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心理流派角度下的催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鼻祖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关于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其如同一棵大树一样矗立在心理学界,关于他的传奇一生会有更高水准的大家们来描述,这里我们只需要截取一段他关于催眠探索的经历,来看其对催眠的发展有何贡献或阻碍。

弗洛伊德接触催眠主要是受启于他的同事约瑟夫~布洛伊尔,布洛伊尔在给安娜治疗的过程中认识到,癔病是患者压抑了极其痛苦的回忆和情绪,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要求所说这些记忆和情绪,以这种心理宣泄的方式来消除癔病症状,使其过去经验的到重新的复现,这给弗洛伊德带来了很大触动。弗洛伊德过去曾跟夏科学习过催眠,还受到过博恩海姆的指导。他回到维也纳后,协助布洛伊尔进行歇斯底里症的研究,给精神治疗领域带来了崭新的观点。

通过研究发现,他们认为只要让人在催眠过程中想起那些过去的记忆,并将压抑在心底的情感宣泄出来,症状就会消失。这就是被称为“心灵烟囱的清扫”,以及情感宣泄疗法的新疗法。这与之前的利用暗示消除症状的催眠治疗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对催眠深度的、催眠所需的时间、以及对催眠的疗效是否巩固的见解有所不同,使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转而创造性的提出了精神分析法,但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梦的解析、自由联想,都有催眠的影子。自由联想是自我放松,减轻自我理性束缚的技术,分析师只需在被分析者身后引导和加强求

助者的自主性,这样不仅减少了分析师自我意念对联想的干预,并且使求助者联想出的意象更具有个体性,更能以个性化的方式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当前的心理困惑。而关于梦的解析我认为是对催眠最大限度的简化,因为梦本身就是潜意识的一种浮现状态,而催眠恰好是引导潜意识浮现的手段,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催眠本身诱发的潜意识状态与梦并无很大差别,这样看来研究梦的表现,比研究催眠状态更加的简洁方便,但梦本身的可操控性远远不如催眠。

1.11吉尔和布兰曼-----退行和移情

吉尔和布兰曼( Gill & Brenman,1959 )把催眠状态的特征总结为向原始状态的退行,在这种状态下,理性让位于冲动,受试者与催眠师形成移情关系。我认为吉尔和布兰曼的退行和移情说,不仅是借鉴了精神分析的成果,还有麦斯默术的影子在里面,原始状态的退行其意是理性思考让位于冲动,这与麦斯默术中官感的抑制,自主运动出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对移情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移情是一种缺失感受性的补偿,是在没有理性思考的束缚,批判思维的防御下的一种自我修复,其核心都是是松动理性束缚诱发自动反应。

1.12行为主义角度的催眠克拉克·赫尔---催眠即获得性学习

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克拉克·赫尔(Clark Hull)认为催眠过程可以用形式学习理论的原则一如联想重复、条件作用、习惯化等解释。在1933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催眠与暗示》(Hypnosisd and Suggestibility)中,他提出催眠现象是和其他习惯相似的获得性反应,

并认为受试者的催眠体验来自于催眠师的暗示,以及由刺激和反应之间关联的严格物质基础所导致,意念成了纯粹物质性的符号活动。

这种行为主义定义下的催眠,同样会勾起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还是意识的争论,虽有争执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在行为主义下的催眠固然使得催眠更加的科学,更加的能使人信服,但从单一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如同催眠本身所要松动的理性思考一样,统一了可能性减少了活力。

1.13认知学派角度的催眠巴伯---动机参与

多年来巴伯深刻地批判了把“催眠”比喻成“意识状态的改变”的观点,认为这种模糊的催眠假设极具误导性。它们不仅使操作者(催眠师)无法专心地对“催眠性”互动中的重要变量进行操作性界定,而且还使许多受试者相信他们不能够形成“神奇的和神秘的催眠现象”,如疼痛控制、幻觉和年龄退行。作为一种替代性理论,巴伯( Barber, 1969 )发展了一种认知行为观点,即假设“针对实验情境的积极态度和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暗示主题自发思考和想象的期望”导致了“催眠”体验(p.5)。根据这一观点,任何自愿者经过训练后都能产生“催眠”现象。考虑到诸如操作者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情境变量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巴伯认为正式的(传统的)诱导是不必要的。

这种理性认知角度的催眠认为,催眠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术者自身的理性思考和自身期望的可激发性,这样的解读使得催眠变得更加的现实和理性化,这样催眠互动中的主动权极大的偏向了

受术者的动机、期望和想象上,如同说任何人只要自愿都能通过强烈的动机进入催眠状态,这样的解释使得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各种理论都显示暗淡无光。但这种认知层面的强求真的能使受术者顺利进入预期的催眠状态吗?这样的疑问我想只能在催眠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释,不过还需要提的是认知角度的催眠更侧重催眠过程,而对催眠状态的重视明显不足。

许多人认为巴伯的立场与艾瑞克森是完全对立的。但除了术语明显不同之外,二者的观点却有着相似之处,特别是二者都强调所有个体均能被催眠、常规的催眠诱导可以被替换、催眠是自然现象、动机和人际关系都很重要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巴伯明确将催眠等同于想象的观点明显不足取,正如许多受试者所体验到的:催眠状态在性质上不同于任何一种其他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