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中捕捉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2. 捕捉人物形象的方法:教授如何从诗歌的、诗句、意象等方面捕捉人物形象。
3. 理解人物性格: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4.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实例: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诗歌,尝试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交流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会捕捉和理解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捕捉方法及理解人物性格。
2. 案例分析法:以《琵琶行》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选取诗歌进行实际操作,锻炼鉴赏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堂讲解:45分钟2. 案例分析:30分钟3. 学生实践:15分钟4. 交流分享:10分钟5. 课堂总结: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段音乐或故事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2. 讲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3. 捕捉人物形象的方法:教授如何从诗歌的、诗句、意象等方面捕捉人物形象。
4. 理解人物性格: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5.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实例: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
诗歌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表现力。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和性格。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表现出来。
人物形象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第二章:人物形象的描绘方法2.1 外貌描写描述人物的外观特征,如容貌、身材、衣着等。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绘的形象性。
2.2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语表达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运用对话、独白等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
2.3 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其性格和情感。
运用动态的动词和形容词,生动描绘人物的动作。
2.4 心理描写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思想、感情、欲望等。
运用内心独白、梦境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3.1 人物之间的互动分析诗歌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冲突。
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揭示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变化。
3.2 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分析人物与诗歌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3.3 人物与主题的联系分析人物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通过人物的形象和行为,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
第四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4.1 细致阅读与感知仔细阅读诗歌,感知人物形象的整体印象。
注意诗歌中的细节描述,捕捉人物形象的特征。
4.2 分析与解读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性格。
解读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4.3 欣赏与评价欣赏人物形象的描绘技巧和艺术效果。
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选取一首具有典型人物形象的诗歌。
《登鹳雀楼》(王之涣)5.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特征。
分析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和人物与主题的联系。
5.3 实践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完整版)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含答案+方法+知识积累,简明扼要)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2.鉴赏诗歌形象的语言表述。
景物形象诗歌的形象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作为描写客体的对象【知识储备】1、诗词人物形象的分类:①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静女》中,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②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如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A,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和他人。
3、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知人论世,关注注释。
(需要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更多的,需要同学们关注诗词后面的注释。
)②分析文中出现的景物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环境气氛能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烘托作用。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就是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质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在分析人物所处环境时要注意分析时间、地点、天气、周围的景物以及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③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用四字词语概括形象特征。
【高考链接】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题: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请你打打分】【答案一】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答案二】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
诗歌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第二章:诗歌中的人物描写2.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包括容貌、服饰、体态等。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2.2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语言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心理3.1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展示其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通过内心独白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动机。
3.2 情感表现情感表现是指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展示人物的情感状态。
通过情感表现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4.1 人物关系的基本类型人物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基本类型。
人物关系可以通过诗歌中的互动和描写来展现出来。
4.2 人物关系的作用人物关系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可以增加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第五章:诗歌中的人物与环境5.1 人物与自然环境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可以营造出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基调。
5.2 人物与社会环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和互动可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通过社会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答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诗歌是一种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
2. 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3.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实践案例。
三、教学重点1. 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内涵。
2. 分析和欣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
2. 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诗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教案内容待进一步补充。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诗歌资料,包括经典诗歌和人物形象鲜明的诗歌。
2.为学生准备一份诗歌人物形象分析的参考指南,以便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白板等,以便展示诗歌和相关的图像资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著名诗人的画像,引发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讲授新课: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分析和欣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4. 分享交流: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和鉴赏结果,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考虑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思考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困难,教师应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和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分析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第四单元《诗歌与戏剧》中的《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歌,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2.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手法鉴赏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画作,一幅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插画,另一幅为《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插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画作中的人物形象给你什么感觉?他们之间有何联系?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歌,尝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1)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物形象及情感。
a. 诗人形象:困顿、坚韧、乐观。
b. 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执着。
(2)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人物形象及情感。
a. 诗人形象:英勇、豪迈、自信。
b. 情感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一步深化对诗歌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2. 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形象——困顿、坚韧、乐观;情感——无奈、执着。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人形象——英勇、豪迈、自信;情感——忠诚、关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高》一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情感。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诗歌的人物形象类型。
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1、导语: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也做这种题型。
那么,你们平时喜欢做诗歌鉴赏题吗?为什么呢?一是读不懂诗歌。
诗人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没有掌握做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技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板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板书)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一)分析描写手法例题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与特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意义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3.2 讲解: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与特点1.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第二章: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2.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学会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2.2 教学内容外貌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外貌的描绘语言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语言的表现动作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动作的描绘心理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关系: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2.3.2 讲解: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2.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构成要素2.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第三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3.1 教学目标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3.2 教学内容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了解两种描写方式在人物形象中的运用对比分析与象征手法:掌握这两种鉴赏方法的技巧与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情感与价值观创作背景与历史文化:了解诗歌背后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文化对人物形象的影响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鉴赏诗歌人物形象3.3.2 讲解:讲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3.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方法3.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第四章: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与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优缺点与价值分析诗歌人物形象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与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和评价诗歌人物形象4.3.2 讲解:讲解分析和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4.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4.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第五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综合训练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理解能力5.2 教学内容提供一组诗歌,要求学生进行人物形象鉴赏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或多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构成要素、鉴赏方法和评价5.3 教学过程5.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鉴赏5.3.2 讲解:讲解综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5.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综合鉴赏5.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鉴赏第六章: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6.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掌握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6.2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分析具体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3.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6.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第七章:现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7.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掌握现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7.2 教学内容现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现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分析具体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7.3.2 讲解:讲解现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7.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7.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鉴赏现代诗歌人物形象第八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实践与应用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理解能力8.2 教学内容提供一组诗歌,要求学生进行人物形象鉴赏实践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或多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构成要素、鉴赏方法和评价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实践鉴赏8.3.2 讲解:讲解实践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8.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实践鉴赏8.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实践鉴赏第九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拓展与深化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深入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综合理解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背景探讨诗歌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的关联研究诗歌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拓展与深化诗歌人物形象鉴赏9.3.2 讲解:讲解拓展与深化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9.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拓展与深化9.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拓展与深化第十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评估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综合理解能力10.2 教学内容评估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过程与结果反思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分析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中的优点与不足10.3 教学过程10.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评估与反馈10.3.2 讲解:讲解评估与反馈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0.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评估与反馈10.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5篇模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5篇模版)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谒金门(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理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含义了解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的作用第二章: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2.1 外貌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理解外貌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2.2 语言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理解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第三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3.1 直接描写法学习直接描写法在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中的应用练习运用直接描写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3.2 间接描写法学习间接描写法在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中的应用练习运用间接描写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第四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实例4.1 举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内涵和特点4.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互相交流,提高对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第五章:诗歌人物形象的创作与表达5.1 创作指导学习如何创作具有生动人物形象的诗歌理解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外貌、语言等描写方法5.2 创作练习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互相评改,提高诗歌创作能力第六章: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分析6.1 情感与诗歌人物形象理解情感在诗歌人物形象中的体现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情感6.2 情感鉴赏实例分析具体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理解不同情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影响第七章:诗歌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7.1 对比分析的方法学习对比分析在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中的应用练习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7.2 对比分析实例分析两首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理解对比分析对深入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作用第八章:诗歌人物形象的文化背景8.1 文化背景与诗歌人物形象了解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分析文化背景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影响8.2 文化背景鉴赏实例分析具体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文化背景理解文化背景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鉴赏的重要性第九章: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性鉴赏9.1 综合性鉴赏方法学习综合性鉴赏方法在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中的应用练习运用综合性鉴赏方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9.2 综合性鉴赏实例分析具体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综合性鉴赏理解综合性鉴赏对全面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作用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总结总结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10.2 拓展探索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更深入研究方向推荐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拓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与人物形象补充和说明:诗歌的基本特点包括韵律、节奏、意象等,这些特点对于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
【教案】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教案】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2. 学会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 培养对古代诗歌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2.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寓意;2. 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古代诗歌材料;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代诗歌,思考其中的人物形象;2. 提问:什么是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为什么我们要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讲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如:性格特征、外貌特征、行为举止等;2.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如:通过诗句描绘、通过景物衬托、通过对比等;3. 举例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如《登鹳雀楼》中的诗人形象、《江雪》中的渔翁形象等;4.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分享讨论成果。
三、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出指导和改进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方法;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举例分析和分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了所学内容。
在总结环节,学生对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拓展任务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首古代诗歌,并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六、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讲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2.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如:通过诗句抒发、通过景物映射、通过对比强调等;3. 举例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人形象、《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儿童形象等;4.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并分享讨论成果。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理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包括外貌、性格、动作、心理等方面。
2. 诗歌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在诗歌中起到展现主题、表达情感、塑造意境等作用。
3. 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观察外貌、分析动作、品味语言、感悟心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3. 第三课时:分析具体诗歌人物形象,进行鉴赏实践。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诗歌鉴赏作业:布置相关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分析深度。
七、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收集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诗歌文本,用于案例分析和鉴赏实践。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参考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3.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和讨论报告,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即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1)步骤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即一句话“盖帽”(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有表现手法,也可概括)(3)步骤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重点。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张水部,张籍。
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
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②舅姑,公婆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这一主题,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章《诗歌的鉴赏》。
具体包括: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类,掌握如何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会评价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类及其特点。
2. 学会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3. 能够评价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评价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学会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不同人物形象的诗歌作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人物形象分类,结合教材中的诗歌实例进行分析。
a. 知识讲解:介绍人物形象的分类(如英雄、美人、隐士等)及其特点。
b.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课堂互动。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人物形象的诗歌,并进行课堂展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类:英雄、美人、隐士等。
2. 分析、鉴赏方法:观察、联想、对比等。
3. 艺术价值评价: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感染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描绘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评价其艺术价值。
2. 答案示例:以教材中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中的诗人形象,评价其艺术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描绘人物形象的诗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表现,指导他们提升写作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示例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人物形象》,详细内容包括《诗经》中的《卫风·硕人》,杜甫的《佳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诗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感受诗人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及塑造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人物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a. 讲解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b. 分析《卫风·硕人》中的人物形象,讲解塑造手法。
c.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歌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杜甫的《佳人》为例,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类:描绘、象征、寓意。
2. 塑造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3. 情感表达:通过人物形象传达诗人的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人物形象。
2. 答案要求: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分析塑造手法,阐述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人物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2.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答案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设计
众里寻他慧眼识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教案备课人:李彦平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能规范组织答案。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名篇佳作历久不衰。
我们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
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内涵: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举例:李白《静夜思》崔颢《长干曲》(三)课内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提问:词中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四)规范答题:步骤1:说特点(特征+身份)模板: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____、____的____形象。
步骤2:析例句(描写手法+分析特征)模板:通过____手法,翻译句子,表现了人物的____特征。
步骤3:明作用(借形象抒情)模板:作者通过____形象表达____感情。
(五)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闺妇形象。
王昌龄《闺怨》2、少女形象。
崔颢《长干曲》3、战士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4、隐者形象。
陶渊明《饮酒》5、游子形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六)分析人物形象1、例题引路:例一:本诗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采莲子[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例二: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1.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人物形象诗歌,逐步引导学生分析。
2.采用提问、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3.结合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随堂练习应:
1.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作业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古代人物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中的人物给你什么感觉?画家是如何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的?”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2.知识讲解(15分钟)
(1)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四、情景导入
1.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具,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要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4.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帮助学生解决了疑问?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确保学生听懂。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时间要充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课程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一、教案简介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特征和性格。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学习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特征和性格,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特征和性格。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文本、相关资料等。
六、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七、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八、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九、诗歌人物形象的典型分析十、诗歌人物形象的教学实践十一、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策略与技巧十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案例分析十三、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拓展与延伸十四、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评价与反馈十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教学资源与推荐阅读六、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基本概念:介绍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解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分类:区分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如主角、配角、群像等,并分析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七、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1. 描绘:讲解如何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绘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 象征:探讨象征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应用,如通过环境、物品等象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八、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1. 情感的作用:分析情感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2. 情感的表达方式:讲解直接和间接两种情感表达手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九、诗歌人物形象的典型分析1. 典型人物形象:介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李白、杜甫等。
2. 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分析、背景研究等方法,深入理解典型人物形象的内涵。
十、诗歌人物形象的教学实践1. 教学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诗歌人物形象教学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诗歌的人物形象类型。
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1、导语: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也做这种题型。
那么,你们平时喜欢做诗歌鉴赏题吗?为什么呢?一是读不懂诗歌。
诗人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没有掌握做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技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
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板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板书)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
(一)分析描写手法
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
“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二)借助旁物字斟句酌
例题分析: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例题分析: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身份)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性格—具体分析))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意义)这三种方法是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有的诗歌运用一种方法可以解题,有的诗歌需要这几种方法综合起来才能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只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还不行,还要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毕竟我们是要把它写出来,让阅卷老师看的,那么这种题型是怎样组织答案的呢?三、答题步骤(板书)
1.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概说)
2.简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指出人物形象的意义。
(不一定)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我们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回答,不要答非所问。
现在我们做一下练习,看同学们掌握的怎样?
四、随堂练习
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身份)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
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
(具体分析)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意义)
五、真题再现
(2010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打扫,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六、知识积累:
常见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
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这节课我们就讲这些,现在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人物形象的类型、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这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七、课堂小结
(一)鉴赏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3.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二)答题步骤
1.概括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八、课后作业:《三维设计》P225 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