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评估及液体复苏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的24小时内,女性子宫内膜剥脱面积达到200cm²或出血超过5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术后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估和计量产后出血量对于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后出血量评估计算方法:常用方法一:观察血液损失量该方法通过观察分娩期间丧失的血量和分娩后剩余的血量来评定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期间,将纱布或量杯放在产道出口处,观察实际丧失的血量。

2.分娩结束后,通过收集填充在纱布或量杯中的血液,再加上产妇盆腔腹腔内的血液、血块和胎盘残余物的估计值,最终得到总的出血量。

常用方法二:血液探针技术该方法通过在分娩中使用一种内置了血液探测器的封闭型套索材料(如巴尔昆尼杯)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过程中,将套索材料插入产道并将其与采血系统相连。

2.当出血发生时,套索材料会自动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采血系统可以连续监测血液流量和出血量。

常用方法三:量化评估该方法通过直接测量使用吸引器或容器收集的血液量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结束后,将吸引器或容器放置在产道出口处,用于收集流出的血液。

2.分娩过程中和之后,及时记录和记录吸引器或容器中的血液量。

3.最终得到的血液量即为产后出血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的关键在于准确记录和记录出血量。

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确地估测出血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也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产科医师、护士、麻醉师等,以确保产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多篇)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多篇)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多篇)篇:产后出血应急预案产后出血应急预案评估:1.产前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有产后出血分娩史等。

2.合并胎盘残留、胎盘植入。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级预警:1.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出血量≥200ml2.连续两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3.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一、立即求助报告大夫二、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路吸氧(5-6L/分)四、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出血量、宫底高度五、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六、与家属及产妇沟通并安慰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者,实施二级预警: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色泽、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尿量(每小时)、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查心肝肾功能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及时与家属沟通签字出血量超过10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实施三级预案继续心理护理及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如皮温、皮肤黏膜色泽、并注意产妇静脉充盈度。

监测: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出血量、及液体出入量、宫缩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急查D-二聚体、3P试验、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及心肌酶。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

抗休克、预防DIC和感染:输液、输血、应用抗生素;关注心肺肝肾功能变化、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须实行IV级预警管理:1、出血量超过2000ml,出血还没控制; 2、可能出现DIC; 3、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4、有生命体征改变,高度怀疑内出血者。

IV级预警的处理:1、继续监测并记录每15分钟一次2、实验室检查,酌情缩短复查时间报告院领导组织院内抢救小组紧急救治、启动县级抢救小组,形成核心团队,必要时请市外专家会诊协助抢救;纠正休克、DIC、关注心肺肝肾功能变化;强心、利尿、升压、抗炎治疗;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V 级预警:有生命危险者:出现休克、DIC、神志不清等。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胎盘早剥等 病理生理:子宫内膜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等 临床表现:阴道流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治疗原则: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等
诊断与评估
产后出血的定义: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 产后出血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等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
事项
P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Two
产后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 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
● 分类: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产后出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 b. 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 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c. 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20% d. 凝 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约占10% e. 其他原因: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 瘤等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胶体液的定义:高分子物质,如白蛋白、血浆等
胶体液的作用: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胶体液的种类:白蛋白、血浆、全血等 胶体液的使用方法: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胶体液,按照医嘱进 行输注
血液制品复苏
血液制品:包括全血、红细胞、血浆等 复苏原理:通过补充血液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 复苏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血型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治疗 注意事项: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治疗:减慢输 液速度、使用 利尿剂、调整

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
一、称重法
称重法是通过称重产妇分娩前后的敷料和纱布,计算出血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产妇分娩后的敷料和纱布称重,然后减去分娩前的敷料和纱布重量,得出出血量。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误差较大,因为血量会被稀释,且纱布吸收血量也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二、容积法
容积法是通过测量出血直接流入容器中的量来计算出血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产妇臀部下方放置一个接血的容器,容器中有刻度,可以直接读取出血量。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操作技巧。

三、面积法
面积法是通过测量浸湿的纱布面积来计算出血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记录浸湿的纱布数量和单块纱布的面积,然后计算出血量。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误差较大,因为纱布吸收血量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不同纱布的吸水性也不同。

总之,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有多种,称重法、容积法和面积法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同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产后出血的液体复苏及血容量管理

产后出血的液体复苏及血容量管理

液体复苏—晶体补液
液体复苏—胶体复苏
液体复苏—血液复苏
液体复苏传统的液体复苏观念认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快速、 大量补液,短时间内恢复机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来保证机 体供血及供养,这种快速、大量的补液又被称之为极客液体复苏。
~10min
100ug
1.0g
2~3min
2~3min
维持 时间
静滴 维持
2h
2h 1h
3h
*缩宫素+欣母沛具有协同作用. **米索前列醇会导致非致命性高热,但很罕见。有证据证明,米索前列醇与其他种类促宫缩药物联合使用不能增加对产 后出血治疗的有效性,故不建议其与缩宫素联合使用.
护理评估
病史:高危因素 身心情况:各种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诊断性检查 腹部检查:子宫收缩情况 软产道检查:宫颈、阴道、会阴部 胎盘检查:完整性 实验室检查 出血量的估计
容量管理及液体复苏目标
• 首先目标:循环血容量的维持(组织灌注) • 第二目标:保持血氧携带能力,维持氧供与氧消耗的平衡 • 第三目标:恢复正常凝血状态和内环境(纠正可能存在的止血或
凝血障碍)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液体复苏—补液种类
液体复苏—晶体液
液体复苏—胶体液
输液复苏的步骤
• 首批扩容选用晶体液晶体补液,能预防或减少肾衰,改善休 克,预后
证心脑灌注,维持生命体征 • 休克代偿期:产妇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及呼吸可能是平稳的,
尿量正常
容量管理
• 良好的容量管理要求: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电解质正 常,酸碱平衡,内环境稳定,器官功能正常,纠正氧代谢紊乱。
• 1、避免输液不足引起的隐匿性低血容量和组织低灌注 • 2、避免输液过多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组织水肿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纠正休克、DIC,关注心肝肾功能变化 强心、利尿、升压、抗炎治疗 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
沟通并签字
第十页,共十五页。
五级预警处理
继续监测并记录10分钟一次 继续抗休克、对症治疗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病因治疗
子宫收缩乏力 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填塞、血管结扎 胎盘因素 徒手剥离、刮宫、保守治疗
子宫因素: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子宫手术史等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 软产道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第四页,共十五页。
五级预警
一级预警
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出血量≥200ml 连续两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 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
二级预警
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未完全得到控制者
一级预警处理
立即求助报告医生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吸氧〔5-6L/min)
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 出血量、宫底高度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 与家属及产妇沟通并抚慰产妇
第七页,共十五页。
二级预警处理
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 色泽、监测生命体征、尿量、休克指数、血氧 饱和度、出血量、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 能,必要时查心肝肾功能
失血量占总血容量 比(%) 0 <20 20-30
30-50 50-70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失血量(ml )
0 >500-750 1000-1500 1500-2500 2500-3500
谢谢!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内容总结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2022-01-10。占分娩总数的2%~3%。子宫因素: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 过多、子宫手术史等。有生命危险者:出现休克、DIC、神志不清等。与家属及产妇沟通并抚慰产妇。 继续心理护理剂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如皮温、皮肤黏膜色泽,并注意产妇静脉充盈度。监测:心电监 护、CVP、出血量、液体出入量及宫缩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抗休克、预防DIC和感染:输液、输 血、应用抗生素。徒手剥离、刮宫、保守治疗。谢谢

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24小时内,子宫脱落的胎盘组织未能完全排出,导致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导致产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准确评估产后出血的程度和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评估产后出血的情况,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目测观察:医生会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

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后会有一定的阴道出血,但出血量不应过多。

如果产妇出血量明显增多,超过正常范围,那么可能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2. 量化血液流失:医生会通过估计和测量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的血液流失量来评估产后出血的程度。

这可以通过称重收集的纱布或使用专门的产后出血量表来完成。

一般来说,分娩过程中的血液流失应在500ml以内,分娩后24小时内的血液流失应在250ml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可能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3. 评估心率和血压:产妇的心率和血压是评估产后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产后出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因此,医生会监测产妇的心率和血压,如果心率过快或血压明显下降,可能提示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4. 评估子宫收缩情况:子宫不良收缩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生会通过观察和触诊产妇的子宫来评估其收缩情况。

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后的子宫应该迅速收缩,变得坚实。

如果子宫收缩不良,松软不紧实,可能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5. 评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是评估产后出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医生会通过化验产妇的血液样本来测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如果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可能提示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目测观察、量化血液流失、评估心率和血压、评估子宫收缩情况以及评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这些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程度和风险,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产妇及其家属也应密切关注这些评估指标,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尽早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的问题。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输血治疗
输血指征:当 产妇出现失血 性休克时,需 要输注红细胞、 血浆等血液制 品以补充血容

输血方式:包 括中心静脉置 管、外周静脉 置管等,以快 速输注血液制

输血量:根据 产妇的失血量、 血压、心率等 指标来确定输 血量,以达到 维持有效循环 血容量的目的
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前需要进 行交叉配血试 验,确保输注 的血液制品与 产妇的血型相 匹配,以避免 发生输血反应
YOUR LOGO
20XX.XX.XX
产后出血的液体复苏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产 后 出 血 的 概 述 03 液 体 复 苏 的 重 要 性 04 液 体 复 苏 的 策 略 05 液 体 复 苏 的 注 意 事 项 06 液 体 复 苏 的 效 果 评 价
03
液体复苏的重要性
维持血液循环
产后出血时,血液大量流失,需要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血液循环 液体复苏可以迅速恢复血容量,提高血压,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液体复苏还可以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于预防产后出血引起的休克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休克
注意事项:注意 观察有无不良反 应,及时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观察尿量变化,评估循环状态 注意体温变化,预防感染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 短时间内大量输液导致循环负 荷过重
保持液体温度适宜:避免过冷 或过热对产妇造成不良影响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程序

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程序

一、预警与评估1. 评估产妇有无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经产妇、疤痕子宫、急产、血小板减少、胎盘早剥等合并症或并发症。

2. 胎儿娩出后,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二、应急预案启动1. 发现产后出血迹象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吸氧,补充血容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3. 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三、抢救措施1. 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变化,视病情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速度。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最好予以面罩给氧,流量为4-6L/min,观察氧疗效果。

3. 若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尽快开放静脉输液,作腔静脉插管。

4. 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如为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配合缝合止血。

5. 若发生子宫破裂,配合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四、病情观察与报告1. 当班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

2. 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3.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五、输血与血液制品管理1. 启动输血绿色通道时机,由妇产科决定、签字并负责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2. 每次抢救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任抢救小组组长,负责安排整个抢救流程和细节。

3. 为保证输血安全,每次输血必须开申请单、注明时间。

六、预防与健康教育1. 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2. 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针对性指导,加强孕期监测。

3. 开展产后出血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及家属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程序,可以有效应对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程序,确保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评估和液体管理护理课件

产后出血评估和液体管理护理课件

根据评估结果,遵循“先盐后 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 尿补钾、抽搐补钙”的补液原则。
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 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 时调整补液速度和种类。
补液种类和剂量
晶体液
用于补充血容量,常用生理盐水 和平衡盐溶液,剂量根据产妇的
失血量计算。
胶体液
用于提高血液的胶体渗透压,常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等,剂量根 据产妇的休克程度和失血量计算。
产后护理
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产后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如 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及时采取措
施促进子宫收缩。
预防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避 免因感染引起的产后出血。
心理护理
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紧张 情绪,降低因情绪波动引起的产
后出血风险。
CHAPTER 05
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及时性
协助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预防产后出血
在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以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护理观察与记录
1 2 3
观察出血情况 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颜色和性状,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产妇的护理过程,包括生命体征、出血 情况、用药情况等。
分类
可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 出血,前者指产后2小时内发生的 出血,后者指产后2小时后至产后 28天内的出血。
原因和风险因素
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 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是产后出血的主 要原因。
风险因素
多胎妊娠、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 早剥、子宫肌瘤等是产后出血的高危 因素。
临床表现和诊断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确保至少有两条静脉通道畅通 ,以便快速输注液体和血液制
品。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 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休克症状。
操作技巧
01
02
03
04
05
快速输注晶体液 输注胶体液
应用血管活性药 物
输注红细胞
机械通气和液体 复苏同时…
在产后出血的早期,快速 输注晶体液可以迅速恢复 血容量,常用晶体液包括 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

休克症状
产妇出现休克症状,如脉搏细速 、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需要
进行液体复苏。
凝血功能障碍
当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如 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需要进行液体复苏以改善凝血功
能。
禁忌症
出血量较小
当产后出血量未达到总血容量的30%时,一般不 需要进行液体复苏。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当产妇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时,液体复苏可 能会加重心肺负担,应谨慎使用。
在产后出血早期,当血容量严重不足且需要长时间维持时,可考虑使 用混合液进行复苏。
05
液体复苏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技 巧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评估出血量
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是液体复 苏的前提,应采用称重法、容 积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早期识别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采取措施 ,避免延误治疗。
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原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 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 血功能障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流血、 失血性休克、贫血和感染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 诊产后出血。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 、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等。

产后出血补液复苏

产后出血补液复苏

来自产科出血液体复苏的经验 严重产后出血
出血﹥2000ml 血红蛋白下降﹥﹦40g/L 需要输注RBC﹥4u 需要侵入性手段止血
产科出血与其他外科出血不同 产科出血原因不同液体复苏思路不同
产后出血1000—1500ml
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
伤或胎盘粘连
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
FIB平均水平为2.2g/L,
足月妊娠孕妇FIB:4—6g/L(非妊娠妇女2—4g / L),足月妊娠,凝血因子上升(除Ⅺ因子外), 尤其是纤维蛋白原、血浆血管因子和Ⅷ因子100%上升, PT/APTT缩短。 456名前瞻性研究中显示,出血5000ml。 FIB下降最早(小于2g/L), PT/APTT仍然可在 正常范围。 FIB小于2g/L,发生产后大出血发生率阳性预测价值 接近100%,而FIB大于4 g/L阴性预测价值79% FIB小于2g/L是需采取侵入性手段的独立预测指标 发生产后出血,FIB最大范围要提升至大于2g/L
体液在体内的分布


体 液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 又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血浆(占体重的5%)
组织间液(占15%) 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 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 液体或细胞内的液体 进行交换得到平衡, 细胞内液占体重的30%~40% 对维持机体的水和电 解质的平衡起着很大 作用,又称功能性细 胞外液 淋巴液、脑脊液、房水
如何输血?
大多数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评估是低于实际 出血量的。当正常产妇失血 500-700 ml 时,94% 的产妇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常给人以假象而对 失血量估计偏低。 为了提高紧急大量输血的及时性、安全性、有 效性,研究人员根据中国的成份血液制品规格、 血液系统的代偿特点等,建立了适合急性失血救 治的紧急输血治疗方案(ATPC),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出血
外院转来
称重法加休克指数法
手术 剖宫产 术后
目测法+容积法
称重法+面积法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
评 估
行 动
决 策
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医源性因素
对产科出血不常见原因重视不够 失血量的严重估计不足 未能及时准确识别产科出血的原因
处理不恰当 ,不及时:合理补液至关重要
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
• 液体复苏的概念 • 为什么要进行液体复苏 • 如何进行液体复苏 • 液体复苏的终点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
6、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测定
观测指标 Hb 红细胞数 HCT
下降情况 下降1g 下降10ⅹ109/L 下降 3% 下降10%
失血量 失血400ml-500ml HB至少下降了30-40g/L 失血500ml 约失血1500ml
临床的实际评估
分娩时 分娩后 阴道分 娩 目测法+容积法 称重法+面积法 目测法+容积法+称重法+休克指数法
产后出血的评估及液体复苏
产后出血定义的共识
• 产后出血量难发估计,临床估计的量比实际出血量低3050%。 出血量做为诊断产后出血的唯一标准尚有争议。
产妇血液红细胞压积降低10% 以上 但是红细胞压积测定准确性于 采血时间及产妇补液量的关, 而且经细胞压积测定是出血量 的结果,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识 别意义不大。 失血的耐性不一样,失血导致 产妇血液动学力等(P、HR、 Bp等)发生变化时,即为产后 出血。 先兆子痫患者 贫血者 体型小且脱水者
红细胞 ( U) 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ml)(治疗量)(U)
治疗后总结
总红细胞 总血浆 总血小板 总冷沉淀 ( U) (ml) (U) ( U)
输液 输液,RBC 输液,RBC,血浆
输液,RBC,血浆,血小板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1 10 1
液体复苏主要目标:良好的组织灌注
• 大量证据表明:适当的组织灌注可改善急 危重症患者的结局
其中适当和足够的血容量必不可少 适当的前负荷水平是维持心排量的基础,应尽快恢 复最佳的容量负荷。复苏时应该注重早期、快速和 适量,一旦循环稳定,应保持容量负荷的最低状态, 尽可能减少液体治疗的副作用。
如何选择液体复苏的液体
产妇自身因素差异
我国产后出血失血量严重低估
• 国外文献报道,全球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0.8% • 国内产后出血发生率仅为1.6%~6.4%
产后出血量的最初评估
出血量评估方法
目测 比 色 法 容 积 法 面 积 法 称 重 法
出血量评估方法
精准测量
测 Hct -Hb 法
休 克 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法
• 4、 面积法
先予以10ml的血液将敷料侵染,计算纱布的 侵染面积,再根据生产时及产后的纱布或是 敷料的侵染面积,计算产后出血量
实施 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
面积法
双层单 单层单
16cmⅹ17cm/10ml 17cmⅹ18cm/10ml
四层纱布垫
11cmⅹ12cm/10ml 10cmⅹ10cm/10m
• 有效的血管内容量 • 组织灌注 •


细胞内供氧
• 小结:干湿联合,循环稳定,干湿互补,防止水肿
血液复苏
• 成分输血二十、 四十、 八十原则
20%
40%
80%
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即输注红细胞
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40%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80%即输注血小板
• 举例:70kg的产妇,总的血容量5000ml • 失血量1000ml、2000ml、4000ml
晶体液低廉 扩容有效(静脉输注后即达峰) 能更好保护肾功能 万一过量能很快在组织和血管之间重分布
缺点
• • • • • • 只有一次性血流动学稳定 组织水肿,毛细血管灌注不良 增加血管外肺水肿 降低组织氧合 扩容时,须输注3到4倍的液体才能满足血管内容量 大量输入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液体的选择
生理盐水 • 乳酸林格氏液(平衡液) •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勃脉力)
• 举例:失血3000ml,等于红细胞悬液10U,血浆500ml
输血!输多少!
红细胞输入U 输入血小板的治疗量=--------- 20
即每输入来自4000ml全血的20u红细胞,输入1个治疗量血小板
红细胞输入U 冷沉淀治疗量=--------- 30
• 冷沉淀的输入通常在失血量接近150%血容量,或者红细胞悬液的输 入量接近150%血容量时,冲击式输入1个治疗量的冷沉淀。 • 即每输入来自6000ml全血的30u红细胞悬液,输入1治疗量沉淀,相当 于10u冷沉淀
临床表现 心率/分 尿量
评估时应用休克指数法的局限性
• 在子痫前期的患者中,因为收缩压会增高可能产生错误的 休克指数 • 有部分患者在产后30min内输血或补液治疗, • 因此临床上在对输液复苏后的患者需谨慎评估休克指数的 价值,它并不能够反映真实的出血量; • 个别患者对于产后出血有极强的耐受力,并不出现心率及 收缩压的改变
• 保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是抢救得以成功 的关键 • 所选用的液体需要具有良好的容量效力! !
晶体
胶体
血液
液体的选泽
液体种类
晶体 生理 盐水 林格 氏液 天然 胶体
胶体
人工 胶体
血及血制品 全血 经细 胞
血浆
白蛋 白
明胶 右旋糖 酐
万汶

万汶(羟乙基淀粉130 /0.4氯化钠注射液)
液体的选泽
• 液体复苏 5%葡萄糖液500l,其扩容效果仅36ml 500ml生理盐水扩容效果可达107ml
• 葡萄糖液 • • • • 电解质溶 • 液
1、易产处高血糖和水肿 2、 液体复苏已很少应用 3、 生产过程中需加进盐酸,成品PH多为3左右 4、过多使用容易酸中毒 1、适用于扩容 2、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如何选择液体复苏的液体-晶液

优点
75~80%输注的液体迅速进入血管外的细胞间隙
• • •
钾0.37g,氯Βιβλιοθήκη 镁0.30g。)电 解 质 溶 液 的 发 展
• (每1000ml含氯化钠5.26g,葡萄糖酸钠5.02g,醋酸钠3.68g,氯化
液体的选择
• • • • • • • • 生理盐水 便宜,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等渗,含氯高,大量输→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用1000ml左右 乳酸林格氏液(平衡液) 电解质组成接近生理,含有少量乳酸。 乳酸可在肝脏迅速代谢,大量输注 →导致乳酸堆积,影响血乳酸不平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法
• 3、目测法 • 目测法比客观测定少48%± • (失血量越多目测法的准确性越低)
• 研究共纳入151名妇幼保健服务人员(护士、助产士、产妇、主治医 师、医学生、平均8年工作经验),评估了六幅图像的出血量(例如, 海绵、chux垫、围垫、产包)。在学习视觉辅助评估培训前后,参加 者记录每一幅图像的出血量。
为什么要进行液体复苏
• 指导液体复苏基础理论 • 人体失血后早期病理生理改变:
• 自身输液:组织间液体进入血液循环、保证循环血容量,维持人体生 命体征 • 自身输血:肺、肝、皮肤和脾脏储存的血液进入血液循环、保证心脑 灌注,维持生命体征 • 休克代偿期,产妇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及呼吸)可能是平稳的,尿 量正常
主要用于阴道分娩过程中 通过产后接血容器放入量杯 直接测量出血量
容积法
使用方法
顺产产后,于断脐带后于产妇 臂部下方接血
准确性 若血液中混有羊水时,该方法 的测量则不准确
1、容积法测产后出血量
小 圆碗 350ml
大圆碗 500ml
小弯碗 350ml 大弯碗 400l 小杯子 60ml
容积法测产后出血量
15cmⅹ15cm/15ml
局限性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
5、休克指数:脉博法/收缩法(mmHg)
休克指数 估计失血量(ml) 占血容量(ml)
0.9
1.0 1.5 ≥2.0
1000
1500 2000 ≥2500
20
30 30 ≥50
适用 范围
休克指数法评估产后出血方便快捷,可以迅速粗略估计出血量, 尤其适用于未作失血量收集产妇、转诊产妇和隐匿性产后出血的 产妇出血量的估计。
输血!输多少!
• 中国紧急输血方案(acute transfusion protocol of china,ATPC) • 中国急性失血救治的ATPC
临床诊断 血容量欠缺 欠缺血容量 比例 (ml) 20%以下 0-1000 20-40% 1000-2000 40-50% 2000-3000 3000-4000 80-100% 4000-5000 >100% 5000-6000 6000-7000 7000-8000 8000-9000 9000-10000 10000-11000 11000-12000 12000-13000 13000-14000 14000-15000 治疗原侧 紧急输血治疗流程
产后出血致休克的程度
• 休克指数:脉博法/收缩法(mmHg)
• • • • • • • • • • • • 代偿 轻度 中度 重度 休克指数 0.5-1 1 1.5 2 失血量ml 5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3000 占% 10-20% 20-30% 30-40% 40-60% 轻度下降 明显下降 极度下降 收缩压变化 无 80-100mmHg 70-80 mmHg 50-70 mmHg 心悸 头晕、 心率加快 <100 >30 乏力 出冷汗 心率加速 >100 20-30 无力 少尿 >120 5-10 晕厥 无尿 呼吸困难 >150 无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