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眼的屈光系统资料讲解
《眼睛的屈光》课件
![《眼睛的屈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2ba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9.png)
隐形眼镜的缺点是长期佩戴可能引起眼部不适、干涩、感染等并发症,且需要定期 更换和清洗。
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质隐 形眼镜,通过夜间佩戴逐渐改变角膜 形状,从而在白天达到清晰视力的效 果。
角膜塑形镜的缺点是价格较高,需要 定期更换,且对眼部健康要求较高, 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预防与控制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 阅读姿势、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
远视
总结词
远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表现为看远处清晰 ,看近处模糊。
原因
远视的原因也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眼部疾病 等。
详细描述
远视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于 平坦所致,使得平行光线在经过眼球折射后聚焦 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的度数越高,看近处的物体 越模糊。
05
CHAPTER
屈光不正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用眼时间
长时间连续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 ,进而影响视力。因此,应合理 安排用眼时间,适时休息,避免
长时间连续用眼。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 备时,可以设置屏幕自动熄灭或
提醒功能,以减少用眼时间。
长时间阅读或写作时,可以适时 休息,如闭眼、远眺等,以缓解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模糊的症 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 活和工作。
眼睛疲劳
眼睛疲劳是屈光不正的另一个常见症 状,表现为用眼时间较长后出现眼睛 酸胀、疼痛、流泪等不适感。
眼睛疲劳还可能导致头痛、颈部疼痛 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头痛、眩晕
部分屈光不正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尤其是在 长时间用眼或视物时。
眼的屈光和调节
![眼的屈光和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5712ba147c1cfad6185fa7d9.png)
.
23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遮盖法 同视机检查法
.
24
.
25
.
26
共同性斜视
定义 分类
内斜视esotropia 外斜视exotropia 上斜视
.
27
共同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
28
先天性内斜视
<6个月 斜视角较大 多数>40 远视和近视的斜视角相等而稳定 90%有远视 多有交替性注视,表现外展受限
.
32
共同性外斜视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不同 间歇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
.
33
共同性上斜视
健眼固视 另一眼上斜 上斜眼固视 健眼下斜 眼球运动无明显异常 常合并内、外斜
.
34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正位视训练 & 手术治疗
.
35
非共同性斜视
也称麻痹性斜视 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
.
30
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
近距离内斜视
远距离内斜视
发病初期间歇性, 有复视 斜视角可渐增大到
30~70 全麻下斜视消失
发 病 年 龄 2~3 岁 为远视或近视 看近时内斜 A C /C 比 值 正 常 或 低
看远内斜视,看进则正位 无屈光不正,视力双眼相等
.
31
共同性外斜视
病因 • 神经支配的异常 • 调节与集合力不平衡 • 屈光参差 • 解剖因素 分类 • 外展过强型外斜视 • 基本型外斜视 •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 拟似外展过强型外斜视
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 部改变、巩膜后葡萄肿、玻璃体 改变、视网膜变性、脱离等 验 光 配 镜 、 角 膜 接 触 镜 、 屈 光. 性
眼睛的屈光系统详细描述
![眼睛的屈光系统详细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fc6c9f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0.png)
眼睛的屈光系统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光线聚焦成清晰的图像并落在视网膜上。
以下是关于眼睛屈光系统的详细描述:1. 结构:眼睛的屈光系统主要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结构组成。
2. 角膜:角膜是一个透明组织,是眼睛的前部覆盖物。
它形成了一个约45度角的前凸曲率,使光线在角膜上形成焦点,进一步聚焦光线。
3. 晶状体:晶状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组织,位于瞳孔之后。
它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改变形状以调节焦距。
晶状体的运动由眼肌控制,使其在视近景时变凸,以便聚焦近处的物体,而在视远景时则变平,以便聚焦更远的物体。
4. 玻璃体:玻璃体是眼睛后部的透明组织,负责支撑视网膜,使其保持位置正常。
5. 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球内部的神经组织,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它由三层细胞组成: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神经元细胞。
6. 屈光不正:当光线不能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时,就发生了屈光不正。
这可能是由于角膜的曲率变化、晶状体的位置异常、眼肌调节能力异常等因素导致的。
常见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7. 眼镜和手术矫正:对于屈光不正,可以通过佩戴眼镜(如透镜)或手术来矫正。
手术包括激光角膜手术、晶状体置换手术等,可以改变角膜或晶状体的形状以矫正屈光不正。
8. 视觉质量:除了简单的聚焦功能外,眼睛的屈光系统还对提供良好的视觉质量至关重要。
良好的视觉质量包括色彩的准确性和对比度的敏感性等。
9. 老花眼: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可能会下降,导致近距离视觉的模糊。
这是由于晶状体的弹性减弱所致,通常在45岁以后开始出现。
总的来说,眼睛的屈光系统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负责将光线聚焦成清晰的图像并落在视网膜上。
它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结构组成,并通过眼镜和手术进行矫正,以提供良好的视觉质量和准确的视觉信息。
眼睛的屈光系统详细描述
![眼睛的屈光系统详细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5d2d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6.png)
眼睛的屈光系统详细描述眼睛的屈光系统是指眼球的各个部分共同协作完成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过程,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睫状肌等部分。
这一系统的正常功能对视觉质量至关重要,而任何一个部分的异常都会导致视力问题。
首先,角膜是眼睛的最外层透明物质,光线首先通过角膜进入眼球。
角膜是眼睛最主要的光学成像元件,它对光线的折射度是固定的,约为1.376。
当光线射向角膜时,它会被角膜的曲率折射,并且会聚焦到一个特定的点上,这个点称为焦点。
在正常情况下,角膜曲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眼球的屈光度,从而调节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聚焦。
接着,晶状体是眼睛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虹膜之后。
晶状体是眼睛中唯一具有变焦能力的透明结构,通过晶状体的凸凹度来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聚焦。
晶状体的弹性使得眼睛可以在不同距离上调节焦距,帮助眼睛适应远近处的物体清晰成像。
这种晶状体的调节能力被称为调节功能,是眼睛进行近视和远视调整的关键。
此外,睫状肌也是眼球屈光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睫状肌位于晶状体周围,它通过调节晶状体曲度和厚度来改变焦距,从而实现眼睛对不同距离物体的清晰成像。
当眼睛需要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会收缩,让晶状体厚度增加,以增加晶状体的折射度;而当眼睛需要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会松弛,让晶状体变薄,以减小晶状体的折射度。
这一过程称为调节功能,是眼睛实现近视和远视调整的关键。
总的来说,眼睛的屈光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角膜、晶状体和睫状肌等部分共同协作完成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过程。
这一系统的正常功能对视觉质量至关重要,而任何一个部分的异常都会导致视力问题。
因此,保持眼睛的健康和良好视力水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科学用眼、定期检查和合理保护等措施来维护眼睛的屈光系统的正常功能。
屈光系统名解
![屈光系统名解](https://img.taocdn.com/s3/m/7345cf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b.png)
屈光系统名解
屈光系统是指眼睛中负责对光线进行屈光(折射)的组织和结构。
眼睛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些组织协同工作,使光线在进入眼球时被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以产生清晰的图像。
以下是屈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角膜:角膜是眼球表面的透明组织,它负责大部分的光线屈光。
角膜的曲率决定了光线折射的程度,从而影响到眼睛的焦距。
2.晶状体: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而改变其形状。
这个过程被称为调节,它使眼睛能够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焦距调整,从而产生清晰的图像。
3.玻璃体:玻璃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凝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后面。
它对光线的传播和屈光也有一定的影响。
屈光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视觉的清晰度和准确度至关重要。
屈光系统的不同部分协同工作,使得眼睛能够适应不同的观察距离,从而保持良好的视觉质量。
眼睛对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的调节能力可能因个体而异,需要眼科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d2a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d.png)
调节训练的方法
渐进镜法
通过逐渐增加镜片的度数,训 练眼睛的调节能力。
反转拍法
使用正负不同度数的反转拍, 交替看远看近,以锻炼眼睛的 调节能力。
远近交替法
通过观察远近不同的目标,让 眼睛不断地调节焦距,以增强 调节能力。
乒乓球训练法
通过用眼睛跟踪旋转的乒乓球 ,训练眼睛的调节和追踪能力
。
调节训练的原理
CHAPTER 03
眼的屈光检查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评估患者能否 看到特定距离的物体,确定视力 状况。
矫正视力检查
通过验光检查后,佩戴适当度数 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再次进行视 力检查,评估矫正效果。
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
通过患者的主观反应,使用红绿视标 、散光表、蜂窝状点群视标等来测量 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度数。
玻璃体
填充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 透明胶状物质,对光线无折射
作用。
视网膜
位于眼球壁的内层,能够将光 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
脑。
眼的屈光系统的作用
01
02
03
折射光线
使光线按照特定的角度折 射,确保光线聚焦在视网 膜上。
调节焦距
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实现远近不同物体的清晰 成像。
保护眼球
角膜、晶状体等结构能够 阻挡外来物质进入眼球, 保护眼球不受损伤。
生理学原理
通过训练眼睛的肌肉,增强肌肉 的收缩能力和耐力,改善眼睛的
调节功能。
心理学原理
通过视觉训练,提高眼睛对不同 距离和不同焦距的适应能力,改
善视觉感知和认知能力。
物理学原理
通过改变光学透镜的焦距,训练 眼睛在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线条件
10-4初级屈光复习资料(新)(医大)
![10-4初级屈光复习资料(新)(医大)](https://img.taocdn.com/s3/m/8cd59ed133d4b14e85246865.png)
屈光检查(初级)复习要点一、眼屈光学知识1.眼屈光系统的基本组成2.静止时眼总屈光力的正常值3.模型眼的定义4.眼轴的定义5.视轴的定义6.眼调节的定义7.眼静止状态的定义8.调节远点的定义9.正视眼远点的位置10.屈光不正的定义11.调节范围的定义12.正视眼的定义13.远视眼的定义14.近视眼的定义15.全远视的基本组成16.近视眼依屈光成分的分类17.散光眼的定义18.规则散光眼依强主子午线方向的分类19.屈光参差的定义20.眼屈光系统三对基点的名称21.眼屈光系统前焦距的正常值2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23.简化眼的定义24.视角的定义25.眼调节状态26.调节力的定义27.调节幅度的定义28.集合的定义29.近反射三联动的定义30.眼的屈光与调节的关系31.显性远视的定义32.近视眼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的分类33.规则散光眼依各经线屈光状态的分类34.交替视症候的定义35.角膜前面曲率半径的正常值36.晶状体曲率半径的正常值37.角膜折射率的正常值38.房水折射率的正常值39.在简化眼中折射球面的正常位置40.视网膜成像大小的计算41.视角与物体距离的关系42.能动性远视的定义43.远视眼主要临床表现44.计算近视眼的远点二、问诊与咨询1.询问顾客的主要内容2.顾客验光的目的要求3.了解儿童戴镜史4.了解中、青年戴镜史5.了解老年戴镜史6.问诊的注意事项7.常见问题的了解8.答问的注意事项9.常见商品知识咨询问题10.回答咨询前的准备11.介绍商品的方法12.介绍商品的注意事项三、屈光检查1.远视力表的检查距离2.近视力表的检查距离3.视力表检查结果记录法4.视力表的照明标准5.角度计的调整方法6.目前可采用的视力表种类7.裸眼视力的检查标准8.客观验光的基本方法9.近视眼成像的特点10.远视眼成像的特点11.散光眼成像的特点12.放松睫状肌的最佳方法13.客观检影使用的基本工具14.客观检影的环境要求15.检影时被检者的视标要求16.试镜架的选择17.映光四要素名称18.映光为顺动时应加的镜片种类19.映光为逆动时应加的镜片种类20.检影结果的代表征象21.观察映光四要素的四个方向22.中和点的定义23.工作距离与屈光结果的关系24.映光亮度与屈光不正的关系25.映光速度与屈光不正的关系26.映光形状与屈光不正的关系27.检影最主要的标志映光名称28.检影镜的基本结构29.普通镜片箱正球镜度数范围30.普通镜片箱负球镜度数范围31.普通镜片箱正柱镜度数范围32.普通镜片箱负柱镜度数范围33.调节幅度测量方法的种类34.最小调节幅度计算公式35.调节需求的计算方法36.老视验光的基础状态37.测量调节近点视标的移动速度38.大致出现老花的年龄39.老视的原因40.老视与远视的区别41.老视的矫正方法42.用角度计对被检者所戴眼镜的检测内容43.一致性映光的定义44.出现亮而快映光的屈光状态45.出现暗而慢映光的屈光状态46.出现椭圆映光的屈光状态47.出现圆形映光的屈光状态48.出现条状映光的屈光状态49.高度复性近散检影时的表现50.复合远视散光检影时的表现51.高度远散检影时的表现52.高度近散检影时的表现53.映光为顺动的屈光状态54.映光为逆动的屈光状态55.裂隙片裂席宽度的理论依据56.裂隙片裂席的常用宽度57.验光后试片的操作程序58.试片时的注意事项59.远视眼试片时的换片原则60.马氏杆片的作用61.十字线片的作用62.针孔片的作用63.同一散光眼在远近距离上测量结果的差异性64.老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65.阅读舒适与调节幅度的关系66.决定视角大小的因素67.制作视力表的理论依据68.检影时被检眼与检查眼的视轴夹角数值69.验光法的分类70.小瞳验光法的分类71.小瞳主觉验光法的分类72.小瞳主觉验光法的分类73.主客观相结合小瞳静态检影验光法开具处方1.试戴不清楚的调整方法2.试戴调整的注意事项3.试戴时间的选择4.瞳距测量的方法5.远用瞳距测量时被检者的视标选择6.检查者与被检者的距离要求7.视远视近瞳距的换算关系8.近用PD的视标选择9.眼镜处方PD的定义10.眼镜度数的表示方法11.远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12.近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13.屈光参差眼镜处方的确定原则14.处方内各缩略符号的含义15.屈光检查的一般程序16.影响试戴调试的因素17.对试戴不适应症状的处理方法18.高度散光眼的矫正原则19.轻度散光眼的矫正原则20.斜位散光的矫正原则屈光检查(初级)复习题一、选择题1.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A.追求真理,坚持原则B.有求必应,助人为乐C.公私分明,一切平等D.知人善任,提拔知己2.企业创新要求员工努力做到()A不能墨守成规,但也不能标新立异 B大胆地破除现有的结论,自创理论体系C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提出新问题 D激发人的灵感,遏制冲动和情感3 ()、晶状体、玻璃体等是眼球内容物A房水 B角膜 C巩膜 D虹膜4 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各种眼用透镜的()叫做透镜的联合A叠合 B密接 C叠合、密接 D叠合、连接5 ()眼球内腔和内容物构成眼球A 眼内肌 B视神经 C 眼球壁 D 玻璃体6 正常眼角膜外表面周边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呈()A 球形弧面B 椭圆形弧面C 非球面形D 球弧形7 位于眼球后方5/6部分,质地兼任的乳白色不透明纤维组织是()A 视网膜B 睫状体C 巩膜D 虹膜8 ()是角膜在炎症,感染,外伤等原因喜爱出现的不透明无定型白色疤痕。
《眼睛的屈光》课件
![《眼睛的屈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5dc1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f.png)
生活习惯
长时间使用电子 产品,如电脑、 手机等
长时间阅读或写 作,导致眼睛疲 劳
缺乏户外活动, 缺乏自然光线的 刺激
饮食不均衡,缺 乏维生素和矿物 质,影响眼睛健 康
屈光异常对生活的影响
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视觉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容易感到疲劳,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影响社交:看不清别人的表情和动作,影响人际交往 心理压力:屈光异常可能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03
屈光异常
近视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异常,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近视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 动等。 近视的矫正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
近视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
远视
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现象,表现为看近物模糊,看远物清晰 远视的原因可能是眼球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曲率过小 远视的矫正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手术等 远视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矫正
玻璃体:位于眼球内部, 具有屈光作用
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 具有感光作用
视神经:位于眼球后部, 具有传导视觉信号的作 用
视交叉:位于视神经与 视网膜之间,具有传导 视觉信号的作用
屈光系统的作用
屈光系统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屈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 屈光系统的作用是使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屈光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眼睛的屈光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眼睛的屈光系统
眼的屈光系统及球柱转换
![眼的屈光系统及球柱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e7d1102ae2bd960590c67741.png)
举例: -2.00/-0.50*180=-2.50/+0.50*90
-3.50/+1.00*180=-2.50/-1.00*90
习题
1.+0.50/-0.50*90 2.+0.50*90/-0.50*180 3.-6.00/-1.00*20 4.-2.00/-2.00*180 5.-1.50/-0.50*90/+1.00 6.+6.00/-3.00*180
谢谢!!!
初级培训 眼的屈光系统及球柱转换
济宁市明俊眼镜有限公司
一、眼的结构
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体部分,是感受 光刺激的部位,近似于球形。眼球前后直 径平均为24mm,水平横径(宽度)为 23.5mm,垂直直径(高度)为23mm。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 (睫状肌)、玻璃体、视网膜、黄斑区。
视网膜分布位部
系统细胞间联系方式 功能特点
中央凹处无 愈近周边愈多
聚合式联系
中央凹处密集 愈向周边部愈少
单线联系
光敏度高,司暗觉,无色 光敏度低,司昼觉,有色觉, 觉,细微结构分辨力差 细微结构分辨力高
眼球的光学常数如下: 角膜前面曲率半径 7.8mm 角膜后面曲率半径 6.8mm 角膜屈光指数 1.376 角膜系统屈光力 43.05D 晶体前面曲率半径 10mm 晶体后面曲率半径 6.0mm 晶体皮质屈光指数 1.386 晶体核屈光指数 1.406 晶体系统屈光力 19.11D 房水、玻璃体的屈光指数 1.336 眼球总屈光力 58.64D
睫状肌
在自动调节过程中活动的两种作用力是: 玻璃体运动和睫状肌收缩。 两种力都可以在自由调节的过程中使光学 面向前和向后移动。
第四节眼屈光学知识
![第四节眼屈光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70dbf5172ded630b1cb6d3.png)
第四节眼屈光学知识外界物体本身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缩小的倒像。
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视觉中枢,遂产生视觉。
一、眼屈光系统(一)眼屈光系统的组成眼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屈光介质所组成。
其与空气的境界及各屈光介质相互间之境界面大约均为球面,因此眼的屈光系统可以看作是数个透镜所组合成的共轴球面系统,故也具有三对基点:一对焦点、一对主点、一对结点(图1-4-1)。
其数值如下:前焦点(距第一主点位置)-17.05mm后焦点(距第二主点位置)+ 22.78mm第一主点: 1. 348 mm第二主点:1.602 mm第一结点:7.078 mm第二结点:7.332 mm上述两主点和两结点位置均极为接近,故可分别视为一个主点及一个结点,即下文述及的简化眼状态。
其中结点是整个屈光系统的光学中心,任何光线通过此点不被屈折。
(二)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眼轴长度 24. 387mm;眼总屈光力(静止时)+ 58.64D。
——(三)简化眼(简略眼,简约眼)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依上述眼的光学常数所模拟的人眼屈光模型称模型眼。
但为便于理解和实用,乃依光学原理将其进一步简化: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mm的单一折射球面代替,(图1-4-2),该球面位于角膜后1.35mm,其一侧为空气,另一侧为n二1.336的屈光介质,结点或光学中心即该球面曲率中心,位于角膜前表面后方7.08mm处;前焦距一 17.05mm,后焦距十 22.78mm,总屈光力为十 58.64D。
简化后的模型服即称简化眼。
(④)眼球的轴及角(图l-4-3)1.光轴(眼轴):通过角膜表面中央部(前极)的垂直线,眼的结点、回旋点均在光轴上。
该轴于巩膜后面相交点为眼球后极。
前后极的距离即眼轴长度。
2.视轴:眼外注视点通过结点与黄斑的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的屈光系统
大家都已经知道,眼球的构造原理基本上和照相机差不多。
角膜、晶状体可以比作镜头,瞳孔好比自动光圈,晶状体的调节作用犹如照相机焦距调整一样。
视网膜很像最理想的彩色底片,中层膜含有的色素好比暗箱。
然而,眼的屈光系统远比照相机要复杂的多。
一、眼屈光系组成
眼屈光系组成包括角膜、前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另外还要加上瞳孔和视网膜。
一共是四种透明的有屈光能力的组织,一个光圈和曲面成像组织位置。
二、折射率
人眼角膜的折射率为1.376,房水和玻璃体的折射率几乎相等都是1.336,而晶状体是一个折射率不均匀的透明组织,核心部分折射率为1.406,皮质折射率为1.386。
折射率晶状体个体差异较小,而弯曲度和组织位置个体差异却比较大。
三、弯曲度
眼有三个屈折面,即角膜面和晶状体的前后面,屈光力最强的角膜前面,它的曲率半径约为7.8 毫米,角膜的屈折力为43D。
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平时约为10 毫米,用力看近物时可以增加弯曲度,可缩短到半径为5 毫米左右。
晶状体后表面看远时为6 毫米半径,看近时为5 毫米半径。
四、曲面组织位置
如以角膜前面作为起点,则角膜后面为0.5 毫米,晶状体前面为3.6 毫米(调节时为3.2 毫米),晶状体后面距离角膜为7.2 毫米。
视网膜距角膜前面(即眼轴)为24 毫米。
根据眼的三个屈折面,即角膜面与晶状体的前后面和三个屈折体,即前房房水,晶状体与玻璃体的屈折力来看,眼的屈光系统相当一个复杂的透镜组合。
角膜的屈折力为 43D,晶状体的总屈折力为19D,那么,眼的总屈折力约等于16 毫米主焦距的凸透镜,即16 毫米除以1000 等于 62.5 度。
眼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有主点,结点和主焦点。
主点只有一个、在角膜的顶点。
结点也只有一点,在角膜曲度的球心,就是眼的光学中心,约在角膜后7 毫米处,光线经过此点不屈折。
主焦点即平行光线射入眼内后集合成的焦点,在视神经乳头与黄斑部之间,在视网膜上(距角膜 23 毫米)。
以简化眼为根据,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任何物像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可在视网膜上成像。
从目标AB 两端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结点,可直达视网膜上而形成倒置的、缩小的ab 物像。
与其它凸透镜所形成的物像一样,这个倒置的物像,由视神经传达到大脑皮质中枢,
形成心理上的倒转而成为直立的物像。
由人的大脑中枢系统来完成倒转任务,是人本身进化的结果。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左蕾)2010.12
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
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碳粒、自勉、孜孜不倦”等词语的含义。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滴水穿石的启示,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审课题猜想。
(学习文章选材布局)学习写感想。
(浮想联翩、旁征博引、正反说理、选取典型事例)。
3、学习分层,感悟分层让阅读更有条理。
4、推广水文化。
(上善若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能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搜集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今天,在这样一间教室里由我这样一位老师给大家上课,你想到了什么?
师:一个小小的变化让同学们浮想联翩。
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
很好,出示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法] 帕斯卡尔(哲学及、数学家、物理学家)让我们的思想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上课!
二、导课:
1、欣赏图片,畅谈感想
师:出示第一幅图:石缝中的嫩芽
师:看到这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