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心理课程标准[详]

合集下载

《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二、课程性质与理念1.课程性质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与护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护理领域中护理对象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同时还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对心理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成为现代护理科学的重要分支。

护理心理学把护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同时也注重相应基本技能的临床运用。

它是现代护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2.课程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方面要符合课程标准。

在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符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课程设计思路由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护理心理学》重点从基础心理学和患者心理出发,构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领悟。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护理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法条解读、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等活动,构建完整严谨的思维模式,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每个单元的学习都以案例、视频和体验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树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观,了解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和护患沟通的因素,熟悉常用的护理心理测验,掌握护理心理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自我心理健康维护,能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指导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二)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1)加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2)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2.知识目标(1)应将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纵向贯连,与社会、人文学科横向贯通。

18-《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18-《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限选课。

在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临床护理实习、实训指导》。

四、设计思路《护理心理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2)理解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3)理解心理护理的概念和意义;(4)掌握病人心理特点和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理解心理护理学的相关概念;(2)会做临床心理疾病病例分析。

(3)具有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能力,学会基本的临床心理护理技能;(4)运用心理学技能解决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心理护理学理论课,充分意识到心理疾病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2)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心理护理学的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习惯;(3)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5)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参考学时30 ,参考学分 2七、课程内容1.课时分配表2. 项目/单元设计八、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建议本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实训室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与知识视野。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课程属性:专业课课程总学分:3课程总学时:56课堂教学学分:2.5课堂教学学时:40实验教学学分:0.5实验教学学时:16适用专业:护理学本科课程负责人:曹枫林大纲主撰人:曹枫林厉萍封丹珺二、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高等护理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

2.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会基本的临床心理评估与干预方法,较深刻的理解心理学对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影响。

为优化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提高其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部分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与临床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讲述了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对象和任务;认知、情绪与情感、人格、需要等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应激;心身疾病;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护患关系;患者心理;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护理。

第一单元绪论【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熟悉:1.护理心理学的任务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护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1.护理心理学的概念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第二单元心理学基础【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和情感的分类2. 情绪和情感的维度与极性3. 常见的情绪理论4.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5. 常见的人格理论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7. 能力的分类及能力的个体差异熟悉:1. 心理现象及心理的实质2.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概念及其关系3. 常见的感知障碍4. 记忆的基本过程5. 遗忘的概念及其规律6. 衡量思维能力的标准7.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8. 情绪的生理机制9. 人格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特性10. 性格的特征及其分类11. 人格与健康的关系掌握:1. 概念:感觉、感受性、知觉、记忆、思维、注意、人格、需要、能力、气质、性格2. 感觉的基本规律3. 知觉的基本特性4.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5.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6. 衡量注意力的标准7.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8. 气质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与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第三单元心理卫生【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心理卫生发展史2.不同年龄阶段发展任务熟悉:1.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2.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1.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概念2. 心理健康的标准3. 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第四单元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异常心理的发生原因2. 焦虑、抑郁、人格障碍、成瘾行为的治疗熟悉:1.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2. 异常心理的分类掌握:1.异常心理、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物质依赖的概念2.焦虑、抑郁、人格障碍、成瘾行为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与小组讨论法、学生汇报、现场学习第五单元心理应激【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应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3.护士常见的职业应激源4. 工作应激的理论5.人格与应激的关系熟悉:1.应激的理论2.应激与健康的关系3.影响应激反应的中介因素掌握:1.应激的科学概念2.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概念3.应激反应的分类4.应对方式的概念及其分类5.防御机制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6.社会支持的概念及其分类7.认知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与小组讨论法第六单元心身疾病【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心身疾病的患病率与人群特征2.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熟悉:心身疾病的范围掌握:1.心身疾病的概念2.常见的心身疾病【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第七单元心理评估【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2. 使用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熟悉:1. 观察法、访谈法2. 常用心理测验掌握:1.心理评估、心理测验、信度、效度的概念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3. 临床常用评定量表的使用【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现场教学、讨论课、自主学习第八单元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常用心理治疗方法的技术2. 心理咨询的技巧熟悉: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共性原则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掌握:1.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概念2.常用心理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第九单元患者心理与心理护理【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 患者角色的权利和义务2. 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熟悉:1. 疾病行为的相关概念2. 患者角色的行为特征3.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4. 心理护理的概念和基本流程5. 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要点掌握:1. 患者常见的角色模式2. 患者就医行为的基本类型3. 患者的基本心理需要【教学方法】教授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第十单元护理人员心理【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1. 护理人员职业角色化的过程2. 影响护理人员角色的因素3.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与管理的关系4.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评估的内容熟悉:1. 护理人员的职业角色2. 护理人员的角色适应3.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掌握:1.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概念和结构2.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教授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参考教材】1.杨艳杰主编. 护理心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曹枫林主编. 护理心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娄凤兰,曹枫林,张澜主编. 护理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4.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刘晓红主编.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第二部分护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护理心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2015年)《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印制制订人员:黎逸,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执笔人:黎逸审核部门:思政院(部)实施部门:人文教研室批准部门:教务处《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依据本课程开设依据以护士执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课程教学容以对心理素质,心理护理技巧,护理工作中的关系进行剖析,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中心,围绕临床护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选择,充分满足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护理职业要求,以课堂教授和实验操作为主要教学载体,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评判性思维和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从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围来看,显然涉及了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交叉,是交叉学科;但如果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则护理心理学本身既是护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护理心理学与许多现有的医学院校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各有关课程有交叉联系。

首先,护理心理学与许多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分泌学、神经免疫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普通和实验心理学等普通基础课程有密切联系或交叉。

例如,行为的神经学基础和心身中介机制等护理心理学基础容,涉及到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知识;语言、交际、习俗、婚姻、家庭、社区、居住、工业化等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与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知识密切有关;整个护理心理学的许多基础概念则来自普通心理学(为此本书安排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容)。

其次,护理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外、妇、儿、耳鼻喉、眼、皮肤、神经精神等各科也均有密切联系,存在着许多交叉的研究课题和应用领域。

例如:A型行为的诊断和矫正技术主要在科的心血管病领域;应激性医学操作的心理行为干预,主要在外科和其它一些领域;行为矫正对儿科病人有特殊意义等等。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HLXLX00000【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Psychology Nursing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6学时【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护理学院)【授课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护理心理学基础》是医学、护理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培养护士良好心理素养,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有一定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规律。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技术,从而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途径,为病人提供恰当的临床心理护理技艺和合理的养生保健措施,使病人得到最佳的身心护理。

同时,教育学生掌握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逐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养,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心理现象的组成和心理的本质。

2.熟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现代医学模式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重要观点。

3.了解护理心理学相关学科、意义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4.会运用心理学不同流派的观点分析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

1.第一节护理心理学概述2.第二节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3.第三节护理心理学发展趋势4.第四节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重点:1.护理心理学的定义;2. 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难点:1.心理学不同流派的观点在分析分析心理现象、心理疾病形成原因的运用。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4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情绪调节、意志的基本概念。

2.掌握情绪的分类以及情绪调节的策略3.熟悉感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注意的品质、情绪的外部表现,意志行动的阶级及情绪和意志在临床中的应用。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高职护理授课系(部):护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护理心理》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高等护理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护理专业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护理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解决护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护理心理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将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结合,强化学生对护理心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

实验教学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护理心理有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等作为前导课程,同时有护患沟通、护理美学等作为平行课程,更为后续的内外妇儿、急救、精神科护理作铺垫,致力于培养心理素质强、能有效运用心理干预技术对护理服务对象进行整体健康护理的高级护理人才。

2.课程设计思路护理心理以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并注重课程的逻辑性和延续性。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培养学生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结合岗位需求,本课程采用传经统教学的模式,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如以动画、视频等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理论和实验结合。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较强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的优势,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适当介绍和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新进展,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有所了解;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护理心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护理人员,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2.技能目标:学生应具备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关爱患者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护理心理学基础:包括心理与生理相互作用、人类行为与健康、患者心理与疾病等基本概念;2.临床心理评估:包括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患者认知和情感评估等;3.心理干预技术: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等基本技能;4.临床护理心理实践:结合临床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应对策略;5.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要求学生在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将结合网络资源,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此外,将定期组织课堂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案例分析报告等。

其中,案例分析报告将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结合临床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考核标准将根据学生的分析思路、理论运用、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护理心理学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研究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医护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服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心理评估、干预和沟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心理健康、心理评估、心理干预等。

2. 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社会、文化等方面。

3. 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倾听、表达、共情等。

4.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心理健康与评估: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讲解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访谈、问卷等。

2. 患者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患者常见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并介绍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医护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分析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如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等,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4. 沟通技巧与方法:介绍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共情等,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 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干预: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如何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治疗等。

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报告等。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五、课程资源与支持1. 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完整版)《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0031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学分:1。

0总学时:24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实验学时: 6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基础护理学适应专业:护理学教材:1。

护理心理学,周郁秋主编,第二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将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现代护理领域所形成了一门新的应用学科.该课程是现代护士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学生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护理心理学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提高护理质量;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良好的心理品质。

通过实验教学,学会临床心理评估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1)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2)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熟悉心理挫折与心理应激,心身障碍与心理治疗;(3)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熟悉儿童病人、老年病人、手术病人、问题病人、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4)了解心理学知识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心理问题的干预理论与技术,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基本技能(1)掌握气质类型调查、艾森克个性问卷、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操作方法;(2)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四、实验要求实验课采取老师指导,学生操作练习的方法,掌握相关量表及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

五、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成绩构成:理论考核占70%、平时成绩占30%(含讨论、作业、考勤).六、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完整版)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完整版)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学时: 54专业:护理学前言护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

因此学习和运用护理心理学,既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所以学习和研究护理心理学是整体护理模式完善的必然结果 .本课程共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心理过程;第三章为个性心理;第四章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第五章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第六章为心理应激;第七章为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第八章为心理评估的方法。

一、课程目标:1、明确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性质和意义2、明确护士及患者的心理现象3、明确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及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处置4、明确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训练与培养方法5、明确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明确社会支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6、明确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需要7、明确病人危机问题之评估以及危机干预的基本处理原则8、明确 90项心理症状核查表二、各章节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标:1、明确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性质和意义2、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3、了解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学内容:1、护理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2、护理心理学的性质3、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心理过程一、教学目标: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以及感觉现象2、了解知觉的分类及特性3、掌握思维的特点、一般规律以及影响思维的因素4、掌握记忆的概念、种类以及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5、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区别6、了解情绪与情感的种类和功能7、了解意志的概念以及意志行动的阶段二、教学内容:1、认知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第三章个性心理一、教学目标:1、掌握需要的类别和动机的规律2、掌握性格和气质的特点和规律3、了解能力种类与差异4、掌握自我意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二、教学内容: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第四章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2、掌握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3、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4、掌握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处置二、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概述2、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3、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处置第五章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目标与作用2、掌握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训练与培养方法3、了解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途径1、心理素质教育概述2、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训练与培养方法3、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途径第六章心理应激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应激研究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2、掌握生活事件概念与分类3、掌握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4、了解应激的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的概念、应对方式5、掌握社会支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对心理应激概念的最新认识2、生活事件3、应激反应4、认知评价5、应对方式6、社会支持第七章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一、教学目标:1、掌握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需要2、了解问题病人及其心理特点3、了解并灵活运用几种心理辅导理论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4、掌握病人危机问题之评估以及危机干预的基本处理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人心理2、个人中心治疗法与心理护理3、完形治疗法与心理护理4、现实治疗法与心理护理5、病人危机问题之评估6、案例分析第八章心理评估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法、会谈法2、掌握 90项心理症状核查表1、观察法、会谈法评估量表三、学时安排:序号内容学时一、导论 4二、心理过程8三、个性心理8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4五、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 4六、心理应激 6七、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16八、心理评估的方法 4总学时54四、考核办法:卷面成绩占 60%,课堂参与 10%,作业占 10%,论文二篇占 20%。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引言: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的学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综合护理的需求增加,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养和能够有效应对患者心理需求的护理人员,编制一份全面且有深度的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程简介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类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患者心理需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倾听技巧,以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应对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三、课程内容1. 人类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心理学的定义与范畴- 心理发展理论- 人格理论- 情绪与情感理论2. 护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患者心理需求的分类与评估- 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护理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3. 沟通与倾听技巧-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倾听技巧与患者关系建立4. 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源与应对策略- 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自我关怀与心理健康维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护理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护理场景,并运用所学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护理干预。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促进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五、评估方式1. 课堂测验: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课程标准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课程标准

沟通技巧与心理疏导方法
沟通技巧:倾 听、表达、非 语言沟通等技 巧,提高与老 年人的沟通能

心理疏导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疏导技术 等,帮助老年 人缓解心理压 力和情绪问题
应对常见心理 问题:如焦虑、 抑郁、孤独等, 提供相应的心
理疏导方法
增强自我心理 调节能力:教 授老年人自我 心理调节的方 法,提高其心
收集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访谈 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护理课程 的需求和意见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反馈分析结 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如 增加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析反馈数据:对收集到的反馈 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再次收集反馈:在教学策略调整 后,再次收集学生反馈,评估调 整效果,持续改进课程质量
结合老年人的生 活经验和实际情 况,合理安排教 学时间,确保教 学内容与老年人 的实际需求相符 合。
根据老年人的学 习反馈和教学效 果,及时调整教 学进度和时间分 配,确保教学效 果最佳。
注重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学
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针对不同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制 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注重老年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 疏导
能力目标
掌握老年心理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备与老年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特点,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 具备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老年人积极、 乐观的生活态度
增强老年人的自 尊、自信和自我 价值感
提高老年人的情 绪调节能力,促 进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课程标准
汇报人: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2.课程代码:NPSY1013.学时数:48学时(理论课程:36学时,实践课程:12学时)4.学分数:3学分5.课程类型:必修课程6.先修课程:心理学基础7.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护理心理学,学生应能够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来评估和对护理对象进行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1.心理健康和疾病(2学时)-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征-常见心理疾病的分类和症状-心理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2.心理发展(4学时)-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和阶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和特征-成人心理发展的关键任务和特征-老年人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挑战3.心理评估(6学时)-护理心理评估的目的和流程-常见的心理评估工具-临床评估方法和技巧-护理记录和报告编写4.心理应对和应用技术(8学时)-基本心理应对机制和理论-应对疾病和创伤的心理支持策略-护理干预的常见问题和应用技巧-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的技巧5.心理健康教育(4学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健康促进和心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6.精神疾病护理(8学时)-精神疾病的分类和症状-精神病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护理技巧-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案的管理7.护理伦理和心理支持(6学时)-护理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护理伦理问题的处理和决策-心理支持的基本原则和技巧8.实践课程(12学时)-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模拟情景演练-护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实践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视频展示等。

2.实践课程通过模拟情景演练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

四、教材主教材:-《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案例与分析》辅助教材:-《心理学百科全书》-《护理心理学实践指南》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评定(50%):包括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课堂参与等方面的评估。

2.期中考试(20%):理论知识的答题形式。

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标准修

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标准修

附件二、专业课程标准《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心理与精神护理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心理与精神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内容分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两部分.护理心理学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技能,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方法;精神科护理学是运用护理学和精神医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精神病人恢复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和护考的需要侧重于后一部分,即精神疾病的心理护理。

前期课程是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等。

后续课程是内科护理、康复护理等。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设计强调“教学做合一”,做字当先,学在其中。

学生通过实训实习环节,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解决,解决不了再向老师请教,使学生在做中不断积累实践知识,老师在指导中讲解普通心理学及精神护理的原理和技术,使学生熟练区分人的正常心理状态、异常精神活动、掌握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常见精神疾病心理护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技术。

二、课程目标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心理与精神护理的基本过程有初步的认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并具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服务对象心理问题的职业能力,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做前期准备。

(一)能力目标能依据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合理心理评估、诊断、护理等。

(二)知识目标理解正常与异常心理状态、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常见精神疾病心理护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内容。

(三)素质目标具备独立思考、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等能力,能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三、课程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针对护士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工作任务,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了该课程的四大项目:心理状态、心理评估、心理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咨询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二)课程编码:(三)学分:2(四)总学时:36(理论:30,实践:6)(五)授课学期: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八)后续课程:《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九)课程性质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护理学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护理领域中,研究和解决护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干预方法及技术,因而也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是介于护理与心理学之间的课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辩证唯物主义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使护生在临床工作能够按照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和处理临床问题。

二、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表现。

(2)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理解护理人员角色及其职业适应。

(4)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

(5)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对各种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2、能力目标(1)正确运用心理应对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熟练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进行心理护理。

(3)学会运用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异常进行防治及宣传。

(4)学会运用心理评估技术,提高心理诊断、心理护理水平。

3、思想目标(1)通过对普通心理的学习,形成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

(2)通过对发展心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心理发展观。

(3)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通过对健康心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健康观。

(5)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和患者心理的学习,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6)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的作风。

(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不仅教授护理心理学基础知识,更重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应用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护理心理学概述、护患心理、心理护理、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2、2、操作: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主要介绍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心理评估,心理护理,临床心理护理方法,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等。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二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病人的心理、心理护理总论、病人心理护理分论;掌握各类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程序, 培养护士维护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难点是与护理心理学相关的经典心理学知识体系,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应激、心理评估、心理干预。

重点章节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九、十章。

难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章。

四、课程基本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目的要求1.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1.2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1.3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4掌握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1.5熟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6熟悉护理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及护理观1.7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1.8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重要的心理学派别2.教学容2.1护理心理学概述2.2护理心理学的发展2.3护理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及护理观2.4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2.5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3.重点:3.1护理心理学的概念3. 2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4.难点: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目的要求1.1掌握心理现象及实质1.2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的概念1.3掌握感觉的特征、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思维的过程和思维、注意的品质1.4掌握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及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5.掌握意志的概念和品质1.6掌握人格含义、结构1.7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1.8掌握动机的功能和兴趣的品质1.9掌握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1.10掌握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气质的生理基础、性格的类型1.11熟悉感觉的种类、感受性及其测定、知觉的种类、记忆的种类、思维的种类、想象和思维的种类1.12熟悉情绪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状态1.13熟悉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1.14熟悉人格特征、需要的理论、动机冲突和兴趣种类1.15熟悉能力的种类、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1.16了解想象的作用1.17了解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1.18了解意志的培养1.19了解人格理论、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气质的意义、性格的类型1.20了解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2.教学容2.1心理现象及实质2.2心理过程2.3人格3.重点:3.1心理的实质3.2感觉、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3.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3.4人格的概念、人格的结构3.5动机冲突、气质的生理基础、性格类型4难点:4.1心理的实质4.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4.3情绪的理论与生理机制4.4人格的特征4.5气质的生理基础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4学时(理论)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1.目的要求1.1掌握心理健康、防御机制、应激、应激反应的概念1.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1.3掌握应激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1.4掌握应激的心理模型及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在其中的作用1.5熟悉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6熟悉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1.7熟悉应激的生理模型1.8熟悉应对的特质及过程观点1.9了解防御机制的特征及分类1.10了解应激的概念、分类1.11了解应对方式的分类及测量1.12了解常见的心身疾病2.教学主要容2.1.应激概述2.2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2.3应激反应2.4心身疾病3.重点:3.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3.2应激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3.3认知评价在应激心理模型中的作用4.难点:4.1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4. 2应激的心理模型4.3应对与防御机制的关系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第四章心理评估1.目的要求1.1掌握心理评估、心理测验的概念1.2掌握常用心理测验分类、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1.3熟悉行为观察法和访谈技术1.4了解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1.5了解临床常用量表2.教学容2.1心理评估概述2.2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2.3临床常用心理量表的使用3.重点:3.1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3.2人格测验的基本概念4.难点:标准化心理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5.学时分配第五章心理干预1.目的要求1.1掌握心理干预的概念与分类1.2.掌握系统脱敏技术和方法1.3.掌握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方法1.4掌握生物反馈技术和方法1.5掌握放松疗法的技术1.6熟悉家庭干预、集体心理干预及暗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7了解贝克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人本疗法的原理2.教学容2.1心理干预概述2.2支持疗法2.3行为疗法2.4认知疗法2.5集体心理干预2.6家庭干预3.重点:行为行为疗法的常用方法4.难点:4.1临床心理护理各方法的理论基础4.2生物反馈技术、系统脱敏法5.学时分配第六章病人心理1.目的要求1.1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反应1.2熟悉病人的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及其各自影响因素1.3了解病人及病人角色的概念、角色转换问题2.教学容2.1病人心理概述2.2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3.重点: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反应4.难点:病人角色的概念、角色转换问题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第七章心理护理1.目的要求1.1掌握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共性化心理护理、有意识心理护理、无意识心理护理的概念1.2掌握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与区别1.3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1.4掌握心理护理的伦理学原则1.5熟悉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1. 6熟悉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共性化心理护理的比较1.7熟悉有意识心理护理与无意识心理护理的比较1.8熟悉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1.9了解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1.10了解评估病人心理问题、选择护理对策1.11了解护士的职业心态对实施心理护理的影响2.教学主要容2.1概述2.2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3.重点:3.1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与区别3.2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3.3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4.难点:4.1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4.2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4学时(理论)第八章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一)1.目的要求1.1掌握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1.2熟悉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1.3了解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评估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2.教学容2.1.孕产妇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2.2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2.3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3.重点: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4.难点: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评估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第九章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二)1.目的要求1.1掌握慢性病病人、术前、术后病人及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1.2熟悉慢性病病人心理影响因素、术中病人的心理特点1.3了解慢性病病人的心理评估、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关系2.教学容2.1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2.2.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2.3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3.重点:慢性病病人、术前、术后病人及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4.难点: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关系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第十章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三)1.目的要求1.1掌握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1.2熟悉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1.3了解与肿瘤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危机事件常见原因2.教学容2.1.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2.2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2.3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3.重点: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4.难点: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第十一章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1.目的要求1.1掌握护士常见的应激源及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1.2熟悉护士职业紧的消极影响及职业倦怠对健康的影响1.3了解职业紧的生态学模式及护士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2.教学容2.1护士常见的应激源2.2护士心理健康状况2.3护士的心理健康的维护3.重点:护士常见的应激源及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4.难点:职业紧的生态学模式及职业倦怠对健康的影响5.学时分配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五、实践环节教学容(一)实践要求通过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将能够:1.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2.掌握心理测验、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3.结合护理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分析临床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二)实践容学时类型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学时实践类型1 心理测验2 量表2 心理评估 4 角色扮演3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 演示VCD4 慢性病人、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2 演示VCD5 肿瘤病人、创伤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2 演示VCD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艳杰.《护理心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2007.72.乾金.《医学心理学》第4版. :人民卫生.2005.93.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 :师大学.2012.5七、考核形式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满分100分,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