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宗教与宗教地理
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世界三大宗教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世界三大宗教一、知识要点世界三大宗教:(2)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宁夏(维吾尔族、回族)等地被称作“清真教”或“回教”。
(3)藏族和蒙古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
(4)地方性宗教:(以色列)犹太人的犹太教,中国的道教。
(5)麦加——圣地(其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耶路撒冷——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共同尊称为“圣城”。
二、跟踪训练1.暑假期间,玲玲阅读了以下著作,其与基督教有关的是(A)A.《巴黎圣母院》B.《穆斯林的葬礼》C.《西游记》D.《通往麦加之路》2.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以下现象与佛教有关的是(B)A.玛丽上个星期同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B.走到半山亭,小红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C.小文学校附近有回族群众开的面馆,专卖牛肉面D.小玲今天在清真寺门口看到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3.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各具特色,这是因为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下列地区与其人种、语言、宗教相符的是(C)A.东亚——白色人种B.欧洲西部——俄语C.非洲北部——伊斯兰教D.撒哈拉以南非洲——黄色人种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C)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5.亚洲的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B)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读图,回答6~7题:6.图中甲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C)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7.图中甲地居民周日做礼拜的场所主要是(D)A.清真寺B.佛寺C.庙宇D.教堂8.“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一带一路”联系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经过的大洋有太平洋、印度洋。
(2)根据信息,填写下表:。
初中地理世界宗教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宗教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分布情况。
2. 掌握不同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和仪式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和信仰。
2. 不同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和仪式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宗教的信仰教义和仪式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相关宗教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宗教?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2. 学生分享对宗教的了解和观点。
二、探究世界主要宗教(15分钟)1. 介绍基督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教堂)。
2. 介绍伊斯兰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清真寺)。
3. 介绍佛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寺庙、佛塔)。
4. 介绍印度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寺庙)。
三、深入了解不同宗教的仪式特点(15分钟)1. 展示不同宗教的仪式图片或视频,如基督教的洗礼、伊斯兰教的祷告、佛教的冥想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宗教仪式的异同。
3. 学生分享对不同宗教仪式的理解和感受。
四、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尊重(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宗教有不同的信仰和仪式?2. 学生分享对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看法。
3. 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促进宗教和谐和尊重。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仪式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体会。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不同宗教场所,如教堂、清真寺、寺庙等。
2. 邀请不同宗教的领袖或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仪式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
第七章 民俗宗教与文化
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教派:流传于斯 里兰卡、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 的南传佛教,属小乘佛教;流传于中国、 朝鲜、日本、越南、尼泊尔等国的北传佛 教,属大乘佛教。
佛教是由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 规戒律和宗教礼仪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 佛、法、僧是构成佛教整体的三大支柱, 被称为佛教的“三宝”。
三、现代社会的宗教发展 1.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向 强调人权高于神权——现代社会人们 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民主权利的意识日益 增强,反映在宗教方面,就表现为以人权 替代神权的要求。 强调人性和人道——将视野从天国返 回到人间,更多地关注世俗世界的事务, 更多地高举起人性和人道的旗帜。
土地、天体、山峰、河流、岩石、水、 火等,都成为原始人类的崇拜对象。
(2)动植物崇拜
动植物崇拜是由动植物是 原始人类最基的生活来源所 决定的。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植 物分布的区域差异,动植物崇 拜的对象和方式也出现许多变 化。
植物崇拜的产生晚于动物 崇拜,其影响范围也没有动物 崇拜广泛。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对自然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的进 一步发展,是自然宗教普遍的重要 形式之一。 在鬼魂崇拜产生之后,人们的 丧葬方式逐步演化成为土葬、火葬、 水葬、风葬等各种不同的葬法。 鬼魂崇拜与逐步形成起来的血 缘观念联系在一起,就发展成为祖 先崇拜。
人类进入氏族社会后,社会生产力发 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复杂化,人们 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人们在观念中 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导致原始自然宗 教的产生。
2.自然宗教的基本形式
(1)大自然崇拜
崇拜大自然是原始人类最初的崇拜形式 之一,是原始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
崇拜对象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有关, 这些对象被崇拜的程度也与它们在人们生产 和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息息相关。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文地理学导论1.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与观念1.4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二章:人口地理学2.1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2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2.3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2.4 人口政策与人口规划第三章:城市地理学3.1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3.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3.3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3.4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第四章:经济地理学4.1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4.2 农业生产与农业地理4.3 工业生产与工业地理4.4 服务业与服务业地理第五章:文化地理学5.1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5.2 语言与文字的地理分布5.3 宗教与宗教地理5.4 饮食、服饰、建筑与节庆习俗的地理分布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二部分)第六章:政治地理学6.1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6.2 国家与领土的地理分布6.3 政区划分与政府治理6.4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第七章:社会地理学7.1 社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7.2 社会阶层与社区地理7.3 种族、民族与种族地理7.4 社会问题与社会地理第八章:旅游地理学8.1 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8.2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8.3 旅游者的行为与旅游市场8.4 旅游规划与旅游地理第九章:环境地理学9.1 环境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9.2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9.3 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9.4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第十章:地理信息系统(GIS)10.1 GIS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0.2 GIS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10.3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10.4 GIS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研究对象与方法、重要理论与观念、研究意义与价值。
2.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政策与人口规划。
初中地理宗教教案
初中地理宗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名称、分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要宗教的名称和分布。
2. 主要宗教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宗教的名称、分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教学难点:1. 主要宗教的分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宗教的分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宗教的特点。
3. 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宗教现象,激发学生对宗教分布和特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名称和分布。
3. 地图教学: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分析宗教分布的原因。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宗教的特点。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宗教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尊重宗教文化的意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和理解宗教文化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绘制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
2. 选择一种宗教,了解其历史、信仰和习俗,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案例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宗教文化,避免产生歧视和偏见。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旅游地理-第七章-宗教文化
知识要点
了解宗教的概念与起源
了解宗教与旅游的联系及中国宗教概况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和发展 的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派 别、供奉对象、宗教胜地。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概念
(一)宗教的定义 宗教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普 遍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支 配人们的思想、心理和生活,是以超自然的形 式在人们的头脑中颠倒和虚幻的反映。 (二)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 象。
2.佛教的主要节日 (1)佛诞节(浴佛节):纪念释迦牟尼诞生 的节日,时间为阴历四月初八,是日,以香水沐 浴佛像。 (2)涅槃节:时间为阴历二月十五,即纪念 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 (3)盂兰盆节(鬼节、中元节):时间为阴 历七月十五,佛教徒追祭祖先的节日。“盂兰盆 ”为梵文音译,意即“救倒悬”——救度亡灵倒悬 之苦。 (4)佛成道节:时间为阴历十二月初八,纪念释 迦牟尼得道成佛的节日。后每至这一天,老百姓 要以“腊八粥”供佛。
罗 汉 堂 配 殿 配 殿 西 配 殿 鼓 楼 楼 藏经阁 配 殿 配 殿 僧 舍
方丈室
法
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7.4
东 舍 配 殿 东 天王殿 钟 楼 2 楼 学 事 山 门 业 上 汉传佛寺的平面布局 的 大雄宝殿
韦驮天:佛寺护法神
调
顺
风
雨
六)佛教的教派和节日
1.佛教的教派 佛教产生于印度,却发展于中国。 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传 入的时间、途径、地区、民族文化及社 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 个派别,即汉地佛教(汉语系、大乘佛 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上座 部佛教(巴利语系、小乘佛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泰国佛塔
少林寺山门
喇嘛
发源地 神
分布
代表性 建筑
基督教
亚洲 西部
上帝
欧洲、美洲、 教堂 大洋洲
伊斯兰 教
阿拉伯 半岛
安拉
亚洲的西部和 东南部,非洲 的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
佛教
古印度
释迦 牟尼
亚洲的东部 和东南部
寺庙、 佛塔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主要语言有汉 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 语等。
德国柏林著名的洪堡大学创建人之一威 廉·洪堡曾说过:“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个民 族的精神和智慧”。但是多种语言共存的局 面正逐渐被打破。据语言学家推算,公元前 地球上曾有12000种语言存在,公元元年时降 为10000种,到15世纪时减少到9000种,而如 今只有2000多种。
国家
法 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
加拿大和非洲等地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等地
在东欧各国具有 广泛影响
国际交往中的重 要语言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欧洲西部
非洲东部 和南部
亚洲南部
大洋洲
北美洲
英语的分布
语言
使用范围
主要特点
英 语 英国、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印度等
俄 语 俄罗斯及其邻近的一些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法 依据。
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的穆 斯林有7亿多人。
埃及开罗寺庙
土耳其清真寺
上海沪西清真寺开斋节盛景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出家前的名字叫悉达多,生活在距今 两千五六百年以前,与我国的孔子同 时,活了80岁。他是释迦族人。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金刚经》
了解地球上的宗教与宗教地理
了解地球上的宗教与宗教地理地球上的宗教与宗教地理宗教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宗教差异也是丰富多样的。
宗教地理研究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实践,揭示了宗教如何在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就地球上的宗教与宗教地理进行探讨。
一、亚洲地区的宗教亚洲是宗教多样性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佛教、印度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是亚洲最主要的宗教系统。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并发展壮大。
印度教则在印度有着广泛的信仰群体,其教义包括崇拜多位神灵。
道教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尊崇道德修养。
伊斯兰教则是中亚和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者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二、欧洲地区的宗教欧洲的宗教以基督教为主,特别是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信仰最广泛分布在西欧国家,例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
东正教则主要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盛行,如俄罗斯、希腊、塞尔维亚等。
此外,欧洲还有一些其他宗教的存在,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犹太教信仰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而伊斯兰教信仰则主要由土耳其移民带入,如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有着相当数量的穆斯林群体。
三、美洲地区的宗教美洲大陆上宗教的多样性也非常明显。
南美洲以天主教为主导宗教,这一宗教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时期传入,至今仍在南美洲各国广泛信仰。
北美洲则包括多个宗教信仰,其中基督教在美国最为流行,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宗教的信仰,如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
四、非洲地区的宗教非洲的宗教主要包括传统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非洲传统宗教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并且对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殖民时代传入非洲,并且在非洲大陆广泛传播。
许多非洲国家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总结:地球上的宗教种类繁多,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
亚洲以佛教、印度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欧洲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美洲包括南北美洲,南美洲以天主教为主导,北美洲包括多种宗教信仰;非洲的宗教主要包括传统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亚洲的宗教地理与宗教问题
亚洲的宗教地理与宗教问题亚洲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背景和传统的大陆。
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相互交织,形成了宗教多元化的格局。
本文将探讨亚洲的宗教地理与宗教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对地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印度教印度教是亚洲最古老、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印度,现今在印度仍然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
印度教的核心信仰包括轮回转世、印度教教法、神灵体系等。
这些信仰构成了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基石。
印度教对印度的宗教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被视为印度教的圣地,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游客。
每年,数百万的信徒涌向印度,前往圣城瓦拉纳西、卡西、果阿等地,进行宗教仪式和朝圣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印度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同时,印度教也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在印度社会构建了一个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各个不同的阶层。
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亚洲最大的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信仰的宗教之一。
它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传播至整个亚洲地区。
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是“信仰真主,信托先知,执行命令,劝善戒恶”。
伊斯兰教对亚洲的宗教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是每个穆斯林心中的圣地。
每年,数百万的穆斯林信徒涌向这些圣地朝圣,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哈吉。
这不仅推动了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朝圣旅游业。
伊斯兰教在亚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信徒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塑造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此外,伊斯兰教对于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许多亚洲国家,伊斯兰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它对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播至整个亚洲。
它是亚洲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经济地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地理科学专业的任意选修课(二)目的:挖掘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充分认识文化差异,为经济区划、生产布局、城市规划、旅游业规划、环境保护等实践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三)开课对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级二、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教学、(二)考核方式:考查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20学时讲授:2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主要内容]:1.1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1.2 文化地理学的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及其科学体系1.3 文化地理学的性质及任务1.4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5 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1.6 国外文化地理学的发展[重点难点]:文化地理学的性质及任务[学生掌握要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文化与文化景观(2学时)[主要内容]:2.1 文化的基本概念2.2 文化的结构、功能与类型2.3 文化的起源与变迁2.4 文化生态2.5 外文化景观[重点难点]:文化的本质、文化景观[学生掌握要点]: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第三章语言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3.1 语言的起源3.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3.3 语言景观[重点难点]:语言的传播扩散与环境的关系、语言产生的条件[学生掌握要点]:语言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章文字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4.1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4.2文字的特征及类型4.3 文字与文化的关系[重点难点]:世界几种主要文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掌握要点]:文字与文化的关系第五章种族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5.1 种族的形成与分布5.2 种族生态5.3 种族文化景观5.4 种族文化区[重点难点]:种族文化景观的形成[学生掌握要点]:种族扩散与迁移第六章民族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6.1 民族的形成与划分6.2 民族与文化6.3 民族文化景观与民族文化区域[重点难点]:民族文化景观与民族文化区域[学生掌握要点]:民族的形成与划分作业题目:简答民族文化景观与民族文化区域第七章宗教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7.1 宗教的形成与分布7.2 宗教生态7.3 宗教文化景观7.4 宗教文化区[重点难点]: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掌握要点]:宗教的形成与分布第八章民俗与文化(2学时)[主要内容]:8.1 民俗概述8.2 生产习俗8.3 生活习俗8.4 信仰习俗[重点难点]: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掌握要点]:生活习俗与环境的关系第九章科学技术与文化(2学时)[主要内容]:9.1 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9.2 科学技术与文化9.3 科学技术与环境9.4 科技文化与区域发展[重点难点]: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学生掌握要点]:科学技术与环境第十章社会组织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10.1 家庭10. 2 社会组织10.3 沟通[重点难点]:社会组织与文化地理环境[学生掌握要点]:沟通与文化地理环境第十一章非物质文化景观(2学时)[主要内容]:11.1音乐11.2 美术11.3 戏剧舞蹈11.4 法律11.5文学作品11.6方志与游记[重点难点]:非物质文化景观与文化的关系[学生掌握要点]:非物质文化景观与文化的关系第十二章物质文化景观(1学时)[主要内容]:12.1建筑12.2 园林12.3 雕塑12.4 运河[重点难点]:物质文化景观与文化的关系[学生掌握要点]:物质文化景观与文化的关系第十三章聚落与文化(1学时)[主要内容]:13.1房屋13.2 乡村聚落与文化13.3 城镇聚落与文化[重点难点]: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学生掌握要点]:城镇聚落的文化景观第十四章聚落与文化地理区域[主要内容]:14.1文化地理环境区域的形成与划分14.2 世界文化地理区域14.3 中国文化地理区域[重点难点]:世界文化地理分区、中国文化地理区域分区[学生掌握要点]:文化地理环境区域的形成与划分第十五章文化地理学的应用[主要内容]:15.1 文化地理学的应用15.2 文化与文明建设15.3 文化与生态平衡15.4 文化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重点难点]:文化地理学的应用课题[学生掌握要点]:文化地理学的应用课题六、教材与教参(一)教材名称:文化地理学,夏日云张二勋著,北京出版社,1991年3月. (二)教参目录:陆丽姣. 人文地理学概论.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刘叔桢. 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4、陶立. 民俗学概论.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5、叶大兵. 头发与发饰民俗.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6、钟敬文. 民俗文化学. 中华书局,19967、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12-10。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7章
第七章文化地理学第一节人种、民族、民俗一、人种(一)人种的划分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
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 划分种族的标志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
(1) 毛发:亚洲人——直发欧洲人——波状发非洲人——羊毛卷发(2) 肤色:肤色深浅与皮下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
(3)身高:虽然身高与营养条件有关,但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4) 头颅形状:头型是人种特征的重要标志。
人类头型与头的上下和两侧脑的长成有关,因此在人种上,落后和进步种族之间头型指数具有一定差异,反映出脑量的差异。
头指数:眉间到后脑长度和两耳上方宽度之比。
目前黑人头指数约为65,地中海人为75,阿尔卑斯人为84,蒙古人为85。
在这些人种中,蒙古人的历史最为进步,白种人次之。
不过在近代人种大规模移动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和频繁,打破了古代的文化地区分化现象,出现了人类智慧和文化传播并非等同的现象。
本书(P.92)采用头骨指数(头盖骨的长宽比例)的指标,其公式为:头宽头骨指数= ——×100%头长(5) 鼻形:根据鼻梁的宽、狭或高、中、低来划分种族。
以鼻翼的宽度与鼻长度相比,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
(6) 血型:不同种族血型存在差异(书P.92表) 。
(7) 指纹:亚洲人——斗形纹最多黑种人——弓形纹最多欧洲人——箕形纹最多2. 世界种族的划分布尔民巴哈是西方人类学鼻祖,他把全球人类分为5种:高加索人、蒙古人、非洲人、美洲人、马来人。
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分为4大种群12个种族。
(1)白色种族群: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
白色种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广,包括欧亚大陆西部、从毛里塔尼亚到索马里的北非地区,西亚、南亚地区。
白色人种可分为:①北欧种族;②南欧种族;③印度种族(2)黄色种族群:皮肤黄色、毛发黑且直,眼褐色。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南亚》精品课件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自主学习二、 人口与经济
认真阅读教材P46,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南亚总人口约 15.4亿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5 , 三个人口过亿的国家: 印度(人 口最多)、 巴基斯坦 和 孟加拉国。
2、南亚各国都是 发展中 国家, 经济以 农业 为主。
3、南亚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分布特点:南亚以 热带季风 气候为主
温带大陆 性气候
高山高 原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主要受 纬度位置 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 位于 10°N--30°N之间,多属于 热 带。
自主学习一、 一年分三季
小思考: 南亚北部已属于中纬度, 但还是热带气候,这是为什么?
因为南亚北部有高山阻挡亚洲 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冬季气温偏高 ,因此还属于热带气候。
伊斯
兰教
主要盛行于巴基 斯坦、孟加拉国 和马尔代夫
主要流传 于印度和 尼泊尔
印度教
宗教
佛教
主要流传 于斯里兰 卡和不丹
佛不斯,印印尼,伊巴孟马
宗教与社会
印度教三神像
宗教与社会
伊斯兰教清真寺
宗教与社会
斯里兰卡佛 教建筑
佛教
宗教与社会
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部 ,建于1632年,它 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 格,被誉为“世界七 大建筑奇迹”之一。
4、合作探究 :结合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地形图,说一说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
件的关系。
5、
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印度的
、
。
以及
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合作探究:结合下图,说一说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中国的宗教地理与宗教问题
中国的宗教地理与宗教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地理和宗教问题。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宗教地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格局,而宗教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中一个需要被认真对待和解决的议题。
一、宗教地理的多元性中国的宗教地理具有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宗教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上。
中国境内的主要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这些宗教除了在国内各地存在之外,还与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宗教地理景观。
以佛教为例,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佛教寺庙或佛教信仰者,其中以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最为集中和有影响力。
佛教寺庙在这些地区不仅作为信仰中心,还成为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同样,道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较为盛行,尤其在福建、江苏、浙江等省份有着广泛的信仰群众和宗教遗址。
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地区,回族等少数民族是其主要信仰群体;而基督教则在河南、山西等地有着较为广泛的信仰群体。
二、宗教问题的现状和挑战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些宗教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宗教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首先,部分宗教组织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违法乱纪的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宗教之名进行非法募捐、敛财等活动,损害了信众的利益,破坏了宗教的社会形象。
此外,一些极端宗教活动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宗教组织加强监管和管理,以保障信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其次,宗教与社会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是宗教问题中的一大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些宗教信徒的行为举止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存在差异。
例如,佛教中强调“乞食”,但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另类和不合适的。
针对这种情况,宗教组织需要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最后,宗教与民族关系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共存的国家,维护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和谐共处是国家的重要任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学案(含答案)
2019-2020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2 《南亚》学案2020.031、准确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2、说出南亚的地形分布3、会分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影响4、了解南亚宗教文化5、了解南亚国家经济水平,区分农作物分布1、南亚地形区分布2、西南季风对南亚影响3、区分农作物分布【一】位置与国家1、地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2、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二】三大地形区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三】一年分三季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特点:一年分三季雨季:6月-10月,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凉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热季:3月-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候高温少雨3、季风对农业影响有利: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农业生产主要水源不利: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带来损害【四】宗教与社会1、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2、南亚是佛教、印度教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3、泰姬陵:印度建筑,体现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五】人口与经济1、人口稠密,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2、南亚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3、经济以农业为主(1)粮食作物水稻:分布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小麦:分布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2)经济作物黄麻:分布恒河下游棉花:分布德干高原西部(3)畜牧业:大量饲养牛羊等,印度将牛视为圣物,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4)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1、南亚地形区分布A 喜马拉雅山脉B 印度河-恒河平原C 德干高原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德干高原地势特点:西高东低【点拨】判断地势根据河流流向或地形分布2、对比比较印度河和恒河3、讨论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4、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原因地形因素,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1、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中的“西天”和“经”分别代表的是 ( D )A. 西亚、伊斯兰教B. 阿拉伯半岛、基督教C. 耶路撒冷、犹太教D. 古印度、佛教2、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B)A. 伊朗B. 印度C. 斯里兰卡D. 沙特阿拉伯3、关于德干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完整版)
02 世界主要语言
汉语
使用人数
分布地区
全球约15亿人使用汉语, 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
语言。
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 海外华人社区。
特点
汉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历史背景,包括文言文、
诗词、对联等形式。
方言
汉语有多种方言,如普 通话、粤语、闽南话、
客家话等。
英语
01
02
03
04
使用人数
全球约5亿人使用英语,是全 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地理隔离
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形成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地理隔离 的情况下,语言容易形成独立的分支,进而发展成新的语 言或方言。
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文化交流也是影响语言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 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和 融合。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人们传递着各种知识和文化信息。
道观
道教的道观通常设有神像、香炉 、符篆等设施,供信徒参拜和修
炼。
06 宗教冲突与融合
宗教冲突的原因与表现
领土争端
不同宗教团体之间因领土、领地或资源分配 问题而引发的冲突。
信仰分歧
由于教义、教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宗 教信仰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政治因素
某些国家或地区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因素来煽 动民族或宗教仇恨,导致宗教冲突。
和合共生
推动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和 谐共生,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分布地区
英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官方 语言,如英国、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
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教学难点:南亚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课时类型:新授课教学用具:多媒体呈现的地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照片,让学生简单说出他们的故事。
从他们取经所去的地方引出南亚,进行导入。
新课讲授1.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阅读教材,说出南亚范围2.指名朗读教材P41的阅读“南亚次大陆”,讨论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
3.读“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图,找出南亚在亚洲的方位,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南亚的海陆位置。
4.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赤道和北回归线,试着说出南亚的纬度位置。
5.读“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找出南亚的7个国家。
让学生上讲台指地图说出。
6.把南亚的国家按海陆位置的特点,看它们分别属于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7.在图上找出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并说出哪个国家与我国的国界是不连续的,分几段。
8.在图上找出南亚各国的首都和加尔各答、孟买两个城市。
并找学生上台边说边指给其他学生看。
9.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10.讨论南亚地形分为哪三大地形区,是怎样分布的,各有什么特点。
11.读“南亚沿78°E经线地形剖面图”,对照南亚地形图,说出各部分的地形区名称。
然后归纳南亚的地势特点。
12.读图,找出南亚的两条河流,并在图中进行描绘。
13.找出出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并根据地势判断其流向。
14.对比“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找出印度河和恒河分别流经的国家。
15.归纳小结,完成教材P42活动4。
回顾总结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单独发言,教师补充。
变式训练读“南亚政区图”,回答下题。
1.图中序号与其所在的国家组合中,正确的是()A.①—巴基斯坦B.②—尼泊尔C.③—斯里兰卡D.④—印度2.位于南亚和中国有三段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A.尼泊尔B.孟加拉国C.印度D.巴基斯坦3.有关南亚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A.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B.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C.自西北向东南分为三大地形区D.自西南向东北分为三大地形区4 .印度河干流流经的国家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D.尼泊尔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山脉:③_____________(3)半岛、岛屿: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4)濒临海域: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布置作业南亚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地区,为什么世界古代文明能在这个地区兴起?《南亚》学情分析《南亚》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完了《认识大洲》这一单元和《了解地区》的《东南亚》这一节之后来安排的。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宗教的地理环境
不同的地域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基督教
其实是起源于两河流域的西伯来人后来被欧 洲人所吸收发展,佛教起源于印度传播与亚 洲各国居多,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 当然还有有很多宗教各宗教又有不同的分支。 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则不一样,总之也不 一样。当然也就有矛盾,特别是基督教与伊 斯兰教之间。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第一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的分布 宗教地理环境 宗教景观 宗教人口因素
世界主要宗教
1.佛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世界宗教分布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 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 乔达摩· 悉达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他29 岁时开始修行,创立了佛教的教义。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 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景观
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影响。
宗教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许多常用 艺术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具有特 别的表现力。宗教影响宗教建筑的形式、朝向和稠 密程度及分布状况。在那些与生态关系联系紧密的 原始宗教中,宗教建筑的分布不广泛,其地位也不 突出。民族宗教体系中的宗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 而且宏伟壮观。如看伊拉克战争,在阿拉伯人的城 乡,精美华丽,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即使 在僻远的小村落里,穆斯林们也要建造清真寺以便 祈祷、奉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
(一)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 (二)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 (三)宗教习俗、禁忌、教义 与地理环境 (四)宗教的分布与地理环境
(一)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
• 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 事象的恐惧(雷电、风雨、地震 等)和崇拜(山、水、土地等)。
(二)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
(1)约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2)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发展: • 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10世纪普遍传 播——15世纪黄教兴起(前教达摩;后教 班禅)
(二)基督教
1、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奉耶酥基督 为救世主。 2、基本教义: 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 犯有原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 子耶酥基督才能获救。 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1)以超自然的神秘形式来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 是唯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体系,都相信和崇拜幻想 的、超自然的神灵,都认为物质世界和人的生死、 命运由神主宰等。(马克思、恩格斯) (2)每种宗教都有与宗教信仰中的上帝和诸神有关 的一套教义和信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繁琐的宗 教仪式,通过这些仪式表达其信仰。这样的仪式 往往在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时举行,如生与死、成 年、结婚。很多还按常规方式有规律地出现,如 多数西方国家都有礼拜天(星期日),有的人在 日出日落、晚上睡觉早上起床、用餐时都要祈祷。
• 世界主要宗教几乎都起源于西亚和南亚。西亚和南亚 位于北纬10-40度,属干旱气候和季风气候区。“人只 有靠眼睛才能升到天上,因此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 的”(费尔巴哈),天空是容易使人产生幻想的对象。 上述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夜晚, 因温差大所致的凉爽天气,摆脱了白天炎热给人们带 来的烦恼,人们心灵宁静,仰望苍穹,浩瀚星空和皎 洁明月及其有规律的运行和重复,使人浮想联翩,幻 想有一个天堂在星空之间,一个神灵的巨手在控制一 切。 • 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沙漠、烈日、干旱等严酷 的自然环境也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于 是,上帝、真主等便应运而生。
二、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宗教影响生态环境 (二)宗教影响政治地图变化 (三)宗教影响文化景观 (四)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 模式 (五)宗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 (六)宗教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功能
(一)宗教影响生态环境
• 许多宗教提倡不杀戮,对保护动植物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宗教某些习俗礼仪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不良 影响。如印度教禁吃牛肉,使神牛遍地, 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犹太教引导早婚、 多子,天主教不许堕胎,对控制人口增长 不利。
泰国曼谷的小乘佛寺
伊斯兰宗教建筑
罗马梵蒂冈教堂
法国圣米歇尔修道院与教堂
中国古庙
中国佛寺建筑屋脊走兽
(四)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模式
• 有的宗教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有的相反。罗马 天主教反对堕胎在内的现代人控制生育方法,使许 多天主教集中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分布密集。西 藏和蒙古是藏传佛教盛行地区,人口出生率低,分 布稀疏;解放前,西藏农牧民子弟必须二子有一人、 三子有二人当喇嘛或尼姑,而喇嘛和尼姑不得结婚 生育,使该地佛教越是兴旺人口增长越少。 • 20世纪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移到巴基斯坦,是宗 教影响人口迁移的显著例子。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一)移民:如基督教、犹太教的传播 (二)传播 1、交流与转教: 文化差异大的团体交流、婚姻交流、通过宗教统 治 的威望加速传播 2、有组织的传教 • 基督教:变度组织化的传教方式 • 佛教:僧侣的个人努力 • 伊斯兰教:阿拉伯商人与学者的作用
(三)领土竞争 1、和平共处:如中国,儒、佛、道三教的融合 2、竞争: 东方人信仰不稳定,可导致信仰转换及信 仰调和 • 伊斯兰教、基督教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3、排斥: 宗教见相互关系的最普遍的关系 A、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 B、宗教迫害:如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中,天主教与新 教的较量
(三)伊斯兰教 1、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立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有麦加迁至麦地那,建立政教 和一的宗教组织 8世纪出成为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世界宗教。 2、基本教义: 安拉为唯一神灵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并信死 后复活与末日审判,人生一切由安拉前定。严格遵守礼 拜与斋戒制度,行善病危安拉之道征战, • 经典《古兰经》
三、宗教的分类
原始宗教 古代宗教, 1、依宗教起源和演化阶段划分: 历史宗教 近现代宗教 民族宗教 2、以流传范围可划分: 国家宗教 世界宗教
一神教 3、以崇拜神灵的数量和变化可划分: 二神教 三神教
四、民族宗教
(1)犹太教: 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信奉《圣 经》(旧约),以部落神雅赫威为惟一的神。
3、发展 (1)公元4世纪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2)4世纪末,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立,形成两大宗教 中心,即: 东正教(正教):希腊化,拜占庭 天主教(公教):拉丁化 罗马 (3)1054年基督教东西教会正式分裂 (4)16世纪西部教会内部宗教改革,分化出新教派,称 为“新教” 4、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 盛唐时期传入中国,称为“大秦景教”,明清传教活
2.作用: 有组织的宗教对于人类社会既有极大 的反面作用也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宗教 在改革社会弊病、解除贫困、团结人民, 在促进艺术、教育和医疗的进步上具有巨 大的力量。但宗教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怂恿迫害异见者,支持殖民主义和剥削以 及妇女解放。
二、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一)宗教起源: 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是作为原 始人群的自发信仰产生的,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三)宗教习俗、禁忌、教义与地理环境
• 宗教许多习俗、禁忌、教义与地理环境有关。 • 1、如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有许多清规戒律, 其中有不吃不洁之物、自死的禽兽牲畜血液等条文, 与西亚天气炎热,食物易变质腐烂有关。 • 2、再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禁食牛肉,与南亚地 区气候条件和人口激增有关。公元前2000年,印度 人是吃牛肉的,后来人口多了,连续干旱使大量人 畜死亡,灾后恢复和维持正常农业生产,保持一定 量的役畜是必要的,于是佛教和耆那教先提出禁食 牛肉,印度教为争取教徒也在教义中增加这一条文。
天主教的组织
教会——具有多层级的结构。 神职人员分三级:
– 教皇
主教 枢机主教(红衣主教) 总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司铎) 本堂 副堂 修士,修女
组织与教堂 的分布考虑 了一定的地 理原则。
(2)东正教: 依附于其所在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中 心,没有统一的教会领袖 三级教阶制(牧首,主教,神父) 〈3〉佛教: 印度:寺院组织极为简单,长老负责 中国:方丈、班首、执事、小执事
(2)印度教: 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 最多的宗教。人分高低种姓,按“法”生活,死 后 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姓,反之则转生为低级种 姓,现实的不平等是有前生注定的而不能更改的。
(3)道教: 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以中国古代社会 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 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以
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 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 部落中。 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 始 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 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的现象。
(二)宗教发展: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宗教也 不断演变: 由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 崇拜——神灵崇拜; • 由多神崇拜——统驽众神的至上神崇拜— 一神崇 拜 • 由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世界性宗教
第七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第三节 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 第四节 宗教景观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一、宗教的定义及作用 1.定义: 关于定义:宗教现象本身以许多不同的 方式表达出来,以至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定 义。但是至少可以观察到这种人类文化成分 的某些特征:
(二)宗教影响政治地图变化
• 印度政治地图变化是典型一例。印度原为 英国殖民地,内部教派林立,宗教矛盾重 重。二战后,英国为达,把印度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 度国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国。
(三)宗教影响文化景观
• 不同的宗教区所呈现的文化景观不同,使 每个宗教文化区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泰国号称“黄袍佛国”,首都曼谷寺庙400 多座,占城市面积约1/6; • 西亚阿拉伯城乡,清真寺华丽宏伟,触目 皆是。
三、宗教组织 1、作用: 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 系、宗教仪式的参与、传教、布的重要推动力。是宗教 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2、不同宗教的组织表现不一样 天主教最严密,有教区;佛教基本没有教区;伊斯 兰教更没有传教士。 (1)天主教: 教会——解释教义、执行教规、管理信徒与传教的机 构。组织最严密。 神职人员分为三级:教皇、主教、神父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1、基督教: 遍及各大洲,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2、伊斯兰教: 亚、非、欧、美洲,以及西南亚与东南亚。 3、佛教:东亚、东南亚。
第三节 宗教与地理环境
宗教风俗、禁忌: 宰杀动物上: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 禁吃牛肉 • 工作时间与工作制度:周日休息的作息制度 • 资源的利用,某些经济活动受一定限制 • 伊斯兰教中妇女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受限 • 制
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
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 (4)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祭天地,崇孔 子,敬祖先,修身处世 (5)神道教:是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 的,最初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后 吸收儒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 步形成完整的体系。
五、世界三大宗教 (一)佛教 1、公元前4~5世纪,古迦比罗卫国王子悉达多 乔答摩创立了佛教 2、基本教义:人生“无常”、“无我”、“苦” 摆脱痛苦之路只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 定慧三学,彻底放弃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 生死轮回范围,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