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清末民初:三次办报高潮解析

合集下载

从个体角度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三次办报高潮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从个体角度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三次办报高潮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新闻史学习阶段成果姓名:***学号:**********班级:广电三班指导教师:刘聪老师2013 .12.14从个体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新闻事业的三个高潮对自身发展的影响霍南南(广电3班1211340301 )【摘要】历史的人的历史,本文从康梁、上海帮、北大的角度去阐释中国新闻近代史上的三次高潮,从一个较小的切角看一段特殊的历史,从一个实体中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期从中发现一点有益之处。

【摘要】历史的人的历史,本文从康梁、上海帮、北大的角度去阐释中国新闻近代史上的三次高潮,从一个较小的切角看一段特殊的历史,从一个实体中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期从中发现一点有益之处。

Summary:History is human history, this article from Kang and Liang, Shanghai Gang, Peking perspective 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 Three climax modern history, from a smaller Cutaway watch a special history, seen from a history and physical relation to reality,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the Department found that.【关键词】中国新闻史,康有为梁启超,上海报业,北大,Key word :Chinese journalism history, Kang Liang, Shanghai newspaper, Peking University,正文中国近代的新闻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阶段,国内新闻界将其分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笔者以为该分法侧重于宏观叙事,但须知历史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单位如,组织、个人构成的,所以,本文以个体和组织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从史观上讲有点类似英雄史观,但范畴明显更大一点——希望能发现个体对历史的影响。

三次办报高潮浅析

三次办报高潮浅析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总结摘要:甲午之后,风雨飘摇的晚清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激荡之下,开始了缓慢曲折的现代化进程,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近代西方宪政思想为国人寻找救国真理,追求明主政治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源泉。

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中,国人办报可谓风起云涌,其办报活动则为近代西方宪政思想在国内得以传播、普及并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一代社会思潮提供了载体。

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国人办报高潮,这三次高潮分别围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展开,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

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业近代报刊国人办报原因分析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是以维新运动为主流的,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政论性报刊,并成为主导型刊物。

其主要原因也是由社会背景、历史状态而产生的。

大部分报刊创办的宗旨是以鼓民心、开民智,启民蒙为根本,具有很强的救国图强意味,承载了报人很重的社会责任成分。

当时康有为、梁起超倡导的变法,面对的是如何处理清朝在向现代国家实体转换过程中,既要融入世界,同时又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发展。

康有为站在历史的高度,利用宏观的思维,以一种“大一统”的名义整合“中国”为一个现代性政治的国家。

从1873~1895年,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总共才创办了不过30种报刊,可是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特别是“百日维新”期间,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热情纷纷办报,从1896年8月《时务报》创刊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创办的报刊达七十多种,比前20年所办的报刊增加了一倍多,形成了我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报人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严复、谭嗣同、唐才常等人。

比较有名的报刊主要有《中外记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等。

中国新闻史讲义之六:清末民初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史讲义之六:清末民初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史讲义之六: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第四章清末民初《清议报》: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创刊于日本横滨,是变法失败后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报刊,梁启超为主编和第一撰稿人。

1901年因报馆失火而停办。

特点:①样式模仿《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比《时务报》有明显提高,栏目丰富,门类清楚。

②开设了中文报刊中的第一个时事短评专栏。

内容:①痛斥慈禧、荣禄、袁世凯等人,歌颂光绪皇帝,在保皇报刊中掀起了要求光绪归政的热潮。

②宣传维新,更明确地主张君主立宪。

《新民丛报》1901年《清议报》因报馆失火而停办后,梁启超于1902年创办《新民丛报》并自任主编及第一撰稿人。

内容:①阐述国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等问题,大力鼓吹“民族御侮论”和“民权救国论”。

②介绍西方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的思想和学说。

③批判封建专制统治。

影响:①出版后立即风行海内外,成为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

②“时务文体”这时也被称为“新民文体”,风靡报界和文坛。

积极: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学说的介绍和对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在政治改革上是宣扬改良的。

后来梁启超政治态度大变,反对共和,《新民丛报》从此开始反对民主革命,宣扬“预备立宪”、“开明专政”等倒退言论,逐渐为爱国青年所厌弃。

《东方杂志》:1904年在上海创刊,清末时是一份大型文摘杂志,以启导国民为宗旨,主张“和平改革”。

设有内务、外交、财政、教育、实业等栏目,分门别类地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文章。

后来不断改进,成为材料丰富、翔实的综合性杂志。

《时报》:1904年由保皇会创办于上海,是保皇会在国内的重要喉舌。

为和《申报》竞争,该报业务上锐意革新:①版式新颖。

②注意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

③大量刊载知识性强、品味较高的文学作品,受到知识阶层欢迎,很快成为上海的着名报纸。

《京话日报》:1904年创刊于北京。

该报以“开民智”为宗旨,以中下层市民为主要对象,报价低廉。

特点:①全用口语写作,但内容和简单启蒙的白话报刊不同,该刊热情宣传爱国,大胆揭批官府豪门,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提倡社会公益事业。

近代中国的三次立法高潮

近代中国的三次立法高潮

2、近代中国三次立法高潮近代中国三次立法高潮分别是:清末新政、北洋政府保护工商业的立法、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经济立法。

一、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901至1911年的新政,是清政府在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较大程度地改革旧的封建体制。

因此,从总体性质看,清末新政应该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新政兴起后,其着重处主要有:进行军事改革;强化中央政府效能,进行法制改革;着手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

1、军事上:(1)军官训练:清廷在1901年废除武举考试;1903年设中央练兵处统筹全国军队训练,禁止各省自练军队,并订定军官训练制度:由三年各省的初级军事学堂晋升至全国共有四所的国立陆军中学堂进修两年,再前往部队见习半年,最后晋升至陆军高等学堂;学堂的教习以日人为主。

(2)军械:1901年,因团乱后列强禁止中国输入外国兵器(2年军火禁运),清廷乃设立汉阳、上海及广州三大兵工厂,至1910年其生产已可供应全国所需之山炮、弹药、连发来福枪及机关枪。

2、在文教上:主要是改革学制,包括废科举、设学堂、奖游学等内容。

迫于时势,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

随后清政府下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成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机构。

从恢复、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各类职业学校。

据统计,到1909年,小学堂51678所,中学堂462所,大学3所。

同时,政府多次通令各省鼓励选派自费留学,学成回国经考核予以任用,留学随之渐成风气。

3、在政治体制上:早期的改革主要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机构。

1905年后,推进政治改革日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晚清政府被迫加大政治改革力度,先是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接着于1906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后又成立各省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并推行地方自治政策,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修订律例,改革法律制度。

国人三次办报高潮总结

国人三次办报高潮总结

清末民初:三次办报高潮(1874~1919)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1)器物:“坚船利炮”、“洋务运动”;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

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每年40种) 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后改为《中外纪闻》——强学会的机关报。

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

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知新报》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新报》《湘报》维新派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国闻报》《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的出版,冲破了封建“禁言”,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

《时务报》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一、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1、数量多2、地区广3、种类多:《女学报》中国第一份女报《农学会》中国第一份农报《算学报》中国第一份专业科技报《演义白话报》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一家白话报但主流仍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二、维新派报刊在新闻业务上的特点:1、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时务文体”特征: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加以口语和外来语。

2、新闻报道夹带评论3、新闻编辑工作有所改进4、重视新闻采访工作5、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三、维新派办报活动的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2、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3、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4、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5、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6、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四、变法流产与流亡报刊:《清议报》1898创刊,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

中外新闻史04近代政治运动中的报业高潮

中外新闻史04近代政治运动中的报业高潮

四.戊戌政变后改良派报刊活动 月在横滨创刊, 《清议报》——1898年12月在横滨创刊, 清议报》 年 月在横滨创刊 梁启超主编。这是康、 梁启超主编。这是康、梁在海外创办的 第一份报刊, 第一份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的第一个 机关报,它是以时事评论为主的旬刊。 机关报,它是以时事评论为主的旬刊。 新民丛报》 《新民丛报》——在旅日华侨的支持下于 在旅日华侨的支持下于 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办,这是仿效西 日在横滨创办, 年 月 日在横滨创办 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 。
一、《中国日报》与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中国日报》 1.《中国日报》 . 中国日报》 1900年1月5日,《中国日报》在香港 中国日报》 年 月 日 创刊, 创刊,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 活动的兴起。 中国日报》 活动的兴起。《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 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1.澳门《知新报》 澳门《知新报》 不同于《时务报》的特点: 不同于《时务报》的特点: 一是宣传报道更为大胆,敢言《 一是宣传报道更为大胆,敢言《时 务报》所不敢言者。 务报》所不敢言者。 二是以沟通中外信息、 二是以沟通中外信息、传播西方科 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 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以“有助于多 识”。 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 地。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 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 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 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 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 健全舆论、 新的观点: 新的观点:
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 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 。一曰对 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 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 为其向导者。 为其向导者。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 思想新而正” 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 报事确而速” 当”,“报事确而速”。 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常识, 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常识,真诚 , 直到,公心,节制。 直到,公心,节制。 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 变骇为习” 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 “变骇为习”, 指甲趋乙” “指甲趋乙” 。

从蒋梦麟看近代的三次办报高潮——读《西潮与新潮》有感

从蒋梦麟看近代的三次办报高潮——读《西潮与新潮》有感

周勇兵:从蒋梦麟看近代的三次办报高潮——读《西潮与新潮》有感周勇兵《西潮与新潮》一书是蒋梦麟大半生的回忆录,大致记录了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抗战胜利大概五十多年间的历史,主要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叙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的过程,以小见大,语言平实,生动有趣。

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作为重大的历史故事,在作者的书中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了,下面我就结合本书中具体的内容谈一谈作者眼中的三次办报高潮。

维新变法时期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并没有给作者留下太大的印象,大概是因为当时作者在绍兴中西学堂读书,年龄尚小,思想与认识皆不成熟的缘故。

著名的维新党人康有为在书中也仅被一笔带过,“1898年,我在学校里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光绪皇帝听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话,已经决定废科举,办学校”。

作者提到了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与革命派的论战:“在政治上,他主张清廷主持之下进行立宪维新。

这时候,革命党人也出版了许多刊物,鼓吹孙中山作者的激烈思想。

中山作者认为共和政体胜于君主立宪,同时他认为中国应由中国人自己来统治,而不应由腐败无能的满洲人来统治。

”相对于改革,维新运动健将梁启超在作者的笔中更重要的却是文化启蒙的作用,这也是他之所以推崇梁启超的原因,“(《新民丛报》)其中有基本、有历史、有政治论著,有自传、有文学作品。

梁氏简洁的文笔深入浅出,能使人了解任何新颖或困难的问题。

当时正需要介绍西方观念到中国,梁氏深入浅出的才能尤其显得重要。

”作者把梁启超在介绍现代知识给一代的工作上的贡献是同时代里面最大的,是新一代青年的智慧源泉。

关于第二次办报高潮,就不得不提孙中山作者在旧金山所办的革命机关报《大同日报》了。

作者在1909年参加《大同日报》担任主笔,与刘成禺一起写了三年的社论,并在刘回国后单独担此重任。

虽然作者很关心国内的时局,并且对孙先生很是钦佩,但是几年来身不由已的写作终于扼杀了他对于一切写作的兴趣,于大学毕业后辞去了报社的工作。

3 三次报业高潮

3 三次报业高潮
器物:“坚船利炮”、“洋务运动”
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文化:“打倒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康有为
《中外纪闻》
• 1895年,维新派办的第一家报纸《 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梁启超担 任编务。 • 1895年11月中旬,《万国公报》改 名为《中外纪闻》,作为自己的机 关报。
梁启超
编排的改进
㈤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1.注重新闻质量与时效,重视广告与报刊发行。 2.重视直接采访,迅速报道,消息通讯比重增加。 3.1920年秋,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向 美、英、法、德、俄派出7名特派员。瞿秋白、 俞颂华、李宗武成为报道列宁领导的苏联第一批 新闻记者。
租界当局判决章太炎 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
清政府委托律师指控《苏报》和章、邹等“故 意污蔑今上,诽诋政府,大逆不道”。 章太炎蔑视这种审讯,说:“噫嘻!彼自称中 国政府,以中国政府控告罪人,不在他国法院, 而在己所管辖最小之新衙门,真千古笑柄矣!”
章太炎:“风吹枷锁满城香,街市争看员外 郎。”
———— 赠 蒋 经 国
• 时间:1907年 • 地点:上海 • 性质:同盟会在 国内创办的第一 家大型日报,也 是于右任创办的 第一家报纸。
于右任及其“竖三民”
1909年以为民请命为宗旨,大声疾呼,故曰民呼 1909年 一是“民不敢声,故仅吁耳”;二是“吁” 即“呼”去两点,暗喻民众即便被反动当局挖掉双 眼,仍要呼喊。
(3 )于右任及其“竖三民”
爱国民主人士
诗人
书法家
(1879—1964) 陕西三原人
《望大陆》
—于右任
计 利 当 计 万 世 利 , 求 名 当 求 万 世 名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中国新闻史概论 第三章国人办报的两次高潮

中国新闻史概论 第三章国人办报的两次高潮

三家报刊的历史作用: 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酝酿了几十年的变法 维新,从思想宣传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活动;
维新派三家报刊的出版,冲破了封建“言禁”, 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
2、《时务报》 ——是第一次办报高潮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时务报》影响力巨大的原因? ——大胆而新颖的言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则成为新闻学研究经典
3、清末新闻法制的特点:
(1)从法律条文上看,基本上可以列入现代法 治的范畴; (2)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新闻法律,但是在 执法和守法方面,缺乏实践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 清末新闻业务的发展
• 1、报纸内容四大块的模式形成 • 2、报纸形式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 3、报纸版面进一步革新
梁启超的“新文体”给我们报章写作的启示:
(1)直陈时弊,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感 而发; (2)语言丰富,半文半白,平易畅达、深入浅 出,条理明晰 ;
(3)感情充沛,富于煽动性,这是文章最能打 动读者之所在。
三、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喉舌论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 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民吁日报停办一年之后又创办了民立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日报后来又成为了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被称为为竖三民1是一名政治活动家政治家办报与早期的国人办报有着本质的区别2是一个学者曾经在清华教书主讲历史研究法和儒家哲学著名诗人徐志摩就是梁启超的学生一则被网站评为史上最酷的证婚词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
第三章 国人办报的两次高潮
维新运动时期 辛亥革命之前
课程设置的原因:
1、两次办报高潮中主流报刊的性质都是政党报刊 2、这两次办报高潮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时间上间隔较短:维新运动 1895年至1898年 辛亥革命 1901年至1911年 第二次高潮的办报论战是第一次高潮的延续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贯穿两个时期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浅析清末明初明办报刊清末明初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学生姓名:叉叉叉学生学号:1320041756学生班级:新闻131【摘要】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诉求相结合为研究视角,将明末清初新闻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外报在华崛起。

第二阶段,国人办报的开端。

第三阶段,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

第四阶段,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

明末清初即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作了探讨与阐释。

[1]关键词:明末清初新闻发展历史阶段自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诞生,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报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外报在华崛起。

自1815年开始,至1895年结束,其最基本的特点是:近代报刊因外国传教士传播福音的需要而在中国诞生,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人等各色人等的共同努力下“渐行于中土”(王韬),其中商业性报纸发展为报业的主流。

以1815年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起点,其依据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

1815年8月5日,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威廉•米怜在南洋马六甲发刊中文《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旨。

这份报刊虽然在南洋地区出版,但其创办意图并不是为了影响南洋人,也不是仅仅为了影响南洋地区的华人,而是为了影响所有的中国人,因而被新闻史学者认定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

戈公振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为我国有正式报纸之始”。

此后,虽有学者曾提出过一些异议,提出应以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发刊的中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或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出版的葡萄牙文《蜜蜂华报》为历史起点,但都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然而,自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至1839年禁烟运动发生前,外国传教士虽然视近代报刊为其传教的重要工具,但因当时的满清封建王朝在思想文化上实行言禁政策而始终难成气候,发展的步子极为缓慢,二十多年间仅出版过6份中文报刊。

三次办报高潮比较

三次办报高潮比较

区别
第一次 办报高潮 第二次 办报高潮 第三次 办报高潮
不足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谢 谢 观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国人三次办报高潮比较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区别
第一次 办报高潮 第二次 办报高潮
性质
资产阶级改 良派为主的 政论性报刊 资产阶级改 良派、保皇 派和革命派 (为主)的 论战
内容
规模
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旨,要求学 少数大中城 习借鉴西方、从政治经济各个方 市 面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 保皇派:为立宪出谋献策→指摘 和抨击政府行宪不力,宣传议会 制度和地方自治;革命派:揭露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行为, 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 想,披露列强阴谋,与保皇派报 刊进行论战 遍及各省大 中城市和国 外部分地区 ,读者数阶 层大大增加
第三次 办报高潮
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为指 导的无产阶 级报刊
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 遍及全国各 开展批孔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 地,读者数 信,发起文学革命运动→宣传马 量迅速增长 列思想,社会主义
区别
第一次 办报高 潮 第二次 办报高 潮 第三次 办报高 潮
积极意义
①促进了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新闻报道中夹带 评论;编辑工有所改进;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 ②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③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 主义的教育;④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⑤冲破 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⑥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 业的社会地位;⑦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⑧形成了中国近代新闻 法制的建设弟一次有益的尝试。 ①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报刊形式多样化;排版更加灵活;重视报刊评论的 写作;新闻的质量开始提升;新闻摄影图片开式被广泛运用;报纸文艺副刊 有了一定的发展)② 兴起了新闻团体;③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 展壮大,报刊的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④促使了革命政治团体的成立; ⑤使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扩大了革命的思想;⑥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展开。 ①新闻“专业主义”和专业意识增强; ②开创了自由讨论的风气; ③促进 了政论传统的回复与发展;④促进了新文风的出现;⑤革新了副刊; ⑥报 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改进; ⑦出现了无产阶级通讯社;⑧促成了新 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开端;⑨宣传了马列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的发展。

三次办报高潮

三次办报高潮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历史背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1)器物:“坚船利炮”、“洋务运动”;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

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30多个,创办报刊50多种,开设学校50多所。

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双日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后应李提摩太的要求而改为《中外纪闻》(双日刊)——强学会的机关报。

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五日刊)。

1)《时务报》(旬刊)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梁启超时年23岁,由于其政论,“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创刊之初,每期发行4千份,后最高达到1万7千份,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2)“时务文体”“时务文体”,又称“报章文体”、“新文体”等,是以《时务报》上梁启超的文章为标志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

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里,概括了这种文体的三个特征:a“纵笔所至,略不捡束”;b“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c“笔锋常带感情”。

3)变法流产与流亡报刊《清议报》(旬刊))1898创刊,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

业务方面颇多改进,记者、党报、机关报等名目均源于该报。

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强调耳目喉舌的功能,提出衡量报刊优劣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4)《新民丛报》(半月刊)1902创刊,告别线装书形式,改用白报纸印刷。

三次办报高潮的比较

三次办报高潮的比较

性质
• 第一次:第一次主流形态始终是唯心派主办的, 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 • 第二次:政治家办报,办的是政论性报纸。 • 第三次:新出版的报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 立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 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积极意义与不足
• • • • • • • • 积极意义——第一次: 一: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 二: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的推动了维新运 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四: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 五: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 社会地位。 六: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不足:维新派宣传家们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身上 还留有浓厚的旧文化传统的烙印,因此,他们所 宣传的新学还不纯粹,夹杂着不少封建旧学思想。
三次办报高潮的比较
目录
规模 性质 积极意义与不足
规模
• 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报刊数量多,办 报地区广,报刊种类多。 • 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新创多种报刊, 出版地点有所扩大,同时读者面也随之扩大。 • 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全国的报纸由十 年前的100多种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量达4200 万份,数量大为增加,遍布南京,北京等全国主 要省市。
• 积极意义——第二次:这一时期政治性报刊对宪 政学说的传播,主要以关注民众智识问题为归依, 这有助于有关西方宪政体制的基本理论常识在知 识分子中得到一定的普及,加深了他们对民主思 想、民权思想的认识与了解,从而直接或间接对 报刊阅读群体进行思想鼓动。 • 不足:由于受唯心主义哲学观和个人英雄主义的 影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思想 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最主要表现在“舆论之母” 论的提出上。

“三次革命高潮”再解析

“三次革命高潮”再解析

“三次革命高潮”再解析作者:赵庆云来源:《读书》2010年第07期罗志田先生敏锐地指出,如果将胡绳所归纳的“三次革命高潮论”与其所本依的毛泽东的“两个过程”做一对比,可以看出“三次高潮”说实际上淡化处理了十九世纪三个重大涉外事件——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体现出以中国本土事件为核心的取向,与柯文所归纳的“中国中心观”的研究取向有契应之处。

从接续学统的角度而论,注意到“三次革命高潮”与“中国中心观”在取向上具共通性,自有其启发意义。

但有两点必须注意:其一,由美国学者柯文归纳的“中国中心观”(China Centered Approach)有其特定的指谓和语境,将“三次革命高潮”与之简单对应难免似是而非;其二,胡绳对其理论诠释体系之凸显中国本土因素的倾向有明确的理论自觉。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次革命高潮”之提出并被广泛接受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层的社会思想基础。

一“三次革命高潮”实际上是突出了“八大事件”中表征着人民反抗过程的几次事件。

这种凸显中国本土因素的研究倾向,的确与此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倾向颇有不同。

为进行反帝爱国动员以救亡图存,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多以中外关系为论述中心,侵华史、外患史、国难史、近代外交史与中外双边关系史之类著述,粗略统计,不下一百三十多部,文章三百余篇。

名家蒋廷黻受美国人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影响,视外交史为“中国近代史的最重要方面”,其《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是一个“外交史大纲”。

而唯物史观派学人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诞生于“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际,它是以帝国主义侵略进程为线索来条理史事的,着力突出了外患步步加深的“半殖民地”形成过程,对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内政变革着墨不多,对人民群众反抗的一面亦未特别着重。

随着一九四九年真正意义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国人心底激荡着民族自豪感,谴责帝国主义侵略的罪恶退居次要,追溯近代以来人民革命斗争历程,论证新政权的历史合法性,成为意识形态层面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首要要求,这一要求进而被有着浓厚“以史经世”情结的学人内化为不言自明的共识。

三次办报高潮浅析

三次办报高潮浅析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总结摘要:甲午之后,风雨飘摇的晚清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激荡之下,开始了缓慢曲折的现代化进程,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近代西方宪政思想为国人寻找救国真理,追求明主政治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源泉。

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中,国人办报可谓风起云涌,其办报活动则为近代西方宪政思想在国内得以传播、普及并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一代社会思潮提供了载体。

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国人办报高潮,这三次高潮分别围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展开,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

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业近代报刊国人办报原因分析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是以维新运动为主流的,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政论性报刊,并成为主导型刊物。

其主要原因也是由社会背景、历史状态而产生的。

大部分报刊创办的宗旨是以鼓民心、开民智,启民蒙为根本,具有很强的救国图强意味,承载了报人很重的社会责任成分。

当时康有为、梁起超倡导的变法,面对的是如何处理清朝在向现代国家实体转换过程中,既要融入世界,同时又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发展。

康有为站在历史的高度,利用宏观的思维,以一种“大一统”的名义整合“中国”为一个现代性政治的国家。

从1873~1895年,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总共才创办了不过30种报刊,可是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特别是“百日维新”期间,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热情纷纷办报,从1896年8月《时务报》创刊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创办的报刊达七十多种,比前20年所办的报刊增加了一倍多,形成了我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报人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严复、谭嗣同、唐才常等人。

比较有名的报刊主要有《中外记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等。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五四时期大事记





1913,“癸丑报灾”——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 1915,日本提出“二十一条”/《青年杂志》创刊/教育 部在册的各类学校12万所,学生约4百万。 1916,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十月革命爆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 · · · · ) 1918,《新青年》全部文章开始以白话文发表/毛泽东创 办新民学会 1919,“五四事件”/长沙学联创办《湘江评论》 1920,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产党人》 1921,法捕房强行封闭《新青年》/共产党成立
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器物 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生产力 戊戌变法——变法 上层建筑:政治制度以旧容新(渐进改良) 辛亥革命——革命 上层建筑:政治制度以新替旧(翻天覆地) 五四运动——启蒙 意识形态:文化改造、德先生、赛先生
周策纵:五四的意义

自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显示了西方不可抗拒的 威力后,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导人物开始意识到,中国 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虽然他们仍认为中国传统 的制度和传统的思想优于西方而无需改革。中国对西 方文明反应的第一个阶段到1894-1895年“甲午战争” 中国被日本战败时便结束了。自那以后,中国年轻的 知识分子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就,认为除了学 习科学技术以外,中国还应在法律和政治制度方面学 习西方。但他们仍然坚持认为那些在他们看来比法律 和制度更根本更实质的中国的哲学、伦理和社会基本 准则,不应改变。张之洞1898年用一句口号简明地概 括了这种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青年运动的方向》

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 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 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 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 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 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 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 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

清末至五四时期国人办报的三次高潮

清末至五四时期国人办报的三次高潮

清末至五四时期国人的三次办报高潮——1143401052 新闻二班黄菲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时间:维新运动时期历史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割地赔款,名族危机日益严重,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在此期间,报纸报刊起到了重要的启迪民智,社会舆论的作用,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国人办报的高潮。

起因:1:维新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热情创办报刊,启迪民智;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儿诏书,“报禁”、“言禁”逐步削弱,促进各地报刊的发展;3:清政府在经济上推出了一些扶助报业发展的措施,如减低报纸的邮寄费用、对书籍报纸实行免税;4:吸取总结外国人办报的经验并且第一批国人办报为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报刊:《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是维新派首先创办的报刊,也是维新派创立的学会——强学会的机关报。

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涉及工商、铁路、邮政、兵制、学校、报馆等。

该报于同年12月16日改名为《中外纪闻》,其除了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及上谕等,报刊从创办起受到了维新思想人士及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的支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再度兴起的第一炮。

梁启超担任主笔。

所刊内容包括政论、谕折、京外处事、域外报译等,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曾一度得到部分地方官员的支持,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报人:康有为梁启超康有为:戊戌时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维新思想家、报刊政论家。

他提出“纵民开设”报馆的建议,认为要开通风气,“非要合大群不可”,而要合大群“非要开会不可”,主要办报思想是“设报达聪”。

梁启超: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思想家,提出了“去塞求通”、“耳目喉舌”的办报思想,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报刊文体——时务体,倡导新闻报道应是通俗、自由、新颖。

第四讲 天崩地坼:清末民初涌高潮 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第四讲  天崩地坼:清末民初涌高潮  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 三段式解读范例:《五四运动——现代中 国的思想革命》(周策纵)
• 本书序言里提到这种三段论。 从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之后的两 次复辟帝制的企图到五四运动时代 要彻底推翻陈腐的旧传统代之以全 新的文化
• 五四——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思想文化空 前活跃的黄金时代
传统的文化秩序全面崩溃 延 现代的文化精神日益蔓
五四的遗憾、缺失与问题 • 周策纵:《五四运动》
• 一、“改革者们的批判在一些方面是肤浅的、缺乏分辨的 和过于简单的。” • 二、“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对于从外国输入的新思想又过 于轻信。” • 三、“他们在处理许多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时表现出的特点 是缺乏耐心和持久性。”
• 二、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

• •

• • • •
不同范式解读五四
革命化范式 代表人物:毛泽东
“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 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很多领导 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 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 方法。”“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 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新闻体裁:新闻述评(如新青年 《每周 评论》),新闻通讯 (如黄远生“北京报 道”) ,新闻特写
新闻专业主义
报刊经营
扩大发行 招揽广告 更新设备
《新闻报》 汪汉溪
《申报》 史量才
癸丑报灾 《时报》 狄楚青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教育与研究
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松本君平,1903) 第一门新闻学课程——《新闻学大意》(徐宝璜,1918) 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 (1918)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周策纵:五四的意义
但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并未能实现所提出的法律 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只是部分 地实现了这些变革。民国成立之后,军阀统治再度出现, 而两次复辟帝制的企图说明,没有其他变革的伴随,只 是移植法律和政治制度,是不能奏效的。这样便到了第 三个阶段——五四运动时代。这个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声 称,不但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法律和政治制度,对 中国的哲学、伦理、自然科学、社会理论和制度也要彻 底重新审查、模仿西方同类的东西。所提倡的不是半新 半旧的改革或部分地革新,而是一个大规模的激烈的企 图,要彻底推翻陈腐的旧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
《新潮· 西潮》(“民国初年”)
我在民国六年即一九一七年离美返国· · · · · · 离开九年,上 海已经变了。许多街道比以前宽阔,也比以前平坦。租 界范围之外也已经铺筑了许多新路。百货公司、高等旅 馆、屋顶花园、游乐场、跳舞场比以前多了好多倍。上 海已经追上了纽约的风气了· · · · · · 年轻女孩子已剪了短头 发,而且穿起了齐膝盖的短裙,哦!对不起,我说错了, 我的意思是指她们穿了仅到膝盖的旗袍,当时流行的式 样就是如此· · · · · · 到处可以看到穿着高跟鞋的青年妇女。 当你听到人行道上高跟皮鞋的急骤的笃笃声时,你就知 道年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与她们的母亲已经大不相同了。过去的羞怯 之态已不复存在。也许是穿着新式鞋子的结果,她们的 身体发扬于也比以前健美了。以前女人是缠足的。(蒋
周策纵《五四运动》


中国的出版和新闻舆论界在“五四事件”后也 有了较大进步。如果把“五四”前后出版的报 纸和杂志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五四”以后的 报刊杂志在技术和内容上都有很大提高。这类 出版物数量的迅速增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所拥有的读者大众比以前大为增加,政府和公 众对之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视。 总之,经过五四时期,新闻事业已成为现代社 会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并进入现代化的发展 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先驱
我国的职业记者,出现在民国时期。此前,虽然 已有一些知名的报人,但严格说来,他们或是思 想家,或是革命家,或是宣传家。
直到辛亥革命后,随着现代报业的形成,才开始 有了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记者,如民国年间 的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等 从他们开始,记者才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不 是像早期那种被人蔑视的所谓“访员”。
进士记者黄远生
同乡称他,“你如果做记者,一定是个名记者”。 “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远生为始。”“报告文学 的鼻祖。”
他曾提出,记者要有“四能”,即能想——调查研究、 能走——交游广泛、能听——举一反三、能写。
北京的新闻教育
五四时期比较突出的新闻系有两个,一是1923年 成立的平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是徐宝璜,《京 报》社长邵飘萍、北京新闻通讯社社长吴天生等 任教授。
一是1924年成立的燕京大学(1919司徒雷登任校 长)新闻系,由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 (Walter Williams)任发起委员会主席,由美 国学者白瑞华( R.S.Britton )任系主任
现代新闻事业
与这个转型时期相应,新闻事业也从一 种传统的模式向现代的模式转化。比如, 现代报纸的四大板块这时已经定型,采访、 写作、编辑、发行等一整套程序基本形成, 新闻事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构成 机制,等等。 总之,经过五四运动,我国的新闻事 业就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报业的三条发展线索
新闻学著述
概论类:《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 (邵飘萍)。
业务类:任白涛《应用新闻学》(1922),邵飘 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 历史类: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1917)、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 译著类:松本君平的《新闻学》(1903)、休曼 的《实用新闻学》(1913)。
正规的新闻教育
中国的正规新闻教育,始于1920年的圣约翰大学 报学系系,到新中国成立共有59个新闻教育机构。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初由《密勒氏评论报》 (The China Weekly Review)的主笔主持。 1924年,美国学者武道( M.E.Votaw)来华任系主 任。 课程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史、新闻采写、社 论、编校、广告等,均为英文授课。
官报复兴
从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到1911,6年间 共计新办报刊800余种,其中近半数为立宪 派所办。
1908年颁布的《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新闻法。Leabharlann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1900年,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在 香港创刊,由陈少白主持。 1902年的“苏报案”。“载湉小丑,不辨 菽麦”(章太炎)。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年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月刊)在东京创刊。孙中山在 《发刊词》里,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 民族国家的立国思想。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 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 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 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覆其黄;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 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911年5月21日《民立报》
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为革命而办报:“推翻专制政体,鼓吹民 族主义,大声疾呼,惊醒睡魔。” 以报刊为武器:“不必匕首,不必流血, 笔枪可矣,流墨可矣。咄,此何物?咄, 此何事?曰报纸也。”(郑贯公) 承认党派性,主张机关报。 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制造舆论。 · · · · · ·
业务方面颇多改进,记者、党报、机关报等名目 均源于该报。 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 本馆之经历》,强调耳目喉舌的功能,提出衡量 报刊优劣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 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新民丛报》(半月刊)
1902创刊,告别线装书形式,改用白报纸 印刷 。 改良派最有影响的机关报,一时名家云集, 风行海内外。 第17期发表梁启超的《敬告我同业诸君》, 提出报馆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和“向导 国民” 。
《时务报》(旬刊)
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梁启超时年23岁,由于其政论,“自通都 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 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创刊之初,每期发行4千份,后最高达到1 万7千份,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 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又称“报章文体”、“新文 体”等,是以《时务报》上梁启超的文章 为标志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
毛泽东
主编《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 曾用笔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的繁体笔画)。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听过 邵飘萍、徐宝璜的课程。
1919年12月驱张驻京期间,创办“平民通讯社”,自任 社长。 1921年在新民学会发言:“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是教书, 一是新闻记者。”
对时务文体的评价
雷鸣潮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 骇心魂,时或哀感曼呜,长歌代哭,湘兰 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 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 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 纸。此非阿谀,惟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 吴其昌(《梁启超》)
变法流产与流亡报刊
《清议报》(旬刊)) 1898创刊, 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 。
北京大学的几个“第一”
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课程《新闻学大意》,由徐宝璜主 讲,政治系高年级选修课,1918; 建立了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即北京大学新闻(后改 “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 出版了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即徐宝璜的《新闻学》 (1919年); 发行了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1919年);
出了第一位新闻学教授,徐宝璜,时年23岁。
徐宝璜(1894~1930)
“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 山祖”(黄天鹏)。 九江人。1912年北大毕业,考取官费留美,主修 经济学与新闻学。 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及新闻学研究会导师,讲授 《新闻学》(初名《新闻学大意》)。 后任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 “三一八”惨案后,被军阀通缉。 1930年在北大上课,昏厥于讲台,英年早逝。
第四章
清末民初:三次办报高潮 1874~1919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历史背景
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 1)器物: “坚船利炮”、“洋务运动”; 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 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 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 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 蒙”。 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 “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民立报》发刊词(节选)

秋高马肥,记者当整顿全神以为国民效驰驱。 使吾国民之火声驰于列国,使吾国民之愁声达于 政府;使吾国民之亲爱声相接相近于散漫之同胞, 而团体日因;使吾国民之叹息声日消日灭于恐慌 之市面,而实业日昌。并修吾先圣先贤、闻人巨 子自立之学说,以提倡吾国民自立之精神;搜吾 军事实业、辟地殖民、英雄豪杰独立之历史,以 培植吾国民独立之思想。重以世界之知识,世界 之事业,世界之学理,以辅助吾国民进立于世界 之眼光。此则记者之所深赖,而愿为同胞尽力驰 驱干无已者也。虽然,未已矣。
去塞求通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 报馆导其端也。· · · · · · 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 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舆论骄子梁启超
文体改革:· · · · · · 变骇为习:· · · · · · 报刊职能:监督政府与向导国民。 四大标准:· · · · · · 舆论思想:“非大勇不能为敌,非大智不能为母, 非大仁不能为仆。” 另外,区分了新闻与评论,新闻应该“博、速、 确、直、正”,评论应该“公、要、周、适”。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 30多个,创办报刊50多种,开设学校50多所。 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双日 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 ,后应李提摩太的 要求而改为《中外纪闻》(双日刊)——强学会 的机关报。
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五日 刊)。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
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郑观应:“通民隐,达民情”。 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陈炽:“国之利器,不可假人” 。 谭嗣同:“民口”、“民史”;“通有四 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通、人我通”。 总其大成者为梁启超。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戈公振:“我国报馆的崛起,一切思潮的 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新闻学撮 要》)。
于右任
革命派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1904年,因《半哭半笑楼诗草》里的“爱自由如 发妻,换太平以颈血”而被通缉。 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革命派的 第一份大型日报,名副其实的“新闻纸”。 “竖三民” :《民呼日报》(1909)、《民吁 日报》(1909)、《民立报》(1910)——辛亥 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炸弹(于右任)

今年之中国,炸弹之中国也。东一炸弹,西一炸弹, 轰轰烈烈,防不胜防。 革党之炸弹,使官场防不胜防;官场之炸弹,使国 民防不胜防。 革党之炸弹,人人知之,推其用意,不过仅炸官场 而已。官场之炸弹,则救国其名,而炸弹其实,稍稍不 慎,则炸中国而有余。 前四国借款也,后四国借款也,日本借款也,英国 借款也,一而再,再而三,东轰西击,为炸弹制造家者, 则盛宣怀也。呜呼,中国!(骚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