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梳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一、《民族团结一家亲》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少数民族的地位保障、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统一思想、加强团结。

1. 中华民族的演变和发展历程2. 少数民族特殊政策和地位保障3. 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二、《改革开放》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并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向学生们展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影响。

学生们需要明白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1. 改革开放政策的诞生2.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3. 典型案例对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三、《生命起源和进化》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生物界内各类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学生们需要了解生命地球的历史、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以及生命地球最初的环境条件等知识点。

1. 生命起源和生命地球的历史2. 进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3. 生物界内各类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四、《社会主义建设》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包括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 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第一个阶段2. 社会主义建设背景和基本理念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改革和三大改造五、《科学与技术》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方法,科技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科技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科技前沿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1.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方法2. 科技领域中的典型发明和创新3. 科技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六、《中华文化传统》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1、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这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土地改革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 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同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等方式实现改造。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一、秦朝的统一和变革1. 秦统一六国:秦始皇继位后,经过多次战争,统一了当时六个分裂的诸侯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2. 重视农业,加强中央集权:在秦朝,皇帝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大力实行农业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3. 对外扩张:秦始皇远征南方,攻打百越和南越,增加了秦朝的疆域。

并且在北方修筑了万里长城,加强边境防御。

4. 法家思想的兴起:秦朝泰山之变后,秦朝的统治者采纳了法家的思想,以法律和法令来管治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汉朝的兴起和文化发展1. 汉武帝大力实行经济和农业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实力。

2. 汉文帝推崇儒家思想,提倡德治,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3. 科举制度的建立:汉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人才,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也为中国历史上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4. 文化繁荣:汉代文学、史学、哲学、科技、艺术等都有重要的发展,前汉时期兴起了王褒文学,唐岛港文学等重要的文学流派。

韩非子、刘向、司马迁、班固等名家在史学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和创新。

三、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1. 三国时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

2.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蜀汉家训中提出了以仁为本、以义为重、以礼为本的思想,反对以武为本的观念。

3. 同盟倡导者孙策和蜀汉的关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曾在军事上赢得了江陵之战和赤壁之战两个著名战役。

4.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但政治分裂和战乱造成了国家的破坏,给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带来了影响。

四、唐朝的建立和盛世1. 李渊开创唐朝,提倡仁德之政,实行防范赋税,提高了百姓生活质量。

2. 创立科举制度,吸纳人才,建立了以资政为核心的门阀家族,成为新兴的士族政治集团,在唐朝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刘禹锡、王之涣、白居易、杜甫等诗人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文学家为唐朝的文化和艺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初二历史下册考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考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考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了两个单元,分别是《世界古代文明》和《中国古代科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以下是该学期历史的考点总结。

一、世界古代文明:1.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内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埃及文明:埃及的地理环境与河流、尼罗河的重要性;法老统治与金字塔的建造;埃及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3. 希腊城邦:希腊城邦的基本情况、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4.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建立与扩张;奴隶制度对罗马社会的影响;罗马法的发展与影响。

5. 印度古代文化:种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吠舍和尼舍的生活;五种业道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科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青铜器的制作与用途;青铜器对社会的影响。

2. 秦汉时期的冶铁术:冶铁术的发展和应用;冶铁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造纸术与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书写和文化传播的影响;印刷术的发展与影响。

4. 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技术的贡献。

5. 古代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三、知识点梳理:1. 古代社会的法律与政治制度:掌握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等重要法律与政治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2. 古代社会的经济与文化:了解埃及文明、希腊城邦、罗马帝国等古代文明的经济特点与文化特点。

3. 秦汉时期的冶铁术:学习冶铁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了解冶铁术对经济的推动。

4. 造纸术与印刷术: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应用范围和对古代文化的推动。

5. 四大发明:理解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和对中国古代科技技术的贡献。

6. 古代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

以上是初二历史下册的考点总结。

希望以上梳理能帮助您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取得好成绩。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两周历史、秦汉帝国以及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历史,让我们对古代历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封建社会1.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农业为基础、地主统治、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

2. 社会等级:封建君主、贵族地主、平民百姓。

3. 封建礼制:贵族与庶民在礼仪上的差异。

4. 社会经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

5.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王权中心、封建官僚制度、士人阶层。

二、两周历史1. 两周历史的起源:夏朝灭亡后,发生了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分裂。

2. 两周的分裂:东周与西周,东周为奴隶制社会,西周为封建制社会。

3. 古代文字的发展:甲骨文的出现,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楚简和隶书。

4. 商朝的崛起:置商朝的历史地位,商朝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

5. 商周的衰落与东周的兴起:周幽王的暴政导致了秋水之战和西周的灭亡。

三、秦汉帝国1.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通过战争征服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

2. 秦朝的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3. 公输般的焚书坑儒:秦始皇采取严厉措施,迫害儒家学者。

4. 咸阳的陵墓: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以及秦始皇的陵墓。

5. 打破封建制度:汉高祖刘邦废除郡县制,恢复封建制度。

四、西晋东晋南北朝1. 西晋的建立:司马炎统一北方,建立了西晋。

2. 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

3. 东晋的北迁:东晋的移民政策,以及东晋的文化繁荣。

4. 南北朝的建立:南朝刘宋与北朝北魏的建立。

5. 北魏的演变:佛教在北魏中的传播和变革。

这些知识点是初二历史下册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两周历史、秦汉帝国以及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些总结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大基本要素:皇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农业生产组织。

2.中央集权制度: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下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3.封建土地所有制:帝王将土地赐给诸侯、大臣和军队,实行封建层级制度。

4.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农民为封建地主生产,农业生产主要以耕种为主,使用简单的农具。

二、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1.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官府推行均田制和保甲制,增加农田耕作面积,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极大发展,丝绸和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2.科举制度的实施: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人才以贡献为基础,使士人社会地位提高,文人成为官僚的基本来源。

3.文化繁荣: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如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4.科技进步: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枪等,这些科技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元明清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变革1.元朝政治变革: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对中国实行蒙古族政权统治,废除了科举制度,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明朝政治巩固和文化繁荣:明朝统一了辽金元的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科举制度,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繁荣,如明代的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3.清朝的开发和统治: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在政治上实行“满汉分治”,遵循满族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世袭制度。

清朝进行了辽东、蒙古等地的开发,丰富了国家的疆域。

四、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近代史事件1.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近代史事件: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3.列强的入侵: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入侵中国,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1城乡改革不断深入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后城市开始2、改革开始:⑴时间:1978年底⑵标志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⑶地方:安徽、四川地区3、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在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的收入在50元以下,有1亿多人口粮不足。

5、人民公社解体于1983年。

6、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评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力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原因: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意义(作用):⑴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改革的方向: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内容⑴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第一阶段)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⑵1984年10月—1993年(第二阶段)内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⑶1993年至今(第三阶段)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矛盾激化和秦国一统天下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纷争
6. 隋唐时期的政治设立和科技发展
7.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繁荣
8. 元朝与明、清王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9.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二、近现代史
1. 甲午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的合作
6.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8.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9.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2〕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

3、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

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10月1日下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P3-4〕: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这时候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1、时间: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晋美"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的协议"〕。

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四.最得意的人〔八下P7-8〕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保卫和平〔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平安;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预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明清时期海外贸易1.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国家探险热潮,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主要代表国家。

2.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船队远航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红海、波斯湾、印度洋和非洲东岸,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贸易。

3.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年间采取海禁政策,只允许舟船前往台湾、琉球和东南亚岛屿,对我国与世界的交往造成了限制。

二、甲午战争与中日战争1.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

中国清朝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大日本帝国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冲突,最终中国失败。

2.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改革现代化,慈禧太后颁布《戊戌变法》,试图对清朝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改革,但因受到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3.中日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中华民国领导人蒋介石与日本帝国政府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全面战争爆发。

中国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运动1.五四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以反对《巴黎和约》为契机,学生群体和知识分子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民主自由等权利。

2.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成立于20世纪初。

蒋介石是该党的领袖,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是上世纪初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重大事件。

上海纱厂工人因工资问题罢工,蒋介石政府动用军队镇压,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工人的各种要求。

四、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困境后采取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红军徒步行军万里,逃离敌人追击,最终到达陕西闽西地区,这对中国革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

历史八下全册知识点整理

历史八下全册知识点整理

历史八下全册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历史八下全册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商周时期的中国
1. 商周时期的产生和结束;
2.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如世袭制和封建制度;
3. 商周时期的经济发展,如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兴起;
4. 商周时期的文化特点,如甲骨文的出现和周礼的建立。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状态,如分封制的确立和诸侯争霸的局面;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如农业的繁荣和货币的出现;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如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孔孟之道的传承。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中国
1.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政治制度;
2. 秦汉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如冶铁术和造纸术的发明;
4.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如儒学的复兴和汉字的标准化。

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局势,如三国鼎立和北方族群入侵;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状态,如农业的萧条和手工业的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如佛教的传入和石刻艺术的繁盛;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如渔网绳计和太阳历的改革。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
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如科举制的建立和道教的影响;
2. 隋唐时期的经济状况,如农业的发展和外贸的繁荣;
3. 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如诗词的繁荣和绘画的创新;
4.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如印刷术的发明和火药的应用。

概括起来,历史八下全册主要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2. 宋元时期- 北宋的建立与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抗金斗争与经济文化发展- 元朝的统一与行省制度3.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与海禁政策- 清朝的兴起与康乾盛世- 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二、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开端- 鸦片战争背景与影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 洋务运动与自强革新- 洋务派的主张与实践- 洋务运动的成效与局限3.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 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结果4.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与影响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抗日战争的经过与胜利6.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世界历史重要事件与人物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变革2.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 拿破仑的统治与对外战争3. 世界一战与巴黎和会- 一战的爆发与结果-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4. 世界二战与联合国的成立- 二战的主要事件与影响-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秩序的重建5. 冷战与国际关系的演变- 冷战的起源与过程-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四、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1.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资料的类型与价值- 历史资料的分析方法2. 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理解- 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梳理- 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分析3. 历史人物评价与思考-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 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 历史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历史思维的特点与重要性- 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途径五、历史学科考试策略1. 历史知识点的系统复习- 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 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2. 历史题目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方法3. 历史论述题的写作技巧- 论述题的文章结构安排- 论述题的论据选取与论证以上是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考试技巧。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战争起因: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奥匈帝国继承人被刺杀一事引发战争
- 战争进程:开始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来变成了同盟国和三国同盟双方对抗的全面战争
- 结果:同盟国战胜,奥匈帝国、德国、俄国帝国解体,列强重新划分了殖民地
2. 俄国十月革命
- 背景:一战期间,俄国内忧外患,国内经济困难,民众不满
- 革命过程:1917年2月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继承政权。

10月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
- 影响: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确立
3. 美国的经济大危机
- 起因:1929年股市崩盘,银行资金链断裂,工厂倒闭,失业人口激增
- 发展:政府实施"新政"干预经济,但危机反复,直至二战结束才步入复苏
- 影响:引起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政府开始加强管理经济
4. 日本军国主义
- 兴起:日本在一战后加入列强,民族主义高涨,对外扩张
- 发展:侵华到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并与美国等国结盟对抗
- 结果:在二战中被同盟国打败,臣服于美国主导的新秩序
5. 法西斯主义
- 代表人物:墨索里尼、希特勒
- 主张:极端的民族主义、排斥他国移民,建立独裁专制的政权
- 危害:操纵民族仇恨,发动侵略战争,大屠杀犹太人等少数群体,造成人类浩劫
6.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原因:法西斯国家德意日的扩张与霸权主义,列强无法平息危机
- 经过: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战火燃遍全球,形成轴心国与同盟国对抗
- 结果: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战后新秩序
这次总结概括了八年级下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复习和查漏补缺。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如下:一、中国古代历史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基本概况,如夏朝的建立者、商朝的甲骨文、周朝的分封制等。

2. 春秋战国时期:熟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3. 秦汉时期:了解秦朝的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汉昭帝时期的盐铁官营等。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三国的历史背景、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熟悉晋朝的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5.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了解隋朝的统一、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安史之乱等,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

6. 宋元明清时期:了解北宋的建立、南宋的抗金、元朝的蒙古帝国、明朝的朱元璋、清朝的满族入关等。

二、世界古代历史1. 古埃及文明: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金字塔、法老等。

2. 古希腊文明:了解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军事制度等。

3. 古罗马文明:了解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凯撒、奥古斯都等。

4. 中世纪欧洲:了解封建制度的形成、基督教的传播、十字军东征等。

5. 阿拉伯帝国: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科学文化成就等。

三、世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2. 宗教改革:了解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运动。

3. 殖民扩张:了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的海外扩张。

4.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影响、代表人物如瓦特、富尔顿等。

5. 法国大革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

6. 美国独立战争: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等。

7.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

8. 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结果等。

9. 俄国十月革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一、城市与乡村1.农业的革命•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和实现方法的变化。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农艺的进步。

•人类定居生活的变化和城市繁荣的成因。

2.城市与国家的兴起•古代社会城市的来源和特点。

•人类社会发展到国家的进程。

•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措施和手段。

3.城市与国家的发展•纺织业、造纸术、指南车和火药的发明及其影响。

•科举制度和政治中心迁移的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和经济中心的转移。

4.城市与文化的繁荣•古代城市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

•陶器、青铜器、仪器和观象台等的产生。

•音乐、歌舞和戏曲的盛行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1.中国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基本矛盾。

•周朝的建立和国家治理形式。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制度。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

2.世界的古代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及其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吐谷浑、萨克森等游牧民族的崛起和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

3.中国的隆盛与衰落•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变幻和政治经济成就。

•元朝统治的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

•明清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变化。

三、现代史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情势与战争爆发的原因。

•盟军战胜纳粹德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

•全球经济体系的变化和二战后的影响。

2.新中国的成立•辛亥革命和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对外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战胜国民党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政治经济发展。

3.中国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改革。

•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国家发展的成就。

•社会主义民主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历程。

四、其他重要观念1.历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概念和历史的意义。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

•历史学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筹建新中国)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951年10月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2.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4. 中国古代的官员职责和选拔方式。

二、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1.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2. 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3. 封建社会的商业和手工业。

4. 封建社会的城市和乡村。

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1. 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和发明。

2. 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3.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4. 古代中国的哲学和思想。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2.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3.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4. 中国古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五、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

1. 秦朝的统一和统治。

2. 汉朝的兴起和疆域扩张。

3. 三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

4.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和国力强盛。

六、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1. 儒家思想的兴起和影响。

2. 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3. 墨家思想的兴起和影响。

4. 法家思想的兴起和影响。

七、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1. 佛教的传入和传播。

2. 道教的兴起和传播。

3. 伊斯兰教的传入和影响。

4. 基督教的传入和影响。

八、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

1. 兵法的发展和演变。

2. 古代兵器和战争技术。

3. 古代战争的策略和战术。

4. 古代战争的影响和教训。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整理归纳,接下来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中国的统治者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封建领地,由贵族和官员来管理和统治。

而中央集权制度则是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和控制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确保政府的稳定和运转。

同时,官员职责和选拔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官员需要管理地方事务和处理政府事务,选拔方式则包括世袭和考试两种方式。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知识点
下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点,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与政治制度
1. 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霸主国
2.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3. 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
4. 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与政治制度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形势
6.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
7.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
8. 元朝的统治制度与政治形势
二、世界古代文明
1.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2. 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3. 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4.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5. 古代中东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三、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的钱币、铁器、造纸和印刷术
2.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建筑
3. 中国古代的文学与诗词
4.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与人文精神
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2. 中国古代佛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3.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 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与人文精神
五、现代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1.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发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政治制度
3.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以上重点知识点是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复习,合理规划时间,努力备考,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史八年级下册义务教育知识点整理

历史八年级下册义务教育知识点整理

历史八年级下册义务教育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唐朝始立和盛世的特征•唐朝始立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地点•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唐朝的治安、军事和外交•唐朝的经济状况和主要经济活动•唐朝文化的发展和特点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学艺术•科举制度的内容、目的和影响•唐朝的文学和艺术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唐末的政治动乱和瓦解•宦官专权和安史之乱•唐朝的瓦解和后果第二章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宋朝始立和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宋朝始立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地点•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影响•宋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宋朝的经济状况和主要经济活动•宋朝的社会变革和科技成就宋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学艺术•科举制度的内容、目的和影响•宋朝的文学和艺术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宋朝中后期的政治和外来侵入•宋朝中后期的政治制度和主要问题•金朝和元朝对宋朝的侵略和统治第三章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明朝始立和朱元璋的政治革命•明朝始立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地点•朱元璋的政治革命和思想影响•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明朝的经济繁荣和海洋探险•明朝的经济状况和主要经济活动•明朝的海洋探险和贸易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学艺术•科举制度的内容、目的和影响•明朝的文学和艺术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明朝末年的政治危机和灭亡•明朝末年的政治制度和主要问题•清朝的兴起和明朝的灭亡第四章大明王朝的势力和影响大明王朝的历史背景和起源•大明王朝的起源和背景•大明王朝的理论基础和宣传大明王朝的扩张和文化交流•大明王朝的外交战争和领土扩张•大明王朝的文化交流和思想影响大明王朝的繁荣和衰落•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大明王朝的衰落原因和后果结束语本文对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概述,涵盖了唐朝、宋朝、明朝和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适合历史爱好者和初学者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梳理姓名班别◆考点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1·开国大典: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

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

◆考点2 土地改革1·时间与原因:1950~1952年,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3·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成为土地的主人。

巩固了,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和,为国家的备了条件。

◆考点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制定:年,在北京召开的上制定。

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坚持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3.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考点4 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年至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1)工业:公司大型轧钢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2)交通运输业: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3)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形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成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生产合作社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形式:。

(2)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

3.三大改造的意义: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转变为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考点6、7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20世纪年代。

(2)标志:、、浮夸风和“共产风”。

(3)后果:导致严重的困难。

(4)教训:遵从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2.“文化大革命”(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的危险。

(2)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成立“”,把矛头指向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3)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工厂“闹革命”的动乱局面;1967年2月,以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为代表的老革命家的抗争被诬为“”(4)结束:1971年,粉碎了反革命集团。

1976年10月,、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5)评价:“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和遭到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考点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问与地点:年,北京。

2.内容:(1)思想上:彻底否定“”的方针,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内容:农民实行,自负盈亏。

(2)作用:农民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3)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2.经济特区(1)目的:吸收,引进先进的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和福建的。

(3)对外开放格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

◆考点14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1982年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2·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3.影响:群众观念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邓小平理论:1.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讲话,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人民的思想。

4.1992等,中共第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1997年,中共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以实行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和基本制度。

全国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考点1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l·目的:为了解决问题、问题和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方针:提出“”的伟大构想。

3·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4.成果:1997年7月1日,回归;1999年12月20日,回归。

5.评价:“一国两制”为实现大业指明了前景。

6.对台基本政策“、”7·认识:祖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点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2.万隆会议(1)召开: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

(2)性质: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3)意义: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考点9 外交事业的发展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理会的席位。

2.中美建交(1)1971年7月,秘密访华。

(2)1972年2月,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

(3)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建交: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交。

4.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的多边外交活动。

◆考点8、12“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1.“两弹一星”(1)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

(2)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他本人也被誉为“”。

3.“863计划”:年3月,在的批示下制订了“863计划”,选择、、、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996年又将海洋高科技列入计划。

4.网络技术的应用: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上网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考点15 衣食住行的变化1.衣: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2.食:饮食讲究,。

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3.住: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行: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很快,开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考点17 大河文明1·古埃及:诞生于流域,是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2·古印度:诞生于流域和流域。

是印度奴隶社会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与首陀罗。

3·古巴比伦:诞生于流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考点18 海洋文明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2.雅典伯利克里改革(1)时间:公元前世纪后半期。

(2)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3)作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考点19 大化改新1.时问与改革者:646年,孝德天皇。

2.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废除制,建立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以才选官。

(2)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国家把土地授予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

(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度)3.影响:它是日本从向过渡的标志。

◆考点20 西欧城市的兴起1.概况:10世纪初,西欧城市开始兴起,形成。

它进一步分化,孕育了早期的。

2.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法国的通过斗争,取得城市自治权。

3.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考点23 东西方文明的和平交往1.马可·波罗来华:13世纪来到中国,得到元世祖的赏识,并在中国任职。

记述他经历和见闻的《》后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的向往。

2.阿拉伯数字:创造了0到9十个数字,把这些数字加以改造并传播到西方。

3.东西方文明和平交往的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考点24 古代杰出科学家1.阿基米德:发现、和发明螺旋式水车。

2.荷马:代表作是著名的英雄史诗《》,对研究早期社会有重大意义。

3.《天方夜谭》:是地区的民间故事集,著名故事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