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知识讲解

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知识讲解
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知识讲解

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

精品文档

第四章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

章节要求

1.胶印机滚筒的结构及胶印机滚筒的一般排列形式

2.印版及橡皮布的安装方法

3.印版滚筒版位的调节

4.印刷压力及离合压的调节

基本知识:印刷机构的组成及原理

一、滚筒部分的组成

滚筒部分是印刷机的核心,它的制造质量是衡量机器精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滚筒部分一般包括: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印版滚筒、传纸滚筒、离合压机构、调压机构、拉版机构、安全杠、传动机构及油路等。

二、滚筒的排列方式

胶印机的滚筒排列是以三滚筒排列形式为基础的。随着胶印机的发展,滚筒的排列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胶印机的滚筒部分主要有三种排列形式:

1.三滚筒基本形式

(1)三滚筒单色机滚筒排列此种排列形式是基本排列形式,印版滚筒P上装置印版,橡皮滚筒B利用橡皮布的弹性可以使油墨的转移更加充分,而压印滚筒I提供印刷压力。

(2)三滚筒机组构成的多色机滚筒排列三滚筒排列之间利用传纸滚筒连接起来,组成多个三滚筒排列的组合,可以印刷多色。

图4一l是常见滚筒排列图

三滚筒型五滚筒型B-B型

图4-1 常见滚筒排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采用机组式印刷机有以下优点:

1)纸张从给纸到收纸,一次完成印刷,生产效率高;

2)便于实现标准化、多色化,也便于制造;

3)对各种印刷品有较高的适应性,产品质量好。

2.卫星型及半卫星型滚筒排列

(1)卫星型及半卫星型滚筒排列半卫星型,又叫五滚筒型,它是压印滚筒的圆周上分布色组,多个色组共用一个压印滚筒。卫星型滚筒排列的纸张一次交接,可同时印多色,准确;缺点是各色间隔时间短,墨色易混杂而污染,机器结构庞大。卫星型滚筒排列形般用于卷筒纸胶印机,单张纸胶印机很少采用。

3.B—B型双面胶印机

此类机器没有专用的压印滚筒,纸张通过两个橡皮滚筒之嚼时进行双面印刷。由于两个橡皮滚筒互为压印滚筒,故称作B—B型;该机定位准确,成本低。适宜单色书刊及杂志等正反面的印刷。现在B—B型机多用于卷筒纸印刷,可印刷正反双面及多色。

三、滚筒的基本构成

虽然平版胶印机的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有各自的结构特点,但各滚筒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由轴颈、肩铁(滚枕)和筒体构成,如图4—3所示。

1.轴颈

轴颈是滚筒的支承部分,滚筒的轴颈部分安装在胶印机墙板孔内的轴承里面。在滚筒轴颈部位,还装有齿轮、止推机件及其他附属机件。滚筒轴颈对保证滚筒匀速运转及印刷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2.肩铁

肩铁又叫滚枕。现代胶印机滚筒两端都有十分精确的肩铁,用于测量滚筒的中心距,进而控制印刷压力。肩铁分为走肩铁和不走肩铁。

(1)走肩铁在滚筒合压印刷中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两端肩铁在接触状态下进行印刷。此种方式可以部分吸收和消除振动,保证滚筒运转的平稳性,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另外,肩铁以轻压力接触,滚筒齿轮在标准中心距的啮合位置,对滚筒齿轮工作极为有利。走肩铁要求滚筒中心距固定不变,一般只在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采用。

(2)不走肩铁即滚筒在合压印刷中滚筒的肩铁不相接触。此类肩铁是可以测量肩铁间隙大小的。通过测量两滚筒肩铁间隙可以推算出两滚筒中心距和齿侧间隙,从而确定滚筒轴线是否平行及确定滚筒包衬的大小。

一般来说,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肩铁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但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肩铁都不接触。这是由于当增加纸张厚度时,为保证印刷压力和图文一致,需从橡皮滚筒上拆下部分衬垫加在印版下,此时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压力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变,而在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间的压力只能调节它们的中心距。所以,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肩铁间留有间隙,以便在改变纸张厚度时加以调整。

3.筒体

滚筒的筒体外包有衬垫,它是直接转印印迹的工作部位。筒体由有效印刷面积和空当(缺口)部分组成。有效印刷面积用于印刷或转印图文,空当部分主要用于安装咬牙、橡皮布张紧装置、..印版装夹机构。滚筒筒体与肩铁之间有一距离称为滚筒的下凹量。三种滚筒的下凹量是不同的,利用下凹量可以计算出滚筒的包衬厚度。

四、滚筒部分的调节内容

1.印版、橡皮布的更换;印版版位的调节;

3.压印滚筒咬牙的调节;

4.印刷压力、离合压的调节及控制;

5.其他内容调节。

下面根据这些内容来了解滚筒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滚筒部件调节的基本操作。

项目1 印版拆装

项目要求:

1.了解印版滚上版装置的结构

2.熟悉拆装印版的操作步骤及要求

操作步骤:

一、拆版

1.用扳手先旋松咬口版夹螺钉;但不要将印版从版夹中取出,后用扳手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拖梢版夹螺钉。

2.再用随机的专用板手

松开版夹两端紧夹轴使印版放

松。

3.将印版的拖梢端和衬

垫从拖梢版夹中取出并抓住拖

梢,反转机器至咬口位置,取

出咬口端印版和衬垫。

4.检查清理印版滚筒壳

体:若壳体上有干结的胶块或

墨皮,应该用布蘸水或汽油将

揭去粘附在壳体上的纸片;若

壳体上粘附的脏物较厚、较硬

时,可使用薄钢片或墨刀筒壳

体表面的切线方向将萁铲除,

但须注意:用力不可过大、过

猛,刀片切不可划伤壳。

二、装版

PZ1650型机是属

于快速定位销孔版夹结

构,印版滚筒的正常缩

径量0.05毫米。印版滚

筒直径为220毫米。

本机设有快速标准

装版装置,只要印版是

按标准打孔后晒制的,

装卸夹紧都很方便,调

整较快。装版时,当印

版装入夹紧装置后,从

印版上定位基准孔可观

察到夹紧装置左右两个

圆柱上的圆圈对准。说

明印版已定位正确,即可将印版固定

夹紧,图4-2是PZ1650

机印版滚上版装置图。 图4-4 松版夹图

图4-3 弯印版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其作步骤如下: 1.印版弯边:为便于快速装版,本机在收纸端设有弯边装置,只要将印版尾端插入缝槽内平行,用双手将印版向下弯曲即可。如图4—3

2. 装版:

印版滚筒咬口处设

置了两个定位基准柱

销,用于装版观察基准

定位之用,两个柱销距

离尺寸与打孔机一致

的,印版才能装得正

确。另外,装版前先松

开咬口和拖稍夹版的7

个锁紧螺钉,

使版夹在弹簧的作用下

回到自

然位,并保持左右平

衡,

(1)先将印版尾端

在弯边装置上弯边。

(2)将装于印版下面的衬垫,按印版标准缺口开

槽口,衬垫尺寸稍于印版,不能用塑料代替,

因为塑料易使滚筒表面

生锈。

(3)印版插入前夹

紧排之前,应先将两个

微调螺钉预调到离“0”

位约0.1毫米处,再

将版平紧固定后印版才

正好调到“0”位位置,

对于前夹紧排与观察圆

柱销的横向支撑螺钉慢

慢调节到支承于肩铁边

上,最后在滚筒表面用

洗辊液进行清洗干净,

略微上一些油。 图4-4松版夹图。

图4-5 放衬垫图4-6 装版操作图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将已弯边的印版前边仔细插入前夹紧板,直至印版两槽口正好对准定位凸键,两边靠紧一致后,然后用扳手旋快速夹紧装置上方头紧夹轴使印版牢固夹紧。如图4-5快速夹紧装置上方头紧夹轴。

(5)将已剪槽口的衬垫放于印版下面,衬垫槽口应与印版方向一致,图4-5是放衬垫纸。

(6)然后向前点动印刷机,同时用手轻轻抚压印版,使之平服紧密贴于滚筒表面。然后按揿压印开关,同时将

手柄拨到离合位置。

如果在匀墨部分有墨量,用一撬棒锁住手柄这样就能防止着墨辊与印版接触,在锁紧印版时应将手柄拨回“离合”位置。图4-6所示,也可采用合上水辊的方法。

(7)印版弯边端插入夹紧板后,也是用两个侧向螺栓快速紧固。

(8)将印版装于快速装版夹时,锁紧螺柱时一定要从印版尾端中间一个螺柱开始。图4-7是拧紧拉版锁

紧螺柱图。

注意:在锁紧这三颗螺

钉时千万不能过度,以免造

成印版变形或损坏。

(9)在锁紧前端印版螺

栓时,应使印版上的定位观

察孔与滚筒上的基准定位圆

柱销上的圆圈对准。

(10)当印版按基准定孔

装对以后,印版应与滚筒轴

线平行。

印版滚筒周向套准调整:

三. 注意事项:

1.严防印版与其他物体相碰撞,产生马蹄状凸痕。

2.严防其他物体划伤版面

(1)放置印版的工作台应清洁平整

(2)拿放印版时,版面应朝向身体一边;

(3)检查印版背面时,应在印版下铺上清洁平整的废纸作为衬垫。

3.上版前,应将印版滚筒壳体表面擦拭干净,严防钢片等划伤壳体。

图4-7 拧紧拉版螺钉

精品文档

4.版夹螺钉、拉版螺钉必须拧紧,以防止印版或螺钉松脱,但也应防止螺钉拧得过导致印版变形、版边撕裂等故障的产生。

5.印版下衬垫纸应清洁平整、’厚薄均匀,其尺寸应略小于印版尺寸(即不能有纸版边露出),放置时一定要将纸张铺平,调换衬垫纸时应使用千分尺准确测量其厚度。

项目2 印版的校正

项目要求:

1.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印件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

2.能够正确地选择校版方法,准确地判断校版方向,了解校版的原理

工艺描述:

图案在纸张上的位置是由纸张的位置和印版的位置决定的。纸张的位置可以由前规和侧规来确定,而印版的位置就需要通过校版来确定了。目前,校正印版的位置有拉版、改变印筒和橡皮滚筒啮合位置及利用斜齿轮进行周向和轴向微调三种方法。

操作步骤:

一、校正版位的质量要求

1.图文位置正确,符合印件规格尺寸和印刷工艺要求。

2.套印准确:套印准确程度应根据印件精细程度和工艺要求而定。通常,精细印件的印误差应≤0.15;一般印件套印误差应≤0.25 。

3.印版的拉伸变形量小。

二、拉版

PZ1650机印版滚的版夹机构如图4—2所示,拉版时应按要求操作。

拉版的方法有很多这种,不同的情况具体方法不一样,这里不作详细描述,但必须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根据图文的位置判断印版的位置,再确定应采用哪种校版方法。

(1)校正第一色版位前,应检查和调节定位装置(前规和侧规)的工作位置,使之与纸脚规格相适应。当前规定位装置确定后,校版一般不再调节前规;

(2)“上下”版位的校正,应以拉版为主,,特别对于歪斜的印版,只要转印位置与标准的误差不超出调节螺钉的极限范围,都可以通过拉版来解决;

(3)“左右”版位的校正,应以调节侧规为主,特别是“左右”误差较大或上位已调准时,应首选调节侧规。

2.拉版前先确定拉版的方向及拉版的量,将另一个版夹上的拉版螺钉拧紧一些即可。然后将一个版夹上的拉版螺钉松开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调整印版的轴向位置时,先松开拉版螺钉,才能调整印版的轴向调节螺钉。 4.校正斜版时,先松开打算校正方向对面的拉版螺钉,接着松开版夹两端的调整螺钉,调整校正方向对角线上的螺钉,把版横向推,再把版向打算校正的方拽。

三、印版滚筒周向位置调节(借滚筒)

1.印版滚筒周向位置的调节,俗称借滚筒,它是通过改变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在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使印版随着滚筒一起移动来改变图文印在纸上的位置。如图4—8所示

2.出现下列情况时可通过调节印版滚筒的周向位置来得到正确的图文位

置:

1)由于制版过程处理不当,造成图文在印版上的位置有误,致使咬口尺寸过大或过此时无法用拉版方法调节。

2)虽然印张两边规线的

上下位置已经一致,但还需要改变印版滚筒图文与纸张

的相对位置。

3)印版滚筒比橡皮滚筒

超前位置固定:单张纸胶印

机的印版滚筒每转一周,印

刷面的咬口部分都必须与两

根着水辊及四根着墨辊相接

触,在接触点上往往由于撞

击而使印版咬口部分变脏。

为使变脏的咬口部分的油墨

不会转移到橡皮滚筒上,机

器安装时,预先将印版滚周

向位置比橡皮滚筒超前2~3

个齿。若安装时没有超前位, 则在调试时也可以通过借滚筒的方法调节。

3.借滚筒的调节方法

印版滚筒设置有周向套准装置,如遇到印版在晒制过程中造成定位误差,操作人员借助该装置进行粗调是比较容易的。粗调可在360。范围内进行。精调装置装于传动面可开启的罩壳内。粗调只能在机器停止状态时进行。用六角套筒扳手先松开四个锁紧螺钉。然后再用同一扳手旋转调节螺栓,使刻度盘调节到所需的位置,再锁紧四个锁紧螺母。如图4—8。

图4-8 印版滚筒周向调节装置图 锁紧螺钉 刻度标尺 调节螺栓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 一、印刷的五大要素 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 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 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我国 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右 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 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 印刷。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平 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 一、凹版印刷的特点 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凹印能真实再现原稿效果,层次丰富、清晰,墨层厚实,墨色饱和度高,色泽鲜艳明亮,这是由凹印的特点所决定的。凹版印刷采用的是网穴结构,依靠墨量体积不同来表现层次。 2.印刷速度快?。现代凹版印刷机均采用圆压圆形式,特别是卷筒式凹版印刷机,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上没有空档,机器运转平稳,采用微机自动控制,印刷速度最高可达250米/分钟。 3.适应介质广泛。凹印适用的介质非常广,PVC、PET、PE、NY、CPP、OPP、BOPP、组合膜以及其它与以上材料有相同性质的薄膜类、纸张,甚至铝箔等。 4.产品适应范围广。通过选用不同的油墨,可以在纸张、塑料薄膜、纺织品、铝箔、玻璃纸等各种材料上印刷。凹版印刷机可以和柔印、丝印、烫印、凹凸压印、分切等多种工序组成自动化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工艺介绍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精美的包装同时也离不开包装印刷, 包装印刷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强商品竞 争力、 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设计者应该了解必要的包装印刷工艺知识, 使设计出的包 装作品更加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 1.印刷工艺流程 在包装成型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有序的印刷工作: 工艺流程 图01 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印刷前,应注意查看设计稿有无多余内容; 文字

和线条是否完整;检查套版线、色标及各种印刷和裁切用线是否完整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印刷的顺利完成。

图02 不同的包装材料会有不同的印刷工艺,由于纸品包装材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广,所以下面以纸品包装材料印刷工艺为例,为大家阐述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 2.纸品包装印刷工艺 2.1.印刷方法 纸包装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出的效果也不同。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指印版上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3)平版印刷 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保持表面相平,图文部分覆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适当水分。上油墨时,图文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油墨,非图文部分因吸收了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图07 该印刷品具有线条或网点中心部分墨色较浓, 边缘不够整齐,色调再现力差, 鲜艳 度缺乏等特点。 El 文部分保苻一 非阪部分吸收 适 当的水分

图08 提示:由于平版印刷的方法在工作中简单,成本低廉,所以成为现在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4)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是指在刮板挤压作用下,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漏到承印物上,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制版基础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术》单元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时间:10分钟)提问: 1、感光材料的有哪些种类?胶片和PS版的感光材料有何不同? 2、简述PS版制版工艺。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说明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时间:15分钟)新课导入讨论: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传统照相技术的成像原理?相机里的影像如何转移到相纸上的? 引导语:1、照片成像:照相过程实际是将涂有感光材料的胶卷进行曝光后进行显影、定影、冲洗;然后将相纸进行曝光,把胶卷上的影像转移到相纸上,相纸再通过显影、定影、冲洗、晾干等工艺过程,即得到需要的照片。2、印刷用的胶片成像技术跟照片成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主要受印刷工艺的影响较大。如何实现印前胶片的成像呢? 主要教学内容: 1、相关知识点:出血、陷印、压印、镂空、网点类型、网角、网线数、调频加网、 调幅加网、RIP的工作过程,各种标记的设定及作用。 2、发排文件的检查及修正。 3、RIP软件的设定及对文件的发排操作。 教学目的: 1、通过对相关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完成对发排文件的检查及发排操作,确保输出 的菲林适用于印刷的需求。 2、了解发排输出时相关参数的设定。 【步骤二】新知识的引入(时间:65分钟)相关知识点:出血、陷印、压印、镂空、网点类型、网角、网线数、调频加网、调幅加网、RIP的工作过程,各种标记的设定及作用。 前期图像处理、排版、拼大版工作完成后,需要将文件拿去发排中心输出成印刷用的菲林或直接得到PS版,为了文件的发排顺利完成,并适于印刷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对发排文件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下面就发排文件的检查方面,了解相关的知识点:1、出血 出血是印刷那种图像边缘正好与纸的边缘重合的版面时,所需要的工艺处理。即将图像文字等内容溢出到了纸面之外(指成品尺寸之外),以避免成品页面的边缘出现白边。

印制电路板基础知识

印制板基础知识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 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标准的PCB长得就像这样。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 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下面看到的是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 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 我们刚刚提到过,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 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精美的包装同时也离不开包装印刷,包装印刷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强商品竞争力、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设计者应该了解必要的包装印刷工艺知识,使设计出的包装作品更加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 1. 印刷工艺流程 在包装成型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有序的印刷工作: 图01 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印刷前,应注意查看设计稿有无多余内容;文字和线条是否完整;检查套版线、色标及各种印刷和裁切用线是否完整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印刷的顺利完成。 图02

不同的包装材料会有不同的印刷工艺,由于纸品包装材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广,所以下面以纸品包装材料印刷工艺为例,为大家阐述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 2. 纸品包装印刷工艺 2.1.印刷方法 纸包装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出的效果也不同。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指印版上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3)平版印刷 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保持表面相平,图文部分覆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适当水分。上油墨时,图文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油墨,非图文部分因吸收了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图07 该印刷品具有线条或网点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色调再现力差,鲜艳度缺乏等特点。

图08 提示:由于平版印刷的方法在工作中简单,成本低廉,所以成为现在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4)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是指在刮板挤压作用下,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漏到承印物上,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图09

印刷制版知识:PS版晒制要点步骤

印刷制版知识:阳图PS版晒制要点步骤 曝光: 曝光即将涂有感光层的PS版置于晒版机工作台上,放好底片,通过主光、输光两次曝光使底片上图案在PS版上显示出基本“影像”(注:各型号PS 版的曝光条件推荐使用①光源为3KW的碘镓灯②灯版距1m)。建议最佳使用光源为碘镓灯,以达到光源对PS版的最佳光分解作用;如果晒版机灯管老化(曝光时间较新灯管增加20%),则建议更换灯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PS版的使用效果。PS版导气颗粒技术是国际印刷器材制造业较常用的技术,它可以大大提高PS版的抽真空速度和效果,避免晒虚,所以建议厂家使用成熟运用导气颗粒技术的PS版。没有正规测试条,国内的如中科所的简易测试条也可以用,价钱也较便宜,一般晒制PS版在正常显影条件下,灰梯尺第三级应全白而不上墨亦为最佳曝光量,如果这些梯尺全没有怎么办?首先根据厂家的使用说明书结合自己的晒版光源和灯距作一判断。比如PS版厂家推荐光源为3KW碘镓灯。灯距1米,而你的光源为4KW,灯距也是1米,那么第一你所考虑的就是缩短曝光时间,其次再想一下自己的光源灯管已使用多长时间,比新买时是否有老化的可能,这样你就会较合理的选择曝光量,而如果你的灯距有所变化那么依据光能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理论,可适当增减曝光时间。第二个经验,将一小块透明胶带贴在胶片上非图文的空白部分,选择平时经验曝光量,曝光之后直接观察胶带的边缘线刚好要消失还未完全消失则为最佳曝光量,一般在正常显影条件下边线会刚好消失而不会上墨,而如果曝光后边线很明显或根本看不到这就说明曝光不足或大强。 显影: 显影即将曝光后的PS版平放在显影槽内,使显影液与之充分湿润,约1分钟左右后取出置于洗版台用水冲洗干净版面被溶解掉的涂层,从而显出“影像”。绝大多数印刷厂家都有这样的情况,冬季室内无取暖,夏季室内无空调,这样版房就和室外温度很相近,夏季显影温度有时高达三十度以上,而冬季又在十五度以下甚至更低,单纯靠增减显影时间和增减显影液浓度很难掌握,手法不一致或不同的人掌握起来就非常难。加在有的厂家使用显影粉又不加热水溶解,造成粉剂溶解不充分易滞留在PS版表面上,给PS版感光膜造成破坏,总之PS版的显影温度非常关键,也是常常被印刷厂家所忽略的问题;没办法就拿加减药水来控制。但往往是冬天药劲不够逐渐加大浓度,而到了夏季又忽视减药不按配方浓度使用,这样就出了很多问题。所以我建议在厂家规定的配方基础上有条件的可以配备空调,使环

实用的印刷基本知识分享

实用的印刷基本知识分享 机器类型:是指全开机、对开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也是指印刷机器的规格大小。 机器品牌:常见印刷机品牌:海德堡、曼罗兰、小森、三菱、北人、营口机、上海印刷机。 机器印色:是指印刷机能印几个颜色: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五色机、六色机、八色机. 纸张类型:常见纸张类型:双铜纸、双胶纸、书写纸、白卡纸、白板纸、无碳纸、牛皮纸…… 纸张品牌:常见纸张品牌:金东牌、东帆牌、太阳牌、亚太牌、长鹤牌、晨呜牌、胜利牌…… 纸张厚薄:常见纸张厚薄:60克、70克、80克、100克、105克、120克、128克、157克、200克、230克、250克、300克、350克……(是每平方米的重量,也是厚度)。 一、画册、书籍类 1、什么叫特殊尺寸? 就是成品画册尺寸,有另一个规格尺寸在同一个成品尺寸里。如大16开成品,有一张四开地图或8开表格,可以进行改变印刷方式和印刷尺寸叫特殊尺寸。 2、什么叫护封?

就是画册、书籍增加一个保护的封面的封套叫护封。选择护封印刷,一定要在勒口栏目填写勒口尺寸。一定要选择两边裁切。 3、什么叫勒口? 是封面增加50-80mm的护保封面的加长部分叫勒口。选择勒口印刷,一定要在勒口栏目填写勒口尺寸。还要选择两边裁切,(因勒口不能裁切)。 4、什么叫两边裁切? 是指有勒口的画册、书籍封面不能三边裁,只能先把内文裁切一次,包好封面后,裁切上下两边叫两边裁切。 5、什么叫特殊要求? 是指画册、书籍封面精装的工艺叫特殊要求,如开窗、吸塑、硬壳封面、真皮封面、布料、皮革封面等等精装封面。 6、什么叫正反面印色? 普通彩印是四种印色《黄、红、蓝、黑》电脑分色后输出网点四色胶片。在用四种墨色印刷出彩色印刷产品。因一张印刷彩色产品又分正反面是否有几种印色,通常叫双面四色彩印为4+4。 7、什么叫装订方式: A、中式装订:是指直放书本打开观看,书脊为长度边。 B、西式装订:是指横放书本打开观看,书脊为宽度边。 C、无线胶装:没有穿线的胶装书籍和画册。 D、有线胶装:是指穿线胶装书籍和画册。 E、有线精装:是用高级材料包装封面的书籍和画册。 F、骑马钉:是书籍和画册,成品展开居中订钉叫骑马钉。 二、挂历、台历类 1.基本功能:同画册一样,多一个底托栏目,印后工艺多一个裱纸。没有P数选择是张数选择。其它都是正常报价版面功能。记着,底托规格多见大于内文尺寸。请用选择填写特殊尺寸报价和施工。 2.底托:是挂历、台历下层所用的底托材料纸叫底托。常见纸张、塑料、木制。金属等作底拖材料。 3.装订方式:这里的装订方式不同其它印刷装订方式:规格与成品规格相符。分YO装订,夹式装订,木式夹式装订。以个数为单位为报价。 三、彩盒、纸盒类 1、什么叫正面纸?

印刷工艺教案

印刷工艺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教案学院(部) 系部教研室 课程名称印刷工艺 任教专业年级、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 使用教材《印刷工艺》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一章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重点: 了解文字的发明、演变和印章、刻石和拓印,学习印刷术的演变与发展。为印刷工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要求仔细理解原理和工艺流程。 第一节印刷技术的起源

公元7世纪,发明雕版印刷术,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世纪左右出现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三种基本形式。19世纪现代印刷技术发展起来。 一、文字的发明、演变与发展 文字是印刷技术发明的前提条件 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类型,后来逐渐派生出各种印刷字体,如黑体、宋体等。楷书阶段,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在规范文字方面的要求和条件。文字由繁到简,便于书写、刊刻,文字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前提。 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契刻记事 二、笔、墨、纸的相继发明 笔。印刷必有印版。最早发明的雕版印刷术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而在雕刻之前必须先书写字样。书写字样就是用的毛笔,毛笔为印刷提供了易于书写和镌刻的规范文字。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之一,印版上的图文通过墨转印到承印物上。纸。分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三、印章、刻石和拓印 印章,最早用途是盖印,分为封泥印章;模具印章,织物和纸张印章。刻石和拓印。刻石是用刻刀在石头表面上手工雕刻出文字或图案,古代刻石有“碣”“碑”“墓志”“摩崖”之分。拓印,是一种把碑刻等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的方法。 四、印刷术发明的社会基础

印刷制流程

印刷制版流程 ?印刷制版流程主要步骤:收集资料——扫描图片——文字录入——图象设计——版面编程——输出菲林——打样——较对——成品?扫描仪技术指标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原稿种类、输入分辨率、扫描密度范围、有效输入灰度级、输入速度、输入数据格式、接口标准、输入幅面以入缩入倍率。 ?原稿种类是指透射或反射,阳图或阴图原稿等。 ?输入入分辨率是以每英寸分辨的像素点数来表示的,以DPI为单位。输入分辨率的高低直接的清晰度也就越高。反身原稿最高输入分辨率通常为600DPI-2400 DPI,透射原稿最高输入分辨率通常为300 DPI-8000 DPI。 ?电脑创意软件的选择 ?目前,国内较多的电脑美术设计在微机平台上用IBMPC及它的兼容机来作三维和三维的徒刑和动画制作即视频制作。面Macintosh 机从一开始出现就是图形界面。多用于作平面设计与印前处理。但 ?也能做平面,MAC机也能作视频,最近IBM、APPLE、MOTOROLA三家联手推出了POWER PC,PC与MAC软件不能通用

已成为历史。从软件上看,Windows3.1操作系统也实现了完全的图形用记界面,绝大部分以前仅在MAC机上运行的桌面出版软件也都有了Windows的版本,例如Photoshop软件,便同时有MAC版和PC版的,在两种机型上都能运用。 ?目前较为成熟的并投放应用的电脑创意软件(主要指桌面系统常用到的电脑创意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图形绘画软件 ?较流行的图形处理软件有: ?(1)Adobe ILLUSTRATOR ?具有文字输入和图标、标题字、字图以及各种图表的设计制作和编辑等优越的功能,是电脑设计师们常用的。 ?(2)Aldus Freehand ?是美国Aldus公司推出的一个应用广泛的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特别是在报纸和杂志的广告制作以及统计图形的制作方面深受欢迎。?(3)CorelDRAW: ?由Corel公司推出的一个绘画功能很强大的软件,并且兼有图形绘画、图象处理、表格制能及制作支画等等许多功能。 ?2、图象编辑软件 ?较流行的图象编辑软件有:

拼版的基本知识

拼版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基本知识拼版 印刷品拼版专业术语的基本知识 出血:印刷品印完后,为使成品外观整齐,必须将不整齐的边缘裁切掉。裁掉的边缘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出血位”。设计师在设计印刷品时,一般要在成品尺寸外留3mm(如有特殊要也可以多留“出血位”),以防止在成品裁切时裁少了露出纸色(白边),裁多了会切掉版面内容。留出“出血位”,是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叼口:印刷机印刷时叨纸的宽度叫做咬口,咬口部分是印不上内容的。一般咬口尺寸为10mm-12mm。在拼版过程中,对纸张大小与页面位置计算时,必须要考虑这个尺寸。设置页面尺寸时加出咬口宽度。 切口宽度:指成品图文区域到成品的装订边以外的其它各边的距离。通常至少设置成与出血相同的尺寸。 例:“出血位”是3mm,则切口宽度至少为3mm。 订口:订口指印刷成品的装订边。订口宽度指图文区域到成品订边的距离。一般无线胶订、骑马订时,订口宽度和翻口方向宽度是一样的。如果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胶订,由于装订时要占有一定的宽度,订口宽度应比切口宽度宽一点。这样,成品两边的空白位置就会一致。 贴:配页成书时,一张纸(不论大小)上的所有面码组成一帖。(俗称带) 裁切线:裁切线是成品切边时的指示线。 图边线:图边线指有效印刷面积的指示线。 中线:中线是印刷品的水平、垂直等分线,中线可用来在正反印刷时作为正面、反面套印对位用,也可用来在第一色印刷时对印版定位以及后面印色的印版定位用。 轮廓线:一般用作模切线,是包装容器的后加工方式之一。 印张:一张印有很多页面的纸张叫一个印张,纸张常用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P、8P、12P等(P即为英文Page的缩写)。

印刷试题基础知识部分

印刷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 1、丝网印刷的四要素是:丝网、油墨、承印物、刮刀;其中油墨和承印物在我们印刷工序来说应该是和。 2、印刷工序现在生产用的银铝浆型号,要求的称重范围、铝浆型号,要求的称重范围正银的浆料型号, 要求的称重范围(现用银浆配合村上-04丝网)、(现用银浆配合村上-03丝网)。 3、硅是半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4、印刷的网布类型分为、、。现在生产用的丝网网布类型。 5、Centrotherm烧结炉总共有9个温区,前3个温区的作用烘干,后6个温区的作用烧结。 6、写出测试的各个电参数的中文意思:Voc,Isc,Rs,Rsh,FF,Eff,Irev1。 7、测试的光强要求的范围是,如果测试界面出现E too low 的原因是。 8、测试用的光源是,选用这种光源的原因。 9、包装标签上的quantity一栏填写,screen一栏填写,grade一栏填写,paste一栏填写。 10、A等电池对电参数的要求:效率、填充因子、并联电阻、反向电流,对外形尺寸和外观的要求:缺口、弯曲度、背电场脱落面积、位移偏差。

11、斑点片电池的类别、、、、。(列举5种就可以) 12、现在电池三车间生产中生产的电池片的正银有根细栅线。 13、印刷工序有哪些危险源、 14、电参数不合格电池分为Eff、Rsh、FF、Irev1 。(要求写上单位) 二、简答题(初级工) 1、进入车间为什么要进行风淋?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员工必须佩带好手套和口罩? 保证车间的净化度,保护员工安全,防止污染硅片。 2、叙述印刷、测试、包装各工段的目的。 印刷:在硅片上下表面形成电极,以利于电荷的收集;测试:按照电学参数(效率、FF、反向电流等),将电池归类分档;包装:按照颜色和电参数,以一定数量进行包装 3、baccini印刷线印完背电极烘干后,从传送带上拿下,容易对电池的那些电参数造成影响?如果印二前面的正片器报警从线上取下的片,再次放到传送带上时,背电极应与传送带平行还是垂直? 答:容易对硅片进行污染,导致并联电阻低,反向电流大,出现58、59仓不合格。背电极应该与传送带垂直。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摘要】书籍印刷是用纸张及各种装帧材料、印装工艺将书籍设计物化成为具有物质形态的书籍的工艺过程。书籍印刷主要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印版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先由供水装置向印版的空白部分供水,然后由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利用水墨不相溶原理,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再利用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通过橡皮布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书籍的整体设计及最终的形态、效果、质量,必须依赖于纸张材料印前制版、正式印刷、印后加工、装订成型等技术。本文对书籍印刷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印刷;书籍印刷;印刷流程 1 书籍纸张材料选择 印刷用纸种类较多,有新闻纸、凸版纸、胶版纸、铜版纸、轻涂纸等。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具有吸墨性能好的特点,它是报刊的主要用纸,也可以用于印刷质量不高的期刊、一般读物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凸版纸具有吸墨均匀、抗水性能强、不起毛等特点,它是印刷书籍、杂志的主要用纸,主要供凸版印刷机使用。 胶版纸具有伸缩性小和对油墨的吸收性均匀、抗水性能强等特点,主要供胶印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印制较高级印刷品,如一些高级书籍、书籍封面、宣传画等。 铜版纸属于涂布纸,表面光泽度高、平滑性好,多用于印刷高档印刷品,如画册、商标等。轻涂纸是涂布量较低的涂布纸,主要用于印刷期刊杂志、产品广告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书籍均采用胶版印刷,书籍印刷多选用胶版纸或轻涂纸为书籍内芯用纸,选用铜版纸为书籍封面用纸。 2 书籍的印前制版 印刷需要一个载体将书籍设计信息通过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印版就是用于传递油墨或其他黏附色料至承应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书籍印刷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版包括传统的PS 版、平凹版,以及感光型、感热型等CTP版,其中,传统型的PS型使用最多,其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出片、拼版、晒版、打样等四个阶段。 1)出片:通过激光照排机,运用分色和网点技术,将书籍设计稿转换为分色胶片。胶片有阳图型胶片和阴图型胶片两种。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不透光、空白部分透光的为阳图型胶片;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透光、空白部分不透光的为阴图型胶片; 2)拼版:又称“装版”、“组版”。因为最终形态的书籍多为16开版面,而生产多用对开纸上对开印刷机进行印刷,如此就需要将多个16开的版面胶片拼在一个对开版面胶片上,然后用对开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再将对开纸按一定顺序折成16开,得到16开的书籍大小。拼版可以采用人工拼版或电脑拼版,拼版时要根据折页顺序、书籍配页顺序、裁切等来排列胶片的位置; 3)晒版:是将拼好的胶片晒制成PS印版的过程。根据使用的胶片类型不同,PS版有阳图型PS版和阴图型PS版两种。阳图型PS版属于光分解型,是用阳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分解,后用稀碱液显影而被溶解,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而未见光部分的感光层未发生变化,仍留在版面上,构成印版的印刷图文部分。阴图型PS版属于光聚合型,是用阴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发生聚合,成为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印版的图文部分;而后用稀碱液显影,未见光部分溶于显影液,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 4)打样:用晒制好的PS印版安装到打样机上印刷出几张印品,用于检查制版各工序的质

印刷厂工艺流程

印刷厂工艺流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印刷厂工艺流程 ●印刷流程 ●客户咨询→签定合同→设计制作→出片打样→拼版晒版→上机印刷→折页装订→配页胶订→裁切成品→及时交货 ● ●特殊工艺 ●起凸(起鼓),印金,全面UV,局部UV,烫金,磨砂,模切(做刀版),水热转印,折光,滴塑,冰花,刮刮银。● ●印刷时间 ●印刷厂生产周期一般在3—8个工作日,通常在4个工作日内。印后加工较多的情况,如覆膜,装订,裱糊,模切,烫 金等,一般会多于4个工作日。 ● ●印前文件准备 ●确认文档中有全部必需的文件,确认图片文件一定已包含在文档中,有时图象虽然可以显示,但实际上缺图或分辨率 较低,所以请确认必需的图象并提供足够精度的图象文件在文档中。(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 ●别忘记拷入必需的字体。 ●把所链接图片从RGB转为CMYK,否则出片后的菲林会出现色彩混乱现象。 ●当Pantone专色转成CMYK后,请确认是否会达到同样的效果。Pantone专色转成CMYK后,二者一般会产生一定 的差异,部分Pantone专色转成CMYK后,按照输出经验可达到同样效果,但那些Process Pantone Color肯定是CMYK不能达到的,那么就只能用增加专色的方法来解决了。 ●图片双倍扫描,单倍输出,可以提高图片的扫描质量。 ●是否设好3mm出血色彩是否按色标值设定好 ●与菲林对应的印刷打样是印刷厂最省心的参照物。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打样,请提供至少义愤打印件(彩色最好, 实在没有,黑白的也好),印刷厂必须上述的二者之一来核对菲林。 ● ●较色 ●如果显示器未能正确进行较色,那么电脑显示效果也会与已正确较色的电脑显示器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请专业技术人 员及时调整显示效果也是很有必要的。 ●印刷材料的不同也会使印刷效果呈现差别。通常来讲:铜版纸比胶版纸的印刷效果色彩鲜亮的多。 ●菲林所对应的打样最接近印刷成品。电脑屏幕显示的印品效果比实际的印品明亮许多,不能作为同等的参照物,所以 要以印刷打样为准。 ● ●印刷报价 ●印刷前期:完成菲林和打样的工艺流程是以每P计算的,一般一A4(如果不足A4或大于A4即是A3,所以一定要量出 准确的尺寸,以便用来核价)为通常的计价标准。菲林是上机的必需品,印刷打样是领机核对颜色的最基本文件。 ●印刷:是印品完成的关键环节,计价标准的是色令。如果有专色,如企业LOGO的专色或印金、印银等。请一定注明, 那么就会从4色增加到5色,6色。 ●印刷后期:通常是印品印刷完成后的产品工作。一定要注明:骑马钉或胶钉,折页(几折);印后工艺是否有覆膜或 过UV,模切,烫金和起凸的面积也要写清楚,包装物,打包数量如有特殊要求也请注明。 ●以上工艺环节注明的越具体准确,价格越会及时准确 骑马钉 书本装订的一种方法,动作如跨上马背。薄本书(6帖以下)套好后,跨放在铁架上,以穿压铁线钉。 这种订书方式的工艺特点,是书刊内文部分事先并不订合成书心,而是配上封面后再整本书刊一起订合、一起切齐。采用骑马钉装的书刊成品,封面的面封、底封部分也与书心的纸页大小完全相同并且齐整,而书脊则既窄又呈圆弧形、且明显露出订书所用的铁丝,所以不能印刷文字。 骑马钉装的装订周期短、成本较低,但是装订的牢固度较差,而且使用的铁丝难以穿透较厚的纸页。所以,书页超过50页(100面)的书刊,不适宜采用骑马钉装。

印刷工艺流程及设备简介1.doc

印刷工艺流程及设备简介1 ---------------------------------------------------------------最新资料推荐------------------------------------------------------ 印刷工艺流程及设备简介 印刷工艺流程及设备简介传统印刷领域一般分为四类: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 印刷工艺流程可简单分为: 制版印刷装订三个步骤。 目前在纸制品印刷领域平版胶印占主导地位,以下详细介绍平版胶印工艺流程及设备。 一、制版流程及设备设计排版分色发片(拼)晒版设计排版现在进入数码时代,通过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利用Photoshop、Pagemake、方正飞腾等设计组版软件完成原稿的输入及排版。 排版完成后进行电脑加网分色,将彩色图像分成印刷用原色图像,通过输出设备(激光照排机)发出软片。 根据工艺设计不同有些软片会需要手工拼接处理。 最后利用软片通过晒版机晒制印刷用PS 版。 另外,现在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的出现,简化晒版流程,电脑组版后直接连接CTP 制作出印版。

二、印刷流程及设备印前准备装版试印正式印刷印后处理印前准备工作包括纸张裁切处理、油墨准备、印刷机 1 规矩调整、印版检查等,然后上纸、安装印版、开机调试(调整输纸机构、水墨量大小、印刷压力、规矩尺寸等等),达到要求后开始计数 1 / 3 正式印刷。 印刷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印刷品质量,及时调整印刷机。 印刷结束后进行印刷机清洗保养以及印版纸张的处理。 印刷设备现在彩色印刷一般使用四色胶印机,五色胶印机,八色胶印机(双面印刷机),还有单色胶印机、双色胶印机。 印刷机品牌进口的有: 德国海德堡、高宝,日本小森、秋山,美国高斯等等,国产品牌北京北人、富士,上海亚华,营口冠华等等。 三、装订流程及设备装订形式多样,工序繁多。 一般书刊装订形式分三种: 骑马订装、胶订装、精装。 一般流程: 折页配帖上封面装订裁切检查包装精装产品根据不同设计还会有锁线、糊壳、拿圆、套合等多种工序。

凹印版辊的基本知识综述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国内包装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 制版先进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制版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制版企业遍地开花,版材市场供不应求。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性能提高,制版质量大幅提高,制版周期不断缩短。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软包装制版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俗话说,印刷品质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那么,当前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制版技术如何?其市场状况怎 样?印刷制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技术专题,编辑部将和您一起关注制版的相关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 的地位。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各个领域均有水准的专业制 版公司,其使用的设备均从德国或瑞士进口,其生产的各种凹印版辊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其生产的凹印版辊已有部分向国外出口。近年来,凹印版辊印刷大量采用醇溶性油墨和水性油墨、UV油墨,既符合了国家绿色环保印刷的要求,又能适应薄膜、复合材料、纸张等多种介质,因而在包装印刷领域保持了常胜不衰的局面,成为国内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凹印版辊的制作工艺,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有多种工艺选择,分别是碳素纸照相法、直接加网法、胶凹印转换电子雕刻、数字电子雕刻、激光雕刻后腐蚀、激光直接雕刻等等。在此,我主要谈谈其中目前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雕刻凹印版辊的制作。 从凹印版辊的制作流程来看,主要有以下步骤:印版基体制作、印版辊筒镀铜处理、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印版辊筒镀铬。其中,印版基体制作及印版镀铜辊筒处理是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是同步进行的,当印版镀铜辊筒处理与原稿(或设计)图像文件制作完成后,才可进行印版图像电子雕刻制作,最后印版镀铬,至此完成印版的全部制作过程。

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

公式 印张 总页数/开数=印张 比如一本书的页数为240页,开数为16开,则用240/16=15 即表示此书的印张为16印张。 计算机一本书(不计封面)需用的纸张数量: 册数*页数=需要用的纸张数 印于纸张两面的页数 由给定纸量计算印书册数: 纸张数*印于纸张两面的页数=印书册数 书本页数 例如: 纸张规格:大度用纸,即尺寸为850*1168(单位mm) 本杂志尺寸:210*280(单位mm) 开本=纸张规格/杂志尺寸=992800(850*1168)/58800(210*280)=16.884353741497 所以,本杂志为16开 也就是说,一张大纸可裁剪成16份。 印张公式: 印张=页码/开本=56/16=3.5 也就是,3. 5个印张。印张指的是一张纸的一面(单面),一张纸有双面,也就是有2个印张,一张纸32个页码。本杂志内页56个页码。 册数*页数=需要用的纸张数 印于纸张两面的页数 所以,纸张总数=1500*56/32=84000/32=2625(按1500册计算)

封面纸张 1500*4/32=6000/32=187.5(按1500册计算) 纸张总定价=内页用纸定价+封面用纸价=2625*1.1+187.5(约等于188)*封面纸单价=? 最近《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笔者看到有人在网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常用图书开本与印张有什么关系?并提出索要《图书开本印张系数表》。对此,笔者就此作出如下解答,以飨网友。 所谓图书开本就是指图书的成品规格折合多少开,比如说,有一本书是正度32开本的流程,那么,这个规格就是正度全开纸的32分之一。也正是由于一个正度全开纸可以印刷32页32开的图书内页,因此,它就是正度32开本的图书,其它的开本依此相应类推。而一个印张不论是正度或大度的纸张规格教育,还是其它特定规格的全开纸,只要是全开纸的2分之一的幅面,它就是算一个印张。也就是说,一个全开纸可以分切成2张对开的纸,即2个印张重组,那么,对开纸张的幅面里就含有16个或16页32开的规格。可见,图书开本与印张的关系,就是一个对开幅面的纸张中包含多少个图书开本幅面的概念。如果反过来说,一个32开本规格的图书折合多少印张版材,它就是图书开本的印张系数,若用公式计算,那就是:2÷32=0.0625,“2”是来源于2开的印张,“32”是图书的开本EFI,它们之间就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得数“0.0625”,也就是32开本的印张系数。要是16开本的图书,其系数就是2÷16=0.125,这个0.125就是16开本图书的印张系数了。同样的道理流程,其它的开本,也可照此公式计算出各开本的印张系数。模切烫印压痕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图书开本与印张的关系,知道一个全开纸就是2个印张的规格,这样喷墨印刷,用2除以图书的开数(除数),就可以迅速计算出图书各种开本的印张系数了。所以,其实用不着找谁去索要《图书开本印张系数表》了,更没有必要去死记硬背《图书开本印张系数表》,只要记住“2”这个固定的“系数”秋山国际,即被除数是“2”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便于对照,笔者还是将图书或小册子等主要开本印张系数的计算结果编入以下表格,供网友参考。术语 利用图书开本的印张系数也可以求出印刷图书的用纸数量(全开纸的数量或令数),其计算公式为:系数×页数×印刷本数÷2或÷500承印材料,可以看出,这个计算方式需要先得知道图书开本的印张系数,然后再根据图书的页数和印刷数量,才可以计算出图书用纸的数

印刷工艺流程介绍

一.(笔记)印刷的历史与发展 1.印刷术发明之前 记录方法的发展: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图画→文字 文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记录工具的变化:甲骨文青铜纹 竹简石头绢 →纸(东汉蔡伦) 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松烟墨 2. 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技术条件--------------最早的印刷术 3.雕版印刷的发展 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 工艺:木料(一定厚度,大小)→刷浆糊→反铁原稿(薄而透明的纸上)→刻去非图文部分→印版→印版上置→铺纸→刷印→揭下 同时,产生印刷通用字体(不同于手写体) 书籍装订:卷轴装到对页折叠装订成册 4. 5.近代印刷术的发明 由西方传入:凸版→平版→凹版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照相制版→电分制版→DTP→CTP→铅排→激光照排→计算机排版→单色→多色→HiFi 6.印刷的五大组成要素 原稿:设计版式文件文字和图片 印版:模板:凸版,平版,凹版,滤过版 油墨:凹版油墨、胶印油墨、凸版油墨、孔版油墨。 承印材料:纸,塑料,薄膜,金属等 印刷设备:制版,印刷,装订机 7.印刷的作用和特点:大众性政治性严谨性机密性工业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 二.(笔记)工艺流程图 印前:设计稿→图片扫描→页面设置→图片文字制作→数码打样或彩喷→拼版→菲林输出→打样→校对样稿→客户签样→印刷

印刷:拼版→晒版→打版校色→印刷→UV→过油等 1.打样 在印刷前,为了能看到最终的成品效果,排除电脑屏幕和彩喷稿的误差,在出菲林(软片)后,用印刷的传统工艺CMYK打一份油墨稿。一可以为客户提供审稿校样的依据,是签样稿;二可以作为上级印刷的墨色、规格、纸张等参照依据。 2.校对 菲林出片后,在亮台上核对四色菲林,检查是否有撞网、套印、出血位不准等一些细节问题,然后拿有文字的菲林对样稿,检查是否有跳字或字体变异,保证后道印刷的正确率。 3.页面的术语 一张纸有2个PG(Page),在印刷前要弄清楚是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单页还是成册的书刊。页面的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术语。 4.出血位 印刷成品边缘全白色无图文,叫不出血。成品位就是裁切位。如边缘有图文,叫出血。出血印刷图像裁切时,裁刀难以准确把握成品尺寸,易产生错位,或切进成品的画面,或切不到位,使成品露白。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伸3mm,便于后道制作。 5.页面组版与装订 印刷是一项前后关联的工作,从一开始设计组版,就要考虑印刷后期的模切、折页、装订。如是单一折页,设计时封面和封底做纸样放好位置后,安排页码。骑马订装订,要考虑页面数。由于骑马钉,每一订页由正反4PG组成,所以,设计组版时,版面的PG数,一定要能被4除尽。如果是胶装书(线胶装或无线胶装),印刷组版时要考虑到装订的折页方式。 6.折页 为了便于翻看,设计师和用户根据画面需要特意选定用折页机折页。折页后又内外之分,在制作图文时,内页的宽度要略小于外页。否则会影响后道折页,或造成折在内页的画面被裁切。这类产品的折页方法大致有:风琴折、卷心折、双对折等。 7.精装本中的术称 精装书一般以中高档画册为主,精装书的制作是书籍书帧中较为繁杂的一门工艺,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的环节。 环衬:是精装本中在封二和封三前的2页衬纸,是封面和内页连接的主要纽带(跨页),遮盖精装书中装订部位(订口)不美观的细节。 扉页:是封面和内页内容及风格的连接点,一般是印书名或题字。 书脊:是书刊厚度,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也是以缝、钉、粘等方法装订而成的转折,包括护封的相应位置。 腰封:一般是为点缀装帧封面而制作,有些松散的印刷成品,加了腰封方便携带。 勒口:一般以精装书为主,现在平装书中也常出现以封面封底折进一段增加书的美感。设定勒口尺寸时,以封面封底宽度1/3-1/2为宜,如封面封底有底图,需要勒口的图文和封面封底图文连在一起,这样后道装订时,如出现尺寸变数(书脊位大小等)勒口也可随之而变。 8.计算书脊位 有线胶状和无线胶装在计算书脊位时,计算方式为:纸厚度×PG数÷2,然后再所得数的后面加0.5mm-1mm的厚度。增加厚度是因为印刷工艺过程中油墨、喷粉及书脊背上的胶水,会增加书脊的厚度。 通常用单位面积克重作纸的定量,如1米×1米的纸,其重量为120克,那么该纸即为120克纸,而我们实际测量时会使用简便的量具:千分卡。 纸张克数与厚度换算 9.纸张设定 现有的纸张尺寸,有正度和大度之分,正度的全开纸为780×1080cm,裁成16张195×290cm的纸,统称为正度16k,大度的全开纸为880×1190cm,裁成16张220×297cm的纸,称为大度16k(由于纸张有毛边需要裁切,加上印刷工艺的需要,实际正确16k是195×290cm,大度16k是210×285cm)。 如果设计师需要特殊尺寸制作画面,先选定是对开机还是4开机印刷,然后选定纸张的幅面及开版数,因为要考虑印刷的成本,所以,尽可能在整数的开版里昨完设计的内容。 10.不同的纸张个性/特种纸的介绍 特种纸张展示,图片配纸张名字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