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国学教案【篇一: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二.教学目标:1.会背《咏柳》(曾巩)。

熟读《幼学琼林(七)人事》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桃夭》(诗经)6、《题都城南庄》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一、教案内容:第一章《论语》选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运用《论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论语》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念。

难点:《论语》中的古文理解和应用。

1.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论语》的原文和翻译。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国学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1.4.2 原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论语》中的一段原文。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1.4.3 翻译解释教师给出原文的翻译和解释。

学生理解并记录重要观点和思想。

1.4.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应用到生活中。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互相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1.5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段《论语》进行自主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二、教案内容:第二章《诗经》选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国学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体验《诗经》中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难点:《诗经》中的古文理解和诗歌鉴赏。

2.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诗经》的原文和翻译。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国学诗歌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4.2 原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诗经》中的一首诗歌。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4.3 翻译解释教师给出诗歌的翻译和解释。

学生理解并记录重要观点和艺术特色。

2.4.4 诗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表达。

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2.5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诗经》进行自主阅读,并写一首仿写诗。

三、教案内容:第三章《孟子》选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孟子》的基本思想和伦理道德观。

六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在六年级国学教学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使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感恩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六年级国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捧读经典著作:学生将学习《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并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解读进行深入理解;2. 国学常识:学生将学习国学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3. 赋诗词曲:学生将学习古代的诗词曲,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创造能力;4. 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古典音乐会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5. 传统礼仪:学生将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如拜年、问安等,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交礼仪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国学经典的形象、声音和视频,增强学习的趣味性;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4. 听写演讲: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著作的听写和演讲,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书面测试:组织学生进行期中和期末的书面测试,检测他们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口头表达: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辩论等口头表达活动,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定,包括读书笔记、写作、诗词创作等,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4.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国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国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国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国学教学方案(精选3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消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写一份教学方案,为接下来的工作做预备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方案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国学教学方案(精选3篇),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国学教学方案1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

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校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校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同学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同学全面进展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内容学校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20首(以前没背的)。

学校三年级:诵读《千字文》,《古诗20首(以前没背的)。

学校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古诗30首(以前没背的)。

学校五年级:诵读《》,古诗30首(以前没背的)。

学校六年级:诵读《》,古诗40首(以前没背的)。

附:以上各级内容,按排的先后挨次背诵。

三、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抱负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一)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间及每周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每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

为减轻同学背诵古诗的负担,老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指导老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方案,依据方案诵读并且要与同学一起诵读。

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同学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

同学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舞同学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同学诵读的激情。

(三)一——六年级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支配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的定义与分类2. 国学经典著作简介3. 国学的学习方法4. 国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国学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内容。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国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

2. 结合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

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国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国学的定义与分类2. 第二课时:国学经典著作简介3. 第三课时:国学的学习方法4. 第四课时:国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第五课时: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教案示例:【第一课时:国学的定义与分类】1. 导入:简要介绍国学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国学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内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学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强调国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国学知识。

【第五课时: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一则国学典故或成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典故或成语故事,教师点评、指导。

4. 总结:强调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六、教学内容6. 诗词鉴赏与创作7. 书法艺术欣赏与实践8. 传统文化与民俗9. 中国历史与人物10. 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基本的诗词创作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国学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三字经》选读1. 学习《三字经》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分析《三字经》的语言特点,体会其韵律美。

第二课时:《弟子规》选读2. 讨论《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学会做人原则。

第三课时:《论语》选读1. 学习《论语》中的名言警句,领悟人生哲理。

2.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四课时:《大学》选读1. 学习《大学》中的八目,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2. 讨论如何将《大学》中的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五课时:《中庸》选读1. 学习《中庸》中的思想,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2.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庸之道。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学基本概念,阐述经典文本的含义和价值。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中的名句。

2. 学生能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含义,掌握其中的思想精髓。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2. 参考书目:《国学经典汇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等。

3. 网络资源:国学网站、经典文献数据库等。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三字经》选读,理解名句含义,体会韵律美。

第三周:学习《论语》选读,领悟人生哲理,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第四周:学习《大学》选读,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周:学习《中庸》选读,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七、教学活动1. 每周安排一节国学课堂,让学生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国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因此,小学国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国学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为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国学基本知识。

学生能够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精髓,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2.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国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通过国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

4. 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国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小学国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通过这些经典教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1.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2.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三字经》,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3.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内容丰富多彩,言简意赅,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通过学习《千字文》,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

小学国学教学应该注重启蒙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国学教案 六年级 教案

国学教案 六年级 教案

国学教案六年级教案教案标题:国学教案六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国学经典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笔记本、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国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Step 2: 学习国学经典(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和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一部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

2. 学生阅读该国学经典的相关章节,并做好笔记。

Step 3: 学生活动(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相关作品,如诗歌、绘画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Step 4: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国学知识。

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继续阅读国学经典的其他章节,或者写一篇关于国学的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国学知识竞赛或相关活动,拓宽国学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国学文化展览或讲座,增加学生的国学体验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创作作品的质量。

3.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展示个人和团队的成果。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

(2)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学内容。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弟子规》选读1. 学习《弟子规》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讨论《弟子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三字经》选读1. 学习《三字经》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分析《三字经》中的故事,学习其中的道理。

第三课时:《百家姓》选读1. 学习《百家姓》中的姓氏,了解其来源。

2. 讨论姓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千字文》选读1. 学习《千字文》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分析《千字文》中的韵律,感受其美感。

第五课时:《大学》选读1. 学习《大学》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讨论《大学》中的道理,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国学经典中的名句和故事,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国学知识,引导学生理解。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国学经典中的名句。

2. 学生能够理解国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资源:1. 国学经典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等。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知识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国学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中的名句和故事。

3. 讨论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国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难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五、活动形式及方法:1、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儿童会背诵。

2、要持之以恒,最好每天10分钟,分几个时段诵读。

3、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创造良好的诵读校园环境,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

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4、循序渐进——儿童自然成诵的速度会逐渐加快,因此要采用渐进的方式。

5、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利用夕会和路队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

小学六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小学部)《国学》教学工作计划六(2)班制定人:李宝升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儿童天真未泯之时,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藉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利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秉性淳良的儿童,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1、加强儿童的理解力与记忆力。

2、增强儿童的阅读及背诵能力,加强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对基本伦常应有的概念,知道孝顺父母的重要。

4、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的一些正确态度,学会一些做事的方法。

5、帮助学生立下志向,做个人格好、有担当的好人。

6、熟读并背诵《论语》相关章节,逐步落实到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人手一本《论语》四、具体落实要求:(一)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正确态度1、对人:明白五伦的关系,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他人;教导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晓喻见贤思齐、知恩报恩的道理。

2、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的重要;要求「事勿忙,忙多错」的做事方法;注重礼仪、讲求信用,建立威仪与守信的观念;教育「承担责任、知过必改」是善良的品行;培养「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教导是非判断的能力,并培养好学的精神。

3、对物:灌输日常生活必须「节用爱物」,还要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

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对物品也要有恭敬爱惜之心,这样才能用得久远,常保如新,而且使用方便。

(二)教导学生落实经典的教诲1、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正:心正、身正、椅正、书正精神抖擞,读诵要求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落实每天读诵2、讲解做人的道理──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弟子规》。

例如:对长辈礼敬的应对、与同学友爱的相处、公共场合的行仪,个人优秀品格的培养,这些在课堂上都要详细地教育。

3、游戏中学,引导孩子,发挥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四)帮助孩子立下志向向孩子介绍古今中外圣贤之人,以他们奋斗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

《国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国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国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本学期的《国学》课程,把《历代散文选》作为国学教材。

这些优秀的散文具有经典型和可读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且与学生的写作实际紧密联系。

本册教材的编选兼顾了朝代、作家、作品、作品内容等方面的平衡,灵动活泼、文采飞扬、平易自然、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思想积极向上、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名人逸事、灵山秀水、抒情感怀、道德文章等。

基本上涵盖了写人、记事、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

每单元有四篇文章,课文的先后顺序是按照作者生活的朝代来安排。

每篇课文包括一篇原文、一篇译文、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溯源、古诗撷英等六部分内容,另外还会根据每篇教材的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练习,例如:连一连、查一查等。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广泛,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与《弟子规例行表》相互结合,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六册教学进度安排如下:背诵内容:第一课寒食以及传统节日与相关习俗第二课永王东巡歌第三课群季俊秀至飞羽殇而醉月第四课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五课汉字家族:日第八课文章从“稍近到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国学的基本知识,如《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的基本理念。

(2)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国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国学概述1. 国学的基本概念2. 国学的重要性3. 国学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论语》选读1. 《论语》简介2. 《论语》名句解析3. 案例分析:孔子的智慧第三课时:《道德经》选读1. 《道德经》简介2. 《道德经》名句解析3. 案例分析:老子的智慧第四课时:国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国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 国学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3. 角色扮演:国学在我生活中的实践第五课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2. 做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3.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教学措施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国学知识。

2. 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国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国学知识的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时间1课时/每周,共5课时。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2. 参考书籍:《论语译注》、《道德经译注》等3. 网络资源:国学经典网站、传统文化论坛等4. 实物资源:孔子像、老子像等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国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论语》和《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

国学教学计划国学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措施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1)每天利用“文学广角”,向学生介绍名言警句增广贤文或诗歌,让学生摘录在读书笔记上,并在晨会时简单地加以介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种类。

教室黑板的左侧,摘录诗文或名言佳句。

黑板右侧摘录是《增广贤文》,教室环境也要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还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2)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

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学生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选姜英秀为班级诵读长,黑板每天更新一个内容,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

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

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亲子诵读。

(3)除了学校安排的阅读课以外,每周固定安排周五的早读为课外阅读交流时间,学生就最近读的《国学经典》中的语段进行交流。

(4)、每月固定时间,组织学生汇报本月的阅读情况,并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实施奖励措施。

每月一次讲故事比赛,内容为《百篇故事启迪》中所述故事。

(5)、每天的晨会都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读背《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中的句段,以及古诗。

老师做适当讲解,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6)利用班会开展《增广贤文》和《声律启蒙》古诗词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班主任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选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

2. 诗词鉴赏:《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3. 散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 难点:理解散文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分析诗词的意境。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实践操作法: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国学经典文本、诗词图片等。

2. 课堂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实施:a. 讲解国学经典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b. 分析诗词意境,让学生感受国学之美。

c. 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d. 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诗词鉴赏水平的提高。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料:国学经典原文、译文、注释等。

2. 图片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诗词意境画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2. 第3-4周:鉴赏《春晓》、《静夜思》等诗词。

3. 第5-6周: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散文。

国学教学计划(通用8篇)

国学教学计划(通用8篇)

国学教学计划(通用8篇)国学教学计划(通用8篇)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教学计划(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教学计划1一、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班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二、教学理念:1.诵读化。

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弟子规》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诵读记忆《弟子规》的精华内容,他们将会终生受益。

因此,应应让学生诵读中直面经典,与课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教师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有效发挥诵读的功能。

读法要多样: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对读……2.情境化。

情境化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情境与韵律中,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

让学生在书声、音乐与表演中,入其境悟其理,享受诵读的快乐。

3.故事化。

故事化的教学方法就是用经典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弟子规》读本所选故事,是历代名人故事,基本吻合《弟子规》相应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课程,把作为国学教材。

这些优秀的散文具有经典型和可读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且与学生的写作实际紧密联系。

本册教材的编选兼顾了朝代、作家、作品、作品内容等方面的平衡,灵动活泼、文采飞扬、平易自然、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思想积极向上、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名人逸事、灵山秀水、抒情感怀、道德文章等。

基本上涵盖了写人、记事、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

每单元有四篇文章,课文的先后顺序是按照作者生活的朝代来安排。

每篇课文包括一篇原文、一篇译文、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溯源、古诗撷英等六部分内容,另外还会根据每篇教材的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练习,例如:连一连、查一查等。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广泛,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
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与相互结合,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六册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次学习内容第二周第1课介之推不言禄第三周第2课谢太傅盘桓东山第四周第3课春夜宴桃李园序第五周第4课记承天寺夜游第六周第5课三峡第七周第6课小石潭记第八周第7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第九周第8课白洋潮第十周第9课登楼赋第十一周第10课秋声赋第十二周第11课岳阳楼记第十三周第12课山中花树第十四周第13课诫子书第十五周第14课论文第十六周第15课五柳先生传第十七周第16课陋室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