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
1、进行心脏复苏之前,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可以用双手拍打肩部确定是否有反应。

2、抢救之前先联系医护人员,等待前来救援。

3、等待过程中,可以进行心脏复苏。

将患者的外衣解开,用手触摸颈动脉,判断呼吸和心跳的情况,在心跳停止的情况下,开始记录抢救时间。

4、使患者平躺,通畅气道,消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5、胸外按压,双手叠扣、关节伸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凹陷5~6cm 左右,按压频率每分钟需要在100次以上。

6、每30次胸外按压需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过程中也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状况。

二、注意事项:
1、按压位置需要选择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尽量不要过于往下,以免对肝、胃等内脏造成损伤。

2、按压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面色。

3、按压需要保证在平坦的硬质平面上进行。

4、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密封,吹气需要保持在一秒以上,但是吹气不易过大,时间也不要过长。

心肺复苏方法

心肺复苏方法

心肺复苏方法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当你发现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让他人协助你。

然后,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步骤如下:1.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或脉搏,如果没有,即可判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

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要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位置,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3. 进行胸外按压。

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次按压的深度约为5-6厘米,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

胸外按压的目的是维持血液循环,确保氧气能够输送到患者的重要器官。

4. 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孔,用嘴对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的时间约为1秒,呼吸后要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抬起,以确认呼吸是否有效。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者急救人员接手为止。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力度要适当。

胸外按压时要用力,但不要太过用力,以免伤及患者肋骨或内脏。

2. 频率要稳定。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频率要稳定,不要出现间断或过快的情况。

3. 注意患者状态。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状态变化,如有呕吐、出血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4. 接受培训。

最后,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接受心肺复苏的培训,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

这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加从容地进行救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可以挽救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并学习心肺复苏技能,让我们共同为紧急情况下的生命救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肺复苏术诊疗流程及规范

心肺复苏术诊疗流程及规范

心肺复苏术诊疗流程及规范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在发生心脏骤停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术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淹溺、窒息等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救治效果,规范操作流程,本文将从心肺复苏术的诊疗流程、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心肺复苏术诊疗流程1. 判断患者意识: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可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

若患者无反应,则立即启动紧急救援系统。

2. 评估患者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嘴巴和鼻子,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声音,感受气流。

若患者无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检查脉搏:将一手放在患者颈部动脉处,另一手放在患者手腕动脉处,判断脉搏。

若患者无脉搏,则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4. 启动紧急救援系统:大声呼叫周围人员拨打120,并向他们说明患者状况。

5. 进行心肺复苏:根据患者呼吸和脉搏情况,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6.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若现场有AED,按照设备指示进行操作。

7. 转院治疗:在救治过程中,确保患者保持平稳的姿势,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二、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1. 人工呼吸:打开患者气道,将口罩或纱布覆盖在患者嘴巴上,捏住患者鼻子,深吸一口气,吹入患者口中。

每分钟进行10-12次人工呼吸。

2. 胸外按压:双手叠放,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放在掌背上,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3.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患者为30:2,儿童和婴儿患者为15:2。

4. 交替进行:在连续进行5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后,再次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

5. 使用AED:按照设备指示,将电极贴片贴在患者胸部相应位置,开启设备,听从设备提示进行操作。

请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请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旨在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并延长患者的生命。

在急救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对于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介绍。

一、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1.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的安全,防止自身和患者受到伤害。

2. 评估患者意识:如果发现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当立即喊救护人员,并评估患者是否意识清醒。

3. 判断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呼吸困难,应当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4. 拨打急救通联方式:在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立即拨打急救通联方式,寻求专业急救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5.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双手掌叠放于患者胸骨下方,进行按压操作。

按压频率应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应至少为5厘米。

6. 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一定次数的胸外心脏按压后,应当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对嘴或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7. 持续循环复苏:持续循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或者直到患者重新呼吸或心跳恢复。

二、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应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不要随意改变操作顺序或频率。

2. 力度和频率: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力度和频率要充分,按压幅度和频率不足无法起到有效复苏作用。

3. 配合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当注意保持头部后仰的姿势,并确保嘴对嘴或口对口的方式贴合患者口鼻部位,以免人工呼吸不畅导致效果不佳。

4. 特殊人裙操作:对于婴幼儿和儿童等特殊人裙,心肺复苏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 操作疲劳:由于心肺复苏操作需要相当的体力和耐力,施救者在操作时应当注意控制力度和频率,以免因操作疲劳导致效果不佳。

6. 保持专注: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施救者应当保持专注,并不断提醒自己的操作频率和力度,以确保操作效果。

心肺复苏按压操作标准

心肺复苏按压操作标准

心肺复苏按压操作标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遇到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挽救生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按压是心肺复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正确的按压操作可以保证足够的血液流入心脏,保持组织器官的供氧。

心肺复苏按压操作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检查与安全确认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需要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避免自身和患者受到伤害。

检查周围是否有危险物品或者电流,保证自己和患者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急救。

2. 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将患者放在平坦的硬地面上,轻轻摇晃患者的肩膀,同时大声呼唤患者的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可以通过看胸部起伏或者听口鼻部有无呼吸声音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3.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通知现场其他人员协助进行心肺复苏。

4. 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按压胸部,可以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恢复血液流动。

按压的手法和频率对于恢复心跳至关重要。

(1)按压手法:将患者放在平坦硬地面上,双膝微弯,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缘,握拳,用力压下。

压下的力量要均匀,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但不要过于用力,避免损伤患者内脏。

(2)按压频率:成人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与放松的比例约为30:2,即按压30次后停下,进行人工呼吸2次。

(3)按压节奏:按压的节奏要均匀,不要太快或者太慢,保持稳定的按压频率。

5. 进行人工呼吸除了按压,人工呼吸也是心肺复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按压之后,需要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使氧气进入肺部,维持气体交换。

(1)人工呼吸手法:将患者头部向后仰,尽量张开下颚,用自己的口罩或者手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吹气进入患者口腔。

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可以看到胸部隆起,至少呼吸2次后再进行下一次按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程序,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导致的生命威胁。

以下是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1. 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他,观察他是否有意识反应,同时检查他的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正常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让旁人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4. 找准胸骨按压位置,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找到胸骨下缘的位置,准备进行按压。

5. 进行胸外按压,双手掌叠放在胸骨下缘,用力按压胸骨,按压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应该为至少5厘米。

6.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部稍微后仰,捏住鼻孔,用嘴对嘴或使用呼吸面罩进行人工呼吸。

7. 持续操作,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或者患者有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 按压力度和频率,胸外按压时要用足够的力量,以确保胸部能够下陷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要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

2. 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头部稍微后仰,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吹气,以免造成胃部膨胀。

3. 轮流操作,如果有多人在场,可以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防疲劳影响操作效果。

4.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赶到现场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救治。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医疗程序,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医院过道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医院过道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医院过道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确认病人情况
1.确认病人是否无意识且呼吸与脉搏停止。

2.通知医护人员给予紧急支援。

二、开始心肺复苏操作
1.先行救护人员先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深度为病人胸骨下端的1/3,每次按压间隔不得超过2秒。

2.当有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后,随即进行2人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拯救。

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人进行2次人工呼吸。

翻转持续进行至送达急救室。

3.根据情况适时使用心脏除颤仪进行除颤。

三、送至急救室继续操作
1.进入急救室后立即更换为机械心肺复苏(自助心肺复苏设备)进行持续30分钟的心肺复苏,除颤次数视情况而定。

2.术中随时评估病人是否恢复生命体征,有生命体征出现时即停止机械心肺复苏。

3.截至30分钟内若生命体征未恢复,可以终止心肺复苏。

以上就是医院过道心肺复苏操作的基本流程。

期间需要全力以赴,流程操作规范,力求最大限度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

2020版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2020版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2020版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2020版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按压部位:按压部位应在两乳头连线胸骨正中或者剑突上两横指处,且位置选择很重要,不能离开胸壁。

2. 按压角度:肩、肘、掌跟呈一条直线,垂直胸骨长轴。

使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垂直施压,而不是只靠手臂的力量。

3. 按压频率:按压频率应为110\~120次/分。

4. 按压和放松时间: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5. 按压力度:按压力度要快速有力,力量均等。

6. 按压深度:按压深度至少为5cm。

7. 人员轮换:在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每2分钟可以轮换一次按压员,如果按压员感到疲劳,可以提前进行轮换。

这些标准确保了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心肺复苏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医生。

(完整版)内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完整版)内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 (3)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8)血压计操作规范 (14)心电除颤监护仪操作规范 (16)骨髓穿刺术操作规程 (21)腹腔穿刺术 (27)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32)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36)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50)胸腔穿刺置管术 (54)电动吸引器操作规范 (56)呼吸机操作规范 (58)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66)气管插管术操作规范 (71)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77)呼吸骤停的复苏技术 (86)痰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规范 (92)动脉血气分析 (98)血液透析疗法 (105)急性肾衰的透析疗法 (109)血液滤过 (111)血液透析滤过 (113)血液灌流 (115)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

【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规程】一、快速诊断1. 突然丧失意识并全身抽搐。

2. 大动脉搏动消失。

3. 心音消失。

4. 呼吸不规则或停止。

5.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6. 皮肤及粘膜紫绀。

7. 血压测不到,切忌为反复测试血压延误抢救。

二、急救措施1. 初级心肺复苏:分为CABD四个步骤C. ( circulation )循环:首先判断有否循环征象,如呼吸、咳嗽、身体移动、对救生呼吸的反应等。

若无循环征象则立即胸外按压,采取正确的按压姿势,两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处,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按压频率应为至少100 次/ 分,无论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均为30:2 ,吹气时不按压。

吹气与按压之间应衔接紧密,不得延搁超过数秒,因抢救需要如心内注射,做心电图等,停止按压不要超过15 秒,按压5 个循环周期约2 分钟对病人做一次判断,按压有效指标为:①能触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60mmHg②患者颜面、唇、皮肤色泽转红润;③瞳孔缩小;④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⑤睫毛反射恢复;⑥肌张力改善;⑦昏迷变浅,患者开始挣扎。

患者诊疗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处理制度

患者诊疗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处理制度

患者诊疗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处理制度目的:为确保医学检验科就诊患者的人身安全,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突发昏厥、休克、心跳呼吸骤停时获得及时救治,特制订本处理制度。

一、徒手心肺复苏流程:1、准备:(1)检查意识情况,轻拍两肩,呼救;(2)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平地上,解开衣领及裤带;(3)准备听诊器、血压计、纱布。

2、保持呼吸道通畅:(1)患者头后仰,下颌推向前上方,(2)开放气道,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牙取下。

3、胸外按压操作正确:(1)按压位置:胸骨上2/3与下1/3交接处(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按压部位,右手掌压左手背上,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

);(2)下压深度:4~5厘米;(3)频率:80-100次;(4)按压与吹气:15:2或30:2。

4、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正确:(1)捏住患者鼻孔;(2)术者深吸气,张口包住患者的口;(3)用力吹气,见患者胸廓抬起为度;(4)术者抬头吸气,同时放松鼻孔,再次吹气。

5、结束:观察患者意识,呼救。

二、患者诊疗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处理流程:(1)对患者立即实施处理(呼救、放置妥当、清除异物等);(2)视患者情况实施徒手心肺复苏;(3)及时通知临床医生及相关部门:C区三楼:外科(51323)或ICU(50030)或麻醉科(51663);E区急症:抢救室(50626)儿童医院:抢救室(50217)体检中心:就近通知体检内科医生。

相关部门:医务处(51849)、门诊部(51360)、一站式(51678)(4)及时将患者情况告知科负责人或院总值班。

三、抢救药品管理规范:(1)做好抢救器械、药品使用保存情况记录;(2)及时更换失效器械、药品;(2)无临床资质人员不得随意使用抢救药品。

心肺复苏操作规程

心肺复苏操作规程

心肺复苏一、操作者着装整洁入场,将物品准备好:模拟人、纱布、手电笔、除颤仪、简易呼吸器二、报告评委,1号选手行心肺复苏操作准备就绪,请指示。

三、操作步骤:1、环境评估双手打直,上下左右观察,口述:现场环境安全,已做好自我防护。

2、判断呼吸、心跳停止考生跪在患者身体右侧,轻拍打患者肩部,呼叫患者,口述患者无意识。

口述:快来人呀,1床病人需紧急抢救,现在时间XX,请护士准备好除颤仪。

触及患者颈动无脉搏动(数7秒)口述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

低头观察患者胸廓无起伏,口鼻无气息吐出,(5-10秒)口述患者无自主呼吸。

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头、颈、躯干呈一条直线,双手位于身体两侧,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腰带。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30次(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后,打开气道,检查患者口腔无异物无假牙及舌后缀。

然后复苏气囊进行有效人工通气2次后做第二个循环。

5个循环做完后再次评估脉搏、呼吸。

考官提示:心跳未恢复,仍为室颤。

3、除颤仪已到,打开除颤仪,调至除颤位,选择非同步电复律。

在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膏,相对摩擦均匀,放在电极板(左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2肋间,右电极板置于左腋中线5肋间,)选择双向波充电200焦耳,充电完毕,旁人请离开,放电。

立即行心肺复苏(CPR)。

4、心肺复苏:做一组心肺复苏后,口述5个循环做完,再次评估(考官告知心律恢复),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口述患者颈动脉搏动恢复,观察双侧瞳孔,口述散大的瞳孔较前缩小,患者颜面、口唇、甲床逐渐红润,患者有自主呼吸,测得血压100/70mmHg,心肺复苏成功,现在时间是XXX。

5、复苏后处理:将患者取复苏后体位,进一步生命支持。

移开电极板,关机,清洁电极板,清理患者胸前导电膏,整理患者衣物,整理用物。

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目前病情比较平稳,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呼叫器已放在床旁,如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呼叫我们。

行七步洗手法洗手,补写抢救记录。

五、操作完毕后,报告评委1号选手操作完毕请指示,谢谢!。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将介绍心肺复苏操作的标准步骤,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1. 确认环境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如果环境存在危险,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

接近患者时,应当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好吗?”来刺激患者的意识。

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规律的起伏,以确认患者是否正常呼吸。

3. 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正常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请求医护人员前来协助。

4. 进行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站在患者的一侧,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

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5. 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应每隔30次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部稍微仰起,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患者的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持续时间约为1秒,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6. 持续操作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要保持持续不断,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即使患者恢复了呼吸或心跳,也不应停止心肺复苏操作,直到医护人员确认患者已经完全脱离危险。

心肺复苏操作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加强心肺复苏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并掌握这项重要的急救技能。

愿我们的世界因为更多人的懂得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完整版)内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完整版)内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 (3)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8)血压计操作规范 (14)心电除颤监护仪操作规范 (16)骨髓穿刺术操作规程 (21)腹腔穿刺术 (27)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32)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36)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50)胸腔穿刺置管术 (54)电动吸引器操作规范 (56)呼吸机操作规范 (58)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66)气管插管术操作规范 (71)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77)呼吸骤停的复苏技术 (86)痰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规范 (92)动脉血气分析 (98)血液透析疗法 (105)急性肾衰的透析疗法 (109)血液滤过 (111)血液透析滤过 (113)血液灌流 (115)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规程】一、快速诊断1.突然丧失意识并全身抽搐。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音消失。

4.呼吸不规则或停止。

5.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6.皮肤及粘膜紫绀。

7.血压测不到,切忌为反复测试血压延误抢救。

二、急救措施1.初级心肺复苏:分为CABD四个步骤C.(circulation)循环:首先判断有否循环征象,如呼吸、咳嗽、身体移动、对救生呼吸的反应等。

若无循环征象则立即胸外按压,采取正确的按压姿势,两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处,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按压频率应为至少100次/分,无论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均为30:2,吹气时不按压。

吹气与按压之间应衔接紧密,不得延搁超过数秒,因抢救需要如心内注射,做心电图等,停止按压不要超过15秒,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做一次判断,按压有效指标为:①能触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60mmHg;②患者颜面、唇、皮肤色泽转红润;③瞳孔缩小;④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⑤睫毛反射恢复;⑥肌张力改善;⑦昏迷变浅,患者开始挣扎。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与操作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与操作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余杭区中医院ICU
沈惠珉
心脏骤停与复苏的相关概念
心脏骤停
1975年WHO---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 1980年AHA----冠心病1h内心脏停搏
Cecil内科学16版---任何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
时间内、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脑和 全身各脏器血流中断、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甚至猝死,但若进行有效的救治,可免于死 亡。
的替代方法之一 腺苷:不但安全,而且在未分化的、规则的 、单型性、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处理中,对于治疗和诊断都有帮 助(不得用于非规则、宽QRS波心动过速,易致室颤) 药物(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胺碘酮)及高级气道 可逆病因 低血容量/缺氧/酸中毒/低钾或高钾血症/低温治疗 张力性气胸/心脏填塞/毒素/肺动脉栓塞/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症 ACS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
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 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 (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 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 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
下列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使用救护车转移之前终止复 苏操作 : 心脏骤停没有任何目击者 未实施旁观者心肺复苏 在现场进行一整套ACLS救治后未恢复自主循环 未给予电击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0版)
评分等级 项目 分值 操 作 要 点 A 评估 呼救 安置体位 评估脉搏 5 5 5 5 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肩膀、大声询问,禁忌剧烈摇晃患者,同 时快速评估呼吸 高声呼救,拔120急救电话(口头说明) 仰卧位放到硬质平面上 操作者摸同侧颈动脉,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按压姿势手法:一手掌跟部放在胸部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等重叠压在 其手背上,肘部伸直,掌根用力,手指抬离胸壁,实施规则的按压 35 按压深度:至少5cm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 按压通气比值:30:2 5 开放气道 (A) 5 清除口腔异物: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取出活动性假牙及异物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压低前额,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托起下颌骨)或者下颌前提法(用无名指钩住下颌关节,双手将下颌往前往上提 拉,不能抬颈) 正确吸气后张口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并密闭 人工呼吸 (B) 20 吹气时用放在患者前额一手拇指和食指捏闭患者鼻孔,呼气时放松 每次吹气1秒以上,给予患者足够的潮气量(500-600ml)。口对口吹气2次,2次 之间应有空歇 10 5 100 按压5个循环后评估脉搏、呼吸,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仪表,对患者态度,操作熟练程度 5 5 5 5 5 10 5 10 5 5 5 5 5 10 10 5 B 4 4 4 4 4 9-6 4 9-6 4 4 4 4 4 9-6 9-6 4 C 3 3 3 3 3 5 3 5 3 3 3 3 3 5 5 3 D 2-0 2-0 2-0 2-0 2-0 4-0 2-0 4-0 2-0 2-0 2-0 2-0 2-0 4-0 4-0 2-0

心肺复苏2022年国际规范

心肺复苏2022年国际规范

心肺复苏2022年国际规范引言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恢复受害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本文档概述了2022年国际心肺复苏规范,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和救援人员提供最新的指导。

2022年国际心肺复苏规范1. 评估现场安全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

2. 识别受害者确认受害者是否失去意识。

轻拍受害者肩膀并大声询问以判断其意识状态。

3. 呼叫紧急医疗服务如果受害者失去意识,立即呼叫紧急医疗服务(如拨打当地的911或紧急电话号码)。

4. 进行人工呼吸将受害者置于平坦的表面上。

仰面朝上,头部轻度后仰。

握住下颌,将口唇紧密贴合,吹气使胸廓明显上升。

每次吹气约1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5. 进行胸外按压双手叠放,掌根位于受害者胸骨中部。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约5厘米(2英寸),然后放松。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比例约为1:1。

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按压。

6. 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如果受害者出现自主呼吸,心肺复苏应继续进行,直到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

7.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按照设备指示使用。

在开始心肺复苏前,先打开AED,并按照设备提示操作。

8. 评估脉搏和呼吸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每2分钟评估一次受害者的脉搏和呼吸。

如果受害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继续监测并观察其病情变化。

结语2022年国际心肺复苏规范为医疗专业人员和救援人员提供了最新的指导,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为受害者提供最佳的生命支持。

熟练掌握这些规范,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诊疗规范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且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

危重患者的抢救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代表着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以便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

我国于2009年公布了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初稿。

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公布了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2005年的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了部分调整,如在成人及儿童心肺复苏中,CPR操作顺序由A-B-C改为C-A-B,新生儿仍按照A-B-C顺序等。

对于指南内容及其进展,医务人员应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抢救水平。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成人发生 SCA 最常见原因为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其他包括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非心脏性原因。

小儿发生 SCA 的主要原因为非心脏性的,包括呼吸疾病(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婴儿猝死综合征),中毒(包括药物过量),神经系统疾病等。

SCA 表现为 4 种类型,即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和心室停搏,其中 VF 最为常见。

如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VF 的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心室停搏的复苏成功率仅为 1%左右。

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包括通过胸部按压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通过电除颤转复 VF,促进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恢复自主呼吸。

CPR 可分为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所有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要点和步骤。

高级生命支持可请相关专业的医师协助实施。

BLS 主要是指徒手实施 CPR,包括 C-A-B-D 4 个步骤,即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电除颤(D,defibrillation)。

早期识别与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emergencymedical service,EMS),早期 CPR,早期除颤、早期 ACLS和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是构成 SCA 存活链的 5 个关键环节。

患者发生SCA时,急救者如能使生存链环环相扣,将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的机会。

有研究表明,早期 CPR如3~5min 内电除颤可使SCA患者存活率高达49%~74%。

在早期CPR中,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指导下的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一、现场复苏程序BLS 的判断阶段极其关键,患者只有经过准确的判断后,才能接受更进一步的 CPR(纠正体位、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和胸部按压等)。

判断要求迅速、准确。

1 判断患者反应目击者应迅速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和呼吸。

一旦发现患者无呼吸、意识丧失、对刺激无任何反应,即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应现场立即开始 CPR。

同时应注意将有效的呼吸动作和心脏骤停早期无效的“叹息样”呼吸动作相鉴别。

2 启动 EMS①条件允许时应拔打急救电话,然后立即开始 CPR;②对因严重创伤、溺水、中毒等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先行CPR 再行电话呼救,并可由医务人员在电话里提供初步的救治指导;③如果有多人在场,应同时启动 EMS 与 CPR;④若无法确定救治程序,则应优先进行 CPR。

3 患者的体位将患者仰卧位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双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以便于实施 CPR。

如果已有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但无法放置为仰卧位的患者(如脊柱手术中),则应努力在俯卧位进行 CPR。

对无反应但已有呼吸和有效循环体征的患者,应采取恢复体位。

患者取侧卧位,前臂位于躯干的前面,以维持患者气道开放,减少气道梗阻和误吸的危险。

当怀疑患者有头颈部创伤时,应保持轴线翻身,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可能加重损伤,造成瘫痪。

4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是 CPR 的首要措施,是保证其他操作的基础。

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

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

如无颈部创伤,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意识丧失的患者由于颈部、下颌及舌肌无力,致使舌根后坠;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因吸气产生的负压产生“阀门效应”,将舌吸附到咽后壁,导致气道阻塞。

此时将头后仰并上抬下颌,可使舌离开咽喉部,即可打开气道。

4.1 仰头-抬颏法将一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用力向后推额头,使头部后仰,另一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

向上抬动下颏时,避免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避免人为造成气道阻塞。

对于创伤和非创伤的患者,均推荐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4.2 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

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

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

5 人工呼吸急救者如果不能在 10 秒钟内确认有无自主呼吸,应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

当急救者不愿意或不会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 1 秒以上,以保证进入足量的气体并明显抬高胸廓,但应避免迅速而过度通气。

无论是否进行人工呼吸,均不应停止胸部按压。

如果已有人工气道,且有2人同时进行CPR,则通气频率为 8~10 次/分。

人工呼吸最常见的困难是开放气道,如果患者胸廓在第一次人工呼吸时无明显起伏,应采用仰头-抬颏法进行第二次通气。

无论胸廓是否起伏,不建议再做人工呼吸,而应立即进行胸部按压,因为过度通气可导致胃胀气及产生严重并发症。

5.1 检查呼吸开放气道后,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流通过,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

也可将少许棉絮放在口鼻处,观察有无气流通过致使棉絮飘动。

若无上述表现即可确定患者无呼吸,整个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应超过 10s。

5.2 口对口呼吸口对口呼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CPR 时常作为首选。

首先开放患着气道,并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和患者形成口对口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 1 秒钟以上,确保观察到胸廓起伏,然后“正常”吸气(而不是深吸气),再进行第二次呼吸,时间超过 1 秒,通气频率应为 10~12 次/分。

为减少胃胀气的发生,对大多数成人在吹气持续 1 秒钟以上给予10ml/kg潮气量可提供必要的氧合。

5.3 口对鼻呼吸当患者牙关紧闭不能张口、口唇外伤或口对口封闭困难时,推荐采用口对鼻呼吸。

5.4 口对面罩呼吸考虑到安全问题,某些急救者不愿进行口对口呼吸,但不可因此而延误人工呼吸。

此时可用有单向阀门的透明面罩,避免与患者口唇直接接触,急救者可将气体吹入患者肺内,同时避免吸入患者呼出的气体。

部分面罩有氧气接口,以便同时供给氧气,流量最小应为 12L/min。

用面罩通气时应双手把面罩紧贴患者面部加强闭合性,使通气效果更好。

5.5 球囊面罩装置球囊面罩通气装置可在无人工气道的情况下进行正压通气,但同时可能会导致胃胀气。

一般球囊充气容量约为 1000ml,足以使肺充分膨胀。

单人急救时按压气囊难保不漏气,易出现通气不足。

双人操作时,一人紧压面罩防治漏气,一人按压皮囊效果更好。

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操作,都应观察胸廓有无起伏。

理想的球囊应连接一个贮氧袋,可以提供 100%的氧气。

6 循环支持6.1 脉搏检查当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立即开始连续胸部按压,无需进行生命体征的评估,直至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和专业急救者到达现场。

但对于专业急救者,仍要求检查脉搏,在10s内确认循环状态,如果在 10s 内没有或无法检查出脉搏,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1岁以上患者的颈动脉比股动脉更易触及,触及方法是患者仰头后,急救者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中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6.2 检查循环体征专业急救者在检查颈动脉搏动的同时,要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10s 内鉴别正常呼吸、濒死呼吸以及其他通气形式,如果不能肯定是否存在自主循环,则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6.3 胸部按压CPR 时胸部按压是在胸骨下 1/2 处实施连续规则的按压。

按压可以使胸内压力升高和直接按压心脏而引起血液流动。

尽管正确的实施胸部按压能使收缩压峰值达到 60~80mmHg,舒张压略低,但颈动脉的平均动脉压很少超过 40mmHg。

虽然胸部按压所产生的血流很少,但是辅以适当的人工呼吸,可为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有氧血供,同时也有利于电除颤的实施。

6.3.1高质量的胸壁按压要点①给予足够频率的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钟;②给予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cm;婴儿及儿童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或婴儿 4cm,儿童5cm;③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④尽量减少按压中断;⑤避免过度换气;⑥多位施救者存在时,应该每2分钟轮换一次。

6.3.2只做胸部按压的 CPR根据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及人类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对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目击者只做胸部按压的 CPR 与常规 CPR(胸部按压加通气)相比,其疗效相似,存活率无差别。

根据这些近期的科学研究及 AHA 的专家共识,AHA 的 ECC 委员会于 2008 年 4 月 22 日对公众提出了科学建议:未经培训的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只需动手(只做胸部按压)的 CPR。

连续胸部按压优点在于:①减少由于通气造成的按压中断,保证重要器官的持续血供;②无需口对口通气,减少目击者实施 CPR 的障碍和顾虑;③简化了 CPR 程序,便于 CPR 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但对于儿科 SCA 患者以及溺水、药物中毒、气道阻塞等引起的 SCA 患者,仍应采用传统 CPR 方法。

6.3.3胸部按压技术①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如平板或地面),保证最佳的按压效果;②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患者的胸廓下缘;③手指向中线滑动,找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④将一手掌贴在紧靠手指的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保证手掌全力压在胸骨上,可避免发生肋骨骨折,注意不要按压剑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