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记录

合集下载

高度控制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记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高度控制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记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高度控制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记录
编号:序号:
测量过程编号
测量过程名称
测量过程规范编号
所在部门
测量项目
控制程度
测量过程计量要求:(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分辨率等)
评定人:
测量过程要素概述:
测量设备:
测量方法:
环境条件:
测量软件;
操作者技能:
其他影响量:
设Hale Waihona Puke 人:测量过程计量特性:(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分辨率等)
确认人:
确认方法概述:
确认状态记录:
变更记录:
日期
变更内容
批准人
注:测量过程确认方法包括通过与其他已确认有效的过程结果比较;与其他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方法;通过对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等。

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IATF16949程序文件

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IATF16949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QP090100 文件版本: 1.0发布日期: 2022.1.01 生效日期: 2022.1.01制定单位:管理部(品质保证)分发单位管理部创造部日本帝都总经理修订记录版次3.0 修订日期2022.1.01修订内容依据 IATF16949:2022 版本要求,体系重新策划提升登录者核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受控章受控体 系文件名称 IATF16949 质量体系 监视、 测量、 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 页 数 文件编号1/6 QP0901001. 目的:通过采集、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有关数据信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不断满足顾客要求。

2.范围:合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

3.定义:3.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数字、文字、图片等信息。

4.流程:流程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 使用表单识别监视和测量需求 各部门 依 5.2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数据采集各统计部门 效/指标评价项目表]数据分析各责任部门 依 5.4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数据评价 改进措施实施各责任部门依 5.5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 [管理绩效统计与差异比较表]处理、改进和反馈 管各理责者任代部表门依 5.6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管理绩效异常分析与 管理部(品质保证)5.内容:5.1 绩效、测量、分析和评价策划及总体要求:5.1.1 对于绩效、测量、分析和评价应满足如下各项要求:5.1.1.1 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5.1.1.2 确保有效结果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5.1.1.3 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5.1.1.4 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

上述要求的具体实施依据如下条款 5.1、5.2、5.3、5.4 所述。

5.1.2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依据《内部审核管理过程》和《管理评审过程》进行。

5.1.3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依据[活动结果的证据总览表]进行。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监视和测量设备从购置、校准或检定、标识、使用、报废等全过程控制要求和方法,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适应,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标识及设备控制。

3.2采购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

3.3物管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档案,并保存原始入厂资料。

3.4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用及申购、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

3.5行政部负责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

4 工作程序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4.1.1各部门根据产品检验的需要及所要求的准确度,填写《采购计划申请单》交至采购部进行采购,申请购置的设备应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4.1.2 采购部对提交的《采购计划申请单》进行核对,按《采购管理控制程序》进行采购。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4.2.1新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到厂后,采购员应及时通知物管部,双方对其表面质量与实物配套情况进行交接,完毕后,由物管部通知品质部进行验收(包括说明书、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等);如需要委外检测的设备,品质部应在合格供应商目录中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送外检测,经检测合格后须让对方出具检测合格证。

检测不合格,则返回采购员,由其向供应商办理退换货或维修手续,直至验收合格。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登记4.3.1所有测量设备,品质部负责确定校验周期并统一编号,登记在《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中。

4.3.2测量设备编码原则:JUST-部门编码-设备代码-流水号。

部门编码详见《文件控制程序》;设备代码分M、T、S三种,M.量测仪器(卡尺等);T.测试仪器(试验机器设备);S.检验仪器(激光干涉仪等)。

4.3.3监视和测量设备初次校验合格后,品质部对合格品应贴上标识,内容包括有效日期,设备编号、检验状态合格等,标识贴完后方能入库并发放使用。

ISO27001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ISO27001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对各项控制措施满足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为策划、实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措施衡量、法律法规符合性验证、安全目标、方针贯彻。

3、术语和定义引用ISO/IEC27001:2022标准及本公司信息安全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管理运营部4.1.1负责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有效性、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实现程度测量。

4.1.2负责识别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检验是否满足。

4.2管理者代表4.2.1负责掌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对最高管理者负责。

4.2.2收集、评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的改进建议;4.3管理运营部4.3.1负责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法律法规,发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清单》,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组织、监督和检查。

体系管理部负责法律法规的更新以及适用性的确认,并传达给各部门。

4.4采购保障部4.4.1负责每半年对各职能市场销售部门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各职能市场销售部门的监视和测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为纠正和预防提供信息。

4.4.2负责收集的顾客信息安全满意程度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和传递。

5、工作程序5.1法律符合性测量5.1.1法律识别由管理运营部负责每半年收集、更新与公司运营有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编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清单》,解读法规要求,在制定公司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时作为遵循条件之一,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培训。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须进行相关的法律合规性评价活动:1)原有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者有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时;2)外部环境标准发生变化或者环境体系进行换版时;3)公司内部或者周边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4)有新的设备或者设施投入使用前;5)一般情况下每年末进行相关的法律合规性评价工作。

各部门根据信息系统日常运行及检测记录,对控制效果、过程的符合性进行相应评价。

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文件

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文件

专业整理分享CYJ/CX16-2004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修订状态: 0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用以确定和评价所策划的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及合用法规的遵循情况,实现持续改进。

2 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活动有关的各个过程。

3 术语3.1 监测: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者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3.2 监控: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者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的过程。

3.3 监督:对运行操纵情况进行检查和催促的过程。

4 职责4.1 公司安全科4.1.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实施和归口管理;4.1.2 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2 工程项目党支部组织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3 质监科专业整理分享组织对质量管理的综合绩效进行监测、监控、监督,并对其结果进行汇总及评价。

4.4 体系管理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组织每年度的内部体系审核,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建议,提交管理评审。

4.5 工会负责对公司员工劳动保护情况(职业病防治工作及女职工、未成年工的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4.6 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实施本单位、本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7 财务科负责对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费用的投入、统计,并在年度进行汇总。

5 工作程序工作流程确定监测内容明确监测方法、周期实施监测记录管理信息交流数据分析5.1 监视与测量的内容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应对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对有量化要求时应进行监测,并保持测量相关的数据。

IATF16949 监视和测量资源-201709

IATF16949 监视和测量资源-201709

注:通过ISO/IEC17025 (或等效标准)第三方认可可以证明组织内部实验室符合这一要求。
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 Zhejiang Yi Feng Machinery Co., Ltd.
7.1.5.3.2外部实验室
为组织提供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的实验室应有一个确定的
范围,包括其从事所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并且: —实验室应通过ISO/IEC17025 或等效的国家标准的认可,认可(证书)范围应包括相关检验、 试验或校准服务;校准证书或试验报告应包含国家认可机构的标志;或 —应有证据证明该外部实验室可以被客户接受。 注:这些证据可以通过顾客评估来证实,或由顾客批准的第二方机构评估,来证明该实 验室满足了ISO/IEC17025或等效国家标准的意图。第二方机构评估可由评估实验室的组织, 采用顾客批准的评估方法进行。 当某一设备没有具有资格的实验室时,校准服务可以由设备制造商进行。这种情况下,组织 应当确保上述7.1.5.3.1 的要求已得到满足。 校准服务的采用,除了由具备资格的(或顾客接受的)实验室提供的以外,需要时,可能需 要获得政府监管机构的认可。
此处强调“测量设备”
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 Zhejiang Yi Feng Machinery Co., Ltd.
7.1.5.2.1校准/验证记录
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管理校准/验证记录。用以提供符合内部要求、法律法规要 求及顾客规定要求证明的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拥有的测量设备、顾客拥有的 设备或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其校准/验证活动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组织应确保校准/验证活动和记录应包括以下细节: •根据影响测量系统的工程变更进行的修订; •校准/验证时获得的任何偏离规范的读数; 仅有“合格证”是不够的 •对偏离规范影响导致的产品预期使用风险的评估; •当在计划验证或校准期间,或在其使用期间,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被查出偏离校准或存在 缺陷,应保留有关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先前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校准 报告上显示的相关标准的最后一次校准日期和下一次校准到期日; •如果可疑产品或材料已被发运;对顾客的通知; “软件”的维护 •校准/验证后,有关符合规范的声明; •对用于产品和过程控制的软件版本符合规定的验证; •所有量具(包括员工拥有的设备、顾客拥有的设备或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校准和维护活 动的记录; •对用于产品和过程控制的生产相关软件的验证((包括员工拥有的设备、顾客拥有的设备或 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对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过程与活动的关键特性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符合集团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单位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职责3.1 工程部/安全部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

3.2 各主管部门负责对所编制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 工程部/安全部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与符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下属单位和项目部负责对本单位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或监控。

3.5 行政部负责对集团公司总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4.工作程序4.1 从监测、监控、监督三个方面进行监测和测量4.1.1 监测:指对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产生或具有影响的活动且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进行测量的过程。

4.1.2 监控:指各单位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具有潜在影响的活动且不易量化的关键特性进行自查。

4.1.3 监督:指各主管部门对其主编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与督促,每年策划具体的检查时间与频次。

4.1.4 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

4.1.5 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

4.2 监测4.2.1 监测对象以安全部和项目部评价和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为主,同时也监测有关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如场界噪声、本源噪声、接地电阻摇测、绝缘电阻的摇测等)。

4.2.2 监测实施a.下属单位应在临电及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作为安装验收的一项内容进行接地及绝缘摇测。

雨季到来前还应对重复和防雷接地进行摇测,并填写《临时用电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AQ-C7-3)和《电气绝缘强度测试记录》(表 AQ-C7-2)。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2篇)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2篇)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使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与管理更趋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使其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包括改制单位)、各项目经理部。

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3、职责生产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4、内容和要求根据生产安全的需要,公司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安装了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便对这些岗位和部位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和测量,达到及早发现问题、随时处理问题的目的。

为加强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4.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4.1.1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充装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都必须安装适宜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需对重要的压力、温度等指标进行监控和测量的,同时安装压力、温度监控和测量装置。

4.1.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要合理,确保监视和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供货安装单位要有相应资质。

4.1.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

4.1.4新安装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要经过鉴定和校准方可投入使用。

4.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4.2.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同期,以相应的国家标准为准。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2)1. 引言监视和测量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科研、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

监视和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生产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有效管理和运行,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就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介绍和阐述,包括管理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文件记录、培训与考核以及修订与审核等内容。

2. 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质量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F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目次ISO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计量职能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目标5.4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人力资源6.2信息资源6.3物质资源6.4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计量确认7.2测量过程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量确认过程概述1/13ISO 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由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2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成员国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

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10012由ISO/TC176/SC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

ISO10012取消和代替ISO10012-1:1994和ISO10012-2:1997,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02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及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02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及记录表格

2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量值准确、安全可靠,对其进行管理和检定,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定义校准(Calibration):即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并调整仪器或对示值加以修正的操作过程。

4职责4.1总裁:负责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申购及报废的批准。

4.2体系中心组:负责计量和监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负责送检、校准、检定、验证、登记、建档、监督检查和处置,以及校准、验证方法的制定。

4.3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4.4各职能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申请、正确使用和维护。

5程序5.1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资料5.1.1体系中心针对公司内用于检验、测量与试验的设备(以下简称量规仪器)进行统一编号管理,编号规则如下:流水号类别使用部门代码a)使用部门代码为一码,具体为:体系中心—TX财务部—CW系统事业部—XT板卡事业部—BK 结构事业部—JG人机资源部—RJ市场部—SC销售部—XS信息化中心—XXb)类别代号为二码,物理量类量规仪器编号为M;电量类量规仪器编号为E;c)流水号为三码,从〔001〕开始编号,后为〔002〕、〔003〕……依此类推。

5.1.2所有量规仪器均须登录于《仪器总表》内,以方便管理作业进行。

《仪器总表》有体系中心负责编制和保管。

5.2校准需求体系中心结合监视测量装置使用精确度需求、使用频度和对产品质量是否有直接及影响程度,将监视测量装置校准类别分成以下两类:5.2.1免校类对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仅供辅助参考使用的监视测量装置,可免于校准,并贴上“免校验标签”。

5.2.2校准类。

测量管理体系记录表格样式(汇总)

测量管理体系记录表格样式(汇总)

附录 A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记录编号:QJ/GY G11.033/01制表/日期:审核/日期:说明:本记录由测量过程管理部门的计量员填写,测量过程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部门计量员和负责人分别在“制表/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后保存在测量过程管理部门。

(201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计划QJ/GY G03.016/01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编制,生产厂分管计量的副厂长或技术中心分管计量的领导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相应人员分别在“编制/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填写后保存在生产厂基建设备科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实施计划编号:QJ/GY G03.016/02编制/日期:审核/日期: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编制,生产厂分管计量的副厂长或技术中心分管计量的领导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部门计量员和负责人分别在“编制/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后保存在生产厂基建设备科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检查表受审核部门:编号:QJ/GYG03.016/03审核员:日期: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计量管理员或技术中心计量管理员填写,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计量管理员和相应负责人分别在“编制/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后保存在生产厂基建设备科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

附录D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报告编号:QJ/GY G03.016/04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报告编制:审核:日期:日期: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填写,生产厂分管计量的副厂长或技术中心分管计量的领导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详解—监视和测量

质量管理体系详解—监视和测量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3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3.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产品不仅指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产品和过程中的 产品。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正确评价产品的质量 预测产品的质量趋势 评价工序的保证能力 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 4.3.2 标准要求
顾 客 满 意
输入
增值活动 信息流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2.1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ISO9001标准建立在“过程方法”的基础上,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使“监视和测量”覆盖了整 个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实现的“监视和测量”能 够进行PDCA循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能够恰当的 检测过程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及纠正措施。对过程 的监视和测量,正是“检查”阶段的表现。检查可 以证实过程业绩,并识别何处需要改进,这是质量 管理体系达到有效性和持续性改进的需要。
偏倚:测量数据相对于标准值的位置,包括偏倚、线性和稳定 性; 方差: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④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在热轧一分厂的具体应用 轧机压下系统劣化趋势管理 热轧一分厂正在实施的轧机压下系统劣化趋势管理 工作,实际上就是针对压下系统中影响楔形、镰刀弯 等不对称板型的因素进行长期的监测,并结合统计学 中SPC的方法,将轧机压下系统的状态监控起来,这 样就可以观测到压下系统的劣化趋势,做到提前预警、 提前干预,避免板型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体系的监视和测量 4.1.1 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输入:(ISO9001) 顾客关于产品质量方面数据 用户意见调查 流失业务分析 顾客赞扬 顾客索赔 经销商报告等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范本(2篇)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范本(2篇)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有效管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支持决策和业务运作的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内部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计量仪器和监测设备。

三、责任和义务1.设备所有人: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维护、校准和保养,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

2.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设备使用标准和程序,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并协助设备所有人进行校准和维修。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校准和维护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4.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评估设备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并提交管理层报告。

四、设备的采购和接收1.设备采购应符合公司的采购程序,经过技术评估和质量认证,并记录相关信息。

2.所有已接收的设备应由设备管理员检查,并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设备所有人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维护信息和维护结果。

六、设备的校准和验证1.设备所有人应按照设备的校准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

2.校准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使用合格的校准设备和标准物质。

七、设备的维修和更换1.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设备所有人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并按照维修程序进行维修。

2.设备管理员应记录维修情况并监督维修质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设备管理员应提出更换申请,并进行废弃处理。

八、设备的报废和丢失1.设备管理员应定期清查设备,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

2.发现设备丢失或无法找到时,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并进行调查。

3.设备报废经设备管理员审批后,应按照废弃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记录废弃信息。

九、培训和意识提升1.设备所有人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要求,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

2.设备管理员应组织相关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技能和意识。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目的为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含如下方面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体系)。

管理活动。

资源提供。

产品实现。

测量、分析、改进的过程。

3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由管理代表执行。

4术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要素及其相互衔接与相互影响的过程。

5作业程序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过程涵盖5个方面(详见第2条),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1次全面的过程监视与测量,在公司内/外部重大环境因素变更时,管理代表可提出临时过程监视与测量要求。

跟总经理要求,管理代表可随时提出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要求。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文件系统的监视与测量5.2.1管理代表在预定时间内,应对下述项目进行监视和测量。

质量手册:其所表述的内容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有无低于ISO9001:2000标准要求。

文件控制。

程序文件有无规定之项目在本公司未实施且将来也不会实施,而未作相应之作废。

有无影响质量的过程,未纳入ISO之系统。

文件制订、修订、废止、分发、回收、销毁、标识、有无按规定执行,并保证需要的场所均能得到有效的版本。

记录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对管理活动的监视与测量5.3.1对管理活动过程执行监视与测量,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总经理对符合客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的重要性有无向组织传达并被接受和遵从,以及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方针和目标有无被制订并被接受与认同,对质量目标采用测量方法评估。

管理评审的相关工作的实施及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完整性。

职责与权限的设定有无出现灰色地带和黑箱现象,有无沟通,检讨公司内部是否出现:有责任但无授权相关人员。

有授权,但无实施、落实的状况。

内部沟通渠道的建立与实施实效,因沟通不畅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影响;及对质量目标的影响。

监视 测量管理制度

监视 测量管理制度

监视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对各类监视测量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测量技术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进行的所有监视测量活动和业务管理,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我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条监视测量活动必须实行定岗定责、规范操作、严格管理,确保各项监视测量任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合理性。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我单位应当设立监视测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制定工作规程、流程和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第五条设立监视测量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测绘技术工作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监视测量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开展。

第六条监视测量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监视测量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类监视测量任务,安排和管理监视测量人员,负责监督检查、评价和考核等工作。

第七条监视测量管理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仪器和软硬件,确保监视测量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从事监视测量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熟悉监视测量技术原理和操作流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第九条监视测量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保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用户信息。

第十条监视测量人员应当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章测量设备第十一条我单位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监视测量设备,确保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监视测量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监视测量设备和仪器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和保管,定期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五章工作流程第十四条监视测量工作应当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包括任务接收、方案设计、实地测量、数据处理和成果归档等环节。

第十五条监视测量任务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方案设计并报批,确保监视测量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要求
0 概述
0.1 为确保企业按照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的要求建立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包括三个层次:
1)测量管理手册。

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包括记录)
3)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作业指导书(包括内部校准方法、检验方法、测量设备操作规程)(包括记录)和外来文件(包括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产品标准等)
0.2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有唯一的编号,经审批后发布。

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

0.3 企业应定期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及时修订,重新审批后再次发布。

1 测量管理手册
1.1 测量管理手册应全面覆盖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的条款,承诺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和顾客的计量要求,包括对程序文件的引用。

1.2 内容概述
2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注:测量管理手册及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可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整合。

3 测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3.1 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
3.1.1 内部校准方法:目的;计量标准器的基本要求;校准步骤;校准记录的处理
3.1.2 检验方法:目的;检测仪器的基本要求;检验步骤;检验记录及报告的处理
3.1.3 测量设备的操作规程:目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3.2 外来文件
3.2.1 检定规程:最新版本
3.2.2 校准规范:最新版本
3.2.3 产品标准:最新版本
4 测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
注: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记录可能不限于以上内容。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通过对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监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监视控制。

3职责分配3.1企业管理办公室是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3.2项目总工办对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管理。

3.3测试部门技术主管负责策划重要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并监督实施。

3.4测试部门负责提供监视装置的申请购置计划。

3.5物资机具部门负责购买监视装置。

3.6岗培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监视人员的培训。

3.7公司经理或项目经理负责审批部门提出的监视装置的购买申请。

4术语4.1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4.2测量过程: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4.3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的总称。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过程识别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对象主要是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

输入是过程监视的策划;输出是监视的结果,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活动是确定监视手段或监视装置、实施监视、收集监视的结果或数据、进行过程能力评价、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其有效性、实施改进;资源是文件资料、测量设备、人员、环境等。

5.2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过程实施5.2.1监视要求5.2.1.1监视人员资格应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

5.2.1.2监视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

5.2.1.3监视过程使用的资料应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5.2.1.4重要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规定要求。

5.2.1.5监视时间间隔应小于设备的确认间隔,当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出现可疑情况时,应当缩短监视间隔,对过程进行评价和调整。

5.2.1.6应保持监视过程的记录。

5.2.1.7对重要的监视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

5.2.1.8可根据经济性、适宜性、风险与成本比较因素等选择测量过程的监视方法及监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