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中学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10套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年中学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
模拟试题含答案分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
3.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 )。

A.分支型学制
B.双轨制.
C.六三三制
D.单轨制
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6.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

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7.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控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8.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
10.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领导,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

(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12.教师面对的是不断随时代变化并且有着丰富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效性
13.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4.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15.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16.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 )。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终结性评定
D.发展性评定
17.( )又称为工作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18.“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泛化说
D.认知结构说
19.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下列( )属于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A.能力高低
B.运气好坏
C.外界环境
D.任务难度
20.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A.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平
C.非常高的水平
D.中等水平
2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22.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3.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24.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水平。

A.超常
B.较高
C.普通
D.弱智
25.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6.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27.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8.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 )阶段。

A.原型选定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30.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 )。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复杂性
B.意识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3.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4.学校的产生一般需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5.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广域课程
B.核心课程
C.潜在课程
D.融合课程
6.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 )环节来完成。

A.审题
B.联想
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
7.皮亚杰认为,2岁至l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有(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8.想象的基本特征有( )。

A.新颖性
B.离奇性
C.生动性
D.形象性
9.下面哪些属于一般能力?( )
A.记忆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
D.色彩鉴别力
10.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打“×”)
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 )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 )
4.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
5.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
6.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7.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
8.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
9.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
10.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某中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

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

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个班的课。

曾刚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

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

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

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

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问题: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2.某位教师教《就义诗》时,课堂上发生了一件事。

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

学生听了都哄笑起来,教室里本来严肃的气氛没有了。

怎么办呢?这时教师神态自若地问:“同学们,你们在笑什么?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听老师这么一说,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她接着说:“‘还有后来人’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意思是‘还有人接班’。

”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教师又亲切地对大家说:“当然,意思不变并不等于说这位同学读对了。

他之所以读错,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的缘故。

如果仔细看,认真读,就不会出现这种差错了。

我们请他再为大家朗读一遍好吗?”同学们听了鼓起掌来。

这时,那个读错字的学生情绪更加激动地读了起来。

问题:试结合教师职业素养的理论,评析这位教师教学艺术的高明之处。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回答问题。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

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

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问题: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马克思主艾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

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2.A [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于l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是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

3.B [解析]英国的教育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了双轨制,贵族与平民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接受教育。

现代的英国,中等学校仍然沿袭着双轨制。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4.B[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5.A[解析]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哪里有道,哪里就有教师,体现出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6.C [解析]题干中所体现出的是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

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

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ll岁以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

7.B [解析]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

由于这个原因“苏格拉底教学法”又被称做“产婆术”(或“助产术”)。

8.B[解析]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盼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9.B[解析]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由此,为人师表这一规范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10.A[解析]略
11.B [解析]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12.B[解析]教师职业的很大挑战来自于不断变化的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自然也没有处处皆可适用的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年复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宣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13.B [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4.D[解析]在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上,生产力水平起着决定的作用。

15.B[解析]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16.B[解析]形成性评定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7.B[解析]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使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即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18.A[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

心理官能(指记忆、思维等一般心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这种说法与皮亚杰的观点相似。

19.C[解析]只有外界环境是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20.B[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因此,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21.B [解析]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为,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2.A[解析]略
23.B[解析]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24.C[解析]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其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当,则其智力处于普通水平。

25.A [解析]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6 .C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27.C[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8.B [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在原型操作除段,主体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在原型内化阶段,主体把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9.A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学习。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0.C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划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1.BD[解析]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意识性和社会性。

2.ABCD[解析]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第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第二。

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第四,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第五,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第六,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第七,个别施教或集体施教的教学形式。

3.ABCD [解析]教育的人口功能体现在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和有利于人口迁移,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控制人口流动不是教育的人口功能。

正确答案为ABCD。

4.ABC [解析]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
记载达到一定程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等。

5.ABD[解析]综合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及内在联系。

6.ABCD[解析]知识应用一般分为审题、联想、知识理解和课题类化四个环节。

7.ABCD[解析]皮亚杰认为2岁至l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包括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和公正阶段。

8.AD[解析]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9.ABC [解析]一般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色彩鉴别力不属于一般能力。

10.ABCD[解析]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三、判断题
1.×[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3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2.×[解析]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3.×[解析]题干所述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

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

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4.√[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可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5.×[解析]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

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6.×[解析]题干所述的是信度,效度指测验的正确性。

7.√[解析]略
8.√[解析]略
9.×[解析]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10.×[解析]观察法更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访谈法更适合了解对象的深层看法。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参考答案]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五、综合分析题
1.[参考答案]如果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会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
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

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2.[参考答案]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艺术,它主要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教师教学的表演技巧,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临场应变的技巧,亦即教师的“教育机智”。

该案例中,一个学生读错诗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可想而知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教学中应有的严肃气氛,还会伤害那位朗读课文的同学的自尊心。

面对这种情况,这位教师从容不迫的一席话,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严格要求和期待。

这位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且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巧妙她解决了问题,这正是教师掌握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教育机智的表现。

教育机智渗透在这位教师教学活动中临场的创造性发挥上,是她平时深思熟虑和积累丰富教育经验带来的结果。

掌握这种艺术,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理解和尊重及理解学生的处境,尊重学生的人格。

3.[参考答案];就王老师的职业身份而言,其错误有三点:
(1)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

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

(2)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

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的原则。

(3)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

就学生身份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名同学的错误有两点:
(1)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

(2)不尊重教师。

在教师正在上课的时候,动手动口,这是一种明显不尊重任课教师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