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
教学研讨会邀请函
教学研讨会邀请函教学研讨会邀请函电子邀请函相对传统纸质邀请函在信息传达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邀请函的场合越来越多,拟起邀请函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教学研讨会邀请函,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研讨会邀请函1专业建设与课程标准建设是近年来各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个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高等教育改革最活跃的领域。
在进行示范专业建设个课程标准建设的过程中,各院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事,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疑惑。
为了给各位校文秘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搭建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提高各院校文秘专业建设与课程标准建设的水平,增进兄弟院校间的联系,#出版社秉承为教学一线服务的宗旨,与全国商务秘书专业委员会密切合作,在#省#市#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拟于#年#月在#市#大学举办第#届全国#教学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一、研讨内容与研讨形式1、#主任介绍#省文秘专业发展状况,2、出版社介绍现代秘书教材出版发行情况,3、#、#代表介绍文秘教改情况,4、专业改革研讨(小组讨论)并商讨第#届#大赛有关事项,5、会议总结。
二、参会对象委员会委员、人大出版社有关人员、文秘专业主任和专业老师等约#人。
三、会议时间及地点#年#月#至#日,#月#日#:#后报到,研讨会地点:#市#大学#实验楼#室。
四、#标准与会者须交纳会务费#元/人,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全国#专业委员会#出版社#月#日教学研讨会邀请函2尊敬的领导:“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全国学术研讨会,将聚焦于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问题,从宽广的视野和前瞻性的角度来审视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社会变革的关系,探讨社会变革背景下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的新理论、新制度、新模式、新方法,为国内外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决策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为中国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内涵与提升路径
2023-10-29CATALOGUE目录•引言•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概述•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现状分析•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路径设计•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路径实施保障•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数字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探索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对于推进中文国际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数字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有效的提升路径。
02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概述数字能力的定义与分类定义数字能力是指个体在数字化时代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包括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信息处理、数字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分类数字能力可分为基础数字能力和高级数字能力。
基础数字能力包括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信息处理能力,如使用办公软件、网络搜索、数据整理等。
高级数字能力包括数字创新、数字安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如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等。
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内涵语言与文化传播01国际中文教师需要具备使用数字技术进行中文教学和文化传播的能力,如制作中文教学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利用社交媒体推广中文文化等。
跨文化沟通02国际中文教师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提高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教育资源整合03国际中文教师需要具备整合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如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提高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数字能力已成为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于推动中文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数字能力在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具备数字能力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第51卷第2期2024年3月V o l 51 N o 2M a r c h 2024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刘帅奇 吴应辉摘要:国际中文教育类型是指全球视野下较为稳定的中文教育形态,其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世界各类中文教育形态特质的归纳㊁定位和系统化㊂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 国际中文教育 作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类别独立设置,对本学科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㊂其类型体系不仅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还可为全球中文教育发展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㊂基于对全球中文教育形态的全面考察,本文拟从空间㊁场域㊁教育目的㊁教育性质㊁习得顺序㊁语言地位㊁技术应用㊁教学法等视角构建其类型体系,纵向逐层细化分类,横向厘清平行与交叉融合等关系㊂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其类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本文构建了以3个主干层次14种主干类型和若干种基本类型为框架的 3+N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并对其内涵㊁体系构建思路和视角进行了阐释,提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不能仅依据国外第二语言教育理论,或纯粹依靠理性思辨,而应从各国中文教育事实出发,以实际案例为支撑进行类型划分㊂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教育类型;理论体系构建D O I 10 13734 jc n k i 1000-5315 2024 0606收稿日期:2023-11-17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 (17Z D A 306)的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刘帅奇,男,吉林延边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生,E -m a i l 862722868@q q c o m ;吴应辉(通讯作者),男,云南宣威人,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 院长,教授,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文国际传播与管理,国际中文教育教师㊁教学资源和教学法,E -m a i l w u y i n gh u i @b l c u e d u c n ㊂一 引言2019年召开的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首次使用了 国际中文教育 这一术语;2021年,语言文字规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对该术语进行了定义;2022年,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 国际中文教育 作为一个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于教育学门类之下①㊂这标志着 国际中文教育 已经作为新的学科名称由官方正式发布㊂新的学科名称呼唤新理论㊁新思想㊁新方法㊁新作为,需要在新的学科名称之下构建其新概念㊁新范畴㊁新表述㊂国际中文教育类型是指全球视野下较为稳定的中文教育形态,其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世界各国各类中文教育形态特质的归纳㊁定位和系统化㊂对其进行研究,是对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尝试与探索,有助于深化对世界各国中文教育多元化特点的认识,可以丰富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㊂在应用方面,本研究又可为全球中文教育的资源配置㊁学科建设㊁师资培养㊁教学资源研发㊁教学方法选择㊁教学标准制定㊁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提供科学依据㊂本研究有助于摸清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状况,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资源精准配置,以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从而促进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的发展㊂541①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㊁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该文件 04教育学 下设 0453国际中文教育,可同时授予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㊂在此之前, 0453汉语国际教育 只列于 专业学位目录 中,仅可授予硕士专业学位㊂二 文献综述(一)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研究问题的提出构建科学的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㊂历来学者们对此问题有所涉及,但系统性不足㊂早在20世纪90年代,郑定欧就明确提出,因世界各地 对外汉语教学 ①类型的复杂性,亟须开展类型研究,并设计了 对外汉语教学之类型研究 简表,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类型 研究 的框架②㊂但此框架并非 类型 本身的框架,也未对其进行深入阐释㊂但该文对类型研究的重视以及对类型研究中学习者观念的重视,对后续研究产生了影响㊂关于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的探讨,前人有所涉及,但未曾进一步探讨其分类问题㊂李宇明基于汉语与学习者的文化关系㊁语言的习得顺序等维度,将汉语教学划分为 作为第一语言的母语教学 ㊁ 作为第二语言的母语教学 ㊁ 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㊁ 东亚型的第二语言教学 ㊁ 纯粹的第二语言教学 五种类型㊂他将前两种类型界定为汉语的 纵向传承 ,后三种类型界定为汉语的 横向传播 ③㊂这种 传播 与 传承 的性质界定,为海外华文教育的类型探讨提供了理论支撑㊂郭熙对国内外汉语教学类型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汉语教学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㊁华文教学和中文教学三大分野,并主张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改称 中文教学 ④㊂但他尚未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因而学界尚未形成基本公认的类型划分体系㊂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是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迭代升级而来,前人研究成果呈现出明显的代际烙印㊂(二)国际中文教育中的 对外汉语教学 类型划分过细导致区分度不够崔永华从学习性质㊁教学任务㊁教学时长等视角将国内高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七种教学类型:以汉语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汉语教学㊁对研究生的汉语教学㊁计入学历的汉语进修教学㊁汉语预备教学㊁非学历的汉语进修教学㊁短期汉语教学和速成汉语教学⑤㊂李泉㊁陈天琦以是否学历教育作为主要区分视角,兼顾教学时长㊁教学内容㊁教学对象等因素,将 对外汉语教学 范畴内的教学类型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前者包括预科教育中的汉语教学㊁汉语言专业教育中的汉语教学㊁国际生的汉语拓展课和国际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汉语提高课;后者包括长期进修生汉语教学(长期生)㊁短期汉语教学(短期生)㊁汉语速成教学㊁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和孔子学院汉语教学⑥㊂以上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形态,但针对 对外汉语教学 类型的划分过细,导致区分度不够,且未上升到类型的高度对海外中文教育的有关类型进行探讨㊂(三)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海外华文教育类型划分,重华文语言性质㊁轻教育类型内涵海外华文教育类型是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㊂针对 海外华文教育 类型划分,代表性观点主要从社会语言环境㊁语言教学内容与目标等视角出发,将海外华文教育分为四种类型: 多元环境下的母语 华族共同语 的第一语文(也是母语文)教育 , 多元环境下的母语华族共同语 的第二语文(也是母语文)教育 , 多元环境下的母语 汉语方言 的第二语文(也是母语文)教育 和 学龄阶段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⑦㊂而且,分类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按国别划分类型,也不能只按一语或二语进行简单的二元分类⑧㊂也有学者引入 继承语 概念,将 汉语作为继承语的狭义华语教学 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以区别于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⑨㊂总之,学界在海外华文教育类型划分方面的关注重点在语言性质,对教育类型的内涵关注不够㊂(四)国际中文教育类型讨论尚停留在概念层次64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当时使用的对外汉语教学 ,实际上包括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㊂郑定欧‘对外汉语教学之类型研究“,胡明杨主编‘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2页㊂李宇明‘海外华语教学漫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6-11页㊂郭熙‘论汉语教学的三大分野“,‘中国语文“2015年第5期,第475-478页㊂崔永华‘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2期,第49-55页㊂李泉㊁陈天琦‘论新时代对外汉语教学的 大学科化 之路“,‘语言文字应用“2020年第2期,第79-88页㊂郭熙‘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 以新加坡为例“,‘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3期,第84页㊂郭熙‘对海外华文教学的多样性及其对策的新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3期,第1-6页㊂曹贤文‘ 继承语 理论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学再考察“,‘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4期,第48-56页㊂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的学术成果较少,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均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三种类型,但表述有所差异:其一,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教学㊁国际中文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①;其二,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教学㊁汉语国际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②;其三,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㊁国外的中文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③㊂后一种表述将前两种观点中海外的 国际中文教学 和 汉语国际教育 表述为 国外的中文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 ,从学理上看更为清晰㊂综上所述,既有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体系的研究成果仅关注到了局部和概念,未能全面深入地反映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性㊁系统性㊁层次性和交叉融合性㊂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具有独特性,与一般教育学理论中讨论的 教育类型 不同,需基于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㊂本文充分借鉴学界的前期相关成果,尝试构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现实的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类型按学理和逻辑逐层划分,阐释其内涵,厘清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探讨理论问题,挖掘应用价值㊂三 以多元视角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是本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石之一㊂它既是学科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本学科理论体系中其他分支理论构建的重要支撑㊂基于对全球不同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把握,结合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亟待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为学科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提供理论基础,为国际中文教育不同类型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框架㊂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不能仅靠国外第二语言教育理论,或纯粹依靠理性思辨,而应从世界各国中文教育事实出发,紧扣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状况,以实际案例为支撑,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事实进行类型划分,坚持理论自信,构建学术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和世界各国中文教育发展㊂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应充分反映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面貌,并准确反映各种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㊂因此,在类型体系构建中应秉持整体系统观和多元视角观,以 整体系统分析法④厘清构建思路,从不同视角全方位考察世界各国的中文教育形态,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并阐释新类型,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面貌㊂(一)构建思路:分层与聚类兼顾,时空与场域并存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可从层次㊁性质㊁时间㊁空间㊁场域等维度搭建大的分类框架㊂从时间维度,可以将国际中文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类型升级迭代的状况清晰梳理出来;从空间维度,可以将中国国内的中文教育类型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中文教育类型区分开来;通过场域的维度,可以将虚拟空间的中文教育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来;通过区分主次的方法,可以将世界各国纷繁复杂的中文教育类型梳理出主干类型㊁基本类型㊁衍生类型等不同层次的类型㊂根据以上整体思路和逻辑关系,可以在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 中,首先进行层次区分㊂第一层次,为 现实空间中文教育 和 虚拟空间中文教育 两大类型㊂由于近年来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发展迅速,本文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列出,特别将其与现实空间真实课堂的中文教育区分开来,以便客观反映当前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希望能引起业界对此类中文教育的更多关注,努力使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研究与相应教育实践同步,甚至使前者超越后者㊂第二层次,将现实空间的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区分为中国国内的 国内中文教育 和中国之外的 海外中文教育 两种类型;将 虚拟空间中文教育 区分为 网络中文教育 和 广播电视中文教育 两种类型㊂第三层次,可根据中文教育的目标进行划分,如根据以提高中文交际能力的工具性功能为目标,还是以中华语言文化传承和华人身份认同构建为目标,又可将 海外中文教育 细分为 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 和 海外华文教育 两种类型㊂前者主要面向非华人学习者,后者主要面向华裔子弟㊂在第三层次上,将 广播中文教育 和 电视中文教育 ㊁ 数字中文教育 和 数智仿真中文教育 进一步细分出来㊂前三个层次为主干层次㊂第四个层次,则是以上类型均可包含的中文教育的若干细分类型,如 课程中文教育 ㊁ 专业中文教育 ㊁ 课程华文教育 ㊁ 专业华文教育 等㊂第五个层次,是以上四层次各种类型交叉融合后的细分类型,如在741刘帅奇 吴应辉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①②③④郭熙㊁林瑀欢‘明确 国际中文教育 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6日,第A 03版㊂王辉㊁冯伟娟‘何为 国际中文教育 “,‘光明网-学术频道“,2021年3月15日发布,2023年10月9日访问,h t t p s w w w g m w c n x u e s h u 2021-03 15 c o n t e n t _34688036 h t m l ㊂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㊁新领域与新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03-110页㊂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㊁新领域与新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03-110页㊂国内中文教育 类型之下的 专业中文教育 就可细分为: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㊁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教育;硕士㊁博士层次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㊁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置的各二级学科的学术型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㊂在海外还包括一些与中文紧密相关的专业,如商务中文㊁旅游中文㊁中文翻译㊁中国学㊁中国语言文化等专业的学历教育㊂非学历中文教育则以课程中文教育(学分课和非学分课)㊁中文培训等为代表㊂(二)考察视角:内外兼顾,立体透视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从不同视角出发,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㊂前述学界虽未提出能涵盖全球中文教育类型划分的框架体系,但提出了一些类型考察视角,主要有习得顺序视角,如一语㊁二语;学习者身份视角,如华文教育㊁外语教育;中外视角,如对外汉语教学㊁海外汉语教学;教育性质视角,如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语言功能视角,如通用汉语教学㊁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等㊂每一种分类视角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文教育现实的反映㊂由于国际中文教育会随着时代发展㊁社会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其类型具有动态发展性,故试图一次性穷尽其类型划分既不符合辩证法,也不现实㊂因此,为了科学认识动态发展中的全球中文教育类型,本文在充分吸收已有国际中文教育分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 问题本位研究法①为方法论指导,从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出发,尝试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㊂分类的视角很多,但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应努力做到内外兼顾,立体透视,全方位考察,力求系统全面㊂所谓内外兼顾,是指我们在构建类型体系时,既要兼顾国内和国外,又要兼顾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各种类型㊂据此,我们列出以下八个分类考察视角㊂一是空间视角㊂根据中文教育活动所处空间,可按中国国内和海外两大相对应的地理空间进行分类,将国际中文教育划分为中国国内的 国内中文教育 和中国以外的 海外中文教育 两大类㊂二是场域视角㊂根据中文教育课堂所处的场域,可以在传统真实空间的课堂中文教育之外,增加一类已存在但尚未被学界明确作为一种类型的 虚拟空间中文教育 ㊂自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国际中文教育进行了一次从实体课堂向虚拟空间的 大迁移 ㊂事实上,当前的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已不再仅仅是现实空间中文教育的补充,相反,其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主流㊂因此,将其作为新的类型予以确立十分必要㊂三是语言地位视角㊂根据中文在一个国家的语言地位,可将国际中文教育划分为 中文作为官方语言教育㊁通用语教育㊁民族语教育 或 中文作为外语教育 ㊂在部分国家,由于中文语言地位的重叠,中文教育的类型也可能发生重叠,如在新加坡,华语是四种官方语言之一,同时也是华人的民族语言,因此新加坡的华语教育同时具有官方语言教育和民族语言教育的二重性;在马来西亚,华语是本国华人的民族语,但对于该国来说,中文又是一门外国语,因此马来西亚的中文教育也同时具有外语教育和民族语教育的二重性㊂四是习得顺序视角㊂根据学生习得中文的顺序,可以把中文教育划分为 中文作为第一语言教育 ㊁ 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 等㊂众所周知,二语习得中的 ˑˑ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教育既可以指真正的 第二 语言教育,又可以泛指 第一 语言习得之后的各种语言教育,第二语言之后并未严格区分顺序㊂然而,不同的习得顺序确实会对一种语言的习得效果㊁效率等产生影响㊂也可以在国际中文教育作为第二语言教育之后,进一步划分出 中文作为第三㊁第四 语言教育 ㊂因为在中文习得实践中,确有一部分学习者是在习得其他几种语言后才学习中文的,且在学习中文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前几种语言的习得经验和认知感悟的影响㊂五是教学目的视角㊂根据中文教育是主要培养中文交际能力的工具性目的还是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和华人身份认同等教育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 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 和 海外华文教育㊂而后者又可根据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程度和学习者对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细分为 课程华文教育 和 全科华文教育 等㊂根据主要培养通用中文能力还是专门用途中文能力,不论 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 还是 海外华文教育 均可分出 普通中文教育 和 专门用途中文教育 ㊂此外, 专门用途中文教育 还可细分为 商务中文教育 ㊁ 医学中文教育 ㊁ 法律中文教育 ㊁ 旅游中文教育 等多种类型㊂六是教育性质视角㊂根据中文教育是否获得学历,可划分为 非学历中文教育 和 学历中文教育 类型㊂ 学历中文教育 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而 非学历中文教育 则既存在于国民教84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①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㊁新领域与新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03-110页㊂育体系之外的非学历中文培训机构,也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内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㊂七是技术应用视角㊂根据教育技术手段予以细分,可分为以广播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的 广播电视中文教育 和以中文学习网站与中文教育a p p为主的 网络中文教育 ㊂若再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应用细化,又可分为 数字中文教育 ㊁ 数智仿真中文教育 等㊂八是教学法视角㊂从教学法的视角可以将国际中文教育细分出若干类型,如 中文沉浸式双语教育 ㊁ 体演文化中文教育 ㊁ 密集强化操练中文教育 等㊂其实,除以上所列八个主要视角之外,还可以从中文教育开展时间㊁学习者身份㊁中外之别㊁所属阶段㊁教育内容㊁教育形式等多种视角进行分类㊂总之,视角不同,分类各异㊂四构建主干类型与基本类型融合㊁动态开放的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一)构建以主干类型和基本类型为节点的动态㊁开放类型体系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干类型,是指具有其他中文教育类型的共性特点最多,且具有较强衍生功能的节点性中文教育类型㊂所谓 节点性 ,是指某种中文教育类型具有衍生其他多种中文教育类型节点的功能; 衍生功能 ,是指某种中文教育类型可衍生出其他多种中文教育类型的功能㊂ 基本类型 是指由主干中文教育类型衍生而出的全球中文教育中常见的中文教育类型,该类型也具有 节点性 功能,也可以衍生出若干不断细化㊁交叉融合的新的中文教育类型㊂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因此其类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㊂根据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类型现状,本文将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干类型和基本类型体系构建如表1㊂表1国际中文教育主干类型和基本类型体系简表类别类型名称主干类型第一层次现实空间中文教育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第二层次国内中文教育海外中文教育网络中文教育广播电视中文教育第三层次国内中文作为二语(外语)教育国内华文教育海外中文作为二语(外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数字中文教育数智仿真中文教育广播中文教育电视中文教育基本类型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育课程中文教育类母语文中文教育专业华文教育全科华文教育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育课程中文教育中文双语教育课程华文教育专业华文教育课程华文教育全科华文教育海外中国学校存在各种类型的中文教育(二)厘清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之间的复杂关系鉴于以上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层次加若干细分类型,本文将此类型体系简称为 3+ N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㊂最上位三个层次的十四种类型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干类型,即第一层次的现实空间中文教育㊁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第二层次的国内中文教育㊁海外中文教育㊁广播电视中文教育和网络中文教育;第三层次的国内中文作为二语(外语)教育㊁国内华文教育㊁海外中文作为二语(外语)教育㊁海外华文教育㊁广播中文教育㊁电视中文教育㊁数字中文教育㊁数智仿真中文教育㊂以上述三个层次的主干类型为基础,可以衍生出众多下位的中文教育基本类型,如中国国内的课程中文教育㊁专业中文教育㊁类母语文中文教育等;国外的中文双语教育㊁课程华文教育㊁专业华文教育㊁全科华文教育㊁海外中国学校等㊂中文教育类型之间关系复杂,但主要存在上下位㊁平行关系和交叉融合三类关系㊂例如,现实空间中文教941刘帅奇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上海交通大学--各院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交通大学各院系(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目录1.船工系 (5)2.国航系 (6)3.港工系 (8)4.微电子学院 (9)5.航空院 (12)6.化工学院 (14)7.机械与动力学院 (16)8.教育技术学院 (18)9.人文学院(科学史) (20)10.人文学院(历史学) (21)11.人文学院(中文学科) (22)12.软件学院 (23)13.外语学院 (27)14.信安学院 (29)15.药学院 (35)16.情报学 (36)17.档案学 (37)18.高教院 (38)19.Med-X (49)20.数学系 (56)21.电院 (58)22.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 (88)23.物理系 (91)24.管理学院 (94)25.塑性成形学科 (95)26.环境学院 (97)27.农生学院 (99)28.医学院 (102)船工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国航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港工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微电子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航空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化工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机械与动力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教育技术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人文学院(科学史)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人文学院(历史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人文学院(中文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软件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外语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信安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药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情报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档案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高教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Med-X 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
国际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整合教育模式探讨
国际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整合教育模式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际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整合教育模式。
随着汉语国际化的推进,培养学习者不仅具备语言能力,还能深刻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综合素养变得至关重要。
文章将分析国际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整合的需求,探讨整合教育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旨在为汉语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整合;教育模式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
在这一背景下,单纯强调语言技能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综合素养和跨文化能力的需求。
因此,国际汉语教学需要更加注重语言与文化的有机整合,以适应学习者在全球化环境中的实际应用需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使用。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深入理解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至关重要。
通过对文化元素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词汇、语法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在国际汉语教学中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语言,更是在面对跨文化的交际挑战。
教育模式的设计需要关注学生在真实跨文化情境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因此,整合教育模式的研究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跨文化交际的机遇,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仅仅掌握语言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国际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整合的需求1.1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的密切关系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价值观、习惯、社会规范等。
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学习者需要深入了解与之相对应的文化。
通过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使用、语法结构的背后含义以及交际的隐含规则。
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更自如地在不同语境中进行交流。
1.2学习者的综合素养要求与语言技能的并重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学习者的综合素养要求不仅包括对语言技能的熟练掌握,还涉及对文化、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了解和理解。
219401631_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构建:内涵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逻辑
2023年第2期No.22023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90期Sum No.90[收稿日期]2023-03-20[作者简介]李宝贵,男,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国际传播、语言规划与政策等。
电子邮箱:********************。
魏禹擎,女,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
电子邮箱:*********************。
李慧,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
电子邮箱:*******************。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配合支持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22BYY154);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大课题“新时代国际中文传播体系研究”(21YH03A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ZDI145-37);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华文教育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研究”(22GQB007)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构建:内涵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逻辑李宝贵1.2,魏禹擎1,李慧2(1.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内涵意蕴;现实境遇;实践逻辑[摘要]为扎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通过分析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涵意蕴以及现实境遇,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优化路径:国际中文教育要通过树立融通贯通的大学科观念、设置合理完备的专业领域来夯实学科体系建设的厚度;通过不断扩大学术体系论域、加大学术主体国际参与来抓牢学术体系建设的广度;通过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话语平台、加强话语内容的创新、不断推进话语媒介的推陈出新来丰富话语体系建设的新颖度,促进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刘娟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汉语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越来越多的国外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愿意加入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来。
但对于我国来说,走出国门进行教育与教来华留学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汉语教育提倡“国别话”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在不同国家教学汉语,当地的语言文化、接受水平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对外的教师应该对其教材进行研究并依据当地人的学习思维来制定教学方法,而且对于师资力量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难题。
本文从对外汉语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现在汉语国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让汉语国际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世界涌出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汉语文化底蕴深,且并不是一门非常容易学习的语言,所以国外的人们想要学习汉语靠着自学是很难真正熟练的掌握汉语的说法。
而我国也从“对外汉语教学”一步步走向了“汉语国际教育”,我国提倡“国别化”就是指要去各国教汉语,国外学习中文就像是一门选修课一样,国外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语言,并不只是中文,而对于一些不是学生但对中文感兴趣的人,我国在国外也兴办了许多做孔子学院。
那么,推行“国别化”有哪些要求呢?本文对国外汉语现状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国外中文教学现状(一)国外中文教学形式1、中文作为选修课在国外的很多学校中都开设外语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一门外语进行学习,比如学校设立的日语、中文、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语言中。
学生可以自行选修一门科目。
对于选修课程来说,一个班集体中不会有太多的人数,课时也不会很多。
2、中文作为AP课程AP中文指的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化预修课程及考试”项目,学校鼓励学生学习中文,并在学习一定的中文基础时,能够参加AP考试,在通过AP考试后,便能够折抵大学的学分,可以免修大学中文课程。
3、过渡性双语教学这种教学多在国外小学推行,并且对位华裔使用的教学形式。
钱扬义
钱扬义
华师大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
钱扬义,一位出生于1965年的男性,是学术界的璀璨明星。他的头衔丰富多样,包括华南师范大 学化学学院的教授、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 导师,以及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组织的负责人和成员。
他不仅是教育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也是“国培计划”的首席专家和中小学名 师领航工程的导师。他的智慧和才华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也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 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的热烈欢迎,他成 为了这些重要学术组织的常务理事。
Mai, Y., Qian, Y., et al. Students’ concept organisation regard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in upper-secondary education: Based on reaction time technique. 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 2021, 20(3).
钱扬义,邓峰.数字化化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 育,2006(11):49-52.
邓峰,钱扬义,刘丽明,罗少娟.基于手持技术的“6S”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 育,2007(11):75-79.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PPT课件
4、发展阶段(70年代末—21世纪初) a. 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日常工作。 b. 现在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c. 20世纪70’s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
d. 学科建设 1978年,第一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
24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
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分三等六级:
一等:Basic User初级使用者(A) 入门级(A1) 基础级(A2)
二等:Independent User独立使用者(B) 进阶级(B1) 高阶级(B2)
三等:Proficient User熟练使用者(C) 流利级(C1) 精通级(C2)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主编新世纪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主编新世纪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主编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主编新世纪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崔永华2008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评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施春宏2009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毛悦2010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杨建国2012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上语言要素教学篇王海峰2011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语言技能教学篇王海峰2011国别化对英汉语教学法汉英对比分析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吴中伟2009对外汉语听说教学十四讲杨惠元2009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陆庆和2006现代汉语词汇讲义钱玉莲2006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李泉2011汉语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周小兵2008汉语口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吴勇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卢华岩2011汉语词汇教学理论与方法李红印汉语文化教学理论与方法张英
国际中文教师加强文化教学能力的建议与文化教学的原则
国际中文教师加强文化教学能力的建议与文化教学的原则王凡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文化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面向中文学习者的文化教学,不同于吸引中文爱好者的文化活动,不是在文化活动所创设的特定场景中体验、观摩中华传统艺术,而要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习得中国文化知识。
在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是学生汉语言输入和中国文化输入的最重要来源,不少学生在生活里唯一能接触到的中国人就是汉语老师。
正如David Nunan 所强调的,“教师言语……很可能是学习者接收目的语可理解输入的最主要来源”,“教师言语至关重要,不仅关乎课堂组织,也关乎习得过程”。
对于海外中文教育而言,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成了传播文化知识的第一人。
语言教师旨在传达的教学信息不仅包括语言本身的知识信息,也包括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教师想创造的习得过程,也涵盖了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两方面。
尤其对于没有机会参与单独的中国文化课程的海外孔子学院学员来说,教师在语言课上融入文化教学就更加不可或缺。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度,体察语言细节中的文化传统语言知识不会离开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
教师们讲到“东西”一词的时候会提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历史,讲到“面条”的时候也会比较一下意大利面、日式拉面和中国面条的异同,甚至会把兰州拉面、重庆小面、北京炸酱面等几种最受欢迎的面条都介绍到。
在国际汉语教育课堂上,这些文化知识都是我们惯常有意识去涉及的。
其实,从第一堂课的自我介绍开始,就有很多文化差异点值得我们带领学生探索。
有些教师会直接把自己的姓名英文拼写甚至英文名写出来,方便学生称呼。
老师们不妨先写自己姓名的汉字,可能有个别学生这时候会跃跃欲试猜汉字,教师可以借机了解学生对汉字的了解程度。
接下来写姓名拼音并教认读,这就是学生跟声调的第一次正式见面了。
相比于欧美文化里的“选名字”,中国人“起名字”的讲究更多。
黄荣怀教授的中文简历
黄荣怀教授的中文简历黄荣怀,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于湖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知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青少年保护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专家组组长,《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中国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和期刊的编委。
他曾任第六届、第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第十四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第十届计算机及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大会和第五届无线、移动和普适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现任第五届高级数据挖掘及应用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和亚太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2008-2011)。
黄荣怀教授一直积极地探索如何通过开发新的工具和创造性地利用新方法来促进人类学习,特别在协作学习及其支持软件方面富有卓见。
他于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自1988年以来,他从事了长达8年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后转入教育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从1997年开始,黄荣怀教授一直从事教育技术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和在研项目40多项,包括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863”计划课题和其他各部委资助的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本。
一、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知识科学与工程、多媒体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二、教育经历z1981.9-1985.7,在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z1985.9-1988.7,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严士键教授和刘秀芳教授;z1997.9-2000.7,在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系教育技术学专业攻读在职博士,师从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于2000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对外汉语教学展望
对外汉语教学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推广汉语的重要途径,也日益受到全球的。
然而,对外汉语教学并非易事,它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包括教学方法、教材、教师素质、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将有更大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将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跨越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汉语。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习汉语,这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人工智能(AI)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对外汉语教学将有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当代文化都将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通过教授中国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不仅是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学习汉语的需求,还包括非中国留学生在本土学习汉语的需求。
这将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改革、教师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景非常广阔。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包括教学方法、教材、教师素质、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我们也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爱上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世界各地学生和学者的青睐。
本文将回顾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添淼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添淼[个人简历]王添淼,女,祖籍天津。
2000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并辅修汉语语言学专业;2003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和国际比较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200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副教授。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教师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往二、专著和译著1.《成长家书——如何创设大学时代的优质生活》,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三、发表论文1.文化定势与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师的认知困境,《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汉语学习》,2010年第6期;3.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引发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4.教育行动研究的认识论问题——由“局内人”视角引出的讨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5期;5.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汉语学习》2009年第2期;6.荷兰莱顿大学汉语教学今昔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该论文被收入《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3期;7.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网络汉语课程设计研究,《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8.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9.叙事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功能、类型、策略(与李伟言合写),《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10.浅析美国国家汉语教育目标(与钱旭菁合写),《汉语教学学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11.美国K-12教育中国家外语教育目标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12.语言教学中网络协作学习评价研究,《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13.教学目标的有效陈述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6年第3期;14.网络协作学习评价方法探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3期;15.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6.“尊重的教育”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增刊;17.“入世”必将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新机遇,《吉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增刊;18.等级文化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散论,《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11期。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王玺璋课程基本情况介绍一、课程介绍现代汉语专题是中央电大开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网络语言六个专题组成,与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和本科阶段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本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研究兴趣,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
同时,我们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既能学到相关的知识,也能学到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现代汉语语音、语汇、语法、文字和网络语言六个专题,每个专题相对独立,又通过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内容将各个专题串联为一个整体。
本课的教学要求做到:(一)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注意做好与《现代汉语》课的衔接。
着重拓宽知识面,同时进一步论证、阐述基础理论,并加以延伸、扩展。
(二)要多用实例传授现代汉语的分析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阐述概念和理论时要避免抽象的演绎。
(三)要将现代汉语规范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实际内容和重要意义。
(四)本课性质为现代汉语专题课,每个专题又由若干小专题组成,内容相对独立,讲授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相关性,但不必刻意追求各章内容的系统性,避免讲成几门专题课的浓缩。
三、教学资源本课程学习资源,分文字资源、音像资源、网上资源三大类:文字资源: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情况介绍:文字主教材:《现代汉语专题》,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斌担任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胡吉成担任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教学目的要求】本章学习目的首先在于弄清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于语言实践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基本的语言政策,弄清楚普通话的内涵和规范的标准,认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学习本章要求增强现代汉语规范意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汉语语言学史大事记
语言学史大事记(转载之五)(2007-06-28 12:25:54)(2010-9-5 转录自“君子小人”新浪博客)公元1986年:《语文建设》2月创刊,它的前身是《文字改革》(1957)、《拼音》(1956)。
王力在北京逝世。
国际语用学学会成立。
乔姆斯基发表《语障》,提出“语障”理论。
中国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
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出版。
罗宾斯著、李振麟等译《普通语言学概论》、霍凯特著、索振羽等译《现代语言学教程》出版。
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李思敬《汉语“儿”[? ]音史研究》、薛凤生《北京音系解析》、雅洪托夫《汉语史论集》等书出版。
公元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著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在香港出版。
照那斯图、杨耐思《蒙古字韵校本》出版。
中国音韵学会与江西省有关单位举行“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学术讨论会”。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在北京成立。
第14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在柏林举行。
《世界汉语教学》杂志创刊。
高本汉著、聂鸿音译《中上古汉语音韵学纲要》、张琨著、张贤豹译《汉语音韵史论文集》、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等书出版。
李方桂在美国逝世。
公元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出版。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召开,邵荣芬为会长。
《古汉语研究》创刊。
汉语语音合成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发布。
北京图书馆编著的《汉字属性字典》出版。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出版。
傅懋勣逝世。
公元1989年:第16届国际系统语法大会在赫尔辛基举行。
朱德熙著《语法丛稿》,张斌、胡裕树著《汉语语法研究》,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实验语音学纲要》等书出版。
丁声树、岑麒祥逝世。
公元1990年:孙竹主编《蒙古语族语言词典》、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宣德五、赵习、金淳培《朝鲜语方言调查报告》、严学宭《广韵导读》、鲍明炜《唐代诗文韵部研究》出版。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作者:薛梦晨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中国文化也逐渐走向国际大舞台并得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汉语国际教育也随之成为一股流行热潮。
学习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汉语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古典文学、中国语言文化等,近年来又新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中国学,这些学科不同于传统的汉语专业,在汉语文化的内容上加入当先中国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的内容,符合含有当代中国现实文化的成分在里面,汉语文化的教育增加这些学科内容能够更加全面的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了解。
本文就汉语国际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汉语言;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探究和学习中国文化是一门深厚的学问,在当今中国文化远播海内外的形式之下,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国民族精神是中国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设立在当前国际教育背景之下能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文化。
设立汉语国际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国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当今国际社会需要的有内涵、懂文化、专业素质高的国际性人才。
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强大、计算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着相当的联系。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语言的学习就已经通过计算机辅助来实现。
1959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的“帕拉图系统”被公认为第一个专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当时可以实现辅助教学的包括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学科的课程。
1966年,王方宇在美国发表的《电脑与中文》中就指出了利用计算机辅助汉语言教学等一些列的问题。
共情传播视域下的国际中文电影教学研究
2023 国际中文教育是重要的语言文化公共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了2500万,累计学习使用人数接近2亿人。
[1]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胡范铸教授认为,国际中文教育不是要建构知识共同体,而是要建构情感共同体。
[2]赵杨教授也曾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是国际理解教育,也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
[3]中文国际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推进“国际理解”,形成以汉语传播为路径促进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语言教育理念意味着这是一种语言教学与语言服务结合的“双中心”活动。
国际中文教育不再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单纯语言教育,而是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了,“语言交流”的目标不再是单方向的传播中国文化,而应是“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4]但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国际中文教育如何以语言教育促进国际理解,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成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共情传播与国际中文教育双向驱动“共情”和“共情传播”是国际中文教育应对重重挑战的实践路径。
共情(英语:empathy),是从他人的参照系统中理解或感受他人正在经历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运用理解力与想象力等,尝试将自身置于他人的处境或所在“位置”的能力。
[5]共情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离开了交流、沟通、传播就难以形成共情,而共情的表达更是一种传播过程。
[6]众多个体共情的形成需要情景,中文课堂电影教学很好地创设了共情传播的情境,当十几或者几十个学生同时坐在教室里观看一部中文电影,不断地交流互动时,这既具备了能够激起群体共情的情境也有高频率的互动。
如果有情景又有互动,而且多数个体拥有相同的情感基础,就会产生极强烈的共情效果。
本文在厘清国际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面临的挑战后,从共情传播的视角,提出以共情为基础的“概念-文化”的电影教学模式,并探索出共情传播在国际中文电影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我要用中文阅读答案
《我要用中文》阅读答案《我要用中文》阅读答案我要用中文蒋光宇①丁关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
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
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
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②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只有三种。
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组成物质的第4种最小结构。
因为中文的“丁”与英文的“J”很相像,所以丁肇中便把这个发现的粒子命名为“J粒子”。
③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40岁。
④美国总统福特在发给丁肇中的贺电中说:“基本知识的重大进展,能够导致科学上更进一步的突破,进而造福人类。
”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丁肇中是位科学家,更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
在这非常激动和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⑥瑞典皇家科学院积极、友好地表示欢迎。
同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又不无担心地问:“谁做翻译?”⑦丁肇中答:“我自己做翻译。
”⑧这一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深深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叹:“丁肇中是要将荣誉献给自己的祖国。
”⑨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满地说:“我们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
”⑩丁肇中十分珍惜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期盼美中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但面对指责,他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文字就用什么文字。
”11就这样,这位美国驻瑞典大使碰了一鼻子灰。
他大概永远也不会理解:丁肇中这个出生在美国的公民,为什么会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12有人说,祖国是父亲的土地,语言是母亲的舌头;也有人说,语言是历史的档案。
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词时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他使这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
对外汉语教学电化式课堂结构
对外汉语教学电化式课堂结构火玥人【摘要】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changed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udiovisual multimedia teaching tools. The structure of audiovisual multimedia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parts, class situation structure and class teaching structure. The structures of both class situation and class teaching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全程授课中,由于电化教学工具的介入,原有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结构就发生了变化。
对外汉语教学电化式课堂结构主要由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两部分组成。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情境结构、课堂教学结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电化式课堂;课堂结构【作者】火玥人【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课堂情境结构具体体现在控制班级规模、建立课堂常规、合理分配座位、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这四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
会议纪要
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7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城市大学隆重召开。
出席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90余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英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法国、印尼、香港、台湾14个国家和地区。
会议论文集《数字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由语文出版社在会前正式出版,共收入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76篇。
7月19日上午的开幕式由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秘书长蔺荪博士主持。
与会的领导和嘉宾共9人,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潘海华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主任卫真道博士、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张普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数字化汉语教学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并预祝本届大会圆满成功。
19日-21日的会议期间,七位嘉宾做了精彩的特邀报告。
北京新亚研修学院院长、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的报告《二合的生成机制和组合汉语》,在字本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合的生成机制”和“组合汉语”的概念,初步论述了音节、汉字、语辞、句子等各级语法单位的“二合法”和组合生成教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郑锦全院士做了《从数位典藏到数位学习》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数位学习网页以针对一词广泛阅读的模式,用简洁的界面,提供词语断词分析、词频、语意、共现词、近义词等辅导,让学习者由简入难或随即提取阅读大量的句子,从而学会词语的用法。
微软亚洲研究院黄昌宁教授以《聚焦Bakeoff》为题介绍了Bakeoff这一国际中文自动分词评测的品牌对自动分词技术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美国长堤加州州立大学的谢天蔚教授在《博客、维基、网播与中文教学》的报告中对中文教学中运用博客、维基和网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用的建议。
英国伦敦大学Mark Huckvale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教授、美国汉密尔顿学院许德宝教授也分别做了精彩的特邀报告。
从7月19日11:15开始,到7月21日13:00本届大会的分组报告在两个分会场举行,分会场报告主题分别如下:
主题一:语言教学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理论探究。
与会代表就数字化汉语教学模式、电脑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报告,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实施和加强数字化的对外汉语教学。
主题二:多媒体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与会代表就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心理规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中文多媒体教材研制策略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主题三:中小学语文的现代电化教学法。
与会代表探讨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将数字化游戏评量融入儿童华语文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们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演示。
主题四:汉语教学知识库的理论与应用。
作为数字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和支持力量,汉语教学知识库的研究意义重大。
与会代表就现代汉语语义知识库、汉字属性数据库、语言偏误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主题五:汉语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应用。
代表们探讨了中文网络教学的开发与尝试、东南亚汉语教师远程教育教学模
式及媒体选择、网络辅助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评价等问题。
主题六:汉语汉字的数字化课件(含光盘版和网络版)开发、应用与测评。
代表们详细介绍并演示了一些电脑辅助学习系统、中文教学网站、网上汉语教学课件,并做出了科学的分析。
主题七:汉语汉字的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为了应对留学生学习商务汉语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代表们重点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商务汉语词语表及等级大纲构建的问题。
主题八:汉语水平自测研究。
代表们就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学习者评价系统研究、基于语音识别的汉语发音自动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环境下汉语水平自我测试系统的构建等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主题九:数字化汉语汉字教学的标准与规范研究。
代表们重点探讨了远程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远程汉语教学支撑平台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建立标准化的汉语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和支撑平台。
7月21日16:50举行了本届大会的闭幕式。
闭幕式由蔺荪博士主持,谢天蔚教授做了大会的总结发言并发表了闭幕辞,谢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高度赞扬,指出大会涉及主题广泛、讨论热烈,有价值、有意义;青年教师数量增加,注入了新鲜血液;本届大会准备服务工作到位。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如做研究要有实验报告、要有科学依据等。
并代表所有参会者向大会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他宣布本届大会圆满闭幕。
接着第六届大会的6个申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韩国又松大学、菲律宾华教中心)及申办人发言。
本届大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友好的人文情怀中成功闭幕。
本届大会还有一个重要议程,即筹备与成立“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
学会成立前期,在北京语言大学已召开了4次学会筹备会议,拟定了学会章程,推举了学会理事及顾问委员候选名单。
在7月20日的第5次筹备会议上,到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经过热烈的讨论,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大家表示,作为纯学术团体,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会作用,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尽到学会的责任。
在7月21日的学会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纷纷申请加入该学会,并通过了“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章程。
学会地址设在香港,设香港秘书处和北京秘书处。
本学会以国际中文教学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为宗旨,致力于中文教学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文教学知识库的建设与应用、中文教学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
大会现场民主选举出了26名理事会成员。
之后召开了首届理事会会议,选举出了11名常务理事。
最后又召开了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选举出了会长、副会长,第一任学会会长由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教授担任,副会长由美国长堤加州州立大学的谢天蔚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李晓琪教授担任。
接着又任命了香港秘书处的秘书长(香港城市大学的蔺荪博士)和北京秘书处的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的徐娟博士),并聘任了7名顾问委员。
另外商定10月将召开第二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研究决定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以及筹建“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基金会”等事宜。
本届大会为世界致力于中文教育事业的不同国家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平台,为我们更好地开创数字化汉语教学事业起了很好
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是一次圆满成功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