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密度测定)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的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rho =\frac{m}{V}\其中,\(\rho\)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计算出体积。

而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则通常采用排水法来测量其体积。

排水法的原理是: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通过测量排开的水的体积,就可以得到物体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精度为 001g。

2、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程为 100ml,分度值为 1ml。

3、细线:用于悬挂物体。

4、待测物体:包括规则形状的金属块和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

5、水。

四、实验步骤1、测量规则金属块的密度用电子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_1\),记录测量结果。

用直尺测量金属块的长、宽、高,分别记为\(a\)、\(b\)、\(c\),计算金属块的体积\(V_1 = a×b×c\)。

根据密度公式\(\rho_1 =\frac{m_1}{V_1}\)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2、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用电子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_2\),记录测量结果。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_2\)。

用细线将小石块系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量筒中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_3\)。

小石块的体积\(V_4 = V_3 V_2\)。

根据密度公式\(\rho_2 =\frac{m_2}{V_4}\)计算小石块的密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规则金属块的测量数据质量\(m_1\)=______ g长\(a\)=______ cm宽\(b\)=______ cm高\(c\)=______ cm体积\(V_1\)=\(a×b×c\)=______ \(cm^3\)密度\(\rho_1\)=\(\frac{m_1}{V_1}\)=______ \(g/cm^3\)2、不规则小石块的测量数据质量\(m_2\)=______ g量筒中水的初始体积\(V_2\)=______ \(ml\)量筒中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_3\)=______ \(ml\)小石块的体积\(V_4\)=\(V_3 V_2\)=______ \(cm^3\)密度\(\rho_2\)=\(\frac{m_2}{V_4}\)=______ \(g/cm^3\)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质量时,电子天平的精度有限,可能导致质量测量存在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学习物理天平、比重瓶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流体静力称衡法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其密度可以通过测量其在空气中的质量$m_1$和在液体中的质量$m_2$,以及液体的密度$\rho_液$来计算。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固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_浮=(m_1 m_2)g =\rho_液 V g$,其中$V$为固体的体积。

所以固体的体积$V =\frac{m_1 m_2}{\rho_液}$,固体的密度$\rho =\frac{m_1}{V} =\frac{m_1 \rho_液}{m_1 m_2}$。

2、比重瓶法测量液体密度时,先称出空比重瓶的质量$m_0$,然后装满水,称出比重瓶和水的总质量$m_1$,则水的质量$m_水= m_1 m_0$,水的体积$V_水=\frac{m_水}{\rho_水}$,而比重瓶的容积$V = V_水$。

再将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称出比重瓶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_2$,则待测液体的质量$m_液= m_2 m_0$,所以待测液体的密度$\rho_液=\frac{m_液}{V} =\frac{(m_2 m_0) \rho_水}{m_1 m_0}$。

三、实验仪器物理天平、比重瓶、待测固体和液体、细线、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密度用物理天平测量待测固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_1$。

将盛有蒸馏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用细线将待测固体悬挂在天平的挂钩上,使固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测量此时固体和水的总质量$m_2$。

计算固体的密度,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比重瓶法测量液体密度用物理天平测量空比重瓶的质量$m_0$。

将比重瓶装满蒸馏水,盖上盖子,擦干瓶外的水,测量比重瓶和水的总质量$m_1$。

大学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探究密度的概念,并学习密度的
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物体的质
量和体积,计算出其密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天平、容器、水、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

2. 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分别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测量物体的体积:将容器中装满水,然后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测量水的位
移量,即可得到物体的体积。

4. 计算物体的密度: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密度公式ρ= m/V计算出不同物体的
密度。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密度数据。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
密度,我们发现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与密度的定义和计
算公式是一致的。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
得到了不同物体的密度数据。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探究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了我们对密度的理解。

同时,实验还锻炼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 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 密度的测量

实验 密度的测量·【实验目的】1、 学习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水杯及待测样品(铜圆柱体,盐水)。

·【实验原理】1、固体的密度的测量: (一)规则物体的密度测量:设物体质量为m ,体积为V ,则该物体的密度为Vm=ρ (1) 对形状规则的圆柱体,质量m 可由物理天平称出,体积V 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外形尺寸,然后应用几何公式计算出来。

即:h d V 241π= (2)其中d 是圆柱体直径:h 是圆柱体高度。

于是hd m24πρ= (3) (二)不规则物体的密度测量:(1) ρ﹥1的固体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减少的重量(P 1-P 2),即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同体积液体的重量。

故有 Vg P P t ρ=-21(4)如果用天平分别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 1(g m P 11=)及物体浸没在水中的表现质量m 2(g m P 22=),则()g m m 21-就等于物体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21m m -即为这部分水的质量。

物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为tm m V ρ21-=(5)则固体的密度:211m m m t-=ρρ (6)这就是流体静力称衡法的基本原理。

(2) ρ﹤1的固体设待测物(ρ﹤1)在空气中的质量为2m ,辅助物(ρ﹥1)在空气中的质量和浸没于水中的表观质量分别为0m 和1m ,将两个物体连在一起后完全浸没于水中的表观质量为3m ,则辅助物和待测物一起完全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g m m m F )(302'-+=而待测物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则为g m m g m m m Vg F )()(10302---+==水ρ即待测物体积: 水ρ/)(312m m m V-+=由定义式V m /2=ρ可得待测物密度3122m m m m -+=水ρρ2、液体的密度测量:此法要借助于不溶于水并且和被测液体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物体(一般用玻璃块)。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密度测量实验日期:2023年11月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者:[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物理天平、量筒、密度瓶等仪器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2. 了解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本实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量固体密度:1. 流体静力称衡法:将被测物体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从而求出密度。

2. 比重瓶法:将已知体积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通过测量液体体积的变化,计算物体的体积,进而求出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物理天平(感量0.1g)2. 量筒(100ml)3. 密度瓶(100ml)4. 烧杯(450ml)5. 待测固体(如金属块、石蜡块等)6. 水和酒精7. 细线四、实验步骤1. 流体静力称衡法(1)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其质量m1。

(2)将待测物体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录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2。

(3)将待测物体取出,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体积V = (m1 - m2) / ρ水,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

(5)根据公式ρ = m1 / V,计算物体密度。

2. 比重瓶法(1)将已知体积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记录液体体积V0。

(2)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用滴管调整液体体积,使比重瓶中的液体体积恢复到V0。

(3)将比重瓶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录液体体积V1。

(4)根据公式ρ = (V0 - V1) / V0 ρ液体,计算物体密度,其中ρ液体为液体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静力称衡法实验数据如下:m1 = 50.0gm2 = 45.0gρ水= 1.0g/cm³计算得:V = (50.0g - 45.0g) / 1.0g/cm³ = 5.0cm³ρ = 50.0g / 5.0cm³ = 10.0g/cm³2. 比重瓶法实验数据如下:V0 = 100.0mlV1 = 95.0mlρ酒精= 0.8g/cm³计算得:ρ = (100.0ml - 95.0ml) / 100.0ml 0.8g/cm³ = 0.16g/cm³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量了待测物体的密度,掌握了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物理实验教案物质密度的测量

物理实验教案物质密度的测量

物理实验教案物质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简单仪器测量物质的密度。

2.练习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弹簧秤: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2.游标卡尺:用于测量物体的尺寸。

3.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4.置液台:用于稳定测量液体。

5.各类固体和液体样本。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1.实验原理物质的密度是指其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即密度=质量÷体积。

利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和量筒测量体积,即可计算物质的密度。

2.实验步骤(1)固体样本的密度测量:①将待测固体样本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②使用弹簧秤将待测固体样本的质量测量出来。

③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待测固体样本的密度。

(2)液体样本的密度测量:①将待测液体样本倒入量筒中,使其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并记录液体的体积。

②使用弹簧秤将放有待测液体的量筒的质量测量出来。

③设液体的初始体积为V1,量筒质量为m1、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罐中,再次称量量筒的质量m2④这时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V1-(m2-m1)),质量为(m2-m1)。

⑤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待测液体样本的密度。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1.固体样本的密度测量:样本质量:m=50g样本长度:l = 5cm样本宽度:w = 2cm样本高度:h = 3cm样本体积:V = l × w × h = 5cm × 2cm × 3cm = 30cm³样本密度:ρ = m ÷ V = 50g ÷ 30cm³ ≈ 1.67g/cm³2.液体样本的密度测量:量筒质量初始值:m1=10g量筒质量最终值:m2=30g初始体积:V1 = 50cm³量筒质量:m=m2-m1=30g-10g=20g液体体积:V = V1 - (m2 - m1) = 50cm³ - 20g = 30cm³液体密度:ρ = m ÷ V = 20g ÷ 30cm³ ≈ 0.67g/cm³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测量固体样本时,应保持样本的表面光滑,减少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的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的测定

1m 大学物理实验 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2、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用助沉法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用密度瓶测定碎小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

【实验仪器和用品】物理天平(500g 、50mg )、密度瓶(50ml )、烧杯(500ml )、不规则金属块(被测物)、石蜡块(被测物)、碎小石子(被测物)、清水、细线。

【实验原理】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对一密度均匀的物体,若其质量为m,体积为V ,则该物体的密度:Vm=ρ (1) 实验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由上式可求出样品的密度。

1、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设被测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为m (空气浮力忽略不计),全部浸没在水中(悬吊,不接触烧杯壁和底)的表观质量为m 1(如图3示),m密度瓶游码平衡螺母边刀托杯托盘底座度盘指针中刀托手轮调平螺母挂钩吊耳 水准泡托盘托盘 横梁物理天平体积为V ,水的密度为ρ水。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有:1()Vg m m g ρ=-水1m m V ρ-=水被测物密度: 1m m V m m ρρ==-水(2) 2、流体静力称衡法和助沉法相结合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密度设被测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为m ,用细线将被测物与另一助沉物串系起来:被测物在上,助沉物在下。

设仅将助沉物没入水中而被测物在水面上时系统的表观质量为1m ,二者均没入水中(注意悬吊,不接触烧杯壁和底)时的表观质量为2m ,如图4所示: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被测物受到的浮力为:12()Vg m m g ρ=-水,则被测物体积为: 12m m V ρ-=水被测物密度为: 12m mV m m ρρ==-水 (3) 3、用密度瓶测定碎小固体(小石子)的密度假设密度瓶的质量为1m ,将瓶内装满待测的小石子后的质量为2m ,则待测小石子的质量:21m m m =-。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描述了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并探究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天平和尺子等实验仪器,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2.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3. 探究物质的密度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和材料:1. 天平2. 尺子3. 不同物体(如金属块、塑料块等)4. 水槽5. 温度计实验步骤:1. 首先,使用天平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2. 然后,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3. 将水槽装满水,并使水温稳定。

4.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测量水的体积变化,并记录数据。

5.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进行比较。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密度并不相同。

例如,金属块的密度较大,而塑料块的密度较小。

这表明物质的密度与其性质有关。

金属块由于原子间结合较紧密,原子质量较大,因此密度较大;而塑料块由于分子间结合较松散,分子质量较小,因此密度较小。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实验中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物体放入水中后,水的体积发生了位移,位移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差。

例如,使用天平和尺子测量时,仪器的精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条件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物体形状的复杂性,使用尺子测量物体体积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精度较高的仪器进行测量,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其次,尽量选择规则形状的物体进行测量,以便更准确地计算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密度测定)
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用助沉法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用密度瓶测定碎小固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

【实验仪器和用品】
物理天平(500g 、50mg )、密度瓶(50ml )、烧杯(500ml )、不规则金属块(被测物)、石蜡块(被测物)、碎小石子(被测物)、清水、细线。


游码
平衡螺母 边刀托
杯托盘
底座
度盘
指针
中刀托
手轮 调平螺母
挂钩
吊耳 水准泡
托盘
托盘 横梁
物理天
1
m 图3 静力
【实验原理】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对一密度均匀的物体,若其质量为m,体积为V ,则该物体的密度:
V
m =
ρ (1)
实验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由上式可求出样品的密度。

1、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
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设被测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为m

(空气浮力忽略不计),全部浸没在水中(悬吊,不接触烧杯壁和底)的表观质量为m 1(如图3示),体积为V ,水的密度为ρ水。

根据阿基米
德定律,有:
1()Vg m m g
ρ=-水
1
m m V ρ-=

被测物密度:
1
m m
V m m ρρ=
=-水 (2)
2、流体静力称衡法和助沉法相结合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设被测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为m ,用细线将被测物与另一助沉物串系起来:被测物在上,助沉物在下。

设仅将助沉物没入水中而被测物在水面上时系统的表观质量为1
m ,二者均没入水中(注意悬吊,不接触烧杯壁和底)时的表观质量为2m ,如图4所示: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被测物受到的浮力为:
1m 图4 静力称衡法和助待测物块m
12()Vg m m g
ρ=-水,则被测物体积为:
1
2m m V ρ
-=水
被测物密度为:
12
m m
V m m ρρ=
=-水 (3)
3、用密度瓶测定碎小固体(小石子)的密度
假设密度瓶的质量为1
m ,将瓶内装满待测的
小石子后的质量为2
m ,则待测小石子的质量:
21
m m m =-。

然后将装有小石子的密度瓶加满水,再称其总质量3
m ,为了得到小石子排开水的体积,还需
要将密度瓶里的小石子倒出,再加满水称得其质量为4
m 。

图5 密度瓶法测
1m 2m 3m 4
m
这样可得小石子排开水的质量为:4
3
2
1
4
3
2
1
(())m m m m m m m m ---=-+-
碎小固体的总体积为:4321
m m m m V ρ-+-=水

碎小固体的密度为:21
4321m m m m m m ρρ
-=
-+-水。

(4)
【实验内容及步骤】 1、对物理天平进行调平
在了解天平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天平进行调平,调平分两步:
①调底座水平:通过调底板下的调平螺丝,把水准仪中的气泡调在水准仪正中。

②调横梁水平:将横梁两端的挂钩(连同吊篮、托盘)挂到刀口上,游码移到最左端;然后再稍稍右旋升降螺丝,升起横梁后观察横梁是否水平,若指针正指刻度牌中线或在中线两侧作微小的等幅振动,则说明横梁平衡。

若不平衡,则
左旋升降螺丝,使横梁制动,然后调节横梁两端
的调平螺丝;再支起横梁判断,放下横梁后调节,如此反复,直至调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1)称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质量m。

(2)用细线拴住金属块,挂到天平横梁左端的钩子上,悬吊于烧杯的水中。

烧杯放在底座左边的托架上。

称出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表
观质量
m。

1
(3)计算金属块的密度及其不确定度,并给出测定结果。

3、流体静力称衡法和助沉法相结合测定石蜡块的密度
(1)称量石蜡块在空气中的质量m。

(2)用细线将石蜡块和助沉金属块串系起来,石蜡块在上,助沉块在下。

系好后挂在天平横梁左端的挂钩上。

先称仅有金属块没入水中而
石蜡块在水面之上时系统的表观质量
m,再称二
1
者均没入水中时系统的表观质量
m(悬吊,不能
2
接触烧杯壁和底)。

(3)计算石蜡块的密度,不要求计算不确定度。

4、用密度瓶测量碎小石子密度
(1)先用物理天平称量空密度瓶的质量
m。

1(2)将碎小石子细心地装入密度瓶中(大约占据密度瓶容积一半的空间),称出“瓶+小
石子”的总质量
m。

2
(3)再将装有小石子的密度瓶内装满清水,盖上瓶塞,让多余的水从塞子中间的细管流出,用布擦干瓶子,称出“瓶+水+小石子”的总质

m。

3
(4)将密度瓶内的小石子和清水倒掉,再装满水,盖上瓶塞,让多余的水从塞子中间的细管流出,用布擦干瓶子,称出“瓶+水”的总质

m。

4
(5)计算小石子的密度,不要求计算不确
定度。

【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物理天平前,要熟悉天平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结构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做到先观察后操作。

2、使用天平时,动作要轻、稳,横梁支起时不能作前后左右的旋转,以免横梁跌落摔损;天平的左、右挂钩、吊耳及秤盘切勿对调。

横梁调平时,一定要先使横梁制动,将两端的吊耳挂到刀口上。

只有观测、判断横梁是否水平时,才将横梁支起;调节调平螺丝、取放待测物、取放砝码、移动游码时,天平的横梁均应放下,并且支撑在横梁上的两个小支柱上。

3、实验中,浸在液体中固体表面的气泡要尽量排尽;金属块或石蜡块要完全浸没水中,且
不能与烧杯底部或器壁相碰。

4、小心易碎玻璃仪器;如遇到损坏,要及时报告、登记,并作适当赔偿。

5、测量结束后,要将仪器复原,即:天平横梁放下,吊耳拿到刀口下;烧杯、密度瓶里面的水倒掉;小方巾平铺在桌面上。

【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不规则金属块密度的测量
()
m g 1()
m g 3(/)
g cm ρ水
1.00
1m m ρρ=
=-测水

g/cm 3
()22
1111
()()()[][]m u m u m E m m m m m ρ⋅=+=
--
=_______%
()u m =1
()u m =0.05g (天平的最小称量),由温
度测量误差而造成ρ水
的误差非常小,可忽略不
计,并且取3
1.00/g cm ρ水
=(下同)。

()()
u E ρρρ=⋅测=
=______g/cm 3
()u ρρρ=±测
=( ± )g/cm 3 (要有计算过程,注意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详见教材17面;下同)
表2. 石蜡块密度的测量 ()m g 1()m g 2()m g 3(/)
g cm ρ水
1.00 12m m V m m ρρ==-测水= =
g/cm 3
(要有计算过程,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不要求计算不确定度)
表3. 小石子密度的测量 1()m g 2()m g 3()m g 4()m g 3(/)g cm ρ水
1.00 214321m m m V m m m m ρρ-==-+-测水
= = g/cm 3
(要有计算过程,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不要求计算不确定度)
【思考题】
1、具体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各种原因。

2、能否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液体的密度?如果能测如何测量?
3、能否用密度瓶测定液体的密度?如果能测如何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