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官渡区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2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

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被称为“绝学”的甲骨文与甲骨学,内容丰富,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古典文献遗产,其时代属于商王朝后期。

甲骨文出自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包括商王、贵妇、王室成员、卜官、贵族、各方巫师、地方要员等。

这些人群以特有的占卜文例形式(通称甲骨卜辞)或记事文例形式(通称记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贯以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的日常生活事象,记下了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记下了大量的神名、先王先妣名、贵显人物名、诸侯方国君长名、部落族长名、外交使者名与神话传说人物等,揭示出王位继承法与婚姻亲属制的特点,王事与臣属活动的政治景观,重大事件中的人物思想情感表现,商王与诸侯方国的关系,官僚机构与职官的职掌,社会生活中权贵与平民、奴仆的阶级结构,经济产业的管理者与手工业劳动者的等级关系,不同族群的宗教意识观念,军事战争中的武官、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和攻防行事,丧葬祭祀中人殉人祭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及其与墓主的关系等,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

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官渡一中高二年级-2020学年秋季学期10月月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提供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编.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悠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旼,据称有田数百亩。

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

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

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

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

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

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

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

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产生联系。

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

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

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

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这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

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得以留存至今。

如刘昚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24首。

有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的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

二是批评史价值。

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唐三味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

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

如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提倡“幽情单绪”“孤怀”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

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拒检”,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等,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

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对象。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万卷网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万卷网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 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 新闻产品。
难度:0.65 组卷:76 题型:现代文阅读 更新:2020/1/10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 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 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 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 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 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 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 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 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 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先生曾言:“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

”这一论断,概括了历代美学家对于美的共同看法:美离不开人,有了人,世界才有美,美是人在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诞生的,人是这一审美关系的主体.“世界的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

人何以会成为“世界的美”?这就涉及人的本质问题。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因为有意识,人不仅能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而且能认识作为客体的对象,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种种关系。

这些关系,有的是实用性的,意在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有的是伦理性的,意在满足群体的社会需要,如道德和法律的规范等等。

这些关系,都是外在的,带有强制性,显得不自由。

而审美关系则超越了这些关系,使主体和客体之间实现了一种非强制性的自由关系:主体对客体没有实际利害的要求,只是某种形象的观赏和精神上的满足。

美就诞生在这种自由性的审美关系之中。

只有拥有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因此,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

当人尚处在动物式的自由生命状态,还未能从物质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当人还是不自由的时候,他即便有了意识,也还不能审美。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其原因就在于忧心忡忡的穷人和贩卖矿物的商人在美丽的景色和具有审美特质的矿物面前未能建立自由性的审美关系。

正因为如此,所以美虽然产生于人与现实的关系之中,但它却超越了这个关系,使人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

从人类的精神发生史来看,人类的意识一方面把自己和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建立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了“类”的意识,在社会规范和公共意志上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官渡区一中高二年级2019-202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云南省官渡区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云南省官渡区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云南省官渡区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宝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哲学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利益动机的驱使,这与古人“无利不起早“的观念。

用这个观点去分析,某些家长嫌学校作业少主动给孩子加码的问题也就了。

事实上,给中小学生减负已是的话题,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探讨。

一方面,在学生课业压力等重压之下,公立教育单方面减负必然促使家长转向其他教育形式,以补足孩子学习时长;另一方面,让学生有更快乐的学习生活,却又是减负的题中之义。

减负令为什么难以顺利施行?在于高等教育基础实力的不均衡。

因此,()可喜的是,对本科教育的重视正在提上议事日程。

只要当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任何本科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时,中国的孩子才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遨游出来。

换句话说,只有本科教育增负,中小学教育才能真正减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同小异水到渠成老生常谈归根结底B . 如出一辙迎刃而解老生常谈追根究底C . 大同小异迎刃而解老调重弹归根结底D . 如出一辙水到渠成老调重弹追根究底(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就是减负成功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尤其是高校的本科教育B . 高校的本科教育,特别是更加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就是减负成功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C . 减负能否成功的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在于高校的本科教育,尤其是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的情况D . 减负成功最根本的利益驱动力,在于更加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本科教育(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只要当任何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都在社会上得以立足时,中国的孩子就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

B . 只有当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任何本科学生,都在社会上能立足时,中国的孩子才会真正从题海中遨游出来。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官渡区一中高二年级2019-202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周静审题人:刘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2019-2020学年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梯子周粲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

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

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

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

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

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

”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

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

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

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

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

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

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 -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三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这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

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得以留存至今。

如刘昚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24首。

有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的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

二是批评史价值。

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唐三味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

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

如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提倡“幽情单绪”“孤怀”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

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拒检”,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等,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渡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测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古代诗文阅读。

(共43分)(一)课内基础(第1~4题,每题2分,第5题4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不拘于.时,学于余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C.涂有饿殍而不知发.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C.宦官惧其毁己,皆兵目.之D.却.匈奴七百余里3.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特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B.求人可使报秦者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所以去亲戚..缶..而事君者B.于是相如前进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宣言5.请根据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填空。

(每空1分,共4分)(1)“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话出自《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之口。

(2)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节。

(3)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是在朝堂上安设“”。

(4)《苏武传》“稍迁至移中厩监”中的“稍”字的含义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4分)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乙)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B.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C.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D.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句读,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

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B.百工,是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

C.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D.“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被孔子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劝学》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用比喻论证。

B.韩愈不顾流俗,直指师道不复的时弊,作有《师说》,振兴儒学,充满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C.《师说》以圣人孔子的实践为例,正面论述了正确的择师观。

在从师而学方面,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官职名称的由来,向郯子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

D.从《劝学》全文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冶城,春秋时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在今南京朝天宫一带;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郊;蔡洲:江中洲名,东晋陶侃、温峤曾起兵在此讨伐叛军;幕府,山名,东晋时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潮水漫冶城,暮阳斜照征虏亭,诗人在荒凉之景中巧妙的把盛衰变化早现出来,紧扣题意,吊古伤今之情流露自然。

B.颔联通过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的描写,表达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依然如旧,从而为下文议论感慨作准备。

C.颈联转入议论,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揭示出历史兴亡的秘密,即“事”才是历史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而非山川地形。

D.前两联以与六朝有关的历史景象,暗示千古兴亡之变迁。

后两联在怀古的基础上抒发议论,发表感慨,进而揭示主旨。

11.请结合诗歌内容,指出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简要赏析。

(5分)12.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0.5分)(1)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2)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贾谊说到秦始皇威震四海之时,在用武力统治各国消灭各路诸侯之后,用以表现秦始皇控制天下,奴役百姓的名句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5)柳永的《望海潮》上片中“”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波涛的汹涌之状。

(6)《雨霖铃》中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相同写法。

(7)苏轼的《定风波》中以“”一句写出了当人生经历了得意与挫折,再回看时不在意它们的不同。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着笔,表达出一种飘零无依、孤寂病苦的生活状况。

(9)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嘉年间刘义隆贪功,草率出兵,最后的结果是“”。

(10)李清照在《醉花阴》中用“,,,”几句写出黄昏后饮酒赏菊的情形。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材料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观点。

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当前,“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不断加强对“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

整本书阅读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但是有的老师却缺乏语文的学科意识和一定的审视眼光,把语文看作是无所不包的学科,不作边界设定,什么材料都推荐,比如《博物》《清朝十二帝》《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等,而语文的文学名著等读本偏偏被晾在了一边。

显然,《博物》是科学学科该读的,《清朝十二帝》是历史学科该读的,《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是美术学科该读的。

现在的学科分工已经很细,每个学生都应坚持自己的岗位,都应有本学科的整本书阅读。

推荐阅读不是语文老师的“独担之任”,而是每个学科老师的“应尽之责”。

只有各科老师都承担起来,作专而准的整本书荐读、导读,学生的阅读才会完整与丰富,文化素养也才会全面而丰厚。

(摘编自《整本书阅读指导需“三弃三重”》,《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4日)材料二: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必修课8学分中的1学分固定下来,足见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

然而,怎样理解和践行整本书阅读,目前还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

在教学实际的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是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占用大量的课内时间进行整本书的解读和探讨。

须知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不可能腾出很多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且主要是一种课外阅读。

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列入学习任务群,因此可以多用一些课时来完成,但也不宜像单篇课文那样进行细化的解读。

二是对学生课外的整本书阅读限制得太死,甚至对阅读的书目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可胜数,为什么不能阅读“指定书目”之外的作品呢?语文的涵盖面十分广泛,那些“非语文的读本”莫不与语文有密切的关系,广泛涉猎不仅能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