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5欣赏和歌唱《红旗飘飘》

合集下载

2. 红旗飘飘-辽海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红旗飘飘-辽海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红旗飘飘-辽海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针对辽海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围绕《红旗飘飘》这首歌曲进行讲解和演唱。

这首歌曲是中国五十五位作曲家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而共同创作的一首歌曲,通过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精神和意愿。

教学目标•熟悉《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过程•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发声方法演唱这首歌曲教学内容歌曲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通过展示国旗和国徽等象征性物品,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歌曲欣赏•播放《红旗飘飘》这首歌曲,让学生用心聆听,并通过歌曲的表现形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认读歌词,注重每个字音、韵律的把握,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歌词内容。

•通过分析歌曲内容和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发音练习•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发声和唱歌的姿势,并通过边示范边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和唱歌的姿势。

歌曲演唱•在学生熟练掌握《红旗飘飘》歌词和音乐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并通过集体演唱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方法•讲述式教学法:通过讲述歌曲的背景、历史和意义,增强学生对歌曲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和接受。

•示范引导法:通过对学生演唱姿势和发声的相关示范,让学生模仿和跟随,提高歌唱的效果和水平。

•组织活动法:通过分组让学生互相合作、交流,体验集体合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课堂评价•通过课后的问答、演唱测试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在本节课程中掌握与运用的能力进行评价,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机会。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身的总体素质。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美好的人生发展和成长奠定了基础。

《红旗飘飘》文档分析

《红旗飘飘》文档分析

《红旗飘飘》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绣红旗》、《红旗飘飘》、《红旗颂》等三首曲目,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及主题思想,加深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

2、在参与艺术表演《绣红旗》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体会。

第二课时:国旗的联想教学准备:配合本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景,多媒体播放电影剪辑画面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看一段电影剪辑组合,看完请同学们说说,哪些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这是一组不同历史时期的五星红旗升起的镜头,它记录了伟大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历程,凝固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精彩瞬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一同去追溯这段难忘的历史。

引出课题:国旗的联想2、新课:提问:五星红旗是在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呢?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安宁,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学们此时此刻脑海都会闪现许多先烈的身影,江姐、刘胡兰……江姐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今天我们将通过对歌剧《江姐》的欣赏,一起来走近江姐,了解这位令人崇敬的巾帼英雄。

(1)歌剧《江姐》选段《绣红旗》a、简介歌剧和歌剧《江姐》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融戏剧、诗歌、音乐、美术和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歌剧《江姐》是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六十年代以独特生动的舞台语言,描述地下党员江姐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坚持对敌斗争,在渣滓洞狱中不屈于敌人的酷刑和利诱,从容就义的英雄形象。

歌曲《绣红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特定的历史画面。

提出要求:欣赏这一段歌剧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b、课件:欣赏歌剧《江姐》选段《绣红旗》c、学生学唱《绣红旗》,初步体会“平日刀丛不眨眼,今日心跳分外急”的激动心情。

d、师生即兴艺术表演,体会先烈们绣红旗时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

师生评价:同学们用艺术表演的形式,再现了江姐和狱中战友含着热泪绣红旗迎解放的特定画面。

红旗飘飘》教案

红旗飘飘》教案

红旗飘飘》教案课题: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

教材分析:红旗飘飘》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以国旗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教育,为培养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相关的题材内容为基本素材,使学生感受“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深刻意义,以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由于教材涉及了有关历史,并与现实社会有机联系,拓展了音乐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表现能力、群体合作意识及个性的协调发展。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少年期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具有参与的意识交往的愿望,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的变化。

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惯,提高感受、鉴赏、表现、创造、想象和评价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义勇军进行曲”及相关题材的内容做为基本素材,使学生感受“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深刻意义,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学唱《红旗飘飘》由于教材涉及了有关历史,并与现实社会生活等相关文化的有机联系,故也拓宽了音乐文化的内涵。

授课年级:七年级讲授课时:一课时(40分钟)课型:欣赏课歌唱课教学目标:以国旗为主题,造就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以饱满的激情演唱歌曲《红旗飘飘》,通过火组演唱、表演,更深入地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教学重难点: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

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绘《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

能描绘自己面临不同场所升国旗时的遐想与感受。

讲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小五星红旗讲授过程:一、播放轻音乐,学生缓缓走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红旗飘飘(精选3篇)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红旗飘飘(精选3篇)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红旗飘飘(精选3篇)教案一:《红旗飘飘》音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本曲的学习,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大致歌词和旋律,会用正确的嗓音唱出这首歌;3. 学生能够通过手拍、语言和肢体的表达,展示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大致歌词和旋律;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嗓音唱出这首歌。

三、教学准备:1. 音响设备;2.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创建情境:播放《红旗飘飘》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激昂的歌曲氛围,引导学生回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听音乐:播放《红旗飘飘》正式版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音乐的旋律。

3. 认识歌曲:播放《红旗飘飘》歌词PPT,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歌词,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4. 学唱歌曲:以“一起来唱《红旗飘飘》”为目标,先分组,每组自行分配音节,准备演唱。

5. 分组表演:让每个小组依次上台,用正确的嗓音唱出这首歌,其他组员用手拍、口型等方式参与合唱。

6. 合成表演:将各小组的演唱集中起来,形成完整的合唱,唱好《红旗飘飘》这首歌。

7. 总结感悟: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说出这首歌表达的寄托和愿望。

五、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带来一些和祖国有关的诗歌、画作、手工制品等,展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2. 组织学生创作与祖国有关的小故事、小演唱等,展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教案二:《红旗飘飘》音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学习《红旗飘飘》,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2. 学习掌握《红旗飘飘》的大致歌词和旋律;3. 能够用正确的嗓音唱出《红旗飘飘》。

二、教学重点:1. 能够用正确的嗓音唱出《红旗飘飘》;2. 学习掌握《红旗飘飘》的大致歌词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反复,儿歌演唱录音;2.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主题:创设情境,播放《红旗飘飘》背景音乐,营造愉悦的氛围。

红旗飘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旗飘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旗飘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红旗飘飘》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学习《红旗飘飘》的歌曲结构和旋律,掌握基本的唱法和节奏。

3.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合唱、钢琴演奏、小型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学习《红旗飘飘》的歌曲结构和旋律。

2.掌握基本的唱法和节奏。

3.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合唱、钢琴演奏、小型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Part1:歌曲介绍《红旗飘飘》是一首历史悠久的爱国歌曲,是由胡思威作曲,王莘作词的。

该歌曲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创作的,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Part2:歌曲结构和旋律学习歌曲结构第一节:1-4行,A段,16个小节第二节:5-8行,B段,16个小节第三节:9-12行,A段,16个小节第四节:13-16行,C段,16个小节第五节:17-20行,D段,16个小节第六节:21-24行,E段,16个小节歌曲旋律和节奏(示范唱一遍,学生跟唱) 1. 主旋律:D-(小六度)-D-F-(大六度)-D-C-A-F-A-D(升八度)-D-F-D-(小六度)-D-F-C-D 2. 节奏:每个小节为四分之三拍,每个小节的节奏为“1、2、3、1、2、1”,在唱歌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

Part3:表演和展示在学习了歌曲结构和旋律后,学生可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合唱,也可以通过钢琴演奏、小型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1.听、说、唱的方法交替使用。

2.集体合唱和小组合作练习相结合。

3.将课本材料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拓展课外知识。

注意事项1.在讲述《红旗飘飘》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在学习歌曲结构和旋律时,老师应该进行示范和练习,让学生跟唱,帮助他们熟练掌握。

3.在表演和展示环节,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和呈现。

参考资料1.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红旗飘飘》串词朗诵词,《红旗飘飘》歌词.doc

《红旗飘飘》串词朗诵词,《红旗飘飘》歌词.doc

《红旗飘飘》串词朗诵词,《红旗飘飘》歌词《红旗飘飘》串词朗诵词,《红旗飘飘》歌词下文是关于《红旗飘飘》串词朗诵词,《红旗飘飘》歌词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红旗飘飘朗诵词》红旗飘飘朗诵词1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2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3历史风云激荡,红旗招展如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1近百年历史浸满多少中华儿女屈辱的泪水2数十年抗争流尽多少中华儿女满腔的热血3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无数人把目光投向一面鲜艳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旗。

1这是一面引领希望的光辉旗帜。

90年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引领着亿万劳苦大众求翻身、得解放、谋幸福,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捍卫着这面旗帜的神圣。

2这是一面民心所向的光辉旗帜。

90年风雨同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地植根于人民之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践行着党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命运,用拳拳赤子之心展现着这面旗帜的风采。

3这是一面开创未来的光辉旗帜。

90年砥砺奋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以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意志、勇气和智慧,带领着中华民族求发展、图富强、谋幸福,用庄严的承诺与伟大实践渲染着这面旗帜的壮丽。

1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2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3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1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2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3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

1九十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年征程金光灿烂2九十年风云变幻,九十年潮起潮落【《红旗飘飘》串词朗诵词,《红旗飘飘》歌词】3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1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2弹指一挥间,上下越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3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第三课时《红旗颂》PPT课件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第三课时《红旗颂》PPT课件

2.主题一:曲调主要写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景象,用颂歌般地旋律,抒 发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面对无数先烈染红的旗帜:激动得热血沸腾、热 泪盈眶,充满憧憬、无限幸福地、无限伤感地和对红旗的无限爱恋地,…… 既有对革命胜利的欣慰,又有对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无限怀念与追思。 音乐重复一遍,可以听到隆隆的礼炮声。
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白求恩大夫》、 《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 《子夜》、等六十余部故事片和十余部纪录片作曲
其中《城南旧事》的音乐创作,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庐山恋》的插曲《啊,故乡》和歌曲《你应当留下什么》,获全国优秀歌曲奖。
吕其明(1930.5——) 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 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 一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杰作, 开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国 音乐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代表作品:
交响乐《郑成功》 交响诗《铁道游击队》等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谁不说俺家乡好》 等300余首不同体裁和形式的声乐作品。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红旗颂》是中国作曲家吕其明 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
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 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 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绘了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 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 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 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 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5,主题一以交响曲风格的再现,描写了一个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战争 场面,最后是红旗插上山顶胜利和夹道欢迎场面,两遍。

适合学生大合唱的爱国歌曲

适合学生大合唱的爱国歌曲

适合学生大合唱的爱国歌曲
适合学生大合唱的爱国歌曲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1.《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非常适合学生大合唱。

2.《歌唱祖国》:这是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歌词振奋人心,旋律气势磅礴,适合在各种场合进行大合唱。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歌词深刻有力,旋律雄壮感人,非常适合学生大合唱。

4.《红旗飘飘》:这首歌曲以红旗为主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歌词深情激昂,旋律优美动人,适合学生大合唱。

5.《祖国你好》: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问候和祝福,歌词亲切温馨,旋律欢快愉悦,适合学生大合唱。

这些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还能够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进行大合唱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歌曲,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参与其中。

红旗飘飘说课

红旗飘飘说课

《红旗飘飘》说课稿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红旗颂》2.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3.音乐知识:国歌的故事教学目标设定: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使学生了解国歌产生的背景,体会国歌作为前进的号角、革命的呼声的重大意义。

激发学生对国歌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1.理解把握国歌庄严的情绪内涵,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国歌的崇敬和赞美情绪。

2.体会管弦乐曲《红旗颂》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学情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演唱是爱国主义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

孩子们从入学开始已经学着演唱国歌。

也正因为她太过熟悉,我们往往未能真正地花心思去理解、感受她。

再加上由于时代的间隔所造成的情绪激发的困难,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在演唱国歌时毫无表情。

特别是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的演唱几于完全是应付了事,仪式成了一种形式。

所以让孩子们理解把握国歌庄严的情绪内涵,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国歌的崇敬、赞美情绪,是教学最大的难点。

设计思路:《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

”因此,本课的设计我时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呼唤和激发,将深深的情感主线惯穿于课堂的始终。

这堂课我以“情感的苏醒——情感的积累——情感的共鸣——情感的升华”这一过程为主线,通过《红旗颂》的欣赏、《国歌》的演唱、教学过程中反映战争时期场面的录像剪辑播放,到最后举行的升旗仪式,使学生能感受到“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深刻意义。

也使国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底蕴得以张扬。

唤醒学生心底深处生而就来的对于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以及对于国歌,对于词曲作者,对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对于那个伟大时代人民的崇敬和赞美。

从而经历一次凝重、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感的苏醒1.观看录像设问:这是什么战争?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一场景(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中华大地上,义勇军和敌人作殊死搏斗的场景) 2.听《红旗颂》的引子部分设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word教案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word教案

第二单元红旗飘飘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七年级得学生正值少年期向青年得过渡时期,具有参与得意识交往得愿望,获得知识和信息得途径增多,表达情感得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得变化。

应通过多种形式得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得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得音乐欣赏习惯,提高感受、鉴赏、表现、创造、想象和评价得能力。

为此,作为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初得第二单元,紧接第一单元《春之声》之后,安排以“国旗”、“国歌”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顺理成章得。

同时,也为学习第三单元《华夏古韵》,深化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教育,培养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得情感奠定了基础。

而且,此时正值“清明节”前夕,设本单元得另一个意图,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义勇军进行曲”及相关题材得内容做为基本素材,使学生感受“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得鲜血染成”得深刻意义,以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于教材涉及了有关历史,并与现实社会生活等相关文化得有机联系,故也拓宽了音乐文化得内涵。

同时教材中增加了创编、表演、音乐描述等内容,进而可促进学生得创作能力、表现能力、群体合作意识、以及个性得协调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难点:(l)听好前奏,唱好起句、弱起和三连音。

(2)理解和体验不同作品得风格、特点及其表现意义。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安排得教学内容包括: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得中国,抗日战争烽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剧作家田汉为抗战题材电影《风云儿女》作剧本。

在刚完成这部影片得帮事创作后,田汉即遭反动派逮捕,被关进监狱。

被捕前,他仓促地把其中得主题歌歌词《义勇军进行曲》写在一张包香烟得锡纸衬底上,并以化名“陈瑜”公开发表。

年轻得作曲家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反动派得迫害即将离国,他从夏衍手中抢过歌词说:“作曲交给我,我干!”。

他在接到了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得任务后,以极大得热情,把对战友被捕得悲愤之情和对日寇得满腔怒火倾注到音乐中,创作出这首鼓舞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得激昂战歌。

2023年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红旗飘飘(精选3篇)

2023年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红旗飘飘(精选3篇)

2023年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红旗飘飘(精选3篇)教案一:《红旗飘飘,歌唱祖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 学生能够正确学唱《红旗飘飘,歌唱祖国》。

教学准备:1. 课件、红旗等道具;2.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面红旗,引起学生的兴趣,问学生红旗的象征意义;2. 引导学生学唱《红旗飘飘,歌唱祖国》:首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听几遍,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学唱;3. 分小组进行合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4. DIY红旗:给学生准备纸和颜料,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心目中的红旗;5. 分享合唱和作品: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合唱和DIY作品。

教案二:《红旗飘飘,歌唱祖国,伟大祖国万岁》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2. 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2. 红色装饰品。

教学过程:1. 导入:给学生展示红色装饰品,引发学生对红色、祖国的思考和讨论;2. 听歌曲:播放歌曲《红旗飘飘,歌唱祖国,伟大祖国万岁》,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音乐;3. 模仿和创作:播放一段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模仿、创作一段属于自己的曲子;4. 合唱: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展示自己的创作;5.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学会模仿并尝试创作一段曲子。

教案三:《红旗飘飘,歌唱祖国,心中充满热情》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 学生能够掌握《红旗飘飘,歌唱祖国》的歌词和节奏。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2. 班级装饰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在班级中布置一些红色装饰品,引起学生的兴趣;2. 学唱歌曲:播放《红旗飘飘,歌唱祖国》的音乐,学生跟随音乐学唱;3. 表演和合唱: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和合唱;4. 创作歌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祖国的感受,创作一两句属于自己的歌词;5. 分享: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分享和合唱自己创作的歌词。

红旗飘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旗飘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旗飘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红旗飘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能够唱出《红旗飘飘》这首歌曲,并能理解歌词的含义;
3.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珍视祖国,热爱生活。

教学内容
课程概述
本节课程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第一课,内容是关于《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学习。

学生将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并通过唱歌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教学步骤
第一步:热身活动
1.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热身;
2.让学生轮流发言,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第二步:知识导入
1.教师出示歌曲《红旗飘飘》的歌词,并向学生解释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播放《红旗飘飘》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第三步:唱歌学习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
2.让学生模仿跳出歌曲中的舞蹈;
3.根据歌词中表达的意思,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第四步:歌曲欣赏
1.放映歌曲MV;
2.细听歌曲,在学生中征集对歌曲的感觉和印象。

第五步:小结和讲解
1.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2.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通过学习《红旗飘飘》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义,并通过唱歌,理解歌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热情,与教师互动良好。

教师利用热身活动和知识导入,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唱歌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增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在歌曲欣赏环节中,学生发挥积极性,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整个教学过程互动性强,学生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红旗飘飘》,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

2. 技能目标: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红旗飘飘》,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知道祖国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红旗飘飘》,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高音部分的演唱。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让幼儿模仿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曲。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教材、红旗、钢琴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红旗,让幼儿说一说红旗的象征意义,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教授歌曲:教师用钢琴伴奏,教唱歌曲《红旗飘飘》,让幼儿跟着学唱。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演唱歌曲的一部分,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4. 游戏环节:组织“红旗飘飘”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歌曲。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歌曲演唱:评价幼儿对歌曲《红旗飘飘》的音准、节奏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3. 游戏环节:考察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以及是否能正确地展示歌曲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红旗飘飘》这首歌曲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是否有序,幼儿是否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4. 教学评价:评价标准是否合理,是否能全面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八、教学拓展1. 相关歌曲:推荐其他适合中班幼儿学习的爱国歌曲,如《爱我中华》、《东方红》等。

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红旗飘飘

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红旗飘飘

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红旗飘飘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和情感理念。

2.能够正确理解和演唱红旗飘飘这首歌曲。

3.掌握简单的节奏、乐曲分析和合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歌曲介绍和历史背景。

2.歌曲的基本演唱和合唱技巧。

3.节奏、旋律和和声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3.1 歌曲介绍和历史背景1.讲解《红旗飘飘》的来源、意义和历史背景。

2.教师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感染。

3.学生齐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印象。

3.2 歌曲的基本演唱和合唱技巧1.演示歌曲的基本演唱和合唱技巧,如唱调、发音、音高、节奏等。

2.利用声音体操或其他音乐活动帮助学生锻炼声线、增强气息控制和唱歌的自信心。

3.小组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唱技巧。

3.3 节奏、旋律和和声的分析1.逐句分析歌词中的节奏、节拍、重音等。

2.分析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高低音的分布、和声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分工合唱,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部,练习和唱和声。

四、教学总结1.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和音乐分析的重要性。

2.回答学生的问题,解决他们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困惑。

3.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评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2.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次课堂教学作出调整和完善。

3.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和态度进行自我反省和修正。

以上是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红旗飘飘,希望能够为初中七年级的歌唱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红旗飘飘》的主题,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红旗飘飘》,并能用正确的节奏演唱。

难点:让幼儿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红旗、音乐播放设备、歌谱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红旗,让幼儿观察红旗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红旗的象征意义。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歌曲《红旗飘飘》,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注意指导幼儿发音清晰、准确。

3. 歌唱练习: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歌唱,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情境表演: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手持红旗,边唱边表演,增强幼儿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歌曲《红旗飘飘》的理解,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歌曲《红旗飘飘》,并尝试在家中进行歌唱表演。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红旗的象征意义还不够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红旗飘飘》。

我还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让更多幼儿参与到歌唱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歌曲《红旗飘飘》的背景故事,知道歌曲是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 技能目标:通过歌唱活动,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歌曲《红旗飘飘》的背景故事,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适合学生唱的爱国歌曲

适合学生唱的爱国歌曲

适合学生唱的爱国歌曲
适合学生唱的爱国歌曲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以下是一些适合学生唱的爱国歌曲:
1.《歌唱祖国》: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爱国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适合学生唱。

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也是中国的官方国歌。

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旋律庄严肃穆,适合学生在重要场合演唱。

3.《红旗飘飘》:这是一首非常适合学生唱的歌曲,歌词积极向上,旋律欢快流畅。

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4.《今天是你的生日》:这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爱国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与进步。

除了上述歌曲外,还有许多其他适合学生唱的爱国歌曲,如《国家》、《我的祖国》、《青藏高原》等等。

通过唱这些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红旗飘飘》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由来。

2.了解中国国歌的意义。

3.了解《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通过欣赏、学唱歌曲,增加对祖国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

2. 教学内容1.飞扬的五星红旗2.深情的国歌声:–《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3.歌曲《红旗飘飘》3.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教学:讲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由来。

–中国国旗的含义:红色代表革命、绿色代表生机、黄色代表土地、五星代表人民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旗的由来。

3.操作:分发五星红旗,让学生自由拼接、装饰。

4.总结:师生共同欣赏五星红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课时1.导入:播放《歌唱祖国》。

2.教学:讲解中国国歌的意义。

–中国国歌的起源,选取重要的歌曲来恢复国歌地位。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及一些历史事件。

3.操作:学生学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前几句。

4.总结:师生一起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课时1.导入:播放《我和我的祖国》。

2.教学:讲解歌曲《红旗飘飘》的歌词和旋律。

–讲解歌词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词语和含义。

–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

3.操作:小组内分配任务,编排动作,辅助学生记忆。

4.总结:师生共同欣赏该歌曲,并展现出学生们的表演。

第四课时1.导入:播放《歌唱祖国》。

2.教学: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贡献。

3.操作:学生欣赏《歌唱祖国》并学唱。

4.总结:学生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4. 教学反思1.教材选择合理,符合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祖国和党的兴趣。

2.教学设计科学,寓教于乐,注重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想法,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

3.操作设计得当,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荣耀,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和党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二单元《红旗飘飘》word教案1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二单元《红旗飘飘》word教案1

第二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红旗飘飘单元教学内容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欣赏:《绣红旗》《红旗颂》《红旗飘飘》《国旗颂》。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以爱国为主题的乐曲的节奏、结构等音乐知识,理解这些知识在音乐表现时的重要作用,能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演唱、背唱歌曲。

2.体验不同的歌曲和乐曲所表现的爱国信念和饱满热情,领会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3.能在歌曲演唱中有感情地抒发爱国热情。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验不同歌曲和乐曲表现的爱国信念和热情,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欣赏《绣红旗》《红旗颂》《红旗飘飘》《国旗颂》,分辨乐曲的段落,掌握重点节奏、结构等音乐知识,了解它们在塑造乐曲音乐形象时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程中,要求学生唱准弱起小节和三连音。

在掌握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第一节教学目标1.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的弱起节奏和三连音节奏,并了解这些节奏在音乐表现时的作用。

2. 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奋进和歌曲《绣红旗》传达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 通过在课堂上学唱并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2. 体会、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材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烽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剧作家田汉为抗战题材电影《风云儿女》创作剧本。

在刚完成这部影片剧本的创作后,田汉即遭反动派逮捕,被关进监狱。

被捕前,他仓促地把其中的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并以化名“陈瑜”公开发表。

年轻的作曲家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反动派的迫害即将离国,他从夏衍手中抢过歌词说:“作曲交给我,我干!“他在接到了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任务后,以极大的热情,把对战友被捕的悲愤之情和对日寇的满腔怒火倾注到音乐中,创作出这首鼓舞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激昂战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红旗飘飘(附曲谱《国旗多美丽》)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红旗飘飘(附曲谱《国旗多美丽》)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红旗飘飘教学设计导言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既能培养儿童的艺术情感和审美品位,又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学活动——《国旗多美丽》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其音乐能力和感受力。

教学目标本次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国旗的形象和含义;2.熟悉《国旗歌》的歌词及曲调;3.学习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步伐;4.通过合唱、舞蹈和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其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这次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准备一张国旗的图片,并用PPT或投影仪等工具展示给学生看;2.下载《国旗歌》的曲谱,可以去各大音乐网站下载;3.打印本教学设计中附带的《国旗多美丽》的歌词和曲谱,并准备音乐器具、彩条、彩带等;4.进行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教学环境等情况。

教学步骤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国旗1.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国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国旗的颜色和图案,并询问学生对国旗的印象和了解程度;2.教师介绍国旗的含义:红色代表革命,黄色代表阳光和土地,五星红旗代表共产党和人民,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

步骤2:学习《国旗歌》的歌词和曲调1.教师播放《国旗歌》的曲调,让学生听一遍;2.教师分段演唱《国旗歌》,然后让学生跟唱,直到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

步骤3:学习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步伐1.教师再次播放《国旗歌》的曲调,让学生跟着旋律拍手或击节;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速度学习舞蹈步伐,通过模拟或跟唱等方式进行练习。

步骤4:游戏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合唱演唱《国旗歌》;2.学生通过游戏学习舞蹈步伐,例如:教师领舞,学生按照节奏和速度进行跟随,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

步骤5:反思1.教师让学生表演自己所学的《国旗歌》舞蹈,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指出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唱1——2遍,在教师的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
3、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4、加领唱,排练一领众和的效果
5、复听录音,找一找自己唱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
适时给学生播放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教学课题
欣赏+歌唱《红旗飘飘》
课时
1课时
执行时间
第五周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电视、VCD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




知识目标:欣赏并演唱歌曲《绣红旗》
技能目标:学会并能熟练的演唱通俗歌曲《红旗飘飘》
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通俗音乐中的特殊反复记号DS
音乐
疑问
通俗歌曲的特点




1、播放孙楠的《红旗飘飘》,让学生感受乐曲深情、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这首歌曲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3、情感体验,请学生朗诵歌词
4、介绍产生这首歌曲的重大事件——奥运会冠军风采
5、复听歌曲教学内容Fra bibliotek备注教



二、发展阶段——学唱歌曲《红旗飘飘》
1、请学生仔细观察曲谱,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段落和特殊反复记号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