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考研有机化学复习总结(2012)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syl)有机化学复习总结一、试剂的分类与试剂的酸碱性1、自由(游离)基引发剂叫链引发。
如:在自由基反应中能够产生自由基的试剂叫自由基引发剂(free radical initiator),产生自由基的过程Cl2 hv 或高温均裂2Cl Br2 hv 或高温均裂2Br Cl2、Br2 是自由基引发剂,此外,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硫酸铵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
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就可引发反应,使反应进行下去。
2、亲电试剂简单地说,对电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就叫亲电试剂(electrophilic reagent)。
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 轨道或d 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H 、Cl 、Br 、RCH2 、CH3CO 、NO2 、SO3H、SO3、BF3、AlCl3 等,都是亲电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酸(Lewis acid),因此,路易斯酸就是亲电试剂或亲电试剂的催化剂。
3、亲核试剂--对电子没有亲合力,但对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叫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
--------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试剂或是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OH 、HS 、CN 、NH2 、RCH2 、RO 、RS 、PhO 、RCOO 、X 、H2O、ROH、ROR、NH3、RNH2 等,都是亲核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给出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碱(Lewis base),因此,路易斯碱也是亲核试剂。
4、试剂的分类标准在离子型反应中,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是一对对立的矛盾。
如:CH3ONa + CH3Br→CH3OCH3 + NaBr 的反应中,Na 和CH3 是亲电试剂,而CH3O 和Br 是亲核试剂。
这个反应究竟是亲反应还是亲核反应呢?一般规定,是以在反应是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试剂为判断标准。
有机化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H
B 消去
2)水合反应
CC
H 2O, H 2SO 4 H2SO 4
CC H OH
X
含有吸电子基团,
为反马氏产物
【特点】反式共平面加成、
马氏加成物、重排
3) 加X2反应
X2
CC
CC XX
【特点】反式加成、马 氏加成产物
16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4)加XOH反应
CC
X OH
5)硼氢化-氧化反应
CC
3. 考虑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消除反应:扎依切夫规则还是霍夫 曼规则; 加成反应:马氏规则还是反马氏规则; 重排反应:哪个基团迁移、 不对称酮的反应:热力学控制还是动力学控制等。
4. 考虑立体选择性问题:消除反应:顺消还是反消、加成反应:顺 加还是反加、重排反应:构型保持还是构型翻转、SN1:重排、SN2:构型 翻转等。
歧化反应
按电荷行协为同:反亲应电—反—应周环亲反核应反应
D-A反应
9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一、取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 1.自由基取代 【特点】有自由基参与、光照、加热或过氧化物存在 【注意】 ①烷烃的卤代一卤代较差,溴卤代的选择性较好
hv
CH3CH 2CH 3 + Cl2
13
RONO 2 + AgX
第二节 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
2) 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O
O
C + Nu H R R' 亲核试剂
R C Nu + HR'
F
3) 重氮盐取代反应 【特点】低温环境,强酸介质
【应用】制备芳香族亲电取代 反应难制备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一门科学。
下面是有机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采用一定的规则,常用的命名方法包括命名法、官能团法和系统命名法等。
2. 共价键的构成和特性: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和其他元素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共价键,共价键的构成和特性直接影响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3. 极性和分子极性:极性是指分子中带电离子或极性键所引起的整体效应,分子极性可以通过碳原子上的电负性来决定。
4.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常见的反应机理有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和消除等。
5. 功能团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可以决定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例如羧基、酮基、烯烃等。
6. 共轭体系和共轭体系对反应的影响:共轭体系是指一系列连续的共轭双键或共轭环的结构,共轭体系可以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7. 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是衡量有机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来控制。
8. 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对于反应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有机合成策略:有机化学的最终目标是合成特定的有机分子,有机合成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起始物质、反应条件和合成路径等。
10.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方法包括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有机化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入,可以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参考,同时也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命名●1、系统命名法●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Z型,异侧的为E型。
●3、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 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构型的确定,先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将次序最低的基团远离观察者,其余三个基团的次序由大到小为顺时针排列时,记为‘R构型’,逆时针排列记为‘S构型’。
●4、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当化合物中含有多个官能团时,应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母体官能团,其余的官能团作为取代基(个别有例外)。
●一些母体官能团按以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C≡C—,—C=C—,—OR,—R,—X,—NO2。
●例如:CH3COCH2CH2CH2CH2OH 6-羟基-2-己酮;CH2=CHCH2CH2C≡CH1-己烯-5-炔。
●5、一些常用见化合物的习惯名称(俗名)或名称缩写●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NBS、TNT、DMSO、DMF等。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1、同分异构●异构体类型:构造异构(碳链、官能团位置、官能团);立体异构(构象、顺反、对映)。
●异构体书写:常见或结构较为简单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如写分子式为C5H10、C5H12的同分异构体等。
●互变异构现象:酮式—烯醇式结构的互变异构、糖类链状与环状结构互变异构等。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

化学考研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点反应机理总结有机化学作为化学考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化学考研复习资料中有机化学的重点反应机理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
一、醇的合成1.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也是醇的合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亲核试剂与另一个有机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亲核试剂有卤代烃、酰卤、醇和胺等。
2.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学考研中,醇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也是重点内容。
例如,通过醇的脱水反应可以合成醚。
脱水反应常见的方法有加热、酸催化和酸碱催化等。
二、醛和酮的合成1. 烯醇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烯醇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是醛和酮的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烯醇化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醛或酮。
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
2. 卡宾试剂的反应卡宾试剂是一类重要的有机试剂,可以与醛和酮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或醚。
卡宾试剂的生成和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复习中的重点内容。
三、酸和酯的合成1. 羧酸的还原反应羧酸的还原反应是将羧酸转化为相应的醇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氢钠和硼氢化钠等。
2. 酰卤的醇反应制备酰卤的醇反应制备是酸和酯的合成方法之一。
酰卤与醇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常见的酰卤有酸酐和酰氯等。
四、脂肪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 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一种将不饱和化合物还原为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用的氢化剂有氢气和氢化钠等。
2. 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是脂肪族化合物中常见和重要的一类反应。
通过卤代反应可以将氢原子替换为卤素原子,常用的卤化试剂有卤素和亚砜等。
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香族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亲电取代反应可以将芳香环上的氢原子替换为其他基团。
常用的亲电试剂有硝酸银、氯化铁和硝酸等。
化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搞定

化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搞定考研对于众多有志于深造的学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化学专业的考生来说,了解和掌握考研重点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对化学考研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帮助考生轻松搞定考试。
一、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在考研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的简要总结:1. 化学键:(1)共价键:单、双、三键的性质和构成。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电负性差异导致的极性键和电负性相近导致的非极性键。
2. 功能团:(1)醛、酮、羧酸和酯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还原和氧化反应。
(2)醇、醚和酚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酸碱性质。
3. 碳氢化合物:(1)类似芳香化合物、丁二烯等共轭体系的特点及其反应。
(2)醇和苯的亲核取代反应。
4. 酸碱和酸碱平衡:(1)强酸和弱酸的定义及其酸解离常数。
(2)强碱和弱碱的定义及其碱解离常数。
(3)酸碱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在考研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的简要总结:1. 基本概念:(1)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2. 化学平衡:(1)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强以及物质浓度的关系。
(2)平衡常数对于反应方向和反应进行快慢的判断。
3. 反应动力学:(1)速率常数和速率方程。
(2)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4. 电化学与溶液化学:(1)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电极反应。
(2)化学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和应用。
三、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在考研中的考察也是相当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的简要总结:1. 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2. 配位化学和配合物:(1)配位键的形成和特点。
(2)常见的配位数和配位体。
3. 化学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和还原剂、氧化剂的定义和应用。
(2)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
4. 高等化学:(1)氧化物和酸碱性的关系。
有机化学考研超强总结(知识点精要例题)

蒸馏法
萃取法
结晶法
色谱法
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 凝的方法将不同沸点的物质分离。
通过控制温度等条件使物质在溶剂中 结晶析出,再通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纯 品。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通过分析原子核自旋磁矩的共振信号,确 定物质分子结构中的氢原子类型和数目。
有机合成
通过一系列有机反应,将 简单原料转化为复杂有机 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化学中的键与分子结构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 成的化学键,决定了分子 的基本结构。
分子轨道
分子中的电子在运动过程 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决定 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分子构型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和 性质。
烷烃的取代反应机理
自由基取代反应
在光、热或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 下,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 基团取代。
离子型取代反应
烷烃在强酸或强碱的作用下,先 形成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然后 与试剂发生取代反应。
协同反应
烷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经过过 渡态直接进行取代反应,不需要 经过自由基或离子中间体。
烯烃的加成与消除反应机理
A 红外光谱法
通过分析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征, 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的类型。
B
C
D
X射线衍射法
通过分析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确 定物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构型。
质谱法
通过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规律,确定物质分子量和官能团的结构信 息。
05
有机化学考研例题解析
有机化学选择题解析
考研有机化学复习资料

8
十二、酚醚或酚酯性质小结:
十三、醚重要性质小结:
十四、环氧化物重要性质小结:
9
十五、醛重要性质小结:来自10十六、酮重要性质小结:
11
十七、羧酸重要性质小结:
十八、羧酸衍生物性质小结:
12
十九、碳酸衍生物的性质小结:
13
二十、胺的性质小结
14
15
二十一、重氮盐的性质:
16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重要性质小结
2010-12-31
一、烷烃重要性质小结:
1
二、烯烃重要性质小结:
2
三、炔烃重要性质小结:
四、二烯烃重要性质小结:
3
五、烷基苯重要性质小结:
六、烯基苯与芳基卤重要性质小结:
4
七、卤代烃重要性质小结:
5
八、醇重要性质小结:
6
九、二醇重要性质小结:
7
十、硫醇重要性质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2
NO2
醛、酮的制备
1. 从醇的氧化和脱氢制备: a. 重铬酸钾、三氧化铬 /吡啶 ★
OH K2Cr2O7 + H2SO4 100 oC, H2O 96% O
伯醇氧化成醛很少采用此法,因为生成的醛会被继续氧化成羧酸。用三氧化铬和吡啶的络合物作 氧化剂可停留在醛。
CrO3 (C5H5 N)2 CH2OH CH Cl , 25 o C, 1 h 2 2 95%
CHO CH3 CH CH2 + CO + H2 [Co(CO)4]2 CH3CH2CH2CHO + CH3CHCH3
羰基合成的原料多采用双键在链端的α-烯烃,其产物以直链醛为主(直:支 = 4:1) 。 补充:丙烯的α-H 氧化
CH2 CH2 CH CH CH3 + O2 CH3 + O2 CuO 370 oC MoO3 400 oC CH2 CH2 CH CH CHO COOH
(2) 用还原剂(LiAlH4、NaBH4 、Na) 还原生成醇。 4. 不饱和醛、酮还原 : a) 催化氢化会使双键和羰基都被还原; b) LiAlH4、NaBH4 或 Al[OCH(CH3)2]3 作还原剂时,可使不饱和醛、酮还原为不饱和醇而不 影响碳碳双键。★
H2 Ni CH3CH CHCHO [(CH3)2CHO]3Al (CH3)2CHOH CH3CH CHCH2OH CH3CH2CH2CH2OH
CH2 CHCH2Cl + H2O Na2CO3 CH2 CHCH2OH
CH2X + H2O
NaOH 或Na2CO3
CH2OH
7. 从酯水解 羧酸酯可以水解为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
醚的制法
1. 醇分之间脱水(SN2 历程,只能制备对称的醚 )
2 ROH
催化剂
R
O
RAlCl3, BF3
2. 从芳卤衍生物水解制备(工业)
Cl (1) NaOH, 350~370 oC, Cu, 20 MPa (2) HCl OH
3. 从芳磺酸制备(磺化碱熔法) ★
SO3Na + NaOH > 300 oC ( ) ONa H3 O + Na2SO3 + H2O
OH
ONa H+
SO3 H H2 SO4 60 Na2CO3
3 季氨碱的热分解反应★★★ 季氨碱(强碱,其碱性与 NaOH 相近;易潮解,易溶于水。 )
R 4N X
+ KOH (或AgOH)
R4N OH
(1) 烃基上无β-H 的季铵碱在加热下分解生成叔胺和醇。例如:
(CH3)3-N-CH2CH2CH3 OH (CH3)3N + CH3CH=CH2 + H2O
OH CH3CH2C CH3 CH3
羧酸衍生物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O CH3 CH2 C OCH3 CH3 MgBr OMgBr CH3 CH2 C CH3 OCH3 -CH3 OMgBr O CH3 CH2 C CH3 (1) CH3 MgBr (2) H3 O OH CH3 CH2 C CH3 CH3
SO3Na NaOH > 300 oC ( )
OH
SO3H H2SO4 165 Na2CO3
SO3Na
ONa NaOH > 300 oC ( )
4. 重氮盐水解:★
NH2 NaNO2 H2SO4 Br Br N2 HSO4 H2O, H2SO4 Br OH
5. 芳卤化合物水解
Cl O2 N NO2 Na2 CO3 O2 N OH NO2
H2 C CH3 2 Cl 2 hv Br Br
4. 傅-克酰基化反应( Friedal-Crafts)★ 芳烃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酰卤或酸酐作用,生成芳酮:
O Cl 无水AlCl3 O
+
� 不会发生重排; � 很难上两个酰基; � 苯环上如有强吸电子基团,该反应不能发生 伽特曼-科赫反应 — 在 AlCl3-CuCl 催化剂下,芳烃与 CO、HCl 作用可在环上引入一个甲酰基的 产物。
CHO
b. 欧芬脑尔氧化法:★ 含有不饱和 C=C 双键的醛氧化,需采取特殊催化剂,如:丙酮 -异丙醇 铝(或叔丁醇铝)或三氧化铬-吡啶络合物作氧化剂达到此目的。
O CH2OH + Al[OCH(CH3)2]3 H3C CH3 大大过量 CHO + H3 C OH CH3
c. 酮、氧化锌等催化剂 ★
当β-C 上有芳基、乙烯基、羰基、氰基等吸电子基团时时此规则不适用
环氧化合物制法
CH2 CH2 + O2 Ag 250 oC
O
O H2 C CH2
1. 烯烃催化氧化
O O OH CH3
2. 过氧酸氧化★:
CH2
CH
CH3
+
CH3
C
3. 邻氯醇脱卤化氢:
卤代烃的 制法 卤代烃的制法
1. 烷烃卤代★-在光或高温下,常得到一元或多元卤代烃的混合物;由易到难:氯代-溴代-碘 代;在实验室通常只限于制备下列类型的化合物
CH3 CO, HCl AlCl3, CuCl CHO (46%~51%) CH3
5. 芳环侧链α-氧化
CH3 MnO2, 65% H2SO4 或 CrO3, (CH3CO)2O CHO CH2CH3 + O2 Mn(OAc)2, 130 o C COCH3
6. 羰基合成 烯烃与 CO 和 H2 在某些金属的羰基化合物催化下,在 110~200 oC、10~20 MPa 下,发生反应, 生 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
工业上也可将醇的蒸汽通过加热的氧化铝催化剂来制取醚。
2 CH3CH2OH Al2O3 240~260 oC CH3CH2OCH2CH3 + H2O
2. 从卤烷与醇金属作用 (威廉森合成法 P236) ★
RO-Na+ +
R'
X
R
O
R'
+ NaX
R=
,
; R'
避免用仲卤代烷和叔卤代烷,易发生消除反应。
CH3 H3 C C CH3 O CH2 CH2CH3
羧酸的制备
1. 氧化法(K2Cr2O7-H2SO4、CrO3-HOAc、KMnO4、HNO3) ★ 醇、醛、芳烃、炔、烯、酮的氧化 2. 水解法: ★★★ a. 由腈水解
X2 + FeX3 → X+ + FeX4-
ArI + N2↑ + KHSO4 ArCl + N2 ↑ ArBr + N2 ↑ ArF + BF3 + N2 ↑
ArN2 BF4
醇的制法
1. 烯烃水合(直接水合、间接水合 P216) ★ 不对称烯烃,在酸催化下水合,往往中间体碳正离子可发生重排。 H2 O / H C C C H C OH 工业上
丙酮 RCl + NaI RI + NaCl
制法 芳卤代烃的 芳卤代烃的制法
1. 直接卤代★
Cl2 FeCl3 Br2 FeBr3 Cl + HCl
Br + HBr
三卤化铁的作用--促使卤素分子极化而离解 2. 被卤原子取代★
ArN2 HSO4 + KI ArN2 Cl ArN2 Br ArN2 X HBF4 CuCl CuBr
O X X R X
2. 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或卤素加成;★
Br CH3CH CH2 + Br2 CCl4 CH3CH Br CH2
正常加成
CH3
CH Br
CH3
CH3
CH
CH2 + HBr hv 或 ROOR CH3 CH2 CH2Br
X2 R C C R' R C X HX R C C H X R C
CH2
CH2
H3PO4 / 硅藻土 300 oC, 7~8 MPa
CH3 CH2 OH
2.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
CH3CH=CH2 + BH3
(CH3 CH2CH2)3B
H 2O2, HOH 2O
CH3 CH2CH2OH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的特点: a) 立体化学:顺式加成(烯烃构型不会改变) ; b) 区域选择性 — 反马氏规则;★ 因为是协同反应,反应只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1) B2 H6 (2) H2O2 / NaOH CH3 OH H H CH3
(CH3 )3 CCH=CH2
(1) B2 H6 (2) H2 O2 / NaOH
(CH3 )3 C-CH2 -CH2 -OH
3. 从醛、酮、羧酸和酯还原 : (1) 催化加氢(催化剂为 Ni、Pt 或 Pd)
注意:羧酸只能用 LiAlH4 还原★;
CH3CH CHCH2CH3 H Br KOH EtOH CH3CH CHCH2CH3
(3) 炔烃还原制制备烯烃★:
C2H5 C C C2H5 + H2 Pd/BaSO4 或Pd/CaCO3 (Lindlar) C2H5 H C2H5 H
C2 H 5
C
C
C2 H 5
Na, NH3
C2 H 5 H
H C 2H 5
X C R'
X2 R
X C X
X C X R'
CH2
HX R
X C X CH3
3. 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常用试剂有:HX、PX3、PCl5、SOCl2) (1) 醇与氢卤酸作用:注意有重排问题 P225。
ROH + HX
RX + H 2O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HI > HBr > HCl (2)醇与卤化磷作用:(无重排问题) 这是制备溴烷和碘烷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