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3部分 地形图编绘规范》GB.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 )mm。

A.±0.1B.±0.2C.±0.3D.±0.4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界线测绘的精度要求。

GB/T 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规定: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 mm。

2.下列关于界址测量说法不正确的是()A.界址是土地权属的界限B.界址点是土地权属界限的拐点C.绘制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的核心D.界址点的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界址是土地权属的界限,界址点是土地使用权界限的拐点,一块宗地周围的界址点确定了,则这块地的位置、形状、面积、权属界限也将随之确定下来。

界址、界址点的确定即界址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

界址点是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

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3.在进行贯通测量技术设计时,了解贯通工程概况,需要比例尺不小于()的井巷贯通工程图。

A.1:500B.1:1000C.1:2000D.1:5000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在进行贯通测量技术设计时,了解贯通工程概况需要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井巷贯通工程图。

4.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在( ),起算高程为( )。

A.青岛72.260mB.西安72.289mC.青岛72.289mD.西安 72.260m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测绘1:1000水下地形图利用GPSRTK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时,流动站点相对于基准站点的作业半径最大不得超过()km。

A.5B.10C.15D.20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GPS定位宜采用(JPS—RTK或GPS—RTD(DGPS)方式;当定位精度符合工程要求时,也可采用后处理差分技术。

《测绘标准》测绘标准体系

《测绘标准》测绘标准体系
107.12
西双版纳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
CH/T
CH/T4014-1999
200获取与处理类标准
标准类名称
标准类编号
标准类数量
标准序号
标准名称
宜订级别
标准代号
备注
大地测量
201
19
201.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GB/T 12897-2006
201.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GB/T 12898-1991
CH/T
CH/T 1006-2000
203.9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GB/T 17157-1997
203.10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
GB/T
GB/T 17158-2008
203.11
1:5 000 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航摄像片室内外综合判调法作业规程
CH/T
CH/T 4008-1999
107.8
藏语(拉萨语)地名译音规则
CH/T
CH/T 4009-1999
107.9
哈萨克语地名译音规则
CH/T
CH/T 4010-1999
107.10
柯尔克孜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
CH/T
CH/T 4012-1999
107.11
藏语(安多语)地名译音规则
CH/T
CH/T 4013-1999
GB/T
GB/T 17160-2008
206.6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规定了相位式和脉冲式光电测距仪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仪器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方法。
20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
GB/T14268—2008
规定了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更新的原则、方法以及精度要求。
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2007
规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自然和人工地物、 地貌要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饰规格,以及使 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
54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
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 测图规范
GB/T17157—1997
规定了用航测方法测制1∶25000、1∶50000、
1∶100000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作业的基本要求、精度和规格。
34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
GB/T17158—2008
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测图的记录格式。
31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
GB/T16819—1997
规定了用平板仪测量方法测绘1∶500、1∶1000、1∶2000地形图的精度、规格和作业的基本要求。
32
地图学术语
GB/T16820—2009
规定了地图学的基础理论与地图制作技术的术语及其定义。
33
1∶25000 1∶50000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10(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10(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对于一些大型水利枢纽、能源、交通等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阶段,经常需要使用()甚至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图。

A.1:1000B.1:5000C.1:10000D.1:25000E.1:50000正确答案:D、E本题解析:对于一些大型水利枢纽、能源、交通等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阶段,经常需要使用1:25000、1:50000比例尺。

2.地形测图时,图根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的精度。

A.等外水准点B.一级导线点C.四等水准点D.三等水准点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现行测量规范规定,进行地形测图时,图根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点的精度。

3.关于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的施测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B.二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C.四等以下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D.五等也可采用GPS水准测量E.因为工程控制网要求精度高,所有的工程高程控制网应使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正确答案:A、C、D本题解析:因为工程控制网要求精度高,通常的工程高程控制网应使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或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下列测量方法中,不可用于测定工程建筑物垂直位移的有()A.水准测量B.极坐标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D.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建筑物的垂直位移表现在高程的变化,因此测定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就是观测高差,因此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等方法都可以。

5.房产分幅图可采用( )分幅。

A.50cm×50cm的正方形B.787mm×1092mm的1/32大小C.787mm×1092mm的1/16大小D.787mm×1092mm的1/8大小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房产测量规范》规定,房产分幅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

2022《测绘综合能力》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包含各题型)

2022《测绘综合能力》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包含各题型)

2022《测绘综合能力》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包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按照现行《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图投影方式采用()。

A、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B、通用墨卡托投影C、等距离圆锥投影D、高斯—克吕格投影答案:D解析: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第4.4条规定,地图投影方式应为: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我国现行的大于等于1∶50万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其中1∶25000~1∶500000比例尺地形图按6°分带;1∶500~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确有必要时,按1.5°分带。

2.CORS的基准站网组成不包括()。

A、基准站B、数据中心C、数据通信网络D、数据接收设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CORS的组成。

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ORS)是南若干连续运行基准站(简称“基准站”)及数据中心、数据通信网络组成的,提供数据、定位、定时及其他服务的系统。

3.我国现行的大地原点、水准原点分别位于()。

A.北京、浙江坎门B.北京、山东青岛C.陕西泾阳、浙江坎门D.陕西泾阳、山东青岛A、AB、BC、CD、DE、E答案:D解析:大地测量系统与框架基本知识。

我国现行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高程原点在山东省青岛市观象山。

4.(2015)隧道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隧道的长度B、测量隧道断面尺寸C、变形监测D、保证隧道准确贯通答案:D解析:1.4中的内容。

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洞内各项建(构)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保证各开挖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

5.地图语言不包括()。

A、符号B、色彩C、大小D、注记答案:C解析:地图符号系统称为地图语言(符号、色彩、注记),它是表达地理要素的工具。

利用地图可以直观、准确地获得地理空间信息。

对国标(GB/T20257.1—2007)地形图图式的认识

对国标(GB/T20257.1—2007)地形图图式的认识

收 稿 日期 :2 0 4 0 0 9 0 7
作 者 简 介 :郑 廷 隆 (9 7) 15 ,男 ,工 程 师 ,工 程测 量 专 业 。
第 1 期
郑 廷 隆 :对 国 标 ( B T 2 2 7 1 0 7 G / 0 5 . —2 0 )地 形 图 图式 的认 识
6 5
万)、1: 0万 、1: 0 5 1 0万七种 比例尺 地形 图为 国家基本 比例尺 地形 图 。大 比例尺 地形 图所
表达要 素 内容 是衡量 一个 国家经 济发展水 平 的重要 标 志 之一 ,尤 其城 乡建设 重 要标 志 之一 。
改革开 放三 十年 国家建设 日新月 异 ,地形 图图式标 准也 以平均每 十年修 定 出版 。
1 1 现 行 图式 调整 、合并 、变化 . ( )G / 9 9 9 5 准 图式 原 印 刷纸 张 开 本 为 7 7 0 2 2开 ,现 行 图式 变 为 1 B T 7 2 —1 9 标 8 ×1 9 ,3
8 0 2 0 6 ,字数 约增加 了 6 % ,这给符 号设计 扩展 、文字 解释 及要 素定义 带来足够 8 ×1 3 ,1 开 7 空间 。又增设符 号索 引部分 ,极 大方便 了使用 者 。 ( )地形 图要素 分类从 9大类 合并 为 8大类 ,将 “ 民地和垣 栅 ”与 “ 矿建 ( )筑 2 居 工 构 物及其 它设施 ”合并 为 “ 民地及 设施 ” 居 。地 形 图要 素分 类顺 序 也做 了调 整 ,水 系 从原 来 居 民地 、交通 、管线 、水系 ,调整 为水系 、居 民地 、交通 、管 线 。这样 从 要 素 分类 更 严 谨性 、 条理性 ,逻辑性 更强 ,说 明了水 系作为地 图地 理要 素是起 框架作用 的 ,前后顺 序是 按地 图清

工程项目测绘合同技术要求

工程项目测绘合同技术要求

工程项目测绘合同技术要求一、前言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测绘成果质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签订本工程项目测绘合同,并约定以下技术要求。

二、测绘目的本次测绘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提供准确、可靠的测绘成果,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测绘范围及内容1. 测绘范围:本次测绘范围包括工程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籍、建筑、交通、水文等要素。

2. 测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测绘:测定地表起伏、地貌特征、地物位置、高程等数据,编制地形图。

(2)地籍测绘:测定土地权属界线、地类号、面积等数据,编制地籍图。

(3)工程测量:测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管线等的位置、高程、面积等数据,编制工程测量成果图。

(4)摄影测量与遥感:利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地表影像资料,编制遥感影像图。

(5)不动产测绘:测定不动产的位置、界限、面积等数据,编制不动产测绘成果图。

四、执行技术标准本次测绘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执行,确保测绘成果符合国家质量要求。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2. 《工程测量规范》3. 《地籍测绘规范》4. 《航空摄影规范》5. 《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规范》6. 其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五、测绘工程费及结算方式1. 测绘工程费:根据工程项目规模、测绘内容、技术要求等因素,双方协商确定测绘工程费为XX元。

2. 结算方式:测绘工程费采用预付+进度付款+验收合格的支付方式。

具体付款进度和比例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六、资料提供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以下资料:(1)工程项目相关批准文件、规划图纸等资料;(2)工程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物等现状资料;(3)其他与测绘工作相关的资料。

2. 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以下资料:(1)测绘成果报告;(2)地形图、地籍图、工程测量成果图等测绘成果资料;(3)遥感影像图等其他相关资料。

测绘实用标准国家实用标准

测绘实用标准国家实用标准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6962—2005
规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要求。
2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规定了三角测量的布设原则、基本精度指标与主要技术要求。
43
大地天文测量规范
GB/T 17943—2000
规定了在陆地上测定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天文方位角的施测原则、测定方法和精度要求等。
44
加密重力测量规范
GB/T 17944—2000
规定了在陆地上进行重力测量的布测原则、精度要求、施测方法等。
45
GB/T 12341—2008
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外业作业基本要求。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1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B/T 12343.1―2008
GB/T 12343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5967—2008
规定了用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进行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成果精度要求。
2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 15968—2008

图式

图式

GB/T ×××××.3— 200×代替GB/12342—199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 形 图 图 式Part2:Specifications for cartographic symbols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topographic maps(征求意见稿)GB/T××××《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 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图式本部分为GB/T××××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2342—1990《1:25 000 1:50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

本部分与GB/12342—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地形图印色由四专色印刷改为四标准色印刷;── 居民地平面图形不绘晕线,套印颜色;── 公路等级按行政等级区分符号,并加注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和行政等级代码及编号;── 增加了GPS连续观测站点,GPS等级点,扬水站,行、蓄、滞洪区,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高尔夫球场,公墓,殡葬场所,科学试验站,火炬,海上平台,垃圾场,环保监测站,高架高速公路,磁浮铁轨、轻轨线路,地铁,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海底光缆等符号;── 对高速公路,高架公路,输水渡槽等符号进行了修改,并对多数符号的尺寸进行了调整;── 图廓外整饰进行了布局的调整。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GB/T 20258.2―2006
本部分规定了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
5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3部分: 1:25000 1:50000 1:1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13977—1992
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0、1∶1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外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3989—1992
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及编号应用的公式。
17
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6962—2005
规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要求。
2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3
坐标展点仪
GB/T 13605—1992
规定了平台式直角坐标展点仪的分类、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14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2006
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
15
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规定了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技术接口设计的要求以及技术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40

[整理]测绘成果检验技术标准一览表

[整理]测绘成果检验技术标准一览表
3
20
《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H/T1006-2000
92
21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17157-1997
45
22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12979-2008
69
23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15968-2008
137
62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B20263-2006
126
63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产品规范》GB/T20267-2006
147
64
《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20268-2006
121
6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
122
66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
131
67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
128
68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
127
69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
54
70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87
71

74
《印刷品用公共信息图形标志》GB/T17695-2006
60
75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18317-2009
88
76
《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GB/T19996-200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2.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指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统一的图式规范)测制。

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并根据保密等级限定发行和使用范围的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包括:1:500、1:1 000、1:2 000、1:5 000、1:1万、1:2.5万、1:5万、1:l0万、1:25万、1:50万、1:100万11种比例尺。

2.2.1地形图基本要求1.图幅规格1)地形图图幅范围采用统一的经纬线分幅、相邻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地形图图幅范围见表4-2-1。

由经纬线构成的图廓线,其东西两边的图廓线为直线表示;南北两边的图廓线以折线表示,对于1:5万及以上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南北两边的图廓可视为直线。

2)地图图名一般选用图幅内的主要居民地名称,无居民地名称的图幅可采用其他地理名称或图内最高高程注记作为图名,图名应注意不与其他图幅图名重名,并尽量选用原地形图图名。

2.数学基础地形图的定位参考系统为1)地图投影对于大于等于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斯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其中1:1万地形图按经差分带投影,其他比例尺地形图按分带投影;对于1:100万地形图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角圆锥投影,其分带方法是由赤道起每纬度4°为一投影带,每幅图经差为6°(每幅图单独进行投影)。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每图幅内平面直角坐标网(公里网)格规定如表4-2-2所示。

1:50万、l:100万地形图上不绘出直角坐标网。

每图幅内经纬网(地理坐标网)规定如表4—2—3所示。

3.地形图的数学精度(1:2.5万~1:10万)地形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等高线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表4—2—4的规定。

4.地图内容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的主要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测绘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概要说明1 1∶500 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规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要求。

2 1∶500 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1∶1000、1∶2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3 1∶500 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1∶1 000、1∶2000地形图的外业作业基本要求。

4 1∶25000 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2340—2008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5 1∶25000 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2341—2008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外业作业基本要求。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1―2008GB/T 12343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2部分:1∶2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2―2008GB/T 12343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25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常用测绘标准

常用测绘标准
常用测绘标准
分幅与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GB/T
GB/T 13989-1992
地图图式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
GB/T
CH/T
CH/T 5002-1994
地籍图图式
CH/T
CH/T 5003-1994
房产测量规范
GB/T
GB/T 17986.1-2000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
GB/T
GB 50026—93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
GB/T 15314-1994
1:500 1:1 000 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CH/T
CH/T 1015.3-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数字栅格地图(DRG)
CH/T
CH/T 1015.4-2007
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规范
认证管理
质量体系认定
GB/T
测绘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CH/T
定额计价
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
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
测绘生产困难类别细则
GB/T
GB/T 17157-1997
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 1:50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要求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要求

1.风险图研制1.1建设目标洪水风险图研制的目标是提升**省中小河流水文预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指导洪水威胁地区和洪泛区的建设,在发生洪水的紧急情况下选择正确的路线及地点疏散群众;为洪涝灾情评估系统提供基础依据。

1.2建设任务1、基础资料收集。

包括:基础地图、设计洪水资料、历史洪水资料、防洪工程资料、影响洪水水力特性的构筑物资料、洪水灾害资料等。

2、典型洪水风险图研制。

3、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研发。

1.3总体技术规定1.3.1洪水风险要素的规定编制洪水风险图时主要考虑洪水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淹没历时和洪水流速等反映洪水自然特征的风险要素,其中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为基本风险要素。

1、淹没范围(1)编制淹没范围时需反映不同频率或量级洪水的淹没范围。

(2)洪水频率一般参照以下分级标准:5 年、10 年、20 年、50 年、100 年、200 年和500 年一遇等。

对于典型场次洪水应尽可能以流量、洪量或水位等特征值明确其量级。

2、淹没水深(1)编制洪水风险图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水深分级标准明确标识洪水淹没范围内的各级标志性水深,绘制等水深线、注明特征点水深。

(2)水深分级一般参照以下分级标准:<0.5m,0.5~1.0m,1.0~1.5m,1.5~2.5m,2.5~5m 和>5m 确定。

可根据风险图编制对象地形地貌特点和洪水淹没所需表现的特征水深等适当调整水深分级。

3、淹没历时淹没历时一般参照以下分级标准:<12h,12~24h,1~2d,2~4d,4~10d 和>10d 确定。

可根据承灾体特点和所需表现的特征历时进行适当调整。

4、洪水流速流速一般参照以下分级标准:<0.5m/s,0.5~1.0m/s,1.0~2.0m/s 和>2.0m/s 确定。

可根据承灾体的主要特点和所需表现的特征流速进行适当调整。

1.3.2风险图编制技术路线图1-1洪水风险图编制路线图1.3.3洪水计算方法洪水风险图制作所采用的洪水分析方法包括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和实际水灾法等。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2.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指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统一的图式规范)测制。

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并根据保密等级限定发行和使用范围的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包括:1:500、1:1 000、1:2 000、1:5 000、1:1万、1:2.5万、1:5万、1:l0万、1:25万、1:50万、1:100万11种比例尺。

2.2.1地形图基本要求1.图幅规格1)地形图图幅范围采用统一的经纬线分幅、相邻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地形图图幅范围见表4-2-1。

由经纬线构成的图廓线,其东西两边的图廓线为直线表示;南北两边的图廓线以折线表示,对于1:5万及以上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南北两边的图廓可视为直线。

2)地图图名一般选用图幅内的主要居民地名称,无居民地名称的图幅可采用其他地理名称或图内最高高程注记作为图名,图名应注意不与其他图幅图名重名,并尽量选用原地形图图名。

2.数学基础地形图的定位参考系统为1)地图投影对于大于等于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斯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其中1:1万地形图按经差分带投影,其他比例尺地形图按分带投影;对于1:100万地形图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角圆锥投影,其分带方法是由赤道起每纬度4°为一投影带,每幅图经差为6°(每幅图单独进行投影)。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每图幅内平面直角坐标网(公里网)格规定如表4-2-2所示。

1:50万、l:100万地形图上不绘出直角坐标网。

每图幅内经纬网(地理坐标网)规定如表4—2—3所示。

3.地形图的数学精度(1:2.5万~1:10万)地形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等高线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表4—2—4的规定。

4.地图内容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的主要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GB《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2部分和第3部分有关问题的说明

GB《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2部分和第3部分有关问题的说明

GB《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2部分和第3部分有关问题的说明马晓萍;肖国雄;刘小强【期刊名称】《测绘标准化》【年(卷),期】2009(025)003【摘要】利用已有的地形数据缩小编绘成较小比例尺地图的成图方法已成为当前地图制图的主要作业方法.因此制定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时,在编绘的作业方法与技术规定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地形图缩编工艺,进行了适应数字地形图缩编要求的变动,同时根据有关的比例尺地图图式的规定对地物要素的综合指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总页数】3页(P1-3)【作者】马晓萍;肖国雄;刘小强【作者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1.1【相关文献】1.GB/T 20257.1-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概述 [J],2.GB/T 20257.2-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概述 [J],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修订说明 [J], 马晓萍;马聪丽;张静;赵鑫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修订说明[J], 黄琛;吕玉霞;段怡红;安德恭;刘小强;张莹5.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 000 1∶50 0001∶100 000地形图》修订说明 [J], 马晓萍;肖国雄;段怡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简介
本标准替代GB 14512-1993
本标准规定了相位式和脉冲式光电测距仪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仪器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光电测距仪(包括全站仪测距部分及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设计、生产试验和检验。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09-02-06
实施日期: 2009-06-01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地形图基本要求
5地形图要素综合与表示的基本要求
6编绘技术方法及要求
7准备工作
8地形图要素的综合与处理
9地形图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