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站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取水泵站的设计s..

取水泵站的设计s..

一、设计概述(一) 设计题目取水泵站工艺初步设计(二) 设计资料设计水量为200000m3/d,采用固定取水泵房用自流管从吸水井取水,自流管长度150m,水源洪水位标高为99.05m,枯水位标高为87.35m。

净化厂混合水井的水面标高为127.95m,自流取水管全长280m,泵站到净化场的输水干管全长2000m。

自用水系数α=1.05,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1kPa(0.1m),泵房底板高度取1~1.5m。

二、设计概要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三、设计计算<一>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1) 设计流量Q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

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式中 Qr ——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Qd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1.05T ——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一、项目背景排涝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污水或雨水排放到合适的地方,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

本报告将对排涝泵站的初步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设计原则1.满足城市排水需求:泵站的设计应能够适应城市排水系统的需求,保证城市排水顺畅。

2.安全可靠:泵站的设计应考虑到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可能性,确保泵站在各种情况下运行稳定可靠。

3.节能环保:泵站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泵站位置选择:根据城市地形和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泵站位置,以方便排水和维护。

2.设计排水系统: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包括排水管道和沉淀池等组成部分。

3.泵站结构设计:泵站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排水系统的布局,包括主体建筑、泵房、放水口等。

4.设计抗灾能力:考虑到自然灾害可能对泵站造成的影响,设计相应的抗灾能力,如防洪堤坝和抗震设计。

5.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泵站中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控制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排水效率。

四、设计参数1.泵站处理能力:确定泵站的处理能力,包括排水量和排水速度等参数。

2.泵站能源消耗:根据处理能力和运行时间,确定泵站的能源消耗量,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3.泵站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泵和附件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方便。

五、施工方案1.泵站工程施工流程:详细说明泵站工程施工的流程和各个节点的任务。

2.材料选用和施工标准: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六、环境保护措施1.排水处理措施:制定合适的排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噪音控制措施:设计合适的消声设备,减少泵站运行产生的噪音。

七、运维管理方案1.泵站设备养护计划:制定设备养护计划,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检修和维护人员培训:对运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维护能力。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排涝泵站进行初步设计,并提供完整的泵站设计方案。

泵站作为排涝系统的核心设备,对于农田排水、城市排水以及防洪工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考虑泵站的选址、泵站的规模和配置,以及泵站的操作和维护等问题。

2.排涝泵站选址泵站的选址是排涝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

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附近是否有排涝需求区域;-地理位置是否便于水泵的水源供应;-地形地势是否适合泵站的建设。

3.泵站的规模和配置根据所选区域的排涝需求和水量需求,我们可以确定泵站的规模,并选择适当数量和型号的水泵,以满足排水要求。

-泵站的规模包括泵房的建筑面积、设备容量和处理能力等;-在水泵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排水面积、水源类型和地势高差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4.数字化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我们建议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泵站的运行状态、水泵的运行参数等,并能够自动调整泵站的运行模式,以适应不同的排水需求。

5.操作和维护为了确保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考虑泵站的操作和维护问题。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排水知识和技能,能够熟悉掌握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泵站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可行性分析在进行泵站的初步设计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泵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7.结论通过对排涝泵站的初步设计,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泵站设计方案,并对选址、规模和配置、数字化控制系统、操作和维护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我们相信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排涝系统的需求,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

泵站课程设计最终结果1

泵站课程设计最终结果1

取水泵站工艺设计说明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一、目的和要求1、加深理解和巩固《水泵和水泵站》所讲授的内容。

2、掌握给水泵站工艺设计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3、提高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

4、熟悉并能应用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及设计手册。

5、培养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取水泵站工艺扩大初步设计三、设计资料1、设计流量5万米3/日(不包括厂内自用水),水厂自用水系数α=10%。

2、泵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卫生规定。

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已确定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从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从江中取水,取水头部到吸水井间自流管的长度为200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90.25米(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75.50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为81.75米。

4、净化场混合井水面标高为109.05米,取水泵站到净化场输水干管全长为100米。

5、水厂为双电源进线,电力充分保证。

四、设计内容及成果1、设计内容取水头部,自流管;水泵机组及其平面布置;吸水井、泵房平面及高度;吸、压水管道;泵房辅助设备;输水干管。

2、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包括两大部分。

(1)设计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字体工整,简明扼要,内容完整,其它内容包括:设计概述;取水头部和自流管的设计计算;取水泵站流量和扬程的确定;水泵机组和电机的选择及布置;吸压水管的设计计算及布置;泵站辅助设备的选择;泵站平面及高度的确定。

(2)、设计图纸图纸以A3图纸为主,其它内容包括:取水头部和泵站工艺的平、剖面图,主要设备材料表。

图面要整洁,一定要求工程字体。

五、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为二周。

六、指导教师2目录一、流量的计算 (4)二、取水头部 (4)三、自流管的设计 (4)四、设计扬程估算 (5)五、水泵机组的选择及平面布置 (5)六、机组尺寸的确定 (7)七、吸、压水管道的设计 (7)1)吸水管2)压水管八、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8)1.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hs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hd九、泵房辅助设备 (9)1.计量设备2.引水设备3.排水设备4.通风设备5.起重设备十、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10)十一、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10)- - 3一、流量的计算泵站的自用水系数a=1.1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Qr=aQd/T所以设计流量Qr=1.1×50000/24=2291.7m3/h=0.6366m3/s二、取水头部:取水头部采用箱式Fo =Q/vK1K2Fo——进水孔或格栅面积(m2)Q——进水孔设计流量(m3/s)v——进水孔设计流速,无冰絮时采用0.4~1.0m/s,现取0.4m/sK1——删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K=b/(b+s),b为删条净距,一般采用30~120mm(现取40mm),s为删条厚度,一般采用10mm。

某地水泵站初步设计总体平面布置图

某地水泵站初步设计总体平面布置图
E1E4E5E6E7E8E9E10E11E12E13E14E15E16E17E18E19E20E21E22E23E24E25E26E27E28E29E30E32E33E34E35E36E37E38E39E40E41E42E43E44E45E46E47E48E49E50E51E52E53E54E55E56E57E58E59E60E61E62E63E64E65E66E67E68E69E70E71E72E73E74E75E76E77E78E79E80E81E82E83E84E85E86E87E88E89E90E91E92E93E94E95E96E97E98E99E100E101E102E103E104E105E106E107E108E109E110E111E112E113E114E115E116E117E118E119E120E121E122E123E124E125E126E127E128E129E130E131E132E134E135E136E139E140E141E142E143E144E145E146E147E148E149E150E151E152E153E154E155E156E157E158E159E160E161E162E163E166E167E168E169E170E171E172E173E174E175E176E177E178E179E180E181E182E183E184E185E186E187E188E189E190E191E192E193E194E195E196E197E198E199E200E201E202E205E206E207E208E209E210E211E212E213E214E215E216E217E218E219E220E221E222E223E224E225E226E227E228E229E230E231E232E234E236E237E238E239E240E

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引言城市供水中途加压泵站是确保城市居民正常用水的重要设施,但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用水量的增加,现有泵站已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进行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中途加压泵站进行初步设计,以满足应急工程的需求。

二、中途加压泵站改造背景目前的中途加压泵站已经使用了十年以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泵的负荷过重,影响了泵的寿命和效力;二是泵房设备老旧,存在安全隐患;三是泵站的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增长的需求。

因此,进行中途加压泵站改造应急工程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设备升级与改造建议1.泵站设备升级:将现有老旧设备进行更换,选用新型高效节能的泵设备,提高供水能力,提升使用寿命。

同时,对泵房采取防水措施,以保障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现场人员的安全。

2.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排水、智能监测和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和供水质量,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3.备用电源系统:为了应对突发停电等紧急情况,建议在泵房内设置备用电源系统,以保证泵站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维持城市供水的连续性。

4.应急抗震设施: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泵房造成破坏,因此建议在泵房内加强抗震设施的设置,以提高泵站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工程实施1.项目计划:制定合理的工程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改造任务,并尽量减少对正常供水的影响。

2.设备采购:充分调研市场上的供应商和产品,选择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进行采购,同时确保设备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

3.施工管理:严格管理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对施工环境和周边居民进行合理保护,确保施工安全。

五、经济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改造后的中途加压泵站将提高供水能力,减少供水中断的风险,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同时,新设备的高效节能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2.社会效益:改造后的泵站将提升供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目标:
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给水加压泵站的施工提供指导。

其目
标是使施工过程尽量安全、高效,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设计步骤:
1.初步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加压泵的型号和数量,并选定
最佳的泵房设计。

2.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结果,设计出泵房的平面图、
立面图和施工剖面图,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房的基础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确定施工队伍配置、施工设备的选择和资料
的准备等。

4.材料选购:按照设计需求,选购加压泵、管道和阀门等相关
材料。

同时,要检查材料质量和保证供货时间。

5.现场施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试运行和调试: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运行稳定和正常。

设计要点:
1.加压泵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同时考虑泵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运行成本等。

2.泵房的设计:应根据加压泵的数量和型号确定泵房的结构和面积,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3.管道的敷设:管道敷设应遵循管道规范,保证管道连通性和密封性。

4.阀门的选择:应根据管道设计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

5.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总结:
本方案从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试运行和调试等方面综合考虑,注意安全、质量和效率,以确保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取水泵房设计

取水泵房设计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一、设计说明书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宜城市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座设计水量为8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2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原水,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59.340米(1﹪频率),最低枯水位50.83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0米,水厂地面标高115.00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97.00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

试进行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设计技术要求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2)泵站剖面图. (1张)(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二、设计概要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某厂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流量7万m 3/d ,要求远期发展到10万m 3/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拟采用自流管从江中取水。

水源洪水位标高(1%频率)、枯水位标高(97%频率)、净水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室外地面标高、自流取水管长度及泵站至净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都已知。

试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基础数据表分组流量(万m 3/d)标高(m)长度(m) 近期远期 地面 枯水位 洪水位 净水构 筑物水位 自流管 输水管 171022.3515.7024.20 36.702002500二、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设计目的1)结合课程所学内容,使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训练相结合,从而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2)初步学会如何在搜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制定给水泵站设计方案。

3)通过设计、计算、资料检索、阅读文献,提高绘制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设计要求1)认真学习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2)课程设计应满足初步设计深度对设计文件的要求。

3)设计成果以图纸的形式展示,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1.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工艺流程 2)合理选择水泵并布置泵房 3)详细进行工艺计算4)绘制泵房设计图纸(包括泵房及吸水井平面图、剖面图) 2.时间安排1)领会设计任务,借阅相关规范及设计手册,确定工艺流程 1天 2) 初步选择水泵机组及泵房布置 1天3)根据泵房布置,绘制泵房平面布置草图,绘制水力计算图并进行计算 3天4)精选水泵机组及辅助设备,确定泵房平面尺寸和高度1天5)修改草图,绘制泵房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3天6)整理设计报告书,准备答辩。

1天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水泵站初步设计

水泵站初步设计

水泵站初步设计20031.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1.2 建站目的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人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人南北流向的外河一上龙河。

1.3 设计标准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1.4 基本资料(1)地形资料: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 ,底宽4m ,外河为南北流向。

防洪堤顶高程14.5m ,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

(2)地质资料: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 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3190KN m γ=, 217c KN m =,内磨擦角φ=13°,[]280R KN m =;5.04米以下为亚粘土,3190KN m γ=,210c KN m =,内磨擦角φ=18°,[]2100R KN m = 。

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 环卫河末河底面高程:4.0m 环卫河河底河底宽度:4.0m 水位组合水位 外河 环卫河 最高水位 ▽11.0m ▽6.0m 设计水位▽10.5m▽5.0m最低水位▽8.5m ▽4.5m地下水水位▽4.0m(4)流量资料:km)排水率排水面积(2m3/s/KM2总面积自排面积分流面积胜利站抽排面积32m s km29 12.4 5.6 11 0.36(5)交通: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 电力来源: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水温: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1.5其它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置》严登丰著(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2. 泵站机组设计2.1水泵选型2.1.1设计扬程计算设计扬程,利用公式(2-1)计算:损设内设外设h h h H +-= (2-1) 式中 设H ——设计扬程(m);设外h ——设计外水位∇10.5m ;设内h ——设计内水位∇5.0m ;损h ——管路损失为净扬程的(10-25)%;选20%。

泵站工程初设报告

泵站工程初设报告

芜湖市扁担河(永安桥‾官斗门段)综合整治工程永安桥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河海大学设计院二OO 七年五月目录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水文气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工程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北省荆州市豉湖渠泵站工程初步设计.(精选)

湖北省荆州市豉湖渠泵站工程初步设计.(精选)

湖北省荆州市豉湖渠泵站⼯程初步设计.(精选)湖北省荆州市豉湖渠泵站⼯程初步设计第⼀章综合说明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腹地。

市域跨东径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之间。

长江⾃西向东贯穿市域,全长483km。

市域总⾯积14067km2,总⼈⼝630万⼈,市中⼼城区建成区⾯积52.7km2,总⼈⼝67.5万⼈。

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化名城,长江中游主要港⼝,鄂中南地区的中⼼城市。

市中⼼城区处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呈带状分布。

地势南⾼北低,地⾯⾼程⼀般为28.0m-38.0m(黄海⾼程,下同)。

市区内河湖纵横,其⾃然排⽔⽔系属江汉平原四湖(长湖、三湖、洪湖、⽩露湖)⽔系。

市区内降⾬地⾯径流通过⾬⽔管渠收集,古城区⼀带⾬⽔排⼊荆襄河⼊长湖,沙市城区及⼯业新区⼀带⾬⽔则通过西⼲渠、豉湖渠排⼊四湖总⼲渠,但汛期外⽔位较⾼,市区内渍⽔⽆法⾃排,需经泵站抽排。

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城区已形成抽排及⾃动排蓄兼有的城市排⽔格局,但豉湖泵站未建,沙市城区、新北区及⼯业新区总⾯积110km2范围内的⾬⽔受下游顶托⽆法⾃排,造成内渠⽔位澭⾼,部分地区长期在汛季渍⽔,如江津路为城区主要交通⼲线,在汛期每年被淹数天,给国家、集体及个⼈财产造成了极⼤的损失。

因此,急需在该区域的下游排放⼝设置节制闸和修建泵站抽排,以降低城区下游排放⼝⽔位,保障城区⾬⽔排放通畅,保证城市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3年10⽉,荆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委托我院对豉湖泵站进⾏可⾏性分析并提供相应报告。

2003年12⽉,省计委在荆州市主持召开了《荆州市⽟桥基础设施建设⼯程可⾏性研究报告》评审会,会议同意建设豉湖渠泵站,其设计排⽔流量为30m3/s。

依据省计委对“可研报告”的批复⽂件,现编制完成《荆州市豉湖泵站⼯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有关附件。

其主要内容如下:⼀、编制依据1、荆州市豉湖泵站⼯程设计合同2、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关于《荆州市⽟桥基础设施建设⼯程可⾏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博斯腾湖泵站设计

博斯腾湖泵站设计

学号1302040212年级2013级农水2班本科毕业设计博斯腾湖泵站设计(电机梁;流量 30m2/s)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姓名吴浩震指导教师周春天评阅人张睿2017年5月中国南京BACHELOR'S DEGREE THESISOF HOHAI UNIVERSITYThe design of Bosten Lake Pumping StationCollege :Hohai universtySubject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Name :Wu haozhenDirected by :Zhou chuntian ProfessorNANJING CHINA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设计(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博斯腾湖地处内陆新疆,上游为开都河,下游孔雀河,孔雀河河道狭窄,芦苇丛生,而博湖出流不畅,湖面蒸发很大,导致孔雀河灌区农业用水不足,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因此需要建设泵站来调节孔雀河流量,满足地方两个灌区的灌溉用水所需,并且促进湖水循环,防止湖水继续咸化,减轻土壤盐渍化的程度。

泵站有7台1600-ZL(Q)-6型号的轴流泵,其中一台为备用,考虑到地处偏僻,为了节省工程造价,采用钟形进水流道,整个泵站是铁门关、石灰窑两级电站的水源泵站,并担负降低博斯腾湖水位以及灌溉库尔勒农田的任务。

关键词:流量;灌溉;泵站ABSTRACTBosten Lake is located in the inland Xinjiang and the upper reaches is the Kai River, the lower reaches is the Peacock River.the Peacock River is narrow with reeds, and Bosten Lake has poor flow, the lake's evaporation is very large, resulting in Peacock River irrigation water has shortage, and groundwater level is rising, ,So we have the need to build pumping stations to adjust the flow of peacock, to meet the local two irrigation irrigation water needs, and promote the lake water circulation, to prevent the lake continue to salinize, reduce the degree of soil salinization.The pump station has seven 1600-ZL (Q) -6 models of axial flow pumps, one of which is spa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mote, in order to save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the use of bell-shaped inlet channel, the entire pumping station is iron gate , The lime kiln two-stage power station pumping station, and bear the task of reducing the water level of Bosten Lake and irrigation Korla farmland.Key words: Flow ; irrigation ; station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第1章:工程背景及资料提要 (1)1.1兴建缘由 (1)1.2地形资料分析 (1)1.3地质资料 (1)1.4气象资料 (2)1.5水文资料 (2)1.6建筑物等级 (3)1.7其他资料 (3)第2章泵站站址选择比较分析 (3)2.1选站原则 (3)2.2站址比较分析 (4)第3章水泵选型及枢纽布置 (4)3.1扬程及流量的确定 (4)3.2水泵选型 (5)3.3泵站的枢纽布置 (6)3.4泵房结构形式的选择 (7)第4章:部分枢纽建筑物的设计 (8)4.1引渠 (8)4.1.1引渠的断面设计 (8)4.1.2引渠的断面形式 (9)4.1.3渠道水力计算 (9)4.2前池 (11)4.2.1前池的形式 (11)4.2.2前池的尺寸确定 (12)4.3进水池的设计 (13)4.3.1进水池形状确定 (13)4.3.2进水池尺寸确定 (14)4.4进水流道的设计 (15)4.4.1喇叭管尺寸的确定 (16)4.4.2导水锥尺寸的确定 (16)4.4.3蜗壳尺寸确定 (17)4.4.4进口段尺寸的确定 (19)4.5出水流道的设计 (20)4.5.1出水流道形式比较 (20)4.5.2虹吸式出水流道基本组成 (20)4.5.3扩散段与出水弯管 (21)4.5.4虹吸式出水道上升段 (21)4.5.5驼峰段 (21)4.5.6出水流道下降段 (22)4.5.7出水流道出口段 (22)4.5.8驼峰顶部真空值校核 (22)4.6出水池的设计 (23)4.6.1出水池的类型划分 (23)4.6.2出水池宽度的确定 (24)4.6.3出水池深度的确定 (24)4.6.4出水池与干渠的衔接 (24)4.6.5出水干渠的设计 (25)4.7上下游衔接建筑物的设计 (25)第5章水泵装置工作点以及工况校核 (25)5.1沿程水头损失 (26)5.2局部水头损失 (26)5.3工况点校核 (28)5.4总效率校核 (29)第6章:泵房的布置 (29)6.1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29)6.2泵房平面布置 (29)6.2.1配电设备布置 (29)6.2.2主机组的中心距 (30)6.2.3泵房长度 (30)6.2.4配电柜的选择 (30)6.2.5吊车的选择 (30)6.2.6吊物孔、楼梯布置与尺寸 (31)6.2.7泵房的宽度 (31)6.3泵房的立面布置 (31)6.3.1泵站底板的设计 (32)6.3.2水泵层及水泵机墩 (32)6.3.3检修层的高程及尺寸的确定 (32)6.3.4电机层高程及检修间尺寸确定 (32)6.3.5厂房高度的确定 (33)6.3.6门窗及屋架的布置 (33)6.3.7真空阀室布置 (34)6.3.8副厂房的布置 (34)6.3.9集水廊道、拦污栅、检修闸的布置 (35)第7章泵站的稳定校核 (35)7.1地下轮廓线的验算 (35)7.2荷载计算 (35)7.2.1自重 (36)7.2.2水压力的计算 (37)7.2.3土压力的计算 (37)7.2.4浮托力的计算 (38)7.2.5渗透压力的计算 (38)7.3稳定计算及工况 (40)7.3.1地基稳定 (40)7.3.2抗滑稳定校核 (41)7.3.3深层滑动稳定校核 (41)第8章辅助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41)8.1供水系统 (41)8.1.1流量 (41)8.1.2扬程 (42)8.1.3供水泵的选型 (42)8.1.4管路的选择 (42)8.1.5 供水系统图 (43)8.2 排水系统 (43)8.2.1 流量计算 (43)8.2.2 排水泵选型 (44)8.2.3选型 (45)8.3 通风设备计算 (45)8.3.1 所需通风量 (45)8.3.2自然通风条件 (46)8.4 抽真空装置 (47)8.5起重设备 (47)第9章电气设备 (48)9.1 变电设备的选择 (48)9.1.2 主变压器 (48)9.2 厂用变压器 (48)9.2.1厂用变压器容量计算 (48)9.2.2 厂用变压器选择 (49)9.3主接线图的绘制 (49)第10章泵房的结构计算 (50)10.1电机梁荷载计算 (50)10.1.1垂直静荷载的计算 (51)10.1.2垂直动荷载 (51)10.1.3扭矩以及水平推力 (52)10.1.4水平离心力 (52)10.2内力计算 (53)10.3配筋计算 (53)10.3.1主梁: (53)10.3.2次梁 (54)10.4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54)10.4.1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55)10.4.2次梁裂缝宽度验算: (55)10.5挠度验算 (56)10.5.1主梁 (56)10.5.2次梁 (56)参考文献 (57)第1章:工程背景及资料提要1.1兴建缘由博斯腾湖位于我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为了解决地区排涝难题而设计建设的排涝泵站。

该地区常年处于低洼地势,容易积水,给附近居民生活和农作物种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需要建设一座排涝泵站来提高地区的排水能力。

二、设计原则1.稳定可靠:泵站的设计需要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运行,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2.高效节能:泵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能源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3.灵活性:泵站的设计应具备灵活的控制和运行模式,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设计内容泵站的初步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勘和评估:首先进行地勘和评估工作,确定排涝泵站的选址和容量需求,评估地质和地下水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

2.设备选择:根据地勘结果和需求评估,选择合适的排涝泵设备,包括主泵、辅泵、管道等。

设备应具备耐用、高效、低噪音等特点。

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泵站的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电气控制、远程监控等,确保泵站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控制。

4.排水管道设计:设计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施工方案,确保排水畅通,减少能耗和泵站压力。

5.动力系统设计:设计泵站的供电系统,确定供电方式和配电装置,确保泵站持续运行。

四、预算和进度根据初步设计方案,预算和进度如下:1.预算:-设备购置:XXX万元-建筑和工程:XXX万元-电气设备和施工:XXX万元-管道和排水系统:XXX万元-总预算:XXX万元2.进度:-地勘和评估:X月-XX月-设备购置:X月-XX月-建筑和工程:X月-XX月-电气设备和施工:X月-XX月-管道和排水系统:X月-XX月-调试和运行:X月-XX月五、风险和控制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地质条件不利:可能遇到地下水位过高、土壤不稳等问题。

在地勘过程中,需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并采取合适的基坑处理和地基加固措施。

2.设备故障:设备可能遇到故障或损坏,导致运行中断。

在设备购置时,应选择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并进行设备维护和定期检修。

水泵站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

水泵站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

水泵站初步设计毕业设计水泵站初步设计20031.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1.2 建站目的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人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人南北流向的外河一上龙河。

1.3 设计标准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1.4 基本资料(1)地形资料: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 ,底宽4m ,外河为南北流向。

防洪堤顶高程14.5m ,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

(2)地质资料: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 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3190KN m γ=, 217c KN m =,内磨擦角φ=13°,[]280R KN m =;5.04米以下为亚粘土,3190KN m γ=,210c KN m =,内磨擦角φ=18°,[]2100R KN m = 。

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 环卫河末河底面高程:4.0m 环卫河河底河底宽度:4.0m 水位组合水位 外河 环卫河 最高水位 ▽11.0m ▽6.0m 设计水位▽10.5m▽5.0m最低水位▽8.5m ▽4.5m地下水水位▽4.0m(4)流量资料:km)排水率排水面积(2m3/s/KM2总面积自排面积分流面积胜利站抽排面积32m s km29 12.4 5.6 11 0.36(5)交通: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 电力来源: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水温: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1.5其它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置》严登丰著(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2. 泵站机组设计2.1水泵选型2.1.1设计扬程计算设计扬程,利用公式(2-1)计算:损设内设外设h h h H +-= (2-1) 式中 设H ——设计扬程(m);设外h ——设计外水位∇10.5m ;设内h ——设计内水位∇5.0m ;损h ——管路损失为净扬程的(10-25)%;选20%。

初设说明-污水泵站

初设说明-污水泵站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随着杭州市北部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北部地区将成为杭州市新的居住集中地,北景园经济合用房及都市枫林等住宅小区交付在即,将使杭州城北居住面貌大为改观。

规划北景园污水泵站位于杭州市城市北部,具体位置在上塘河与回龙港交汇处东北角河道绿化带内,其北侧是开辟已经接近尾声的经济合用房---北景园住宅区。

根据规划,北景园污水泵站需接纳沈半路的污水,提升后接入永安路污水管,向东排至石桥路已建的D1000三污系统第三次干管。

沈半路在2001—2002年进行了道路整治并实施了污水管道。

沈半路污水管在沈半路与杭玻路交叉口南侧汇集,待接入规划污水提升泵站。

由于沈半路的污水管目前没有出路,故向来未能投入使用,城市北部大片地块的污水仍通过雨水管排至河道中,对环境造成为了污染。

最近,永安路的污水管也随道路一起施工,基本实施完毕。

作为这个系统中的进出水管均已实施完毕,北景园污水泵站的建设就迫在眉睫,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能使沈半路的污水顺利接入已投入使用的石桥路污水干管,减少污水对当地水环境的污染。

受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杭州市北景园污水泵站的初步设计任务。

由于沈半路污水管施工终点与规划北景园污水泵站分别位于上塘河的东西两侧,经与建设方与规划局商议,将沈半路至泵站的进水管与泵站一并实施,使整个系统的实施减少协调处理的环节,有利于整个系统早日投入运行。

规划北景园污水泵站现状为其周边建设的小区的工棚,在其南侧的回龙港目前正在施工闸门及河道。

场地现状情况可见下图图一:规划泵站所在地现状图二:正在施工中的回龙港及其闸门二、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规范(一)设计依据和主要资料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005)年浙规定字0(00076)号杭州市规划局 2005年9月2、杭州市北景园污水泵站用地红线坐标杭州市规划局 2001年9月3、杭州市沈半路工程施工图 浙江省工业大学建造设计研究院4、杭州市永安路工程施工图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1:500实测地形图 浙江城建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6、北景园污水泵站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浙江城建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1、《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3、《建造给排水设计规范》( BJ15-88 )4、《民用建造设计通则》 GB50352-20055、《建造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22-200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9、《埋地硬聚氯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1、《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给水排水工程钢筋砼沉井结构设计规程》 CECS137:2002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9516、《民用建造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7、《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8、《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国(84)28号19、《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T2625-198120、《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20573-199521、《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HG20506-199222、《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G20507-199223、《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199224、《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199225、《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20511-199226、《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20512-199227、《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20513-199228、《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198629、《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20-88第二章 污水进出水管设计1、污水范围:根据规划,北景园污水泵站(进水管)的污水范围北起金昌路,南至杭州北站铁路,西起永宁路,东至沈半路,接纳范围面积为382.4公顷,规划接纳污水量为 1.6万吨/天,规划污水比流量为4180m3/Km2*天。

水轮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轮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轮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工程概况及现状 (1)1.1、工程地理位置 (1)1.2、原工程概况 (1)1.3、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1.4、工程任务和规模 (2)2、水文 (6)2.1、流域概况 (6)2.2、气象 (6)2.3、水文基本资料 (7)2.4、径流 (8)2.5、洪水 (15)3、工程地质 (30)3.1、区域地质 (30)3.2、工程地质、地貌、土壤、植被 (30)3.3、天然建筑材料 (30)4、工程任务和规模 (31)4.1、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4.2、工程任务和规模 (33)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34)5.1、工程状况和存在问题 (34)5.2、工程等别和标准 (36)5.3、技改项目及基本设计方案比较 (36)5.4、主要建筑物 (38)6、机电及金属结构 (43)6.1、水轮泵 (43)6.2、金属结构 (43)7、工程管理 (44)7.1、管理机构 (44)7.2、管理办法 (44)7.3、水费计费办法 (44)8、施工组织设计 (46)8.1、施工条件 (46)8.2、建筑材料 (46)8.3、施工导流 (46)8.4、主体工程施工 (47)8.5、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47)8.6、施工总进度 (48)9、工程淹没及工程占用地 (49)9.1、水库淹没处理范围 (49)9.2、工程占地 (49)10、节能设计 (50)10.1、设计依据 (50)10.2、工程节能设计 (50)10.3、节能减排措施 (52)10.4、节能减排综合评价 (53)11、工程投资概算 (54)11.1、工程概况 (54)11.2、工程投资指标 (54)11.3、编制原则及依据 (54)11.4、工程量清单计算表 (56)11.5、工程概算表 (56)12、经济评价 (59)12.1、概述 (59)12.2、财务评价 (60)12.3、国民经济评价 (60)12.4、综合评价 (62)13、工程招标 (63)1、工程概况及现状1.1、工程地理位置平渡水轮泵站工程位于某县古竹镇平渡村,水系属东江一级支流义容河支流汤坑水,下辖乌泥塘村民小组地势平坦,周围没有山岭可依,是仅靠提取汤坑水灌溉的农业区,工程所在地距离古竹圩镇6km,距离县城62km。

泵站初步设计

泵站初步设计

泵站初步设计2014年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县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项目XX 镇xx提水站提升改造工程初步设计xxx水利局设计室二O一四年六月项目名称:2014年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县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建设项目xx提水站提升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工程编号:xxx水利局设计室法人代表:设计人员名单: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目录1项目区概况 (5)1.1自然状况 (5)1.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5)1.3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及管护状况 (5)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2.1必要性 (6)2.2可行性 (6)3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 (7)3.1建设目标 (7)3.2主要任务 (8)4技术设计方案 (8)4.1设计依据 (8)4.2设计标准 (9)4.3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9)4.4总体布置 (10)4.5主要材料设备及工程量 (11)5投资概算 (12)5.1投资概算的原则和依据 (12)5.2投资概算 (15)5.3资金筹措方案 (16)6效益分析 (16)7建设与管理 (18)7.1建设管理 (18)7.2资金管理 (20)7.3施工组织 (20)7.4施工进度安排 (25)7.5运行维护 (25)8附件 (26)附表1:--县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建设项目xx提水站提升改造初步设计概算表附图1:2013年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县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建设项目xx提水站提升改造初步设计图1、项目区概况1.1自然状况xx提水站工程位于--县XX镇镇境内,为提升改造工程,灌溉面积为2000亩,主要灌溉xx村的北队、西队、前、后拐、4个村民组。

项目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为缺水易旱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9mm,降雨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最大年降水量为1733mm(1991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90mm(1994年),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泵站初步设计20031.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1.2 建站目的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人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人南北流向的外河一上龙河。

1.3 设计标准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1.4 基本资料(1)地形资料: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 ,底宽4m ,外河为南北流向。

防洪堤顶高程14.5m ,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

(2)地质资料: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 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3190KN m γ=, 217c KN m =,内磨擦角φ=13°,[]280R KN m =;5.04米以下为亚粘土,3190KN m γ=,210c KN m =,内磨擦角φ=18°,[]2100R KN m = 。

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 环卫河末河底面高程:4.0m 环卫河河底河底宽度:4.0m 水位组合水位 外河 环卫河 最高水位 ▽11.0m ▽6.0m 设计水位 ▽10.5m ▽5.0m 最低水位▽8.5m▽4.5m地下水水位▽4.0m(4)流量资料:km)排水率排水面积(2m3/s/KM2总面积自排面积分流面积胜利站抽排面积32m s km29 12.4 5.6 11 0.36(5)交通: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 电力来源: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水温: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1.5其它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置》严登丰著(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2. 泵站机组设计2.1水泵选型2.1.1设计扬程计算设计扬程,利用公式(2-1)计算:损设内设外设h h h H +-= (2-1) 式中 设H ——设计扬程(m);设外h ——设计外水位∇10.5m ;设内h ——设计内水位∇5.0m ;损h ——管路损失为净扬程的(10-25)%;选20%。

设H =(10.5-5.0)×(1+20%)=6.6m2.1.2设计流量计算设计流量,利用公式(2-2)计算:3()Q qA ms=设 (2-2)式中 q ——排水率(()32.ms KM );A ——设计的排水面积(万亩);3290.3610.44mQ s=⨯=设2.1.3水泵选型(1)水泵选型原则:①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时期的排水要求,同时要求在整个运行范围内,机组安全、稳定,并且具有最高的平均效率。

②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内运行;在最高和最低扬程时候,水泵能安全、稳定运。

排水泵站的主泵,在确保运行前提下,其设计流量宜按最大定单位流量计算。

③按照选定的泵型,建站的投资和设备功率应为最小;④装机台数不宜太多,也不宜过少,最好不少于两台。

根据排水站容量的大小和类型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而选定。

并尽量选用同型号的水泵,便于操作、维修和管理。

还应考虑到动力设备的综合利用。

同时排水泵站应设备用机组。

(2)水泵选择方案比较:由于设计扬程为6.6m小于10m,低扬程大流量,选择单级立式轴流泵。

由于轴流泵的功率曲线较陡降,扬程的微小变化会引起功率的大幅变化,因此轴流泵不宜用于扬程高流量小的场合,而对于扬程变化较大的泵站由于常采用全调节轴流泵,水泵结构复杂,辅助设备较多,使得维修管理复杂。

综合所述:从基建角度看,方案1水泵台数过多放弃方案1.方案2和方案3水泵台数一样,方案2的装机容量比方案3的小,耗电量小,经济,所以选择方案2的28ZLB-85型号轴流泵。

备用机组的选择:3,选用1台28ZLB-85备用泵。

⨯=⨯⨯=Q m h15%10.44360015%5637.6/设最终选用28ZLB-85型泵7台。

2.2动力机选择水泵的动力机械有电动机和柴油机:(1)电动机的优点是容易启动,操作简单,运转可靠,方便管理,成本较低,且便于自动化。

但是,输电线路及其他附属设备的投资较大,同时功率受电源电压影响较大。

(2)柴油机不受电源限制,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在小功率的情况下,每千瓦的投资比电动机小。

但运行时易发生故障,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技术要求高。

上述两种动力机各有有点,选配时应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

本泵站选择电动机。

因为28ZLB-85型单级立式轴流泵的轴功率为133.9kw,所以电动机与其配套选择型号为JSL-13-8其优点为:效率高,噪声低,振动小,重量轻,质量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

该电机具体技术功率180KW,电压380V,转速750r/min,电动机重量1930kg,最大外径1.06m。

因为水泵机组有7台,最终选择JSL-13-8型电动机7台。

2.3传动设备动力机与水泵之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直接传动与间接传动两类。

当水泵和动力机的额定转速相等,转向也相同,且都是立式或卧式机组时,可采用直接传动。

如果二者转速不等或转向不同,或一台为立式另一台为卧式时,就要采用间接传动。

对轴流泵来说,水泵和动力机的额定转速不相等,转向相同,所以选择间接接传动,这种传动方式不仅简单、方便、安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而且效率接近100%。

并且用弹性联轴器把水泵和动力机的轴联接起来,可以减少在传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以及防止因轴心未对中而使轴产生周期性的弯曲应力。

3. 引渠设计泵房与水源之间,常常设置引水建筑物,将水从水源引至泵站的前池和进水池或直接引向水泵进口,以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

引水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管式、涵洞式和明渠式。

本设计选用明渠式引水建筑物。

明渠式引水建筑物是指连通水源与泵房的明渠,也称泵站引水渠。

灌溉泵站中的引水渠,通常分为有自动调节和无自动调节两种 ,有自动调节的引渠其主要特点是:渠顶不是按一定的坡降沿渠逐渐降低的,而是水平的或是逐渐升高的,这种渠道不论渠中通过的流量大小,其水位均不会超出渠顶发生漫溢现象,所以无需设置控制建筑物,可自动调节。

无自动调节的引渠无此功能。

本设计中选有有自动调节的引水渠。

引水建筑物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使泵房尽可能接近供水区,以减少输水管道的长度,从而节省工程投资和能量损耗;为水泵正向进水提供条件;可以避免泵房与水源直接接触,从而简化泵房结构的方便施工;对于从多泥沙的水源中抽水的泵站,还可以提供设置沉沙池的场地并为前池利用自流提供必要的高程。

3.1引渠断面设计计算参照水力学中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公式,渠道采用梯形断面。

过水断面利用公式(3-1)—(3-6)计算。

()h m b B 2+= (3-1)()h mh b h B b A +=⎪⎭⎫⎝⎛+=2 (3-2)2b χ=+()212mh b hmh b AR +++==χ(3-4)Ri AC Q = (3-5)611R nC = (3-6)式中 B ——水面宽度(m); b ——渠底宽度(m); m ——边坡系数, 1.5m =;h ——水深(m);A ——过水断面面积(2m );χ——湿周(m); R ——水力半径(m); C ——谢齐系数; Q ——流量(3ms);i ——坡底比降,1/6000i =; n ——渠床糙率系数,0.025n =。

整理公式(3-1)-(3-6)后得公式(3-7):()()8/32/13/53/2212⎥⎥⎦⎤⎢⎢⎣⎡+++=i m m nQ h ββ (3-7)式中 β——断面宽深比,即hb=β。

5132231A iQ n χ=计 (3-8)最佳水利断面的宽深比β:)2b m hβ== (3-9)边坡系数m 为1.5:)2 1.50.609β== 取0.6将各值代入:(()()3/82/31/25/30.02510.440.62 2.7810.616000h m⎡⎤⨯⨯+⎢⎥==⎢⎥+⎢⎥⎣⎦0.6 2.78 1.668b h m β==⨯=计算渠道输水流量利用公式(3-2)、(3-3)和(3-8)得:()()21.668 1.5 2.78 2.7816.23A b mh h m =+=+⨯⨯=2 1.6682 2.7811.69b m χ=+=+⨯=()1523323116.231600010.430.02511.69mQ s==计3.2渠道输水能力的校核(1)流量校核:10.4410.430.0009590.0510.43Q Q Q --==<设计计 流量校核满足要求。

(2)流速校核:10.430.64/16.23Q v m s A ===设 粘性土质渠道,不冲流速为:0.75~0.95m/s 。

不淤流速为:含沙量很小的清水渠道虽无泥沙淤积威胁,但为了防止渠道长草,影响输水能力,对渠道的最小流速仍有一定限制,通常要求渠道的平均流速不小于0.3~0.4m/s 。

不冲不淤v v v <<流速校核满足要求。

(3)加大流量计算:加大流量: 21.25Q 1.2510.4413.05m /s Q ==⨯=加大,此时(()()3/82/31/25/30.02513.050.62 3.010.6 1.56000h m ⎡⎤⨯⨯+⎢⎥==⎢⎥+⎢⎥⎣⎦0.6 3.0 1.8b h m β==⨯=()()21.8 1.5 3.0 3.018.9A b mh h m =+=+⨯⨯=13.050.69/18.9Q v m s A ===不冲加大不淤v v v <<(4)最小流量计算:最小流量: 240%10.440.4 4.176/Q Q m s ==⨯=最小, 此时(()()()()3/82/31/25/320.025 4.1760.62 1.9710.6 1.560000.6 1.97 1.1821.182 1.5 1.97 1.978.154.1760.51/8.15h mb h mA b mh h m Q v m s A β⎡⎤⨯⨯+⎢⎥==⎢⎥+⎢⎥⎣⎦==⨯==+=+⨯⨯====不冲最小不淤v v v <<经过校核,在加大流量和减小流量时,渠道断面都满足不冲不淤要求。

3.3引渠渠底、渠顶高程确定(1)引渠渠底高程利用公式3-10计算:水设引底H H -=∇ (3-10)式中引∇——引渠渠底高程(m);设H ——设计内水位, 5.0H m =设; 水H ——引渠水深, 2.78H m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