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合集下载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3篇)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3篇)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3篇)通信技术实训总结(精选3篇)通信技术实训总结篇1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实训器材:THE_Z-2B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箱、20MHz双踪示波器实训内容:数字信号发生实验、FSK数字频率调制实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实验、FSK数字频率解调实验、AMI/HDBA3编译码实验、PAM模拟传输线实验。

通过这次实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几次的实验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通信方面的知识,包括:星期一:多种时钟频率的产生方法,PCM编码中的收、发帧同步信号的产生过程,掌握了3级、4级、5级伪随机码的编码方法。

伪随机码是数字通信中重要信码之一,常作为数字通信中的基带信号源,应用于扰码、误码测试、扩频通信、保密通信等领域。

伪随机码又称m序列,简称nrz。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示波器调节信号有了初步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三、四、五级伪随机码打的调节还不是很熟练,在调节方面还有待提高。

星期二:学习FSK数字频率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利用模拟开关实现FSK调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实验中测试FSK过程中操作熟练,调出各个波形,并作出了详细分析。

星期三、星期四:学习FSK数字频率解调的工作原理级电路组成,掌握利用锁相环实现FSK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数字频率调制是数字通信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

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星期五:了解采用CD22103专用芯片实现的编译码电路,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及其特性。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时不经过数字基带信号与信道信号之间的变换,只由终端设备这些实验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各个基本知识点,许多都来源于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学习和锻炼,将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拓展思路、举一反三的目标。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而通信原理实验则是学习和理解通信原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调制、解调、信道传输特性等。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探究不同参数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恢复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2. 信道传输特性信道传输特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和衰减的影响。

常见的信道传输特性包括衰减、失真、噪声等。

在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信道传输特性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或抑制。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调制与解调在实验一中,我们选择了幅度调制(AM)作为调制方式。

首先,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波作为基带信号,然后将其调制到无线电频率范围。

接下来,通过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并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分析。

2. 实验二:信道传输特性在实验二中,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传输系统来研究信道传输特性。

首先,我们将信号源连接到信道输入端,然后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信道的衰减、失真和噪声等特性。

最后,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调制与解调通过实验一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调制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幅度调制的特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解调过程中的信号失真情况,并对解调算法进行改进。

2. 实验二:信道传输特性实验二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信号衰减、失真和噪声等方面。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程度,以及失真和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之我见一、通信的基本含义“通信”二字在通信原理课本上的定义是——互通信息,简短却又蕴含了很深的含义。

我自己对通信的理解:“互”字即互相,即通信是双方的通信;“通”字即建立了通道,处于连通的状态,信息能够在通道里传递;而“信息”则就有广泛的含义了,是通信传递的内容,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了解、认识事物。

简单的“通信”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有深刻的思考。

二、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技术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贝尔发明电话,开启了电路交换的时代;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交换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分层的结构形式,其垂直描述,即为了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业务通信,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

“业务与终端”表示面向用户的各种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服务类型,“交换与路由”表示支持各种业务的提供手段与网络装备,“接入与传送”表示支持所接入业务的传送媒质和技术设施。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支撑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与技术特征,使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有机的融合。

在我们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从“大通信、大网络”的层面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单单注重某一门技术的研究。

现代的网络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高端前沿的技术,如数字通信、程控交换、宽带IP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分别开设课程独立学习,则课程量很大,而且不利于我们对这个大网络的整体的关联性进行思考。

在技术飞快的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赶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从大的方面整体地观测信息时代的发展。

三、现代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1、三网融合最近比较火热的谈论话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强调的:“三网融合”,很受用户们的支持。

“三网”即指目前实际应用中三种典型的网络: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它们的发展与技术的成熟有各自的历史缘由和特点。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通信原理的各个方面。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

调制解调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频谱分析则是对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调制解调原理、频谱分析技术以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实验一:调制解调实验调制解调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模拟调制技术。

首先,我们通过声卡输入一个带通信号,并将其调制成调幅信号。

接着,通过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调制信号的波形,并利用解调器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实验二:频谱分析实验频谱分析是对信号在频域上的特性进行研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频谱分析仪来观察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

首先,我们输入一个具有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并使用频谱分析仪来观察其频谱。

然后,我们改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继续观察和记录频谱的变化情况。

实验三:应用实验在实际通信中,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三,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在调制解调器中的应用,观察和分析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号特性。

同样,我们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来研究和理解不同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频谱分布。

这些实验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调制解调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而频谱分析则是对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研究。

这些技术在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从而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中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进行了学习和实践。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征,加深了我们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实验报告通信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通信技术基础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加深对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背景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涉及信息传输、交换和处理等多个方面。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传输介质、信道编码与调制等技术。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模拟通信系统(1)实验目的: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

(2)实验步骤:1)搭建模拟通信系统实验平台;2)发送端调制信号;3)接收端解调信号;4)观察解调信号与发送信号的波形对比。

2. 实验二:数字通信系统(1)实验目的: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

(2)实验步骤:1)搭建数字通信系统实验平台;2)发送端调制数字信号;3)接收端解调数字信号;4)观察解调信号与发送信号的波形对比。

3. 实验三:信道编码与调制(1)实验目的:了解信道编码与调制的基本原理,掌握信道编码与调制方法。

(2)实验步骤:1)搭建信道编码与调制实验平台;2)进行信道编码与调制操作;3)观察编码与调制后的信号波形;4)分析信道编码与调制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模拟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通信系统在调制和解调过程中,信号波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调制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比,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但易受噪声干扰。

解调后的信号与调制信号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非线性失真所导致的。

2. 实验二:数字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数字通信系统在调制和解调过程中,信号波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调制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比,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且抗干扰能力强。

解调后的信号与调制信号相比,误差较小,这是由于数字通信系统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 实验三:信道编码与调制实验结果表明,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在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说明书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说明书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说明书实验1 DDS信号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DDS信号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DDS 信号源使用方法;3.掌握DDS信号源各种输出信号的测试。

二、实验仪器1.DDS信号源(位于大底板左侧,实物图片如下) 2.频率计1台 3. 20M双踪示波器1台 4.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三、实验原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Digital 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是一种全数字化的频率合成器,相位累加器、波形ROM、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构成。

时钟频率给定后,输出信号的频率取决于频率控制字,频率分辨率取决于累加器位数,相位分辨率取决于ROM的地址线位数,幅度量化噪声取决于ROM的数据位字长和D/A转换器位数。

DDS信号源模块硬件上cortex-m3内核的ARM芯片(STM32)和外围电路构成。

在该模块中,我们用到STM32芯片的一路AD采集和两路DAC输出。

PWM信号STM32时钟配置PWM模式输出,调幅、调频信号通过向STM32写入相应的采样点数组,时钟触发两路DAC同步循环分别输出其已调信号与载波信号。

对于外加信号的AM调制,STM32的AD对外加音频信号进行采样,在时钟触发下当前采样值与载波信号数组的相应值进行相应算法处理,并将该值保存输出到DAC,然后循环进行这个过程,就实现了对外部音频信号的AM调制。

RZ8681 D实验箱的DDS信号源能够输出脉宽调制波(PWM)、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扫频信号、调幅波、双边带、调频波及对外部输入信号进行AM调制输出。

四、各测量点的作用调制输入:外部调制信号输入铆孔。

P03:DDS各种信号输出铆孔。

P04:20KHZ载波输出铆孔。

P09:抽样脉冲输出铆孔。

SS01:复合式按键旋纽,按键用来选择输出信号状态;旋纽用来改变信号频率。

LCD: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

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通信17-3 学号 2017101086 姓名丁一帆指导教师李化实验名称 2ASK 调制与解调Matlab Simulink 仿真 同组人专业班级 通信17-3 学号 2017101086 姓名 丁一帆 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 2ASK 的调制原理和 Matlab Simulink 仿真方法 2.掌握 2ASK 的解调原理和 Matlab Simulink 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2ASK 二进制振幅调制就是用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控制正弦载波的幅度,使载波振幅随着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幅度来传递的。

其信号表达式为:0()()cos c e t S t t ω=⋅,S(t)为单极性数字基带信号。

由于调制信号只有0或1两个电平,相乘的结果相当于将载频或者关断,或者接通,它的实际意义是当调制的数字信号“1”时,传输载波;当调制的数字信号为“0”时,不传输载波。

2ASK 信号的时间波形e2ASK(t)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

所以又被称为通断键控信号 三、实验内容、步骤1 Simulink 模型的建立通过Simulink 的工作模块建立2ASK 二级调制系统,用频谱分析仪观察调制前后的频谱,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前后的波形……………………………………装………………………………………订…………………………………………线………………………………………正弦波源,这里使用的是Signal Processing Blockset\DSP Sources\Sine Wave,设定其幅度为2V,频率为2Hz。

基带信号源,使用的是Communications Blockset\Comm Sources\Random Data Sources\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可以产生随机数字波形。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篇一: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二报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代通信实验报告二班姓学序日级:名:号:号:期:实验一光纤熔接实验1.熟悉光纤熔接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熟悉光缆的开剥及光纤端面制作;3.掌握光纤熔接技术;4.学会使用光纤熔接机熔接光纤。

光纤熔接机、光纤切割机、光纤剥纤钳、酒精棉。

1.使用光纤剥线钳剥开光纤;2.切割光纤;3.使用熔接机熔接光纤。

光纤内心层是一根计息的玻璃柱,称为轴心(Core)。

轴心被一圈玻璃包围,称为被覆层(Cladding),被覆层的折射率比轴心小,所以轴心里传导的光线如果折射到被覆层,便会折回轴心内。

最外层涂层(Coating),起保护作用。

光纤熔接机主要用于光通信中光缆的施工和保护。

主要是靠放出电弧将两头光纤熔化,同时运用准直原理平缓推进,以实现光纤模场的耦合。

一般光纤熔接机由熔接部分和监控部分组成两者用多芯软线连接。

熔接部分为执行机构,主要有光纤调芯平台、放电电极、计数器、张力测试装置以及监控系统的传感系统和光学系统等,由于光纤径向折同,镜反射进入摄像管的光亦不同,这样即可分辨出代接光纤而在监视器荧光屏上成像。

从而监测和显示光纤耦合和熔接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中央处理机,后者再回控微调架进行调接,直至耦合最佳。

可采用剥线钳、刀片等方法进行剥除;包层表面的清洁既可采用物理方法,也可采用化学方法;采用不同的切割工具对光纤端面进行切割。

使用光纤多孔钳剥离光纤表面皮层大约16cm左右长,使用剪刀剪掉纺纶线。

并使用光纤剥纤钳剥去5~6cm长的光纤,使用光纤剥线钳前面的粗口剥掉光纤包裹层,并用里面的小口剥去光纤表面的透明包裹层。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弄断光纤。

方法要领如下:光纤涂面层的剥除,要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

“平”,即持纤要平。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准,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

“稳”,即剥纤钳要握得稳。

现代信号与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信号与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信号与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实验一模拟信号频谱分析 (3)1.实验目的 (3)2.实验内容与结果 (3)实验二离散信号频谱分析 (11)1.实验目的 (11)2.实验内容与结果 (11)实验三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9)1.实验目的 (19)2.实验内容与结果 (19)实验心得及体会 (25)实验一 模拟信号频谱分析1.实验目的● 学会应用DFT 对模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 通过应用DFT 分析各种模拟信号的频谱,加深对DFT 的理解;● 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基本函数的使用,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与结果⑴ 理解运行以上例题程序,改变有关参数,进一步观察结果的变化,并加以分析说明。

⑵ 假设一实际测得的一段信号的长度为0。

4秒,其表达式为:其中12100Hz,110Hz f f ==。

试确定一合适抽样频率s f ,利用MATLAB 的fft 函数分析计算信号()x t 的频谱。

解:信号()x t 的最高频率fm=110Hz,抽样频率fs 大于等于2fm=220Hz ,取抽样频率fs=300Hz ;最低的频率分辨率为10Hz ,最少的信号样点数为N=300/10=30。

30N =的MATLAB 程序如下:1 N=30; %数据的长度L=200; %DFT 的点数f1=100;f2=110;fs=300; %抽样频率T=1/fs ; %抽样间隔t=(0:N —1)*T ;x=cos(2*pi *f1*t)+0。

75*cos (2*pi *f2*t );y=fft(x ,L );mag=abs(y);f=(0:length(y)—1)'*fs/length(y );plot(f (1:L/2),mag(1:L/2));xlabel ('频率(Hz)')ylabel ('幅度谱’)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程控交换机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和特点;(2)了解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3)了解用户数据的制作与维护,掌握简单用户操作;(4)增强对程控交换机的感性认识,增强实践知识与实践经验。

二、实验内容(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管理、操作维护接口与终端、人机通信系统、人机操作指令;(2)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操作系统、数据结构;(3)阅读程控交换机操作手册,并根据操作手册内容加以简单操作。

三、实验原理(1)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属于全电子型,它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

它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编程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检测用户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以及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系统工作,因此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

与机电交换机相比,程控交换机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2)能灵活地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新业务服务功能3)工作稳定可靠,维护方便;4)便于采用新型共路信令方式;5)易于与数字终端、数字传输系统连接,实现数字终端、传输与交换的综合与统一。

(2)程控交换机的构成和功能程控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可以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1)话路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

①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连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②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网络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LIC)。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班级: 2012211110学号: 2012210299姓名:未可知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课上,老师提到的一个词“通信人”警醒了我,尽管当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通信工程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大三,身边的同学忙着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大家都为了分数在不懈奋斗。

作为一个北邮通信工程的大三学生,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找寻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通信这个行业如此之大,我到底适合什么。

本学期,现代通信技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划,也让我对“通信人”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通信知识的储备《现代通信技术》第一页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

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它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

因此,我们通信人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等形式来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在传输过程中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具体来讲,要实现信息传递,通信网是必需的通信体系,其中通信网分层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支撑技术,包括业务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介入与传送网技术,实现信息由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或一些点的功能。

对此,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课程的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打下基础,建立起知识储备。

知识树如下:如知识树所述,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6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随机过程;电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场与波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计算机应用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DSP原理及应用;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基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程控交换机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和特点;(2)了解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3)了解用户数据的制作与维护,掌握简单用户操作;(4)增强对程控交换机的感性认识,增强实践知识与实践经验。

二、实验内容(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管理、操作维护接口与终端、人机通信系统、人机操作指令;(2)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操作系统、数据结构;(3)阅读程控交换机操作手册,并根据操作手册内容加以简单操作。

三、实验原理(1)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属于全电子型,它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

它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编程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检测用户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以及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系统工作,因此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

与机电交换机相比,程控交换机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2)能灵活地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新业务服务功能3)工作稳定可靠,维护方便;4)便于采用新型共路信令方式;5)易于与数字终端、数字传输系统连接,实现数字终端、传输与交换的综合与统一。

(2)程控交换机的构成和功能程控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可以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1)话路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

①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连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②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网络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LIC)。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地点通信实验室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丽娜年10月实验一用户接口电路及2/4线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MY88622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3.熟悉用户模块电路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用户线接口电路对用户状态改变的识别原理。

二、实验设备20M通用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块,电话一部,RC-CK-II型实验箱一台三、电路工作原理图1-1 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四、实验内容1.了解用户模块MY88622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2.熟悉用MY88622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3.连接上电话机,用示波器分别观测MY88622的20脚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摘机时,测试TF15(MY88622四线输入)的信号;拨号,测试TF11(MY88622四线输出)信号。

五、实验步骤1.将一部电话机接入用户接口模块一。

2.打开系统主电源开关,观察系统上电状态。

3.保持电话机处于持机状态,用示波器波观察MY88622第20脚的电平状态及发光二极管D15的状态。

此时二极管不亮。

4.电话摘机,继续观察第20脚的了信号电平状态及发光二极管的状态。

此时发光二级管亮。

5.电话挂机,用示波器观察TF15和TF11的波形。

6.电话摘机,用示波器观察TF15和TF11的波形。

7.电话拨号,用示波器观察TF15和TF11的波形。

六、实验注意事项1.MY88622是厚膜电路,比较脆弱,不要用力搬弄。

2.系统上电后摘挂机,如果二极管不发光,请确认连接正确,检查接口是否有接触不良的现象。

实验二信号音产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设备20M通用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块,电话一部,RC-CK-II型实验箱一台三、电路工作过程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要沿两个方向传递语言信息。

《现代通信与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与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与安全综合实验》---通信基础实验实验一消除码间干扰一、实验目的1.了解码间干扰产生机理;2.加深理解带限通道最佳传输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使用;3.学会通过调整不同参数观察采样点抑制码间干扰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升余弦滚降信号用来消除码间干扰,实际实现时采用的方式是由发送端的基带成形滤波器和接收端的匹配滤波器两个环节共同实现。

传输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二者的乘积,所以每个环节均为平方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

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根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可以实现升余弦滤波器的效果,消除码间干扰(ISI),而且是匹配滤波,可以实现最佳接收。

匹配滤波器总的频响为RC谱(无ISI)根升余弦滤波器(RRC)三、实验步骤1.了解ISI用"Vector Source"模块生成了四组序列,每组都是100位0、1组成的序列。

为了方便,四组数据均只包含1比特数据为1,且每组序列中1相互偏移一个位置。

其中,第一组序列内容设置如下通过使用"Interpolation FIR Filter"模块实现sps(sample per second)倍过采样(例如这里sps=4,Interpolation参数为4),并使用了一个均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过采样的数字信号处理起来对低通滤波器的要求相对较低,如果不过采样,滤波的时候滤波器需要很陡峭,指标会很严格。

)Interpolation FIR Filter滤波器参数设置如下:其中eb表示"Excess BW"(带外带宽)因子取值,该参数来调整滤波器的滚降因子系数。

ntaps表示滤波器的抽头数。

其中,QT GUI Time Sink模块的参数设置如下:2. 消除ISI通过使用"Decimating FIR Filter"模块与第一部分的"Interpolation FIR Filter"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奈奎斯特升余弦滤波器(匹配滤波器)。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对于业务与终端,其主要功能为信息的处理,而信息的处理方式与 结果又会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方式,比如不同的手机制式所使用 的频段和交换仪器等均有差异,因此在这个方面,可以认为信息处理方 式决定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的手段,因此在考虑信息处理问题时,信息 传递和交换的手段也应当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分析方面。而针对信息处 理的问题时,我认为,其与通信原理中的信号空间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信号空间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号分析的方法,即用空间来看待信 号,用空间内不同维来分解信号,进而看清信号的结构,从而有效地提 取信号的特征,以达到用最小的信息量表达最完整的信息的目的。比如, 傅里叶变化就是在频域这个空间内分析信号,使得原来时域无限长的信 号,在频域为有限长度,便于信号的传送;再比如一段复杂的音频信号, 如果利用不同的频率作为不同的维来分解,则信号可能会变得十分简
最后,对于传送与接入而言,信息的可靠传递是这部分所需完成的 主要任务。比如无论是SDH网还是光纤通信网络,可能两个网络针对的 应用方向不同,但是其所应用的手段都可以总结为提供信息传递的可靠 性,更有利于信息判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可以针对信号本身, 采取提高信号质量、减小信号衰减、丰富监控与纠错的开销等手段,另 一方面可以针对信道改进,比如选择与搭建更适合传输的信道进行传输
第4页
《现代通信技术》 实验报告一
课程总结: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数理方程
线性代数
复变函数
电磁场与电磁波 信号与系统
理 论
通信系统
实 现
数电 模电 C++
通信电子电路 微机原理 第5页
通信原理 DSP
第3页
《现代通信技术》 实验报告一
等。针对信号方面的改进,主要建立于协议的规划与改进上,通过协议 的完善化,达到监控与纠错高效化,使得可靠性增加;而针对信道方面 的改进,则主要建立于已有信道的优化和新传输媒介的开发上,通过对 信道的改善,使得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失真减小,达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ENSP组建网络通信防火墙实验报告

ENSP组建网络通信防火墙实验报告

网络通信防火墙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名称: ENSP组建网络通信防火墙实验专业班级:通信xxx 姓名:xxxx 学号:xxx1、实验目的:(1)理解防火墙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防火墙的配置命令及方法;(3)区分基于端口配置的包过滤防火墙和基于安全域配置的防火墙;2、实验内容:(1)搭建防火墙安全拓扑;(2)创建和配置防火墙安全区域;(3)配置安全策略,部署NAT;(4)测试防火墙功能。

3、实验记录:(1)搭建防火墙安全拓扑(2)查看创建和配置防火墙安全区域;(firewall zone trust; add interface GigabiEthernet0/0/0; firewall zone untrust; add interface GigabiEthernet0/0/1)(3)配置IP地址实现直连联通(interface GigabiEthernet0/0/0; ip address ip 192.168.172.66 24;interface GigabiEthernet0/0/1; ip address 66.66.66.66 24;)(4)部署默认路由到外网实现联通(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66.66.66.66;)ping测试(ping 66.66.66.1 ; ping 192.168.172.1)(5)部署域间包过滤规则(policy interzone trust untrust outbound; policy 0; action permit; policy source 192.168.172.0 0.0.0.255;)(6)部署NAT技术(nat-polity interzone trust untrust outbound; policy 1; action source-nat; policy source 192.168.172.0 0.0.0.255; easy-ip GigabitEthernet 0/0/1;)(7)测试●PC能访问外网设备●同时,防火墙上会为PC访问外网建立动态的session表●外网设备不能直接访问内网PC4、实验结论1.display version 显示防火墙版本信息2.dis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防火墙当前配置3.防火墙有三个区:trust可信任区untrust不可信任区dmz4.掌握了防火墙的配置命令5.掌握基于安全域配置防火墙,提升了更加细粒度的安全控制,可以将很多接口放在同一个域中,一起定策略,方便配置。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我曾经在一家通信公司实习了三个月,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通信工程的知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开发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

一、实习的第一天我刚来到公司的那一天,感觉公司非常的庞大,大厦高耸入云,而且内部的设计也非常的现代化,让人瞬间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家具有强大科技力量的企业。

在人事部工作了一整天之后,我被派到了通信工程部门。

二、学习通信工程知识在通信工程部门,我遇到了我的导师,他给我介绍了很多通信工程的基础知识,例如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等等。

我注意到通信工程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需要掌握极其深奥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三、参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在接触通信工程基础知识之后,我开始参与我们团队正在开发的无线通信技术。

该技术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无线传输方案,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负责设计和编写通信协议,并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和验证。

四、经验与表现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深深意识到了通信工程这个行业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通讯工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一个创新能力,以及对细节的高度关注。

我的优点是工作耐心细致,并注重规划任务和组织发展计划。

我不断思考吸收各方面的经验,和团队成员进行交互,我有着特别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五、总结回想这三个月里,我从零基础开创学习通信工程知识,一步步从理论到实际去开发新技术的过程。

这次实习让我充分认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深深感受到一个好的工程对于社会和人们的影响与作用。

通过和同事们的互动和经验沉淀,让我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最后,我非常感谢这个机会且对这家公司和我的导师表示感谢,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毕业后职业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奠定。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

通信工程实习实践报告1. 实习单位及背景介绍我在实习期间就职于某通信技术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研发和销售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金融、能源等领域,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

2. 实习项目及目标本次实习项目主要是参与公司通信设备的调试和运维工作。

我主要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诊断和性能测试等工作。

通过此项目,我希望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并提升自己在通信工程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3. 实习过程及所学内容3.1 熟悉公司设备及相关知识在开始实习之前,我首先对公司的通信设备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我了解了设备的硬件结构、软件系统和通信协议等重要知识。

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交流,我快速熟悉了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并掌握了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3.2 设备配置与故障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对设备进行配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学会了使用命令行界面配置设备的网络参数、安全设置和服务功能等。

同时,在设备故障处理方面,我了解了故障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掌握了一些调试工具的使用,如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和设备自带的日志记录工具。

3.3 设备性能测试和优化为了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我参与了设备性能测试和优化工作。

我掌握了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流程,并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设备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成功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得设备在高负载和复杂网络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4. 实习心得及收获4.1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而通过实习,我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了对通信设备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理解。

4.2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自己的努力,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通信工程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我选择了在某通信设备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通信工程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学习基础知识在通信工程实习中,我首先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通信原理和知识。

通过学习资料和和公司的技术人员的指导,我对通信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传输原理、调制解调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技术解决方案非常有帮助。

2. 参与项目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公司的一个通信项目。

我被分配到一个小组,负责某个通信设备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我需要和小组成员一起测试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同时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一些测试设备,掌握了一些测试方法和操作技巧。

同时,通过参与项目,我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解决实际问题在实习期间,我还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有时候在测试设备时会出现一些性能问题或者故障,我需要与小组成员一起排查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问题,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这对我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还意识到通信工程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

在测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与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通信工程实习,我对通信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为我未来的就业做好了准备。

同时,我也认识到通信工程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只有与他人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及控制单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该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的电路组成与主要部件的作用。
2、体会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进行电话通信时的工作过程。
3、了解CPU中央集中控制处理器电路组成及工作过程。
二、预习要求
预习《程控交换原理》与《MCS-51单片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中的有关内容。
D、25Hz振铃信号电路
4、CPU中央集中控制处理器电路 主要完成对系统电路的各种控制,信号检测,号码识别,键盘输入信息,输出显示信息等各种功能。
5、系统工作电源 主要完成系统所需要的各种电源,本实验系统中有+5V,-5V,+12V,-12V,-48V等5组电源,由下列电路组成:
A、内置工作电源:+5V,+12V,-12V,-48V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系统电路的方框图,并作简要叙述。
2、对正常呼叫全过程进行记录。
实验三 多种信号音及铃流信号发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话通信中常用的几种信号和铃流信号的电路组成与产生方法。
2、熟悉这些音信号在传送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
二、预习要求
预习有关拨号音,忙音,回铃音,铃流等有关内容。
图1-5 显示电路
开始
NO
有用户呼叫吗?
呼叫··········································· YES
去话接续
向主叫送拨号音
NO
第一位号码来了吗?
拨号开始····送拨号音,收存号码
内部处理
拨号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现代通信之我见一、通信的基本含义“通信”二字在通信原理课本上的定义是——互通信息,简短却又蕴含了很深的含义。

我自己对通信的理解:“互”字即互相,即通信是双方的通信;“通”字即建立了通道,处于连通的状态,信息能够在通道里传递;而“信息”则就有广泛的含义了,是通信传递的内容,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了解、认识事物。

简单的“通信”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有深刻的思考。

二、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技术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贝尔发明电话,开启了电路交换的时代;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交换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分层的结构形式,其垂直描述,即为了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业务通信,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

“业务与终端”表示面向用户的各种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服务类型,“交换与路由”表示支持各种业务的提供手段与网络装备,“接入与传送”表示支持所接入业务的传送媒质和技术设施。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支撑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与技术特征,使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有机的融合。

在我们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从“大通信、大网络”的层面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单单注重某一门技术的研究。

现代的网络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高端前沿的技术,如数字通信、程控交换、宽带IP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分别开设课程独立学习,则课程量很大,而且不利于我们对这个大网络的整体的关联性进行思考。

在技术飞快的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赶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从大的方面整体地观测信息时代的发展。

课题,也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所在。

光互联网的标准和技术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大量的连接光纤、光纤的色散损耗、高价位光设备(光放大器的使用)阻碍着光互联网的发展。

技术一直在进步,传统的“光-电-光”转换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的发展需求。

如果光孤子(Soliton)通信系统可以投入使用,可以解决光纤色散的问题,实现超大容量、超远距离通信。

光通信网络已是大势所趋,必将引领未来的“大数据通信时代”的发展。

3、接入网在当今信息时代,核心网和用户侧带宽迅速增长,实现了光纤化,属于宽带技术;然而中间的接入网仍为xDSL电路交换技术,属于窄带技术,不满足用户需求的接入带宽,使得接入网成为全网宽带化的最后瓶颈。

现在主流的接入网改造方向,一是采用HFC网的方案,二是FTTx技术,三是无线用户环路接入网。

混合光纤/同轴(HFC)网是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进行光纤宽带接入,其缺点是关节点的用户数不能太多。

FTTx技术是光纤到x技术,包括光纤到楼、光纤到路边等方式,可以提供很宽的带宽,还比较经济,实用性很强,最终可能会发展成光纤到桌面,上网将会有G级的带宽。

无线用户环路接入网采用微波、卫星、无线蜂窝等无线传输技术,使用比较灵活,不受地形等限制,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现在一般的实时转播都是卫星通信,3G、4G的普及也将带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当建设好宽带接入的接入网,全网宽带化的信息时代就会到来。

4、传统电信网络的IP化随着通信的发展,用户业务由传统的语音业务大面积的转向数据业务,交换技术也由传统可靠的电路交换技术转向尽力而为的分组交换技术。

已经推出的中国移动4G已经实现的全IP化的架构,大力推进了数据业务,使得QQ、飞信、微信等应用程序深受用户喜爱,IP网以快速的接入、较为低廉的价钱和较高的质量实现了文字发送、语音通信、视频通信等业务,冲击了传统的电信业务,使得全网络的IP化成为可能。

5、云时代云时代就是云计算时代,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这将是一个时代的来临。

云计算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只是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在数据业务爆破性的增长的今天,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储,例如谷歌、亚马逊等数据量更加惊人,所以“云”会替我们做存储和计算的工作,而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新。

曾将去过北京中关村参观,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标志云基地,代表着云时代的发展将会风起云涌。

四、关于通信工程专业的总结作为老师口中的“准专业人士”,发现自己对大学三年学的东西没有系统的整理过。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并没有想象中的代码和复杂操作,而是在实验室里老师为我们仔细讲解现代通信的架构,让我更加系统的了解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的关联性,在大方向上系统的引导我们去进行思考。

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觉得北邮是信息黄埔,应该会有很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可是刚刚进入大学,没有太适应大学生活,有过懵懂也有过迷惑,渐渐的学习后,学习难度越来越大,与专业知识的接触也越来越近,心里的满足感和求知欲也越来越大。

经过这几次老师的讲解,更加对整体的大通信有了个完整的概念,也促使我开始思考和整理这3年所学的知识,将它们完整的连接成一条线,发现每一个北邮开设每一门学科的意义所在。

精细的专业课专业课:通信原理、信息论、通信网性能分析基础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DSP、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复变函数上图是我总结出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所修的课程,整个形状为金字塔,意义为最顶端的尖端技术少不了下面基础知识的支撑。

从下到上是学习的顺序,课程难度系数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专业的精髓。

反过来从上到下看,是一门学科对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步步要求,从而形成了通信行业知识体系。

第一层是现代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等精细的专业课,是将现实生活中的通信系统的完整架构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对整个现代通信有完整而系统的概念,将结构上“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的“大通信、大网络”铭记于心。

第二层是理论上的专业课,具体讲解上一层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性能分析、系统的可靠性等。

《通信原理》是最经典的一门课程,是研究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各构成部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讲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包括各种调制方式、信号接受和误码率的分析等。

《信息论》主要讲解信源、信道编码方式,使得误码率达到理论上的最低水平,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通信性能更好。

《通信网性能分析基础》是在全网的观念上考察计算网络整体架构的整体性能分析,而不是只是两点之间,从而得到一个最优化的大网络。

第三层是专业基础课,从上一层的整体性能分析中细分为点对点的通信过程,其中《信号与系统》主要讲解模拟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傅里叶变换等,由于信息的发展,数字系统逐渐占领市场,《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解数字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Z变换等。

模拟与数字的转换是通过采样、量化、编码实现的,达到学科间的互通。

至于电磁场、微波等科目,是为了给我们讲解实际信号的传播方式,如何通过传输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信息传达到目的地。

第四层是基础课程,是为上一层的理论推导掌握实际的数学技能和物理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和电路、电磁场等知识。

大一的时候不太懂为什么学习这些学科,完全找不到和自己的专业的联系,直到学习了更高一层的专业基础课和后来的专业课才明白基础扎实的重要性。

到了现在,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已经能够梳理好自己所学科目之间的关联,回想整个学习过程中掺杂的各种实验,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通信的概念,更加熟练的使用各种快捷的软件,当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时,能够提升作为一个通信人的效率。

五、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知识,总结出手机语音通信的整体框图。

六、实验课的个人感想没有以往实验枯燥的代码和面包板,现代通信技术的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实验室,给我们讲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实际中正在使用的大型设备等,让我真正的对自己的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系统的了解。

第二次实验前半截课,老师首先带我们观看的大型程控交换机的内部构造,第一次实际观察到如此大型的系统,可以在实验室内自己搭建一个局域电话网,用此程控交换机对其进行控制连接。

实际的通信网要求连接的任意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和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的合理性,在程控交换机中不会发生断电现象,即电话线上一直有电量供应,这是出于通信网可靠性的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程控交换机的是由至少两网进行供电,而且还有支持它连续工作72小时的蓄电池和发电机,所以程控交换机的断电的可能性很小,几乎可以说没有。

程控交换机各个部分是独立的的存在,在更换损坏芯片时,可以进行热插拔。

所以程控交换机是很可靠的通信网络,在现代各种通信系统中,电话网仍是可靠性最好的网络,是研究其他通信网络的基础。

联系所学课程,由于人的声音频率在4kHz范围内,进行模拟转数字的奈奎斯特采样后为8kHz,且在A律十三折线中每个采样值用8bit表示,则每路信号的速率为64kbit/s,实现信息语音信息的传递。

整体的设计从理论到实践都非常完整,充分考虑了电、散热、工作环境、用户规模等方面问题,是一套完整完美的通信系统。

第二次实验后半截课,我们见到了微波中继通信系统、数字电视系统、FSO 等设备,其主要核心仍旧是垂直分层结构的现代通信技术。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一台电视机直接显示模拟信号,另一台电视机通过数字编码、解码后进行显示,后面比前面清晰度降低,轮廓模糊,很明显是数字编码、解码以及传输过程中有信息的损失,即《通信原理》中采样、量化、编码损失了模拟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而且使得信息接收有延时。

在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接通两台中继站所传输信号的眼图,并且同时改变信道质量来测试通话效果,在噪声线性增大的同时信号失有用真并不明显,但是达到了阈值时突然完全失真,说明在数字系统中判决门限对实际判决的影响,这也是《通信原理》课程所主要研究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数字信号比起模拟信号的优势,模拟信号失真后,接受的影响比较大;数字信号失真后,只要不超过判决门限,就不会影响判决结果。

通过这两节课老师的讲解,让我真正上升到了一个“准专业通信人”,书上的知识都可以联系实际的设备进行关联,也可以独立设计出一些小的局域网和局域电话局,充分的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促进了自己的思考。

北京的通信展我每年都会去,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厚脸皮的问人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到现在已经能认识和了解很多设备的功能了,这使我非常开心。

既然已经是一名“准专业”人士,对这个行业就要有最大的尊重,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对这个行业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

现代通信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自己的力量也不可估量,现在就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通信专业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