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df084368783e0912a2162a2b.png)
一、学派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1、形成 新自由主义是20C30S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新自由主义有四大中心:奥地利的维也纳 大学、德国的弗莱堡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 和英国的伦敦大学经济学院,而伦敦学派被认 为是最激进、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 其独特的观察经济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主要表 现为关注主观性、时间、不确定性、非均衡、 过程、知识和协调的影响和作用。
(二)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作为哈耶克思想体系基础的是他于 1936年发表 的 《 经 济 学 与 知 识 》 (economics and knowledge)中提出的“知识 分工”的思想。由于“知识分工”的存在,使 人们必然对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事件处于必然的 无知状态。每个行为主体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信 念和所掌握的信息作决策。作为传递信息的系 统的市场协调着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行动。 链接:知识传播的成本
(二)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哈耶克(1889-1992)是自由 主义的旗手,其特点是从社 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 学、道德科学等广阔的领域 来研究经济学。
(二)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他侧重于纯理论研究,很少提出经济政 策,还反对将经济理论数量化。一贯坚 持经济自由主义立场,反对国家干预, 也批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于1974年获 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对不同 经济制度功能效率的分析,是他对较广 意义上的经济研究的最重要的贡献之 一。”
6、 他也认为,不依赖于伦理上恰当的 个人评价的经济学是没有价值的 7、强调抽象的重要性,而这些抽象是由 一些特定的假设构成的(如充分预期假 定)
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与伦理考虑
附: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与伦理考虑
了解: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实证与规范 分析) 实证与规范分析、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这三对范畴的分离
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9be528365727a5e9856a61b7.png)
伦敦学派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货币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认为:对通货膨胀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要;物价水平并非只受货币数量的影响;通货膨胀管理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恢复金本位制有助于稳定经济;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资过高,资本供给不足。
政策主张
伦敦学派的政策主张集中体现于坚决主张恢复金本位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历史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最早和最为典型的国家。15世纪末,英国的农村已发生了强制夺取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到16世纪中叶,英国的手工业、国内外贸易已得到了迅速和广泛的发展,在17世纪中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取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极大地推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在国际市场中地位的变化,英国的资产阶级要求取消一切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限制措施和政策,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种新兴统治阶级的要求,反映在经济思想和理论上,就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兴起.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第在其著作中就已开始脱离重商主义的轨道,他的后继者依据其思想,把论证经济自由、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创立者的亚当·斯密,在其划时代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更是淋漓尽致地从理论上论证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观念,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要点,提出了具体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因此,古典自由放任的思想有很长的时间在英国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故乡。推崇市场机制,强调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突出私人企业,成为当时英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传统。如19世纪后期以剑桥大学经济学系为主体的剑桥学派、20世纪初期以伦敦经济学院为核心的伦敦学派,均是沿袭这一传统建立起的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派。 伦敦学派的创立者是埃德温·坎南。坎南是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于1897年起就在伦敦经济学院(当时称为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培养了以利奥尼尔·罗宾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伦敦学派的骨干。由于当时只有剑桥学派活跃在英国的经济理论讲坛上,伦敦学派还未崭露头角,因而把坎南在20世纪10-20年代为伦敦学派建立所做的工作称为“伦敦学派的准备时期”。进入30年代以后,罗宾斯等人的学术思想日趋成熟,日臻完善,影响也逐渐增大,且秉承了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的传统,伦敦学派逐渐形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不仅动摇了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而且宣告了传统自由放任思潮的破产,证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存在"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的内在稳定性,也对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改弦易辄,在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质疑的同时,提出了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首倡者可算是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下,长期奉行经济自由主义的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开始聚集在凯恩是理论的大旗下,保守的剑桥学派也就因此而逐渐消失.但伦敦学派却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思想,并与凯恩斯展开了论战,伦敦学派也就因继承和坚持了英国自由放任的传统而日渐闻名。1931年哈耶克受罗宾斯之邀,有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到伦敦经济学院讲学,并立即投入到伦敦学派与凯恩斯的辩论之中.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哈耶克的“参战”,不仅增加了伦敦学派的力量,而且大大的提高了伦敦学派的声望。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50年。在这一期间,伦敦学派还与奥斯卡·兰格就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论战(论战的集中点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经济计算的可能性,伦敦学派则持否定态度)。这段时间是伦敦学派的发展时期,也是它的鼎盛阶段。1950年哈耶克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工作,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如罗宾斯、约翰·希克斯、阿巴·勒纳等人也开始放弃经济自由主义,承认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伦敦学派走向衰落和消亡。 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学派由于存在的时间不长,许多理论观点与传统的自由主义相近,并受到其他学派的影响(如奥地利学派),因而在西方的当代经济思想史(或当代经济史)中,并没有处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哈耶克一生曾在信奉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四个中心-维也纳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工作过,且四个中心均宣称哈耶克为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就伦敦学派的存在性和哈耶克的归属,西方和我国的经济学家都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如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哥德弗里德·哈伯勒曾对伦敦学派有过这样的界定:指曾在伦敦经济学派执教的哈耶克、罗宾斯等人为首的一批保守经济学家,他们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罗宾斯后来改变他自己的观点)。我过著名的经济学家胡代光、厉以宁也曾指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哈耶克无疑是当代新自由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但从哈耶克的学术倾向来看,对他最适当的评价是:他是理论上自成体系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同罗宾斯的观点最为接近,把哈耶克和罗宾斯合称为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最为恰当。”因此,把伦敦学派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主要学派进行研究,把哈耶克作为伦敦学派的核心人物进行介绍,是科学的和合适的。
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af5ff8f9f8c75fbfc77db25e.png)
第一,
在Firth看来,任何语音特征只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
就可以看作是韵律的表现形式。这种独特的观点打破了美国音位 学家所说的超音段音位概念,即重音,音长,高音等不会使音波 形式发生根本变化的音律特征,一般所说的辅音特征和元音特征 也被看作韵律特征
第二,???
此外,Firth坚持把语音的标注与音位理论的建立区分开来。在
发展阶段: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探索并发展了系统语法理论,代表作《语法 理论中的范畴》(Category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这个时期可分 为两个阶段:阶和范畴语法阶段(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和系 统语法阶段(systemic grammar)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着重探讨了功能语法理论。 70年代以后,转向探讨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上。
环境因素 参与者 言语行为 言后行为
这三种类型既包括话语本身的因素,又有话语 之外的因素,也就是说话语内部的语法和语言 环境与话语外部的情景之间的平性关系得到了 承认。
locutionary言内行为 illocutionary言外行为 perlocutionary言后行为
3、韵律语音学是Firth的主要兴趣所在。
Back
说明阶主要用来说明高度抽象的范畴和语言材料之间的关系。每一个范畴 都与语言材料有各自的联系,所以至少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说明阶。 范畴 词组 冠词+形容词+名词 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 动词词组 形容词词组 副词词组 说明 the young girl the young girl the young girl the young girl
Firth在世时,其语言理论在国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的许多精辟的论点是他去世只有才逐渐被人认识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 论述笼统 2. 他一生中没有出版过一本语言学专著 3. 文章晦涩难懂,意思含糊不清
浅析伦敦语言学流派
![浅析伦敦语言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ff8a353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78.png)
浅析伦敦语言学流派浅析伦敦语言学流派摘要:伦敦语言学派是语言学界中十分重要的流派之一,本文将从其主要不同阶段三个代表的语言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弗斯和韩礼德的角度出发来对伦敦学派进行介绍,让读者对伦敦语言学派有简单的了解。
关键词:伦敦语言流派;语言学;系统功能流派英国在语言学的研究方面是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由于是在伦敦大学长期任教的弗斯为首,所以称为伦敦学派。
本文将从伦敦学派的三位不同阶段的主要代表的语言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弗斯和韩礼德的理论出发来对伦敦学派进行介绍,三人同属于伦敦流派,其中也渊源颇深,马林诺夫斯基对弗斯产生了很大影响,弗斯又对韩礼德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们三人都强调“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
(胡壮麟,20XX:283)伦敦学派是现代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派,马林诺夫斯基、弗斯、韩礼德可列为该学派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伦敦学派可以说从形成到活跃于语言学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很长,但是伦敦学派的理论不仅仅是对语言学科,其它学科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伦敦学派的理论往往独具特色,如弗斯的“韵律音位学”中的跨音段原则和多系统原则等等,尽管有些方面可能还不够完善,但是这些理论都给语言学界打开了一个个新的视角。
一、马林诺夫斯基和美国语言学情况相似的是,英语语言学的兴起同样开始于人类学。
马林诺夫斯基是人类语言学家,他在特罗布里恩群岛进行的实地调查时发现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能理解那些听不懂、不理解的话语(刘润清,1995:297)。
这令他开始注意到语言的功能性,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上,这个转变无疑是语言学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然而带来新的视野和转变的同时,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思想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话语的意义取自于语言环境这一观点上来看,马林诺夫斯基过于肯定了语境作用的同时,却忽略了来自语言内部因素对意义的作用。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伦敦学派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fabe6cf027284b73f3425021.png)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是一位的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思想家。
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
他长期活跃于反凯恩斯主义、反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中心: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英国的大学经济学院。
他既是主张经济自由的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芝加哥学派的核心成员,同时也是奥地利学派的骨干。
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
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
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认为垄断、计划化、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
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还给私人银行,而不能让政府垄断。
伦敦语言学派综述
![伦敦语言学派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d4294d0029bd64783e2cf0.png)
伦敦语言学派综述摘要伦敦学派是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该学派在英国备受推崇。
伦敦学派主张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语言,注意语言的意义、工具性质和语言使用的情景,在伦敦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也认为意义和功能是人类语言和交际活动的基础。
对伦敦语言学派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系统梳理,有助于更好的掌握了解该学派在语言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语言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伦敦语言学派,语境理论,重要贡献,语言学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语言学都受到索绪尔的影响,把语言当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去研究。
但由于切入点与侧重点不同,各派的基本理论亦有所不同.如欧洲的几个语言学派更多地注意到语言的功能和符号性,美国的结构主义更注意形式分析和客观描写;转换生成语法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而英国的语言学家则更多地注意到语言出现的情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英国有研究语言学的悠久传统,特别是语音学。
早在15、16 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大陆还普遍使用古拉丁语,而拉丁语以外的语言如英语等民族语言被嘲笑为俗语时,英语研究已在英国本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正音学、词典学等合乎规范化要求的学问首先发展起来。
19 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像亨利·斯威特那样的语音学家,他的《语音学手册》被誉为“教会了欧洲人语音学, 使英国成了语音学这门现代科学的发源地” 。
久负盛名的丹尼尔·琼斯继承了斯威特的工作,成了英语语音学和普通语音学的先驱。
英国理论语言学的创始人是与琼斯同时代的约翰·鲁珀特·弗斯,因弗斯长期在伦敦大学任教,故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作“伦敦语言学派" .他培养的学生中最著名者有韩礼德、罗宾斯、莱昂斯等。
二、伦敦语言学派及具体理论“伦敦学派是当今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派,与美国的结构主义派和转换语法派、捷克的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同样为人注目".伦敦学派(The London School)又称弗斯语言学(Firthian Linguistics)。
伦敦翻译学派简介
![伦敦翻译学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94e7a345a8102d276a22f2a.png)
一、伦敦学派简介(一)、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伦敦语言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其创始人是弗斯(J.R.Firth1890-1960)。
他从1938年开始在伦敦大学的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教语音学和语言学,1944年成为英国第一任语言学教授。
由于弗斯长期在伦敦大学任教, 所以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常被称为”伦敦学派”。
除弗斯外,该派代表人物还有马林诺夫斯基、韩礼德、卡特福德等。
(二)、伦敦学派的中心概念该派的中心概念是,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伦敦语言学派更多地注意到语言出现的情境,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二、卡特福德及其理论(一)、卡特福德简介卡特福德(J.C.Catford) 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被誉为与美国的奈达、法国的穆南等齐名的翻译语言学创始人。
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密执安大学语言学教授。
卡特福德被奈达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翻译语言学家。
卡特福德是伦敦语言学派中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专家。
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是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特福德于1917年3 月26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先后就学于爱丁堡皇家高中和爱丁堡大学(1935一39),专攻法国语言文学。
战后他在英国的伦敦大学研修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以及东方语言和非州语言(1948一52),于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卡特福德除在英国和美国任职外,还受聘于中东、东南亚等地的有关大学。
卡特福德的学术著作主要是语音学方面。
他的几十篇学术论文已涉及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法和方言等问题卡氏论翻译的代表作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卡氏唯一的一本翻译理论专著),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入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
伦敦语言学派的主要语言学观点
![伦敦语言学派的主要语言学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49b3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d.png)
伦敦语言学派的主要语言学观点
伦敦语言学派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英国伦敦的一群语言学家组成的学派,他们对语
言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这一学派的主要语言学观点包括:
1.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产物:伦敦语言学派强调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方式,人类思维的特点会
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发展。
2. 语音组织和语法结构的关系:伦敦语言学派关注语音单位的组织和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探
讨语音单元如何组合形成有意义的语法结构。
3. 词汇和语法的关系:伦敦语言学派关注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法是词汇的组织和运用方式。
4. 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伦敦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社会因素会对语言的产
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 描述性语言学:伦敦语言学派主张进行描述性语言学研究,即对语言现象进行科学观察和描述,而不做价值判断或规范化处理。
6. 语言变化与历史语言学:伦敦语言学派关注语言变化和历史语言学研究,研究语言的演化和
发展过程。
总的来说,伦敦语言学派的主要语言学观点强调语言与思维、语音和语法结构的关系、词汇和
语法的关系以及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9830c41e59eef8c75fbfb353.png)
三、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基本观点 1、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一种探索货币因素对相 、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 对价格和生产结构影响机制的理论。 对价格和生产结构影响机制的理论。 用货币的非中性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 用货币的非中性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说明了货币 数量与相对价格的关系, 数量与相对价格的关系,因为相对价格会影响生产 结构的变化。 结构的变化。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趋稳定的机能,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趋稳定的机能, 国家干预是多余的,有弊无利。 国家干预是多余的,有弊无利。 2、市场机制理论:分别用信息分散和消费者主权 、市场机制理论: 论解释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论解释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批判传统的完全竞争理 论。
(三)代表人物:哈耶克,F.von 代表人物:哈耶克,
1、简介。 、简介。 弗蕾德里奇·阿·冯·哈耶克(1899——1992 弗蕾德里奇 阿 冯 哈耶克( 哈耶克 ),是 年),是“20世纪经济学的一个中心人物和 世纪经济学的一个中心人物和 奥地利传统的最主要代表, 奥地利传统的最主要代表,不仅在经济学领 而且是政治哲学、 域,而且是政治哲学、心理学和认识论领域 的一位多产作家, 的一位多产作家,……” 1938年加入英国籍。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 年加入英国籍。 年加入英国籍 年获诺贝尔经济 学奖金。哈耶克先后在维也纳大学、 学奖金。哈耶克先后在维也纳大学、伦敦大 芝加哥大学和弗赖堡大学担任过教授, 学、芝加哥大学和弗赖堡大学担任过教授, 这些大学的新自由主义派都把他引为自己这 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是, 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是,哈耶克的新自 由主义更具有奥国学派传统, 由主义更具有奥国学派传统,反对任何形式 的国家调节, 的国家调节,要求给予私人经济以最充分的 自由。 自由。
伦敦学派语言学
![伦敦学派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383f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f.png)
伦敦学派语言学伦敦学派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伦敦学派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末至 40 年代初的英国伦敦,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氛围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当时,英国正经历着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对于语言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语法和修辞转向了更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和功能。
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斯、韩礼德等。
弗斯被认为是伦敦学派的先驱,他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脱离其使用的环境来研究。
他提出了“情景语境”的概念,认为语言的意义取决于其所处的具体情景。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语言学只关注语言内部结构的局限,将语言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紧密结合起来。
韩礼德则是伦敦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在弗斯的基础上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人际功能用于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态度、情感等;语篇功能则是使语言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伦敦学派语言学的特点之一是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它认为语言不是孤立的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模式组合在一起,共同实现语言的功能。
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
伦敦学派认为语言的形式是由其功能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例如,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
伦敦学派语言学在语言教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这与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更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
在翻译研究领域,伦敦学派的理论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要考虑到语言的功能和语境。
例如,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目标语的语境和功能要求,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并在目标语中发挥相应的功能。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5caea6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2.png)
该学派提出了时间维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对后来的经济增长和 周期理论产生了影响。
丰富了经济学方法论
奥地利学派强献。
02
伦敦学派概述
起源与背景
时间
19世纪70年代
地点
英国伦敦
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经济 快速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共同点与差异
共同点
1
2
都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都认为经济波动和危机是政府干预和货币政策的 结果。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共同点与差异
• 都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共同点与差异
差异
伦敦学派更加注重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作用,认为 货币供应和利率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
对货币与信用的研究,为现 代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发 展提供了启示。
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批判,为 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潮提供了 理论支持。
对价格理论的探讨,为后来 的价格理论和市场机制研究 提供了思路。
03
奥地利学派与伦敦学派的比较
理论观点的异同
奥地利学派主张市场过程和企业家精 神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是 动态的、不断演进的,企业家在市场 过程中发挥着创新和发现的作用。
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奥地利学派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强调市场过程和企 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应当鼓励创新和适应变化,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伦敦学派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则在于强调市场结构和制度的 重要性,启示我们应当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和 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04
奥地利学派在当代的发展
伦敦语言学派课件
![伦敦语言学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a5a5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7.png)
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功能
伦敦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 和发展都与社会的实际运用和功能密切相关。
重视语言的变异性和个体差异
伦敦语言学派认为语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在使用语言时会有所差异 。
发展了语法理论
伦敦语言学派在语法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 论和方法,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语音学研究
语音学基本概念
语音学
音素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学科,包括语 音的发音、音节、音素、音位等基本概念 。
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如英语中的“pin”和“bin”中的 “p”和“b”就是不同的音素。
音节
言变异和语言类型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莱昂斯(Peter Lyons)
02
英国语言学家,致力于研究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对语
言的形式化描述做出了重要贡献。
汤普森(D.A.Thompson)
03
英国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功能和语用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尤
其是在话语分析和跨文化交际方面。
理论贡献
1 2 3
对比分析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句子进行对比 分析,揭示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
异。
归纳法
通过对大量语言实例的观察和归 纳,总结出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规
律。
演绎法
根据已知的语法规则和规律,推 导出新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句法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语言教学
句法学知识可以帮助语言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的 语法结构和规则,提高教学质量。
DATE
极端的自由——伦敦学派
![极端的自由——伦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ee56787c27284b73f2425085.png)
四、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特点
二、哈耶克的主要经济理论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特点
(一)极端的经济自由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彻底的经济自由,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彻底的经济自由, 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以致货币发行 也要实行“非国有化” 也要实行“非国有化”。所以被称为一个 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者, 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且被推崇为当代 新自由主义的鼻祖, 新自由主义的鼻祖,其理论对新自由主义 各派以至整个西方经济思想都有相当大的 影响。 影响。
代表作品
《物价与生产》———中性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货币的非国有化》——自由货币 《通向奴役之路》———对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 的批判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
伦敦学派小结
70年代滞涨,凯恩斯失灵 年代滞涨, 年代滞涨 1974年和他理论的对手纲纳 缪达尔一同获得了 年和他理论的对手纲纳·缪达尔一同获得了 年和他理论的对手纲纳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以 “表扬他们在货币政策和 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 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 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 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 1991年,哈耶克获颁美国 总统自由勋章,以表扬 年 总统自由勋章, 终身的高瞻远瞩” 他“终身的高瞻远瞩”。 以哈耶克为首的朝圣山学社逐渐兴起 ,新自由主 义再次复苏
“整个社会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国家社 整个社会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 整个社会主义 会主义)和苏联 和苏联, 会主义 和苏联,这两个正在二战中激战的 国家,是其敌人的另外一个翻版; 国家,是其敌人的另外一个翻版;社会主 即苏联式的社会主义, 义,即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和在欧美大陆 上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 上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正带我们通向奴 役之路” 役之路” ——《通向奴役之路》 《通向奴役之路》
第十章伦敦学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PPT课件
![第十章伦敦学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85952169dc5022abea0015.png)
在经济学研究方法方面,罗宾斯坚持抽象的演绎法, 反对历史归纳法、心理分析和价值判断。
他认为,经济学的命题是由各种先决条件中推演出 来的最后结论。而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以某种方 式涉及一些简单的公认的经验事实的那些假设。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假设,“只具有更为有限的性质, 它们的基础是理论所要解释的一些特殊关系或关系 的各种类型的一般特点。”
(4)只有恢复金本位制才会有助于经济的稳定。这 是一种自然的调节。
坎南的上述观点与当时凯恩斯提出来的通货管理的 理论(其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和政策(货币政策) 是完全相反的。
对经济危机的看法
坎南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会组 织妨碍了工资的下调,破坏了市场的力量,从 而造成了大规模失业。
1992年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去世,终年将近 93岁。
哈耶克的著作
哈耶克是一位多产的经济学家,到1974年他获 得诺贝尔奖时为止,已经发表了15部专著,10 本小册子,130多篇文章,以及10部由他主编 并写序的文集。
哈耶克论著中有较大影响的是:《货币理论与
罗宾斯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目的和有可替代用途的 手段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这一结论的“最主要的先决条件是以某种方式涉及 一些简单的无可争辩的经验事实的全部假设,这些 经验事实又与物品的稀缺性借以在现实世界中表现 自己的方式有关,物品的稀缺性是我们的科学的主 要议题。”
罗宾斯在经济学的定义中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 的重要性。他的经济学定义成了当时的经典性定义。 今天,它也还有着影响。
他的研究“……无疑对广泛和正在发展的‘比 较经济制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显著的激 励” 。
(一)哈耶克的生平及著作
1899年5月8日生于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哈耶克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同时自修经 济学和心理学。在维也纳大学期间,他受到奥 国学派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维塞 尔和路德维格·冯·米塞斯的影响,逐渐把精力 转向经济理论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敦学派伦敦学派(The London School)是现代语言学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J.R.弗斯。
他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院语音学系与一些同事和门生一起逐步建立了这个学派,其中成员有R.H.罗宾斯、W.哈斯、韩礼德等。
1960年弗斯去世后,他们分散在英国境内各大学和澳洲、美国各地工作。
伦敦学派注意语音、语义,研究社会方言和地方方言,探索语言心理,建立语法系统,结合文学批评,重视语言教学。
对于以实用为目标的语言学习者,他们是热心的引路人。
他们强调“情景语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
因此,伦敦学派又被称为系统语言学派和功能语言学派弗斯的语境学说和功能语言学弗斯(1890- 1960)有丰富而复杂的经历,当过军人、英语教师,二战期间培养过军需人才,实践过程的必然性要求贯穿他的一生。
与此有关的是他的学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对英语来说实用性特别强的语音学和语义学,学术思想则强调经验事实、实际环境的制约。
他主要受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
罗宾斯说他“通常以语言和经验的联系来确定”语义,因而概括成了一个著名等式“语义就是情境中的语言”,语境成了最重要的参照系,把上述等式的应用范围“扩大到语法和语音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扩展了他的语境理论。
例如,描述格形式在句法中的作用就是描述它在各种语法环境中的功能;又如,描述音位区别以及英语中[b]和[n]等辅音可能出现的辅音连缀,就是说明它们在各种语音环境以及在语言的音位系统中的功能”。
至于他立足于经验论吸收共事多年的马氏的人类学的成果,是顺理成章的事。
总之,语境是弗斯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科学的语言研究,索绪尔所阐明的语言的抽象性、一般性是基本原理,光讲紧连着言语的“语言经验环境”显然是不够的。
语境确立后,摆在弗斯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一个能容纳语言形式分析的平台。
罗宾斯说:“至于通常以语言和经验的联系来确定的语义,则通过词汇、短语和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功能来分析。
弗斯的语境⋯⋯是一个由语义所指和外延等范畴组成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话语及其成分同外界的特征和事件相联系。
弗斯强调内部的、形式的语法和语音环境同外部语境的平行关系,因而,使语义使用范围的本来矛盾的扩展更合乎情理。
虽然可以说,弗斯低估了形式分析和语义分析之间的基本区别,但是,从过去把语义看作‘所代表’或者所指(要知道很多词语的所指很难找到),到现在把语义理解成功能(词语及其组合的用法),这个转变是非常可贵的。
”应该说,弗斯框架的制定有其思维史的必然性。
从笛卡尔起,认识史开始以人作为主体,以世界作为图像。
在近现代的科学视野中,人的参与仅仅在对象的状态中参与,科学理论仅仅在对象的状态中被追查和获取有关状态的真理性。
对象的状态任何时候都能成为可测量、可计算的可靠对象。
这样,人的意义就渗透到对象物的研究中。
语言是社会人的主干,人的能力的意义,人的语言能力的意义,就会专注于对象状态的测量和操作,对语言来说就是语言环境的研究。
如此看来,语境的研究对语言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对状态进行测量和操作的目的是要研究人这个主体,即所谓“由此获得对存在者整体的主宰”[3],对语言来说,研究语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研究人之语言本身。
此其一。
但是,对象状态总要落在对象自身。
可以这么说,一方面是语境,一方面是语言,当语境落实在语言本身之后,语言会遮蔽语境,也可以说语境抽身而退,以语言为其社会本性的人,还有语言自身,又别具一格地再次在语境被遮蔽之后突显为对象物。
在这种情况下,人成了对象物语言和对象状态语境的中心,人成了唯一的主体。
语言固然成了对象物,但它与人不可分离。
如前所说,对象物只有处于对象状态下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这当然可以用来论证语境的必要性,但在人这个主体面前,语言也好,语境也好,都变成了图像,都变成了设置在人这个根本性主体面前的有结构的统一体。
而在人和语言这个双重主体面前,则语境是图像,是有结构的统一体。
此其二。
以上两条,绝非说可以用语言研究来消解语境,而是说,语言和语境都是受人制约的结构体,或者说语境是受人和语言制约的结构体。
十分重要的是,语境和语言一样,都是统一结构体,都在结构关系中得到研究。
在这里,弗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摆脱了经验论,而返回到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立场。
不过,结构论、机械论本质上还都是与经验论有关的,功能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一样,都没有进入生成论和信息论。
以上是从思维逻辑来看待弗斯的理论内核的。
下面从语言理论本身来考查弗斯的学说。
罗宾斯说,因为弗斯没有写过理论语言学的书,有些问题只能根据他的学生韩礼德的介绍和阐述来考查。
其一,从韩礼德绘制的既属于韩又属于弗的描写语言学系统图看,正如罗宾斯所说:“弗斯把语境看作是理解语义的途径,把音位系统看作是联系语法和语音的途径。
”其二,正如我们前面作逻辑分析时说到的那样,弗斯会返回到索绪尔的。
刘润清先生在评介弗斯的学说时说:“在索绪尔的影响下,他认为语言包括‘系统’和‘结构’两个要素。
结构是语言成分的组合性排列,而系统则是一组聚合单位,这些单位能在结构的一个位置上互相替代。
因此,结构是横向的,系统是纵向的。
”可以说,弗斯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系统,与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的横向句段关系和纵向联想关系,乃至横向共时研究和纵向历时研究,都是一脉相承的。
所不同的是,索绪尔在同一结构系统内说横向和纵向,而弗斯在整个语言中说系统和结构的关系。
二者仅是参照系的不同,并无实质上的不同。
其三,弗斯不同意索绪尔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区分。
这可是件大事。
前面我们说到弗斯深受英国传统的经验主义的影响,故青睐语境,同时又经逻辑分析指出其语言、语境在人这个主体面前有结构统一体,故又折向索绪尔。
我们似乎找不到弗斯否认语言和言语区分的理据。
应该这么说,承认结构统一体,承认语言结构,不等于承认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倒是在人,包括语言作为主体,得以展现语境结构体时,言语已成为“人·语言”主体的一部分。
再则,“语境结构体”是人使用语言的抽象模型,其中已有言语抽象。
弗斯说:“我们用‘语言’泛指许多个人的话语或是社会生活中无数的话语事件。
”[1] 286 彰显语境具体,就不必言语;而“语境结构体”抽象与言语抽象是同一的。
在弗斯那里,言语进入了一定语境下的语言系统。
弗斯说:“由于教养的结果,学会了传统的系统或说话的习惯,社会活动使这种系统或习惯保持下来。
就是说,语言是系统的。
”这么说,在弗斯那里就没有言语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弗斯在一定语境下谈论语言,这一“语言”已经包括了言语,故没有必要区分语言和言语,而不是拒绝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事实正是如此,弗斯把“语言”看作“许多个人的话语”,看作“社会生活中无数的话语事件”,这不仅在逻辑分析意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在贴近语言表达和语言研究的实际,已明确“语言”包括言语。
其四,主张语言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结合。
从重视语境走向与社会研究的结合,是必然的。
重要的是,弗斯如何把研究语言的运用环境与研究语言结合起来。
一是把语言研究的对象锁定在实际中使用的语言。
二是在前面提到的语言和语境的“统一结构”关系问题上,恰恰认为人类经历的形式决定语言意义的形式,从而把语言研究的目的确定是分析语言中有意义的成分,以便建立起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是语言研究的方法是分析语言活动的组成成分,说明那些语言活动的组成成分在各个层次上的关系,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在语言活动的一系列关系分析中,语言分析被看作包含其中,被看作与语言活动不可分离,所有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篇章的内外关系分析上。
最后把语言活动组成及关系的分析与所在环境的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指出它们的内在关系。
弗斯的逻辑是:语言活动组成成分研究,即包含语言的统一结构关系研究→相关活动环境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和马林诺夫斯基相比,方法上的第二关节更宽,不仅有上下文,而且有人文环境。
为防止第二关节过宽而不好把握,弗斯提出了“典型语言环境”加以节制,而确定“典型语言环境”的依据是社会角色。
其五,具体分析“典型语言环境”的要点。
除了篇章内的结构成分的组合分析和词汇关系的聚合分析以外,还有篇章与环境间的关系分析。
整个分析过程在四个层次上进行:一是语音层,二是词汇词义层,三是语法层,四是语言环境层。
韩礼德的系统语言学韩礼德(1925- )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学说,一是在弗斯“典型语言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了语境说(context of situation,或译为情景说),并在弗斯由语境而社会的基础上发展成社会符号学;二是在弗斯语境结构关系———实际上是语言、语境统一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将“统一结构关系”说发展成“系统语言学”说,提出了统一“系统”中的一系列范畴,从而将弗斯的情景化为范畴。
韩礼德的道路是从学生到学者的书斋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他受过罗常培的指导(1947- 1949),也受过王力的指导(1949- 1950)。
后回英国在弗斯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而选题却是汉学研究,题为《〈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e Chinese“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1955 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韩礼德的系统语言学比弗斯的“统一结构关系”更进一步,就语言本身而言,主张研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点。
韩礼德的理论因此被称为“新弗斯语言学”,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语言本体和语言应用这个天平上,首先是前者。
而在语言本体的内涵上,韩礼德较索绪尔有所拓展,不仅回答了“是什么”的性质,而且回答了“怎么样”的过程,并对“是什么”和“怎么样”兼而有之的若干共同点作了说明。
具体地说,韩礼德提出了七个直接针对语言的基本要素,即三个阶和四个范畴,被称为“阶和范畴语法”。
一般认为,“阶和范畴语法”是吸纳弗斯“结构”和“系统”的表现。
而值得注意的是,韩礼德提出了语法的选择性问题,并认为恰恰就是这个选择性才构成语法的最重要的性质。
他把语法看作是由一套非常复杂、微妙的选择系统组成的。
选择系统的构成有些是有先后的线形排列,有些是同时出现的。
在使用它时,也就是遣词造句或学习理解时,须在该选择系统内选择最佳方案。
确切地说,该语法应称作“选择系统语法”。
一是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
1956 年发表的《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代表他的理论研究的开始。
文中提出语言的三个语法范畴:单位(unit)、成分(element)和类别(class),由单位和成分构成的系统则服从于类别。
文中除了用汉语的例子解释三者及其关系以外,还讨论了汉语小句“旧”(given)信息和“新”(new)信息的区别,以及“系统”选择中的或然性问题。
这为他的“选择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