
2017年12月12日—12月13日数学课时间
六.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七.活动要求:
1. 全员参与,各班数学老师认真做好辅导收集工作。

2.学生自备圆规、直尺等作图工具,需要彩色笔的自带。

8k纸由学生自己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