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撷菁
从《溪山琴况》中看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
从《溪山琴况》中看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1 徐上瀛与《溪山琴况》《溪山琴况》一书,是明末吴派民间琴师徐上瀛所著。
徐上瀛不仅是明末著名古琴家,而且精通琴理、学贯乐味,著述除《溪山琴况》外,另有《万峰阁指法阴笺·凡例》及谱中所收《大还阁琴谱》六卷和《弹琴规范五则》。
其中《溪山琴況》)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古琴表演理论的重要琴乐美学专著。
《琴况》一书,是徐上瀛在长期的琴乐实践、揣摩的过程中,借鉴、吸收和总结前人琴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琴乐演奏与审美中的4个命题,对古琴有关内外、主客、心物、形神等关系问题,以种属概念逻辑关系系列,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和不同类别作出了周密的阐发。
故《琴况》并非是一部音乐美学专著,而是以古琴的演奏技艺为其切入点,以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为统领,从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兼收并蓄,内外兼论,合多为一,自成体系,从而使《琴况》的诸多命题形成了巨大的理论整体整合力,极富启发诱导性,这正是此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和独特价值所在,故况可谓集中国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
《溪山琴况》的审美《琴况》美学思想的立论基础,其书开宗明义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即以琴乐之情理陶冶人之性情,净化人之心灵,调协社会之人际关系,使之天下归于“和”。
对于此“和”,本文以为,是泛指一般意义之“和”,具体的则是指“中和”。
如《琴况》在论“润”况时所言:“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润之为妙,所以达联盟其中和也。
”在论“轻”况时又说:“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等等。
这显然是以儒家传统中和之美为准则。
但除主中和之美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琴况》还贯穿着对“希声”境界的追求和对时古之辨、雅俗之辨的强调。
那么何为“希声”?《琴况》说,“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又说“调古声淡,渐入深渊,……此希声之引伸也”、“疏疏淡淡,其音得中正和平者,是为正音”。
《溪山琴况》美学思想浅论
《溪山琴况》美学思想浅论明代中后期,戏曲发展史上出现了创作的繁荣。
与此同时,音乐演奏也有很大发展,流派众多,各具特色,其中吴派最为著名。
明代末年,吴派的代表人物徐上瀛总结自己的丰富经验,在过去比较简单的琴论基础上,仿照司空图的《诗品》,写了《溪山琴况》二十四论,对古琴的演奏和欣赏理论作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对声乐美学思想,作了一定的总结,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溪山琴况》的美学特征大体有如下几点,尝试论之。
一、“和”的强调,继承了中国美学的传统。
中国美学高度强调“和”的思想,由这一思想统摄,古代美学家强调美与善、情与理、认知与直觉、人与自然、审美与人生的高度统一。
基于这样的思想,中国古代美学极为重视乐的“和人心”的作用,重视美学创造过程与主体人生的统一关系。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徐上瀛结合琴乐特点,提出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他认为圣人制琴的目的是通造化,协神人,和性情,化天下。
正是基于此,他指出:“其所首重者,和也。
”可见,青山先生特别强调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审美空间场的谐和,绝对理念与美学意象的谐和,虽然他也强调了审美活动的功利目的。
2、在琴乐演奏中,强调器、技与主体精神的完美契合,即“和”的根本和最高境界,他提出:“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
”这些观点,在现代美学中,也有不少理论家引为同调。
3、为了做到“和”,就要“顺弦性,演奏切合音乐的理、度、气、侯,真切表现思想情趣。
正是这种“并不完全静穆”美学主张,才使《溪山琴况》的音乐理论既具生机与活力,又重视在美学规律的层次的谐和。
4、正因为“和”以意为宗,他指出:“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先乎意,将众妙归焉。
”强调意——主观精神的自由与释放。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先练其音”。
5、基于演奏上对“和”理论的认识与强调,徐青山进一步强调:在审美创造和鉴赏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艺术修养、艺术品性,二是艺术想象。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作者:刘承华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明末琴家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十分丰富、深厚,其中最为重要又能够显示作者特色的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和”为琴乐演奏的总体原则,是为“中和论”;二是以“清”为琴乐音响的基本质素,是为“清音论”;三是以“远”为音乐内容(意)的基本要求,是为“意远论”;四是以“候”为乐感表达的分寸把握,是为“气候论”;五是以“圆、坚、溜、健”为中心的技法运用及其声音形态,是为“圆活论”。
[关键词]《溪山琴况》;徐上瀛;二十四况;琴论;音乐美学《溪山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作的琴论著作,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第三个里程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溪山琴况》成为当代音乐美学界和琴学界的热门研究对象,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亦有相关论著问世。
研究成果中,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包括《溪山琴况》的文本注译解读、结构系统、成书过程、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但用力最多的还是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在这些方面,研究者往往各有自己的立论视角,或以某一概念(如“和”)来概括其主旨,或注意探析其内含着的哲学(儒道禅)基础,或致力于梳理美学思想的逻辑脉络和文本结构,还有的着眼于对当前音乐美学研究或乐器演奏方面的影响与意义,如此等等。
①=1\*GB3笔者在反复研读《溪山琴况》的文本之余,一直试图将其内含的较为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一梳理,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清单。
本文所写五个方面,就是一个粗浅的尝试,不求全面,也未充分展开,而只是从其重要性、独特性以及与当代的关联性入手所做的阐述。
一、“其所首重者,和也”——中和论“和”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其内涵也具有不同的方面。
主要有:一是对立统一与差异统一,如晏婴的“济五味,和五声”、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
二是适中、不过分,如“中和”“和而不流”等。
《溪山琴况》“和淡清雅”探赜——浅论徐上瀛的音乐理论与美学思想
l
绪论
曲的创 发达, 《琴律 明清时 秘谱》。 瀛的《
至 黎总部
2 徐上瀛,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卒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 年)。号石帆山人,别名青山,江苏娄东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物。 武举出身,曾参与抗清,后改名珙,隐居吴门。万历年间曾师从陈星源、张渭川 学琴,并与严徵交往,后继承虞山派“清、微、淡、远”之琴乐风格,并兼取各 家之长,别创一格,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被誉为“今世之伯牙"。著有《大 还阁琴谱》、《溪山琴况》、《万峰阁指法闷笺》等。
Lastly,by organizing the thought of each chapter in this thesis,the conclusion part concludes that XiShanQinKuang is a masterpiece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Guqin School,that the four tastes of HeDanQingYa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XiShanQinKuang,and that they all have great impacts on Chinese music history and aesthetics history. Key words:XiShanQinKuang;He;Dan;Qing;Ya Type of the Thesis:Theoretical studies
《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简析
《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简析摘要:《溪山琴况》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一部集大成的琴乐美学理论著作,作者徐上瀛以“淡和”的审美观为主旨,以此形成审美价值标准,展开于弦、指、音、意的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之中,用以修身养性陶冶天下人之性情,并使之清静纯正为审美理想,试图达到“通乎杳渺,出有入无”,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的“希声”审美境界,满足了主体的审美之需要。
关键词:《溪山琴况》;徐上瀛;美学思想;审美价值体系一、《溪山琴况》的审美价值观念体系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名琪、别署青山,生卒不详)的《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琴表演艺术理论的琴乐美学专著。
既提出了琴乐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一整套演奏美学思想,而且从音乐演奏的技术(手段)与音乐表现(目的)的有机关系出发做出了理论上的阐发,其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了前人故此《溪山琴况》是古琴美学之集大成者,表现出一个较为完备的审美价值观念体系。
《溪山琴况》以“淡和”的审美观为主旨,并以此形成审美价值标准,展开于弦、指、音、意的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之中以修身养性陶冶天下人之性情,并使之清静纯正为审美理想,试图达到“通乎杳渺,出有入无”、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的“希声”审美境界,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下面拟从审美价值论之视野试析之。
二、《溪山琴况》的审美价值标准这部文献题名中所谓的“琴况”,是指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为此徐上瀛提出了二十四“況”: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具体而言,前九况是作者要求琴乐具备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意蕴,是对古琴艺术的精神追求,是琴乐的“神”。
后十五况则是对古琴艺术技巧的追求,是琴乐的“形”。
“神”与“形”相异,“神”是统帅;“神”与“形”不相离,“神”贯穿于“形”,“形”表现了“神”。
可以看出《溪山琴况》所提出的前九况是对前人琴论更全面更具深度性的概括。
从《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看钢琴表演艺术
从《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看钢琴表演艺术论文摘要:文章以《溪山琴况》为研究立足点,笔者通过《溪山琴况》中的二十四况以及徐上瀛以“和”为理论核心意义的美学视角出发,进一步延伸到钢琴音乐学习领域,从更深层次探讨钢琴演奏之道。
从演奏技巧、情感表现以及内心听觉等方面切入,探讨何为富有生命力的音乐。
关键词:溪山琴况演奏技巧情感表现内心听觉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有许多学者就《溪山琴况》这一经典著作研究古琴艺术,如王跃珠发表在1984年04期《中国音乐》的《徐上瀛与<溪山琴况>》;也不乏有从《溪山琴况》的美学角度出发,结合二十四况的艺术价值拓展到其他表演艺术领域。
例如杜洪全于《中国音乐》1996年03期发表的《溪山琴况》今用之价值;修海林于《音乐研究》1989年01期发表的《溪山琴况》的琴乐审美思想;四川师范大学的秦琴2001年所著的《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等。
笔者作为一名钢琴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参悟了二十四况的美学思想,以小见大,将其美学思想融会贯通到钢琴表演艺术当中去,就钢琴表演中的演奏技巧、情感表现、内心听觉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溪山琴况》,简称《琴况》,它总结了明末以前古琴表演艺术的丰富经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古琴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是一篇颇有见地的音乐美学论著。
作者徐上瀛(?——约1662),号青山,明亡后改名谼,号石泛山人,娄东(今江苏太仓)人。
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讲述琴乐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也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这部著作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这二十四况是: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在琴乐“二十四况”中,具有理论核心意义的就是“和”。
所以徐上瀛在卷首便提到“二十四况”中,“其所首重者,和也”。
说明“和”况作为琴乐审美范畴之一,在琴学理论中,具有其他琴况不能替代的地位。
《溪山琴况》审美价值论简析
《溪山琴况》审美价值论简析
《溪山琴况》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它描绘了一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情。
它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语言表达,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溪山琴况》的语言表达极具艺术性,诗人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诗中“溪流潺潺”、“山色翠翠”、“林声婆婆”、“琴声悠悠”,这些描写自然的词语,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令人心旷神怡。
其次,《溪山琴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情。
诗中“溪流潺潺”、“山色翠翠”、“林声婆婆”、“琴声悠悠”,这些描写自然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他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诗中“溪山万古静”、“林声带愁绪”,这些描写自然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他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深沉而又悠远,令人心醉神迷。
总之,《溪山琴况》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语言表达,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它的语言表达极具艺术性,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令人心旷神怡;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情,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醉神迷。
浅谈《溪山琴况》中的美学思想
浅谈《溪山琴况》中的美学思想发表时间:2019-09-22T00:53:07.8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由玥[导读] 摘要:《溪山琴况》是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的,这是一部全面论述古琴表演艺术理论的琴乐美学专著,其美学思想具有儒道互渗兼容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溪山琴况》是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的,这是一部全面论述古琴表演艺术理论的琴乐美学专著,其美学思想具有儒道互渗兼容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这本书并对清代乃至近现代的琴论和古琴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溪山琴况;古琴;美学专著;文化精神;欣赏中国古典音乐,需妥了解中国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
明末清初著名琴师徐上瀛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的《溪山琴况》向我们讲解的就是古人在演要古琴时琴法、指法、控制音色的技法和意境。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
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音乐的主要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系统地阐述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
而“静”和“清”尤让我们动心。
音乐本就是声音的艺术,“清静”不是与之相背吗?细读之下方始明白,“抚界……独难于运指之静”,“静在声中求静耳”。
欣赏古乐,我们可以从琴声中体会出演奏者的心境。
音乐来自于心境,如果心有杂念的叶候弹琴,是不可能得到淡泊宁静、游神于皇之上的“希声”的。
而“清”则是声音的主字。
要想做到这个“清”字,必须要选择一个很清静的场地,找把好琴,将琴弦擦拭十净,然后调整好心情,以平静的心态投入地演奏。
一句话,弹者心静、气静,听者也。
一、开放包容的审美态度和与自然融合的审美体验《溪山琴况》中可以被纳为审美标准的章节有“和”“清”“远”……,在“中正”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庸”的观点上),不避讳谈论如“今”与“古”、“俗”与“雅”等容易走向极端的矛盾关系,并且各取其美,有着非常开放包容的态度。
《溪山琴况》的演奏美学思想
■■■● 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20 ・ 2 09 第 期
《 山琴况》 溪
的演 奏 美学 思 想
周 归
( 州大 学艺术 学院 贵 贵 州贵 阳 500 ) 50 3
《 山琴况> ( 溪 以下简称 ( 琴况 》 )
摘要 :《 山琴 况》 是 徐上 瀛全 面系统 溪 地论述古琴 艺术理 论 的美学 专著,他继
收 稿 日期 :2 0 09—2—2 8
作者简 介:周 归, (9 5一) 18 ,湖南 益阳人 ,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2 0 在 读研究生 ,研究方 07
面:音乐美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演 奏 的 心境
安静 的环 境对 音 乐表 演十分 重 要。 另 ” “ 况 ” 中说 : “ 迟 未按弦 时 ,当先 肃其 气 ,澄其心 ,缓其度 ,远 其神 ,从 万籁 具寂 中冷 然 音 生 ,疏 台寥 廓 ,空 若 太
影响 ,不能在 乐曲里 留下换指 或动作忙
乱 的痕迹 ,此 所谓 “ 动宕 无 迹 ” 。手指
的动作与乐 曲节 奏 的快 慢、旋律 的起伏 要保持一致 ,此所谓 “ 恰如胶漆 ” 。
2 指 与音 和 、
聚神。在 “ 静况” 中 ,徐 上瀛要求 弹琴 人要有淡泊宁静 的心 态。他说 : “ 盖静 由中出,声 自心生 ,苟 心有杂 扰 ,手指
艺理论。
有他 对于 演奏 心 理特 征 的独 特 精 辟 的
见解 :
心境 、审美追 求作 了精辟 的论述 。 《 溪
山琴况》 中描写 的是 一种儒道佛 融为一 体的修养境界 ,体 现 了 中国传 统士大夫
的 理 想 人 格追 求 。
溪山琴况论文:《溪山琴况》中的乐教思想
溪山琴况论文:《溪山琴况》中的乐教思想[摘要]《溪山琴况》是中国首部从古琴演奏实践美学切入,并体现儒、道乐教思想的琴学专著,其中,“以和为重”的儒家乐教思想和“淡泊宁静”的道家乐教思想成为中国乐教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溪山琴况》乐教思想二十四况明末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明代琴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琴学专著,同时,在整个古代众多琴学理论著述中也可算是首部古琴音乐美学论著。
虽然该著作的突出特点在于丰富完善的古琴演奏理论和美学思想,但是,透过其美学理论却能够发掘出一系列的乐教思想,并对今天的乐教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借鉴作用。
《溪山琴况》作为古代琴乐理论的集大成者,总结了琴乐审美的二十四况,不但系统说明了其美学思想,而且从乐教思想的角度讲也属于珍贵的乐教经验总结。
由于徐上瀛总结的二十四况在美学观方面呈现出了儒、道结合理念,使得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了中国传统“德艺兼备”及“修心、修身”的乐教思想。
一、《琴况》中“以和为重”的儒家乐教思想“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美学观念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乐教思想中的基本观念之一。
《琴况》开篇提出,“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此句在高度概括古琴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天下人”也需要关注“性情”的养成,从而明确提出了儒家“以和为重”的乐教思想。
其中,“德协神人”中“德”是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特殊性质,表现为个体的品性和德行,也即“心通造化”之后,个体有了“道”的特殊性,方能使自己的品德与神人相合。
而在此之后,这种“德”又须通过自我修行进而推己及人,教化天下,通过“以理天下人之性情”来实现世人品性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将品行习得与治民治国统一于一体,使性情与政治达到理想境界。
此外,对于只从音响层面来关注“和”的现象,《琴况》中则进行了直接的批判,如“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该句对不注重性情培养、品性教化,而只重视技艺声响的做法表示出了反感与失望,同时也在此明确了德行培养、性情中和在其乐教思想中的重要性。
《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
《溪山琴况》的美学思想摘要: 《溪山琴况》,明末琴家徐上瀛所作。
它与先秦《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一起成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徐上瀛,后改名谼,号青山,江苏娄东(今江苏太仓)人。
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琴派集大成者。
他兼收 ...《溪山琴况》,明末琴家徐上瀛所作。
它与先秦《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一起成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徐上瀛,后改名谼,号青山,江苏娄东(今江苏太仓)人。
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琴派集大成者。
他兼收各家之长而独创一格,在艺术上取得相当高的造诣。
他编著《大还阁琴谱》,吸收了《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等以快速见长的名曲,琴风“徐疾咸备”,弥补了虞山琴派创始人严天池只求简缓而无繁急的不足;他在严天池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虞山派的琴艺和琴风。
《溪山琴况》原文刊于《大还阁琴谱》,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
徐上瀛根据宋代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仿照中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又根据清初庄臻凤的《琴声十六法》,进一步提出二十四琴况,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从古琴演奏到琴乐审美的一整套美学思想。
所谓“琴况”,指琴乐审美之况味。
《溪山琴况》中的第一况“和”,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的重要范畴。
其开篇写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把中国儒家美学中体现“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及审美理念的“和”,看作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美学原则。
他从弦、指、音、意四个方面探讨了四者的内在联系,作者说“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这是由演奏的技巧谈到内心的审美,籍以说明“和”在琴乐演奏与审美中的不同层次与内涵。
《溪山琴况》不仅以“和”作为二十四况之首,而且对其他诸况中关于琴乐审美的论述也以“和”为纲,围绕“和”况而展开。
从《溪山琴况》中看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
从《溪山琴况》中看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1 徐上瀛与《溪山琴况》《溪山琴况》一书,是明末吴派民间琴师徐上瀛所著。
徐上瀛不仅是明末著名古琴家,而且精通琴理、学贯乐味,著述除《溪山琴况》外,另有《万峰阁指法阴笺·凡例》及谱中所收《大还阁琴谱》六卷和《弹琴规范五则》。
其中《溪山琴況》)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古琴表演理论的重要琴乐美学专著。
《琴况》一书,是徐上瀛在长期的琴乐实践、揣摩的过程中,借鉴、吸收和总结前人琴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琴乐演奏与审美中的4个命题,对古琴有关内外、主客、心物、形神等关系问题,以种属概念逻辑关系系列,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和不同类别作出了周密的阐发。
故《琴况》并非是一部音乐美学专著,而是以古琴的演奏技艺为其切入点,以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为统领,从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兼收并蓄,内外兼论,合多为一,自成体系,从而使《琴况》的诸多命题形成了巨大的理论整体整合力,极富启发诱导性,这正是此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和独特价值所在,故况可谓集中国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
《溪山琴况》的审美《琴况》美学思想的立论基础,其书开宗明义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即以琴乐之情理陶冶人之性情,净化人之心灵,调协社会之人际关系,使之天下归于“和”。
对于此“和”,本文以为,是泛指一般意义之“和”,具体的则是指“中和”。
如《琴况》在论“润”况时所言:“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润之为妙,所以达联盟其中和也。
”在论“轻”况时又说:“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等等。
这显然是以儒家传统中和之美为准则。
但除主中和之美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琴况》还贯穿着对“希声”境界的追求和对时古之辨、雅俗之辨的强调。
那么何为“希声”?《琴况》说,“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又说“调古声淡,渐入深渊,……此希声之引伸也”、“疏疏淡淡,其音得中正和平者,是为正音”。
论《溪山琴况》以“和”为美的艺术精神——兼论《琴况》的价值与局限
111审美与音乐古琴,我国古代享有崇高地位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它不仅是朝廷官方仪式音乐中的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人修身养性、言儒说道、表情达意的重要物质载体,并在世代沿袭中成为士人音乐的一个符号,先秦时就已形成“士无故不撤琴瑟”的盛况(《礼记·曲礼下》)。
宋代陈旸在《乐书》中说:“琴者,乐之统也。
”[1]由此足见古琴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
明清时期,琴派林立,谱集众多,《溪山琴况》作为琴乐美学的首部体系性专著应运而生,其在继承前人琴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具有总结与终结性质,被誉为“中国古代琴艺美学史上一部集大成的琴乐美学理论著作”[2]。
在这部著作中,徐上瀛采撷英华,博采众长,提出了24个审美范畴: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重、轻、迟、速。
据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助理研究员龚敏[3]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教授蔡仲德先生的辨析考证,这种结构是依据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体例而成,在我国古代琴学理论中乃是首次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和《二十四诗品》“诸体毕备,不主一格”不同,《琴况》以“和”开篇,并将其贯穿演奏技法和审美理想的始终,在二十四况中处于首要和中心地位,这是把握《琴况》琴乐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要基点。
一、以“和”为美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徐上瀛在《琴况》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4]733这句话作为整部著作的理论总纲,点明了“和”这一范畴在二十四况中的首要地位和引领作用。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艺术史或美学史,无论是先秦时期就已形成的“平和”审美观还是自宋以后发展起来的“淡和”审美观,“和”几乎都是主流审美倾向,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官方主流思想的变化有所侧重而已。
这样的审美观念自然延伸到古琴领域,因此,徐上瀛将“和”作为最核心的范畴并非时代的偶然结晶,而是历史沉淀的必然选择。
论《溪山琴况》美学思想与现代钢琴演奏的契合
训练要注意积极运动手指 ;动手腕训练 ,衡量手腕 的标准为能让手指在弹奏跨度大 的区域 ,始终保持好掌关节,注意放松 , 协调好 “ 松 ”与 “ 紧”的关系 ,训练达 到指紧腕松 的状态 。二方面包含合理地运用手指指法,能训练演奏者手指的伸缩性 , 可 以灵活变化指法训练手指 ,如 肖邦乐 曲中,单音与和弦之 间连接不要重复使用五指 ,颤音设计可 以中间隔一个手指 ,如 贝 多芬奏 鸣曲常用三 、五指 弹奏颤音 ,总之重视 指法设计,让演奏者顺畅地完成旋律连接 ,能保证 音乐作 品完整性 。三方面包 含弹奏技法 ,如小连线、跳音、连奏 、半连奏、和弦、颤音 、音阶 、琶音、轮指等 。小连线 ,如一强一弱 的小连线 ,用 “ 落 提 ”表示 ,活泼 时 “ 提 ”短而轻,哀求 时 “ 提 ”语气要缠绵;跳音,手指从上往下推 ,力量往前释放 掉,手指 、三 关节 、手
之 境 ” 的声 响 。真 正 实现 “ 人 琴 合 一 ” 完 美演 奏 境 界 。
关键词 :《 溪 山琴况》 :钢 琴演奏;美学思想 当前音乐美 学界形成共识 ,明末清初著名古琴家 徐上瀛所 著 《 溪 山琴况》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上三 部最具重要性及标 志性 的论著之一 ,它对古琴演奏理论与技巧 、音乐美学等论述 ,具有研究价值 。如 《 溪 山琴况》在琴况之 “ 和”中提出;“ 弦 与指合 、指 与音合 、音与 意合 ” 。由此表达了乐器演奏中 “ 弦” 、“ 指” 、“ 音” 、“ 意 ”相互制约与作用的关 系,揭示 了演奏技 术 与演奏 艺术相 统一 的原 则, 折射出演奏艺术与音乐审美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 因此, 要演奏富有情感的钢琴音乐, 借鉴 《 溪 山琴况 》美学思想运用于钢琴演奏中,能解决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演奏 艺术 、钢琴演奏审美问题 ,实现 “ 人琴合一 ”完美演
浅论《溪山琴况》“淡”之美学思想
浅 论 《 山 琴 况 》 “ " 大 学哲 学 学 院 上 海 2 0 3 ) 上 0 2 4
摘 要: “ ”是中国哲学史和 美学史的一个重要 范畴 ,同时也是 中国琴论的核心概念。徐上 瀛所著的 《 淡 溪山琴况》是 中国音乐美学 的集大成者,其中 “ 淡”是继 “ 和”之后 的又一 美学范畴。本 文将从 “ ”况之文本 内涵、 “ ”况对道家音乐美学观的继承 与发展、 淡 淡 “ 淡”况与诸 况之 关系三个部分阐述 “ 淡”况之 美学思想。 关键词:淡;审 美; 中国音乐美学; 《 溪山琴况》 中图分类号 :11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9 2( 0 0)1 — 0 0 0 6309 21 00—2 1
想。 二 、 “ ” 况 对 道 家 音 乐 美 学 观 的 继 承 与 发 展 淡
会 给审美 主体 什 么样 的审美 感受 ,是 否实 现 了淡 品锁 达到 的审美 境 界 ?徐 上瀛 在淡况 的最 后做 了详 尽 的阐述 。 “ 禁怡 然吟 赏 ,唱然 不 云 :吾爱 此情 ,不 求不 竞 :吾爱 此味 ,如雪 如 冰 ;吾 爱此 响 ,松 之 风 而竹 之 雨 ,涧 之 滴 而波 之 涛也 。有 客 寐 于淡 之 中而 已矣 。”{ l 1 0 淡 品的境 界是 可与 而不 可求 的 ,只有 无为 而为 、诉诸 心灵 、融 于 自 然 才能合 乎其 淡才 能达到 淡 的审美 目的 。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全文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全文《溪山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作的琴论著作,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第三个里程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溪山琴况》成为当代音乐美学界和琴学界的热门研究对象,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亦有相关论著问世。
研究成果中,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包括《溪山琴况》的文本注译解读、结构系统、成书过程、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但用力最多的还是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在这些方面,研究者往往各有自己的立论视角,或以某一概念(如“和”)来概括其主旨,或注意探析其内含着的哲学(儒道禅)基础,或致力于梳理美学思想的逻辑脉络和文本结构,还有的着眼于对当前音乐美学研究或乐器演奏方面的影响与意义,如此等等。
①=1\*GB3笔者在反复研读《溪山琴况》的文本之余,一直试图将其内含的较为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一梳理,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清单。
本文所写五个方面,就是一个粗浅的尝试,不求全面,也未充分展开,而只是从其重要性、独特性以及与当代的关联性入手所做的阐述。
一、“其所首重者,和也”——中和论“和”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其内涵也具有不同的方面。
主要有:一是对立统一与差异统一,如晏婴的“济五味,和五声”、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
二是适中、不过分,如“中和”“和而不流”等。
三是各得其位,如君臣、父子、夫妇之和等。
四是音的前后协调相连,如刘勰的“异音相从谓之和”等。
中国古代哲学中“和”的内涵,几乎都在《溪山琴况》中得到运用和体现。
《琴况》以“和”开篇,也以“和”为纲。
它的以“和”为纲,体现在从具体的“器和”一直到最后的“乐和”。
首先讲琴的“和”的功能:“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认①=1\*GB3这方面较为重要的有:吴钊《徐上瀛与〈溪山琴况〉》(1962)、《一篇出色的古典音乐美学论著——〈溪山琴况〉简介》(1981)、吴毓清《〈溪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1985)、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1986)、修海林《〈溪山琴况〉的琴乐审美思想》(1989)、张清治《〈溪山琴况〉的大雅清音论——明徐上瀛的琴乐审美观》(1990)、孙佳宾《〈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研究》(1999)、王志成《〈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2003)、刘承华《〈溪山琴况〉结构新论》(2004)、李美燕《徐谼〈溪山琴况〉中的儒道佛思想》(2005)、《徐谼〈溪山琴况〉中“和”况之美学意涵研究》(2005)、张法《〈溪山琴况〉美学思想体系之新解》(2007)、徐樑《文字与文字的背后——论〈溪山琴况〉之文本构成方式》(2013)、宋瑾《“自况”的行为方式及其求索——从〈溪山琴况〉谈起》(2015)、管建华《〈溪山琴况〉与“品味论”的文化哲学美学解读》(2015)。
由《溪山琴况》引发的古筝审美思考
上瀛认为“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
《溪山琴况》中将古琴调弦方法分为“散和”和“按和”。
“散和”在古筝中较常见,即“不按而调,右指控弦,迭为宾主,刚柔相济,损益相加”。
在古筝定弦中,一般采用右手弹奏纯八度或纯四度、纯五度等音程性质进行调弦,而左手可以通过移动琴码来进行调节音高,或者借用琴扳手来松紧琴弦,以此达到音的高低值。
当然,这种调弦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耳朵以及对音高的熟悉度,因此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视唱练耳训练。
在具备基本要求之后继而来谈论有关古筝的技巧之美。
(一)运指之音理徐上瀛言:“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
”对于弦和指,弦属于客体,指是主体。
对于弦要顺而不能逆。
《溪山琴况》中这样表述到“若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因此要做到“细辨其吟揉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
“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对于左手的吟揉要做到恰到好处,中间没有任何滞碍,使乐曲“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
《琴况》言:“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若“混而不明”,难以出“和”,只有合律才能达到“和”,在古琴里通过左手按弦来把握音的准确度,古筝与其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为中国民族弦乐器,古筝记谱子定弦是传承古时的民族五声调式,没有4和7,因此在遇到4和7或变音时需要通过左手压弦深浅来控制音高,压弦太深容易使音高过高,压弦浅则又会使音高偏低,从而无法达到“和”。
这些都是用最精细的音理来表现出最深微的心绪,此则“细辨其吟揉以叶之”。
而“绰注以适之”,每一个音应该用什么样的指法是尤为重要的,也是需要习琴者细细揣摩的,这就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的音理储备。
在拿到一份新的乐谱时,我们不仅要对乐谱中的音和节奏,乐句气口等基本要素进行把握,更需要掌握的实为每个音的指法。
当演奏者编排指法时,需凭借乐句进行编排,而非单独的音,以此来促成指序的连贯性。
在弹奏快板时,指法显得更为重要,若不能将指序编排好,则容易影响手指独立性从而影响快板的速度以及音色,使手指不能在琴弦上灵活地运动。
《溪山琴况》
浅谈《溪山琴况》摘要明代琴学家徐上瀛所作的《溪山琴况》是一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琴学和美学相结合的文章,论述精辟,对后世琴学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三百多年,学者传诵不衰,作为一篇古琴音乐的美学论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理论性实际性琴学性美学性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徐上瀛,别名青山,号石帆,江苏太仓人,是明末清初娄东世家子弟,酷好琴学,兼习武事。
曾向当时的虞山古琴名家严天池、陈星源、张渭川等学琴,正所谓采撷英华,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一家之学。
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中国琴学的体系性著作,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人对其进行解说,但也是莫衷一是。
而在这里,笔者通过吸收借鉴前人成果,从理论实际和琴学、美学等方面予以新的解说,以期对徐上瀛的琴学体系研究有进一步的推进。
一从整体来看《琴况》的深远影响徐青山的《琴况》中有二十四条是以宋崔遵度的《琴笺》为依据,结合他多年弹琴的经验和体会而写成的。
钱仲芳在《琴况》序言中说:“昔崔遵著《琴笺》,范文正请其指,度曰:‘清丽而静,和润而远。
琴在是矣。
’今青山复推而广之,成二十四况。
研微尽变,我真欲以此编为蓬莱山矣……”有人认为徐青山的《琴况》是根据明代洪武初年协律郎冷谦所著的《冷弦琴声十六法》推衍而成的,其说不确。
《琴况》中的条目虽与按《冷弦琴声十六法》出《学海类编》的其中部分条目相同,但从全面来衡量,则不然。
到底徐青山是否剽窃冷谦的研究成果,历来琴学家有不同看法。
已故琴学家查夷平在他所著的《溲勃集》中指出:“《冷仙琴声十六法》系出自明项子京所辑的《蕉窗九录》是明代书贾所刻的伪书,书中还引用了明末严天池的诗句‘月满西窗下指迟’、破绽尤为明显,岂有元末明初人的著作里,引用明末人诗句之理。
”我们不反对不同时代的琴学家引用同样的音乐术语或条目,每个人对琴学的理解不同,都可以著书立说,如果二书中有个别内容相同,而其他内容不同,就肯定其为剽窃或抄袭,则不能作为定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撷菁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笔者仅就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溪山琴况》,结合其音乐美学思想,试论“弦、指、音、意”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胡演奏之今用价值,旨在拓宽演奏者的演奏思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想象意境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一《溪山琴况》概述《溪山琴况》(以下简称《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也是明清时期较为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之一。
所谓“琴况”即琴乐审美之状况,它继承发展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总结了明末以前琴的表演艺术的丰富经验,并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总的美学原则和理想的审美标准。
书中比较注重研究音乐自身的特性和规律,特别是在演奏艺术美学思想的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被琴家视为必读的琴书之一。
它将古琴演奏技艺提高到更高的境界,对清代琴坛乃至今天的传统器乐演奏艺术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琴况》共提出二十四况,分别是:和、静、清、远、古、淡、怡、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蔡仲德等学者认为,前九况属于古琴演奏的总体精神和审美观念,后十五况则是有关琴的声音和演奏方法的具体审美要求。
其中,“和”况为《琴况》之首,也是全篇总纲,它具有多种意义的内涵。
笔者仅从琴乐演奏中“弦、指、音、意”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二胡演奏艺术的价值体现等方面来探讨。
二解读首况“和”之弦、指、音、意的相互关系《琴况》首推一个“和”字,“和”也是全篇二十四则的总纲。
文中说:“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
”即如何正确处理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形式美、想象、风格、表现内容、意境、情趣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使之熔铸成一个整体。
“和”即“合”,是孔子首倡的一种以“中庸”为本的美学观念,《琴况》之“和”意为协调一致,彼此协和。
1 弦与指合:即指法必须符合琴弦的客观性能。
弦有一定的特性,要顺应它,合乎它自身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运指,而不同指法的运用要适应弦的特性。
笔者认为,手指的动作要符合旋律的要求,顺应旋律的走向。
反映在二胡演奏中,“弦”即代表琴本身。
意思是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应该首先了解此乐器的发音规律。
如:右手的运弓,要求在发音的一瞬间,弓毛与琴弦垂直,只有正确的振动才能够产生出美妙的音乐。
又如:左手按弦切忌虚浮,尤其是在高把位的高音区,不要因为怕按音不准而虚按,只有这样,高音区的音色才能更加干净、扎实。
弦与指合这个阶段是训练的初级阶段,如同盖楼房一样,材料要符合要求,地基要打得牢,才能盖出坚实美观的楼房。
因此,琴与手的融合对于二胡演奏艺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指与音合:《琴况》认为,在古琴演奏时固然要求音准,要做到每个音、每个乐句乃至全曲必须节奏清楚、层次分明,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映客观世界的“心”,将古琴技巧中的吟揉绰注、轻重缓急与“音”相适应,使曲调能表达出情感,即能准确把握音高和韵律的变化,明辨乐曲结构和节奏运行的变化。
只有明音律、通音理,才能更好地讲究指法,弹出美妙的音乐。
笔者认为,引申到二胡演奏艺术,可理解为:演奏中的技艺之美。
技术技巧是解读作品的方法,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演奏。
宋代诗人苏轼对于琴、人、技之间的密切关系曾做过精彩的描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说明只有琴不行,只有技也不行,必须要有掌握技巧的人来操琴,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所谓的技巧绝非仅仅是一般理解的那种纯粹的手指动作或气息控制,这些纯粹的生理因素只是技巧的一部分,它的另一部分来自心理因素,也就是那些支配演奏者去达到某一技术要求的内心活动。
假如没有这种心理上的技能,无论怎样做,生理上的训练也不可能达到真正高超的技术水准。
因此,技巧训练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艺术活动。
演奏者应当把每首乐曲,甚至是每首练习曲当作艺术的享受,将练习技巧与审美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审美上的满足,这一点是技巧训练的关键,也是进入“得心应手”境界的前提。
3 音与意合:《琴况》的总纲“和”字,其宗旨即“音与意合”。
音是指音乐的形式,而意则是指音乐的内涵,强调演奏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追求意境创造。
书中写到:“音从意转。
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
”从而使“音”的精义与“意”的深微相一致,辩证地论述了音与意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了“得知弦外者”的重要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音乐演奏中的灵魂也是音与意的统一。
灵魂即音乐的形象性和内在的气韵。
没有灵魂的演奏会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感人。
灵魂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往往是无意识的,它通过直觉告诉人们如何把音乐连成一个整体,如何处理强弱、快慢、如何延长一个音,延长多久。
这些表现上的处理却往往不能用记号在乐谱上标明,它是一种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能帮助演奏家在完成技巧的过程中闪耀出生命的火花。
《琴况》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琴论专著之一,从琴乐演奏技巧、琴乐审美思想等不同角度做了详细的论述,它汲取、继承了前人的琴乐思想和演奏技法,并做了创造性发展,不仅弘扬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对后世琴论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当今各类器乐的演奏与传承都有很深的教义。
三二胡演奏艺术中,“音与意合”之今用价值“音与意合”作为《琴况》中“和”况的审美意识之精华,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把内心的想象和对情感意境的体验用音乐表达出来,目的在于音与意的统一,即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在二胡演奏艺术中,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方面,其辨证思想揭示了二者完美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笔者认为,在二胡演奏中,要达到“音与意合”,除了保证高超娴熟的技术技巧之外,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内心的想象和对情感意境的体验,任何优秀的音乐表演艺术都离不开这两个因素。
1 二胡演奏中的想象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想象对于演奏者体验作品的意境起着重要作用,二胡演奏艺术也不例外。
当演奏一首作品时,其艺术表现是通过对所演奏的声音与作品塑造对象之间的比较和模仿基础上来进行的。
此环节中,想象起着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
演奏者的想象力越丰富,对塑造作品形象的体验就会越深刻,因此,演奏出的作品使听众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也就越鲜明。
刘天华的二胡作品《空山鸟语》就充分体现了想象在演奏中的作用:这首乐曲描绘了“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的美妙意境。
乐曲将自然音响的模拟融会到音乐之中,可谓情景交融。
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应该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体验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面,注意各种人物形象和情感特征,尤其是要善于捕捉那些激动人心、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够将作品要刻画的形象准确生动地用音乐表现出来。
然而,二胡演奏中的想象并不是单纯的对具体事物的联想,而是通过联想达到对作品的情感与意境的更深刻领会与体验,只有将想象与情感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演奏的更高境界。
二胡演奏艺术不仅是双手及身体相互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这个心理活动中,形象思维占有很大比重。
演奏者通过想象或联想,在意念中产生各种形象或画面,但如果过于追求形象或联想的具体性和可视性,将会适得其反。
演奏者应该在实际演奏中,将音乐形象和信息传达给听众,从而完成音乐的再创造过程。
如:阿炳的《寒春风曲》,曲中所写的背景是江南的明媚春光,春天的寒风吹绿了希望,使人们对艰难的生活有了信心,演奏者应力求通过技术技巧和艺术表现,将春天中的寒风带给人们的希望传达给听众或观众,这才是想象的最终目的。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首演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之所以大获成功,与她在演奏中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正如她在《论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演奏艺术》一文中提到:“把技巧融会在音乐表现力中,其关键在于联想,这个联想包括对场面环境的想象,也包括对作品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情感的领悟刻画。
通过演奏者丰富的联想,才能将感受到的东西升华为各种感情,从而转化到手上,运用娴熟的技术技巧,使乐器发出充满活力的音符。
”这首博采中外古今手法技巧、突出时代精神与民族气魄的二胡协奏曲,将高超的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合二为一,所以才能够完成。
2 二胡演奏的情感意境表达一切演奏艺术都追求以情动人,正如费尔巴哈所说:“感情只是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
”作为我国韵味深厚的传统旋律乐器,二胡演奏更加突出情感意境的表达,注重技术与音乐感觉的有机结合。
所谓意境就是指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在二胡演奏艺术中,意境是指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思维或意念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情景,加载到二胡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信息。
著名二胡演奏家、理论家杨易禾对意境的解释为:中国传统儒、道两家与禅宗结合的产物。
意境还可分为很多种,如:实境、幻境、虚境等。
实境如日出日落、涨潮退潮、草原景象等由实物而联想到的音乐素材。
幻境是演奏家从内心体验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演奏时将自己幻想成为作品人物。
如演奏《江河水》时,要将自己幻化成为在江边痛哭的东北妇女;而在《新婚别》的演奏中,要充分联想到新娘出嫁时的欣喜羞涩和与丈夫分别时的肝肠寸断。
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追求中,最高境界为虚境,可以理解为音乐中的禅境,它只存在于演奏者的意念之中。
如:《听松》这首乐曲,名为听松,实则写人,揭示的是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精神面貌。
演奏者应力求通过松树不屈不挠的性格联想到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
诚然,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虚境也是相对实而言,没有实也就没有虚,反之亦然。
音乐的情感意境表达是一个过程,演奏者不但自身要具备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在作品中传达出这一精神境界。
一首作品中的意境表达包括:演奏者头脑中的形象思维的境界、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欣赏者头脑中反映出来的精神境界。
由于每首作品中,各段要表现的意境不同,因此,作品中的意境本身就是在发展变化中存在的。
在演奏一首乐曲之前,除了对音调、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应该在句法组织和整体结构上有一个宏观的构思,以便于演奏者用内心的听觉去核对自己的演奏效果。
只有演奏家全面系统地掌握二胡演奏技巧时,才能够准确地解读作品,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再度创作。
当演奏家将作曲家的心声和意图传达并感染给听众,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即完成了作品的意境创造。
综上所述,《琴况》的演奏美学思想较深入和全面地探讨了古琴演奏的艺术规律,特别在琴艺的技术、音律的讲究和意韵的追求方面,论述都颇为精准,对于后世的器乐演奏和教学极具启发意义。
而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就在于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神韵。
幽远深长、精细入微是二胡演奏艺术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最集中映照和体现的方面,优秀的二胡演奏者应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里汲取丰富的营养,再将古今中外之精华融会起来巧妙运用,形成自己的艺术审美观,才能通向二胡演奏艺术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