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师生关系
浅谈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浅谈当代大学师生关系浅谈当代大学师生关系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不管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还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师生关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受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国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新时期新形势下,能否合理摆正师生关系,让其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尤为重要。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同学生构建以尊重、理解、信任为基础的和谐师生关系,明确“学真善美,做有用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教师师生关系和谐以人为本我们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需要我们的教导,同样也有自己的思维。
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在其面前树立怎样的教师姿态,直接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学生,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特点属性——向师性。
学生就好像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1]。
学生不论是在中学时期,还是在大学时期,得到一位好的教师的教导的渴望从未改变。
学生在学校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情感方面,教师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而这些学习则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所以其受教师的影响很深。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学生的生活和命运。
他们能否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的生存技能,健康幸福的生活,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自我进步的必由之路。
我国古代讲究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老师有绝对权威,学生只能唯命是从。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世纪,学生成长起来的环境相较以前有着天差地别,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再恪守传统死板的师道尊严观,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不代表绝对真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不一定要唯师命是从。
师生双方要互相尊重,注重交流,才能有更多的成效。
浅谈新时代的师生关系

浅谈新时代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师生关系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强调“和谐”,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合作基础上的一种关系。
教师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思维导师和心理辅导员。
教师需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做到尊重、理解、关爱每一名学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和思考者。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也要在与教师
互动中,学会尊重教师,从教师身上获取知识和经验,并加以运用和探索。
教育机构也在积极营造新时代的师生关系。
通过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师资培训、改进
教学方法、建立教育评价体系等措施,加强教学质量保证,让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和谐
和互动。
在新时代,师生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全面、渐进的变化,需要教育部门、教育机构、教
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统筹协调、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建立和谐、平等、务实
的新时代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民主平等:现代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意见和指导。
2. 尊师爱生:现代师生关系注重尊师爱生的理念。
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听取教师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应该关心和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3. 教学相长:现代师生关系强调教学相长的理念。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需要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和启示,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4. 心理相容:现代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心理相容,相互理解和包容。
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5. 共同发展:现代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师生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从而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总之,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和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浅谈当代社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194辛勤园丁浅谈当代社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申金云 康建鸿(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甘肃 武威733103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但由于受一些历史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动力,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化。
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和剖析,并探索策略。
应该怎样看待师生关系,必须理清下面问题:一、清楚什么是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起码的教育水准或能力水平教育从来都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旧时人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韩愈在《师说》中为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传道、授业、解惑”。
夸美斯在《大教学论》中更是极力称赞“教师是太阳地下最光辉的职业”。
这就说明为师者要具有除了专门知识之外的更优秀的本质,更高层次的素养和更丰富的情感,以及协调、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因为只有教育只有教育的产品是最为精密,最为善变、最为复杂,最富情感,最难量化的人。
而且行行色色,绝无重复和雷同。
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的教育,使其人格健全,社会适应性良好,具有一定常识和知识的所谓“完整的人”所以教师在面对师生关系的困扰时,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师”。
二、正确认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已经和过去不同,80,90后是开放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对自尊的维护特别敏感,权利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明确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公平,不受歧视的受教育权利,自然会对教师有种种批评和期望。
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并不特别关注个体的心灵欲求。
即使受老师的歧视也不会意识到老师有错,比如教学成绩不好,老师对你从期望到失望,让你感到很难过,但这种心情更多是针对自己没学好的难过。
而不像今天,学生会认为错在老师不公,错在他们以成绩狗眼看人低。
所以,新一代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一种特有的自我认同,维护自己权利的主张,前所未有地诞生了。
浅谈当代师生和谐关系

泸定县杵坭小学浅谈当代师生和谐关系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社会化发展。
而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正是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艺术性高低的最直接的展示。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新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市和谐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交流,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教师威信,桃李满天下。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教师也会出现不良行为,如果仅仅靠师德修养来维护师生关系,那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无从谈起。
例如,一些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对教师的教育屡教不听,甚至漫骂、殴打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当前在校园中并没有制定出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惩罚的完善与健全的法律制度,导致一些学生肆意侵犯教师的权益,这也反映了校园法制建设的存在问题。
学校和社会要加强舆论宣传,正确引导学生体谅教师,体谅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
传统教育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任务,它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
这样师生关系下的学生往往表现为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而素质教育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任务,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这样师生关系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但现实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倡导素质教育观,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的压力,我们仍旧固守传统教育模式。
一方面教师仍没有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而另一方面学生则要求拥有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浅谈师生关系

浅谈师生关系浅谈师生关系-教师随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相处各种冲突矛盾层出不穷,往日那个尊师重道的社会已经逐渐发生变化,即使是被称为最纯粹的师生之间关系也不复往日的单纯,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当下我们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在现下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我们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下面我将我国师生关系的现状和构建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即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就意味着其必须作为一名教育者,而他的学生作为被教育者。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加之以中国传统以来的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认为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具有绝对权威。
随着思想的转变,教育的改革,这种固定的思维逐渐被打破,人们开始追求平等的地位和存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告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老师不再是以前的不可挑战的存在,现代的我们要敢于挑战学术上的难题,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打破教条。
现代社会崇尚“自由、平等”,提倡人人平等。
在我看来,一个教育者最大的成功在于其能亲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地相处,成为学生的朋友,却又不失教学上的严肃,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叛逆情绪,长者越是强制要求,他们的反叛就越强烈,他们更能接受一种平等地交流方式,而不是一味的限制和要求。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老师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做,视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
换言之,建立平等地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亲近老师,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
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潮流下,物欲横流,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人们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尊师重道”和“爱岗敬业”意识也受到了影响,社会上师生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榜样的角色,而学生则是接受和学习的对象。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和价值观,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动和双向的。
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
他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师生关系应该是支持和关怀的。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后,师生关系应该是持久和持续的。
教师的教育责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
他们应该在学生学业和人生的各个阶段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成为自信、独立和有责任心的人。
总而言之,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应该建立在尊重、信任、互动、支持和关怀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和榜样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持久和持续的关系,为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全面的支持。
浅谈现代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现代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摘要】现代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促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学生参与度得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创新。
新型师生关系意味着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议教育者应积极践行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并实现未来教育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教育理念、技术应用、意义、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现代教育的背景现代教育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书本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向互动,共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单向的传授到双向互动,从严格的管理到平等的交流,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改进。
1.2 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师徒制度的形成。
在古代,师生之间的关系被视为神圣而崇高的,师傅被尊为恩师,学生则要尊师重道,虚心听从师长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师生关系呈现出更加平等和互动的特点。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浅谈如何搞好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搞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影响力。
如何搞好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如何搞好师生关系。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成长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向学生传达教育教学信息,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体差异,如性格、兴趣、价值观等。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对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实现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取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机驱动力,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五、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
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教研活动、学术讲座等方式,与学生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搞好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反思。
师生关系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的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搞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析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浅析新时期的师生关系“现在学生到底怎么回事,不好教啊”,在办公室常听到一些老师的抱怨。
新时期已经走过了10年,在社会转型的同时,学生的年龄结构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如何处理好新时期师生关系,让教育健康、和谐的发展,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
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以下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就是要求教师在心灵深处经常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我是学生,该怎样对待老师的教育、教学及老师的言与行,以达到心心相印的目的,这是师生心理上的感情交流,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授课前提倡学生预习,并给出预习的任务,同时加强检查和督促;课中我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课题分小组讨论、发言,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
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养成参与课堂的习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幸福成长。
三、尊重学生,平等民主。
新课标课程教学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关系。
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
谈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

谈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社会中,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关系着教育的质量,还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建立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是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通过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理解和支持,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建立公正和平等的关系是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当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怀和帮助。
同时,学生也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不以任何方式伤害他人。
通过建立公正和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以得以解决,促进校园的和谐氛围的形成。
再次,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困惑和压力,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与教师沟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可以得以消除,促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最后,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是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评价要客观公正,不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和压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遵守纪律。
学生也应该接受评价和奖惩的结果,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
通过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有效调节和管理,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建立尊重和信任、公正和平等、有效沟通和交流以及合理评价和奖惩制度等方面的措施,都可以帮助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
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浅谈新时代的师生关系

浅谈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摘要:一位教育家说:“人的生命是无限的,而师生关系则是永恒的。
如果师生关系没有了它的存在时,那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内存在的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人际关系的集合体。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微妙联系。
从师生二字来看,教师是在完成人的教化任务同时也是在实现人的成长与发展。
师生关系是人伦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环境是否能够保持和谐稳定。
1、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现代教育提倡个性化教育,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张扬,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自我意识”的创新人才,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毫无帮助,那么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如果老师只会一味的告诉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所以作为教师,要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真诚地关爱学生,使其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在教育中我觉得学生的行为与我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教师要学会用温和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不要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指责,而是要用爱去温暖学生。
2、尊重学生的人格人的成长需要自由,而自由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大的财富。
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
这要求教师既要有“爱心”,也要有“慈爱”。
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是人类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人都有其人格尊严,这就是人最基本的自由意志。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首先要做到不讽刺和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其次要做到不侮辱或伤害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学生报复行为。
浅谈新时期师生关系

浅谈新时期师生关系关键词:师生关系平等公平赏识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教师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而教师也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安享着人们的尊重,尤其是学生的顶礼膜拜,容不得学生任何的不尊和挑衅。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教师的困惑越来越多:现在是怎样了?怎么学生都变成这样了?怎么教了几十年越来越不会当教师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教师的脑海萦绕过,深思之余,我们是否有了答案呢?我们如何处好新时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呢?建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宜重点往如下四个方面用力:一、牢固树立人格平等的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平等的师生关系则是崇高师爱的体现。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必须完成各自不同的使命,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又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
人格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核,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挖苦、讽刺、侮辱学生,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惩罚学生,是无视学生人格和尊严的典型表现,也是教师本身素质低劣的反映。
须知,教师在贬损学生人格和尊严的同时,也就降低了自身的人格和尊严。
当前,在不少学校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动辄训斥学生,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稍有不如意,便动怒生恨,甚至伺机报复的现象。
这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不能容忍的。
从根源上看,就在于这些教师忽视了师生关系中的人格平等原则。
有人把现代教师的角色归结为五种类型:知识的传播者,严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学生心理的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学生父母的替代者。
不管担当多少重角色,都要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平等地对待学生。
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这就要求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教授学生,以高尚的品格感染、熏陶学生。
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是指对学生放任自流、置之不理。
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育者,其职责是学好知识本领,使自己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最多学生的国家之一。
在每一门学科都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他们两个的关系特别重要,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学校营造秩序、参与活动以及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可惜的是,现在学校内部有很多关于师生关系里面存在的问题,并且很少有人意识到它们,更不用说尝试去解决它们了。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
一方面,一些教师完全不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对学生产生偏见,用语言上的辱骂,这样的态度使学生失去了向老师提出问题以寻求帮助的勇气。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也比较冷淡地对待老师,也不怎么遵守学校规定,更不用说和老师交流情感之类的了。
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教学效果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学校目前存在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由于本地教师教学水平不够高,使得师生沟通的很多时候变为了简单的教学讲授,缺乏了互动性,这样就不能真正满足一般学生的需求。
许多学生会选择在课堂上玩耍或逃课,不愿意将学习当做自己的义务,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破坏整个体制。
再次,学校目前存在失衡的教育问题。
由于前文提到的缺乏教育质量,很多学生被迫参加考试,并被数字评定,然而,到这么一步,学生过度重视分数,失去了探索学习的热情,而这也就使得学校变得失衡,学生发展变得异常片面。
最后,学校有着狭窄的教育空间,使得学生们缺乏创新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对学校而言,它们必须运用多个学科的融合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丰富历史文化,进行有创意的活动,以期提升学校的整体素质。
以上就是当今师生关系暴露出的几个主要问题,若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水平,增强 stringency,用言行赋予规章制度以施行力量指导学生,保护学生的权利和责任,同时要准确阐明学生的权利范围,去解决学生的困惑。
其次,实行多种教学法。
谈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

谈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在当代社会中,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目标,其中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石之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和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建设。
首先,在和谐社会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互信的基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和批评,并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尊敬并信任自己的老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只有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会更加显著。
其次,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注重情感的交流与关怀。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积极互动、鼓励和表扬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
而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近。
这样的交流和关怀将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纽带,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也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帮助他们发展潜能。
同时,教师还应该时刻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通过优质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和谐社会中的师生关系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供完善的教育资源,改善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努力,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要,提供家庭教育的支持。
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也应该关注教育问题,关心师生的困境和需求,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总而言之,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
通过平等互信、情感交流与关怀、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浅议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议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浅议。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师生关系不是一方独善其身的,只有双方同心协力,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良好的氛围。
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指导,遵守班规和校规,认真参加学习活动,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如此才能获得老师的认可。
而老师则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理解和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耐心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用心关注学生成长。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能够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得到老师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更加自信和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更加关注到自己的人际交往,懂得尊重他人,也会更加乐于拥抱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另一方面,老师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方案,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最后,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正是因为和谐的关系,学生更容易向老师提出问题、分享想法或心得,而老师同样也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作出更加合理的提议和建议。
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教育更具人情味。
综上所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方应该一起努力,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教育的快乐和成长。
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师生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氛围下,教师和学生才能够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动和平等的。
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者和告诉学生如何做事的人,而是应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并在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上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同时,教师也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策。
只有通过互动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师生关系应该是关心和关爱的。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关注和帮助。
教师应该尽力营造一个温馨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只有通过关心和关爱,教师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良师益友。
最后,师生关系也应该是专业和严谨的。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提供准确的学术指导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及时给予学术上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专业和严谨,教师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互动、平等、关心、关爱以及专业严谨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成为有思想、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社会成员。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
“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尊重承载着基础的信任,传递着和谐的氛围,以及贯彻着关怀的力量。
彼此尊重,共同迈向优秀,才能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
尊重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并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当师生之间存在着尊重,教室氛围就会变得平和,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向上。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容易建立良好的沟通,双方可以很好的完成各自的角色职责。
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尊重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尊重他们关心你,并建立互信,这是建立一种积极朝气的气氛。
老师应当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点,接受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可以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友好对待,采取宽容的态度。
同时,要求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和教育宣传搭建信任的桥梁。
只有当师生之间存在互尊,教学环境就会更加良好,学生也能更好的学习、成长,从而构建起一种和谐有序的教育环境。
对当前师生关系的追问与思考

对当前师生关系的追问与思考
师生关系一直被认为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传播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化和知识,而且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面对师生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一方面,学生应该对师生关系表现出礼貌,对老师表示尊重,尊重老师的教育理念,遵守学校的制度和规定,做到尊师重教的态度。
另一方面,老师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把学生当作亲人一样去关心;以尊重的态度和学生交流,能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尽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另外,以全新的角度对师生关系也要做好思考和反思。
我们需要更好地体会师生关系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不仅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时也要深刻理解学生需要什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
学校也应该注重师生的课堂研究,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师生紧密而有效地耦合在一起,从而推进教育发展。
总之,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机制。
学生应遵守师生关系的规范,学好师生关系,实现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老师也要深刻理解学生的需求,努力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氛围,不断提高师生关系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价值。
只有当老师和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紧密地联系和相处,才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促进更完善的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师生关系在课改的今天,“以人为本”成了新课改的主旋律。
“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
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素质教育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由此可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下教育发展的关键。
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就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要营造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严”和“爱”相结合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从古至今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
我在刚参加工作时也惟“严师出高徒”而信之。
因此在工作中,我也用一个“严师”的姿态来管理学生,对学生总是扳着个脸,一脸的严肃。
学生上课只要不认真听讲,我就大声训斥;作业做错了不问青红皂白就撕去重做,我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怕我,认真的学习。
可一段时间下来,我变成了“孤家寡人”,学生见到我就跑,向班干部了解情况,报喜不报忧。
怎么会这样?难道我做错了吗?我可是按流传了很多年的古训来做的。
我深深的反省自己,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里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意见和要求?于是我找来我的数学课代表询问为什么同学们见到我就跑,对我躲躲闪闪的,有什么话也不和我说。
一开始,数学课代表支支吾吾,后来她说:“老师,我们总是看不到你的笑容,总怕说错或做错了什么,怕你发火。
”我惊呆了,在学生心目中,我就总是“阴天。
”难道“严”错了吗?我该如何做?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学校,诚心的找过去那些受过严厉批评的学生谈心,让他们放下包袱。
当天的班会课,我让同学们给我提意见和建议,我老老实实地坐在下面认真地听和记笔记,开始只有偶尔的议论声,慢慢地发言激烈起来。
对于同学们给我提的意见和建议我当面承诺一定虚心接受,并请同学们监督。
在以后的工作中,同学们有什么事情,不再对我躲躲闪闪,也愿意和我商量。
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我首先肯定他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让他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给他指明他的努力方向。
经过工作中的反思和改进,我和学生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现在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只有“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严”和“爱”结合在一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得以构建。
二、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很大促进作用。
要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上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他的真情对待老师,师生的关系才融洽。
就如我们班有个叫陈连运的学生,脑子很聪明,基础也不差,但就是不认真学习。
每次作业、单元检测都做得不是结果忘了点小数点,就是运算过程中运算符号抄错。
对于这一切又总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破罐子破摔,同学们也瞧不起他。
为了鼓励他,使他有进步,每当他做对题目的时候我总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同学们也认同。
这样他在学习上有了自信心。
并且做题也越来越细心了,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在一次单元检测的时候得了优,在发试卷的时候,我故意大声说:“陈连运—优。
”当同学们听到陈连运同学得了一个优时,都不约而同得发出“好”的声音。
我趁势问全班的学生“ 你们认为陈连运同学有进步吗?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有”。
当把试卷发到他手中的时候,我问陈连运:“自己感觉怎么样,有进步吗?”他激动得说:“有”。
从这以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看不到那种拖拖拉拉的样子。
对于不懂的问题也问老师和同学,和同学老师交流的也多了。
同学们也改变了以往对他的看法。
三、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唤醒、激励、鼓舞。
”如果教师对学生点滴的成功、小小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使他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他的成就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是有发展前途的,可以获得成功的。
我在课堂上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我相信,教师对学生的信心,是学生不断发展的源泉。
因此,我在对待今年刚接手的一名学生就是充分相信了他,才使他有了不断的发展进步。
他叫王仕杰,很调皮捣蛋,教这个班的每个老师都拿他没办法,特别在课上,无视班级纪律,班干部根本管不住他,甚至连我刚开始时都拿他没办法。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很不合群,并且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自信心。
我发现后,深感内疚,作为他的班主任,面对一名后进生,就束手无策,放任自流,很不应该。
从此以后我逐渐地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开始关注他,发现以往的大声批评不仅不能改变他,而且还会使他越来越产生对老师和同学的敌对情绪。
我为此问题思考了很久,认为这样的学生应该用鼓励、引导可能效果更好。
在后来的课上我不但没有轻视他,而且时常鼓励他,对他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我都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地开始变了。
我尝试地让他当值日组的组长,起先很多同学不服,怎么让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当组长,很不服气,但我还是坚持我的做法,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好,不仅他自己值日做得好,整组都管理的不错,并且学习也有了进步。
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开始喜欢他了,老师们也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自己也日渐开朗自信了。
往往做为老师只注重学生不够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学生具有成人不所知的丰富的世界这个事实,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往往是多于表扬的。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批评学生是为了他好,是为了能让他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但常常因没有了解学生的特殊心态而一味地批评指责,结果常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是自暴自弃。
我班里有个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活反应非常冷漠,教他的所有的老师都认为他厌学,上课他只是一味的在制作一些东西,下课也很少和同学交往,回到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置之不理,在老师们的轮番教育、批评声中他变得越来越无所谓,父母已经心灰意冷,许多老师也决定放弃。
就在一次课间,科学老师拿着他自制的一盏小台灯给我展示,虽然很简陋,但是这使我的眼前一亮,我想这一个小制作就足以证明他对生活、学习还是充满了希望的。
针对他爱好小制作这一点,我请科学老师与我合作一起来辅导他的动手能力,并且我们约定对于他任何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
果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小制作也越来越好,在一次全镇的科技创新制作比赛中他获得了一等奖,我抓住机会在班级里好好的表扬了他一番,在和他的交流中鼓励他不放弃其他文化科目。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最后的升初中考试中,他以令人满意的成绩升入初中,真正找回了自信和自尊。
而我,在适时的表扬中博得了他对我的信任,我们之间可以说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
有人说:"批评一百次,不如表扬一次,表扬一百次,不如给他一次成功的体验。
"我们相信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重新认识到生活的可贵,真正意识到自己责任的所在,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同时更促进了他们形成积极的独立的人生态度。
四、教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装载者。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建立在互动性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师生情感沟通,使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这样师生关系会得以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自由想象,踊跃发言,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
我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进行程序式的讲解,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并且以相互比赛的形式看谁做的又对又快,我只是起一个指导的作用。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竞争参与意识。
不多时候,已经有大部分的学生独立的、正确的解答完了。
站在我的角度,我认为这堂课应该说是成功的,我一步步的地放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掌握了新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样师生关系将不断得到的升华。
五、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展现当代教师的风采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就得不断的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在工作期间,我经常在空余的时间,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和年轻的老师交流教学和管理的心得。
还时常阅读《心理学》、《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书籍,用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陶冶情操;我也时常浏览《小学数学教育》等报刊,借以丰富自己的业务水平,业余时间我还常常上网,关注新的教育观念、借鉴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成为教学中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在工作期间,我利用寒暑假参加了教育学本科段的学习,自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
通过我自身的不断完善,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有了大的提高,和学生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了。
心灵之门只能用心灵的钥匙来开启,情感之火只能用情感的火种来点燃。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理念。
要让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现实,教师应努力创造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使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真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于当代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当前,我镇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如何?与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存在多大的差距?教师与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呢?本着这几个方面的考虑,我便开始了这次调查。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包括2所中学,15所小学,共有121位教师、162位中学生、224位小学生接受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师、生各一份。
调查内容涉及课内、课外,表扬、批评、自我评价等多层面的问题,另外还设计有一道主观题,基本上能反映和透视我镇当前有关师生关系的诸方面现状与问题。
调查结果一、教师问卷情况(121人)1、您对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满意60.1%;不满意25.1%;无所谓14.8%。
2、和睦的师生关系对您的影响是:促进了工作78.8%;不便于工作10.4%;影响不大10.8%。
3、您对待学生的信念和准则是:表扬、激励最好46.8%;严厉最重要7.6%;说道理引导最根本44.1%;其它(自填)1.5%。
4、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您的做法经常是:批评、惩罚12.4%;讲道理80.1%;顺其自然4.6%;其它2.9%。
5、您经常表扬学生吗?经常80.7%;很少12.9%;差不多6.4%。
6、您认为激励学生的最好办法是:精神鼓励38.7%;物质奖励45.9%;提拔重用7.6%;其它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