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剑》赏析
以往鲁迅研究对《铸剑》的评价以“胜利凯歌声中潜伏着的反革命逆流,于是爱憎、喜怒交织在一起,全部倾注在《铸剑》的字里行间”之类的为多,但我却更赞同高远东教授提出的“还应包括对尼采哲学的爱好的扬弃、对青年时期某种理想精神的重新关照和审视以及心灵深处郁积已久、只在《野草》中略有“抒愤”的苦闷和矛盾。
”《铸剑》是时代的,更是鲁迅个人的。
一. 歌
《铸剑》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三首奇怪的歌了。
这三首歌可说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和基调所在,反映了鲁迅复仇哲学的全部内涵。
如果用白话翻译,前两首歌的显意是反抗强暴和复仇,第三首是堂皇的颂歌,但它们包涵的内容决不仅仅如此。
鲁迅在给友人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在《铸剑》里,我以为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
但要注意的,是那里面的歌,意思都不明显,因为是奇怪的人和头颅唱出来的歌,我们这种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与其去推敲那些看起来“实在”却无特别意义的字面,不如注重歌中能引发人联想的“有意味的形式”。
这几首歌采用了“骚体”的形式,但没有楚辞的瑰丽意象和曲折表达,而是多用直书胸臆的“赋体”,本质上更接近小说而非诗歌。
前两首歌的感情表达正是由“哈哈爱兮爱乎爱乎”这样一系列拟声词组成的感叹句和衬句来承担的。
在一唱三叹的反复吟咏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宴之敖内心的激越、慷慨和悲凉。
而且可以发现隐藏在叹词背后的对与复仇行为本身的超脱、调侃和虚无感。
鲁迅在另一封书信里提到:“第三首歌,的确是伟丽雄壮,但‘堂哉皇哉兮嗳嗳唷’之中的‘嗳嗳唷’,是用在猥亵小调的声音。
”这与前来两首歌的庄谐杂糅的处理是一样的,只是更加大了嘲弄性的内容。
这三首歌中的主要存在的两类情感——慷慨激越的正义感和反复吟咏才能觉出的虚无情绪交织和隐现出共同的主题:讴歌与反抗复仇,但却充满了“荷戟独彷徨”的孤独和复杂。
二. 复仇者
宴之敖和眉间尺,一个是“久经锻炼的老战士”,一个是“正在成长的复仇者”,谁是小说中的“男一号”尚不能定论。
宴之敖是典型鲁迅笔下的“黑色人物”,神秘,“热到发冷”,嫉俗,充满虚无主义色彩,身上还有鲁迅所钟爱的“鬼
气”:“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他又是个超现实的人物,“宴之敖”的“敖”字就是“玩”的意思,让他生在“汶汶乡”,“汶汶”是昏暗不明的意思,隐含着他是黑暗社会的愤世者和玩世者。
他身上还有魏晋名士的风度,“扬长而去”“尖利的笑声”,颇有“振衣千韧岗,濯足万里流”的风神。
与宴之敖的理想化的超现实不同,眉间尺是个现实中的斗士,他有弱点,有感情,有彷徨。
他既有孩子般的天真可爱,又有成人的成熟与决绝。
他的性格在复仇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有着“开放性”性格的“奇男子”。
三. 故事新编
《铸剑》在《故事新编》这个集子中显得有些特别。
《故事新编》其它作品中那些大量的历史材料与现代细节杂糅的“油滑”,人物的喜剧化和情节的闹剧化等,在《铸剑》都很少看到,而更多的是一种悲壮的情境,更为沉重,颇有些《孤独者》的余韵。
它的情节也比其它篇目显得离奇瑰丽,又得《野草》之风。
但是《铸剑》仍有不少鲁迅特有的冷幽默和顺带的讽刺:“伏得多么低,应作国民的典范”,“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这些语句仿佛我们辨认鲁迅作品的指针,是鲁迅独特的语言魅力。
四. 鲁迅主义
在《铸剑》中,我们可以看到贯穿在他其他作品中的一脉相承的启蒙思想——那些被称为“鲁迅主义”的东西。
“(母亲)取过一把锄,交给眉间尺,道:‘掘下去’!”“掘下去”是鲁迅常用的句子,这种“把那些坏种的根刨一下”,是贯穿其一生的思想启蒙和文化批判的体现。
“预感到将有巨变降临,他们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着”,浑浑噩噩的中国的写照;“青色布,上面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鲁迅向来写“革命者的鲜血”都是有讲究的,不用直笔,用曲笔;以及对看客和民众的传神描写,是人们熟知的批判庸众的不觉醒主题;充斥全篇的虚无主义色彩,也是典型的鲁迅风格。
此外,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的心理描写,语言的准确性,也是这篇小说构成的艺术“大观园”一部分。
赘不再叙。