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重庆卷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24
学校 15
16

21
25
20

24
20 A 15
41
33 乙
40 科技馆
19
27
17
18

20
18 19
27 盛行风向
23
断道施工
图3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
查。据此回答9~11题。
9.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
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B
C.工业分布图
驶方向为 A.东
C B.南
C.西
D.北
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 2007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50%相比,中国不 久将达到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2007年 美国80%、英国90%、巴西85%、俄罗斯73%的 城市化水平比,中国还有相当差距。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和有指向 标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情景设置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符合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越 简单的试题越是要仔细,此题设置了一个大陷阱, 考生要对几条线路进行多个加法运算后进行对比: 向上距离为(24+25+20+40=109);向右距离为 (33+20+23+27=103);向下距离为 (15+17+19+23+27=101);向左行驶距离明显过 长;得出向下走为最短。由于算晕了头,忘记了指 向标,从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很容易 得出向下就是向南,错误地选择了选项B。结合指向 标,正确答案应是向西走。
A.输入 B.管理 C.分析 D.输出
解析:此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关 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遥 感(RS)主要是获取信息,GPS的功能是地理空间 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处理信息(数据 采集与编辑;数据的储存和管理;制图功能;空间查 询与空间分析功能等)。要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 间分布状况,必然要对众多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得 出结论。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 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 并分析原因。(8分)
年份
2000 2010
人口数量(万人)
常住人口
其中: 城镇人口
1013 1149
346 651
表1
农作物
粮食作物
总产量 (万吨)
播种面积 (万公顷)
364 275
62 45
经济作物 播种面积 (万公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 1,回答1~3题。
年降水量(mm) 海拔(m)
800
降水量 海拔
800
700
700
600
600
500

500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125
127
129
图3为某城 市主要道 路分布图, 标注数字 表示道路 长度。读 图3回答 6~8题。
N 24
学校 15
16

21
25
20

24
20 A 15
41
33 乙
40 科技馆
19
27
17
18

20
18 19
27 盛行风向
23
断道施工
图3
7.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
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C
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 图例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城市的土地产 出效益高于巴西,美国城市的淡水产出效益低 于巴西,美国城市的能源产出效益高于巴西。
图2为美国 与巴西两国城 市的土地、淡 水、能源产出 效益图。读图 2回答4~5题。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美国
巴西 图2
(4分)
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C
AB





图5
本题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与 河流的流速与水量有关。在AB之间修建拦河坝,河 坝未修之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支流量大,北 支流量小;河坝修建之后,向南分支流入的水量减 少,向北分支流入的水量变多,所以C岸受侵蚀加剧。 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可以控制堤 坝高度,因为汛期水位升高,超过堤坝高度,水受 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南分支流入增多;也可以在堤 坝修建调节水闸。
土地产出效益 (105 美元/公顷)
淡水产出效益 (美元/公顷)
能源产出效益 (105 美元/公顷)
5.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
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广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D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解析:此题考查世界地理知识和对比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土地产出效益高于巴西。 但从图例看出比较的是城市土地单位面积,与国 土面积广大无关,故排出A选项。城市绿地主要 起环境效益,城市绿地面积大会减少土地产出效 益,故排出B选项。2007年美国城市人口比重为 80%、巴西为85%,美国城市人口比重比巴西低, 故排出C选项。美国是发达国家,巴西为发展中 国家,美国的科技发展水平高,土地利用的集约 化程度高,单位面积的城市土地经济产值高。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 失面积比例 。(2分)
12.(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①、 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C
AB





图5
1000 m3/s
900
800
700
600
5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125
127
129
131
图1
133
135东经(°)
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
然灾害是 B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解析:此题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基 础上考查自然灾害。根据图中经纬度推知是东北 地区,乙地是三江平原,因其纬度高,且离冬季 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春季多冻害;冬季 温度很低,大量害虫被冻死,春季虫害并不严重; 春季降水量小,滑坡、洪水灾害也不突出。
131
图1
133
135东经(°)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B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 1,回答1~3题。
年降水量(mm) 海拔(m)
800
降水量 海拔
800
700
700
600
600
500

500
400
400
80
图2为美国
70
与巴西两国城
60
市的土地、淡
50
40
水、能源产出
30
效益图。读图
20
2回答4~5题。 10
0
美国
巴西
图2
4.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土地产出效益 (105 美元/公顷) 淡水产出效益 (美元/公顷) 能源产出效益 (105 美元/公顷)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解析:此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东北地区植被覆 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排出A选项;黑龙江的流 程较长,排出B选项;冬季气温很低,有大量积雪, 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春汛,但海拔不 太高,春末积雪已几乎全部融化,故季节性积雪融化 形成的春汛时间不长,流量也不太大;7、8月因夏 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降水量大形成夏汛;所 以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夏汛明显,有两个汛期,故C 选项正确。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最 为明显,因高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 挤压形成冰川,其补给特征是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 很少,河流出现断流,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较多, 形成夏汛,但河流的流量仍然不太大。东北地区以季 风气候为主,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故排出D选 项。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
解析:此题考查地理探究能力。设计调查方法是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 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虽然最准确,但学生以学为主, 还要放假,不可能一年内每次暴雨后都去测定,故 排出A选项。B、C选项表述明显错误。D选项在流 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让学生 体验研究过程,时间上可行,采用取样称取再推算 泥沙总量,也是可行的。
11.图4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 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
律的是 A
单位面积产沙量(g/m2)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0
A.①
15 20
B.②

② ③
④ 坡度(°)
25 30 35 40 图4
C.③
D.④
解析:此题考查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水土流 失的一般规律。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从前面 的收集地理资料到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形成调查 结果报告的主要探究过程。一般情况下,坡度越 陡,流水的重力势能越大,流水侵蚀作用加强, 水土流失越严重,坡度大于25°后,由于实施了 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稳定在较高的水平。试 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 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起到 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D.旅游景点分布图
解析:此题考查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水土流失 的原因。要做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要收集地 理资料,水土流失与地形、降水量大小关系密切。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9~11题。
10.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 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 了四种获得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
较 大(多)。(2分)其原因是。(2分)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C
AB





图5
图中未体现河流的补给,从河流①处流向②处, 经过河道中沙洲的分流,所以②处水量小。②③处 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
C
AB





图5
(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③所在断面 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4分)
图3为某 N
城市主要道 路分布图, 标注数字表
24 学校
15
示道路长度。
16
读图3回答
6~8题。

21
25
20

24
20 A 15
41
33 乙
40 科技馆
19
27
17
18

20
18 19
27 盛行风向
23
断道施工
图3
8.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
的选址为 A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考查地理环境保护知识。垃圾焚烧发 电厂严重污染空气,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结 合图例很容易判断出甲地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1000 m3/s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10 月11 月12 月 图6
根据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所以 绘制的曲线应为①流量与②流量之差。应先描点, 再连线。本题只需要绘制1-7月,容易将8-12月 的也一并绘制。按要求回答问题。
400

300
200
100
0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10 月11 月12 月 图6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
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
的冲刷 加剧 。(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
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 1,回答1~3题。
年降水量(mm) 海拔(m)
800
降水量 海拔
800
700
700
600
600
500

500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125
127
129
131
图1
133
135东经(°)
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C
13.(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3为某城 市主要道路 分布图,标 注数字表示 道路长度。 读图3回答 6~8题。
N 24
学校 15
16

21
25
20

24
20 A 15
41
33 乙
40 科技馆
19
27
17
18

20
18 19
27 盛行风向
23
断道施工
图3
6.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
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
10 15
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 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 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 加。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表数据分析:该地城镇人口增加,城市化水 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小,粮食总产量降低,粮食单 产提高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