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1、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是介绍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会计软件实务应用的课程,是在掌握基础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在ERP软件平台上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
通过综合应用基础会计所学的会计知识,结合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基础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并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中,体会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
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能熟练掌握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具备一般会计电算化软件初始开发能力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
2、课程基本理念(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层次性、职业针对性和时代适应性。
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主要是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和学习需求的不同,提供分层的学习内容。
会计电算化是介绍运用ERP等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企业业务管理的课程,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涉及不同品牌和版本,学生工作中实际运用的软件可能与课程教学软件并不一致,在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软件的一般性运用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完成基本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流程,此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层次;在此基础上,可提供ERP更多的功能应用、不同版本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及进行ERP应用练习的多套案例资料等课程资源。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职业针对性是指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从专科学生未来的实际岗位技能需要出发,尽量减少抽象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介绍,注重ERP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在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中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应用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时代适应性是因为会计电算化是随着时代在飞速发展的学科,近年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在不断加快,ERP软件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模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企业对ERP软件的应用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在教学中,必须紧跟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加强总账财务核算模块的训练,同时要将应收应付款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纳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的拓展层次,将供应链管理模块纳入学生自主学习的范畴。
(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二、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二年制、三年制三、学分与学时:总学时80课时,其中理论学习30课时,职业技能实训50课时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属性:必修课五、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财会电算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懂得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的大专实用型人才。
学生必须先完成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会计学专业相关知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的学习,才能学好本课程。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巩固、提高以前所学知识,并促进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
目的要求:本课程以企业财务与业务应用为主线,介绍中国最大的财务和企业管理软件开发、供应商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财务软件部分子系统——总账系统、UFO报表、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用友U861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本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教学中要求对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使用及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原理进行重点介绍;在理论讲述中,应注意复习财务软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使软件运行成为巩固会计基本理论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手段。
同时要求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将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相关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目的要求】一、了解计算机会计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明确开展计算机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企业财会信息的处理,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二、了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三、了解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一、计算机会计概述1、计算机会计的产生2、计算机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二、会计信息系统1、数据和信息2、系统和系统的基本构成3、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1、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概述2、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方案介绍第二章系统管理【目的要求】一、了解系统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会计电算化英文名称:Computerized Accounting课程编码:12301D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程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6;实验学时42;讨论习题学时0)总学分:3适用专业:财务管理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开课系部:经济管理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会计专业软件解决各种会计岗位操作的工具性课程,主要阐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账务处理、报表计算、工资、固定资产等模块的初始化和日常处理以及相关会计数据的采集、加工、传输、存储等应用技术。
教学内容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满足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的需要。
本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实验室开放为基础,强调开放式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与核算的工作程序,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提高手工核算模式和计算机核算模式之间区别的分析能力。
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够引导学生以技术和理论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职能;结合企业实际应用电算化基本理论正确地判断和选择适用的财务软件;具备运用现代财务软件开展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理解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特点,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核算的区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和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和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核算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信息系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的概论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二、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三、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四、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核算的区别五、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二、国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2、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是什么?3、试分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会计专业,参考学时:60学时)一、课程简介《会计电算化》,就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属于必修课。
本课程在教学中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依托财务核算软件按照系统初始设置、建账、算账、结账、报表输出的过程安排整个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利用财务软件完成整个会计核算工作,整个课程以突出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特色。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传授会计电算化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账务处理系统,会计报表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实务模拟等内容的教学,熟练地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操作,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要求。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内容;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用友财务软件的财务软件的初始设置;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月末处理;UFO报表;综合完成一整套会计业务的电算化会计核算;掌握设计会计报表的能力;最终达到熟练编制会计报表。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2、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数据流程;3、学会使用指定的通用财会教学软件;4、了解会计软件维护的基本原理和内容;5、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过程。
三、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中,有关概念、工作原理、软件特点、功能结构内容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方法、规则、流程、操作技能等内容按“熟悉、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四、教学方法1、本课程是理论知识教学与上机操作练习相结合的课程。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两者兼顾,既要切实保证足够的上机实验时间,又要保证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3、采用顶岗实习、预就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动手能力4、为使学生直观学习财务软件操作流程,使用了通用财务软件作为示范进行讲解5、文字输入方法与技能是进行本课程实验的基本保证。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1).doc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是信息与网络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该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基本理论和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技巧。
主要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具备会计电算化应用、管理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通过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达到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
二、课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42学时,学分数为3学分。
)序号课题教学时数小计讲授现场教学及实验―* 第一章概论22第二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22三第三章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设计22四第四章财务软件的系统初始化422五第五章财务软件的凭证处理部分422六第六章财务软件的出纳管理部分422七第七章帐簿管理的会计电算化处理422八第八章往来帐清理的会计电算化处理422九第九章财务软件银行对帐模块624十第十章会计期末处理的电算化422十第十一章报表系统624总计422220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章概论1.T会计信息系统涉及的概念数据与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系统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含义及基本内容。
1. 1. 2电算化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会计电算化的五个方面的意义。
1. 1. 3电算化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的任务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三个任务及选购会计软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求:了解第二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2. 2.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管理信息系统相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具有五大基本特征。
2. 2. 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世界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
要求:掌握并运用第三章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3. 3. 1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的六个过程简介。
3. 3.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任务和内容。
3.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内容。
要求:了解第四章财务软件的系统初始化4.1帐套管理建立帐套、删除帐套。
为帐套管理设置口令、建立用户档案。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信息化需求。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
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常见功能模块。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固定资产管理等常见会计业务操作。
具备一定的系统维护和管理能力,能够处理常见的软件故障和问题。
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简单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设置和初始化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课程内容1、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和制度。
2、会计软件的操作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包括账套建立、用户管理、基础档案设置等。
总账系统的操作,如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结账,账簿查询和打印等。
报表系统的操作,包括报表格式设计、公式设置、数据生成和报表输出等。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如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计提等。
工资管理系统的操作,包括工资项目设置、工资数据录入、工资计算和发放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
系统安全管理,包括用户权限设置、密码管理等。
系统运行故障的处理和维护。
4、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完整的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包括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和报表编制等。
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3、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64学时[4页]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一、教学大纲说明1.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会计专业人才规格的需要。
2.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会计电算化是研究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运行会计业务的科学,是本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会计软件概述、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UFO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税法》和《计算机操作基础》等课程紧密相关。
5.改革思路: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要使我国会计工作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尽快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要突破会计核算业务,向会计核算和管理综合方向转变。
6.执行本大纲的注意事项:(1)应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注重计算机基本知识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2.通过学生,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3.通过学生,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相关规定。
四、大纲内容模块一认识会计电算化任务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及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和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组织。
任务内容:任务1 了解会计电算化及发展过程任务2 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任务3 了解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组织模块二认识会计核算软件任务目标:了解会计软件及其分类、会计软件的功能、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了解会计软件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掌握会计软件的选用、安装与启动、卸载与退出的方法。
任务内容:任务1 会计核算软件选择任务2会计核算软件的安装与启动任务3会计核算软件的卸载与退出模块三会计电算化工作框架的搭建任务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框架的搭建的内容,掌握账套建立、用户设置与分工、基础信息设置的方法。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管理44第七章固定资产管理46第八章UFO报表管理66第九章采购与应付款管理系统66第十
章销售与应收款管理系统66第十一章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系统44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用
友平台)14合计112学时5260三、参考书目:《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财务会
计》《会计信息系统》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 会计电算概论
第三节 日常业务处理 一、填制凭证 1.填制凭证方法 2.凭证输入内容 二、修改凭证
三、作废凭证 四、凭证整理 五、常用凭证 六、出纳签字 七、审核凭证 八、查询凭证 九、打印凭证 十、凭证汇总 十一、记账 十二、常用摘要 十三、日记账 1.现金日记账 2.银行日记账 第四节 出纳管理 一、银行对账 1.录入银行对账期初 2.银行对账单 3.银行对账 4.编制余额调节表 二、查询 1.总账、明细账查询 第五节 期末处理 一、自定义转账设置 二、转账设置操作方法 1.自定义转账设置 2.对应转账设置 三、转账生成 四、对账 六、结账 重点练习题、思考题: 1.账务系统初始化设置主要包括哪些工作? 2.科目设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哪些记账凭证可以直接修改?哪些记账凭证不能直接修改?应如何修改哪些不能直接 修改的记账凭证?
3.职责分工控制 4.业务处理标准化控制 5.软件的安全保密控制 6.数据文件的安全保密控制 7.运行控制 8.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特点 1.会计电算化系统构成发生了变化 2.会计工作流程和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 3.对会计人员的协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4.内部控制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变化 5.会计人员分工和职责发生了变化 6.提高了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7.会计档案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 一、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本系统、 本行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的组织推动、制订规划、培训人员、制定制度等管理活动。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必要性 1. 是全面推进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2. 有利于克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是行使财政、财务管理职责的要求 三、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内容 1. 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 2. 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3. 搞好会计软件的评审工作 4. 搞好会计电算化单位甩掉手工账的审批 5. 大力抓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6. 推动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设置及岗位责任制 1. 系统管理员:职责是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和监督系统运行环 境的建立,协调系统各类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2. 系统操作员:职责是严格按照专职会计人员提供的数据进行录入,负责系统的数据 登录、数据备份和输出账表的打印操作。 3. 数据审核员:职责是负责输入数据凭证的审核工作,负责输出数据正确性的审核工 作。 4. 专职会计人员:职责是根据原始凭证正确编制会计记账凭证。 5. 系统维护员:职责是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负责系统运行中软件、硬件故障的排 除工作。 二、操作管理 操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及系统操作运行的管理工作,其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上机 系统的规定、操作使用人员的职责、操作权限、操作程序。 三、维护管理 1.系统维护的任务 2.系统维护的承担人员 3.软件维护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课程。
该课程是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为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的一门主要课程。
为了学好本课程,要求学生此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因此,本课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程序和管理制度,掌握通用会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计算机来记账、算账和报账,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会计电算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熟悉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程序和管理制度;掌握通用会计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总之,要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上面达到国家对会计电算化初级人员的要求,并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知识、素质与能力:(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能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2、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3、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4、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算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5、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二)素质教育目标1、具备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2、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3、具有扎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4、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变更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6、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三)技能培养目标1、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能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工作;2、熟悉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3、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611210学时/学分:72/4课程性质:专业课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一般操作流程、基本构成模块、如何分析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优劣及利用应用软件进行会计分析。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财务软件工作的基本流程、基本原理以及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
并通过本课程的实训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通用财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从初始化到日常处理整个流程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相应的维护知识,达到能运用会计电算化知识熟练处理基本会计业务的水平。
三、本课程的教学环节:理论:50%实践:50%四、本课程的教学参考书教材:《金蝶K/3标准财务培训教材》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书:《会计信息系统》杨宝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会计学》张瑞君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学时:4一、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内容、意义及发展二、教学要求: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三、重点和难点:本章无四、思考题:我国及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第二章初始化学时:6一、教学内容:账套管理;用户管理二、教学要求:清楚初始化的流程并了解每个步骤操作的项目;理解用户管理的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理解账套的概念,并熟悉掌握建立账套的步骤。
掌握账套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步骤。
四、思考题:1、数据备份的意义?2、系统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3、基础设置包括哪些内容?第三章总帐系统学时:24一、教学内容:系统初始化;初始数据录入;总帐系统日常操作;常用帐簿报表;往来核算;现金流量二、教学要求:掌握财务初始数据录入的流程。
掌握账套的启用时间非会计年度的第一个会计期间的初始化处理办法。
掌握总帐系统日常操作流程。
理解会计凭证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
熟练掌握凭证的录入、查询、审核、修改和删除操作。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一、简介1.1 课程背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会计电算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和分析。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用的会计软件的操作技巧;•学会利用会计电算化工具进行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会计专业素养。
1.3 教学资源•计算机实验室•会计软件及教材•参考书目及文献二、教学内容2.1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应用领域2.2 会计基础知识回顾•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会计的核算方法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分类2.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会计软件的安装和配置•账套建立与维护•会计凭证的录入和修改•报表生成和打印2.4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会计核算的自动化处理•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会计信息的安全和保护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和软件操作技巧,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操作方法。
3.2 实验法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学习会计软件的具体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进行交流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4 案例分析法选取实际的会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技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4.2 实验报告每个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并提交给任课教师进行评分。
4.3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考察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会计专业,参考学时: 60 学时)一、课程简介《会计电算化》,就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属于必修课。
本课程在教学中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依托财务核算软件按照系统初始设置、建账、算账、结账、报表输出的过程安排整个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利用财务软件完成整个会计核算工作,整个课程以突出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特色。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传授会计电算化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账务处理系统,会计报表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实务模拟等内容的教学,熟练地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操作,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要求。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内容;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用友财务软件的财务软件的初始设置;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月末处理;UFO K表;综合完成一整套会计业务的电算化会计核算;掌握设计会计报表的能力;最终达到熟练编制会计报表。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2 、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数据流程;3 、学会使用指定的通用财会教学软件;4 、了解会计软件维护的基本原理和内容;5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过程。
三、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中,有关概念、工作原理、软件特点、功能结构内容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方法、规则、流程、操作技能等内容按“熟悉、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四、教学方法1、本课程是理论知识教学与上机操作练习相结合的课程。
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两者兼顾,既要切实保证足够的上机实验时间,又要保证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3、采用顶岗实习、预就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动手能力4、为使学生直观学习财务软件操作流程,使用了通用财务软件作为示范进行讲解5、文字输入方法与技能是进行本课程实验的基本保证。
在正式进入电算化操作之前,尽量能安排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充足练习。
五、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安排(一)理论教学部分第一部分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工作第1章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务概述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大家: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不同会计主体的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解决方案;熟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及分类;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层次;熟悉会计主体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条件。
教学内容: 1.1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1.1.1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1.1.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1.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及分类1.2.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物理构成及分类1.2.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分类1.3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层次1.3.1 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实施队伍1.3.2 编制详细的费用预算1.3.3 会计电算化软、硬件配置1.3.4 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试运行1.3.5 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1.4 会计主体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条件1.4.1 企业的客观需要1.4.2 管理层的重视及企业内部的协调1.4.3 良好的管理及会计基础工作1.4.4 合理的专业人员配备1.4.5 足够的资金1.5 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电算化解决方案1.5.1 工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解决方案1.5.2 商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解决方案教学要求: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及分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层次、会计主体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条件;掌握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电算化解决方案。
第 2 章会计信息系统概念框架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系统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个概念框架,要求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及会计业务循环,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了解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概念。
教学内容:2.1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2.1.1 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概念2.1.2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2.2 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业务循环2.2.手工会计业务循环2.2. 2 会计信息化会计业务循环2.2. 3 会计信息系统2.2. 4 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业务循环2.3 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2.4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2.4. 1 硬件设备2.4. 2 软件系统2.4. 3 会计人员2.4. 4 会计数据2.4.系统规程教学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概述;理解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业务循环、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第 3 章数据库管理系统与 EDI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利用简单的 sql 语言对 u8 数据库进行维护,包括数据更新、查询、恢复和备份,能解决用友数据库常见的错误等。
教学内容:3.1 数据库系统概述3.1.1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3.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3.2 数据模型概述3.2.1 概念模型3.2.2 关系模型3.3关系数据库SQL语言简介3.3.1 SQL 语言概述3.3.2 Transact-SQL 语言3.4、U8数据库简述与维护3.4.1 U8 数据库简述3.4.2 U8 数据库维护工具简述3.4.3 SQL 维护案例3.5 EDI 概述3.5.1 EDI 概念3.5.2 EDI 的产生和发展3.5.3 EDI 的工作原理3.5.4 EDI 的效益3.5.5 EDI 标准3.5.6 EDI系统的安全和法律问题3.5.7 EDI的未来教学要求:了解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概述、关系数据库SQL 语言简介、EDI概述,掌握U8数据库简述与维护。
第4章建立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着重介绍如何建立你的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具体内容包括:系统安装和系统初始化的方法,以及系统管理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建立账套和基础信息设置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账套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了解系统安装的知识及系统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内容:4.1 教学系统安装4.1. 1 硬件组装及操作系统的安装4.1.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4.1. 3 财务软件的安装4.2 用友ERP-U8.5软件系统安装4.2. 1 系统运行环境4.2. 2 系统安装4.3 新建账套和基础设置4.3. 1 数据资料4.3. 2 系统管理4.3.基础设置教学要求:掌握系统安装、用友 ERP-U8.5软件系统安装、新建账套和基础设置。
第二部分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系统第五章:帐务处理系统教学目的及要求:账务处理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
通过学习,熟悉帐务处理的手工流程和电算化流程,掌握帐务处理软件模块的主要功能及其日常业务的处理方法;重点理解初始设置的意义、方法以及与手工的区别;熟悉该软件初始化设置的步骤;比较熟练地使用教学软件处理一般帐务的建账和系统初始化过程。
掌握日常凭证处理、往来辅助核算与管理、现金管理与银行管理、期末业务处理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
体会电算化帐务处理的优越性,进一步了解帐务处理软件的基本思想与模式。
5.1 账务处理系统概述教学内容: 1、账务处理系统的概念及特点;2、账务处理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3、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和手工账务处理流程的区别;教学要求:对账务处理系统有初步了解,并理解账务处理系统的重要地位,并与手工账务处理流程对比,了解二者间的差异。
5. 2 账务处理初始化教学内容: 1、账务处理初始化的意义;2 、账务处理初始化模块功能结构;3 、初始化前的准备工作:会计资料、人员分工和系统运行环境的准备;4、初始化设置工作(1)设置簿(2)人员管理(3)科目设置(4)凭证类别设置(5)录入科目余额(6)常用摘要定义(7)常用凭证定义(8)汇率管理(9)结算方式设置5、建账正确性检查教学要求:初始化设置是账务处理系统最基本的初始设置工作。
要求熟练掌握务处理软件的初始化功能的操作,充分认识初始化的作用和意义;结合上机习题,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初始设置(建账凭证种类, ?系统人员权限,、外币汇率及摘要等),其中科目设置是重点。
5. 3 凭证处理教学内容: 1、凭证处理的作用和内容;2 、凭证输入:( 1)凭证基本内容的输入;( 2)辅助核算数据的输入;(3)辅助凭证输入功能。
3、凭证的修改:(1)错误凭证的“无痕迹”修改(2)错误凭证的“有痕迹”修改4、记账(记账原理、记账过程、记账的要点等)教学要求:进一步熟悉务处理软件的凭证输入功能,结合上机习题比较熟练地进行凭证输入和修改,掌握记账和反记账的方法。
5. 4 往来辅助核算与管理教学内容: 1、“往来”概念的差异;2 、通用财务软件对往来科目的管理方式(常规方式、往来方式);3 、往来核算与管理的主要功能;4 、往来设置(建立往来一览表,输入各往来单位期初余额)5 、往来核算(往来余额表、往来明细、核对往来账);6 、往来管理(两清账自动勾销、往来账清查、打印催款单、账龄分析表)教学要求:熟悉并掌握往来款模块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在整个会计软件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部分会计软件的关系;熟悉往来业务核算的手工流程和电算化流程的区别与特点;能够结合上机习题,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往来前的准备工作,往为户的管理,往来款余额初始设置及数据输入,往来款核销和查询往来款的练习。
5. 5 现金管理与银行管理教学内容: 1、现金管理与银行存款功能;2 、现金、银行存款日报表;3 、支票登记簿;4、银行对账(录入日记未达账、录入银行对账单、自动对账、手工对账、编制余额调节表、查询对单勾对情况、查询日记勾对情况、删除已达账);5、长期未达账审计。
教学要求:熟悉并掌握现金管理与银行管理模块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在整个会计软件中的地位以及与共它部分会计软件的关系;能够结合上机习题,运用教学软件进行现金日记、日报表、支票登记簿的使用和查询,完成银行未达项的建立,输入银行对单,对和输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的练习。
第七章工资管理系统教学目的及要求:工资管理系统是运用较为广泛。
通过学习,了解工资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特别是与总系统的关系。
了解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工资核算处理流程等。
熟练掌握工资管理系统建立工资账套、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的内容和方法,会进行工资表和工资分析表的查询统计。
7. 1 工资管理系统概述教学内容: 1、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2 、工资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3 、工资核算的业务流程4 、工资管理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学要求:了解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掌握工资核算的业务流程,理解工资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