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经典诵读讲课教案
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4篇

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4篇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并愿意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龙舟。
3、尝试运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家长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视频、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好吗教师播放端午节的由来视频。
2.师:刚刚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端午节都要做些什么吗(不会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吗(1)幼儿和家长共同回答问题,说出端午节习俗。
(2)教师出示ppt图片,端午节风俗习惯。
(3)特别引出赛龙舟,引起幼儿兴趣。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吧!(播放简短视频)(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2)出示木质龙舟,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②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3)播放ppt,观看别人的手工龙舟作品。
4.教师示范制作龙舟师:我们也来做一做龙舟吧!(1)出示制作龙舟材料,介绍制作材料(2)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注意事项。
5.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幼儿家长与龙舟一起合影。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通过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活动的意义,还获得了多种经验的积累,如学会有序的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用画剪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的经验等等。
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2一、选题背景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班端午经典诵读古诗教案

小班端午经典诵读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2.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2.学习古诗词,理解诗词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诵读任务。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合作完成诵读任务,发挥个人特长。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2.学习古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如《赤壁赋》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和深刻情感。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诵读,并设计动作配合诵读,展示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4.展示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诵读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赞,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古诗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背诵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学习了古诗词,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是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七、教学心得本节课通过端午节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合作精神。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成长中不忘传统,传承中华文化。
端午节经典朗诵活动方案

端午节经典朗读活动方案端午节经典朗读活动方案1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理解民族文化传统、承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
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教育的详细表达。
为了实在有效的在各年级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诵读经典名著、打好人生底色,弘扬传统文塑造美妙心灵。
二、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三、活动时间:20xx年5月------20xx年6月四、活动形式:1.熟读成诵,快乐积累。
国学经典是高度浓缩又互相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考虑和为人之道的阐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
当然,经典跨越历史的长河,毕竟与现代社会相隔长远,难免存在一些糟粕。
我们要以辩证的目光去理解,去学习。
诵读,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p ,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语言正是在反复的理论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假设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施行快乐学习法。
老师引导学生慢读、快读、熟读、诵读之历程,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营造气氛,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
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
在校园播送、橱窗、板报等媒介开拓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4、老师指导:⑴语文老师:负责主要任务,多作指导;所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要学生能纯熟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对于一些典故,老师适当作一些指导。
⑵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利用班会、晨会、队会等活动组织指导开展。
端午节诵读活动方案

端午节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弘扬端午节的文化传统与节俗;2.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同;3.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和朗读能力;4.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文化背景的搜集与整理,包括端午节的起源、发展和传统习俗等;2.端午节相关的诗词的选取和整理;3.活动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包括音响、麦克风等;4.学生分组的安排,每个小组约5名学生;5.活动物资准备,如包粽子的材料、草绳、竹叶等。
三、活动流程1.端午节知识普及在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一次知识普及环节,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重要性和传统习俗等。
可借助多媒体和图片进行展示,加强学生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
2.诵读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端午节相关的诗词,进行诵读比赛。
小组内部学生可以自行分工,每个人负责一段,也可以全体成员共同诵读。
评委评分时可从内容准确性、语言表达和声音美感等方面进行评判。
(诵读篇目参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包粽子比赛在诵读比赛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
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代表包粽子,其他成员协助完成。
评委从外观、口感和包粽速度等方面进行评判,评出最佳组别。
4.粽子品尝和分享将包好的粽子进行品尝和分享,让学生们共同感受端午节的味道和乐趣。
同时,可启发学生讨论粽子的制作方法和历史渊源,加深对端午节文化的认识。
5.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精选3篇)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的目的:通过开展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增强文化立校的意识,增强教师队伍文化内涵,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用我们每一位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气韵的教师个体去影响去带动去教育去熏陶我们每一位在校的学生,使我们每一位在校小学生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中华好儿郎。
2024年端午节经典朗诵活动方案

2024年端午节经典朗诵活动方案标题:____年端午节经典朗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同感,学校决定在____年端午节期间开展经典朗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2. 深化学生对端午节历史和文化的认知;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经典诗词,提高其审美情趣;4.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活动内容与流程1. 主题选择选择与端午节相关的经典诗词作为朗诵的主题,例如《赠子由渐士》、《饮谢韦师长水词》等。
这些诗词既能够展现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报名与选拔在校园广播、班级通知栏等途径宣布朗诵活动的信息,并要求有意参加朗诵的学生进行报名。
报名截止后,由语文老师组织选拔赛,根据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表现情况进行选拔,确定参赛学生名单。
3. 练习与指导参赛学生在确定之后,可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集中的朗诵练习。
同时,邀请专业老师或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进行指导,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技巧。
4. 广场朗诵展示在端午节当天,选择一个校园广场或者室外场地进行朗诵展示。
学校可事先进行场地布置,设置舞台和音响设备,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
5. 评选与表彰由专业老师组成的评委团,根据朗诵的内容、表现和语言水平进行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纪念品。
此外,还可以设立最佳表演奖、最佳文化内涵奖等特殊奖项,增加参与度和学生的积极性。
四、活动宣传与推广1. 内部宣传在学校广播、班级通知栏、电子屏幕等途径进行内部宣传,提前介绍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外部推广邀请当地媒体关注此次活动,进行报道和宣传,提高社会的关注度。
同时,将活动信息发布到学校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端午节》教案(精品7篇)

《端午节》教案(精品7篇)《端午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总会”说明了什么?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端午忆屈原朗诵课程设计

端午忆屈原朗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屈原的生平及其对楚辞的贡献。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诵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了解古诗文吟诵的基本技巧。
3. 学生能够认知和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如修辞手法、韵律节奏等,对楚辞进行鉴赏。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朗诵练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演绎楚辞作品,增强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洁品质,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2. 学生在朗诵和鉴赏楚辞的过程中,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升文化自信。
3. 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学习过程,树立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语文课本中关于端午节和屈原的相关内容为载体,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设计成一堂集文化传承、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和自我表达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教学要求:本课程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感受,通过情境创设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端午节和屈原为主题,结合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的相关章节,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端午节文化背景介绍:包括端午节的起源、屈原的生平简介及其与端午节的关系,通过故事形式讲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楚辞作品选读:选取《离骚》、《九歌》等具有代表性的楚辞作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朗诵技巧讲解与练习:讲解古诗文朗诵的基本技巧,如声调、停顿、重音等,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评互鉴,提高朗诵水平。
端午节授课教案(精选8篇)

端午节授课教案端午节授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授课教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授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引导学生珍惜并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3、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辩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自己调查走访,查阅资料。
2、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分小组搜集并整理资料,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1、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称吗?(分小组汇报成果并补充)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也很多,你都知道哪些?(学生分组交流)(三)活动二:端午讲故事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四) 活动三:端午话习俗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课件展示: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4、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5、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你知道吗?(学生自由交流)(五)活动四:端午颂诗词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呢?(学生交流分享)(六)活动五:谈感受,激发情感今年端午节你打算怎么过?(学生交流自己的计划。
)五、教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相信我们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
小班经典诵读端午节教案

小班经典诵读端午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 通过诵读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传统节日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 经典诗词的诵读。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理解;2. 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表达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端午节的相关图片、道具等;2. 经典诗词的诵读材料;3. 学生制作的端午节手工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教师可事先准备好端午节的相关图片、道具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猜测,引出端午节这一主题。
也可以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经典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经典诗词,如《静夜思》、《赤壁赋》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诗词与端午节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民族情感。
3. 诵读经典诗词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经典诗词进行诵读。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配合动作,增加诗词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4. 制作手工作品让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的手工作品,如香包、粽子等,增加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5. 总结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诵读和手工作品进行肯定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加深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诵读经典诗词和制作手工作品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学修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及反思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及反思一、教案一、课题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的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与传统习俗;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技巧;3.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三、教学内容1.前期准备:教师准备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传统习俗的资料、教学课件和标贴等。
2.朗诵内容:选择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歌谣和篇章,并分配给学生进行背诵和朗诵。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教师先朗读,然后学生跟读;2.分组表演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自己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投票。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
2.朗诵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那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歌谣和篇章,并分配给学生进行背诵和朗诵。
3.小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自己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投票。
4.总结评价:学生进行朗诵和表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鼓励学生继续爱好传统文化。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朗诵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朗诵和表演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七、教学反思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教师可以在朗诵课前,进行简洁、生动、有趣的端午节的介绍和讲解。
2.在朗诵诗歌和歌谣的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其中的生僻词汇适当加以注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3.在小组表演环节中,要注意指导和协调,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力。
4.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进行细致、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为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课程知识打下基础。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说和文化内涵,以及端午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3.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介绍端午节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和起源,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各种传说故事,如屈原的故事、龙舟赛的传说等。
2.端午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介绍端午节时人们的一些习俗和庆祝方式,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踩高跷等。
3.朗诵和表演通过让学生朗诵古诗、歌曲和表演跳高跷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技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端午节吗?它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故事?有哪些习俗和庆祝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传说(20分钟)通过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来历,以及屈原的故事、龙舟赛的传说等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3.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20分钟)通过介绍粽子、龙舟、高跷等习俗和庆祝方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具体的活动和庆祝形式。
4.朗诵课文和表演(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古诗、歌曲和表演跳高跷等活动。
通过让学生利用朗诵和表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技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
5.总结(5分钟)通过回答提问的方式来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端午节有哪些传说故事?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和庆祝方式?”以此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听取学生的朗诵和表演,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技巧。
3.布置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思考题或作业,来检查学生对端午节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建议1.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技巧。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设计

关于端午节的朗诵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及食品文化;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2.端午节的传统习俗;3.端午节的食品文化;4.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视频、图片、歌曲等形式,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
2.核心教学环节(30分钟)(1)学习朗诵文本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朗诵文本,并根据感受讲述其文本的主旨和内容;师生共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掌握其写作技法和朗诵要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2)扩展阅读与学习结合历史文化课程,让学生扩展阅读有关端午节的相关书籍、文献资料,探究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3.巩固环节(1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端午节的其中某一个方面,如历史渊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等,然后向全班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2)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撰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或者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知识点,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端午节的整体把握和深刻理解。
四、课后延伸(1)师生互动,通过讨论、分享、辩论等形式,进一步深入探讨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2)组织家庭作业,让学生或与家人一起亲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食品或文化用品,感受端午节的传统和文化价值;(3)通过体验、参观等形式,扩展和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五、教学评价通过朗诵、写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检测学生对端午节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和参加相关活动,加深对端午节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端午朗诵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端午节的来历》等与端午节相关的诗歌和文章。
- 学生能够通过朗诵,表达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 通过朗诵实践,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2. 端午节相关的诗歌和文章,如《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等。
3. 朗诵技巧和舞台表现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
2.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二)学习知识1.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2. 学生阅读《端午节的来历》等与端午节相关的诗歌和文章,了解屈原的故事。
(三)朗诵训练1. 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组练习朗诵,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朗诵成果,互相评价。
(四)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端午节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朗诵和合作学习情况。
2. 朗诵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诵技巧、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力。
3.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端午节起源、习俗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端午节图片、视频和诗歌文章。
2. 朗诵材料:《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等。
3. 课堂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诵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端午节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幼儿园端午主题诗歌朗诵教案

幼儿园端午主题诗歌朗诵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感受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涵。
2.了解《屈原》的事迹及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激发幼儿爱国热情。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诵能力,陶冶情操,增强幼儿对诗歌的鉴赏与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诗歌《端午节》、绘本《屈原》、图片、乐器、背景音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幼儿:今天我们要说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到底是哪一个节日,你们知道吗?幼儿:“端午节!”教师:非常好!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吗?幼儿:“因为屈原的事情。
”教师:对了,屈原是谁?幼儿:“他是一位爱国诗人。
”教师:说得真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吧。
2.学习诗歌《端午节》(1)教师先唱一次《端午节》,让幼儿听一听。
(2)教师手持绘本《屈原》,让幼儿看一看。
(3)教师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并与幼儿一起分享一下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涵。
(4)教师让幼儿模仿自己的朗读,学习掌握《端午节》的韵律、语调以及各句的朗读方法。
3.朗诵《端午节》(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端午节》。
(2)加强练习,让幼儿熟读并强化记忆。
(3)幼儿组织小团队,互相朗诵并掌握个人的朗诵情况。
4.配合乐器和背景音乐的演唱(1)结合背景音乐《赛龙舟》、乐器铜鼓、钹等,让幼儿配合演唱。
(2)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各自的音乐才华和朗诵水平。
(3)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
5.整体表演(1)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将自己的朗诵表演呈现给全班同学。
(2)让每个小组中的幼儿自由选择音乐和乐器,来表现他们幼儿朗诵《端午节》的风采。
6.收尾和反思(1)在朗诵和表演结束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回顾与总结的机会。
(2)通过评论的方式,让幼儿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自我评估,同时也为下次更好的表现做好铺垫。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朗诵,幼儿们不仅掌握了《端午节》这首诗歌的韵律、语调和朗诵方法,还了解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
幼儿园端午节诗歌朗诵教案

幼儿园端午节诗歌朗诵教案一、教案概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
在幼儿园,如何默默传承民族文化,让幼儿了解和认知端午节,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端午节诗歌朗诵教学而设计的,旨在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培养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和文化兴趣,提高他们的良好品德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感悟;2. 学习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培养对性格气概的感悟和思考;3. 观看端午节相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通过美感体验,提升数字素养和综合表现力;4. 通过原生态的诗歌朗诵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品位;5. 通过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让幼儿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旁观者/作者的思考和辨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2.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3. 端午节的食材、习俗和活动;4. 赛龙舟、吃粽子的文化渗透,分析古今龙舟文化的差异与联系;5. 中国经典诗歌朗诵,包括《楚辞》、《红楼梦》、《书法》等;6. 与中外诗歌作品的比较,包括《柳枝词》、《鱼玄机诗》、《南京大屠杀》等;7. 端午节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制作艺术手工、制作小游戏等;四、教学策略1. 授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课程实施的相关资料和文物,如龙舟模型、粽子模型、端午节商品图片、文学作品、香包、手工制作教材等。
2. 快速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将通过展示和浏览画册、用功卡、视频、动画等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获得物质体验和情感认知,从而打好他们对端午节的信号和素质奠基。
3. 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在本课程中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应使用唱歌、说话、朗诵、表演等艺术手段,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提高到最大程度。
4. 分角色参与:教师将幼儿分配给不同的角色,如讲解员、点评员、客观散发者、清晰发音者、文章整合员、敷衍类型、应付队员等,以刺激幼儿的游戏动机和学习欲望。
小学端午节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

小学端午节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2. 通过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诵能力,增强语感;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传统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2. 唐诗宋词中的端午节作品。
三、教学过程:1.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意义、传统风俗,例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2. 古诗词朗诵与教学(35分钟)(1)教师先朗诵一遍古代诗词《清明上河图》中的“红火鸡”(折枝垂手招,夭桃逐美芳),让学生感受这首诗词的节日气氛。
(2)请学生朗诵汉代乌江祭龙诗《乌江》中的“舞文宣武,师古授今,年年乐此,不辞辛劳。
”。
这首诗表现了乌江祭龙的壮观场面和人们歌颂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情感。
(3)让学生欣赏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日高闲掷柘枝间,不忍把吴钩看。
”,学习古代诗人对公正和真理的追求。
(4)请学生朗诵唐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感受田园诗的优美、清新、自然之美。
(5)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唐诗、宋词中展现端午节的作品进行朗诵。
3. 诗词鉴赏和评价(15分钟)让学生互相表演、欣赏、评价,并熟记一些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
四、教学资源:1. 课件、投影仪、音响设备;2. 相关图书、资料;3. 各种端午节活动物品。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自己背诵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古体诗,并配以朗诵。
六、教学反思:本次端午节古诗词诵读教案设计以浅显易懂和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欣赏、朗读、模仿古人的诗歌,培养了学生的华文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丰富的端午节文化,培育他们对祖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教案

幼儿园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和了解端午节的文化背景;
2.通过诵读经典诗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文化意识。
二、教学准备
经典诵读诗歌PPT资料、毛笔、砚台、纸张、端午节相关资料、传统食品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
老师为幼儿们介绍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食品。
2. 经典诵读(20分钟)
老师通过PPT资料,让幼儿们一起诵读经典的端午节诗歌:《节日的告诉》,《端午节前夕》等。
3. 体验端午节(15分钟)
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真正的端午节传统食品——粽子,并与
幼儿一起品尝,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4. 综合活动(15分钟)
幼儿们可以使用毛笔、砚台等传统文化工具,自由创作端午节相关的像素画或毛笔字。
5. 结束(2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再次强化幼儿们对端午节的文化理解和爱国情感。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活动,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端午节的文化背景,了解端午节传统食品和活动,并通过经典诗歌的诵读,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传统文化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经典诵读
“粽叶飘香,爱国情长”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端午佳节临近,为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让广大中学生感受中华经典之美,共同传承民族的智慧,我校开展“粽叶飘
香,爱国情长”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三、活动形式
集体诵读
四、活动时间
8分钟
五、活动内容
粽叶飘香,爱国情长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毅然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的节日。
(领诵)
一、童谣
(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二)
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
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齐诵)
二、诵读端午诗
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人们以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留下了熟悉的“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等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领诵)
1.题三闾大夫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2.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4.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
•
• 5.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三、诵读爱国诗
是屈原把爱国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升华为一种民族精神,给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纪念屈原,就是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武出使十九年持节不屈,岳飞精忠报国至死无悔,文天祥正气浩然慷慨就义,林则徐虎门禁烟不畏列强。
这些人物虽生活时代不同,但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捍卫祖国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
6.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9.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诵诗爱中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一位中国人都应热爱家乡爱祖国,都有为了祖国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在端午节这个传承爱国主义的节日里,汲取爱国主义的营养,营造爱国主义的氛围,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把爱国主义铸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领诵)
10、水乡行
作者:沙白
水乡的路,
水云铺。
进庄出庄,
一把橹。
渔网作门帘,
挂满树。
走近才见,
几户人家住。
榴火自红,
柳线舞。
家家门前,
锁一副。
要找人,
稻海深处。
一步步,
踏停蛙鼓。
蝉声住,
水上起暮雾。
儿童解缆送客,
一手好橹。
11、中国梦诗歌朗诵稿
中国我美丽的家园
是我生长的地方
中国梦流淌在岁月里
五千年民族魂生生不息世代炎黄子孙风雨同行朝阳下
国歌奏响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我似那白鸽飞越蓝天我看到
江南水乡的秀美
北国雪野的无垠
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巍峨长城一去万里的雄伟我看到
滔滔长江蜿蜒流淌
滚滚黄河沸腾咆哮
中国在困惑中崛起
中国在灾难中强盛
我的梦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