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医学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张景行)-睡眠医学发展呈现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Guangdong M ed ica l Journa l Jan. 2007, Vol. 28, No. 1
特别是 REM 睡眠期间调节肌张力的神经通路和氨基酸及单氨机制有了进一步明确 ,这对临床某些睡眠障碍如发 作性睡病 、REM 睡眠行为障碍及睡眠麻痹等疾患的病理机制和治疗依据提供了理论基础 ;特别近几年在睡眠研 究领域中引进的遗传学理论和研究的动物模型 ,使睡眠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如果蝇的基因组简单 ,其休息时 的行为及药理学特点与高等动物睡眠极为相似 ,因此 ,目前认为果蝇能作为一种理想的睡眠研究模型 。 1. 3 药物学研究 在睡眠研究中药物学研究亦是一种重要手段 ,大量资料证明孕期及产后母亲吸烟对婴幼儿猝 死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阿片类物质可抑制 REM 睡眠 、并引起其他呼吸相关睡眠障碍 ,尤其是诱发中枢型呼吸暂 停 [5 ]而引起人们重视 ;瘦素能影响呼吸中枢对呼吸的调节 ,与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是目前研究睡眠呼 吸障碍中广为关注的物质 ; 最新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应用 O rexin 多肽 、O rexin 受体拟似剂及 O rexin 细胞移植和 O rexin基因治疗对发作性睡病治疗有效 ;动物实验证明 P物质与深慢波睡眠有关 ,并可能是人类抑郁症 、焦虑症 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应激的介质 ,其受体拮抗剂 MK - 869,具有抗抑郁作用 ,正在被关注 。 1. 4 睡眠剥夺 睡眠剥夺作为研究动物缺眠时认知行为及生理功能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被广泛采用 ,慢性睡眠 剥夺导致清醒时认知行为及生理功能的变化 ,其程度与睡眠剥夺的严重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 ;发现慢性睡眠剝夺 (睡眠限制 ) ,对白日的警觉性 、认知能力 、情绪等均会受到损害 ,并可产生胰岛素抵抗 、交感紧张性增高 ,因此临床 慢性睡眠不足诱发糖尿病或加重原有的心 、脑血管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有着必然的联系 。
2005, 16: 1 529 - 1 533. [ 4 ] ZHANG G L , WANG L C, HUAN L, et al. Substance P p romotes sleep in the ventrolateral p reop tic area of rats[ J ]. B rain Research, 2004,
374. [ 2 ] JOSHUA J, GOOLEY, CL IFFORD B S. Anatomy of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System [M ] ∥KRYGER M H, ROTH T, DEMENTW C. Princi2
p les and p 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4rd ed. New York: Saunders WB Company, 2004: 335 - 349. [ 3 ] CHENG H S, J IAN X X, J IAN N Y, et al. Signaling pathways of hypocretin actins on pyram idal neurons in the rat p refrontal cortex[ J ]. Sleep,
1 028: 225 - 232. [ 5 ]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Internation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 isorders. 2nd ed: D 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 Revised. Produced
2 睡眠疾病
2. 1 睡眠呼吸障碍 ( SDB ) 横断性研究提示 SDB 与高血压 、中风 、心肌梗死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密切相关 [6 - 8 ] ,已 引起心脏科 、神经科医生的重视 ,国内有人正在研究无创通气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有人进行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研究 SA 患者夜间脑组织的血氧供应降低与总血氧饱和度降低相关联 ,但清醒后大脑血氧供应的恢复存在滞后现 象 [9 ] ,提示重症患者次日出现脑缺氧症状勿容忽视 ; 呼吸生理表明上气道局部反射对维持上气道开放有重要作 用 , SA 发病机制中 ,上气道塌陷与睡眠时上气道局部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 。保持上气道结构完整是保护该反射 的前提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呈上升趋势 ;遗传学表明 , SDB 在不同 的种族患病率存在差异 ,亚裔 、西班牙裔及非洲裔美国人较高家索裔为高 ,发病呈家族聚集性遗传特征 。 2. 2 失眠 失眠是发生率高 、涉及面广 、危害个人健康 、影响社会安定的一类睡眠 - 觉醒失调的睡眠障碍 ,日益 成为医学和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 ,失眠的易感因素包括遗传素质 、人格特征 、躯体疾病及女性激素波动 ,生物节律 紊乱和睡眠稳态失调在失眠发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心理 - 社会问题在当今失眠原因中占有重要成分 ,社会老龄 化 、医源性问题及社会心理应激增加 ,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增加 ,失眠对精神疾患具有负性影响 ,是抑郁症发病 的预测因子 ;失眠的治疗问题是睡眠医学有待攻克的一大课题 ,值得我国睡眠医学专家们付出努力 ,充分发挥我 国的优势 ,利用祖国传统中医药资源结合现代科学 ,做好中西医结合 ,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现状创建一套具有中国 特色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和保健方法 ,赋予专家们的使命任重而迫切 。
广东医学 2007年 1月 第 28卷第 1期
·1·
述评
睡眠医学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张景行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合肥 230032)
作者简介 张景行 ,女 ,浙江桐乡人 , 1936年出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 研室教授 ,睡眠研究室主任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 ,合肥市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 1984 ~1985 年 、 1989~1993年曾先后赴法国里昂师从于世界著名的睡眠学专家 M. Jouvet教授 ,进行睡眠机制的基础 理论研究及临床睡眠障碍研究 。曾进行下丘脑弓状核与快眼动睡眠的回跃研究 ;婴儿纺锤波发生 、 发展的研究 ;睡眠呼吸障碍及抑郁症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睡眠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年轻的交叉性 、横断性边缘学科 ,据 2005 年第 2 版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法中列出 睡眠障碍性疾患达 90余种 ,其中与许多躯体疾病 、精神心理疾患 、脑功能障碍等多学科密切相关 ,互呈负性影响 。 睡眠医学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睡眠障碍降低人的生活质量 、影响社会和谐 、增加国家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和因 睡眠障碍肇事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隨着各国经济迅速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各种压力加大 ,睡眠障碍 发生机率大增 ,特别是失眠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流行病 ,其危害性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 ,世界精神卫生联 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的“世界睡眠日 ”活动足以证实 。中国睡眠医学起步晚 ,但在中国睡眠研究会和全国有 志于睡眠医学的专家们努力下 ,十几年来各地举办全国睡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 、创办睡眠技术培训基地 、建立 睡眠障碍中心及进行大范围的持续地睡眠科普教育 ,已得到中央及地方的卫生 、科技行政领导的重视和公众对睡 眠与健康的认识度提高 ,科技领导部门对睡眠科研基金的投入已有大幅度增加 ,更在医疗实践中广大医生悟到了 睡眠障碍与心 、脑血管等其他严重疾病的关联 ,扭转了过去对睡眠障碍的忽视 。目前中国睡眠医学发展紧随世界 形势已呈现出强劲势头 ,某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末世界生命科学前沿性研究的深入展开 ,促 进与睡眠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供睡眠实验研究借鉴的手段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因此近几年国内外睡眠医学研 究进展非常迅速 ,本文仅就睡眠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简要回顾 。
综上所述 ,近几年国内外睡眠医学进展迅速 ,但必须认识到睡眠 - 觉醒周期的调节涉及多中枢 、多系统的高 级生理活动 ,其机制的复杂性尚需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去揭示 ,许多睡眠障碍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问题尚待深 入研究 。人为什么要睡眠 ? 仍然被列为 21世纪生命科学中探索的难题 ,有人预言睡眠机制研究将会是丰富脑科 学领域的主要切入点 。
1 睡眠基础研究
1. 1 昼夜节律的生物学研究 昼夜节律的生物学研究为剖析睡眠 - 觉醒周期节律性机制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理 论基础 ,研究证实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有 8 个生物钟基因 , 其中 hPER2 基因可能与人的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ASPS)有关 ; hPER3基因可能与人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DSPS)有关 [1 ] ,并揭示了动物和人体生物钟主要位于视 交叉上核 ( SCN ) ,通过底室旁带 ( SPZ)和下丘脑室旁核 (DMH)控制睡眠 - 觉醒昼夜节律 ,与其他生物节律并不同 步 ;除 SCN 外 ,在中枢和外周尚存在着控制其他生物节律及睡眠 - 觉醒周期的结构 ,如松果体等 ;近年发现控制 REM 睡眠新的解剖结构及其分泌的神经肽 ,如下丘脑外侧区的 O rexins/Hypocretins与 SCN 有联系 ,共同调节睡眠 - 觉醒平衡 [2 ] 。 1. 2 神经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推动了睡眠 - 觉醒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 ,微透析技 术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 ,近年来用于睡眠 - 觉醒调节中测定中枢 5 - HT的动态变化 ,提供了 许多有用的证据 , 5 - 羟色胺 ( 5 - HT)列入调节觉醒的神经递质 ,脑内 5 - HT异常升高 ,则可产生焦虑 、警觉 /幻 觉 、甚至产生 5 - HT中毒综合征 ,如摇头 、肌肉颤抖 、高热 、意识不清等症状 (摇头丸中含有极髙浓度的 5 - HT) , 5 - HT2 受体拮抗剂等物质可拮抗之 ;细胞膜片钳技术发现 O rexin - A 神经肽直接兴奋前额叶皮层第 5, 6 层锥体 神经元 [3 ] ,出现去极化现象 ,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 O rexin是调节觉醒的新物质 ,整体研究与细胞水平研究相结合 , 使睡眠 - 觉醒的机制研究得以迅速发展 ;应用神经电生理 、神经解剖及神经药理学方法 ,揭示了下丘脑及前脑区 控制 NREM 睡眠的相关神经元和神经化学机制 ,深入研究了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产生深慢波睡眠作用机制 [4 ] ,同 时在脑干网状结构水平发现了与觉醒有关的神经核团和神经递质通路及其与 REM 睡眠启动和抑制的相互关系 ,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05: 58 - 65.
广东医学 2007年 1月 第 28卷第 1期
参考wk.baidu.com献
[ 1 ] MARTHA HOTZ V ITATERNA , LAWRWNCE H, P INTO , FRED W. Turek. Molecular. Genetic Basis forMammalian Circadian Rhythm s[M ] ∥ KRYGER M H, ROTH T, DEMENT W C. Princip les and p 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4rd ed. New York: SaundersWB Company, 2004: 363 -
借助于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得以揭示人睡眠剥夺时不同脑区从事特定认知活动的功能改变 ;应用正电子体层 扫描 ( PET)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 fMR I) 、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术 ( SPECT)研究均发现部分抑郁患者前扣带脑 皮质 (Anterior Cigulate)及眶额内侧皮层 (Medial O rbital Cortices)区的活动增强 ,而睡眠剥夺后 ,患者该区活动减 弱 ,情绪好转 ,这解释了睡眠剥夺抗抑郁治疗的作用机制 ,利用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对人的睡眠状态进行直观研究 , 无疑这在睡眠研究领域中出现了飞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