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合集下载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自然”、“飘逸”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自然”、“飘逸”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自然”、“飘逸”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自然”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飘逸”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画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並的。

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

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

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如《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二十四诗品》中的“佳人幽姿”

《二十四诗品》中的“佳人幽姿”

《二十四诗品》中的“佳人幽姿”作者:柴红新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二十四诗品》中的“冲淡”重在展现一种至柔至美的艺术风格,冲淡美是中国文学艺术历来受到推崇的阴柔之美的一个典型的特定类型。

在较为全面、宏观地探析《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本文将选取其中的《冲淡》品及其一路的《纤秾》、《绮丽》、和《典雅》、《清奇》四品,对其进行细部的研究,透过一品一目,一字一句,侧重对《二十四诗品》大量特意构创的冲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意境等作出初探式的研究,以期剖呈出《二十四诗品》中阴柔、秀美的“佳人幽姿”。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冲淡美;阴柔;秀美;佳人幽姿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46-02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二十四诗品》在中国古典文论和古典美学中可谓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学名著,同时也是美学研究的瑰宝!其文学、美学理论丰富而深刻,内涵宏富而精深。

《二十四诗品》对中国古代历来所推崇的壮美和优美两种典型的美进行了体系式的研究,其中尤以对冲淡一路优美、秀美的论述,结合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实践进行了详尽的理论探究。

《冲淡》品居《二十四诗品》中的第二品,但这并不表明《冲淡》在《二十四诗品》中的地位或者说作者对“冲淡”的重视、强调程度低于《雄浑》品。

对《二十四诗品》的研究自清代至今,很多学者都曾明确指出,就整部《二十四诗品》来看,作者更为重视、强调的,恰恰是“冲淡”一路,也就是说虽然《冲淡》居第二品,但作者对“冲淡”一路诗风的重视和强调,实际上超过了“雄浑”。

《冲淡》品所标举的“冲淡”是一种至柔至美的诗歌艺术风格,也是一种诗歌之美、艺术之美,属于秀美之格,也可以说,它是中国历来受到推崇的阴柔美的一个典型的特定类型。

它所展示的诗歌境界并不阔大,所采用的诗歌意象素洁恬淡,所构创的诗歌意境柔美清丽。

古罗马美学家西塞罗认为“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做是女性美……”如果说以“雄浑”品为代表的阳刚美一路,重在体现坐中佳士及畸人乘真的劲健与豪迈;那么,以“冲淡”为代表的阴柔美一路,则更多地让人感悟到诗中阴柔、秀美的佳人幽姿。

释《雄浑》与《冲淡》——《二十四诗品》通解例释之一

释《雄浑》与《冲淡》——《二十四诗品》通解例释之一

互 作 用又 生 出 了调 和 之 气 ( 二生 三 )这 三种 气 的交 配 作 ,
用 产生天 下万物 ( 三生万 物 ) 。所 以有 了浑成 深厚之 气 , 才
“ 大用 外腓 ,真体 内充 ” ——上 句 的 “ ,与 下旬 的 用”
“ ” 举。“ ” “ ” 体 对 体 与 用 本是 中国古 典哲 学 的一 对 范畴 。 “ ” 体 为本 , “ ” 是 道 的本 体所 在 ;用 ” “ ” 体 的外 在表 “ 是 道 本
句讲雄 浑诗 风 的形成 , 究其 根本 , 于诗人 内在精神 气 质 在
的修养 , 品离 不开人 品。雄浑是 诗人 内在气力 充沛 的表 诗 现 , 了养 气 积力 的平素 修 养 , 能表 现 出雄 浑 的诗 风 。 有 才
然一体 。这是 “ 所外 化 的“ ” 道” 气 的本初状 态 。《 老子》 , 说
美雄浑无疑属于阳刚之美而冲淡既不属于阳刚之美这开头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以淡素缄默的态度处世也不属于阴柔之美它是介乎二者之间的中和之美它的人一与外界的景物相触发便能神妙地与冲淡的诗境是阳刚与阴柔二者的平衡调和
湖 北 社会 科 学 2 1 0 0年 第7期
人 文视 野 语 言 ・ 文学
释《 雄浑》 冲淡》 与《
“ 物 浑成 , 天地 生 ” 又 说 , 道生 一 , 有 先 , “ 一生 二 , 生 三 , 二
清・ 杨廷芝 《 十 四诗 品浅 解 》 释 :大力 无敌 为雄 , 气 二 解 “ 元
未分 为浑 。” 就把 外在 表现 的力 , 内在积 聚 的气联 结起 与
来 了。
三生万 物 ” 。这 由道 而生 的先 于天 地 的“ 混成 ” “ ” 就 之 物 , 是 “ ” 也就 是 “ ” 气分 阴 阳( 气 , 一 , 一生 二 ) 阴气 与 阳气 相 ,

24诗品——解读

24诗品——解读

24诗品——解读D本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

**《冲淡》所揭示的冲淡诗风的基本特征是:其表层,和柔明朗,轻逸灵动,洋溢着诗人脱俗而不超尘的对现实和艺术执着的审美精神;其深层,蕴涵着由恬淡平和的个体人格之美与淡和的大自然之美有机融合而生出的醇厚无尽之美。

冲淡诗风和《冲淡》品与陶渊明诗风有着密切联系(《<二十四诗品>的诗歌美学》云南大学张国庆教授)。

三、纤穠原文:采采⑴流水,蓬蓬⑵远春。

窈窕⑶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⑷。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⑸。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注释:⑴采采,众多,茂盛。

出自《诗经*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⑵蓬蓬,形容草木密而凌乱。

出自《庄子*秋水》“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⑸),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⑹),何也?”⑶窈窕,娴静端正的样子,出自《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形容宫室、山水幽深。

⑷水滨,水边,近水的地方。

《诗经*采蘋》有云:“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⑸比邻,近邻。

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义分析:前四句是对幽谷春色的生动描写。

在幽深山谷见春水泉涌,更有美人时隐时现,纤秾之内含纯洁之态,艳丽之中蕴高雅之趣。

中四句是对前四句的补充,进一步写幽谷周边春色的方方面面:满树碧桃与美人之隐现互衬,更觉鲜艳夺目;和煦春风和流水之采采相映,愈显春意盎然。

杨柳飘拂沿水边路曲而阴影连绵,流莺婉啭随山谷幽深而此起彼落。

这一切是多么诱人,而又多么让人流连忘返啊!由此可见,“纤秾”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声”、“色”之美。

后四句由前八句进展引申出来,循此纤秾之境而乘之愈往,必能愈识其内含之真谛:于纤秀秾华之中存冲淡之韵味,于色彩缤纷之中寓雄浑之真体。

故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自然溢于言表,纤秾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纤秾”的特色是在纤巧细微而华艳秀丽,但又高雅自然,含而不露。

总体论述:“纤秾”一品几乎完全都是用意象批评的方法来写的。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晚唐司空图1、雄浑【原文】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译文】华美的文辞涌现在外,真切的内容充实其中。

返回虚静,才能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笔力方可显出豪雄。

雄浑的诗包罗万物的气势,高高横贯浩渺的太空。

像苍茫滚动的飞云,如浩荡翻腾的长风。

超越生活的表面描写,掌握作品的核心内容。

追求雄浑,不可勉强拼凑,自然得来,就会意味无穷。

2、冲淡【原文】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译文】作家平时保持着沉静的思考,就会体会到冲淡的微妙。

诗歌饱含着自然的气势,像伴随幽独的白鹤一起高飞。

这境界像和煦的春风,轻轻抚摸着你的素衣,又好像响动的翠竹,柔声呼唤你同归故里。

偶然达到冲淡,并不困难,勉强追求,就会很少如意。

作品如果停留在表面描写,那就会和冲淡风格远离。

3、纤穠【原文】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陰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译文】闪动的流水鲜明耀眼,无边的陽春繁花烂漫。

在幽静的山谷里,又有美人出现,碧桃的花满树争艳,随着和风摇曳在水边。

柳荫掩映,小路弯弯,群莺软语,接连不断。

作品越是深入这样的纤秾情景,就越能写得真切自然。

适时探究,永不停步,就会和历代佳作同样新鲜。

4.沉著【原文】绿杉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

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译文】绿林中深藏着朴陋的小屋,一抹斜晖余照更显得天朗气清。

诗人脱去头巾潇洒独步,时时听到鸟的鸣声。

书信不来,亲人远行。

我想念的游子并不遥远,好象依然相处互慰平生。

海风吹送着碧云,明月掩映着沙洲;这时作家如能写出佳句,就会显现那沉着的妙境。

5.高古【原文】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浅析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doc

浅析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doc

浅析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摘要】本文从孟浩然的个人情怀和诗作的艺术风格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冲淡”和“壮逸”两个方面,既有平和淡然的志趣,也有潇洒壮逸的情怀。

孟浩然诗融风骨、兴象、声律为一体,是盛唐诗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孟浩然;冲淡;壮逸;盛唐气象《唐音癸签?吟谱》说“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关于此语中“冲澹”和“壮逸”的理解有两层,一层是作者的情怀,另一层则是诗作的艺术风格。

作品的艺术风格以情怀为根基,缘情而作,正如明代前七子之一的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提到的“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

”孟浩然作品的“冲澹”与“壮逸”显然是与他的个人性情分不开的,文章接下来分别论述这两种风格。

一、冲淡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作家是陶渊明,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谢灵运,而熔山水田园于一炉,第一个在唐代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是孟浩然。

叶嘉莹先生说“孟浩然本性上是喜欢自然放旷的隐士生活的” [1],一方面是襄阳风景秀美,自古以来就盛行隐居的风气,另一方面这与浩然本人的性格有关。

浩然十分看重自己的人格,他既渴望在开明盛世大展宏图,又不愿意屈尊干谒,奔走权门。

矜持高节,崇尚清尊是他志向的一个主要方面。

因此,他内心对于阮籍、嵇康、陶渊明等魏晋名士怀有仰慕之情,承袭他们的生活方式,追随他们的品格和情操,以潇洒自适的情怀,徜徉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欣赏大自然的景致,感悟生命的真谛,寻找感情的皈依和理想的满足。

“从王士?编选的《唐贤三昧集》来看,孟浩然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山水田园诗、交游酬唱诗、抒怀感叹诗。

” [2]这样的分类仅就诗歌主要内容而言,实际上孟浩然几乎每首诗都有写景状物的部分,这是他诗作的特色,也是最具审美价值的部分。

所谓“冲淡”是用白描、简淡的笔墨描绘山水风景,融入作者个人的情感经验,表现出一种平和、超逸、自得的情趣。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为⼤家收集整理了《司空图《⼆⼗四诗品》》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雄浑 ⼤⽤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强,来之⽆穷。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

阅⾳修篁,美⽈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已违。

三、纤穠 采采流⽔,蓬蓬远春。

窈窕深⾕,时见美⼈。

碧桃满树,风⽇⽔滨。

柳阴路曲,流莺⽐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四、沉著 绿杉野屋,落⽇⽓清。

脱⼱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远⾏。

所思不远,若为平⽣。

海风碧云,夜渚⽉明。

如有佳语,⼤河前横。

五、⾼古 畸⼈乘真,⼿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出东⽃,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宗。

六、典雅 ⽟壶买春,赏⾬茅屋。

坐中佳⼠,左右修⽵。

⽩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可读。

七、洗炼 如矿出⾦,如铅出银。

超⼼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返真。

载瞻星⾠,载歌幽⼈。

流⽔今⽇,明⽉前⾝。

⼋、.劲健 ⾏神如空,⾏⽓如虹。

巫峡千寻,⾛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九、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余⽔畔,红杏在林。

⽉明华屋,画桥碧阴。

⾦尊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良殚美襟。

⼗、⾃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著⼿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空⼭,过⾬采蘋。

薄⾔情悟,悠悠天钧。

⼗⼀、含蓄 不著⼀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若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满绿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收。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荒。

由道反⽓,虚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苍苍。

真⼒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后引凤凰。

晓策六鳌,濯⾜扶桑。

从司空图的“冲淡”品论王维山水诗的“冲淡”美

从司空图的“冲淡”品论王维山水诗的“冲淡”美
咀 嚼 、品 味 和 体 会 其 味 外 之 旨 。 “ 淡 ” 枯 “ ” 、 “ ” 是 诗 文 的文 字 表 现 形 式 。 “ 质 癯 中 膏 ” 、 “ ” 、 “ ”、 “ ”是 诗文 的思想 内 美 绮 腴
抹余 晖射 人幽 暗的深林 ,斑斑 驳驳 的树 影照 映在 树 下的青 苔上时 ,小 片的光影 与大片 的幽暗形 成
整失落 的感觉 ,失衡 的情绪 ,减 轻尘 世带来的不幸与痛苦 。诗人把 自然作为知 己,向大 自然倾诉着生不得 志
的怨 愤 。 关 键 词 :王维 山水 诗 司空 图 冲 淡
文章 编 号 :10 07—68 2 1)0 —0 8 — 4 83(00 2 0 3 0 中图 分 类 号 :10 2 2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已违 ”展 现 了 “ 冲淡”美 是一 种 与 自然 同契 而心 领神会 的意境美 ,而决非 矫揉 造作 ,人 力之所 致
篁 ,美 日载 归 。遇 之 匪深 ,即 之 愈 稀 ,脱 有 形
的美 。正 所 渭 “ 羊挂 角 ,无 迹可 求 ” 。司空 图 羚 从 人格 的 角度 认 为 ,诗 人 要 平 居 淡 素 , 以默 自 守 ,少 思 寡欲 ,闲适 恬 静 ,涵养既 深 ,才能无 机
收 稿 日期 :20 —1 一1 09 l 8 作 者 简 介 :王 淮喜 , 男 , (9 l ) 18一 ,江 西 乐 平人 , 南 昌大 学科 学技 术 学 院 中 文 系教 师 ,硕 士 。

8 ・ 3
合 。同时 , “叶 ”美空 灵蕴籍 ,I折 幽深 ,其 7淡 I j f I 情感 和 意味不露 于言辞 ,而足巧妙 地隐藏 在审美 对 象身后 ,欣 赏者 必经超越 其形象 的感性 特征 而 探 求其 真味 。苏 轼说 :“ 发纤 穰 于简 古 ,寄至 味 于淡 泊 。 【 ”2 苏轼 对 冲淡 美在 其诗 文 中有 多次 论 及 ,如 “ 所贵 乎淡者 ,谓其外 枯而 巾膏 ,似淡 而 实美 ,渊 明、子厚之 流足也 。若 中边 皆柚淡 ,亦 何足 道 ” 【 司空 图本 人也 说 “ 美 常在咸 酸 之 。3 其 外” , “ 冲淡 ”美 的诗文 ,其 蕴涵需透 过字面 去

从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中看"冲淡"

从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中看"冲淡"
关键词 : 陶渊明; 王维; 孟浩然; 田园 山水 诗 ; “ 冲 淡”
诗 的前 四句 是叙 述 自己的 心 情 。 诗 人说 自己住 着 草屋 , 生 活 在 四品就是二十四篇诗论 ,谈论了二 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 歌境 乡村 , 不受世俗 喧扰 的影响能够有这样平静 的心情 , 是因为心远离
们 仿 佛 看 见 一位 老者 极 有 兴 致 地在 南 山下 豆 田里 侍 弄 豆 苗 ,这位 舟。 随意春芳歇 , 王孙 自可留。 ” ( 《 山居秋 暝》 ) 这首诗 是诗人为秋天
老者就是诗人 自己。 傍 晚时分老人哼这小曲, 伴着夕 阳, 荷锄而归 , 的 黄 昏所 感 而 发 。诗 中给 我 们 展 现 的是 一 副 清 心 、 爽 目、 悦 耳 的情 小路两旁丛 生的杂草随风起伏 , 晚露打湿了衣裳也浑然不觉 。 诗人 景交融 的立体山水画卷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 和对人生
归 在 耳 房 。从 不 同 的角 度 描 绘 了 冲淡 状 态 。司空 图认 为 , 作 家 要从 中 产生 的 。“ 素 处 以默 ” 的“ 默” 就是“ 虚静” , 只有 平 时 虚 静 相 处 , 才 “ 墨” 中, 从 沉 静 的 思 考 中提 炼 出“ 冲淡 ” 的思 想 境 界 。 能 深入 领悟 “ 冲淡 ” 的微妙之处 , 他强调虚静在“ 冲淡” 产 生 中 的作 风格 。
淡 然 的“ 冲淡 ” 风格 。
司空 图在谈 论 “ 冲淡 ” 风 格 时说 : “ 遇之匪深 , 即之 愈稀 。 脱 有形 淡 幽美 、 实景与虚景的相互映衬 中, 显得柔和 、 完美 , 体 现出平 和 似 , 握 手 已违 。” 偶 然 发 现它 并 不 困难 , 故 意追 求 它 却 很 少 如 愿 。且 l j

探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冲淡”的审美意境

探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冲淡”的审美意境

探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冲淡”的审美意境作者:朱晓丽来源:《大观》2017年第10期摘要:司空图的“冲淡”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二十四诗品》中,其思想内核催生了司空图以“道”为体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并深刻影响着其诗文创作的审美取向。

他以一种超越性的美学意识和理论气度,将“冲淡平和”的诗道徜徉在自然化育、万物生成的宇宙整体观之中,建构了一个“思与境谐”“天人合一”的理想生存家园。

关键词:冲淡;审美意境;天人合一一、“平居淡素”:司空图“冲淡”思想的产生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文人诗文人生导向与最高理想。

司空图早年颇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希望有“忧天下而访于我者”能重用他,为振兴李唐王朝效犬马之劳。

然而动荡的时局将他的理想彻底粉碎。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坎坷的仕途经历使他退隐深山,以酒自娱。

他在《自戒》一诗中说:“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取言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他并不想置身于现实之外,但又不得不超脱于现实之外。

他是由悲观、痛苦、绝望而转向于佛老的任其自然、恬静冲淡、超然物外的。

介于这种矛盾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他淡泊超脱的精神境界体现在诗歌理论批评中,就形成了“冲淡平和”之美。

他在《二十四诗品》中把诗歌创作分为二十四品,看似风格多样,实际“冲淡平和”的思想似主线贯穿始终。

“淡”,不是浅谈寡味,而是“陶溶气质,消尽渣滓”所达到的高度和谐、浑成的境界。

看上去好像枯淡质朴,实际上却丰茂华美,它“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似韦诗“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司空图用“平居淡素,以默自守”的态度,满饮宇宙间的冲和之气,然后心鹜八极“使万物莫不随其性”,从而虚静而一,顺乎自然,达成了独与鹤飞的审美理想。

二、“天人合一”:司空图艺术意境的创构(一)“执守太和”的宇宙整体和谐观冲淡,首先在于“执手太和”,探讨的是作家审美理想和其中蕴含的和谐之美。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所谓太和,指天地阴阳汇合之处的最和淡的气静,“执守太和”,就在于维持胸中蕴含的宇宙自然、阴阳聚合的冲和之气。

重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二:冲淡

重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二:冲淡

二、冲淡冲淡”是二十四诗品中和“雄浑”可以相并列的另一类重要诗 境。

它和“雄浑”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它和“雄浑”虽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但是在哲学思想基础和诗境美学特色冲淡” 首二句“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就是所谓“真人”、“畸人”的思 想精神境界。

“素处以默”是要保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什么是“素”呢?《庄子"马蹄》云: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意》篇云:“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处时无知无欲的淡泊心态。

“默”即是静默无为,虚而待物。

《 庄重读司空图《四诗品》之二: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日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的基本方面,则是和“雄浑”一致的。

所以“雄浑”中有“冲淡”,。

”《刻 其神也。

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素处”即是指 真人”平素居子"在宥》篇云:“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 ®-h. ”“ 妙机其微”是说由虚静则可自然而然地洞察宇宙间的切微妙的变化。

机,天机,即自然。

微,幽微,微妙。

子"秋水》篇云:“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又《至 乐》篇云:“万物皆出於机,皆入於机。

” 三四句是一种比喻, 太和,郭解云: “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庄子 "天运》篇云:“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按:此段当为郭象注文,是对“天乐”的解释。

“饮之太和”,指 饱含天地之元气,而与自然万物同化之谓也。

鹤本仙鸟,独 与之俱飞,亦谓与自然相合、和造化默契也。

孙联奎《诗品臆说》云:“饮之太和,冲也;独鹤与飞,淡也。

”其实不必是虚的体现;“饮之太和”,即是元气充满内心,进入到“道”中四句再作比喻, 描绘出一个冲淡的境界。

惠风,郭注:惠风者春风也。

其为风,冲和澹荡,似即似离,在可觉与不 可觉之间,故云荏苒在衣。

《二十四诗品》全文解析(下)

《二十四诗品》全文解析(下)

《二十四诗品》全文解析(下)《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论诗的风格和意境的重要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重要影响。

司空图把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加以品评和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空图的《诗品》是对唐朝诗多样化风格的总结。

在名称上为了与钟嵘的《诗品》便于区别,习惯上又称为“二十四诗品”。

(六)、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玉壶:珍美的酒器。

春:这里指酒。

唐时酒名多带“春”字,如“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冻春”、“烧春”等。

修竹:美竹。

竹子岁晚不凋,挺拨而立,为过去的诗人所爱。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眠琴绿荫,在绿荫下枕琴而眠。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人淡如菊:人像菊花一样淡素,凌寒风,傲严霜而开放。

书:书写。

岁华:年华、时光。

[译文]:玉壶买酒,茅屋赏雨。

座中有佳士,四周是美丽的竹林。

初晴的天空浮白云,幽谷的鸟儿互相追逐。

绿荫之下枕琴而眠,仰视飞溅的瀑布。

落花默默无言,人像菊花淡泊。

写下这四时景光,就是可读的好诗。

[简析]:典雅,指的是质朴无华、高雅不俗的风格。

典训为质朴、庄重,与华丽、艳冶相对而言;雅指风雅、素雅,与粗野、卑俗相对而言。

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了他所理想的典雅的意境;在茅屋中赏雨,玉壶自斟,四周竹林。

雨后初晴,听鸟鸣相逐,枕琴而眠,仰看飞瀑。

一派“高人雅士”的“雅”兴。

虽然秋风袭人,落花片片,默默地凋谢,人却要像淡泊的菊花,挺寒风,傲严霜,孤芳自赏。

创作风格典雅的作品,作者首先要是雅人佳士,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这样典雅的意境。

(七)、洗炼: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超心:专心。

绝爱:毫不爱惜。

缁磷:黑云母石,非金属元素,耐火,冶炼金属时遇之必弃。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13.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
○14.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11.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12.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二十四诗品
【海岸线文学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1.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2.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19.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20.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15.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16.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史书;小说;文学;外国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观海阁;海外华人文学天地

司空图的诗句

司空图的诗句

司空图的诗句1、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2、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3、洗炼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4、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5、沉着绿杉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

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6、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7、绮丽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余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8、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9、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均。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10、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11、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12、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司空图13、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浅析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摘要】本文从孟浩然的个人情怀和诗作的艺术风格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冲淡”和“壮逸”两个方面,既有平和淡然的志趣,也有潇洒壮逸的情怀。

孟浩然诗融风骨、兴象、声律为一体,是盛唐诗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孟浩然;冲淡;壮逸;盛唐气象《唐音癸签·吟谱》说“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关于此语中“冲澹”和“壮逸”的理解有两层,一层是作者的情怀,另一层则是诗作的艺术风格。

作品的艺术风格以情怀为根基,缘情而作,正如明代前七子之一的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提到的“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

”孟浩然作品的“冲澹”与“壮逸”显然是与他的个人性情分不开的,文章接下来分别论述这两种风格。

一、冲淡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作家是陶渊明,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谢灵运,而熔山水田园于一炉,第一个在唐代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是孟浩然。

叶嘉莹先生说“孟浩然本性上是喜欢自然放旷的隐士生活的” [1],一方面是襄阳风景秀美,自古以来就盛行隐居的风气,另一方面这与浩然本人的性格有关。

浩然十分看重自己的人格,他既渴望在开明盛世大展宏图,又不愿意屈尊干谒,奔走权门。

矜持高节,崇尚清尊是他志向的一个主要方面。

因此,他内心对于阮籍、嵇康、陶渊明等魏晋名士怀有仰慕之情,承袭他们的生活方式,追随他们的品格和情操,以潇洒自适的情怀,徜徉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欣赏大自然的景致,感悟生命的真谛,寻找感情的皈依和理想的满足。

“从王士禛编选的《唐贤三昧集》来看,孟浩然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山水田园诗、交游酬唱诗、抒怀感叹诗。

” [2]这样的分类仅就诗歌主要内容而言,实际上孟浩然几乎每首诗都有写景状物的部分,这是他诗作的特色,也是最具审美价值的部分。

所谓“冲淡”是用白描、简淡的笔墨描绘山水风景,融入作者个人的情感经验,表现出一种平和、超逸、自得的情趣。

2.冲淡(诗歌风格鉴赏)

2.冲淡(诗歌风格鉴赏)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冲淡》译文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3
风格特征
境界 空灵淡远
冲 淡
神态
优游不迫
情感
冲和淡泊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4
风格图片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5
风格图片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6
风格举例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幽静、明月悄悄,没有了尘世之累,没 有了人为之扰,没有孤独、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 灵、宁静的心境。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9
风格情感
冲淡诗风的表层特征是:和柔明朗,轻逸 灵动,洋溢着诗人脱俗而不超尘的对现实 和艺术执着的审美精神; 冲淡诗风的深层特征是:蕴涵着由恬淡平 和的个体人格之美与淡和的大自然之美有 机融合而生出的醇厚无尽之美。 冲淡诗风以陶渊明、王士禛等为代表。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诗歌风格鉴赏
冲淡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1风来自特征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 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 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 握手已违。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
冲淡,就是冲和淡远,优游不迫 。 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2
风格特征
冲淡的人,常常默无一言,心灵却多么 微妙。他吮吸着太和之气,与独鹤一道在太 空中任意逍遥。温和的春风掀动着衣襟,又 轻轻地拂过门前的竹梢,余韵袅袅—多么冲 淡的境界啊!如能把这境界载入诗篇,那该 多么好!他淡漠地对待一切,淡得没有什么 痕迹可供寻找。倘一动追求之念,顷刻间, 又觉得这有违自己的初心了。
高考语文百三优课计划 7

《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此句出自《二十四诗品》之《冲淡》篇.原文: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 ,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 ,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 ,握手已违.译文:安然淡泊而静默地自处,自然巧妙地领悟那诗道的细奥精微,就如同呼吸着宇宙间的冲和之气,与悠然独处的白鹤展羽齐飞一般自由舒惬.此时阵阵和风吹来,轻轻地拂动着我的衣服,又好像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听罢天籁禅音,心情舒畅地踏上归途.诗道在于自然而然地遇合,不在于极力去深究.如果勉强去追索,反而渺然难求.表面纵然相接,偶尔有些形似,而诗道的精神却已经远离了.《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之争。

当然,这与老子没关系,但是他的信徒们却拾起了老子留下的思想武器,与儒家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的唇枪舌剑。

战斗意志最顽强的应该是庄子。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以此作为治世之策。

庄子不仅不要这一套,还在《胠箧quqie》借盗跖(孔子丁时代暴虐的化身,横行几国,屠城节略,但竟善终了)的口对此大加讽刺——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为老子也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什么意思呢?仁义是道德堕落的结果,大道废弛不用之后,才提出的;智谋权术出现之后,才会产生严重的虚伪狡诈行为;家人出现不和,亲情淡漠出现之后,才有了孝子慈父的典型的涌现;国家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才会有忠臣的产生。

我们怎么看待这一则呢?是不是真如有些人所说的老子所宣扬的是“反仁义、反智慧、反忠臣、反孝子”的愚民政策呢?我们先谈“仁义”。

老子生活的周朝主张以“礼乐”治国,人们都自觉地遵守着无形的价值规范,尽管不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百姓们还可以过着一定意义上的“我自然”的生活。

《二十四诗品》赏析

《二十四诗品》赏析

《⼆⼗四诗品》赏析⼆⼗四诗品⼆⼗四诗品○1.雄浑⼤⽤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强,来之⽆穷。

○2.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

阅⾳修篁,美⽈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已违。

○3.纤秾采采流⽔,蓬蓬远春。

窈窕深⾕,时见美⼈。

碧桃满树,风⽇⽔滨。

柳阴路曲,流莺⽐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4.沉着绿杉野屋,落⽇⽓清。

脱⼱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远⾏。

所思不远,若为平⽣。

海风碧云,夜渚⽉明。

如有佳语,⼤河前横。

○5.⾼古畸⼈乘真,⼿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出东⽃,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宗。

○6.典雅⽟壶买春,赏⾬茅屋。

坐中佳⼠,左右修⽵。

⽩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可读。

○7.洗炼如矿出⾦,如铅出银。

超⼼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返真。

载瞻星⾠,载歌幽⼈。

流⽔今⽇,明⽉前⾝。

○8.劲健⾏神如空,⾏⽓如虹。

巫峡千寻,⾛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9.绮丽神存富贵,始轻黄⾦。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馀⽔畔,红杏在林。

⽉明华屋,画桥碧阴。

⾦尊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良殚美襟。

○10. ⾃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空⼭,过⾬采蘋。

薄⾔情悟,悠悠天钧。

○11. 含蓄不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若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满绿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收。

○12. 豪放观花匪禁,吞吐⼤荒。

由道反⽓,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苍苍。

真⼒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后引凤凰。

晓策六鳌,濯⾜扶桑。

○13. 精神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浅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浅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2020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浅析巩在兴摘要:司空图在继承前人的美学及哲学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冲淡”这一概念引入美学的范畴,并对“冲淡”进行了具体而精练的阐释。

“冲淡”是一种介于阳刚和阴柔之间的“中和”之美,是一种包含宇宙万物的大美;诗歌冲淡境界的创造,离不开创作主体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始终保持一种淡泊平和、虚静专注的创作心态。

关键词:冲淡;诗歌风格;诗歌意境;《二十四诗品》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20)02-0079-04作者简介:巩在兴(1994—),男,青岛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

收稿日期:2019-10-25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省级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现代化研究”(COA150138)。

冲淡[1]5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特色的诗歌理论著作,作者晚唐诗人司空图在继承先秦以来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创作体会以及对诗歌的独特理解,用24首清丽的四言小诗,以比喻象征的手法,对六朝至唐的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汇总,并对其作了具体而精练的阐释,开拓性地把诗歌分为24类。

他不仅以此展示了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提高了人们对诗歌风格的认识,而且为后世诗人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为他们的创作铺开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通览《二十四诗品》全文,24首小诗所描述的诗歌风格、境界虽然各有千秋,但这24品中的每一品并非完全独立无依,而是环环相扣,司空图追求自然、冲淡的美学思想将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共同诠释了他的诗歌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句出自《二十四诗品》之《冲淡》篇.原文: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 ,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 ,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 ,握手已违.译文:安然淡泊而静默地自处,自然巧妙地领悟那诗道的细奥精微,就如同呼吸着宇宙间的冲和之气,与悠然独处的白鹤展羽齐飞一般自由舒惬.此时阵阵和风吹来,轻轻地拂动着我的衣服,又好像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听罢天籁禅音,心情舒畅地踏上归途.诗道在于自然而然地遇合,不在于极力去深究.如果勉强去追索,反而渺然难求.表面纵然相接,偶尔有些形似,而诗道的精神却已经远离了.《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之争。

当然,这与老子没关系,但是他的信徒们却拾起了老子留下的思想武器,与儒家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的唇枪舌剑。

战斗意志最顽强的应该是庄子。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以此作为治世之策。

庄子不仅不要这一套,还在《胠箧quqie》借盗跖(孔子丁时代暴虐的化身,横行几国,屠城节略,但竟善终了)的口对此大加讽刺——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为老子也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什么意思呢?仁义是道德堕落的结果,大道废弛不用之后,才提出的;智谋权术出现之后,才会产生严重的虚伪狡诈行为;家人出现不和,亲情淡漠出现之后,才有了孝子慈父的典型的涌现;国家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才会有忠臣的产生。

我们怎么看待这一则呢?是不是真如有些人所说的老子所宣扬的是“反仁义、反智慧、反忠臣、反孝子”的愚民政策呢?我们先谈“仁义”。

老子生活的周朝主张以“礼乐”治国,人们都自觉地遵守着无形的价值规范,尽管不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百姓们还可以过着一定意义上的“我自然”的生活。

但到了后期,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诸侯荒淫暴虐、尔虞我诈,“春秋无义战”,这是中国历史上病态最严重的一段时期。

所以,孔夫子出来了,他倡“仁”,用“仁”来去其贪,来拯救人心,涤清世道,说“克己复礼为仁”。

倡导人们回到那种循“礼”而治的状态中去,实现一种大同,使人民幸福。

这一点,老子孔子是一致的。

再看“智慧”。

《庄子》也曾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

大意是子贡(庄子编了许多儒家人物的故事)看见一个老头,用水瓮装水去浇菜,一趟又一趟。

子贡劝他,你老怎么不用水车啊?多方便!老者脸顿时严肃起来,冷冷一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羞而不为也”。

这就是“慧智出有大伪”。

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的智巧、谋略、权术也就越厉害,这样的掩饰的更深,作奸犯科起来更厉害。

所以说,小人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有智慧的小人。

其实,老子的主张与儒家是并不矛盾的。

孔子也说:“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人去其仁。

”“仁”也罢,“智”也罢,“勇”也罢,用的过了都会走向反面,不如“绝”之。

“无”的反面还是“无”,既然都是“无”,没有“有”的羁绊和困扰,百姓便会安然自乐、逍遥自得了。

插到“孝”前面,谈谈“忠”。

要是让老子戴着“愚民”的帽子来看,那可不得了。

比干、岳飞、袁崇焕这些忠臣义士大约没有什么可讴歌的了。

但大家走进历史看一看,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任,甚至牺牲了个人宝贵的生命。

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在那个腐朽昏庸、生灵涂炭的黑暗时代。

一个朝代,忠臣越多,哪里的历史越混乱,百姓苦难越严重,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宁愿“忠臣”们能少些。

再谈“孝慈”。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以“孝”治国。

《二十四孝经》记述了许多精彩的慈孝故事。

可是,有时静心细一琢磨。

却又发现这里面又有不少问题。

先看排位居首的舜的孝。

忽舜之所以成为第一孝子,关键还应该得益于那两位很不像话的亲父继母,他们为夺财产无所不用其极,土埋火烧都没能杀死舜,而舜又待之如一,这才成就了舜的美名;曾参也有一位不咋地的父亲,尽管也是孔子的弟子,为了几棵小瓜秧就把曾参往死里打。

也正是曾参对这种不像话的责罚不逃不避,重重地给他在孝道里加了一笔……可细一想,又多少不是滋味:一个人的好,关键是有坏的存在。

孝的倡导,主要是因为大量的“不孝”的存在,如果社会、家庭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个个看起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标榜谁孝谁不孝。

俗话说,“缺嘛补嘛”,只有社会出现问题了,比如说天下大乱、背情绝义了,才会有忠臣良将、孝子贤孙的出现,人们也才需要他们来做榜样,矫砭时弊。

今天,我们呼唤公平正义,提倡和谐,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不公平、不正义、不和谐”的事太多了些……李零先生说:“满嘴礼义廉耻、仁义道德的人,一般都很缺德。

”的确,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自我把道德装得满满的,何必让我们再去特别提倡呢?“愿人常做好事,愿天下常生好人”。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

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

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

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

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

"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移、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

但对此章在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

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这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

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异,也有学者价值观的区别。

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直若屈,大成若缺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大象无形: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盈若冲:最充盈的东西,好象是空的一样大辩若讷: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棱角的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大成若缺:成大事业的人表面上看缺乏能力.均出自"老子"的,表达的都是"说明越是无为的东西越是有作为"的道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去声,缺点,毛病)明了大道的人,不露锋芒,含蓄内敛,不秀机敏,似无所知;对大“道”修为越深入,越加暗然自养,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处处以为自己不足;得道之人的言行举止,自然无为,与众人同处,而丝毫不出风头,无异于常人。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一般的巧凭借人工可以达到,大巧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达到纯全之美。

B.要达到物我之间的契合无间就要放弃对巧的刻意求取、孜孜追求。

C.老子所说的巧,不是一般的巧,但是却包含了一般的巧的内涵。

D.反智主义倾向就是指反对人运用知识去改变世界,用机心去破坏世界。

E.守拙即守住人的本性,在色相世界中展示自己的行为与守拙是相悖的。

13.在人们的艺术欣赏和追求里都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下列现象,不符合大巧若拙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的欣赏。

B.人们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一个人的美。

C.中国书法理论提倡生,反对熟。

D.西方园林多几何构制,讲求典雅、华丽、严整。

14.本文阐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请分点概述这种哲学思想的基本主张。

(4分)15.为什么老子会认为慧智(聪慧机智)出,有大伪(虚伪欺诈)?请根据上下文作答。

(4分)阅读答案:12.A、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A项的内容出自第一段和第二段,需跨段整合,前半句出自第一段,与原文相符,后半句与第二段内容不符,第二段所说的大巧是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人为反而起破坏作用。

C 项内容出自第二段,老子所说的巧是大巧,与一般意义上的巧是不同的,两者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

B项的内容出自第三段,原文说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孜孜以追求,选项内容是对原文的正确转述。

D 项内容出自第五段,与原文相符;E项内容出自第六段,与原文相符。

13.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西方园林多几何构制,讲求典雅、华丽、严整是人工雕琢的体现,与大巧若拙相悖。

14.①要追求素朴纯全的美,讲求认知的神会;②提倡从天的角度认识智慧和事物;③反对欲望、享受和机心,提倡融于世界;④追求合乎本性的存在之道(人生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每点1分,共4分。

15.因为老子认为文明的发展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人企图用智慧、知识去改变世界,追求文明),(1分)而文明的发展需要靠机心,靠强为,(1分)这样就会带来虚伪欺诈,从而会严重破坏生命的和谐和人的本真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