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伶官传序》人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勖.(xù)请其矢.(shì)
皆自于人欤.(yú)
B.伶.官(líng)盛.以锦囊(chéng)
誓天断发.(fā)
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仇雠.已灭(chóu)
乱者四应.(yīng)
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ì)
泣下沾襟.(jīn)
解析:A项,“矢”应读“shǐ”;B项,“发”应读“fà”;C项,“应”应读“yìng”。

答案: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负.而前驱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B.吾遗恨.也恨:悔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本来。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举.天下之豪杰举:举行。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岂非人事
..哉人事: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

解析:B项,恨:憾恨。

原:推其根本。

C项,举:所有的。

D项,人事:人力所及所为,此处主要指政治上的所作所为。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
..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
D.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D项,所以:用来……的。

A、B、C三项的“所以”都是“……的原因”。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
C.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解析:B项,“负”后省略的应是“锦囊”。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5.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B.忧劳可以兴.国兴:兴盛。

C.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装着。

D.而皆背.晋以归梁背:背着。

解析:A项,原:推其根本。

B项,兴:使……兴盛。

D项,背:背叛。

答案:C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B项,介词,用。

A项,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代词,那。

C项,介词,被/介词,对于。

D项,代词,你的/副词,竟然。

答案:B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序主要论述后唐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侧重阐明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本文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寓有无穷的感慨,既是史论,又是针对现实而发的政论。

C.本文紧紧抓住一兴一亡的对比,十分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虽是议论文,所举的人物极富形象性,神态如生,如写李克用,寥寥数语就表现出他愤恨填膺的神态。

D.本文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吸取“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唐朝灭亡的覆辙。

解析:D项,“不要重蹈唐朝灭亡的覆辙”错,应为“后唐”。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答案:(1)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事呢?
(2)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朋党论(节选)
[宋]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鷼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幸:希望。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暂:暂时。

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嘲笑。

D.夫兴亡治乱之迹.迹:事情。

解析:C项,诮:责备。

答案:C
10.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闻朋党之.说②舜亦不疑而皆用之.③以.同道为朋
④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们。

③介词,因为;④连词,因为。

答案:D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观点的一组是()
A.①小人所好者利禄也
②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B.①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②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C.①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②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D.①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解析:B项,②说的不是君子;C项,①说的不是小人;D项,①说的不是小人,②说的也不是君子。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朋党”的说法,自古就有。

君子和君子因道义结成朋党,小人和小人因私利而结成朋党。

这是自然的道理。

B.在第二段中,作者对“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C.在第三、四、五段,作者运用对比、举例、引用、比喻等论证手法,论述了“做皇帝的,只需排斥小人的假朋党,重用君子的真朋党,天下就能治理好了”的观点。

D.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辨君子和小人,借鉴前代治乱兴亡的经验。

解析:C项错,第三、四、五段没有使用比喻的论证方法;另外,“只需……就……”也不合文意。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答案:(1)因此做君王的,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大治了。

(2)舜也并不怀疑他们并且都加以任用;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明的圣主,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

三、语言表达
14.(2014·浙江高考)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

首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月”落在“湖”中,“鱼”也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

其次,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再次,选择一组相关意象,按例句的句式结构仿写即可。

答案: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15.(2014·湖北高考)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

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

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解析:题中给出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只是为做题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内容为“你心中的奔马”。

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其中比拟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做题时从拟人着手较为容易。

答案:(1)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

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2)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