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合集下载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 步骤三:这首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的无感门慨。
鉴赏方法二: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诗句,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四、方法小结
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细节、外貌、以及侧面描写等角度入手分析 ,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比如动词,形 容词。 2、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关注注释,结 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作业:(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人物形象
一、分类别,明特征
人 物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 (偏重抒情的诗歌)

作品中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 (偏重叙事的诗歌)
回顾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 《声声慢》中孤苦无依的李清照
抒情主人公 的自我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外柔内刚的刘兰芝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英姿飒爽的周瑜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规范答题: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

专题4 古代诗文阅读2 古代诗歌阅读 第2部分 第3课时 形象题_人物景三大考法辨析清

专题4 古代诗文阅读2 古代诗歌阅读 第2部分 第3课时 形象题_人物景三大考法辨析清

[白话诗歌]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解题技法] 1.鉴赏事物形象“两方面” (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 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 关内容进行分析。 (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 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答案]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 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 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 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白话诗歌]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练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举起酒杯,好似举起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 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在端砚中磨出浓浓墨汁,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礡。 转眼间,我收起书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初夏江村 高 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 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 到青丘乡间隐居时。②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诗歌的形象知识点总结

诗歌的形象知识点总结

诗歌的形象知识点总结形象是指诗歌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揭示而形成的具体意象,诗歌中的形象具有可视性、感官性、动态性、深层性和影响性等特点。

形象是诗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清晰、具体的形状和意象,它可以产生感受,引起联想,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和深刻的揭示,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形象不仅可以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感受,而且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达到共鸣和沟通的效果。

2.形象可以丰富诗歌的语言,增加诗歌的艺术魅力。

形象的丰富多彩、生动具体、深刻细腻、独具匠心,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化,从而增加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形象可以给诗歌以独特的艺术形象。

形象是诗歌语言的精华,它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揭示而形成的具体意象,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产生感受,引起联想,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形象丰富多彩、生动具体、深刻细腻、独具匠心,它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嗅觉形象、味觉形象,以及心理形象、精神形象等。

形象可以通过具体事物和具体场景的描绘和深刻揭示而形成,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形象、具体的动作形象、具体的场景形象、具体的情感形象等。

形象丰富多彩、生动具体、深刻细腻、独具匠心,具有可视性、感官性、动态性、深层性和影响性等特点。

形象是诗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清晰、具体的形状和意象,它可以产生感受,引起联想,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形象不仅可以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感受,而且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达到共鸣和沟通的效果。

形象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揭示、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深刻描绘、对情感意蕴的生动表现和深刻揭示、对社会现实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反映等。

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它可以通过对事物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揭示,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产生感受,引起联想,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一. 概念解析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1)人物形象:一是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一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如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

(3)事物形象:托物言志诗中所吟咏的形象。

鉴赏诗歌形象的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就是指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或社会意义。

鉴赏景(意境):就是指把握意象或意境的特点(色彩、氛围、情调等),评价意象或意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义鉴赏物:就是指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物的神韵,进而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志向。

二形象之人1具体要求(1)把握形象的特征(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A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等,从中可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B分析诗中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的渲染、烘托、衬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情感、思想。

环境作用:a为人物出场设置背景b烘托人物性格c表现人物情趣C不能仅简单概括人物性格,要根据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 答题模式例如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试分析这首词的人物形象。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第一步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概括形象特征)】词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有时要简单些)】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意义、表达了什么感情。

】温馨提示:要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诗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答题步骤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特别要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形象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

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三、诗歌常见意象及分类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投笔。“投笔”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词《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 老边州。”
(2)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景物形象(包含意象、意境)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 达主观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即“意象”。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 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 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人物形象的分类
2.诗人自身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 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诗人自身形象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 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自身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塑造的是一个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诗人自身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饮酒》中塑造了一个归隐田园的诗人自身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诗人自身形象。 •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 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诗歌的形象、意境

诗歌的形象、意境

三、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 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 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 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 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为何端。
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
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 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 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 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 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 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 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用准确的词语概括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清幽明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雄浑壮阔)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凄凉冷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凄苦悲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夕南亭怀辛大》 (清爽幽静)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万俟咏 《山驿》 (萧瑟凄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旷远孤寂)

赏析诗歌的形象

赏析诗歌的形象

赏析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是诗歌中用以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人物、事物或景物。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描述其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

这些形象可以是对现实人物的描写,也可以是诗人虚构的人物。

在赏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通常用来象征或比喻某种意义或情感。

这些形象可以是现实中的事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事物。

在赏析事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以及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3. 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通常用来渲染气氛或表达情感。

这些景物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在赏析景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描绘手法、意境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把握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2.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注意形象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表达效果和艺术特点。

4.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形象体系,注意形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一、诗歌形象的分类

一、诗歌形象的分类

一、诗歌形‎象的分类‎‎‎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

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①诗‎中的主人公‎形象。

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

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

②诗‎人自己的形‎象。

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意象)。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中的形象‎。

例如杜牧‎的《山行》‎,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①‎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青衫泪‎湿、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诗歌鉴赏——形象意境类

诗歌鉴赏——形象意境类

诗歌鉴赏——形象意境类所谓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

形象分类:人物、景物、事物。

提问方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作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这首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试对这首诗所吟咏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试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步骤:分析诗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诗歌塑造的形象。

设题类型:人物形象的特点?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如何评价该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就是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①什么形象;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指出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要注意“盖帽”,即说出形象的总体特征(特点+身份),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塑造方法:正面描写:语言、肖像、动作、神态的描写。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一个典型的细节等。

如《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肖像描写)侧面描写:关注其他人物、情节、环境等的描写。

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侧面描写)【例题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专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的形象

专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的形象

微点突破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分类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因此必然带有诗
鉴赏抒情 人的个体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
人物 主人公的形象 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
形象
诗人自己。
鉴赏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诗中所塑 鉴赏诗歌所刻
造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 画的人物形象
苦、反对征伐的诗人形象。
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 儿女情长
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
艺术形象。
1.常见题型 (1)(2018·江苏高考)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 如此表现的原因。 (2)(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3)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诗歌(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6)某一句(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 忧民
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人物形象
示例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寄情山水、归
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 隐田园的隐者
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多种景 景物
物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 形象
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李贺的《马诗》,描绘了一匹威武 事物

诗歌的形象和意象

诗歌的形象和意象

诗歌的形象和意象诗歌形象(意象)分类:1.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2.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诗歌中的表象意象和意境好的诗歌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是借助于观察、联想和想象形成表象、意象,进而把意象组成意境,创造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其中观察、联想和想象属于思维过程,表象、意象、意境则是思维的对象和产物。

写出的诗又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句子、篇章。

所以必须先交代一下表象、意象、语言和意境的关系。

关于表象、意象、意境的区别和联系,可以通过郑板桥的一段话来加以粗略的说明。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是对绘画过程的概括,也可以说是对形象思维过程的概括。

这里的“眼中之竹”就是“表象”,“胸中之竹”就是“意象”,“手中之竹”则是组织意象、形成“意境”构成作品的过程。

“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留在头脑中的形象,是人们通过感知活动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气味、味道、软硬等特征,也就是我国古人称之为“象”的东西),它形成于感觉知觉过程中,保存在大脑里。

表象虽然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但基本上还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摹写,可以说是事物的客观形象。

“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形象)。

它已不单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是蕴含着主体思想情感的形象。

譬如,郑板桥胸中之竹,已不是一般竹子的形象,而是一种坚强挺拔、不畏风雨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形象。

当竹子的形象被赋予这样品格的时候,它已变成了一种意象。

类似的,老虎的形象,成为力量、勇猛的象征,松树的形象,代表着长寿或坚强,鸟的形象代表吉祥、忠贞、爱情,如此等等。

简言之,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

“意”是作为主体的人所体验的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颖悟以及审美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以及读者的“情”、“理”、“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什么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

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作者的动作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义)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意义)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

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半夜,四野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一声鸣叫。

(步骤一)作者描绘出月下西园凄清寂静的景象,(步骤二)抒发了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的情怀。

(步骤三)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6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3分。

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

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4分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6分南乡子唐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1)离愁别绪或思乡之愁或离恨2)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04高考海南卷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鉴赏提示:“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

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

(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

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动景。

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

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问题: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

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